CN207388752U - 一体式自行车轮及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自行车轮及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88752U
CN207388752U CN201721365323.6U CN201721365323U CN207388752U CN 207388752 U CN207388752 U CN 207388752U CN 201721365323 U CN201721365323 U CN 201721365323U CN 207388752 U CN207388752 U CN 207388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tire
integral bike
becket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653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卓文
方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Qi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pod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pod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pod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653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88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88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887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自行车轮(100)及自行车。该一体式自行车轮(100),包括轮毂(10),轮毂(10)包括轮圈(20)、轴套(11)和轮辐(30),轮圈(20)包括与轮辐(30)相连的圈体(21)和由圈体(21)的两侧凸出设置的凸缘(22),该一体式自行车轮还包括设于两个凸缘(22)之间固定结构和注塑成型于圈体(21)上的轮胎(50),固定结构伸入轮胎(50)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圈(20)的两个凸缘(22)之间设置固定结构,并将轮胎(50)一体注塑成型在圈体(21)上,从而方便加工制作,同时在注塑时,固定结构伸入轮胎(50)中,以将轮胎(50)固定住,从而可以防止轮胎(50)脱落。

Description

一体式自行车轮及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一体式自行车轮及使用该一体式自行车轮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轮一般包括轮毂和轮胎。为了减少维护,免充气轮胎的使用越来越多。免充气轮胎一般使用具有良好弹性的塑胶材料注塑成型,并直接安装在轮毂上。这种轮胎由于使用塑胶材料注塑成型,可以无需充气,免于维护。然而由于这种车胎具有良好弹性,安装在轮毂上后,也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自行车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自行车免充气轮胎容易从轮毂上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体式自行车轮,包括轮毂,所述轮毂包括轮圈、轴套和连接所述轮圈和所述轴套的轮辐,所述轮圈包括与所述轮辐相连的圈体和由所述圈体的两侧凸出设置的凸缘,该一体式自行车轮还包括设于两个所述凸缘之间固定结构和注塑成型于所述圈体上的轮胎,所述固定结构伸入所述轮胎中。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为金属环,所述圈体上设有支撑所述金属环的支撑体。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环为金属丝制作的环体。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环为至少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上开设有用于定位所述金属环的定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为若干设置在所述圈体中部的支撑片。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环为金属带制作的环体。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为设于所述圈体上以支撑所述金属环宽度方向中间位置的支撑环。
进一步地,所述轮胎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各所述通孔沿所述轮胎的轴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圈的两个凸缘之间设置固定结构,并将轮胎一体注塑成型在圈体上,从而方便加工制作,同时在注塑时,固定结构伸入轮胎中,以将轮胎固定住,从而可以防止轮胎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如上所述的一体式自行车轮。该自行车使用了上述一体式自行车轮,其轮胎不易脱落,且轮胎免于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一体式自行车轮径向一个角度的部分结构的剖面图;
图3为图1的一体式自行车轮径向另一角度的部分结构的剖面图;
图4为图1的一体式自行车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100-一体式自行车轮;10-轮毂;11-轴套;20-轮圈;21-圈体;22-凸缘;23-支撑片;231-定位槽;30-轮辐;31-中圈;32-支撑肋;33-支撑板;34-辐条;341-加强肋;342-加强板;343-圆环;35-辐板;50-轮胎;51-通孔;52-纹路;60-金属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进行说明。所述一体式自行车轮100,包括轮毂10、固定结构和轮胎50;轮毂10包括轮圈20、轴套11和轮辐30,轮辐30连接轮圈20与轴套11,以将轮圈20与轴套11固定相连。轮圈20包括圈体21和两个凸缘22,两个凸缘22分别位于圈体21的两侧,各凸缘22由圈体21的侧边凸出设置形成,从而使轮圈20外侧的中部形成U型槽结构,以便容置轮胎50的内侧部;圈体21与轮辐30相连,以将轮圈20固定在轮辐30上。固定结构设置在两个凸缘22之间,而轮胎50注塑成型在圈体21上,从而在注塑时,塑胶材料可以填充圈体21与两个凸缘22之间的空间,同时包裹固定结构,从而在塑胶材料固化成型后,固定结构可以伸入轮胎50中,以固定住轮胎50,防止轮胎50从轮毂10上脱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圈20的两个凸缘22之间设置固定结构,并将轮胎50一体注塑成型在圈体21上,从而方便加工制作,同时在注塑时,固定结构伸入轮胎50中,以将轮胎50固定住,从而可以防止轮胎50脱落。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结构为金属环60,圈体21上设有支撑金属环60的支撑体。使用金属环60作为固定结构,在轮胎50注塑成型时,可以将金属环60置于轮胎50中,而由于金属环60具有良好的防塑性变形能力,从而可以避免轮胎50从轮圈20上脱落。而设置支撑体可以将金属环60支撑在轮圈20上。支撑体可以是设置在圈体21上的支撑板,也可以是安装在圈体21或凸缘22上的支架。
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也可以是固定在圈体21上的卡钩结构或挂钩结构。从而在注塑成型轮胎50时,卡钩结构或挂钩结构可以伸入轮胎50中,以防止轮胎50从轮毂10上脱落。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金属环60为金属丝制作的环体。使用金属丝制作的环体作为固定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成本低。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使用金属丝制作的金属环60,可以仅使用一个,即可以防止轮胎50从轮毂10上脱落。当然,优选地,金属丝制作的金属环60可以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如三个、四个等,从而在注塑成型轮胎50时,可以使多个金属丝置于轮胎50的内侧,进而可以将轮胎50更稳定地固定在轮圈20上。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体上开设有用于定位金属环60的定位槽231。在支撑体上设置定位槽231,以便在安装金属丝制作的金属环60时,可以方案定位。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体为若干设置在圈体21中部的支撑片23。使用支撑片23来支撑住金属环60,则可以将金属环60悬置在两个凸缘22之间,进而在注塑成型轮胎50时,可以更好的使轮胎50包裹住金属环60。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支撑片23上开设有上述定位槽231,以便定位金属丝。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金属环60也可以使用金属带制作的环体。使用金属带制作环体,在注塑时,也可以使轮胎50包裹住金属带的两侧,进而将轮胎50固定在轮圈20上。进一步地,支撑体为设于圈体21上以支撑金属环60宽度方向中间位置的支撑环。该结构加工制作方便,可以在制作圈体21时,将支撑体与圈体21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轮胎50上开设有若干通孔51,各通孔51沿轮胎50的轴向设置。在轮胎50上开设通孔51,可以增加轮胎50的弹性。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若干通孔51均匀分布于轮胎50上。若干通孔51均匀分布在轮胎50上,可以方便加工设计。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通孔51之间间隔的距离范围为0.3-0.5cm,以使轮胎50具有良好的弹性。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轮胎50的外表面设置在若干纹路52,以增加轮胎50行驶时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轮圈20、轴套11及轮辐30是一体注塑成型,以方便加工制作,提高制作效率,降低成型。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体可以与轮圈20是一体成型,以方便加工制作。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轮辐30包括中圈31、若干支撑肋32和若干辐条34,中圈31与轴套11同轴设置,并且中圈31设置在轴套11与轮圈20之间,支撑肋32连接轴套11与中圈31,以将中圈31与轴套11固定相连,辐条34连接中圈31与轮圈20,以将中圈31与轮圈20固定相连,设置中圈31,以增加轮辐30中部的强度,增加轮辐30中部承受侧向压力的能力。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辐条34包括两根加强肋341和连接该两根加强肋341中部的加强板342,两根加强肋341由中圈31并行延伸至轮圈20,以将中圈31与轮圈20相连,而设置两根加强肋341,以增加辐条34的强度与承受侧向压力的能力。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肋32的厚度范围为5mm-15mm,以使支撑肋32有足够的强度满足实际应用。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圈31的厚度范围为5mm-15mm,以使中圈31有足够的强度满足实际应用。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加强肋341的厚度范围为5mm-15mm,以使加强肋341有足够的强度满足实际应用。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圈31的内径为轮圈20内径的1/3-4/9。将中圈31的内径设为轮圈20内径的1/3-4/9,使中圈31处于轮辐30的侧向受力的中间区域,可以使轮辐30具有较高的强度,提高其侧向承压能力。优选地,中圈31的内径设为轮圈20内径的1/3。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支撑肋32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33。在各支撑肋32的两侧分别设置支撑板33,可以增加中圈31与轴套11的连接强度,同时可以使中圈31与轴套11连接更为牢固,提升中圈31的侧向承受压力的能力。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肋32各侧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板33,各支撑板33呈三角形,且各支撑板33靠近相应支撑肋32中部的一端的宽度于该支撑板33另一侧的宽度。在支撑肋32各侧的两端分别设置三角形支撑板33,一方面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三角形结构稳定的特点,提升支撑肋32的固定强度。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支撑肋32两侧的支撑板33对称设置于该支撑肋32的两侧。该结构可以方便设计制作,同时使支撑肋32两侧承受强度的性能均衡,同时在制作时,使支撑肋32两侧的应力均衡,并保证支撑肋32两侧的强度一致。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轮辐30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辐条34靠近中圈31的一端及中圈31的辐板35。设置辐板35,并使辐板35连接相邻两个辐条34与中圈31,以进一步增加各辐条34与中圈31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辐板35远离中圈31的一侧呈向内凹陷的圆弧形。将各辐板35远离中圈31的一侧设置呈圆弧形,可以减少制作时的应力集中,方便加工制作,同时增加轮辐30的径向受力能力,同时可以使加强肋341与中圈31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加强肋341靠近轮圈20的一端具有与该轮圈20圆角相连的圆弧段。在各加强肋341上设置与轮圈20呈圆角相连的圆弧段,以增加各加强肋341与轮圈20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辐条34的两根加强肋341中:一个加强肋341的圆弧段3412的半径大于另一个加强肋341的圆弧段3411的半径。将一个加强肋341的圆弧段3411的半径设置较小,以方便区别该轮毂10的前行与后退方向,一般来说,加强肋341的圆弧段3411的半径较小的一侧,在行驶时,为向前行的方向,则另一加强肋341为靠后的方向;另外,将靠后的加强肋341的圆弧段3412的半径设置较大,可以增加该加强肋341与轮圈20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辐条34还包括连接两个圆弧段相互靠近的一端的圆环343。设置圆环343,可以增加两个加强肋341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辐条34中:两根加强肋341间的距离由中圈31至两个圆弧段处逐渐缩小。该结构可以在该轮毂10承受侧向压力时,将受力向轮圈20的方向引导,从而使轮圈20同时承受侧向压力,以增加该轮毂10侧向承受压力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行车,请一并参阅图1,所述自行车包括如上所述的一体式自行车轮100。该自行车使用了上述一体式自行车轮100,其轮胎50不易脱落,且轮胎50免于维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体式自行车轮,包括轮毂,所述轮毂包括轮圈、轴套和连接所述轮圈和所述轴套的轮辐,所述轮圈包括与所述轮辐相连的圈体和由所述圈体的两侧凸出设置的凸缘,其特征在于:该一体式自行车轮还包括设于两个所述凸缘之间固定结构和注塑成型于所述圈体上的轮胎,所述固定结构伸入所述轮胎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自行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金属环,所述圈体上设有支撑所述金属环的支撑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自行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环为金属丝制作的环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自行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环为至少两个。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自行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上开设有用于定位所述金属环的定位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自行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若干设置在所述圈体中部的支撑片。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自行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环为金属带制作的环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自行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设于所述圈体上以支撑所述金属环宽度方向中间位置的支撑环。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自行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各所述通孔沿所述轮胎的轴向设置。
10.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自行车轮。
CN201721365323.6U 2017-10-20 2017-10-20 一体式自行车轮及自行车 Active CN207388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5323.6U CN207388752U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体式自行车轮及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5323.6U CN207388752U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体式自行车轮及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88752U true CN207388752U (zh) 2018-05-22

Family

ID=62329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65323.6U Active CN207388752U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体式自行车轮及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887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75734A1 (zh) * 2017-10-20 2019-04-25 广东高普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式自行车轮及自行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75734A1 (zh) * 2017-10-20 2019-04-25 广东高普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式自行车轮及自行车
CN109963723A (zh) * 2017-10-20 2019-07-02 广东高普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式自行车轮及自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88752U (zh) 一体式自行车轮及自行车
JP3711346B2 (ja) 自転車用リム
CN205686086U (zh) 一种减震汽车轮毂
TR199901253A1 (xx) Ara� tekerlekleri ve bunlar�n komponentleri.
CN206106825U (zh) 一种无内胎全钢子午线轮胎趾口结构
CN207481558U (zh) 一体式自行车轮及自行车
CN203995484U (zh) 一种耐磨且轻型的童车车轮
TW201742763A (zh) 具有高穩定性之一體射出成型車輪
CN109963723A (zh) 一体式自行车轮及自行车
TW201420378A (zh) 自行車車輪組裝置
CN211106776U (zh) 免充气轮胎
EP1083063A2 (en) Wheels for two-wheeled vehicles
CN109952207A (zh) 一体式自行车轮及自行车
CN110392625A (zh) 塑胶车轮制作方法
CN106827941B (zh) 一种用于童车的车轮
CN208593259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新能源汽车轮毂
CN206703989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线固定装置
CN205022286U (zh) 一种加强型汽车轮毂
CN216184195U (zh) 一种新型碳纤维轮圈结构及自行车车轮
CN210257858U (zh) 免充气轮胎
CN2476038Y (zh) 光纤承绕盘
CN208020465U (zh) 共桩模泵送布料系统
CN215097961U (zh) 一种平衡车支架
CN201777072U (zh) 一种大排量摩托车后轮毂
CN218559019U (zh) 一种绷带式车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4,5,6 building, 8 building, 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Longhua New District,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OPOD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8 4,5,6 Floors of 8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Workshops on Huarong Road, Tongshe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OPOD Group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6

Address after: 510145 E01, shop 2278, No. 418, Xihua Road,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precision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4,5,6 building, 8 building, 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Longhua New District,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GOPOD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3

Address after: 518109 Building 902, Huarong Road Lianjian Industrial Park Phase II, Shanghengla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Qik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145 E01, shop 2278, No. 418, Xihua Road,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precision Holding Co.,Ltd.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GUANGDONG GOPOD GROUP Co.,Ltd.

Assignor: Guangdong Qike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6873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Integrated bicycle wheels and bicycl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2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