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76381U - 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和包括该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轨道 - Google Patents

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和包括该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76381U
CN207376381U CN201721680937.3U CN201721680937U CN207376381U CN 207376381 U CN207376381 U CN 207376381U CN 201721680937 U CN201721680937 U CN 201721680937U CN 207376381 U CN207376381 U CN 207376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plate
buttcover plate
joint connecting
butt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809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鑫敏
武长虹
朱正华
沈子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jian Air Column (beijing)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jian Air Column (beijing)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jian Air Column (beijing)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jian Air Column (beijing)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809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76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76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76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其中,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轨道端部的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以及可移动设置于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对接端之间的连接板,当第一对接板、第二对接板沿轨道的长度方向相向或反向运动时,连接板可以沿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对接端的长度方向运动。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对接板与第二对接板对接端之间设置可移动的连接板,列车通过第一对接板与第二对接板对接端之间的缝隙时实际是从连接板上驶过,从而减少第一对接板与第二对接板对接端之间的缝隙对悬挂式空中列车运行舒适度的影响。

Description

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和包括该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轨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和包括该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轨道。
背景技术
空中轨道交通系统主要包括支撑于空中的轨道以及悬挂于轨道上并能够沿轨道行驶的悬挂式空中列车。其中,轨道由多个轨道梁对接形成,每个轨道梁包括两个相向的轨道面,悬挂式空中列车两侧的车轮分别行驶在相应侧的轨道面上。考虑到轨道相邻两个轨道梁会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出现彼此挤压或远离的现象,在加工及安装轨道时,相邻的轨道梁对接端之间要预留一定的间隙。此方法虽然能够解决两个轨道梁由于热胀冷缩产生相互挤压或者拉伸的问题,但是,当悬挂式空中列车的车轮经过相邻轨道梁对接端之间的间隙时,会产生明显的颠簸,从而导致悬挂式空中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振动及噪声问题,明显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因此,如何解决相邻两个轨道梁之间的间隙影响乘客乘坐舒适性的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两个轨道梁之间的间隙影响乘客乘坐舒适性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其中,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轨道端部的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以及可移动设置于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对接端之间的连接板,当第一对接板、第二对接板沿轨道的长度方向相向或反向运动时,连接板可以沿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对接端的长度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两个轨道端部设置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以及在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对接端之间设置可移动的连接板,当悬挂式空中列车通过相邻两个轨道端部之间的缝隙时实际是从第一对接板、第二对接板和连接板上驶过,从而减少相邻两个轨道端部之间的缝隙对悬挂式空中列车运行舒适度的影响。进一步地,当第一对接板与第二对接板由于相邻两个轨道热胀冷缩沿轨道的长度方向相向或反向运动时,连接板沿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对接端的长度方向运动,使连接板仍能够作为悬挂式空中列车驶过相邻两个轨道端部之间缝隙时的垫板,同时能够维持连接板运动时与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之间缝隙基本不变,以减小悬挂式空中列车通过相邻两个轨道端部之间缝隙时引起的振动和噪音。
在上述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对接板与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向靠近彼此的方向分别延伸有第一安装檐和第二安装檐,在组装好的状态下,连接板可移动设置于第一安装檐和第二安装檐上表面,并且第一对接板、第二对接板、连接板的上板面处于同一平面。
在上述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连接板与第一安装檐和第二安装檐分别通过线性运动组件连接,两个线性运动组件的运动轨迹所在的直线相交。
在上述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线性运动组件包括:滑道和滑动构件,滑道设置于连接板底部,滑动构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安装檐和第一安装檐顶部,或者滑道分别设置于第一安装檐和第一安装檐顶部,滑动构件设置于连接板底部,滑动构件设置成能够在滑道内滑动。
在上述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滑动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卡接部和滑动部,卡接部的宽度大于滑动部的宽度,滑道包括与卡接部和滑动部匹配的卡槽和滑动槽,卡槽设置于滑道底部,当滑动部在滑动槽内滑动时,卡接部在卡槽内滑动。
在上述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连接板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分别贴近同侧的第一对接板或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且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长度方向与同侧的第一对接板或第二对接板对接端的长度方向平行。
在上述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侧部和\或第二侧部与为平面、折面、波纹面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在上述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长度方向与同侧的滑道的长度方向平行。
在上述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轨道接缝连接装置还包括挡板,挡板设置于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外沿,用于限制连接板的运动范围,使连接板在运动时其上板面均能覆盖连接板处的车轮行走区域,其中,车轮行走区域为车辆车轮沿轨道行走时的带状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轨道,包括顺次连接的多个轨道梁,其中,相邻两个轨道梁对接端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其中,轨道接缝连接装置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轨道梁的轨道面与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上板面处于同一平面。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相邻两个轨道端部设置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以及在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对接端之间设置可移动的连接板,当悬挂式空中列车通过相邻两个轨道端部之间的缝隙时实际是从第一对接板、第二对接板和连接板上驶过,从而减少相邻两个轨道端部之间的缝隙对悬挂式空中列车运行舒适度的影响。进一步地,当第一对接板与第二对接板由于相邻两个轨道热胀冷缩沿轨道的长度方向相向或反向运动时,连接板沿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对接端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使连接板仍能够作为悬挂式空中列车驶过相邻两个轨道端部之间缝隙时的垫板,同时减少连接板运动时与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之间缝隙的变化量,从而减小悬挂式空中列车通过相邻两个轨道端部之间缝隙时引起的振动和噪音。
具体而言,(第一、第二)对接板固定安装于相邻两个轨道梁端部,连接板与(第一、第二)对接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线性运动组件,线性运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第二)对接板上的滑道以及设置于连接板上、可以在滑道内滑动的滑动构件,其中,两个线性运动组件的运动轨迹所在的直线相交,同时,连接板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分别与同侧的滑道平行,(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分别与同侧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平行,因此,当相邻两个轨道由于热胀冷缩沿轨道的长度方向相向或反向运动时,相邻两个轨道带动固定其上的(第一、第二)对接板作同向的运动,此时,(第一、第二)对接板上两个滑道沿轨道长度方向的距离增加或减少,而位于两个滑道内的两个滑动构件由于固定于连接板上,其沿轨道长度方向的距离不变,此时,(第一、第二)对接板上两个滑道挤压或拉伸连接板上的两个滑动构件,使其沿两个滑道运动,直到两个滑道沿轨道长度方向的距离与两个滑动构件之间的距离相同,在此运动过程中,由于滑动构件一直位于滑道内,因此,滑动构件与滑道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不变,即连接板与(第一、第二)对接板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不变,由于(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分别与同侧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平行,而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又分别与同侧的滑道平行,因此,在连接板的运动过程中,(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分别与同侧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之间的距离不变,以满足空中列车对轨道面缝隙的要求,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线性运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线性运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处于正常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处于挤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处于拉伸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轨道接缝连接装置;2、第一轨道梁;3、第二轨道梁;10、第一对接板;11、对接端;12、第一安装檐;13、滑动构件;20、第二对接板;22、第二安装檐;30、连接板;31、第一侧部;32、第二侧部;33、滑道;34、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虽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应用于悬挂式空中列车的轨道来进行阐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将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应用于悬挂式空中列车的轨道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应用范围的限制,例如,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运输设备的轨道,如地面桥梁上的轨道。显然,这种变化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轨道接缝连接装置1包括彼此对接的第一对接板10和第二对接板20以及可移动设置于(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之间的连接板30,该轨道接缝连接装置1在使用时,第一对接板10和第二对接板20固定安装于相邻设置的两个轨道的端部,第一对接板10和第二对接板20上板面的一部分区域为悬挂式空中列车车轮的行驶区域(如图中虚线所示的带状区域),在考虑到相邻设置的两个轨道由于热胀/冷缩的因素会导致两个对接的第一对接板10和第二对接板20之间出现互相挤压/拉伸的现象,在加工及安装第一对接板10和第二对接板20时,(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之间预留一定的缝隙,即在相邻设置的两个轨道热胀时,第一对接板10和第二对接板20之间的缝隙变小,在相邻设置的两个轨道冷缩时第一对接板10和第二对接板20之间的缝隙变大,通过这样的设置即可保证第一对接板10和第二对接板20不会由于热胀冷缩原因出现彼此挤压/拉伸的现象。但是,由于缝隙的设置,当悬挂式空中列车的车轮通过第一对接板10和第二对接板20之间的缝隙时,会产生明显的颠簸,从而造成悬挂式空中列车出现振动及噪声现象,严重影响乘客乘坐的舒适性。为了减少第一对接板10和第二对接板20之间的缝隙对悬挂式空中列车的乘坐舒适度影响,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之间设置有连接板30,当相邻设置的两个轨道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导致第一对接板10与第二对接板20沿轨道的长度方向相向或反向运动时,连接板30能够以沿(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使连接板30仍能够作为悬挂式空中列车驶过(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之间缝隙时的垫板,同时能够维持连接板30运动时与第一对接板10和第二对接板20之间缝隙基本不变,以减小悬挂式空中列车通过第一对接板10、第二对接板20和连接板30时引起的振动和噪音。
继续参阅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为了减少空中列车通过第一对接板10、第二对接板20与连接板30的过渡区域时出现的颠簸现象,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30的上板面与第一对接板10、第二对接板20的上板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具体地,(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向靠近彼此的方向分别延伸有第一安装檐12和第二安装檐22,在组装好的状态下,连接板30可移动设置于第一安装檐12和第二安装檐22上表面,并且第一安装檐12和第二安装檐22与(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之间的高度差为连接板30的厚度,因此,当连接板30组装至第一安装檐12和第二安装檐11的上表面时,连接板30的上板面与第一对接板10和第二对接板20的上板面能够保持在同一平面,以减少连接板30与第一对接板10、第二对接板20之间的高度差对悬挂式空中列车运行舒适度的影响。
继续参阅图1和图2,第一对接板10和第二对接板20固定安装于相邻两个轨道端部,连接板30与第一安装檐12和第二安装檐22之间分别设置有线性运动组件,线性运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檐12和第二安装檐22上的滑动构件13、以及设置于连接板30上并可以在滑动构件13上滑动的滑道33,其中,两个线性运动组件的运动轨迹所在的直线相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两个线性运动组件的运动轨迹所在的直线相对第一对接板10与第二对接板20之间的缝隙对称分布,同时,连接板30的第一侧部31和第二侧部32分别与同侧的滑道33平行,(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分别与同侧的第一侧部31和第二侧部32贴近且平行,因此,当相邻两个轨道由于热胀冷缩沿轨道的长度方向相向或反向运动时,相邻两个轨道带动固定其上的第一对接板10和第二对接板20作同向的运动,此时,第一安装檐12和第二安装檐22上两个滑动构件13沿轨道长度方向的距离增加或减少,而位于两个滑动构件13上的两个滑道33由于固定于连接板30上,其沿轨道长度方向的距离不变,此时,第一安装檐12和第二安装檐22上两个滑动构件13挤压或拉伸连接板30上的两个滑道33,使其沿两个滑动构件13的长度方向运动,直到两个滑动构件13沿轨道长度方向的距离与两个滑道33之间的距离相同,在此运动过程中,由于滑动构件13一直位于滑道33内,因此,滑动构件13与滑道33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不变,即连接板30与第一对接板10和第二对接板20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不变,由于(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分别与同侧的第一侧部31和第二侧部32平行,而第一侧部31和第二侧部32又分别与同侧的滑道33平行,因此,在连接板30的运动过程中,(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与同侧的第一侧部31和第二侧部32之间的距离不变,以此满足空中列车对轨道面缝隙的要求,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继续参阅图1、图2以及参阅图3,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两个线性运动组件的运动轨迹所在的直线相对第一对接板10与第二对接板20之间的缝隙对称分布,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线性运动组件的运动轨迹的限制,例如,本实用新型线性运动组件的运动轨迹还可以为如图3所示,两个线性运动组件的运动轨迹所在的直线相交,如此分布的两个线性运动组件同样可以实现连接板30沿(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的长度方向运动,因此,这种变化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线性运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线性运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以及参阅图4和图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将滑动构件13设置于第一安装檐12和第二安装檐22上,将滑道33设置于连接板30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线性运动组件位置的限定,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滑动构件13设置于连接板30上,其中,分布于连接板30两侧的滑动构件13分别与同侧的(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平行,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连接板30两侧的滑动构件13相对第一对接板10与第二对接板20之间的缝隙对称分布,第一安装檐12和第二安装檐22与每一侧滑动构件13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滑道33,滑道33与滑动构件13间隙配合,当第一对接板10和第二对接板20挤压和拉伸连接板30时,连接板30通过两侧的滑动构件13在第一安装檐12和第二安装檐22上的滑道33内滑动,直到两个滑动构件13滑动至两个滑道33内沿轨道长度方向的距离与两个滑动构件13之间的距离相同的位置。
继续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一侧部31和\或第二侧部32与为平面、折面、台阶面、波纹面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为与其同侧的第一侧部31和\或第二侧部32对应配合的平面、折面、波纹面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此结构的第一侧部31和\或第二侧部32以及(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结构,既能满足(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与同侧的第一侧部31和\或第二侧部32在长度方向的平行,又能满足(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与同侧的第一侧部31和\或第二侧部32之间的贴合度,以满足空中列车对(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与同侧的第一侧部31和\或第二侧部32之间缝隙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第一侧部31和\或第二侧部32与为平面、折面、台阶面、波纹面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但是,第一侧部31和\或第二侧部32靠近连接板30上板面的位置为垂直上板面的平面,以减少第一侧部31和\或第二侧部32与(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的配合面损坏空中列车车轮的概率。
继续参阅图4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滑动构件13包括依次连接的卡接部和滑动部,卡接部的宽度大于滑动部的宽度,滑道33包括与卡接部和滑动部匹配的卡槽和滑动槽,卡槽设置于滑道33底部,当滑动部在滑动槽内滑动时,卡接部在卡槽内滑动,以防止滑动构件13从滑道33脱落。具体地,滑动构件13包括滑柱和套设于滑柱外的轴套以及设置于滑柱顶部的帽体,轴套与滑柱枢转连接,第一安装檐12和第二安装檐22与每一侧滑动构件13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滑道33,滑道33与轴套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滑道33底部设置有帽体配合的卡槽,卡槽与帽体配合以防止滑柱从滑道脱落。
继续参阅图4和图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将滑动构件13设置为滑柱结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构件13的限制,例如,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构件13还可以为燕尾形滑块结构,燕尾形滑块结构的底部宽度大于中部和顶部宽度,对应地,滑道33内设置有与燕尾形滑块结构匹配的卡槽和滑动槽,燕尾形滑块结构的底部与卡槽配合,燕尾形滑块结构的中部和顶部与滑动槽配合,以防止滑动构件13从滑道33跳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构件13还可以为工字型滑轨,对应地,滑道33为与工字型滑轨匹配的工字型滑槽,工字型滑轨与工字型滑槽配合,以防止滑动构件13从滑道33脱落。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处于正常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处于挤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处于拉伸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以及参阅图6、图7和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轨道接缝连接装置1还包括挡板,挡板设置于轨道接缝连接装置1的外沿,用于限制连接板30的活动范围,使连接板30在活动范围内运动时其上板面均能覆盖连接板30处的车轮行走区域,其中,车轮行走区域为图中虚线所示车辆车轮沿轨道行走时的带状区域。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一安装檐12和第二安装檐22面对彼此的侧面开设有相对缝隙斜向的缺口,连接板30与斜向缺口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加强板34,当连接板30安装至第一安装檐12和第二安装檐22上表面时,加强板34嵌入斜向的缺口内,以提高连接板30位于车轮行走区域处的结构强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第一安装檐12和第二安装檐22面对彼此的侧面还可以为相对缝隙平行的侧面,这种变化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轨道,包括顺次连接的多个轨道梁,其中,相邻两个轨道梁对接端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其中,轨道接缝连接装置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1;轨道梁的轨道面与轨道接缝连接装置1的上板面处于同一平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当第一轨道梁2和第二轨道梁3由于热胀冷缩原因导致两者之间的间隙变化时,轨道接缝连接装置1中的第一对接板10和第二对接板20之间的缝隙同时发生变化,此时,连接板30能够以沿(第一、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11的长度方向运动,使连接板30仍可以可靠的位于第一对接板10与第二对接板20之间的缝隙,并作为悬挂式空中列车驶过缝隙时的垫板,以减小悬挂式空中列车通过缝隙时引起的振动和噪音。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轨道端部的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以及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对接板和所述第二对接板对接端之间的连接板,
当所述第一对接板、所述第二对接板由于所述相邻两个轨道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相向或反向运动时,所述连接板可以沿所述第一对接板和所述第二对接板对接端的长度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板与所述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向靠近彼此的方向分别延伸有第一安装檐和第二安装檐,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连接板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檐和所述第二安装檐上表面,并且
所述第一对接板、所述第二对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板面处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檐和所述第二安装檐分别通过线性运动组件连接,两个所述线性运动组件的运动轨迹所在的直线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运动组件包括:
滑道和滑动构件,所述滑道设置于所述连接板底部,所述滑动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檐和所述第一安装檐顶部,或者
所述滑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檐和所述第一安装檐顶部,所述滑动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板底部,
所述滑动构件设置成能够在所述滑道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卡接部和滑动部,所述卡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滑动部的宽度,所述滑道包括与所述卡接部和所述滑动部匹配的卡槽和滑动槽,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滑道底部,
当所述滑动部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时,所述卡接部在所述卡槽内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分别贴近同侧的所述第一对接板或所述第二对接板的对接端,且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的长度方向与同侧的所述第一对接板或所述第二对接板对接端的长度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和\或所述第二侧部与为平面、折面、波纹面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的长度方向与同侧的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接缝连接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外沿,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板的运动范围,使所述连接板在运动时其上板面均能覆盖所述连接板处的车轮行走区域,
其中,所述车轮行走区域为车辆车轮沿所述轨道行走时的带状区域。
10.一种轨道,包括顺次连接的多个轨道梁,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轨道梁端部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轨道接缝连接装置,
其中,所述轨道接缝连接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接缝连接装置;
所述轨道梁的轨道面与所述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上板面处于同一平面。
CN201721680937.3U 2017-12-06 2017-12-06 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和包括该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轨道 Active CN207376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80937.3U CN207376381U (zh) 2017-12-06 2017-12-06 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和包括该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轨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80937.3U CN207376381U (zh) 2017-12-06 2017-12-06 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和包括该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轨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76381U true CN207376381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333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80937.3U Active CN207376381U (zh) 2017-12-06 2017-12-06 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和包括该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轨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763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4837A (zh) * 2017-12-06 2018-04-27 中建空列(北京)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和包括该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轨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4837A (zh) * 2017-12-06 2018-04-27 中建空列(北京)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和包括该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轨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4837A (zh) 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和包括该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轨道
CN207376381U (zh) 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和包括该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轨道
CN105133443B (zh) 一种通用性盾构台车轨枕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740313B (zh) 一种磁浮列车的轨道及其轨道用接头
CN205557202U (zh) 用于f型钢轨的工字型连接接头
CN107974880A (zh) 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和包括该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轨道
CN207973947U (zh) 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和包括该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轨道
CN208455379U (zh) 一种磁浮列车轨道、轨排及其f轨轨缝伸缩接头结构
CN105625114B (zh) 用于f型钢轨的缓冲式连接接头
CN104477185B (zh) 轨道连接装置及长钢轨运输车组
CN108004917A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桥梁实现无缝伸缩的方法
CN209634320U (zh) 用于授电轨的接缝连接装置
CN107675567A (zh) 一种柔性单轨道岔梁
CN109024111A (zh) 中低速磁浮桥梁大位移模块化伸缩装置的简支纵梁结构
CN205603982U (zh) 用于f型钢轨的半斜槽式连接接头
JP2008273432A (ja) 渡りレール装置
CN204753277U (zh) 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CN113832784A (zh) 采用主辅式钢轨及上下搭接式接头提高平顺性的轨道
CN209722609U (zh) 一种磁浮轨道梁
CN209039887U (zh) 中低速磁浮桥梁大位移模块化伸缩装置的简支纵梁结构
KR100426661B1 (ko) 경량전철 분기기와 안내궤조
CN112342845A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的纵向无缝伸缩装置
CN110029536A (zh) 中低速磁浮轨道梁大位移模块化伸缩装置的施工方法
CN207760721U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桥梁伸缩装置
KR100440503B1 (ko) 철도레일의 신축이음매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