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74082U - 车辆用车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车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74082U
CN207374082U CN201721178045.3U CN201721178045U CN207374082U CN 207374082 U CN207374082 U CN 207374082U CN 201721178045 U CN201721178045 U CN 201721178045U CN 207374082 U CN207374082 U CN 2073740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side
snap
vehicle
latch piece
movable plat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780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服部隆德
内田锦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74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740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22Sliding roof trays or assembl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007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moveable head-liners, screens, curtains or blinds for ceilings
    • B60J7/0046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moveable head-liners, screens, curtains or blinds for ceilings side blind between roof and panel in vent m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4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 B60J7/043Sunroofs e.g. sliding above the ro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9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on-fixed roofs, e.g. foldable roofs or removable hard-to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车顶装置,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装饰件的上端部与可动板的连接分开的车辆用车顶装置。车辆用车顶装置具备可动板(4)、导轨、连接于可动板(4)和导轨的装饰件(16)。装饰件(16)具有连接于可动板(4)的安装板(5)的安装部(20)和能够滑动地连接于导轨的卡合部。安装部(20)具有上侧伸出片(22)和与上侧伸出片(22)协作而夹着可动板(4)的安装板(5)的下侧伸出片(23)。上侧伸出片(22)具有向下方突出且与可动板(4)的安装板(5)的卡合部位(5b)卡合的第一突起部(22b)以及向上方突出的第二突起部(22c)。上侧伸出片(22)插通至可动板(4)与安装板(5)之间的间隙(SA)而与安装板(5)卡合。

Description

车辆用车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可动板移动的车辆用车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用车顶装置,已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车顶装置具备可动板、对可动板进行引导的一对导轨以及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将可动板和导轨连接的装饰件。装饰件的上端部能够滑动地安装于可动板。装饰件的下端部能够滑动地安装于导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93471号公报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车顶装置中,装饰件的上端部具有卡合用爪部。卡合用爪部与设于可动板的安装板的贯通孔卡合。在该结构的情况下,有可能由于装饰件的扭转等变形,卡合用爪部从安装板的贯通孔分开,装饰件的上端部从可动板分开。
实用新型内容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用车顶装置具备:可动板,可动地安装于车辆的车顶;导轨,对所述可动板进行引导;以及装饰件,连接于所述可动板和所述导轨,所述装饰件具有:安装部,在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连接于所述可动板的安装板;以及卡合部,在所述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能够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导轨,所述安装部具有:上侧伸出片,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方伸出;以及下侧伸出片,相比于所述上侧伸出片而处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并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方伸出,且通过与所述上侧伸出片协作而夹着所述可动板的所述安装板,所述上侧伸出片具有:第一突起部,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突出且与所述可动板的所述安装板的卡合部位卡合;以及第二突起部,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突出,所述上侧伸出片插通至所述可动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间隙而与所述安装板卡合。
根据该结构,设于装饰件的上侧伸出片的第二突起部抑制装饰件的上侧伸出片的上方移动。由此,抑制与卡合部位卡合的第一突起部向上方移动,第一突起部与安装板的卡合部位的卡合不易分开。
(2)在上述车辆用车顶装置中,所述上侧伸出片的所述第二突起部由具有弹性的树脂形成。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上侧伸出片插通至可动板与安装板之间的间隙。
(3)在上述车辆用车顶装置中,所述上侧伸出片的所述第二突起部向与所述上侧伸出片的伸出方向相反的方向朝斜上方延伸。
根据该结构,容易将上侧伸出片插通至可动板与安装板之间的间隙。
(4)在上述车辆用车顶装置中,所述导轨具有:第一卡合壁;以及第二卡合壁,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相比于所述第一卡合壁更靠下方地配置,所述卡合部具有:上侧卡合片,在所述导轨的所述第一卡合壁处配置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以及下侧卡合片,在所述第一卡合壁处配置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且与所述上侧卡合片协作而夹着所述第一卡合壁,所述下侧卡合片具有:第一接触部,向上方突出且与所述第一卡合壁接触;以及第二接触部,向下方突出且与所述第二卡合壁接触,所述上侧卡合片具有:爪部,向下方突出且与所述第一卡合壁的一端卡合;以及挠性部,能够使所述上侧卡合片进行弹性弯曲。
当在下侧卡合片处设有挠性部的情况下,在力施加于下侧卡合片时,下侧卡合片轻易地弯曲,下侧卡合片与上侧卡合片之间的间隔变宽,上侧卡合片的爪部从第一卡合壁分离。因此,上侧卡合片与第一卡合壁的卡合有可能分开。对于这一点,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在卡合部的上侧卡合片处具有挠性部,因此即使力施加于下侧卡合片,下侧卡合片也不易轻易地弯曲。因此,即使力施加于下侧卡合片,下侧卡合片与上侧卡合片之间的间隔也不易变宽。由此,抑制上侧卡合片的爪部从第一卡合壁分离而上侧卡合片与第一卡合壁的卡合分开。
(5)在上述车辆用车顶装置中,所述卡合部具有所述上侧卡合片、所述下侧卡合片以及支承所述上侧卡合片和所述下侧卡合片的支承部,所述上侧卡合片的所述挠性部构成为所述支承部与所述上侧卡合片的连接部或者所述支持部侧的基部处的缩颈部,比所述支承部与所述下侧卡合片的连接部的壁厚薄。
根据该结构,由于挠性部构成为上侧卡合片的壁厚薄的部分,因此与挠性部由与支承部不同的部件构成的情况相比,挠性部的结构更简单且能够容易地形成。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上述车辆用车顶装置,能够抑制装饰件从可动板分开。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的车顶的示意图。
图2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装置的沿着图1的2-2线的剖视图。
图3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装置的安装部的剖视图。
图4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装置的卡合部的剖视图。
图5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装置的卡合部与导轨卡合时的卡合部的剖视图。
图6是关于参考用的车辆用车顶装置的安装部的剖视图。
图7是关于参考用的车辆用车顶装置的安装部从安装板脱离时的安装部的剖视图。
图8是关于参考用的车辆用车顶装置的卡合部的剖视图。
图9是关于参考用的车辆用车顶装置的卡合部与导轨卡合时的卡合部的剖视图。
图10是关于参考用的车辆用车顶装置的卡合部从导轨脱离时的卡合部的剖视图。
图11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装置的变形例的安装部的剖视图。
图12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装置的变形例的卡合部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车身;2…车顶;2a…开口部;3…固定板;4…可动板;4a…密封部件;4b…下表面;5…安装板;5a…安装片;5b…卡合部位;5c…卡合部位;5s…卡合面;6…车辆用车顶装置;6x…车辆用车顶装置;10…导轨;11…第一导向部;11a…第一限制壁;11b…第二限制壁;12…第二导向部;13…支承部;14…第一卡合壁;15…第二卡合壁;16…装饰件;17…装饰件主体部;20…安装部;21…安装主体部;22…上侧伸出片;22a…主体部;22b…第一突起部;22c…第二突起部;23…下侧伸出片;30…卡合部;31…支承部;32…下侧卡合片;32a…主体部;32b…第一接触部;32c…第二接触部;32r…基部;33…上侧卡合片;33a…主体部;33b…爪部;33c…第三接触部;33r…基部;34…挠性部;34a…基部;34b…部分;116…装饰件;120…安装部;121…安装主体部;122…上侧伸出片;122b…第一突起部;123…下侧伸出片;130…卡合部;131…支承部;132…下侧卡合片;132b…第一接触部;132c…第二接触部;133…上侧卡合片;133b…爪部;134…挠性部;LA…间隔距离;LB…长度;SA…间隙;SB…间隙;SC…间隙;SX…空间;SV…空间;DA…脱离方向;DB…脱离方向;DX…车辆宽度方向;DZ…车辆上下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0对车辆用车顶装置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车辆的“车辆上下方向”表示车辆配置于水平的平地时沿着铅垂方向的方向。关于车辆用车顶装置,“车辆上下方向DZ”是指以车辆用车顶装置搭载于车辆时的姿势为基准姿势而在该基准姿势下沿着车辆的车辆上下方向的方向。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简称为“上方”、“下方”时,表示在车辆用车顶装置的基准姿势下车辆上下方向DZ上的上方、下方。关于车辆用车顶装置6,“车辆前后方向”是指车辆用车顶装置6为基准姿势时的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方向。车辆前后方向与车辆上下方向DZ以及车辆宽度方向DX正交。关于车辆用车顶装置6,“车辆宽度方向DX”是指车辆用车顶装置6为基准姿势时的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的方向。在车辆宽度方向DX中,将朝向车室的方向称为“内方”,将朝向车外的方向称为“外方”。
如图1所示,车辆用车顶装置6搭载于车辆。车辆用车顶装置6使对在车身1的车顶2开口的开口部2a进行封闭的可动板4动作。车辆用车顶装置6通过使滑动部件(图示省略)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而使可动板4移动。在可动板4的边缘安装有用于防止水侵入的密封部件4a(也称为“挡风雨条”。)(参照图2)。
车辆用车顶装置6具备一对导轨10、可动板4以及一对装饰件16。
导轨10固定于处于开口部2a的车辆宽度方向DX的两缘部各自的下方的固定板3(参照图2)。导轨10由例如铝合金的挤压材料构成,在长边方向上具有恒定截面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如图2所示,导轨10具有向上方开口的第一导向部11和相比于第一导向部11更靠车辆宽度方向DX的内方地配置的第二导向部12。
第一导向部11沿车辆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引导滑动部件(图示省略)。第一导向部11具有外侧的第一限制壁11a和相比于第一限制壁11a更靠内侧的第二限制壁11b。在第一限制壁11a与第二限制壁11b之间配置有滑动部件。滑动部件的移动在车辆宽度方向DX上通过第一限制壁11a和第二限制壁11b来限制。此外,第一限制壁11a以及第二限制壁11b在剖视图中弯折。
第二导向部12设于构成第一导向部11的一对壁中的第二限制壁11b。第二导向部12具备第一卡合壁14和在车辆上下方向DZ上从第一卡合壁14向下方空出间隔地排列的第二卡合壁15。第一卡合壁14和第二卡合壁15沿车辆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第一卡合壁14和第二卡合壁15支承于处于第二限制壁11b的上部的支承部13,且从支承部13向车辆宽度方向DX的内方伸出。
可动板4经由连杆机构(图示省略)连接于滑动部件。可动板4基于连杆机构的动作通过滑动部件沿着第一导向部11移动而进行移动。例如,可动板4通过连杆机构的动作被设成倾斜向下状态而移动。倾斜向下状态是指以可动板4的前部为中心而后部下降的状态。
在可动板4的下表面4b固定有安装板5。在安装板5处安装有处于装饰件16的上端部的安装部20(参照后述)。安装板5安装于可动板4的车辆宽度方向DX的缘部。安装板5通过金属板构成。安装板5的车内侧端部向下方位移而形成安装片5a。在可动板4的下表面4b与安装片5a之间设有间隙SA。并且,在安装片5a处设有与装饰件16的安装部20卡合的卡合部位5b。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部位5b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卡合面5s。例如,卡合部位5b构成为在安装片5a中按U字形的贯通孔切边而成的悬臂的部分、而且是向上方弯折的部分。
装饰件16从车室内的空间SV侧遮挡相比于装饰件16更靠外方的空间SX、即配置有第一导向部11、滑动部件等的空间SX(参照图2)。装饰件16具有装饰件主体部17、设于装饰件主体部17的上端部的安装部20以及设于装饰件主体部17的下端部的卡合部30。
装饰件主体部17通过例如树脂的挤压材料构成。装饰件主体部17具有沿上下方向折叠的折皱构造,上下地伸缩。装饰件主体部17跟随着可动板4的倾斜向下动作而伸缩。
参照图3对装饰件16的安装部20进行说明。
安装部20与安装片5a卡合,且安装于安装板5。安装部20由树脂形成。具体而言,安装部20具有安装主体部21、从安装主体部21向车辆宽度方向DX的外方延伸的上侧伸出片22以及相比于上侧伸出片22更靠车辆上下方向DZ的下方地配置且向车辆宽度方向DX的外方延伸的下侧伸出片23。上侧伸出片22和下侧伸出片23协作而夹着安装片5a。
上侧伸出片22插通至可动板4与安装片5a之间的间隙SA。上侧伸出片22具有主体部22a和从主体部22a向下方突出的第一突起部22b。第一突起部22b与安装片5a的卡合部位5b卡合。通过该卡合,第一突起部22b与卡合部位5b的卡合面5s能够抵接地配置,因此抑制上侧伸出片22的脱落。优选对主体部22a和第一突起部22b进行一体成形。
上侧伸出片22还具有从主体部22a向上方突出的第二突起部22c。第二突起部22c通过具有弹性的树脂形成。例如,第二突起部22c由橡胶或者弹性材料形成。第二突起部22c弹性地变形。第二突起部22c优选按与上侧伸出片22的伸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向斜上方延伸(参照图3)。通过该构造,上侧伸出片22容易进入可动板4与安装片5a之间的间隙SA,并且上侧伸出片22不易从间隙SA脱落。另外,在上侧伸出片22插通至可动板4与安装片5a之间的间隙SA的状态下,第二突起部22c与可动板4的下表面4b接触,向下方挠曲。由此,上侧伸出片22被向安装片5a侧按压(参照箭头C)。此外,图3的两点划线表示第二突起部22c未与可动板4的下表面4b接触时的第二突起部22c的姿势。
参照图4对装饰件16的卡合部30进行说明。
卡合部30与导轨10的第二导向部12卡合。卡合部30沿着第二导向部12的第一卡合壁14而沿车辆前后方向滑动。
卡合部30具有固定于装饰件16的下端部的支承部31、从支承部31的下部向车辆宽度方向DX的外方延伸的上侧卡合片33以及相比于上侧卡合片33更靠车辆上下方向DZ的下方地配置且向车辆宽度方向DX的外方延伸的下侧卡合片32。上侧卡合片33配置于第一卡合壁14的上方。下侧卡合片32配置于第一卡合壁14的下方,且插通至第一卡合壁14与第二卡合壁15之间的间隙SB。上侧卡合片33和下侧卡合片32协作而夹着第一卡合壁14。
下侧卡合片32包含主体部32a。在下侧卡合片32的主体部32a,设有向上方突出的第一接触部32b。第一接触部32b与第一卡合壁14接触。另外,在下侧卡合片32的主体部32a,设有向下方突出的第二接触部32c。第二接触部32c与第二卡合壁15接触。
如后述那样,卡合部30还具有挠曲的部分(参照以下说明的“挠性部34”),以提高安装性。
在上侧卡合片33的主体部33a的顶端,设有向下方突出的爪部33b。爪部33b与第一卡合壁14的外侧的一端卡合。在上侧卡合片33的主体部33a,设有向下方突出的第三接触部33c。第三接触部33c与第一卡合壁14接触。
第一接触部32b、第二接触部32c、第三接触部33c以及爪部33b配置于在车辆宽度方向DX上不同的位置。具体而言,它们在车辆宽度方向DX上向外方按第二接触部32c、第一接触部32b、第三接触部33c以及爪部33b的顺序配置。
卡合部30如下所述地在车辆上下方向DZ以及车辆宽度方向DX上被限制移动。下侧卡合片32插通至第一卡合壁14与第二卡合壁15之间的间隙SB,下侧卡合片32的第一接触部32b与第一卡合壁14接触,并且下侧卡合片32的第二接触部32c与第二卡合壁15接触。由此,卡合部30在车辆上下方向DZ上被限制移动。卡合部30的支承部31相比于第一卡合壁14的内方的一端更靠内方地配置,并且,卡合部30的爪部33b相比于第一卡合壁14的外方的一端更靠外方地配置。由此,卡合部30在车辆宽度方向DX上被限制移动。
作为维持卡合部30与第一卡合壁14的卡合的构造,卡合部30具备如下构造。具体而言,下侧卡合片32的顶端部与上侧卡合片33的爪部33b之间的间隔距离LA比第一卡合壁14的车辆宽度方向DX的长度LB小。
卡合部30还具有用于实现从与导轨10的延长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的安装的安装构造。导轨10由于在延长方向上具有恒定的截面构造,所以通过从延长方向上的一端将卡合部30插通,能够将卡合部30安装于导轨10。但是,若导轨10固定于车辆,则该作业花费时间劳力。关于这一点,若能够从与导轨10的延长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安装,则装饰件16向固定于车辆的导轨10的安装变得简单。
作为该安装构造,在卡合部30的上侧卡合片33处设有挠性部34。挠性部34是弹性地弯曲的部分。由于挠性部34的存在,上侧卡合片33以挠性部34为边界弹性地弯曲。挠性部34设于支承部31与上侧卡合片33的连接部。挠性部34相比于下侧卡合片32与支承部31的连接部的壁厚,构成为薄壁。具体而言,挠性部34包含处于上侧卡合片33的支承部31侧的基部34a和处于支承部31的有上侧卡合片33突出的部分34b。处于上侧卡合片33的支承部31侧的基部34a的壁厚比处于下侧卡合片32的支承部31侧的基部的壁厚薄。另外,处于支承部31的有上侧卡合片33突出的部分34b的壁厚比处于支承部31的有下侧卡合片32突出的部分的壁厚薄。
参照图5,对装饰件16的卡合部30安装于导轨10的第二导向部12时的卡合部3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下侧卡合片32的顶端与上侧卡合片33的爪部33b之间的间隔距离LA比第一卡合壁14的车辆宽度方向DX的长度LB小。因此,若间隔距离LA不扩大,则第一卡合壁14不能进入下侧卡合片32与上侧卡合片33之间。由于该理由,在上侧卡合片33处设有挠性部34。在第一卡合壁14开始进入下侧係合片32与上侧卡合片33之间的间隙SB时,上侧卡合片33因挠性部34而弹性地弯曲,被第一卡合壁14举起。这样一来,由于间隔距离LA扩大,第一卡合壁14进入下侧卡合片32与上侧卡合片33之间的空间。通过这样,卡合部30与第一卡合壁14卡合。
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对安装部20的作用进行说明。
参照图6以及图7对安装部20的作用进行说明。
关于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进行比较的参考用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x,对其装饰件116的安装部120的脱离进行说明。
图6是关于参考用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x的安装部120的剖视图。安装部120具有安装主体部121、上侧伸出片122以及下侧伸出片123。上侧伸出片122具有与安装片5a的卡合部位5b卡合的第一突起部122b。它们的结构具有以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的安装部20为基准的构造。参考用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x的安装部120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的安装部20的不同点如下。即,参考用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x的安装部120未设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的安装部20所具有的第二突起部22c。因此,在上侧伸出片122插通至可动板4与安装片5a之间的间隙SA而上侧伸出片122的第一突起部122b与安装片5a的卡合部位5b卡合后,在上侧伸出片122的第一突起部122b的上侧残留有间隙SC。这样一来,产生如下现象。在装饰件116因物体碰撞到装饰件116等偶发事态而大幅变形时,规定范围外的力可能施加于处于装饰件116的上端部的安装部120。例如,作为以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线为旋转中心的旋转方向的、第一突起部122b从卡合部位5b离开的方向(以下记为“脱离方向DA”,参照图7)的旋转力可能作用于安装部120。这样一来,安装部120从卡合部位5b脱离。
图7示出脱离方向DA的旋转力作用于安装部120时的安装部120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在安装部120向脱离方向DA旋转时,第一突起部122b从卡合部位5b离开,第一突起部122b与卡合部位5b的卡合被解除。在这样的状态下,如果向内方的力进一步地作用于装饰件116,则装饰件116的安装部120从安装板5完全分开。
接着,参照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车辆用车顶装置6在安装部20的上侧伸出片22处设有第二突起部22c。第二突起部22c朝向可动板4侧地向上方突出。因此,与参考用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相比,上侧伸出片22与可动板4之间的间隙SC至少在一部分区域变窄,或者至少在一部分区域不存在间隙SC(参照图3)。因此,即使在由于装饰件16的变形而第二突起部22c从卡合部位5b分离的方向的力(以下,称为“分离外力”。)作用于安装部20时,因如下理由,也能够抑制第一突起部22b与卡合部位5b的卡合解除。即,在第二突起部22c与可动板4接触的情况下,在分离外力作用于安装部20时,向卡合部位5b侧推回的力(图3的箭头C方向的阻力)作用于上侧伸出片22。因此,抑制安装部20的旋转,抑制第一突起部22b与卡合部位5b的卡合解除。另外,在第二突起部22c未与可动板4接触的情况下,在分离外力作用于安装部20时,由于第二突起部22c的存在,抑制上侧伸出片22向上方的移动,因此抑制安装部20的旋转。因此,抑制第一突起部22b与卡合部位5b的卡合解除。通过这样,抑制装饰件16的安装部20从安装板5完全分开。
参照图4以及图8~图10对卡合部30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关于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进行比较的参考用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x,对装饰件116的卡合部130的脱离进行说明。
图8是关于参考用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x的卡合部130的剖视图。卡合部130具有支承部131、下侧卡合片132以及上侧卡合片133。上侧卡合片133在顶端具有向下方突出的爪部133b。下侧卡合片132具有向上方突出且与第一卡合壁14接触的第一接触部132b。下侧卡合片132具有向下方突出且与第二卡合壁15接触的第二接触部132c。它们的结构具有以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的卡合部30为基准的结构。参考用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x的卡合部130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的卡合部30的不同点如下。即,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的卡合部30中,在上侧卡合片33处设有挠性部34,但是在参考例中,在下侧卡合片132处设有挠性部134。
与实施方式同样地,挠性部134是用于实现从与导轨10的延长方向交叉的方向安装卡合部130的构造。
如图9所示,在卡合部130从与导轨10的延长方向交叉的方向安装到导轨10的第一卡合壁14时,下侧卡合片132因挠性部134而弹性地弯曲,支承部131与下侧卡合片132之间的角度R增大。这样一来,由于下侧卡合片132的顶端与上侧卡合片133的爪部133b之间的间隔距离LA变宽,因此第一卡合壁14进入下侧卡合片132与上侧卡合片133之间的空间。通过这样,卡合部130与第一卡合壁14卡合。
然而,在装饰件16因偶发事态而大幅变形时,力可能施加于处于装饰件16的下端部的卡合部130。例如,作为以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线为旋转中心的旋转方向的、爪部133b从第一卡合壁14的一端离开的方向(以下,记为“脱离方向DB”)的旋转力可能作用于卡合部130。
图10示出脱离方向DB的旋转力作用于卡合部130时的卡合部130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对于卡合部130,在脱离方向DB的旋转力作用于卡合部130时,支承部131以第二接触部132c为支点向内方倾斜,下侧卡合片132与支承部131之间的角度R增大。这样一来,上侧卡合片133的爪部133b从第一卡合壁14离开,爪部133b与第一卡合壁14的一端的卡合被解除。在这样的状态下,如果向内方的力进一步地作用于装饰件116,则装饰件116的卡合部130从第二导向部12完全分开。
接着,参照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车辆用车顶装置6在上侧卡合片33处设有挠性部34,下侧卡合片32相比于参考用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x中的下侧卡合片132更不易变形。在装饰件16因偶发事态而大幅变形时,规定范围外的力可能施加于处于装饰件16的下端部的卡合部30。如果该力为脱离方向DB的旋转力,则该力作用于卡合部30,以使卡合部30的支承部31向内方倾斜。该力进行作用,以使支承部31与下侧卡合片32之间的角度R扩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顶装置6中,在支承部31与下侧卡合片32的连接部未设有挠性部34。因此,即使这样的力进行作用,也能够抑制支持部31与下侧卡合片32之间的角度R的扩大。因此,抑制上侧卡合片33的爪部33b被向上方举起,抑制爪部33b与第一卡合壁14的一端的卡合被解除。因此,抑制装饰件16的卡合部30从第二导向部12分开。
上述车辆用车顶装置6起到以下效果。
(1)装饰件16的安装部20具有上侧伸出片22和通过与上侧伸出片22协作而夹着可动板4的安装板5的下侧伸出片23。上侧伸出片22具有与可动板4的安装板5的卡合部位5b卡合的第一突起部22b和向上方突出的第二突起部22c,上侧伸出片22插通至可动板4与安装板5之间的间隙SA而与安装板5卡合。
根据该结构,设于装饰件16的上侧伸出片22的第二突起部22c抑制装饰件16的上侧伸出片22的上方移动。由此,抑制与卡合部位5b卡合的第一突起部22b向上方移动。第一突起部22b与安装板5的卡合部位5b的卡合不易分开。
(2)安装部20的上侧伸出片22的第二突起部22c由具有弹性的树脂形成。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上侧伸出片22插通至可动板4与安装板5之间的间隙SA。
(3)上侧伸出片22的第二突起部22c朝向与上侧伸出片22的伸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地向斜上方延伸。根据该结构,容易将上侧伸出片22插通至可动板4与安装板5之间的间隙SA。
(4)卡合部30具有上侧卡合片33和与上侧卡合片33协作而夹着第一卡合壁14的下侧卡合片32。上侧卡合片33具有爪部33b和能够使上侧卡合片33进行弹性弯曲的挠性部34。
在如图10所示的参考例那样在下侧卡合片132处设有挠性部134的情况下,在力施加于下侧卡合片132时,下侧卡合片132轻易地弯曲,下侧卡合片132与上侧卡合片133之间的间隔变宽,上侧卡合片133的爪部133b从第一卡合壁14分离。因此,上侧卡合片133与第一卡合壁14的卡合有可能分开。关于这一点,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在卡合部30的上侧卡合片33处具有挠性部34,因此即使力施加于下侧卡合片32,下侧卡合片32与上侧卡合片33之间的间隔也不易变宽。由此,抑制上侧卡合片33的爪部33b从第一卡合壁14分离而上侧卡合片33与第一卡合壁14的卡合分开。
(5)在卡合部30中,挠性部34构成为支承部31与上侧卡合片33的连接部处的缩颈部。并且,挠性部34比支承部31与下侧卡合片32的连接部的壁厚薄。
根据该结构,由于挠性部34构成为上侧卡合片33的壁厚薄的部分,因此与挠性部34由与支承部31不同的部件(例如,具有弹性的树脂)构成的情况相比,挠性部34的结构更简单,能够容易地形成。此外,挠性部34也可以仅构成为处于上侧卡合片33的支承部31侧的基部34a的缩颈部。
(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所述地进行变更。
·在上述本实施方式中,装饰件16的安装部20的第一突起部22b所卡合的卡合部位5b也可以如下所述地构成。
如图11所示,卡合部位5c构成为设于安装片5a的突起。突起的倾斜面构成安装部20的第一突起部22b所卡合的卡合面5s。这样的突起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为从安装片5a向上方突出的凸部。
·在上述本实施方式中,与导轨10的第二导向部12卡合的卡合部30也可以如下所述地构成。
如图12所示,挠性部34不设于上侧卡合片33与支承部31的连接部,而设于上侧卡合片33的基部33r。因此,能够使上侧卡合片33弹性地弯曲,能够从与导轨10的延长方向交差的方向安装卡合部30。此外,下侧卡合片32的基部32r的壁厚比上侧卡合片33的基部33r的壁厚厚。由此,抑制支持部31与下侧卡合片32之间的角度的扩大。通过这样,抑制爪部33b与第一卡合壁14的一端的卡合被解除。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可动板,可动地安装于车辆的车顶;
导轨,对所述可动板进行引导;以及
装饰件,连接于所述可动板和所述导轨,
所述装饰件具有:
安装部,在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连接于所述可动板的安装板;以及
卡合部,在所述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能够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导轨,
所述安装部具有:
上侧伸出片,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方伸出;以及
下侧伸出片,相比于所述上侧伸出片而处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并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方伸出,且通过与所述上侧伸出片协作而夹着所述可动板的所述安装板,
所述上侧伸出片具有:
第一突起部,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突出且与所述可动板的所述安装板的卡合部位卡合;以及
第二突起部,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突出,
所述上侧伸出片插通至所述可动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间隙而与所述安装板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伸出片的所述第二突起部由具有弹性的树脂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伸出片的所述第二突起部向与所述上侧伸出片的伸出方向相反的方向朝斜上方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具有:
第一卡合壁;以及
第二卡合壁,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相比于所述第一卡合壁更靠下方地配置,
所述卡合部具有:
上侧卡合片,在所述导轨的所述第一卡合壁处配置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以及
下侧卡合片,在所述第一卡合壁处配置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且与所述上侧卡合片协作而夹着所述第一卡合壁,
所述下侧卡合片具有:
第一接触部,向上方突出且与所述第一卡合壁接触;以及
第二接触部,向下方突出且与所述第二卡合壁接触,
所述上侧卡合片具有:
爪部,向下方突出且与所述第一卡合壁的一端卡合;以及
挠性部,能够使所述上侧卡合片进行弹性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具有所述上侧卡合片、所述下侧卡合片以及支承所述上侧卡合片和所述下侧卡合片的支承部,
所述上侧卡合片的所述挠性部构成为所述支承部与所述上侧卡合片的连接部或者所述支持部侧的基部处的缩颈部,比所述支承部与所述下侧卡合片的连接部的壁厚薄。
CN201721178045.3U 2017-02-08 2017-09-14 车辆用车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7408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1131A JP2018127080A (ja) 2017-02-08 2017-02-08 車両用ルーフ装置
JP2017-021131 2017-02-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74082U true CN207374082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339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7804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74082U (zh) 2017-02-08 2017-09-14 车辆用车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222296A1 (zh)
JP (1) JP2018127080A (zh)
CN (1) CN20737408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69429B2 (ja) * 2018-02-20 2021-11-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側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22296A1 (en) 2018-08-09
JP2018127080A (ja) 2018-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14207B1 (en) Automatic door bottom drop-down seal
USRE47496E1 (en) Panel
CN207374082U (zh) 车辆用车顶装置
US9464472B2 (en) Blind hinge used for furniture
US20090178771A1 (en) Vehicle sunshade assembly
CN101073982B (zh) 汽车车门窗的玻璃滑动通道
CN203267743U (zh) 天窗装置
CN104736790A (zh) 具有两个密封平面的门密封件
EP2441610A3 (en) Deflector device for a sunroof device
CN107031360A (zh) 车门密封结构
SE465025B (sv) Fordonstak
ITMO20130150A1 (it) ¿dispositivo di chiusura antiribaltamento per armadi a cassetti¿
WO2020173084A1 (zh) 一种门体组件和淋浴房
CN201777104U (zh) 一种滑动车门和盖罩总成
CN101844505A (zh) 天窗装置的导流器
CN106132743A (zh) 天窗装置
EP0908342A1 (en) Op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CN104553702A (zh) 天窗导流板的结构
KR101126713B1 (ko) 차량 와이퍼용 브라켓 커버
CN209008367U (zh) 导流板装置以及天窗装置
CN105711396A (zh) 车辆的门开口部结构
CN206797086U (zh) 用于安装天窗挡风网的弹簧连接座的连接结构
JP5847635B2 (ja) 垂木ユニット
CN106715174B (zh) 天窗装置的导向器构造
CN108013771B (zh) 电饭煲的锅盖及电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