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73933U - 再生墨盒 - Google Patents

再生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73933U
CN207373933U CN201720922791.2U CN201720922791U CN207373933U CN 207373933 U CN207373933 U CN 207373933U CN 201720922791 U CN201720922791 U CN 201720922791U CN 207373933 U CN207373933 U CN 207373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partition plate
housing
regeneration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227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涌群
钦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227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73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73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73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再生墨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腔室,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表面与底表面,所述底表面设置有出墨口;隔板,所述隔板插入所述腔室,且所述隔板的边缘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以将所述腔室分割为负压腔和墨水腔;所述再生墨盒在所述顶表面所在的一侧,和所述底表面所在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处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与所述腔室连通。本申请所提供的再生墨盒,隔板插入壳体的腔室,将腔室分割为负压腔和墨水腔,明显扩大了再生墨盒的墨水存储量;且通过设置窗口,能够通过窗口注入密封材料或者检查隔板与壳体之间是否密封完好,从而防止密封不良造成隔板密封失效。

Description

再生墨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再生墨盒。
背景技术
目前,有的喷墨打印设备利用可更换墨盒来作为存储墨水的容器,墨盒中一般设置有进气口、出墨口和负压控制机构,负压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墨盒内部的负压。当墨盒内部的墨水用尽后,用户将更换新的墨盒。而对于旧的墨盒,一般会进行回收处理,即用户对该墨盒进行再填充墨水,或者送至回收工厂对墨盒进行批量回收再生。
用户在购买打印设备时,打印设备里一般会附送一套墨盒。而为了节约成本,有的厂商把附送墨盒所存储的墨水量设置成小于该墨盒的最大容量。如:现有一种墨盒,其内部设有一个腔室,在腔室内靠近出墨口的一侧设置有海绵作为负压控制机构。填充墨水时,只往海绵部分填充墨水,由于海绵的吸附力,因此腔室内的另一侧不具有墨水,从而使墨盒存储的墨水量小于墨盒的最大容量,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图2是废旧墨盒 (再生之前的)的示意图。墨盒1的壳体由底壳11和面盖12组成,面盖 12通过焊接的形式与底壳11熔接在一起,内部形成腔室111(如图2所示)。壳体具有多个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墨盒 1的底壳11形成了壳体的一个前表面、一个后表面、一个底表面和两个侧表面,面盖12形成了壳体的顶表面。
设立一个三维坐标,该坐标包括一个x轴,一个y轴和一个z轴,其中x轴,y轴和z轴之间相互垂直。当墨盒1处于正立姿势时(图1所示),面盖12比底壳11更靠近z轴的正方向;墨盒1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对立设置,前表面比后表面更靠近y轴的正方向;此外,两个侧表面沿x轴方向对立设置。
面盖12上具有进气通道120,该进气通道120的一端为进气口,该进气口与墨盒1的腔室111连通,而另一端与大气连通。底壳11的底表面上设置有出墨口114,该出墨口114的一端与腔室111连通,另一端可将腔室111内部的墨水输出至外部。出墨口114也位于墨盒1上的靠近y轴正方向的一侧,即靠近前表面的一侧(第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出墨口 114里设置了绵芯14,该绵芯14由多孔的毛细材料形成,对墨水产生毛细力,能控制墨水从出墨口114传输的速度,和减小墨水从出墨口114泄漏的可能性。
底壳11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一卡合部113,后表面设置有把手112,把手112上具有第二卡合部1120。该把手112可相对于底壳11绕轴旋转,旋转方向为靠近或远离底壳11的后表面。在墨盒1安装至打印设备时,第一卡合部113和第二卡合部1120与打印设备的固定装置配合,用于固定墨盒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墨盒1的后表面以及把手112也可以与面盖12一体形成,当面盖12通过焊接的形式与底壳11熔接在一起时,墨盒1的后表面以及把手112也与底壳11接合在一起。
墨盒1的底表面还设置了芯片13,芯片13具有存储器,存储与墨盒 1相关的信息,并且可以与打印设备的控制器形成电连接,使控制器可以读写芯片13存储器内部的信息。
该墨盒1的腔室111设置有第一负压控制机构16,第一负压控制机构 16位于腔室111内靠近y轴正方向的一侧。即进气通道120的进气口、出墨口114和第一负压控制机构16都位于墨盒1的同一侧。该负压控制机构16能存储一定量的墨水,而且具有毛细吸引力,能控制腔室111内的负压。第一负压控制机构16为海绵。
上述墨盒1一般为打印设备里附送的墨盒,为了节约成本,有的厂商在制造这种附送的墨盒时,只往第一负压控制机构16所在的一侧填充墨水,在第一负压控制机构16存储的墨水量饱和时或饱和前,停止填充墨水。可见,通过这样的方式所填充的墨水量小于腔室111的最大容量的 60%。然而,在这种墨盒再生过程中,如果将墨盒1的墨水量填充至腔室111的最大容量,由于墨水自身的重力作用,第一负压控制机构16的毛细吸引力不足以将墨水维持在腔室111中,则可能会出现出墨口114漏墨的现象。另外,如果在再生过程中,仍然采用该墨盒制造时的填充方式,则无法满足用户对墨盒墨水量的需求。
中国专利CN201510379084.9给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在墨盒1的一个表面上形成通孔110,从通孔110往腔室111 内部装入第二负压控制机构17。与之相对应的结构是:再生墨盒1具有第一负压控制机构16和与第二负压控制机构17,且第一负压控制机构16 和与第二负压控制机构17紧密贴合,可共同存储墨水。扩大了墨盒的存储墨水的能力。然而,因海绵的容纳墨水量有限,第一负压控制机构16 与第二负压控制机构17所容纳的墨水量远远小于腔室111本身可容纳的墨水量,故所增加的墨水量也是有限的。因此,需要一个进一步增加墨水量的技术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再生墨盒,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再生墨盒,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腔室,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表面与底表面,所述底表面设置有出墨口;
隔板,所述隔板插入所述腔室,且所述隔板的边缘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以将所述腔室分割为负压腔和墨水腔;
所述再生墨盒在所述顶表面所在的一侧,和所述底表面所在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处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与所述腔室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密封膜,所述密封膜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表面,且密封所述窗口;所述密封膜与所述壳体通过超声波焊接或者摩擦焊接的方式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再生墨盒,隔板插入壳体的腔室,将腔室分割为负压腔和墨水腔,明显扩大了再生墨盒的墨水存储量;且通过设置窗口,能够通过窗口注入密封材料或者检查隔板与壳体之间是否密封完好,从而防止密封不良造成隔板密封失效。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3为背景技术中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再生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隔板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7a-7c为本申请所提供第一实施例中,隔板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8a-8b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再生墨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密封材料供给针将密封材料注入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再生墨盒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再生墨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a-12b为本申请所提供第二实施例中,隔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3a-13b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再生墨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密封材料供给针将密封材料注入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再生墨盒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三实施例中,隔板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三实施例中,再生墨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第四实施例中,再生墨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4-1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再生墨盒2,包括壳体21 和隔板22,壳体21具有腔室210,壳体21一般呈长方体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顶表面213与底表面214,底表面214设置有出墨口2141。隔板22 插入腔室210,且隔板22的边缘与壳体21密封连接,以将腔室210分割为负压腔2101和墨水腔2102。再生墨盒2在顶表面213所在的一侧,和底表面214所在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处设置有窗口211,窗口211与腔室210连通,也就是说,可以仅在再生墨盒2的顶表面213所在的一侧设置窗口211,窗口211贯穿顶表面213;或者仅在再生墨盒2的底表面 214所在的一侧设置窗口211时,窗口211贯穿底表面214;也可以在再生墨盒2的底表面214所在的一侧和顶表面213所在的一侧均设置有窗口 211,窗口211同时贯穿底表面214和顶表面213。
可以理解地,窗口211可以设置于壳体21上,如窗口211设置在壳体21的底表面214或者顶表面213上,或者窗口211同时设置在底表面 214与顶表面213上;窗口211也可以设置于隔板22上。
采用上述再生墨盒2,隔板22插入壳体21的腔室210,将腔室210 分割为负压腔2101和墨水腔2102,明显扩大了再生墨盒2的墨水存储量;且通过设置窗口211,能够通过窗口211注入密封材料或者检查隔板22 与壳体21之间是否密封完好,从而防止密封不良造成隔板22密封失效。
通常,壳体21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表面215与第二侧表面216,以及相对设置的前表面217与后表面218,第一侧表面215、第二侧表面 216连接顶表面213与底表面214,前表面217、后表面218连接第一侧表面215、第二侧表面216、顶表面213和底表面214。
设立一个三维坐标,该坐标包括一个x轴,一个y轴和一个z轴,其中x轴,y轴和z轴之间相互垂直。当再生墨盒2处于正立姿势时(如图 4所示),顶表面213与底表面214沿z轴方向相对设置,且顶表面213 较底表面214更靠近z轴的正方向;第一侧表面215与第二侧表面216沿 x轴方向相对设置,且第一侧表面215较第二侧表面216更靠近x轴的正方向;前表面217与后表面218沿y轴方向相对设置,且前表面217比后表面218更靠近y轴的正方向。
一般地,壳体21包括底壳和面盖,可以顶表面213和后表面218设置于面盖,底表面214、第一侧表面215、第二侧表面216以及前表面217 设置于底壳,底壳与面盖可以通过焊接、粘贴等方式连接。
具体地,出墨口2141的一端与腔室210连通,另一端可将腔室210 内部的墨水输出至外部(例如,打印设备的打印头),出墨口2141也位于再生墨盒2上的靠近y轴正方向的一侧,即靠近前表面217的一侧。出墨口2141里设置了绵芯26,该绵芯26由多孔的毛细材料形成,对墨水产生毛细力,能控制墨水从出墨口2141传输的速度,和减小墨水从出墨口 2141泄漏的可能性。顶表面213上具有进气口(图中未示出),腔室210 通过进气口与外界大气连通。前表面217设置有第一卡合部2171,后表面 218设置有把手2181,把手2181上具有第二卡合部2181a,该把手2181 可相对于底壳绕轴旋转,旋转方向为靠近或远离底壳的后表面218的方向。在再生墨盒2安装至打印设备时,第一卡合部2171、第二卡合部2181a与打印设备的固定装置配合,用于固定再生墨盒2。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壳体21的后表面218以及把手2181也可以与面盖一体形成,当面盖通过焊接的形式与底壳熔接在一起时,壳体21的后表面218以及把手2181 也与底壳接合在一起。
底表面214还设置了芯片2142,芯片2142具有存储器,存储与再生墨盒2相关的信息,且芯片2142上具有端子2142a,端子2142a可以与打印设备的控制器形成电连接,使控制器可以读写芯片2142的存储器的内部信息。
此外,再生墨盒2还包括负压控制机构23,负压控制机构23设置于负压腔2101内,负压控制机构23通常为多孔的毛细材料形成,对墨水能够产生毛细力,如多孔海绵。在隔板22插入腔室210时,隔板22与负压控制机构23相贴合,然后通过密封材料固定,以防止隔板22与负压控制机构23之间产生间隙造成滴墨。
隔板22具有过水槽220,负压腔2101与墨水腔2102通过过水槽220 连通。
一般地,壳体21上还设置有安装孔219,安装孔219与腔室210连通,隔板22通过安装孔219插入至再生墨盒2内。其中,窗口211与安装孔219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以设置在一起,在二者设置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在壳体21上开设通孔212,窗口211与安装孔219分别为通孔212的一部分。
优选地,较后表面218窗口211更靠近隔板22,以便于通过窗口211 对隔板22与壳体21之间的密封情况进行检查。
窗口211可以为用于检查隔板22与壳体21是否密封的检查窗口,或者窗口211为用于注入密封材料的注入口。
此外,为了使隔板22更好地与负压控制机构23贴合,再生墨盒2还可以包括定位机构,再生墨盒2上还可以设置定位孔,定位孔可以为安装孔219的一部分,或者定位孔与窗口211为同一个孔或者不同的孔,在定位孔与窗口211为同一个孔时,窗口211还可以用于定位隔板22至预定位置,即定位机构通过定位孔将隔板22定位至预定位置,在该预定位置隔板22与负压控制机构23相贴合。
再生墨盒2还可以包括密封膜24,密封膜24设置于壳体21的表面,且密封窗口211。
第一实施例
窗口211设置于再生墨盒2的底表面214所在的一侧,具体地,窗口211可以设置于壳体21上,即窗口211设置于底表面214上,如图4-10 所示;窗口211也可以设置于隔板22上。
在再生墨盒2上设置了隔板22,将腔室210分隔为负压腔2101(海绵腔)、墨水腔2102。如此结构设置,扩大了再生墨盒2的墨水存储量。因再生前的墨盒是没有隔板22的,再生过程中增加了隔板22,隔板22 需要与第一侧表面215、第二侧表面216密封连接。因再生前的墨盒是没有隔板22的,再生过程中增加了隔板22,故隔板22需要与再生墨盒2 的第一侧表面215、第二侧表面216密封良好才可以起到将墨水腔2102 与负压腔2101(海绵腔)分隔开的效果,不然可能会因为由于墨水自身的重力作用,负压控制机构23(多孔体海绵)的毛细吸引力不足以将墨水维持在腔室210中,则可能会出现出墨口2141漏墨的现象;为了防止隔板 22固定不好或者密封不良,设置了窗口211(本实施例中窗口211是通孔 212的一部分),窗口211用于涂密封材料或者检查隔板与壳体是否密封完好,防止因密封不良导致的隔板效果失效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窗口211可以利用铣刀切削形成。当然,窗口211也可以通过人工手动切割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例中,窗口211 是贯穿底表面214的,且与腔室210相连通。
一般地,在铣刀切削窗口211的过程中,旧的墨盒的摆放姿势是:被切削的底表面214朝下或者处于水平方向上,这样能够避免碎屑进入腔室 210。
可选地,窗口211较后表面218更靠近隔板22,即窗口211较后表面 218更靠近y轴的正方向。
如图6所示,隔板22基本呈长方体形状,其形状、尺寸与再生墨盒2 内部放置隔板22处的腔室210的形状、尺寸相对应。隔板22具有顶面221、底面222、第一侧面223、第二侧面224、前面225、后面226。隔板22 的顶面221与壳体21的顶表面213相邻或者抵接,隔板22的底面222与壳体21的底表面214相邻或者抵接;隔板22的前面225与壳体21的前表面217相对应,隔板22的后面226与壳体21的后表面218相对应,即隔板22的前面225较后面226更靠近y轴的正方向。过水槽220的位置是贯穿前面225和后面226的,这样,隔板22放置在再生墨盒2上时,才可以让墨水腔2102和负压腔2101之间连通。
隔板22与壳体21的第一侧表面215、第二侧表面216均密封连接,可以采用在隔板22插入壳体21之前,隔板22的第一侧面223和第二侧面224密封抵接的方式实现,在二者密封抵接后可以涂密封材料来密封;或者在隔板22插入壳体21后,可以从窗口211处(或者定位孔、安装孔 219)处将密封材料涂到隔板22与第一侧表面215之间、隔板22与第二侧表面216之间的间隙中,此时,隔板22与第一侧表面215和第二侧表面216之间留有间隙,可容纳密封材料;当然,也可以仅第一侧表面215 与隔板22之间,或者第二侧表面216与隔板22之间留有间隙,在该间隙内涂覆密封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隔板22也可以为如图7a-7c所示的结构,其与图6 所示的隔板22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隔板22上还设置有凹槽227,隔板22上与第一侧表面215相对的一侧(即第一侧面223)和隔板22上与第二侧表面216相对的一侧(即第二侧面224)均设置有凹槽227,当然,也可以仅隔板22上与第一侧表面215相对的一侧(即第一侧面223)设置有凹槽227,或者仅隔板22上与第二侧表面216相对的一侧(即第二侧面 224)设置有凹槽227。在再生墨盒2内的隔板22的凹槽227内填充有密封材料,采用该种结构,能够使隔板22与壳体21的连接更可靠,密封性更好。
密封材料可以为密封胶,优选为液体密封胶,具有流动性,例如:520 胶水、415胶水等。
进一步地,隔板22与顶表面213相对的一侧(即顶面221)也设置有凹槽227,位于隔板22上与第一侧表面215相对的一侧的凹槽227、位于隔板22上与第二侧表面216相对的一侧的凹槽227通过位于隔板22与顶表面213相对的一侧的凹槽227连通,也就是说,第一侧面223、第二侧面224以及顶面221均设置有凹槽227,且三个位置上的凹槽227相互连通。其中,凹槽227可以沿隔板22的厚度方向(即前面225指向后面226 的方向)上并列设置有多条。
为了方便密封材料的注入,隔板22可以设置注入口2271,凹槽227 延伸至壳体21的外表面的一端形成该注入口2271,可以理解地,在该实施例中,注入口2271设置于底面222上,可以第一侧面223上的凹槽227 延伸至底面222,也可以第二侧面224上的凹槽227延伸至底面222,如图7a-7c所示,第一侧面223上的凹槽227、第二侧面224上的凹槽227 均延伸至底面222,形成两个注入口2271。
当隔板22通过安装孔219放置到壳体21内时,凹槽227具有在底表面214上与外界相连通的注入口2271,且注入口2271与隔板22上的凹槽 227相连通;如图9所示,通过密封材料供给针3可以将密封材料注入到凹槽227内,和隔板22与壳体21的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尤其在通过窗口 211检查到密封材料并未密封好时,可以从窗口211处将密封材料补涂到隔板22与第一侧表面215、第二侧表面216之间。
如图8a-8b所示,窗口211与安装孔219设置在一起,二者相互连通,具体地,壳体21设置有通孔212,通孔212包括窗口211与安装孔212,隔板22通过安装孔219插入腔室210内,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219和窗口211均位于底表面214上。一般地,安装孔219较窗口211更靠近负压控制机构23。
一般情况下,窗口211不能设置在负压控制机构23所在的一侧,否则,窗口211受负压控制机构23的阻挡,无法对隔板22与壳体21的密封情况进行检查。当隔板22安装到壳体21上时,窗口211在隔板22的-y 轴方向上,即窗口211比起隔板22来更靠近后表面218,窗口211设置在墨水腔2102的这一侧。同时为了方便定位隔板22和观察密封情况,窗口 211相比后表面218来说更靠近隔板22。
当再生墨盒2使用图6所示的隔板22时,窗口211与安装孔212均为通孔212的一部分,该再生墨盒2的再生方法如下:
S101:清洗旧的墨盒,抽取旧的墨盒内剩余的墨水;
S102:在壳体21的底表面214上加工出通孔212,即加工出了窗口 211和安装孔212,窗口211与安装孔212均靠近负压控制机构23设置,并且与腔室210连通(如图4、图5所示);
S103:从安装孔219往腔室210内部装入隔板22,(如图8a所示);
S104:从窗口211处在隔板22与壳体21的表面之间涂密封材料;
S105:使隔板22与壳体21固定;
S106:从窗口211处检查隔板22与壳体21的密封是否良好;
S107:若隔板22与壳体21的密封良好,
则密封窗口211以及安装孔219(如图10所示),可以采用密封膜 24密封窗口211以及安装孔219;
S108:密封进气口;
S109:通过出墨口2141从腔室210的内部抽吸气体,使腔室210的内部形成负压;
S110:从出墨口2141向腔室210内部填充墨水;
S111:密封出墨口2141。
或者,以上再生方法中的步骤S103~S104可以变更为:
S103':在隔板22的第一侧面223和第二侧面224上涂密封材料;
S104':从安装孔219往腔室210内部装入隔板22,(如图8a所示)。
本实施例中,当再生墨盒2使用图7a-7c所示的隔板22时,该隔板 22具有凹槽227,仍以窗口211与安装孔219均为通孔212的一部分为例,该再生墨盒2的再生方法如下:
S201:清洗旧的墨盒,抽取旧的墨盒内的剩余墨水;
S202:在壳体21的底表面214上加工出通孔212,即加工出了窗口 211和安装孔212,窗口211和安装孔212靠近负压控制机构23设置,并且与腔室210连通(如图4、图5所示);
S203:从安装孔219往腔室210内部装入隔板22,(如图8a、8b所示);
S204:凹槽227在隔板22的底面222上形成了注入密封材料的注入口2271,从注入口2271处将密封材料注入到凹槽227内,和隔板22与壳体21的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如图9所示,其中为了注入方便可以将墨盒的-Z轴侧朝向铅垂方向的上方,即使注入口2271朝向铅锤方向的上方);
S205:使隔板22与壳体21固定;
S206:从窗口211处检查隔板22与壳体21的密封是否良好;
S207:若隔板22与壳体21的密封良好,则
密封窗口211以及安装孔219(如图10所示),可以采用密封膜24 密封窗口211以及安装孔219;
S208:密封进气口;
S209:通过出墨口2141从腔室210的内部抽吸气体,使腔室210的内部形成负压;
S210:从出墨口2141向腔室210内部填充墨水;
S211:密封出墨口214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各种再生墨盒2的生产方法中,在步骤 S106与步骤S107之间,或者步骤S206与步骤S207之间,若隔板22与壳体21密封不良好,则从窗口211处(或者注入口2271)在隔板22与壳体21的表面之间补涂密封材料。或者,从步骤S103、S103'或者S203 开始返工,重新执行。
当注入完密封材料且隔板22检查密封良好后,或者注入墨水完成后,将窗口211使用密封膜24密封。密封膜24与窗口211的密封方式可以为焊接的方式密封,例如电焊、氩弧焊、超声波焊接、摩擦焊等。其中,以超声波焊接与摩擦焊为优选,超声波焊接与摩擦焊是不需要第三介质的焊接方式,从而避免了受到第三介质的介入导致的密封不严的问题。
上述几种再生方法,均可以保证了再生墨盒2可存储充足的墨水量。
此外,当隔板22放入腔室210内时,负压控制机构23与隔板22需要紧密贴合,隔板22会受到负压控制机构23给予的一个力的作用,这就会在插入隔板22的插入方向的前端侧,由于没有支撑,可能导致隔板22 在密封前(即隔板22与壳体21固定前)发生移动,在隔板22与负压控制机构23之间产生间隙,引起出墨口2141滴墨。为了防止隔板22与负压控制机构23之间出现间隙,壳体21设置了定位隔板22用的定位孔,定位隔板22用的定位孔用于将隔板22定位,让隔板22紧靠负压控制机构23,从而使得隔板22在预定位置上与壳体21密封良好,防止出墨口 2141滴墨。定位孔可以为窗口211或者安装孔219的一部分,也可以为单独设置于壳体21或者隔板22上的贯通孔。
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几种再生方法是采用负压注墨的方式来将墨水注入到腔室210中,与可以采用正压注墨的方式将墨水注入到腔室210中相比,该种方式不需要除注墨处(如出墨口2141) 之外的其他与外界连通的通道将墨水注入到墨盒中。
第二实施例: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该实施例中,窗口211设置于顶表面213 所在的一侧,如图11-15所示。
如图12a-12b所示,隔板22可以包括定位板228与分隔板229,分隔板229插入腔室210内,且将腔室210分割为负压腔2101和墨水腔2102;定位板228与顶表面213相抵靠,以通过设置定位板228能够对隔板22 与顶表面213进行定位,进一步保证隔板22的定位精度。
其中,定位板228和分隔板229可以相互垂直设置。可以定位板228 位于分隔板229的+z轴方向上,定位板228主要是靠在顶表面213上,用于固定隔板22的。分隔板229上设置有上述过水槽220、凹槽227,此时注入口2271延伸至定位板228,即凹槽227贯通定位板228,此时,注入口2271设置于顶面221。
此实施例中,在隔板22包括定位板228时,窗口211设置在定位板 228上,且注入口2271较窗口211靠近负压控制机构23,窗口211用于检查隔板22与壳体21之间密封是否良好;在未设置注入口2271时,窗口211可以用于涂覆密封材料的窗口。
进一步地,定位板228上还可以设置注墨口2281,以用于抽吸腔室 210内的气体,使腔室210呈负压状态,并可以通过注墨口2281往腔室 210内注入墨水。
在本实施例中,窗口211与安装孔219分开设置,且窗口211设置于隔板22上,安装孔219设置于壳体21上,具体地,窗口211设置于顶面 221,安装孔219设置于顶表面213,窗口211与安装孔219均位于再生墨盒2顶表面213所在的一侧。
当再生墨盒使用图12a-12b所示的隔板22时,窗口211与安装孔219 分开设置,该隔板22具有凹槽227,该再生墨盒2的再生方法如下:
S301:清洗旧的墨盒,抽取旧的墨盒内的剩余墨水;
S302:在壳体21的顶表面213上加工出安装孔219,在隔板22上加工出窗口211或者制造设置有窗口211的隔板22。安装孔219靠近负压控制机构23设置,并且与腔室210连通(如图11所示);
S303:从安装孔219往腔室210内部装入隔板22(如图13a、13b所示)
,使隔板22与负压控制机构23抵接;
S304:凹槽227在隔板22的顶面221上形成了注入密封材料的注入口2271,从注入口2271处将密封材料注入到凹槽227内和隔板22与壳体 21的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如图14所示);
S305:使隔板22与壳体21固定;
S306:从窗口211处检查隔板22与壳体21的密封是否良好;
S307:若隔板22与壳体21的密封良好,则
密封窗口211、安装孔219、进气口、注入口2271和出墨口2141;
S308:通过注墨口2281从腔室210的内部抽吸气体,使腔室210的内部形成负压;
S309:从注墨口2281向腔室210内部填充墨水;
S310:密封注墨口2281。
在本实施例的再生墨盒的生产方法中,在步骤S306与步骤S307之间,若隔板22与壳体21密封不良好,则从注入口2271(在未设置注入口2271 时可以为窗口211)处在隔板22与壳体21的表面之间补涂密封材料。或者,从步骤S303开始返工,重新执行。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隔板22上也可以不设置有凹槽227,如同第一实施例的图6所示的隔板22的结构。当然,该实施例中的隔板22也可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安装孔219(即安装孔219设置于底表面214)配合,此时,定位板228设置于分隔板229的-z轴方向上,与底表面214相抵接,即窗口211与安装孔219分开设置时,窗口211与安装孔219也可以同时位于再生墨盒2的底表面214所在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对腔室210抽吸气体以及注入墨水可以从出墨口2141 处注入,此时,则不需要在隔板22上设置注墨口2281。
如图15所示,有的再生墨盒2还包括保护罩25,保护罩25包裹底表面214和后表面218,是用来密封出墨口2141且保护把手2181的,如果采用第一实施例所示的方式来铣削安装孔219,放置隔板22的回收方式,即将窗口211和安装孔219均设置于底表面214,因保护罩25密封出墨口 2141导致了窗口211被保护罩25遮挡,如果窗口211与密封膜24之间,或者安装孔219与密封膜24之间有墨水泄漏或者密封膜24破损,在取下保护罩25之前不会被使用者发现。在取下保护罩25的时候,会出现墨水洒出,导致污染工作台面或者使用者衣物。如果采用第二实施例所示的方式来铣削窗口211和安装孔219,放置隔板22的回收方式,即将窗口211、安装孔219均设置于顶表面213所在的一侧,如果窗口211与密封膜24 之间,或者安装孔219与密封膜24之间有墨水泄漏或者密封膜24破损,因出墨口2141在底表面214,窗口211和安装孔219均在顶表面213所在的一侧,没有保护罩25的遮挡,会很快发现,避免了墨水的污染。
第三实施例:
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
如图16-17为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6所示,隔板22上不具有窗口211,壳体21上设置有通孔212,通孔212包括窗口211和安装孔219,即窗口211与安装孔219设置在一起,在加工时,直接在壳体21上加工出通孔212,即同时加工出窗口211 与安装孔219。窗口211在隔板22的-y轴方向上,即在墨水腔2102的那一侧,安装孔219较窗口211更靠近负压控制机构23。在本实施例中,窗口211与安装孔219均设置于壳体21上,且二者均设置于顶表面213 上。
第四实施例
与第三实施例不同的是:
图18为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窗口211与安装孔219分开设置,其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窗口211与安装孔219均设置于壳体21上。在铣削窗口211的时候,铣削出两个孔,分别为窗口211和安装孔219。安装孔219用于固定隔板22,即隔板22通过安装孔219插入腔室210,窗口211可以用于检查隔板22与壳体21的密封是否完好、用于隔板22 与壳体21之间注入密封材料的窗口。安装孔219较窗口211靠近负压控制机构23,如图18所示,窗口211在安装孔219的-y轴方向上,进一步地,窗口211与安装孔219之间在y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间隙S。
可以理解地,在该实施例中,窗口211与安装孔219也可以均设置于底表面214上。当然,在安装孔219与窗口211分开设置时,也可以安装孔219设置于底表面214,窗口211设置于再生墨盒2的顶表面213所在的一侧,此时的窗口211可以设置于壳体21的顶表面213上,也可以设置于隔板22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再生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腔室,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表面与底表面,所述底表面设置有出墨口;
隔板,所述隔板插入所述腔室,且所述隔板的边缘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以将所述腔室分割为负压腔和墨水腔;
所述再生墨盒在所述顶表面所在的一侧,和所述底表面所在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处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与所述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表面与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连接所述顶表面与所述底表面;
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均密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相对的一侧、所述隔板上与所述第二侧表面相对的一侧中至少一个位置处设置有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再生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生墨盒还包括密封材料;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侧表面之间、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侧表面之间中,至少一个位置处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填充有所述密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生墨盒还包括密封材料;所述凹槽内填充有所述密封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设置在所述底表面和所述顶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且所述窗口贯穿该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定位板与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插入所述腔室内,且将所述腔室分割为所述负压腔和所述墨水腔;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底表面或者所述顶表面相抵靠;所述窗口设置于所述定位板或者所述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3或5-7任一项所述的再生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隔板通过所述安装孔插入所述腔室;
所述窗口与所述安装孔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安装孔较所述窗口更靠近所述负压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再生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设置于所述顶表面所在的一侧;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底表面所在的一侧;
或者,
所述窗口设置于所述底表面所在的一侧;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顶表面所在的一侧;
或者,
所述窗口和所述安装孔均设置在所述顶表面所在的一侧;
或者,
所述窗口和所述安装孔均设置在所述底表面所在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3或5-7任一项所述的再生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前表面与后表面,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均连接所述顶表面和所述底表面,所述后表面设置有把手,较所述后表面所述窗口更靠近所述隔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3或5-7任一项所述的再生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连接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密封材料,所述窗口为用于检查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是否密封的检查窗口,或者所述窗口为用于注入所述密封材料的窗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3或5-7任一项所述的再生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膜,所述密封膜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表面,且密封所述窗口;所述密封膜与所述壳体通过超声波焊接或者摩擦焊接的方式连接。
CN201720922791.2U 2017-07-27 2017-07-27 再生墨盒 Active CN207373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2791.2U CN207373933U (zh) 2017-07-27 2017-07-27 再生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2791.2U CN207373933U (zh) 2017-07-27 2017-07-27 再生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73933U true CN207373933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298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22791.2U Active CN207373933U (zh) 2017-07-27 2017-07-27 再生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73933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7503A (zh) * 2018-11-09 2019-01-11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加工方法及容量增大型墨盒
CN109291650A (zh) * 2018-11-09 2019-02-01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废弃墨盒的回收再利用方法以及再生墨盒
CN109291651A (zh) * 2018-11-09 2019-02-01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小容量废弃墨盒扩容再利用方法及扩容再生墨盒
CN111251717A (zh) * 2019-03-04 2020-06-09 珠海益捷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的再生方法以及再生墨盒
CN111572206A (zh) * 2020-03-27 2020-08-25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及再生墨盒的制造方法
CN115583107A (zh) * 2022-08-30 2023-01-10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墨盒及制造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7503A (zh) * 2018-11-09 2019-01-11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加工方法及容量增大型墨盒
CN109291650A (zh) * 2018-11-09 2019-02-01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废弃墨盒的回收再利用方法以及再生墨盒
CN109291651A (zh) * 2018-11-09 2019-02-01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小容量废弃墨盒扩容再利用方法及扩容再生墨盒
CN109177503B (zh) * 2018-11-09 2024-02-13 北海绩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加工方法及容量增大型墨盒
CN111251717A (zh) * 2019-03-04 2020-06-09 珠海益捷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的再生方法以及再生墨盒
CN111572206A (zh) * 2020-03-27 2020-08-25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及再生墨盒的制造方法
CN115583107A (zh) * 2022-08-30 2023-01-10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墨盒及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73933U (zh) 再生墨盒
CN106364166B (zh) 一种墨盒的再生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再生的墨盒
CN109304939A (zh) 墨盒再生方法及再生墨盒
CN100595068C (zh) 用于喷墨记录设备的液体容器
CN105538916A (zh) 再生墨盒、再生芯片、打印机系统通信方法、墨盒再生方法
CN102133818B (zh) 墨盒再生方法
CN109177504A (zh) 一种墨盒加工方法及容量增大型墨盒
WO2017000641A1 (zh) 一种墨盒的再生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再生的墨盒
WO2007109925A1 (fr) Cartouche d'encre à support de cartouche d'encre
CN209071460U (zh) 一种耐压电池密封结构
CN208827141U (zh) 供墨装置及三维打印装置
CN209176329U (zh) 一种容量增大型墨盒
CN204605194U (zh)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CN102079173A (zh) 喷墨墨盒所用的注墨方法
CN209365650U (zh) 一种容量增大型墨盒
CN209176327U (zh) 填充海绵扩容式再生墨盒
CN203386855U (zh) 一种用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气袋支架
CN206293540U (zh) 一种聚合物电池电解液的注液头
CN209176328U (zh) 再生墨盒
CN218084756U (zh) 一种再生墨盒
CN202498830U (zh) 墨水余量检测机构及其打印机墨盒
CN213694479U (zh) 一种塑料外壳超声波焊接结构
CN204109567U (zh) 带浮子的新型墨盒
CN202192855U (zh) 一种墨盒
CN212751077U (zh) 一种注液孔密封钉密封结构及其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