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72092U - 一种冲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72092U
CN207372092U CN201721506743.1U CN201721506743U CN207372092U CN 207372092 U CN207372092 U CN 207372092U CN 201721506743 U CN201721506743 U CN 201721506743U CN 207372092 U CN207372092 U CN 207372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hing mechanism
connecting portion
punching
product
workb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067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运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ity X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ity X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ity X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ity X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067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72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72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72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第一冲压机构、第二冲压机构、第三冲压机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冲压机构、所述第二冲压机构和所述第三冲压机构依次排列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冲压机构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冲压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冲压机构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冲压机构的一端连接。通过在同一冲床上的操作,可以减少单机单工艺生产的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减小由于搬运半成品的产品时,对产品造成的刮损。通过同一冲床的生产,直接冲压出产品,减小产品的刮损,提高产品的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冲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床。
背景技术
五金:传统的五金制品,也称“小五金”。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经人工加工可以制成刀、剑等艺术品或金属器件。现代社会的无尽更为广泛,例如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筑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小五金产品大都不是最终消费品五金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传统五金行业国内最集中的几块市场主要集中在机械五金、建筑五金、装饰五金、日用五金这几大板块。
目前的五金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现有的冲床采用单人单机单工艺模式进行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进而导致产品的品质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冲床。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冲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第一冲压机构、第二冲压机构、第三冲压机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冲压机构、所述第二冲压机构和所述第三冲压机构依次排列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冲压机构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冲压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冲压机构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冲压机构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冲压机构包括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所述第一上模和所述第一下模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冲压机构包括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所述第二上模和所述第二下模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冲压机构包括第三上模和第三下模,所述第三上模和所述第三下模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传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第二传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冲床,把需要多次加工的产品,在同一冲床上进行生产,通过在同一冲床上的操作,可以减少单机单工艺生产的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减小由于搬运半成品的产品时,对产品造成的刮损。通过同一冲床的生产,直接冲压出产品,减小产品的刮损,提高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进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进料装置连接部的整体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冲床10,包括:工作台11、第一冲压机构100、第二冲压机构200、第三冲压机构300、第一连接部800和第二连接部900,所述第一冲压机构100、所述第二冲压机构200和所述第三冲压机构300依次排列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1上,所述第一连接部800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1上,所述第二连接部900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1上,所述第一连接部8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冲压机构100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冲压机构20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90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冲压机构200远离第一连接部10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9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冲压机构300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冲压机构100对原料进行第一道冲压工序,具体地,所述第一冲压机构100包括第一上模110和第一下模120,所述第一上模110和第一下模120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冲压机构110还包括第一导轨(图未示),第一上模110在第一导轨上滑动,第一下模120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1上,通过第一上模110的滑动,对原料进行冲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冲压机构200对从第一冲压机构100传输来的原料进行第二道冲压工序,具体地,所述第二冲压机构200包括第二上模210和第二下模220,所述第二上模210和第二下模220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冲压机构还包括第二导轨(图未示),第二上模210在第二导轨上滑动,第二下模220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1上,通过第二上模210的滑动,对原料进行冲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冲压机构300对从第二冲压机构200传输来的原料进行第三道冲压工序,具体地,所述第三冲压机构300包括第三上模310和第三下模320,所述第三上模310和第三下模320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冲压机构300 还包括第三导轨(图未示),第三上模310在第三导轨上滑动,第三下模320固定设置于工作台上,通过第三上模310的滑动,对原料进行冲压。
如图2、图3、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床10设置有进料装置 500和冷却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设置有壳体510和进料带520,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进料装置连接部440与所述壳体510连接。所述进料装置连接部440跟所述壳体51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铆接。进料装置连接部440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不同壳体510而设计,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准确的说,所述进料带520可以是滚动式进料带,也可以是履带式进料带,进料带520两侧设置有壳体连接部530,壳体510两侧边缘与进料带520的壳体连接部530连接,且位于进料带520的上方,值得一提的是,壳体510的设置能防止废料或灰尘掉到进料带520上,防止对其运作造成影响。具体地,所述壳体510可以是不锈钢制品,也可以是铁制品,还可以是铝制品,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所述进料带520与所述第一冲压机构10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800为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连接部900为第二支撑架。通过进料带520把原料运送到第一冲压机构100上,由第一冲压机构100进行冲压,再通过进料带520对原料的推动作用,把原料推到第一支撑架800上,再推往第二冲压机构200上,由第二冲压机构200进行第二次冲压,再通过进料带520对原料的推动作用,把原料推到第二支撑架900上,再推往第三冲压机构300上,由第三冲压机构300进行第三次冲压。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容器410、输送管430和进料装置连接部440,所述容器410的底部开设有开口(图未示),所述进料装置连接部440上开设有通孔441,所述输送管430的一端与所述容器410的底部连接,所述输送管430的内部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输送管430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料装置连接部440连接,所述输送管430的内部与所述通孔441连通,即所述输送管430的一端与所述开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通孔441连通,所述进料装置连接部440与所述壳体510连接,所述输送管430设置有调整开关420。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44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引导槽,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引导槽等距设置,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引导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这样,通过通孔441的侧壁上开设的若干个引导槽,使得冷却液能够沿着引导槽流通,进而使得冷却液能够均匀扩散,增加了冷却液的冷却面积,使得冷却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为了控制输送管430输送冷却液的流量大小,设置有调整开关 420,例如,所述输送管430为钢管,所述调整开关420采用阀门开关,例如:所述输送管430为铝管,所述调整开关420采用阀门开关,又如,所述输送管 430为软管,所述调整开关420采用滚轮开关。例如,输送管430为塑胶软管。当所述输送管430为钢管或者铝管时,可以通过阀门开关改变输送管内的横截面积,控制输送管430输送冷却液的流量。所述输送管430为软管时,采用滚轮开关。所述滚轮开关包括滚轮和滚轮开关本体,滚轮开关本体形成内部空腔,输送管430穿设于内部空腔内,滚轮开关本体两侧设置有滑槽,滚轮开关本体中间设置有可供滚轮滚动的滑道,所述滚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动杆,每一所述滑动杆活动设置于一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滚轮滑动设置于所述滑道内,所述滚轮活动抵接于所述输送管430,两侧的所述滑槽倾斜于所述输送管430的轴向设置,也就是说,滑槽顺着输送管430穿过空腔的方向由高往低设置,滚轮外表面挤压输送管430,准确的说,滚轮可滚动的设置在滑道上,滚轮在滑道上滚动,通过外表面挤压输送管430的程度,来改变输送管430输送冷却液的流量,滚轮往滑道高处滚动,也就是滚轮朝向远离输送管430的方向滑动,增大输送管430输送冷却液的流量,反之,滚轮往滑道低处滚动,减小输送管430输送冷却液的流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往所述容器410中添加冷却液,冷却液通过所述容器410的底部上的开口流进所述输送管430,进而流到所述通孔441,从所述通孔441流出的冷却液作用于所述进料带520,进而作用于原料上,通过进料带520的传送作用,把附着有冷却液的原料传送到第一冲压机构100上,第一冲压机构100对原料进行冲压作用的同时,原料上的冷却液对第一冲压机构100进行冷却降温。所述调整开关420根据第一冲压机构100的发热的情况来调节所述输送管430输送冷却液的快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床10设置有进料装置500,所述进料装置500设置有壳体510和进料带520,准确的说,所述进料带520可以是滚动式进料带,也可以是履带式进料带,进料带520两侧设置有壳体连接部530,壳体510两侧边缘与进料带520的壳体连接部530连接,且位于进料带520的上方,值得一提的是,壳体510的设置能防止废料或灰尘掉到进料带520上,防止对其运作造成影响。具体地,所述壳体510可以是不锈钢制品,也可以是铁制品,还可以是铝制品,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所述进料带520与所述第一冲压机构100 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800为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连接部900 为第二支撑架。通过进料带520把原料运送到第一冲压机构100上,由第一冲压机构100进行冲压,再通过进料带520对原料的推动作用,把原料推到第一支撑架800上,再推往第二冲压机构200上,由第二冲压机构200进行第二次冲压,再通过进料带520对原料的推动作用,把原料推到第二支撑架900上,再推往第三冲压机构300上,由第三冲压机构300进行第三次冲压。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800和第二连接部900可以为传送带。所述第一连接部800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1上,所述第二连接部900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1上。例如,第一连接部800为第一传送带,例如,第二连接部900为第二传送带。通过第一传送带的运送,把第一冲压机构100上冲压完的原料运送到第二冲压机构200上,由第二冲压机构200进行第二次冲压,再通过第二传送带的运送,把第二连接部200上冲压完的原料运送到第三冲压机构300上,由第三冲压机构300进行第三次冲压。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冲压机构300一侧设置有出料带 770,所述冲床10设置有一种吹气装置,包括:第一空心管710、气压调整阀门 720、第二空心管730、紧固件740、连接管750和吹气嘴760,吹气装置与出料带770相对设置,进一步地,吹气嘴760与所述出料带770相对设置,且吹气嘴760与所述出料带770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吹气嘴760朝向出料带770。进一步地,吹气嘴760与所述出料带770分别设置于第三冲压机构300的两侧,即吹气嘴760设置于第三冲压机构300的一侧,出料带设置770于第三冲压机构300的另一侧。所述气压调整阀门720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空心管710的内部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空心管730的内部连通,所述紧固件740内部中空,所述第二空心管的内部与所述紧固件740的内部连通,所述紧固件740的内部与所述连接管750的内部连通,所述紧固件750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1上,所述连接管750 与所述吹气嘴760连接,且所述连接管750的内部与所述吹气嘴760的内部连通。
具体地,所述吹气装置可以由外部供气管道提供气源,例如:通过生产车间的供气管道,把气体供给到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也可以由空气压缩机提供气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吹气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与所述第一空心管710连接,例如:通过空气压缩机把气体导进第一空心管710,把气体供给到吹气装置。气压调整阀门720根据第三冲压机构的工作效率来调节气压的大小,进而调节了气体的大小,气压调整阀门720通过调整内部空腔的横截面积来控制通往第二空心管730的气流,例如:气压调整阀门720打开,气体可以经过气压调整阀门720内部的空腔,流通到第二空心管730,进而通往吹气嘴760,吹气嘴760将气流吹向朝向出料带770的方向,这样,当第三冲压机构 300上完成产品的冲模后,气流将产品吹送至出料带770,使得产品能够沿着出料带770输送,进而完成产品的卸料。进一步地,当气压调整阀门720关闭,切断内部气体的流通,从而关闭整个吹气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740与所述工作台1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也可以为螺纹连接,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紧固件740与所述工作台11滑动连接,具体地,所述工作台11上设置有滑轨(图未示),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块(图未示),所述紧固件740与所述滑块连接,通过滑块滑动,可以调整吹气嘴760与出料带770之间的具体,根据不同的产品选择不同的距离,使达到最好的吹气效果。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台而选择,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如图6、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床10设置有一种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第一电机680、固定座610、第一连接臂620、第二连接臂630、第二电机(图未示)、第三电机(图未示)、连接杆650、吸盘670和机械手爪 660,所述第一电机680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1上,所述第一电机680与所述固定座610驱动连接,所述固定座610与所述第一连接臂62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620上设置有滑轨621,所述滑轨上621滑动设置有滑块622,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滑块622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630的一端与所述滑块622 连接,另一端活动设置有旋转轴640,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旋转轴640驱动连接,所述连接杆650固定于所述旋转轴640上,所述连接杆650的一端与所述吸盘 67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机械手爪660连接,所述吸盘670设置有磁性件。具体地,为了操作机械手,在固定座610上设置了控制开关(图未示)。例如:所述控制开关为按键开关,例如:所述控制开关为旋钮开关,通过控制开关的控制,既可以操作机械手进行工作,也可以让机械手自动工作。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至少六个,具体地,第一控制开关控制第一机械臂20,第二控制开关控制第二机械臂30,第三控制开关控制旋转轴40,第四控制开关控制机械手爪60,第五控制开关控制吸盘70,第六控制开关可以让整个机械手通过设定,进行自动工作。控制开关的数量和类别,根据不同需要而具体设置,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控制开关控制机械手工作时,每个控制开关互不干扰。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机械手爪660抓取产品或者吸盘670吸取产品时,对产品的表面造成刮损,影响产品的质量,本实施例做出以下改进,所述机械手爪660和所述吸盘670上都套设橡胶圈,使得机械手爪660在抓取产品或者吸盘670在吸取产品时,能够有效为机械手爪660或吸盘670提供缓冲,避免产品被机械手爪660 刮损。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机械手爪660抓取产品时,产品滑落,还能做出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机械手爪660上套设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的橡胶颗粒,通过橡胶颗粒能够有效增大摩擦力,进而能更好地防止产品从机械手爪660上面滑落。机械手在工作的时候,旋转轴640跟第二连接臂630之间连接的角度根据具体使用情况来调节的,例如:所述旋转轴640与所述第二连接臂630垂直。具体地,当机械手爪660或者吸盘670刚好能够取出冲床的产品时,所述旋转轴640与所述第二连接臂630垂直。当机械手爪660或者吸盘670需要通过第二机械臂630上下运动来调节取件高度时,旋转轴640跟第二连接臂630之间连接的角度根据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角度。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6)

1.一种冲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第一冲压机构、第二冲压机构、第三冲压机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冲压机构、所述第二冲压机构和所述第三冲压机构依次排列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冲压机构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冲压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冲压机构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冲压机构的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压机构包括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所述第一上模和所述第一下模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压机构包括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所述第二上模和所述第二下模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冲压机构包括第三上模和第三下模,所述第三上模和所述第三下模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传送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第二传送带。
CN201721506743.1U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冲床 Active CN207372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6743.1U CN207372092U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冲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6743.1U CN207372092U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冲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72092U true CN207372092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332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06743.1U Active CN207372092U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冲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720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1156A (zh) * 2017-11-13 2018-02-09 惠州市创欣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冲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1156A (zh) * 2017-11-13 2018-02-09 惠州市创欣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冲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28642U (zh) 一种铝型材挤压成型装置
CN207372092U (zh) 一种冲床
CN109234502A (zh) 一种铝型材的风冷淬火冷却装置
CN209081935U (zh) 一种铝型材的风冷淬火冷却装置
CN205439222U (zh) 一种管式散热超导吹塑模具
CN207414795U (zh) 多向模锻生产线
CN107671156A (zh) 一种冲床
CN204912703U (zh) 铸件毛坯智能卸料分拣机
CN207372166U (zh) 一种冷却装置
CN207327582U (zh) 塑料管弯管成型系统
CN106239809B (zh) 端成型模具
CN107718671A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配件加工的自动化加工工位
CN205020736U (zh) 一种热锻大型螺母的生产线
CN210099131U (zh) 一种棒材剥皮机用的剥皮刀冷却装置
CN219025236U (zh) 一种冲压件用除尘输送装置
CN207825445U (zh) 一种吸音棉模压机
CN207642182U (zh) 一种吹气装置
CN205816540U (zh) 一种连续拉伸模具
CN217941595U (zh) 一种具有传输机构的冲压模具
CN205200266U (zh) 一种新型八管同程弯管机
CN204657339U (zh) 一种四通换向阀封头部件加工设备
CN208801596U (zh) 一种用于螺杆上的吹风罩装置
CN209381372U (zh) 一种直线型全自动高速成型机
CN214983104U (zh) 一种新型挤吹机
CN210848908U (zh) 一种翅片穿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