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68320U - USB Type-C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USB Type-C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68320U
CN207368320U CN201721230454.3U CN201721230454U CN207368320U CN 207368320 U CN207368320 U CN 207368320U CN 201721230454 U CN201721230454 U CN 201721230454U CN 207368320 U CN207368320 U CN 207368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insulating body
insulator
ground plate
usb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304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福明
陈日升
许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yi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yi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yi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yi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304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68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68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68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USB Type‑C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端部分的第一端子、若干设置于绝缘本体下端部分的第二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中部并位于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金属接地板以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结构,该金属壳结构与绝缘本体之间形成有对插空间;所述金属接地板上弯折形成有弹性触臂,该弹性触臂与金属壳结构抵压接触以接地。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金属接地板无需冲切形成焊脚以与PCB板焊接来达到接地的目的,以此通过减少金属接地板的焊脚来保证绝缘本体下端面的焊区空间最大化,便于第一、第二端子中的第一、第二引脚部与PCB板的焊接工作,保证焊接质量,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USB Type-C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USB Type-C连接器。
背景技术: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通串线”,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是应用在PC领域的接口技术。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尔、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USB不但传输速度快,使用起来十分方便。USB接口还具有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连接灵活,独立供电等优点,可以连接鼠标、键盘、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闪存盘、MP3机、手机、数码相机、移动硬盘、外置光软驱、USB网卡、ADSL Modem、Cable Modem等,几乎所有的外部设备都设置有USB接口,使用十分之广泛。
Type-C是USB接口的一种连接介面,不分正反两面均可插入,大小约为8.3mm×2.5mm,和其它介面一样支持USB标准的充电、数据传输、显示输出等功能。USB Type-C主要面向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增强可用性,并为未来USB版本的性能增强铺好路。
现有技术中的USB Type-C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端部分的第一端子、若干设置于绝缘本体下端部分的第二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中部并位于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金属接地板以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结构,该由于USBType-C连接器中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数量较多,导致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引脚部密集置于绝缘本体下端面,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金属接地板弯折形成有焊脚,该焊脚置于绝缘本体下端面,并位于第一端子的引脚部或第二端子的引脚部旁侧,导致其之间的焊接空间更窄,更加密集,不便于后期与PCB板的焊接工作,不仅降低了组装效率,同样不能保证焊接质量。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USB Type-C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USB Type-C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端部分的第一端子、若干设置于绝缘本体下端部分的第二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中部并位于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金属接地板以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结构,该金属壳结构与绝缘本体之间形成有对插空间;所述金属接地板上弯折形成有弹性触臂,该弹性触臂与金属壳结构抵压接触以接地。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壳结构包括有固定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第一金属壳以及包盖于第一金属壳上并包盖绝缘本体后端面的第二金属壳,该第一金属壳与绝缘本体前端之间形成所述的对插空间;所述弹性触臂与该第一金属壳或第二金属壳抵压接触。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触臂沿所述金属接地板后端向上弯折形成,且该弹性触臂成型的第一隆起部朝上,并与第一金属壳内壁接触。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触臂沿所述金属接地板后端向后弯折延伸形成,且该弹性触臂成型的第二隆起部朝后凸伸,并与第二金属壳内壁接触。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上下层叠固定在一起的上绝缘体和下绝缘体,所述第一端子与上绝缘体一体固定,所述第二端子与下绝缘体一体固定,所述金属接地板固定于上绝缘体和下绝缘体之间,其中,该金属接地板中弹性触臂的第一隆起部穿过上绝缘体上端面以与第一金属壳抵压接触,或者是,该金属接地板中弹性触臂的第二隆起部穿过上绝缘体后端面以与第二金属壳抵压接触。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绝缘体上成型有限位凸台;所述金属接地板上设置有限位孔,该限位孔套设于该限位凸台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接地板后端还向下弯折形成有固持部,该固持部被夹紧于上绝缘体和下绝缘体之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绝缘体由上往下包盖有第一接地片;所述下绝缘体由下往上包盖有第二接地片,该第一、第二接地片相互卡合固定,令上绝缘体与下绝缘体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金属壳之间通过点焊固定,该第一金属壳外侧设置有卡槽,该第二金属壳外侧形成有卡片,该卡片卡合固定于该卡槽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绝缘体与下绝缘体之间还通过一环状体包覆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金属接地板弯折形成有弹性触臂,并通过该弹性触臂与金属壳结构抵压接触以接地,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金属接地板无需冲切形成焊脚以与PCB板焊接来达到接地的目的,以此通过减少金属接地板的焊脚来保证绝缘本体下端面的焊区空间最大化,从而无需改变第一、第二端子中第一、第二引脚部的相对位置,便于第一、第二端子中的第一、第二引脚部与PCB板的焊接工作,不仅保证焊接质量,同样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金属接地板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拆卸金属壳结构后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金属接地板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绝缘本体 11上绝缘体 12下绝缘体
121限位凸台 2第一端子 21第一接触部
22第一引脚部 3第二端子 31第二接触部
32第二引脚部 4金属接地板 41弹性触臂
411第一隆起部 412第二隆起部 42限位孔
43固持部 5金属壳结构 50对插空间
51第一金属壳 511卡槽 52第二金属壳
521卡片 61第一接地片 62第二接地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见图1-6所示,为一种USB Type-C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若干设置于绝缘本体1上端部分的第一端子2、若干设置于绝缘本体1下端部分的第二端子3、设置于绝缘本体1中部并位于第一端子2与第二端子3之间的金属接地板4以及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围的金属壳结构5,该金属壳结构5与绝缘本体1之间形成有对插空间50,且该第一端子2中的第一接触部21显露于绝缘本体1上端面的前端部分,该第一端子2中的第一引脚部22显露于绝缘本体1下端面的后端部分;该第二端子3中的第二接触部31显露于绝缘本体1下端面的前端部分,该第二端子3中的第二引脚部32显露于绝缘本体1下端面的后端部分,其中,该第一端子2中的第一引脚部22及第二端子3中的第二引脚部32按两排并列分布绝缘本体1下端面的后端部分。
具体参见图6所示,所述金属接地板4上弯折形成有弹性触臂41,该弹性触臂41与金属壳结构5抵压接触以接地,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金属接地板4无需冲切形成焊脚以与PCB板焊接来达到接地的目的,以此通过减少金属接地板4的焊脚来保证绝缘本体下端面的焊区空间最大化,从而无需改变第一、第二端子中第一、第二引脚部的相对位置,便于第一、第二端子中的第一、第二引脚部与PCB板的焊接工作,不仅保证焊接质量,同样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效率。
结合图2、3所示,所述金属壳结构5包括有固定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围的第一金属壳51以及包盖于第一金属壳51上并包盖绝缘本体1后端面的第二金属壳52,该第一金属壳51与绝缘本体1前端之间形成所述的对插空间50,其中,该第一金属壳51外侧设置有卡槽511,该第二金属壳52外侧形成有卡片521,该卡片521卡合固定于该卡槽511中,且所述第一、第二金属壳51、52之间通过点焊固定,以此可保证第一、第二金属壳之间装配的稳定性。
于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弹性触臂41与该第一金属壳51抵压接触。具体而言,结合图4、6所示,所述弹性触臂41沿所述金属接地板4后端向上弯折形成,且该弹性触臂41成型的第一隆起部411朝上,并与第一金属壳51内壁接触,其中,该弹性触臂41的第一隆起部411与第一金属壳51内壁接触后,该弹性触臂41会被压缩而产生恢复力,通过该恢复力使第一隆起部411与第一金属壳51内壁稳定抵触,以此保证导接质量。
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有上下层叠固定在一起的上绝缘体11和下绝缘体12,所述第一端子2与上绝缘体11一体固定,所述第二端子3与下绝缘体12一体固定,所述金属接地板4固定于上绝缘体11和下绝缘体12之间,其中,该金属接地板4中弹性触臂41的第一隆起部411穿过上绝缘体11上端面以与第一金属壳51抵压接触。
结合图3所示,所述下绝缘体12上成型有限位凸台121;所述金属接地板4上设置有限位孔42,该限位孔42套设于该限位凸台121上,以致一定程度上保证金属接地板4稳定装配于下绝缘体12上,并被夹持于上绝缘体11和下绝缘体12之间。
结合图4所示,所述金属接地板4后端还向下弯折形成有固持部43,该固持部43被夹紧于上绝缘体11和下绝缘体12之间,进一步保证金属接地板4与上绝缘体11和下绝缘体12之间装配的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
结合图3所示,所述上绝缘体11由上往下包盖有第一接地片61;所述下绝缘体12由下往上包盖有第二接地片62,该第一、第二接地片61、62相互卡合固定,令上绝缘体11与下绝缘体12固定在一起。另外,所述上绝缘体11与下绝缘体12之间还通过一环状体13包覆固定,以此可保证上绝缘体11与下绝缘体12之间装配的稳定电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金属接地板4弯折形成有弹性触臂41,并通过该弹性触臂41与金属壳结构5抵压接触以接地,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金属接地板4无需冲切形成焊脚以与PCB板焊接来达到接地的目的,以此通过减少金属接地板4的焊脚来保证绝缘本体下端面的焊区空间最大化,从而无需改变第一、第二端子中第一、第二引脚部的相对位置,便于第一、第二端子中的第一、第二引脚部与PCB板的焊接工作,不仅保证焊接质量,同样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效率。
实施例二:
结合图7-10所示,本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弹性触臂41与第二金属壳52抵压接触。具体而言,所述弹性触臂41沿所述金属接地板4后端向后弯折延伸形成,且该弹性触臂41成型的第二隆起部412朝后凸伸,并与第二金属壳52内壁接触。其中,该弹性触臂41的第二隆起部412与第二金属壳52内壁接触后,该弹性触臂41会被压缩而产生恢复力,通过该恢复力使第二隆起部412与第二金属壳52内壁稳定抵触,以此保证导接质量。
所述金属接地板4中弹性触臂41的第二隆起部412穿过上绝缘体11后端面以与第二金属壳52抵压接触。
除以上所述之外,本实施例二的其它结构与本实施例一所述的结构基本相同,且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USB Type-C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端部分的第一端子、若干设置于绝缘本体下端部分的第二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中部并位于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金属接地板以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结构,该金属壳结构与绝缘本体之间形成有对插空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接地板上弯折形成有弹性触臂,该弹性触臂与金属壳结构抵压接触以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 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结构包括有固定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第一金属壳以及包盖于第一金属壳上并包盖绝缘本体后端面的第二金属壳,该第一金属壳与绝缘本体前端之间形成所述的对插空间;所述弹性触臂与该第一金属壳或第二金属壳抵压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 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触臂沿所述金属接地板后端向上弯折形成,且该弹性触臂成型的第一隆起部朝上,并与第一金属壳内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 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触臂沿所述金属接地板后端向后弯折延伸形成,且该弹性触臂成型的第二隆起部朝后凸伸,并与第二金属壳内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USB 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上下层叠固定在一起的上绝缘体和下绝缘体,所述第一端子与上绝缘体一体固定,所述第二端子与下绝缘体一体固定,所述金属接地板固定于上绝缘体和下绝缘体之间,其中,该金属接地板中弹性触臂的第一隆起部穿过上绝缘体上端面以与第一金属壳抵压接触,或者是,该金属接地板中弹性触臂的第二隆起 部穿过上绝缘体后端面以与第二金属壳抵压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SB 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体上成型有限位凸台;所述金属接地板上设置有限位孔,该限位孔套设于该限位凸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SB 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接地板后端还向下弯折形成有固持部,该固持部被夹紧于上绝缘体和下绝缘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SB 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体由上往下包盖有第一接地片;所述下绝缘体由下往上包盖有第二接地片,该第一、第二接地片相互卡合固定,令上绝缘体与下绝缘体固定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SB 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金属壳之间通过点焊固定,该第一金属壳外侧设置有卡槽,该第二金属壳外侧形成有卡片,该卡片卡合固定于该卡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SB 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体与下绝缘体之间还通过一环状体包覆固定。
CN201721230454.3U 2017-09-22 2017-09-22 USB Type-C连接器 Active CN207368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0454.3U CN207368320U (zh) 2017-09-22 2017-09-22 USB Type-C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0454.3U CN207368320U (zh) 2017-09-22 2017-09-22 USB Type-C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68320U true CN207368320U (zh) 2018-05-15

Family

ID=62349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30454.3U Active CN207368320U (zh) 2017-09-22 2017-09-22 USB Type-C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683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7029A (zh) * 2018-09-13 2019-01-15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KR20200098167A (ko) * 2019-02-12 2020-08-20 히로세코리아 주식회사 리셉터클 커넥터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7029A (zh) * 2018-09-13 2019-01-15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217029B (zh) * 2018-09-13 2024-02-02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KR20200098167A (ko) * 2019-02-12 2020-08-20 히로세코리아 주식회사 리셉터클 커넥터
KR102594737B1 (ko) 2019-02-12 2023-10-25 에이치알에스코리아 주식회사 리셉터클 커넥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314934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7368320U (zh) USB Type-C连接器
TWM357095U (en) Plug connector
CN207124310U (zh) 电连接装置
CN206931771U (zh) Usb type‑c连接器
CN202564674U (zh) 电连接器
CN203553463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9658542U (zh) Usb type c插头连接器
CN207705538U (zh) 一种磁吸式传输线
CN202259844U (zh) 一种Micro USB 3.0连接器
CN206931772U (zh) Type‑c电连接器
CN205429235U (zh) 电连接器
CN204271342U (zh) 电连接器结构
TWM350868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4230479U (zh) 具有卡点结构的连接器
CN202454749U (zh) 卡缘连接器及其端子结构
CN208001045U (zh) 电连接器
CN208014998U (zh) 电连接器
CN206992378U (zh) 一种USBType‑C连接器
TWM287521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4597124U (zh) 一种音频连接器
CN106159591A (zh) 电连接器
CN202159867U (zh) 复合连接器
TWM628354U (zh) 具彎折金屬端子及金屬遮蔽件之連接器
CN203674437U (zh) 无金属外被的a型usb插头、usb装置与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