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62032U - 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及污泥干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及污泥干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62032U
CN207362032U CN201721255441.1U CN201721255441U CN207362032U CN 207362032 U CN207362032 U CN 207362032U CN 201721255441 U CN201721255441 U CN 201721255441U CN 207362032 U CN207362032 U CN 207362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mixing
dewatered sludge
wet
dewat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554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瑞平
赵相相
曹磊
李付歉
于克铖
李先占
张兴瑞
李策
王士臣
王建成
孙乐乐
张贤
纪润波
张兰青
李金侠
董超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cep Runda (Yan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RUNDA ENVIRONMENTAL REFUSE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RUNDA ENVIRONMENTAL REFUSE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RUNDA ENVIRONMENTAL REFUSE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554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62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62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62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应用于污泥干化系统,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湿污泥输送机构,以将湿污泥送入污泥干化机的进料口;该装置包括干污泥输送机构以及混料机构:干污泥输送机构设有入料口以及供料口且入料口接收干污泥并将干污泥传送至供料口;混料机构设置于污泥干化机的进料口处,干污泥输送机构的供料口接入混料机构以向混料机构供应干污泥,混料机构连接于湿污泥输送机构并接收湿污泥,混料机构将干污泥与湿污泥混合形成混合污泥,以此调节进入污泥干化机的湿污泥的含水率。该干湿污泥掺混装置一方面降低了湿污泥的含水率,提高了传热传质效率;另一方面提高干化效率,降低干化能耗。

Description

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及污泥干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及污泥干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污泥的无害化处置成为迫切需求。湿污泥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即干化后填埋或干化后焚烧。
污泥一般来自于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浓缩过程或河道清淤,由于污泥脱水时使用的絮凝剂和脱水方式的不同,深度脱水工艺处理后湿污泥的含水率有高有低,一般含水率在60%~85%。另外污泥深度脱水过程中,添加的絮凝剂的性质也会导致湿污泥粘度和结团性的变化。高粘度、高含水率、易结团、不成形的湿污泥在污泥的干化过程中容易带来诸多麻烦。例如,目前应用广泛的低温带式干化机以及隧道式烟气余热干化机,热空气或烟气与湿污泥交错流动,高粘度、高含水率、不成形的湿污泥即使通过污泥切条成形或挤条成形,湿污泥也是摊铺成团,不透气,堵塞气体通道,造成干化过程传热、传质效率严重降低,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因此,针对污泥干化工艺中对干化前湿污泥含水率有要求,需要掺混一定比例干污泥的情况,有必要研究一种干湿污泥掺混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实用新型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提供一种干湿污泥掺混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应用于污泥干化系统,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湿污泥输送机构,以将湿污泥送入污泥干化机的进料口,所述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包括干污泥输送机构以及混料机构: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设有入料口以及供料口,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入料口接收干污泥并将干污泥传送至供料口;所述混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污泥干化机的进料口处,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供料口接入所述混料机构,以向所述混料机构供应干污泥,且所述混料机构连接于所述湿污泥输送机构,并接收湿污泥,所述混料机构将所述干污泥与湿污泥混合形成混合污泥,以此调节进入所述污泥干化机的湿污泥的含水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混料机构还包括溜管、定量给料器以及混料机:所述溜管连接于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供料口并接收所述干污泥;所述定量给料器连通所述溜管,用于将所述干污泥定量输送至所述混料机;所述混料机接收干污泥及湿污泥,且将所述干污泥与湿污泥混合形成混合污泥,所述混料机连接所述污泥干化机,以将混合后混合污泥送入所述污泥干化机进行干化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定量给料器包括旋转投料器、螺旋给料机或皮带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干化机、干污泥料仓,包括至少一个如前所述的干湿污泥掺混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干化机设有出料口,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入料口连接于所述污泥干化机的出料口并接收所述干污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干化机的数量设为至少一个,对应的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入料口与供料口、所述湿污泥输送机构的出料口以及所述混料机构的数量设为与所述污泥干化机的数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还包括尾端出料口,设于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经过所有供料口后的尾端,连接于所述干污泥料仓,用于将经过干化处理生成的干污泥最终输送至所述干污泥料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包括刮板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皮带机以及斗式提升机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包括水平刮板输送机以及Z型刮板输送机:所述水平刮板输送机设于所述混料机构顶端,包括一个入料口、对应所述混料机构的至少一个供料口以及一个尾端出料口;所述Z型刮板输送机包括水平刮板输送带以及竖直刮板输送带,所述水平刮板输送带设于所述污泥干化机底端出料口处,所述竖直刮板输送带向上连接至所述水平刮板输送机,所述竖直刮板输送带上部设有面向所述水平刮板输送机入料口的落料口,以配合将干污泥输送至所述水平刮板输送机的入料口。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干湿污泥掺混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污泥干化工艺中对干化前湿污泥含水率有要求,需要掺混一定比例干污泥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应用于污泥干化系统,用于对湿污泥进入污泥干化机前与干污泥进行预混,进而生成混合污泥,以此调节进入污泥干化机的湿污泥的含水率。
一方面降低了湿污泥的含水率,提高了传热传质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干化效率,降低了干化能耗;再一方面有效解决了高粘度、高含水率、不成形的湿污泥无法进行热风或带式干化的问题,使污泥干化机对湿污泥的性质和含水率适应范围更广,应用更广泛。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应用干湿污泥掺混装置的污泥干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应用干湿污泥掺混装置的污泥干化系统组装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应用于污泥干化系统,如图1所示,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湿污泥输送机构,以将湿污泥送入污泥干化机6的进料口,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可以包括干污泥输送机构以及混料机构:干污泥输送机构可以设有入料口以及供料口,干污泥输送机构的入料口接收干污泥并将干污泥传送至供料口;混料机构可以设置于污泥干化机6的进料口处,干污泥输送机构的供料口可以接入混料机构以向混料机构供应干污泥,且混料机构可以连接于湿污泥输送机构并接收湿污泥,混料机构可以将干污泥与湿污泥混合形成混合污泥,以此调节进入污泥干化机的湿污泥的含水率。
本实用新型针对污泥干化工艺中高粘度、高含水率、易结团、不成形的湿污泥在污泥的干化过程中带来诸多麻烦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应用于污泥干化系统,用于对湿污泥进入污泥干化机前与干污泥进行预混,进而生成混合污泥,以此快速调节进入污泥干化机的湿污泥的含水率。一方面降低了湿污泥的含水率,提高了传热传质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干化效率,降低了干化能耗;再一方面有效解决了高粘度、高含水率、不成形的湿污泥无法进行热风或带式干化的问题,使污泥干化机对湿污泥的性质和含水率适应范围更广,应用更广泛。
下面,将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应用于污泥干化系统的干湿污泥掺混装置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相关技术中的污泥干化系统可以包括湿污泥输送机构、污泥干化机以及干污泥料仓等,但是针对高粘度、高含水率、不成形的湿污泥,污泥干化系统的干化效果普遍较差,且干化效率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湿污泥掺混装置结合污泥干化系统对污泥干化系统进行改进,进而提高对含水率高的湿污泥的干化处理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可以包括干污泥输送机构以及混料机构:其中干污泥输送机构可以设有入料口以及供料口,干污泥输送机构的入料口接收干污泥并将干污泥传送至供料口,以将干污泥输送至混料机构,混料机构可以设置于污泥干化机6的进料口处,且混料机构可以同时连接于湿污泥输送机构并接收湿污泥。在本实施例中,湿污泥输送机构可以为污泥栓塞泵,也可以为螺旋输送机或螺杆泵等,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具体而言,混料机构还可以包括溜管3、定量给料器4以及混料机5且三者依次连接;其中溜管3可以连接于干污泥输送机构的供料口,干污泥通过供料口落入溜管3并进入定量给料器4;定量给料器4接收干污泥并将干污泥依照预设流量输送至混料机5;混料机5一方面接收来自定量给料器4的干污泥,一方面接收来自湿污泥输送机构输送来的湿污泥,并将干污泥与湿污泥混合进而形成混合污泥,以此调节进入污泥干化机的湿污泥的含水率;最终湿污泥经过调理后形成的混合污泥落入污泥干化机6进行干化处理。
举例而言,混料机构一方面接收来自污泥栓塞泵定量输送的85%含水率的湿污泥,另一方面接收来自干污泥输送机构输送的40%含水率的干污泥,混料机5将上述干污泥与湿污泥按质量比1:5混合后,达到适合切条成型的75%含水率,混合后污泥通过连通溜管落入污泥干化机的入料口,进而进入切条机切成污泥条后干化处理,以此可以对高含水率的湿污泥进行预处理以降低含水率,进而提高混合污泥进入污泥干化机6后的干化效率。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混料机构的溜管还可以为其他传送机构,定量给料器4可以选择为旋转投料器、螺旋给料机或皮带机等,混料机5则可以为双螺旋混料器或干湿料搅拌器等。凡是能实现干湿污泥掺混的机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可以包括湿污泥输送机构、污泥干化机6以及干污泥料仓7等,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上述干湿污泥掺混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污泥干化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污泥干化机6,多个污泥干化机6可以并排设置,例如每排可以设置1~6台或更多个污泥干化机6;进一步的,污泥干化机6可以在底端设有出料口,混合污泥经过污泥干化机6干化处理后形成干污泥进而通过出料口输出。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多个污泥干化机6也可以以其他排列形式设置,例如阵列状或圆弧状,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进一步的,参照图1所示,经过干化处理后的干污泥有两个去向,一是通过传送机构最终送入干污泥料仓7,二是在传送至干污泥料仓7的过程中部分落入干湿污泥掺混装置的溜管3进而提供干污泥至混料机构。因此在设置传送机构的过程中,可以将污泥干化机6的出料口对应干污泥输送机构的入料口。
举例而言,每一个污泥干化机6的出料口对应一个干污泥输送机构的底部接料部分的入料口且两者数量相同,随后干污泥输送机构可以将位于污泥干化机6底部的干污泥输送至污泥干化机6顶部的混料机构;干污泥输送机构的供料口、湿污泥输送机构的出料口以及混料机构的数量与污泥干化机6的数量相同。此外,为了接收并存储经过干化处理生成的干污泥,还可以在干污泥输送机构经过所有供料口后的尾端设置一个尾端出料口,并连接于干污泥料仓7。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干污泥输送机构可以报包括一个Z型刮板输送机1以及一个水平刮板输送机2,其中Z型刮板输送机1可以将污泥干化机6底部的干污泥接收并提升至顶部高度且顶端设有落料口,水平刮板输送机2的入料口可以对应Z型刮板输送机1顶端落料口,并将干污泥输送至尾端出料口并最终落入干污泥料仓7,同时途中可以依次对应各干湿污泥掺混装置的溜管3并使部分干污泥补充至溜管3,以使溜管始终保持存满。
进一步的,Z型刮板输送机可以包括一个水平刮板输送带以及一个竖直刮板输送带,其中水平刮板输送带可以设于污泥干化机底端出料口处,竖直刮板输送带则可以向上连接至水平刮板输送机,竖直刮板输送带上部还可以设有面向水平刮板输送机入料口的落料口,以配合将干污泥输送至所述水平刮板输送机的入料口。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干污泥输送机构可以包括刮板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皮带机以及斗式提升机中的一种,也可以为其中的多种组合形成,凡是能实现上述的运输功能的输送机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上述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如有可能,各实施例中所讨论的特征是可互换的。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
本说明书中,用语“一个”、“一”、“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应可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将其应用限制到本说明书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公开和限定的本实用新型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可替代方面。本说明书所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

Claims (9)

1.一种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应用于污泥干化系统,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湿污泥输送机构,以将湿污泥送入污泥干化机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包括干污泥输送机构以及混料机构:
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设有入料口以及供料口,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入料口接收干污泥,并将干污泥传送至供料口;
所述混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污泥干化机的进料口处,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供料口接入所述混料机构,以向所述混料机构供应干污泥,且所述混料机构连接于所述湿污泥输送机构,并接收湿污泥,所述混料机构将所述干污泥与湿污泥混合形成混合污泥,以此调节进入所述污泥干化机的湿污泥的含水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构还包括溜管、定量给料器以及混料机:
所述溜管连接于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供料口并接收所述干污泥;
所述定量给料器连通所述溜管,用于将所述干污泥定量输送至所述混料机;
所述混料机接收干污泥及湿污泥,且将所述干污泥与湿污泥混合形成混合污泥,所述混料机连接所述污泥干化机,以将混合后混合污泥送入所述污泥干化机进行干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给料器包括旋转投料器、螺旋给料机或皮带机。
4.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干化机、干污泥料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干湿污泥掺混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机设有出料口,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入料口连接于所述污泥干化机的出料口并接收所述干污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机的数量设为至少一个,对应的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入料口与供料口、所述湿污泥输送机构的出料口以及所述混料机构的数量设为与所述污泥干化机的数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还包括尾端出料口,设于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经过所有供料口后的尾端,连接于所述干污泥料仓,用于将经过干化处理生成的干污泥最终输送至所述干污泥料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包括刮板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皮带机以及斗式提升机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包括水平刮板输送机以及Z型刮板输送机:
所述水平刮板输送机设于所述混料机构顶端,包括一个入料口、对应所述混料机构的至少一个供料口以及一个尾端出料口;
所述Z型刮板输送机包括水平刮板输送带以及竖直刮板输送带,所述水平刮板输送带设于所述污泥干化机底端出料口处,所述竖直刮板输送带向上连接至所述水平刮板输送机,所述竖直刮板输送带上部设有面向所述水平刮板输送机入料口的落料口,以配合将干污泥输送至所述水平刮板输送机的入料口。
CN201721255441.1U 2017-09-27 2017-09-27 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及污泥干化系统 Active CN207362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55441.1U CN207362032U (zh) 2017-09-27 2017-09-27 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及污泥干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55441.1U CN207362032U (zh) 2017-09-27 2017-09-27 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及污泥干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62032U true CN207362032U (zh) 2018-05-15

Family

ID=62350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55441.1U Active CN207362032U (zh) 2017-09-27 2017-09-27 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及污泥干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6203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8058A (zh) * 2019-11-18 2021-05-18 新沂新南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造陶粒的污泥混合装置
CN113087356A (zh) * 2021-03-31 2021-07-09 华能苏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5433614A (zh) * 2022-07-27 2022-12-06 田国玉 一种市政污泥合成工业级复合型生物质固体燃料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8058A (zh) * 2019-11-18 2021-05-18 新沂新南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造陶粒的污泥混合装置
CN113087356A (zh) * 2021-03-31 2021-07-09 华能苏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5433614A (zh) * 2022-07-27 2022-12-06 田国玉 一种市政污泥合成工业级复合型生物质固体燃料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62032U (zh) 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及污泥干化系统
CN204803202U (zh) 污泥干化装置
CN201577501U (zh) 循环卤蛋装置
CN105546965A (zh) 一种节能分区带式干燥机
CN203820052U (zh) 新型切片气力输送系统
CN106722369A (zh) 具有脱膜功能的蛋壳膜分离设备
CN103849524A (zh) 浓香型白酒酿造机械化自动生产线
CN105859100B (zh) 一种水泥窑协同污泥深度脱水处置污泥一体化方法和系统
CN113683287A (zh) 一种干湿料循环混合的干化系统
CN109140984B (zh) 食品添加剂干燥设备
CN207403035U (zh) 一种回收塑料环保节能型烘干筛选机
CN205088543U (zh) 细集料供给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CN215975500U (zh) 一种干湿料循环混合的干化系统
CN112390503A (zh) 一种污泥掺混环保设备
CN214320447U (zh) 一种改进型原料辊压机终粉磨系统
CN209533799U (zh) 一种环保型无砂再生透水性路面混凝土的配料装置
CN205115252U (zh) 污泥干化装置
KR101348789B1 (ko) 슬러지 건조장치
CN208379385U (zh) 一种沥青搅拌设备
CN101433261B (zh) 沸腾孵化式鱼粉低温干燥工艺
CN205313406U (zh) 商砼废余料回收利用系统
CN206986675U (zh) 沥青拌合站余热再利用系统
CN205420129U (zh) 牛粪烘干装置
CN209857517U (zh) 一种低温真空污泥干燥机
CN105502985B (zh) 商砼废余料回收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4006 No. 88, Jinsha River Road, Yantai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Cecep Runda (Yan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4006 No. 88, Jinsha River Road, Yantai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Yantai Runda Environmental Refuse Treatment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