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53374U - 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53374U
CN207353374U CN201721348636.0U CN201721348636U CN207353374U CN 207353374 U CN207353374 U CN 207353374U CN 201721348636 U CN201721348636 U CN 201721348636U CN 207353374 U CN207353374 U CN 207353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ing
dielectric film
conductor
lead member
lateral marg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486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田智之
宫泽圭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53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53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将余量部的面积设得更小的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引线部件(3)、(4)具备:长方形状的引线导体(5)、(6);以及对引线导体从其两面侧进行了贴合绝缘膜(7)。绝缘膜在除了引线导体的长度方向的前后两端的区域贴合于引线导体,绝缘膜的宽度比引线导体的宽度宽,该绝缘膜在引线导体的左右两端侧具有绝缘膜彼此贴合的余量部(11)。余量部从绝缘膜的前缘凹陷为匙子的形状。

Description

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小型电子设备的电源中使用例如锂离子电池等非水电解质电池。作为该非水电解质电池,已知如下构造,即,将正极板、负极板以及电解液收容于封入体,并且将引线部件密封封装并引出到外部。
引线部件例如具有由铝、镍、或实施了镀镍的铜等形成的长方形状的引线导体,在封入体的内部该引线导体的一个端侧与正极板、负极板连接。
此外,引线部件具有对引线导体的中间进行覆盖的长方形状的绝缘膜。绝缘膜配置于由封入体密封的位置,分别从引线导体的两面进行了贴合。由此,在将引线导体的另一端侧引出至封入体的外部时,引线导体与封入体没有直接接触。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贴合的绝缘膜的宽度形成为比引线导体的宽度宽的引线部件的构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52802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为了将非水电解质电池收容到电子设备的收容空间中,有时将引线部件折弯而使用。假设,如果将引线部件在绝缘膜的位置折弯,则会发生引线导体和绝缘膜试图返回到折弯前的原来的状态而反弹的现象(也称为回弹),有时难以将引线部件收容到收容空间中。
为了将引线导体的侧缘封装,绝缘膜具有与该侧缘相比更向宽度方向外侧凸出的余量部(耳部分)。引线部件例如在绝缘膜从封入体露出的位置被折弯的情况下,该余量部中的引出至封入体的外部的角部分会成为引起回弹的原因,成为在电池收容空间周围的工作(焊接工作、电池容纳工作)的妨碍。
在专利文献1中还公开了如进行了热收缩的、带有圆角的余量部。但是,为了使折弯的绝缘膜难以返回到折弯前的原来的状态,希望将余量部的面积设得更小。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如上述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余量部的面积设得更小的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涉及的引线部件具备:长方形状的引线导体;以及对该引线导体从其两面侧进行了贴合的绝缘膜,在该引线部件中,所述绝缘膜在除了所述引线导体的长度方向的前后两端的区域贴合于该引线导体,该绝缘膜的宽度比所述引线导体的宽度宽,所述绝缘膜在所述引线导体的左右两端侧具有该绝缘膜彼此贴合的余量部,该余量部从所述绝缘膜的前缘凹陷为匙子的形状。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容易维持引线部件的折弯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的图。
图2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引线部件的图。
图3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引线部件的图。
图4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引线部件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5是示出回弹的评价结果的图。
标号的说明
1…封入体,1a…内层膜,1b…金属箔层,1c…外层膜,2…层叠电极组,3、4…引线部件,5、6…引线导体,7…绝缘膜,7a…内侧层,7b…外侧层,8…密封部,9…封入体的前缘,10…导体安装部,
11…余量部,12a、12b、12c、12d…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内容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涉及的引线部件,(1)具备:长方形状的引线导体;以及对该引线导体从其两面侧进行了贴合的绝缘膜,在该引线部件中,所述绝缘膜在除了所述引线导体的长度方向的前后两端的区域贴合于该引线导体,该绝缘膜的宽度比所述引线导体的宽度宽,所述绝缘膜在所述引线导体的左右两端侧具有该绝缘膜彼此贴合的余量部,该余量部从所述绝缘膜的前缘凹陷为匙子的形状。由于在封入体的外部绝缘膜的余量部凹陷,因此能够将余量部的面积设得更小。由于在封入体的外部折弯的绝缘膜的宽度变窄,因此能够减小折弯后的绝缘膜返回折弯前的原来的状态的力。此外,在封入体的外部余量部的弯曲不会还原,从而不会妨碍在电池收容空间周围的工作(焊接工作、电池容纳工作)。因此,容易将引线部件折弯。
(2)从所述引线导体的侧缘与所述绝缘膜的前缘的交点跨越至该绝缘膜的侧缘所述绝缘膜凹陷。由此,能够将余量部的面积减小。
(3)所述余量部从所述绝缘膜的后缘凹陷为匙子的形状。在封入体的内部宽度变窄,能够减小折弯后的绝缘膜返回折弯前的原来的状态的力。其结果,容易将引线部件折弯。
(4)从所述引线导体的侧缘与所述绝缘膜的后缘的交点跨越至该绝缘膜的侧缘所述绝缘膜凹陷。由此,能够将余量部的面积减小。
(5)将从所述引线导体的侧缘与所述绝缘膜的前缘的交点至该绝缘膜的侧缘的角部为止连接的直线和所述引线导体的侧缘所成的角,处于91°~110°的范围。(6)将从所述引线导体的侧缘与所述绝缘膜的后缘的交点至该绝缘膜的侧缘的角部为止连接的直线和所述引线导体的侧缘所成的角,处于91°~110°范围。在所成的角小于91°的情况下,回弹的测量结果为小于或等于85°。另一方面,在所成的角超过110°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在实验结果中示出,但如果绝缘膜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以最短的部分也处于电池的封入体的外部的方式设置,则贴于引线导体的绝缘膜向封入体的外部伸出过长,而不优选。因此,如果将所成的角设在91°~110°的范围,则能够容易维持引线部件的折弯状态。
(7)一种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其将上述引线部件通过由多层膜形成的封入体封装。容易将引线部件折弯而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的图,图2、3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引线部件的图。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包含锂离子电池等非水电解质电池、双电层电容器(EDLC)或锂离子电容器等电容器等。
图1(A)说明非水电解质电池的组装。非水电解质电池具有层叠电极组2,该层叠电极组2是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分隔片层叠而成的,层叠电极组2、电解液被收容在封入体1中。
封入体1构成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外装壳体,该封入体1由图3(B)所示的在在金属箔层1b的两面贴合有内层的树脂膜1a和外层的树脂膜1c的多层膜形成。密封部8位于多层膜的周缘,通过热焊接将封入体1密封。
如图2所示,引线部件3、4的一端侧被拉入至封入体1的内部。另一方面,如表示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外观的图1(B)所示,引线部件3、4的另一端侧从密封部8以密封封装的状态被引出至封入体1的外部。
引线部件3、4具有长方形状的引线导体5、6。引线导体5、6是将薄的导体箔或导体条切成图3(A)所示的宽度D例如为1mm~90mm左右、长度L例如为10mm~100mm左右而形成的。
引线导体5、6例如由铝、镍、实施了镀镍的铜或镀镍铜形成。另外,在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容器中,作为正极侧的引线导体使用铝,作为负极侧的引线导体使用镍、实施了镀镍的铜或镀镍铜等。在双电层电容器中,作为正极侧和负极侧的引线导体均使用铝。
引线部件3、4分别具有绝缘膜7。绝缘膜7贴合于从封入体1的引出部分,其具有如下功能,即,与封入体1的树脂膜熔接而防止密封性的降低,并且防止引线部件3、4与封入体1的金属箔层电接触。
绝缘膜7是将薄的树脂箔切成图3(A)所示的宽度S例如为3mm~110mm左右、长度I(也称为第1绝缘长)例如为2mm~20mm左右而形成的。
如上所述,绝缘膜7使用了与引线导体5、6相比宽度更宽的尺寸,向引线导体5、6的宽度方向(相当于图3(A)的左右方向)凸出。绝缘膜7分别设置在引线导体5、6的表面及背面,从引线导体5、6的侧缘凸出的绝缘膜7(后述的余量部)彼此从引线导体的两面侧分别贴合。
如图3(B)所示,绝缘膜7能够由例如下述2层形成,即,与引线导体5、6的金属面粘接或熔接的内侧层(也称为粘接层)7a;以及与封入体1熔接的外侧层(也称为耐热层)7b。
然而,引出至封入体的外部的引线部件有时在封入体的前缘(在图3(B)中用标号9表示)的位置,与绝缘膜一起折弯而使用,但有时会发生回弹。本发明人经过重复实验而进行了解析,结果了解到为了容易维持引线部件的折弯状态,优选将绝缘膜的余量部凹陷。
图4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引线部件的详细内容的图。
如图4所示,绝缘膜7具有导体安装部(也称为中央部分)10和余量部(也称为耳部分)11。
导体安装部10在除了引线导体5、6的长度方向(是与从封入体的引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前后方向)的前后两端的区域分别贴合于引线导体5、6。
余量部11是绝缘膜7中的比引线导体5、6宽度更宽的部分,分别设置在导体安装部10的左右两端侧。
而且,绝缘膜7具有例如4个凹部12a~12d。详细而言,在图4所示的从引线导体5、6的右侧缘向右方向凸出的余量部11中,在其前方侧(成为电池的外侧的部分)设置有1个凹部12b、在后方侧(成为电池的内侧的部分)设置有1个凹部12a。此外,在从导体5、6的左侧缘向左方向凸出的余量部11中,也是在其前方侧(成为电池的外侧的部分)设置有1个凹部12c、在后方侧(成为电池的内侧的部分)设置有1个凹部12d。
关于凹部12a~12d,例如,使绝缘膜7的前缘、后缘的位于其左右两端的边角部凹陷而使得在从绝缘膜的内部观察前缘或后缘时该边角部成为向下凸的曲线而形成,该凹部12a~12d是将边角部以规定的曲率凹陷地切掉的形状。
如果举出位于右侧的余量部11的前方侧的凹部12b的例子进行说明,则该凹部12b形成为,从引线导体5、6的右侧缘与绝缘膜7的前缘的交点A2跨越至相同的右侧的余量部11的绝缘膜7的右侧缘的前方角部B2。
位于左侧的余量部11的前方侧的凹部12c形成为,从引线导体5、6的左侧缘与绝缘膜7的前缘的交点A3跨越至相同的左侧的余量部11的绝缘膜7的左侧缘的前方角部B3。为了防止回弹,凹部是绝缘膜的前缘即可。
位于右侧的余量部11的后方侧的凹部12a形成为,从引线导体5、6的右侧缘与绝缘膜7的后缘的交点A1跨越至相同的右侧的余量部11的绝缘膜7的右侧缘的后方角部B1。此外,位于左侧的余量部11的后方侧的凹部12d形成为,从引线导体5、6的左侧缘与绝缘膜7的后缘的交点A4跨越至相同的左侧的余量部11的绝缘膜7的左侧缘的后方角部B4。
换言之,位于前方的2个凹部12b、12c与分别从引线导体5、6的侧缘和绝缘膜7的前缘的交点A2、A3连接至绝缘膜7的前缘的前方角部B2、B3的直线相比,更向绝缘膜7的内部凹陷。
另一方面,位于后方的2个凹部12a、12d与分别从引线导体5、6的侧缘和绝缘膜7的后缘的交点A1、A4连接至绝缘膜7的后缘的后方角部B1、B4的直线相比,更向绝缘膜7的内部凹陷。
如果举出位于右侧的余量部11的前方侧的凹部12b的例子进行说明,则将从引线导体5、6的右侧缘与绝缘膜7的前缘的交点A2至相同的右侧的余量部11的绝缘膜7的右侧缘的前方角部B2用直线连接。如果将该直线与引线导体5、6的右侧缘所成的角(优角)设为θ,则该θ在91°~110°的范围。
关于位于右侧的余量部11的后方侧的凹部12a,也将从引线导体5、6的右侧缘与绝缘膜7的后缘的交点A1至相同的右侧的余量部11的绝缘膜7的右侧缘的后方角部B1用直线连接。如果将该直线与引线导体5、6的右侧缘所成的角(优角)设为θ,则该θ也在91°~110°的范围。其它的左侧的凹部12c、12d也是与上述右侧相同的值。
如图4所示,如果将余量部11的侧端的长度(也称为第2绝缘长)设为i,则该第2绝缘长i比绝缘膜7的第1绝缘长短,第1绝缘长I与第2绝缘长i的差设定在大于或等于0.5mm而小于或等于2mm的范围。
图5是示出回弹的评价结果的图。在该实验中,首先,将绝缘膜从封入体的前缘凸出的凸出量设为1mm,在封入体的前缘的位置将引线导体与绝缘膜一起折弯90°。在放置1小时后,使用量角器对折弯后的引线部件的位置相对于折弯前的位置(角度)进行测量。样品数量设为100。
首先,样品1的引线部件中,引线导体的宽度D为4mm,余量部的宽度(单侧)d为1.5mm,在余量部设置有共计4个凹部。如用图4说明的那样,将从引线导体5、6的侧缘与绝缘膜7的前缘的交点至绝缘膜7的余量部的侧缘的角部用直线连接,该直线与引线导体5、6的侧缘所成的角θ,在4个凹部均为95°。在该样品1中,放置1小时后的折弯后的引线部件的角度大于或等于85°,回弹评价判定为A。
接着,在样品2的引线部件中,引线导体的宽度D为5mm,余量部的宽度(单侧)d为2mm,在余量部设置有共计4个凹部。另外,上述所成的角θ为100°。在该样品2中,放置1小时后的折弯后的引线部件的角度也大于或等于85°,回弹评价判定为A。
接着,在样品3的引线部件中,引线导体的宽度D为6mm,余量部的宽度(单侧)d为2.5mm,在余量部设置有共计4个凹部。另外,上述所成的角θ为110°。在该样品3中,放置1小时后的折弯后的引线部件的角度也大于或等于85°,回弹评价判定为A。
与此相对,在样品4的引线部件中,引线导体的宽度D为5mm,余量部的宽度(单侧)d为2mm,在余量部中边角部没有被削掉,上述所成的角θ为90°。在该样品4中,由于散见放置1小时后的折弯后的引线部件的角度小于85°的样品,因此回弹评价判定为B。
进而,在样品5的引线部件中,引线导体的宽度D为5mm,余量部的宽度(单侧)d为2mm,在余量部中设置有向绝缘膜的外部鼓起、带有圆角的共计4个凸部。另外,上述所成的角θ为110°。在该样品5中,也是散见放置1小时后的折弯后的引线部件的角度小于85°的样品,因此回弹评价判定为B。
如样品1~3所示,如果在绝缘膜的4个边角部形成凹部,则能够将余量部的面积设得更小。具体而言,由于在封入体的外部(凹部12b、12c),折弯的绝缘膜的宽度变窄,因此能够减小使折弯后的绝缘膜恢复到折弯前的原来的状态的力。进而,余量部的弯曲不会还原,从而不会妨碍在电池收容空间周围的工作(焊接工作、电池容纳工作)。此外,由于在封入体的内部(凹部12a、12d)宽度变窄,因此减小使折弯后的绝缘膜恢复到折弯前的原来的状态的力。其结果,容易将引线部件折弯。
进而,在所成的角θ小于91°的情况下,由于散见放置1小时后的折弯后的引线部件的角度小于85°的样品,因此回弹评价判定为B。另一方面,对于所成的角θ超过110°的情况,虽然没有在实验结果中示出,但如果绝缘膜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以最短的部分也处于电池的封入体的外部的方式设置,则贴于引线导体的绝缘膜向封入体的外部伸出过长,而不优选。因此,如果将所成的角θ设在91°~110°的范围,则能够容易维持引线部件的折弯状态。
此外,在第1绝缘长I与第2绝缘长i的差小于0.5mm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在实验结果中示出,但由于散见放置1小时后的折弯后的引线部件的角度小于85°的样品,因此回弹评价判定为B。与此相对,在第1绝缘长I与第2绝缘长i的差超过2mm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在实验结果中示出,但如果绝缘膜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以最短的部分也处于电池的封入体的外部的方式设置,则贴于引线导体的绝缘膜向封入体的外部伸出过长,而不优选。因此,如果将第1绝缘长I与第2绝缘长i的差设在0.5mm~2mm的范围,则能够容易维持引线部件的折弯状态。
应理解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并不是限制性内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是上述的内容,而是通过权利要求示出,意在包含在与权利要求等同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Claims (7)

1.一种引线部件,其具备:长方形状的引线导体;以及对该引线导体从其两面侧进行了贴合的绝缘膜,
在该引线部件中,
所述绝缘膜在除了所述引线导体的长度方向的前后两端的区域贴合于该引线导体,该绝缘膜的宽度比所述引线导体的宽度宽,所述绝缘膜在所述引线导体的左右两端侧具有该绝缘膜彼此贴合的余量部,
该余量部从所述绝缘膜的前缘凹陷为匙子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部件,其中,
从所述引线导体的侧缘与所述绝缘膜的前缘的交点跨越至该绝缘膜的侧缘所述绝缘膜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部件,其中,
所述余量部从所述绝缘膜的后缘凹陷为匙子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线部件,其中,
从所述引线导体的侧缘与所述绝缘膜的后缘的交点跨越至该绝缘膜的侧缘所述绝缘膜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部件,其中,
将从所述引线导体的侧缘与所述绝缘膜的前缘的交点至该绝缘膜的侧缘的角部为止连接的直线和所述引线导体的侧缘所成的角,处于91°~110°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线部件,其中,
将从所述引线导体的侧缘与所述绝缘膜的后缘的交点至该绝缘膜的侧缘的角部为止连接的直线和所述引线导体的侧缘所成的角,处于91°~110°范围。
7.一种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其将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引线部件通过由多层膜形成的封入体封装。
CN201721348636.0U 2016-10-19 2017-10-19 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Active CN20735337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05240 2016-10-19
JP2016205240A JP6769232B2 (ja) 2016-10-19 2016-10-19 リード部材、非水電解質蓄電デバイ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53374U true CN207353374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079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48636.0U Active CN207353374U (zh) 2016-10-19 2017-10-19 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69232B2 (zh)
KR (1) KR200496450Y1 (zh)
CN (1) CN207353374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91843B2 (ja) * 1998-02-24 2010-06-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容器の封じ方法
JP4532096B2 (ja) * 2003-11-17 2010-08-25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電池
JP4961673B2 (ja) 2005-03-08 2012-06-2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電池用タブリード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01187U (ko) 2018-04-27
JP6769232B2 (ja) 2020-10-14
KR200496450Y1 (ko) 2023-02-06
JP2018067449A (ja) 2018-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92772B2 (ja) フィルム外装電気デバイスおよび該フィルム外装電気デバイス用の集電部被覆部材
JP2007335290A (ja) ラミネート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19512B2 (ja) ラミネート電池
CN113611986B (zh) 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JP5645116B2 (ja) 蓄電パッケージ構造体、電気化学デバイスおよび電気化学モジュール
CN113871805A (zh) 电芯、电池、电芯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210229A (zh) 储能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KR20150010481A (ko) 파우치 전지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2006313655A (ja) 薄型電池
JP5426639B2 (ja) ラミネート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07920A (ja) キャパシタ
JP2006079909A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302110A (zh) 卷绕式电芯
JP2014220176A (ja) リード部材、非水電解質蓄電デバイス
US10879016B2 (e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207353374U (zh) 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JP2006164922A (ja) 蓄電装置及びその製造に用いられる部材
CN208444866U (zh) 电池
JP2011070977A (ja) ラミネート電池
KR20070056425A (ko) 파우치형 리튬 이차 전지
JP4899244B2 (ja) 電池パック
TWI692139B (zh) 蓄電裝置
JP3562129B2 (ja) 非水電解質電池用封入袋及びリード線
JP6722399B2 (ja)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CN212648295U (zh) 一种高效封装的极耳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