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45610U - 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45610U
CN207345610U CN201720674297.9U CN201720674297U CN207345610U CN 207345610 U CN207345610 U CN 207345610U CN 201720674297 U CN201720674297 U CN 201720674297U CN 207345610 U CN207345610 U CN 207345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lifting gear
backboard
procapsid
automotiv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742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秀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6742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45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45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456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其结构包括支撑杆、后壳体、按钮、背板、升降装置、前壳体、头枕,支撑杆上连接有后壳体,后壳体上设有按钮,后壳体上连接有背板,背板上连接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前壳体相连接,前壳体上设有头枕,升降装置由底板、电机、传动轴、活动板、丝杆、升降杆、升降板、轴套、螺栓组成,底板上连接有电机,电机与传动轴相连接,底板上设有活动板,传动轴与丝杆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结构上设置了可以对头枕进行调整的升降装置,并且设置了头枕,使其可以通过升降装置的调节来使头枕跟驾驶员的头部达到合适的距离,从而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可以很好的保护驾驶员的颈部,使行车更加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属于汽车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靠背以及底座。现有技术为了保护乘客的安全,靠背上主要采用的是主动头枕结构,现有技术的主动头枕结构包括靠背管、靠背支架以及头枕支撑杆,所述靠背支架是通过设置在靠背支架两侧上的导向销与设置在靠背管两侧的导向槽滑动连接,这种结构使用久了之后导向销与导向槽磨损比较严重,使得两者之间配合不是很好,进而导致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两者不能很好的滑动,进而在短时间内不能使头枕上升,即不能减少头枕与乘员头部的距离,使得乘员颈部很容易损伤,所以安全隐患较大,并且采用导向销与导向槽结构比较复杂,零部件加工起来比较麻烦,加工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10673662.0的一种汽车座椅,方案是:靠背包括靠背管、靠背支架以及两个头枕支撑杆,所述靠背管上设有钢丝套,所述底座上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上支架与下支架,所述靠背支架与靠背管之间通过杠杆结构连接,并且所述钢丝套与头枕支撑杆之间设有橡胶套,所述靠背管与头枕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橡胶垫。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不能很好的保护驾驶员的颈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不能很好的保护驾驶员的颈部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其结构包括支撑杆、后壳体、按钮、背板、升降装置、前壳体、头枕,所述支撑杆上连接有后壳体,所述后壳体上设有按钮,所述后壳体上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上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与前壳体相连接,所述前壳体上设有头枕,所述升降装置由底板、电机、传动轴、活动板、丝杆、升降杆、升降板、轴套、螺栓组成,所述底板上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与传动轴相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活动板,所述传动轴与丝杆相连接,所述活动板上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升降板相连接,所述丝杆上设有轴套,所述活动板上连接有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体通过背板与升降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与升降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与底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通过升降装置与前壳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体与升降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由铸钢制成使其支撑力提高。
进一步地,所述头枕由棉材料制成使其较为柔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结构上设置了可以对头枕进行调整的升降装置,并且设置了头枕,使其可以通过升降装置的调节来使头枕跟驾驶员的头部达到合适的距离,从而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可以很好的保护驾驶员的颈部,使行车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杆-1、后壳体-2、按钮-3、背板-4、升降装置-5、前壳体-6、头枕-7、底板-501、电机-502、传动轴-503、活动板-504、丝杆-505、升降杆-506、升降板-507、轴套-508、螺栓-50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其结构包括支撑杆1、后壳体2、按钮3、背板4、升降装置5、前壳体6、头枕7,所述支撑杆1上连接有后壳体2,所述后壳体2上设有按钮3,所述后壳体2上连接有背板4,所述背板4上连接有升降装置5,所述升降装置5与前壳体6相连接,所述前壳体6上设有头枕7,所述升降装置5由底板501、电机502、传动轴503、活动板504、丝杆505、升降杆506、升降板507、轴套508、螺栓509组成,所述底板501上连接有电机502,所述电机502与传动轴503相连接,所述底板501上设有活动板504,所述传动轴503与丝杆505相连接,所述活动板504上连接有升降杆506,所述升降杆506与升降板507相连接,所述丝杆505上设有轴套508,所述活动板504上连接有螺栓509,所述后壳体2通过背板4与升降装置5连接,所述按钮3与升降装置5连接,所述背板4与底板501连接,所述背板4通过升降装置5与前壳体6连接,所述前壳体6与升降板507连接,所述支撑杆1由铸钢制成使其支撑力提高,所述头枕7由棉材料制成使其较为柔软。
本专利所说的电机502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所述丝杆505是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转化为回转运动的理想的产品。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将支撑杆1插入汽车座椅上,并将背板4与底板501连接,背板4通过升降装置5与前壳体6连接,前壳体6与升降板507连接,并连接上头枕7即可开始使用,通过驾驶员的头部高度,对支撑杆1进行调节,来使头枕7达到合适的高度,通过按钮3对升降装置5进行调节,通过电机502的传动轴503的运作使丝杆505进行转动,而使活动板504进行活动来带动升降杆506的活动,从而使升降板507上的头枕7进行升降,通过驾驶员的头部来调整其合适距离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1、后壳体2、按钮3、背板4、升降装置5、前壳体6、头枕7、底板501、电机502、传动轴503、活动板504、丝杆505、升降杆506、升降板507、轴套508、螺栓50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不能很好的保护驾驶员的颈部,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使其可以通过升降装置的调节来使头枕跟驾驶员的头部达到合适的距离,从而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可以很好的保护驾驶员的颈部,使行车更加安全,具体如下所述:
背板4上连接有升降装置5,所述升降装置5与前壳体6相连接,所述前壳体6上设有头枕7,所述升降装置5由底板501、电机502、传动轴503、活动板504、丝杆505、升降杆506、升降板507、轴套508、螺栓509组成,所述底板501上连接有电机502,所述电机502与传动轴503相连接,所述底板501上设有活动板504,所述传动轴503与丝杆505相连接,所述活动板504上连接有升降杆506,所述升降杆506与升降板507相连接,所述丝杆505上设有轴套508,所述活动板504上连接有螺栓50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支撑杆(1)、后壳体(2)、按钮(3)、背板(4)、升降装置(5)、前壳体(6)、头枕(7),所述支撑杆(1)上连接有后壳体(2),所述后壳体(2)上设有按钮(3),所述后壳体(2)上连接有背板(4),所述背板(4)上连接有升降装置(5),所述升降装置(5)与前壳体(6)相连接,所述前壳体(6)上设有头枕(7),所述升降装置(5)由底板(501)、电机(502)、传动轴(503)、活动板(504)、丝杆(505)、升降杆(506)、升降板(507)、轴套(508)、螺栓(509)组成,所述底板(501)上连接有电机(502),所述电机(502)与传动轴(503)相连接,所述底板(501)上设有活动板(504),所述传动轴(503)与丝杆(505)相连接,所述活动板(504)上连接有升降杆(506),所述升降杆(506)与升降板(507)相连接,所述丝杆(505)上设有轴套(508),所述活动板(504)上连接有螺栓(5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通过背板(4)与升降装置(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3)与升降装置(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4)与底板(50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4)通过升降装置(5)与前壳体(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6)与升降板(507)连接。
CN201720674297.9U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45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74297.9U CN207345610U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74297.9U CN207345610U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45610U true CN207345610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359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7429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45610U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456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5205A (zh) * 2021-08-26 2021-10-22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电动头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5205A (zh) * 2021-08-26 2021-10-22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电动头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52118U (zh) 一种安全座椅isofix系统安全控制装置
CN106143241A (zh) 头枕装置
CN203449974U (zh) 可调节座椅
CN105882460B (zh) 一种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CN207345610U (zh) 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头垫
CN201480634U (zh) 多功能座椅
CN103448584B (zh) 一种用于追尾碰撞下自适应的智能型平动吸能座椅
CN203172472U (zh) 座椅主动式头枕
CN103419689B (zh) 一种安全座椅及使用方法
CN204279144U (zh) 一种可调节的汽车后排座椅
CN204488554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靠枕调高机构
CN104723915A (zh) 汽车座椅结构
CN105818722B (zh) 一种头枕及车辆
CN204623217U (zh) 儿童汽车安全座
CN204055434U (zh) 儿童及儿童身材安全乘坐功能座椅
CN202753830U (zh) 一种可调节头枕高度的汽车座椅
CN214564802U (zh)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座椅的防下潜约束装置
CN203254999U (zh) 一种带有主动式头枕的汽车座椅
CN104210394A (zh) 保暖型汽车座椅
CN204847196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短程输送装置
CN203543734U (zh) 一种追尾碰撞下保护乘员颈部的汽车安全座椅
CN103303170B (zh) 机动车多功能碰撞安全座椅
CN202429092U (zh) 一种汽车按摩座椅
CN206781574U (zh) 车辆后座椅靠背调节机构
CN201736847U (zh) 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主动保护头枕板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6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