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42464U - 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 - Google Patents

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42464U
CN207342464U CN201721137736.9U CN201721137736U CN207342464U CN 207342464 U CN207342464 U CN 207342464U CN 201721137736 U CN201721137736 U CN 201721137736U CN 207342464 U CN207342464 U CN 207342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ulfurizing tower
pipe
annulus
chimney
backs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377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大路
母荣新
崔云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unshine Tianrun Chem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angguangtian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angguangtian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angguangtian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377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42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42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42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脱硫塔中烟气雾滴消除技术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包括设置在烟囱顶部的喇叭口圆环板,所述喇叭口圆环板下方设置有设置在烟囱内壁上的第一半劈圆环,所述第一半劈圆环的下部设置有设置在烟囱内壁上的下旋圆管,所述下旋圆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半劈圆环,所述第一半劈圆环的下部还设置有导流圆管。本实用新型投资少,实施简单方便,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当前烟气排放治理过程中推广面广泛。

Description

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脱硫塔中烟气雾滴消除技术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
背景技术
当前,为彻底治理大气污染,国家要求所有烟气排放企业,必须实行脱硫、脱硝、除尘等尾气处理达标后排放,其中湿法脱硫和除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湿法脱硫和除尘后,烟气从烟囱排放过程中,在烟气含水稍高和外温较低(秋后春前)时,易出现脱硫塔周围落雾滴现象,严重影响脱硫塔周围环境。
现阶段也有一些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方案,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1220387808.6,即,一种湿法脱硫吸收塔出口雾滴脱除装置,属于湿法脱硫吸收装置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水平烟道内垂直设置左、右纵撑杆,右纵撑杆设置在烟气进入侧,左、右纵撑杆上分别连接设置一组左、右横撑杆,左、右横撑杆之间依次斜向设置一组平行的丝网片,丝网片与右横撑杆的连接位置高于该丝网片与左横撑杆的连接位置,左纵撑杆左侧的水平烟道底部依次设置排放槽、挡板;本装置构思新颖、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可有效挡住烟气中直径小于30μm的雾滴颗粒,能达到雾滴的高效脱除,并保证下游GGH运行阻力不增加、不堵塞,提高脱硫装置的可靠性,消除脱硫烟囱出口产生“石膏雨”现象,同时本装置不占用吸收塔本体空间,荷载小,安装与拆卸方便。
“一种湿法脱硫吸收塔出口雾滴脱除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是脱除烟道烟气中的总含水,降低烟气的含水率,效果稍差;其是使用丝网和左右撑杆安装到脱硫塔出口水平烟道内,需要将脱硫塔的出口垂直烟道改造一段成水平烟道;除了上述之外,还需改造烟道,使用器材多,安装复杂,成本高,不方便应用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包括设置在烟囱顶部的喇叭口圆环板,所述喇叭口圆环板下方设置有设置在烟囱内壁上的第一半劈圆环,所述第一半劈圆环的下部设置有设置在烟囱内壁上的下旋圆管,所述下旋圆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半劈圆环,所述第一半劈圆环的下部还设置有导流圆管。
作为优选,所述烟囱为脱硫塔烟囱的上半部分烟囱。
作为优选,所述喇叭口圆环板的倾斜角度为25°-35°。半劈圆环垂直设置在脱硫塔烟囱内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喇叭口圆环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烟囱连接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半劈圆环下部设置的导流圆管与下旋圆管交接处不连接,且距离为20-40mm。
作为优选,所述下旋圆管的下旋角度为95°-105°。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圆管的个数为3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投资少,实施简单方便,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当前烟气排放治理过程中推广面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中D的局部放大图;
以上各图中,1、烟囱;2、喇叭口圆环板;3、第一半劈圆环;4、导流管;5、下旋圆管;6、第二半劈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经研究发现,烟气从脱硫塔烟囱排放时,是以层流形式排出的,烟囱内壁附近烟气始终贴近烟囱内壁排出过程中,温度急剧下降,湿法脱硫、除尘后的烟气含水稍高时,烟囱内壁附近烟气易产生冷凝水随烟气带出,形成雾滴雨。为解决雾滴雨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在脱硫塔内壁焊接(镶装)半劈管环和下旋管。一是打破烟囱内排放烟气的层流,以减少或避免冷凝水;二是捕捉已形成的冷凝水并导流冷凝水下流进入脱硫塔底部水槽,而避免冷凝水随烟气带出塔外。这样,形成雾滴雨的问题就解决了。
结合图1-图5,下面详细的说一下,该消除器的具体设置,其主要是设置在烟囱内部的,即整体式的设计,从图1中不难看出,其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包括设置在烟囱顶部的喇叭口圆环板,对于这个喇叭口圆环板来说,设置喇叭口的好处:主要是为了减少烟气从烟囱口处流出时,向外的拉力,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烟气中比较大的雾滴颗粒不会受到烟气气流的影响流到外面去,则直接掉落到烟囱内部;发明人为了解决烟囱内雾滴外出的问题,故在喇叭口圆环板下方设置了设置在烟囱内壁上的第一半劈圆环,其第一半劈圆环的下部设置了设置在烟囱内壁上的下旋圆管,下旋圆管的下方设置了第二半劈圆环;这里需要对第一半劈圆环和第二半劈圆环进行说明一下,其第一半劈圆环和第二半劈圆环是一样的,只是设置的位置不一样,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半劈圆环和第二半劈圆环的开口端均是向下设计的,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阻隔雾滴的外出。
下面以脱硫塔烟囱高25m为例简要说明一下本技术实施的方法。
①、在烟囱距上口400mm处外折坡30°形成喇叭口,即喇叭口圆环板。2○、在上口折角内壁处和距烟囱上口20m内壁处,各焊接(镶装)一个DN30半劈管环,且内凹面向下,以捕捉冷凝水。③、在折口半劈管环下部焊接(镶装)DN30下旋圆管(其下旋圆管的形状似拉长的弹簧),以打破贴壁层流和导流冷凝水。4○、在折口半劈管环下部,以半劈管环与下旋圆管接点为起点,每圆弧90°处垂直向下焊接(镶装)一根DN30导流圆管,下端与下旋圆管不连接(间隔30mm,以免挡水),具体长度以现场测量为准。⑤、下旋圆管下旋角度为100°。
下面进一步的补充说明一下,
其第一半劈圆环和第二半劈圆环的设计,使得对雾滴进行两次过滤,即提高过滤效果,在实际的制作和应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其实设置三个半劈圆环是更好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半劈圆环是等距设置的;
其导流圆管的个数也是有要求的,因为导流圆管间的角度为90°,再加上下旋圆管的设置,故导流圆管的个数为3个,由于下旋圆管是以螺旋型圆管的形式盘旋在烟囱内壁上的,故导流圆管的长度也是有限定的,其长度只要碰到下旋圆管的时候就接触了,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导流圆管的低端与下旋圆管的距离为30mm,其目的则是以免挡水;
上述所有的冷凝水无论是通过下旋圆管导流下去的,还是通过导流圆管导流下去的,都是要求到烟囱底部的储水槽内的。
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材料,发明人给出了一下的好处和优势:
在实际生产中,形成“雾滴雨”的直接原因是脱硫塔烟道中形成的冷凝水,若没有了冷凝水,即使烟气中含水率稍大,也会以水气的形式随烟气出脱硫塔烟道口扩散到大气中,不会形成“雾滴雨”;“雾滴消除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减少脱硫塔烟道内形成冷凝水和清除已形成的冷凝水,效果明显;现在实际生产中的脱硫塔出口烟道都是垂直安装到脱硫喷淋层上部,以尽量减小烟道阻力,“雾滴消除器”是使用镀锌管直接镶装到脱硫塔现有垂直烟道内壁上。不需改造烟道;“雾滴消除器”不需改造烟道,使用器材少,安装简单,成本低,方便应用推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烟囱顶部的喇叭口圆环板,所述喇叭口圆环板下方设置有设置在烟囱内壁上的第一半劈圆环,所述第一半劈圆环的下部设置有设置在烟囱内壁上的下旋圆管,所述下旋圆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半劈圆环,所述第一半劈圆环的下部还设置有导流圆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为脱硫塔烟囱的上半部分烟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口圆环板的倾斜角度为25°-35°,半劈圆环垂直设置在脱硫塔烟囱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口圆环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烟囱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劈圆环下部设置的导流圆管与下旋圆管交接处不连接,且距离为20-4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旋圆管的下旋角度为95°-1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圆管的个数为3个。
CN201721137736.9U 2017-09-06 2017-09-06 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 Active CN207342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37736.9U CN207342464U (zh) 2017-09-06 2017-09-06 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37736.9U CN207342464U (zh) 2017-09-06 2017-09-06 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42464U true CN207342464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409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37736.9U Active CN207342464U (zh) 2017-09-06 2017-09-06 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424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01990U (zh) 一种除尘脱硫装置
CN203971653U (zh) 一种适用于单塔双循环脱硫塔的气液再分配及微细颗粒捕集装置
CN206008254U (zh) 脱硫除尘烟气净化装置
CN103521022B (zh) 一种烟气多污染物去除装置
CN108671739A (zh) 一种喷淋散射塔装置
CN204247036U (zh) 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直排烟囱
CN207342464U (zh) 脱硫塔烟囱烟气排放雾滴消除器
CN206033786U (zh) 一种高炉煤气湿法脱酸器
CN205672779U (zh) 一种脱硫喷淋塔喷淋装置
CN208406596U (zh) 气旋雾化脱硫除尘器
CN207871891U (zh) 一种高效脱硫塔
CN107469475A (zh) 一种气动旋流湿法脱硫烟羽净化装置及应用
CN205269317U (zh) 一种流量可调的高效旋流除尘雾装置
CN204593422U (zh) 一种具有液体收集功能的烟道
CN208340471U (zh) 一种烟道的三级脱硫装置
CN205995204U (zh) 烧结湿法脱硫后粉尘深度去除集成装置
CN208260343U (zh) 一种除雾脱尘消白烟模块
CN209317422U (zh) 一种烟气处理系统及脱硫后的烟气处理装置
CN104383791A (zh) 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直排烟囱
CN205613575U (zh) 一种具有烟气深度脱硫功能的湿式电除尘器
CN206008323U (zh) 一种脱硫除雾器装置
CN206597445U (zh) 一种多角度喷淋脱硫装置
CN113004949B (zh) 一种新型高炉煤气脱硫塔的除雾装置及脱硫塔
CN104606957A (zh) 锥筒形折流式除雾器
CN201832539U (zh) 一种控制烟气流量的脱硫塔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29

Address after: 271699 Tai'an, Shandong, Feicheng, Xincheng Road, north of Jinniu Mountain street, West City, 4 international 27, 2715.

Patentee after: TAIAN SUNSHINE TIANRUN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71699 Feicheng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Tai'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SUNSHINE TIAN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250, East Building, No. 36 Heping Road, Lixia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0000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Sunshine Tianrun Chem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71699 Tai'an, Shandong, Feicheng, Xincheng Road, north of Jinniu Mountain street, West City, 4 international 27, 2715.

Patentee before: TAIAN SUNSHINE TIANRUN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