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38770U - 集成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集成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38770U
CN207338770U CN201720702481.XU CN201720702481U CN207338770U CN 207338770 U CN207338770 U CN 207338770U CN 201720702481 U CN201720702481 U CN 201720702481U CN 207338770 U CN207338770 U CN 207338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male end
male
lower cover
end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024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坤
张勇刚
梁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0248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38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38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387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组合。所述集成连接器组件包括机盒、收容在所述机盒内的母端连接器及位于所述机盒外部并与所述母端连接器电性连接的公端连接器。所述机盒包括上下组装配合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与下盖组合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母端连接器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下盖的至少一侧边开设有插接口,所述公端连接器自所述插接口插入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设有防水胶垫,以密封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的组装缝隙;所述下盖的插接口内侧设有防水胶圈,从而在所述公端连接器插入所述插接口内时,所述防水胶圈被夹持在所述下盖与所述公端连接器之间,形成密封结构,进而使集成连接器组件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集成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防水性能较好的集成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集成连接器组件一般是由机盒、收容在机盒内部的母连接器及位于机盒外部的公连接器组成,通过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之间的电性连接来实现信号传输。
因集成连接器组件经常需要暴露于外部环境中,故对集成连接器组件进行防水性能的设计显得非常重要。现有的集成连接器组件大多是在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相互匹配的部位做防水设计,以此来达到集成连接器组件的防水效果。
然而,集成连接器组件并没有在机盒与公连接器之间或机盒与母连接器之间做防水设计,如此,使得机盒与公(母)连接器之间的防水性能较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集成连接器组件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集成连接器组件,该集成连接器组件不仅可以实现机盒自身的防水效果,而且可以实现机盒与公端连接器之间的防水效果,从而使集成连接器组件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连接器组件,包括:
机盒,包括上下组装配合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与下盖组合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下盖的至少一侧边开设有插接口;
母端连接器,收容在所述机盒的收容空间内,且所述母端连接器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与所述下盖的至少一侧边相连;
公端连接器,自所述下盖的插接口插入所述收容空间内,以与所述母端连接器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设有防水胶垫,以密封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的组装缝隙,所述下盖的插接口内侧设有防水胶圈,以在所述公端连接器插入所述插接口内时,所述防水胶圈夹持在所述下盖与所述公端连接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端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母端端子,所述母端端子包括固定部、自固定部一端向外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固定部另一端向外延伸的焊接部,所述机盒的收容空间内还收容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母端端子的焊接部相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内开设有供公端连接器插入的对接空间,所述母端端子的接触部收容在所述对接空间内,以与所述公端连接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公端连接器包括塑胶本体及收容在所述塑胶本体内的公端端子,所述公端端子设有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内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母端端子的接触部突伸并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以与所述公端端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公端连接器包括呈扁平状设置的第一公端连接器和呈矩形状设置的第二公端连接器,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的公端端子还包括自收容部向后延伸的限位部及自限位部向后延伸的焊脚,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的公端端子设置有上下两排,且该上下两排公端端子的限位部和收容部对应反向设置,上下两排公端端子的焊脚同向且呈一排设置;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的公端端子还包括自收容部向后延伸的线缆结合部,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的公端端子也设置有上下两排,且该上下两排公端端子的收容部和线缆结合部上下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盖的一侧边开设有所述插接口,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与第二公端连接器均自所述插接口插入,以与所述母端连接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端连接器设置有三个间隔设置的对接空间,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设置有两个,以插入母端连接器的对应两个对接空间内,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设置有三个,以插入母端连接器的对应一个对接空间内,三个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并排设置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端连接器设置有五个,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设置有四个,以与对应四个母端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设置有三个,以与对应一个母端连接器电性连接,三个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并排设置且位于所述下盖的一侧边的中间位置处,四个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均匀分布在三个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盖的相邻两侧边上均开设有所述插接口,所述母端连接器设置有三个,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设置有两个并从所述下盖的其中一侧边的插接口插入,以与对应两个母端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设置有三个并从所述下盖的另一侧边的插接口插入,以与对应一个母端连接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该连接器组合可以实现自身的防水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
公端连接器,包括塑胶本体及收容在所述塑胶本体内的公端端子;
母端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母端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内开设有供公端连接器插入的对接空间,所述母端端子的接触部收容在所述对接空间内,以与所述公端端子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公端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塑胶本体后端一侧的后盖及设置在所述塑胶本体内侧的胶圈,且所述胶圈与所述塑胶本体及后盖相互组合形成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成连接器组件通过在机盒的上盖与下盖之间增加防水胶垫,同时在下盖的插接口内侧设置防水胶圈,从而不仅可以实现机盒自身的防水效果,而且在公端连接器从下盖的插接口插入时,防水胶圈被夹持在公端连接器与下盖之间,形成密封结构,进而使集成连接器组件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集成连接器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集成连接器组件的部分分解图。
图3是图2中机盒的分解图。
图4是图2中母端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5是图4中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6是图4中母端端子的立体图。
图7是图2中第一公端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8是图7中第一塑胶本体的立体图。
图9是图7中第一公端端子的立体图。
图10是图2中第二公端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1是图10中第二塑胶本体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0中第二公端端子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集成连接器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集成连接器组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连接器组件1,其包括机盒100、安装在所述机盒100内的母端连接器200及位于所述机盒100外侧并与所述母端连接器200电性连接的公端连接器300。
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机盒100包括上下组装配合的上盖10和下盖11,所述上盖10与下盖11组合形成一收容空间12。所述上盖10与下盖11之间设有防水胶垫13,以密封所述上盖10与下盖11之间的组装缝隙。所述下盖11的至少一侧边开设有供公端连接器300插入的插接口111,所述插接口111内侧设有防水胶圈112,在所述公端连接器300插入所述插接口111内时,所述防水胶圈112被夹持在所述下盖11与所述公端连接器300之间,从而密封所述下盖11与所述公端连接器300之间的缝隙,实现下盖11与公端连接器300之间的防水效果。
请参阅图4至图6并结合图3所示,所述母端连接器200收容在所述机盒100的收容空间12内,且所述母端连接器200在所述收容空间12内与所述下盖11的至少一侧边相连。所述母端连接器200包括绝缘本体20及收容在所述绝缘本体20内的母端端子21。
所述绝缘本体20内开设有供收容公端连接器300的对接空间201和供收容所述母端端子21的第一收容腔202,且所述第一收容腔202与所述对接空间201相连通。所述绝缘本体20具有形成所述对接空间201的四个内侧壁,分别为上内壁203、下内壁204、左内壁205及右内壁206,所述上内壁203与下内壁204上分别凹设有凹槽207,所述凹槽207用于与公端连接器300相配合,从而在公端连接器300与母端连接器200对接时,限制公端连接器300从所述对接空间201内滑落;所述上内壁203、下内壁204、左内壁205及右内壁206上还分别突设有导引块208,所述导引块208用于在公端连接器300插入所述对接空间201时,引导所述公端连接器300插入。当然,所述凹槽207和导引块208的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增加或删除,只要能够满足公端连接器300与母端连接器200稳定连接即可,于此不予限制。
所述母端端子21包括固定部212、自固定部212一端向外延伸的接触部211及自固定部212另一端向外延伸的焊接部213。所述接触部211呈针状设置并收容在所述对接空间201内,以与所述公端连接器300电性连接。所述固定部212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202,且所述固定部212上设置有倒刺214,从而可通过所述倒刺214与所述第一收容腔202内壁面的干涉配合,将所述固定部212限位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202内。所述接触部211和固定部212在同一平面内延伸且所述固定部212延伸超出所述绝缘本体20,所述焊接部213自所述固定部212的末端垂直向下延伸,所述机盒100的收容空间12内还收容有电路板14,所述焊接部213与所述电路板14在所述收容空间12内焊接固定。
所述母端端子21设置有两排,且该两排母端端子21的接触部211和固定部212呈上下两排设置、焊接部213呈前后两排设置。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所述公端连接器300自所述下盖11的插接口111插入所述收容空间12内,以与所述母端连接器200电性连接。所述公端连接器300包括呈扁平状设置的第一公端连接器400和呈矩形状设置的第二公端连接器500。以下说明书部分将分别对第一公端连接器400和第二公端连接器500的结构作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7至图9并结合图3与图5所示,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400包括第一塑胶本体40、收容在所述第一塑胶本体40内的第一公端端子41、组装在所述第一塑胶本体40后端一侧的第一后盖42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塑胶本体40内侧的第一胶圈43。所述第一塑胶本体40包括第一对接部401、自第一对接部401向后延伸的第一安装部402及供收容所述第一公端端子41的第二收容腔403,所述第二收容腔403贯穿所述第一对接部401设置。
所述第一对接部401的顶壁与底壁外侧均突设有凸块404,所述第一对接部401的顶壁、底壁、左右两侧壁的外侧还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405,从而在所述第一塑胶本体40与所述绝缘本体20对接时,可借由所述凸块404收容于所述凹槽207、所述导引块208收容于所述第一滑槽405,将所述第一对接部401限位于所述对接空间201内。所述第一对接部401的左右两侧壁上还设有限位凸起406,所述限位凸起406位于所述第一滑槽405的后侧,并与所述凸块404相对应,以在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400插入所述插接口111时,将所述防水胶圈112限位卡持在第一对接部401的后侧壁与凸块404及第一对接部401的后侧壁与限位凸起406之间。
所述第一安装部402的顶部设有弹性悬伸的第一弹性臂407,所述第一弹性臂407的前端开设有第一开口408,所述下盖11的顶部对应设有供收容所述第一弹性臂407的卡持槽113,所述卡持槽113的内壁上突设有卡持块114,在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400插入插接口111时,所述第一弹性臂407收容于所述卡持槽113、同时所述卡持块114卡持限位于所述第一开口408内,以此来达成第一公端连接器400与下盖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所述第一公端端子41设有第一收容部411、自第一收容部411向后延伸的限位部412及自限位部412向后延伸的焊脚413。所述第一收容部411呈筒状设置,以在所述第一收容部411内部形成有第一收容槽414。所述第一公端端子41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414内并呈U型设置的第一接触臂415,所述母端端子21的接触部211突伸并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槽414内,以与所述第一公端端子41的第一接触臂415电性连接。
所述限位部412呈U型设置,可供收容线缆。所述焊脚413自所述限位部412的底壁向后延伸,且所述焊脚413的焊点416位于所述焊脚413的上壁面。所述第一公端端子41设置有上下两排,且该上下两排公端端子41的限位部412和第一收容部411对应反向设置、焊脚413同向且呈一排设置,从而呈一排设置的焊脚413可与柔性电路板(FPC)44进行表面焊接。
所述第一安装部402的后侧凹设有一限位槽(未图示),所述第一胶圈43收容于所述限位槽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402相贴合,所述第一后盖42组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402的后侧并部分突伸入所述限位槽,以将所述第一胶圈43限位于第一后盖42与第一安装部402之间,进而使所述第一胶圈43与所述第一塑胶本体40及第一后盖42相互组合形成防水结构,进一步确保所述焊脚413与柔性电路板(FPC)44焊接稳定。
请参阅图10至图12并结合图3与图4所示,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500包括第二塑胶本体50、收容在所述第二塑胶本体50内的第二公端端子51、组装在所述第二塑胶本体50后端一侧的第二后盖52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塑胶本体50内侧的第二胶圈53。
所述第二塑胶本体50包括第二对接部501、自第二对接部501向后延伸的第二安装部502及供收容所述第二公端端子51的第三收容腔503,所述第三收容腔503前后贯穿所述第二对接部501和第二安装部502。所述第二对接部501的四个角均设有导引柱504,所述第二对接部501的顶壁、底壁、左右两侧壁上还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505,从而在所述第二塑胶本体50与所述绝缘本体20对接时,可借由所述导引柱504收容于所述对接空间201、所述导引块208收容于所述第二滑槽505,将所述第二对接部501限位于所述对接空间201内。在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500插入所述插接口111时,所述防水胶圈112被限位卡持在第二对接部501的后侧壁与导引柱504之间。
所述第二安装部502的顶部设有弹性悬伸的第二弹性臂506,所述第二弹性臂506的前端开设有第二开口507,在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500插入插接口111时,所述第二弹性臂506收容于所述卡持槽113、同时所述下盖11顶部的卡持块114卡持限位于所述第二开口507内,以此来达成第二公端连接器500与下盖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所述第二公端端子51设有第二收容部511及自第二收容部511向后延伸的线缆结合部512。所述第二收容部511呈筒状设置,以在所述第二收容部511内部形成有第二收容槽513。所述第二公端端子51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513内并呈U型设置的第二接触臂514,所述母端端子21的接触部211突伸并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槽513内,以与所述第二公端端子51的第二接触臂514电性连接。所述线缆结合部512呈U型设置,以供收容线缆54。所述第二公端端子51也设置有上下两排,且该上下两排公端端子51的第二收容部511和线缆结合部512上下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安装部502的后侧也凹设有一限位槽508,所述第二胶圈53收容于所述限位槽508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502相贴合,所述第二后盖52也收容于所述限位槽508并位于所述第二胶圈53的后侧,以将所述第二胶圈53限位在所述限位槽508内,进而使所述第二胶圈53、第二塑胶本体50及第二后盖52相互组合形成防水结构,进一步确保所述线缆结合部512与线缆54连接稳定。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集成连接器组件1而言,因所述插接口111可以开设在所述下盖11的至少一侧边,故所述集成连接器组件1的组合方式可以有多种,以下将对其中三种组合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因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500呈矩形状设置,尺寸较小,故将三个并排设置的第二公端连接器500与一个母端连接器200相对接,可以在尺寸匹配的情况下实现公、母端连接器的电接触,此时,将母端连接器200上供收容三个第二公端连接器500的三个小型对接空间整体定义为一个大的对接空间201;因第一公端连接器400呈扁平状设置,与母端连接器200的尺寸相匹配,故可将一个第一公端连接器400与一个母端连接器200相对接,以实现两者间的电接触。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所述集成连接器组件1的第一实施方式立体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口111开设在所述下盖11的其中一侧边,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400与第二公端连接器500均自所述插接口111插入,以与所述母端连接器200电性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母端连接器200设置有间隔设置且尺寸相近的三个对接空间201,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400设置有两个,以插入母端连接器200的对应两个对接空间201内,继而实现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500设置有三个,以插入母端连接器200的对应一个对接空间201内,继而实现电性连接。其中,三个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500并排设置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400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母端连接器200整体设置为一个,从而第一公端连接器400与第二公端连接器500可在所述下盖11的一侧边与对应的母端连接器200电性连接;当然,所述母端连接器200也可分成3个独立的个体进行设置,以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公端连接器400和第二公端连接器500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3所示,为所述集成连接器组件1’的第二实施方式立体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口111开设在所述下盖11的其中一侧边,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400与第二公端连接器500均自所述插接口111插入,以与所述母端连接器200电性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母端连接器200设置有五个,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400设置有四个,以与对应四个母端连接器200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500设置有三个,以与对应一个母端连接器200电性连接。其中,三个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500并排设置且位于所述下盖11的一侧边的中间位置处,四个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400均匀分布在三个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500的两侧。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母端连接器200分成5个独立的个体进行设置,以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公端连接器400和第二公端连接器500电性连接;当然,因插接口111开设在所述下盖11的其中一侧边,所以母端连接器200也可整体设置为一个,同时具有5个独立且间隔设置的对接空间201,以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公端连接器400和第二公端连接器500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4所示,为所述集成连接器组件1”的第三实施方式立体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盖11的相邻两侧边上均开设有所述插接口111,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400与第二公端连接器500均自所述插接口111插入,以与所述母端连接器200电性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母端连接器200设置有三个,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400设置有两个,并从所述下盖11的其中一侧边的插接口111插入,以与对应两个母端连接器200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500设置有三个,并从所述下盖11的另一侧边的插接口111插入,以与对应一个母端连接器200电性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母端连接器200分成3个独立的个体进行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下盖11的相邻两侧边相连,以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公端连接器400和第二公端连接器500电性连接;当然,与所述下盖11的其中一侧边相连的两个母端连接器200也可整体设置为一个,同时具有2个独立且间隔设置的对接空间201,以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公端连接器400和/或第二公端连接器500电性连接。
当然,本说明书中的母端连接器200、第一公端连接器400及第二公端连接器500的结构均用于举例说明,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将母端连接器200、第一公端连接器400及第二公端连接器500的结构进行替换,只要能够与集成连接器组件(1、1’、1”)中的机盒100相匹配,继而实现防水效果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集成连接器组件(1、1’、1”)通过在机盒100的上盖10与下盖11之间增加防水胶垫13,同时在下盖11的插接口111内侧设置防水胶圈112,从而不仅可以实现机盒100自身的防水效果,而且在公端连接器300从下盖11的插接口111插入时,防水胶圈112被夹持在公端连接器300与下盖11之间,形成密封结构,进而使集成连接器组件1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另外,通过在公端连接器300上设置由胶圈(43、53)、塑胶本体(40、50)及后盖(42、52)相互组合形成的防水结构,从而所述公端连接器300还能够实现自身的防水功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集成连接器组件,包括:
机盒,包括上下组装配合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与下盖组合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下盖的至少一侧边开设有插接口;
母端连接器,收容在所述机盒的收容空间内,且所述母端连接器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与所述下盖的至少一侧边相连;
公端连接器,自所述下盖的插接口插入所述收容空间内,以与所述母端连接器电性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设有防水胶垫,以密封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的组装缝隙,所述下盖的插接口内侧设有防水胶圈,以在所述公端连接器插入所述插接口内时,所述防水胶圈夹持在所述下盖与所述公端连接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母端端子,所述母端端子包括固定部、自固定部一端向外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固定部另一端向外延伸的焊接部,所述机盒的收容空间内还收容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母端端子的焊接部相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内开设有供公端连接器插入的对接空间,所述母端端子的接触部收容在所述对接空间内,以与所述公端连接器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连接器包括塑胶本体及收容在所述塑胶本体内的公端端子,所述公端端子设有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内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母端端子的接触部突伸并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以与所述公端端子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连接器包括呈扁平状设置的第一公端连接器和呈矩形状设置的第二公端连接器,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的公端端子还包括自收容部向后延伸的限位部及自限位部向后延伸的焊脚,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的公端端子设置有上下两排,且该上下两排公端端子的限位部和收容部对应反向设置,上下两排公端端子的焊脚同向且呈一排设置;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的公端端子还包括自收容部向后延伸的线缆结合部,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的公端端子也设置有上下两排,且该上下两排公端端子的收容部和线缆结合部上下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的一侧边开设有所述插接口,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与第二公端连接器均自所述插接口插入,以与所述母端连接器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连接器设置有三个间隔设置的对接空间,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设置有两个,以插入母端连接器的对应两个对接空间内,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设置有三个,以插入母端连接器的对应一个对接空间内,三个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并排设置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连接器设置有五个,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设置有四个,以与对应四个母端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设置有三个,以与对应一个母端连接器电性连接,三个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并排设置且位于所述下盖的一侧边的中间位置处,四个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均匀分布在三个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的相邻两侧边上均开设有所述插接口,所述母端连接器设置有三个,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器设置有两个并从所述下盖的其中一侧边的插接口插入,以与对应两个母端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公端连接器设置有三个并从所述下盖的另一侧边的插接口插入,以与对应一个母端连接器电性连接。
10.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
公端连接器,包括塑胶本体及收容在所述塑胶本体内的公端端子;
母端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母端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内开设有供公端连接器插入的对接空间,所述母端端子的接触部收容在所述对接空间内,以与所述公端端子电性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塑胶本体后端一侧的后盖及设置在所述塑胶本体内侧的胶圈,且所述胶圈与所述塑胶本体及后盖相互组合形成防水结构。
CN201720702481.XU 2017-06-16 2017-06-16 集成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组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38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02481.XU CN207338770U (zh) 2017-06-16 2017-06-16 集成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02481.XU CN207338770U (zh) 2017-06-16 2017-06-16 集成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38770U true CN207338770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425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0248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38770U (zh) 2017-06-16 2017-06-16 集成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38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3911B (zh) 电连接器组合
US843971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power cable
EP1501157A2 (en) Connecting box for a solar panel and solar panel
CN204333335U (zh) 电连接器
CN102623848A (zh) 电连接器
CN20192785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7250764U (zh) 电连接器
CN206834389U (zh) Type C型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5337090A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6211129U (zh) 电连接器
CN204103096U (zh) 电连接器
CN107317161A (zh) 集成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组合
CN207338770U (zh) 集成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组合
CN205724158U (zh) 插头连接器
CN105098474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9546066B (zh) 电池模组用连接系统及支架组件
CN207217959U (zh) 集成连接器组件及其转接盒和pcb转接板
CN208093853U (zh) 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
CN107275866A (zh) 电连接器
CN212811231U (zh) 一种密集型母线槽
CN208889888U (zh) 基板用连接器及其组合
TWM550482U (zh) 集成連接器元件及其連接器組合
CN106532279B (zh) 全自动打线式信息模块
CN207368273U (zh) 一种防松脱灯具连接器
CN105071086A (zh) 一种防翘曲的插座电子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