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31747U - 一种连拱式隧道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拱式隧道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331747U CN207331747U CN201721254670.1U CN201721254670U CN207331747U CN 207331747 U CN207331747 U CN 207331747U CN 201721254670 U CN201721254670 U CN 201721254670U CN 207331747 U CN207331747 U CN 2073317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tunnel
- pile
- plate
- transport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拱式隧道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结构,包括三排平行设置的桩基础;每一排桩基础的顶端各与一根承台梁固定连接;所述桩基础顶端以下部分埋设于土体内;三根承台梁分别通过墙体与一根纵梁连接,且位于中间的墙体底端设置于连拱隧道中墙内;相邻两根纵梁之间均通过多根横梁连接;相邻两面墙体之间的空间内均设置明洞。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利用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将上部房屋荷载传递到明洞两侧的深层土体中去,减小了隧道明洞结构的附加应力与变形,增加其运营使用的安全性,使隧道明洞与上部房屋结构的共建成为现实,可以减少工程造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连拱式隧道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公路铁路路网的加密,城市地铁的大规模修建,大量的隧道工程都在加紧建设中。相应的,城区浅埋明挖隧道和洞口明挖段也会逐渐增多。为了节约土地资源,隧道上部就会修建越来越多的房屋建筑,这便给设计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国内现状来看,解决上述问题主要存在两种技术方案,一种方案是先修建房屋,之后修建的隧道下穿既有房屋,这种方案中,明挖隧道需要下穿既有建筑,而明挖隧道的施工本身对地层扰动就大,加之其不能影响上部房屋建筑的安全稳定,所以这种方案的施工难度较大,风险较高,极大地增加了工程造价;第二种方案是先修建隧道,之后在其上部修建房屋结构。这种方案中,如不采取适当措施,上部房屋便会对既有隧道结构产生附加荷载,造成隧道结构的扰动变形,甚至破坏。
因此,如何实现隧道明洞与上部建筑的共建,同时保证隧道与房屋的正常运营使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明洞施工方案没有关于下穿房屋结构的可行性方案,导致隧道明洞结构的附加应力大,容易变形,施工难度大,造价高,降低了其运营使用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连拱式隧道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结构,减小隧道明洞结构的附加应力与变形,降低工程造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拱式隧道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结构,包括三排平行设置的桩基础;每一排桩基础的顶端各与一根承台梁固定连接;所述桩基础顶端以下部分埋设于土体内;三根承台梁分别通过墙体与一根纵梁连接,且位于中间的墙体底端设置于连拱隧道中墙内;相邻两根纵梁之间均通过多根横梁连接;相邻两面墙体之间的空间内均设置明洞。
每一排桩基础中,各桩基础等间隔设置。
所述桩基础顶端嵌入所述承台梁,且嵌入深度至少为10cm。
所述明洞衬砌厚度应比设计值大5-10cm,且明洞衬砌外缘距墙体净距至少为50cm。
所述桩基础采用端承桩。
所述三根纵梁上表面均与体系板连接,使得所有横梁均设置于所述体系板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利用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将上部房屋荷载传递到明洞两侧的深层土体中去,减小了隧道明洞结构的附加应力与变形,增加其运营使用的安全性,使隧道明洞与上部房屋结构的共建成为现实,可以减少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将隧道明洞上部房屋结构的荷载传递至两侧的深层土体中去,有效地减小了上部房屋结构对隧道衬砌的附加应力与沉降。施工的具体过程为:明洞洞口段外的土方开挖及明洞洞身的土体开挖,开挖至隧道结构底部标高;依据定位在下层土体中施做桩身结构,待桩身施做完成后再进行桩顶承台梁的施做;完成后进行连拱隧道中墙结构的施做;之后进行隧道明洞洞身结构的施工,荷载传递体系中的墙、梁结构也同时进行施做;最后待主体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之后进行回填土,修建上部板结构及房屋结构。
桩基础1尺寸根据上部建筑物的荷载进行设计,宜采用端承桩,即桩端应深入到承载能力较好的土层中,以减小沉降。
承台梁2配筋计算应按照承台梁进行,而非浅基础,且桩基嵌入承台深度不小于10cm。
传递体系墙体4和梁结构(横梁6和纵梁5)与明洞3洞身衬砌同时施做,明洞衬砌厚度应比设计值大5-10cm,且明洞衬砌外缘距墙体净距不得小于50cm,待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方可进行回填土。
本实例在具体施工时,所采取的步骤如下(以连拱式隧道为例):
(1)参见图1,进行明洞洞口外及洞身段的土体开挖,进行桩基础1的施做,桩基尺寸根据上部建筑物的荷载进行设计,宜采用端承桩。
(2)参见图1,与桩基顶部施做承台梁2,将纵向桩基链接起来,且桩基应嵌入承台深度不小于10cm。
(3)参见图1,进行连拱隧道中墙结构8的施工。
(4)参见图1,同时施做明洞洞身结构3,以及荷载传递体系的墙、梁,明洞洞身施工按照既有规范即可,只需将衬砌厚度增大5-10cm。
(5)参见图1,待明洞洞身结构、传递体系墙体及横纵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进行回填土。
(6)参见图1,填土至设计标高后,进行体系板7的施做。
完成整个过程后,即可在该体系上部修建房屋结构。
Claims (6)
1.一种连拱式隧道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排平行设置的桩基础(1);每一排桩基础(1)的顶端各与一根承台梁(2)固定连接;所述桩基础(1)顶端以下部分埋设于土体内;三根承台梁(2)分别通过墙体(4)与一根纵梁(5)连接,且位于中间的墙体(4)底端设置于连拱隧道中墙(8)内;相邻两根纵梁(5)之间均通过多根横梁(6)连接;相邻两面墙体(4)之间的空间内均设置明洞(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拱式隧道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排桩基础(1)中,各桩基础(1)等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拱式隧道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础(1)顶端嵌入所述承台梁(2),且嵌入深度至少为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拱式隧道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明洞(3)衬砌厚度应比设计值大5-10cm,且明洞(3)衬砌外缘距墙体净距至少为5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拱式隧道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础(1)采用端承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拱式隧道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根纵梁(5)上表面均与体系板(7)连接,使得所有横梁(6)均设置于所述体系板(7)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54670.1U CN207331747U (zh) | 2017-09-28 | 2017-09-28 | 一种连拱式隧道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54670.1U CN207331747U (zh) | 2017-09-28 | 2017-09-28 | 一种连拱式隧道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331747U true CN207331747U (zh) | 2018-05-08 |
Family
ID=62366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25467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31747U (zh) | 2017-09-28 | 2017-09-28 | 一种连拱式隧道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33174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18942A (zh) * | 2020-02-29 | 2020-06-02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厚层土质地基隧道明洞高填方结构及构筑方法 |
-
2017
- 2017-09-28 CN CN201721254670.1U patent/CN20733174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18942A (zh) * | 2020-02-29 | 2020-06-02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厚层土质地基隧道明洞高填方结构及构筑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97478B (zh) | 分布式抗剪阻滑钢筋混凝土桩防治软岩巷道底鼓方法 | |
CN204401385U (zh) | 一种处理深厚软土岩溶地基的路基结构 | |
CN102691302B (zh) | 一种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混凝土结构 | |
CN105804119A (zh) | 一桩二用地下廊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294769B (zh) | 一种补桩与增大台帽组合加固已建桥台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04532714B (zh) | 一种处理深厚软土岩溶地基的路基结构 | |
CN103711135A (zh) | 一种联拱结构抗滑桩 | |
CN104947681A (zh) | 一种超大超深地下室基坑的施工方法 | |
CN103046543A (zh) | 一种不等间距布设的外等腰梯形空心横截面抗滑桩 | |
CN203334270U (zh) | 一种可装配埋入式预制空心地下连续墙 | |
CN103215950B (zh) | 回填区桩基接长施工方法 | |
CN207331747U (zh) | 一种连拱式隧道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结构 | |
CN104074183A (zh) | 一种钻孔及根部注入砼的组合桩植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4097889U (zh) | 一种补桩与增大台帽组合加固已建桥台结构 | |
CN103215965A (zh) | 层板式高桩承台塔吊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5386462A (zh) | 整体施工式中小型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195766U (zh) | 一种拱盖暗挖顺筑地下结构 | |
CN207267996U (zh) | 一种板-梁-墙-桩荷载传递体系结构 | |
CN204783020U (zh) | 一种大跨度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设备 | |
CN203846503U (zh) | 一种两条已建地铁隧道中部明挖区间基坑支护体系 | |
CN105696701A (zh) | 一种顺坡剪力墙建筑开发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759391B (zh) | 一种联排空心截面组合结构的抗滑桩群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195752U (zh) | 一种拱盖暗挖逆筑地下结构 | |
CN209555962U (zh) | 一种适用于钻孔灌注桩ⅲ类桩与承台连接结构 | |
CN209941687U (zh) | 基于近接深基坑施工环境的重载设备吊装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