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31484U - 一种单向道路减速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向道路减速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31484U
CN207331484U CN201721121079.9U CN201721121079U CN207331484U CN 207331484 U CN207331484 U CN 207331484U CN 201721121079 U CN201721121079 U CN 201721121079U CN 207331484 U CN207331484 U CN 207331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eleration strip
spring
road surface
flap
reductio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210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翠玲
魏志乾
张新刚
高建美
王亚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1210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31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31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31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向道路减速带,属于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呈拱形的减速带,所述减速带底部铰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底部穿设在导向套内,所述导向套固定在路面上,支撑轴上固定有复位块,所述导向套上套有第一弹簧,所述复位块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在路面上,所述减速带两侧分别设置前减速板和后减速板,所述前减速板的外端铰接在路面上,另一端搭在减速带上,所述后减速板外端铰接在路面上,另一端位于减速带下方,所述后减速板下方通过第二弹簧与路面连接,后减速板下方设置有支撑块。本实用新型车辆经过时通过前减速板、减速带、后减速板的渐变,减小车辆的颠簸感。

Description

一种单向道路减速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向道路减速带。
背景技术
目前减速带为代表的强制控速设施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设置减速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车速,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现有的减速带一般为橡胶材质,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地面上,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车速,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但对于车辆驾驶员来说却因强烈的颠簸而感到不舒服,降低了车辆行驶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向道路减速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包括呈拱形的减速带,所述减速带底部铰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底部穿设在导向套内,所述导向套固定在路面上,支撑轴上固定有复位块,所述导向套上套有第一弹簧,所述复位块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在路面上,所述减速带两侧分别设置前减速板和后减速板,所述前减速板的外端铰接在路面上,另一端搭在减速带上,所述后减速板外端铰接在路面上,另一端位于减速带下方,所述后减速板下方通过第二弹簧与路面连接,后减速板下方设置有支撑块。
以上结构,车辆从前减速板、减速带、后减速板依次通过,当经过前减速板时,前减速板以铰接处为中心为向下旋转,减小前减速板的倾角,同时减速带受压以支撑轴为中心向前减速板侧旋转,车辆继续向前运行,下压第一弹簧,支撑轴在导向套内向下运行,减速带高度降低,同时减速带下压后减速板,减小后减速板的倾角,车辆经过减速带后,减速带和前减速板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复位,车辆经过后减速板后,后减速板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复位,支撑块可限制后减速板的倾角,防止后减速板落平,保证减速带和后减速板之间有渐变的倾角,减小车辆的颠簸感。
较佳的,所述前减速板下方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减速带端部下方。通过限位块限制减速带的旋转,当减速带端部抵在限位块上时,不能继续转动。
较佳的,所述前减速板通过第三弹簧与路面连接。通过第三弹簧下拉前减速板,避免复位时前减速板外翻。
较佳的,所述减速带底部连接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分布在支撑轴的两侧,所述第四弹簧底部固定在地面上。通过第四弹簧保持减速带左右端平衡,防止侧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经过时通过前减速板、减速带、后减速板的渐变,减小车辆的颠簸感;其中支撑块限制后减速板的倾角,第三弹簧避免复位时前减速板外翻,通过第四弹簧保持减速带左右端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包括呈拱形的减速带1,减速带1底部铰接有支撑轴2,减速带1底部连接有第四弹簧12,第四弹簧12分布在支撑轴2的两侧,第四弹簧12底部固定在地面上;支撑轴2底部穿设在导向套3内,导向套3预埋在路面的混凝土内,支撑轴2上固定有环形的复位块5,导向套3上套有第一弹簧4,复位块5通过第一弹簧4连接在路面上,减速带1右侧设置有前减速板6,左侧设置有后减速板7,前减速板6的外端铰接在路面上,另一端搭在减速带1上,前减速板6下方设置有限位块10,限位块10位于减速带1端部下方;前减速板6通过第三弹簧11与路面连接。后减速板7外端铰接在路面上,另一端位于减速带1下方,后减速板7下方通过第二弹簧8与路面连接,后减速板7下方设置有支撑块9,当后减速板7抵在支撑块9上时,后减速板7的表面与支撑块9的上表面完全贴合。
其中,道路的混凝土内可提前预埋多个金属固定件,将前减速板6和后减速板7的外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金属固定件上,也可将各个弹簧的底部固定在金属固定件上。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单向道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拱形的减速带(1),所述减速带(1)底部铰接有支撑轴(2),所述支撑轴(2)底部穿设在导向套(3)内,所述导向套(3)固定在路面上,支撑轴(2)上固定有复位块(5),所述导向套(3)上套有第一弹簧(4),所述复位块(5)通过第一弹簧(4)连接在路面上,所述减速带(1)两侧分别设置前减速板(6)和后减速板(7),所述前减速板(6)的外端铰接在路面上,另一端搭在减速带(1)上,所述后减速板(7)外端铰接在路面上,另一端位于减速带(1)下方,所述后减速板(7)下方通过第二弹簧(8)与路面连接,后减速板(7)下方设置有支撑块(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道路减速带,其特征是:所述前减速板(6)下方设置有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还位于减速带(1)端部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道路减速带,其特征是:所述前减速板(6)通过第三弹簧(11)与路面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道路减速带,其特征是:所述减速带(1)底部连接有第四弹簧(12),第四弹簧(12)分布在支撑轴(2)的两侧,所述第四弹簧(12)底部固定在地面上。
CN201721121079.9U 2017-09-03 2017-09-03 一种单向道路减速带 Active CN207331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21079.9U CN207331484U (zh) 2017-09-03 2017-09-03 一种单向道路减速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21079.9U CN207331484U (zh) 2017-09-03 2017-09-03 一种单向道路减速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31484U true CN207331484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71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21079.9U Active CN207331484U (zh) 2017-09-03 2017-09-03 一种单向道路减速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3148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4177A (zh) * 2019-02-20 2019-06-28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汽车弹跳的市政道路减速装置
CN110184962A (zh) * 2019-07-15 2019-08-30 王建军 一种单向道防颠减速带
CN114772141A (zh) * 2022-06-17 2022-07-22 佛山井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轮胎旋转货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4177A (zh) * 2019-02-20 2019-06-28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汽车弹跳的市政道路减速装置
CN110184962A (zh) * 2019-07-15 2019-08-30 王建军 一种单向道防颠减速带
CN114772141A (zh) * 2022-06-17 2022-07-22 佛山井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轮胎旋转货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31484U (zh) 一种单向道路减速带
CN204826669U (zh) 一种旋转布料装置
CN110254487A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管道摆放车
CN201800917U (zh) 一种着陆轮防摆振机构
CN208039006U (zh) 一种消除桥头跳车的桥梁接地段结构
CN207005464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管道支撑架
CN204022301U (zh) 一种防震大车行走装置
CN201553164U (zh) 一种矿车阻车器
CN210912089U (zh) 一种移动便携式直流充电桩
CN212243403U (zh) 一种具有减震保护效果的斗车
CN213365859U (zh) 一种地铁司机应急处理考核模拟驾驶设备
CN205908014U (zh) 用于液压爬模系统的涡轮螺杆式可连续调节的支撑装置
CN210912930U (zh) 一种飞机轮毂自动退漆机
CN107500208A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登高装置
CN202699454U (zh) 带缓冲臂的底盘
CN203684753U (zh) 移动式多层立体停车设备
CN209776640U (zh) 一种带有儿童减震座椅的电动车
CN113833342A (zh) 一种矿区外来人员监控系统
CN207810579U (zh) 输送机无动力断带保护装置
CN207591278U (zh) 一种虚拟现实模拟设备的展示台
CN107130516A (zh) 一种具有抗倾覆功能的转体施工用球铰装置
CN208105112U (zh) 一种可伸缩式道路限高杆
CN206496898U (zh) 一种用于载重行走的实验装置
CN206172854U (zh) 一种凸轮防滑落装置
CN214028606U (zh) 一种架空乘人器防脱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