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20272U - 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20272U
CN207320272U CN201721225830.XU CN201721225830U CN207320272U CN 207320272 U CN207320272 U CN 207320272U CN 201721225830 U CN201721225830 U CN 201721225830U CN 207320272 U CN207320272 U CN 207320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ort
import
export mix
cool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258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中华
阳玉龙
朴昌浩
沈海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ingularity Intelligent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art Ca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art Ca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art Ca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258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20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20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202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其中,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包括:两个三通阀;每个三通阀均置于电池箱体内且与电池箱体的内壁相连接,每个三通阀均包括内部中空的阀体和设置在阀体上且相互连通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每个三通阀的第一端口均穿设于电池箱体,用于与外部冷却水系统相连通,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用于与电池箱体内部的循环管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仅仅通过两个三通阀实现了电池内部循环管路与电池外部循环管路的连接,大大简化了冷却液系统的进出口结构,减小了该进出口结构的占用空间,便于在电池箱内部布置。

Description

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占据着电动汽车将近一半价格的电池系统其重要性自不言而喻。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在提供电能的同时,其本身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会加速电池老化,甚至会产生热失控发生爆炸的风险。为了降低电池系统由于热量积累产生的潜在危险,需要设计热量转移系统。目前常用的热量转移系统有强制风冷系统、自然冷却系统、液体循环冷却系统。而在各种冷却方式中,应用最广泛、最有发展前景的就是液冷循环系统。液冷循环系统能有效地移除电池系统产生的热量,降低电池起火甚至爆炸的风险,是整个电池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电池冷却系统的总进出口结构,既与内部管路连接,又与外部循环泵连接,是整个电池循环系统的关键枢纽结构。
目前,电池冷却系统总进出口的结构一般如图1所示,进出口结构集中在一个阀体1’上,阀体1’有四个口,分别为:设置在电池包外部的第一进口11’和第二出口12’,与外部循环泵相连通;电池包内也有两个口,分别为第二进口13’和第二出口14’,与电池包内部的冷却管路相连通。为了更好地实现循环,一般电池包内部的进出口,会分别分出两路,对应电池包的两个循环区域。这样一来,电池包内部的两个口就会采用软管结构分流出四个口。可以看出,该进出口结构有如下缺陷:一、结构集中,占用空间大。为提高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电池系统内部结构非常紧凑,而上述进出口结构势必造成电池包内部的两个总进出水管口、四个分流口集中在一起,在电池紧凑的结构空间中,很难实现,或者需要牺牲其他空间才能实现;二、整个进出口结构为集中式阀体,如果其中一个进出口出现损坏,整个阀体均需要更换;三、装卸繁琐,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由于体积大,在狭窄的电池系统空间中,装卸时与高低压接插件、高压线束、水管管路等零部件易产生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旨在解决现有进出口结构占用空间大以及不易于更换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该结构包括:两个三通阀;其中,每个所述三通阀均置于电池箱体内且与电池箱体的内壁相连接,每个所述三通阀均包括内部中空的阀体和设置在阀体上且相互连通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每个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口均穿设于所述电池箱体,用于与外部冷却水系统相连通,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用于与电池箱体内部的循环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中,每个所述三通阀的阀体与电池箱体内壁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中,每个所述三通阀的阀体与电池箱体内壁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中,每个所述三通阀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均置于所述第一端口的两侧且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中,所述第一端口与外部冷却水系统通过快插接头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中,所述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与电池内部的循环管路通过快插接头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中,每个所述三通阀均设置有温度检测机构。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中,所述温度检测机构为温度传感器。
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仅仅通过两个三通阀实现了电池内部循环管路与电池外部循环管路的连接,与现有技术中的集中式阀体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大简化了冷却液系统的进出口结构,减小了该进出口结构的占用空间,便于在电池箱内部布置。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三通阀将冷却液的进出口分开,当其中一个进出口损坏时,更换所在的三通阀即可,简单易于操作。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池系统,该系统包括液冷循环系统,所述液冷循环系统设置有至少一个上述进出口结构。
由于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的电池系统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上设置有上述电池系统。
由于电池系统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电池系统的电动汽车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进出口结构实施例:
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包括:两个三通阀,分别为第一三通阀1和第二三通阀2,这两个三通阀一个作为进液阀,另一个作为出液阀,下面以第一三通阀1为例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第一三通阀1置于电池箱体1内且与电池箱体1的内壁相连接,为了便于装卸,第一三通阀1的阀体11与电池箱体内壁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第一三通阀1的阀体11与电池箱体内壁可以为螺栓连接,当然,也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对其不作任何限定。
第一三通阀1包括:内部中空的阀体11和设置在阀体11上且相互连通的第一端口12、第二端口13及第三端口14。其中,第一端口12、第二端口13和第三端口14均为三条管道,三条管道相互连通,第一三通阀1的第一端口12穿设于电池箱体3,用于与外部冷却液系统相连通,第二端口13和第三端口14置于电池箱体3内,用于与电池箱体内部的循环管路相连通。优选地,第二端口13和第三端口14均置于第一端口12的两侧且相对设置。进一步优选地,第二端口13与第三端口14同轴设置,第一端口12与第二端口13和第三端口14垂直设置。
第二三通阀2的结构与第一三通阀1相同,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说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工作时,冷却液从第一端口12进入,然后从第二端口13和第三端口14流入电池箱体内部的循环管路中,对电池系统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水经过第二三通阀2分别经第二端口23和第三端口24流入第一端口22,进而回流至外部冷却液系统。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仅仅通过两个三通阀实现了电池内部循环管路与电池外部循环管路的连接,与现有技术中的集中式阀体结构相比,本实施例大大地简化了冷却液系统的进出口结构,减小了该进出口结构的占用空间,便于在电池箱内部布置。此外,由于本实施例通过两个三通阀将冷却液的进出口分开,当其中一个进出口损坏时,更换所在的三通阀即可,简单易于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端口12与外部冷却水系统可以通过快插接头相连接,以便于安装和拆卸。同理,第二端口13和第三端口14与电池内部的循环管路也可以通过快插接头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快插结构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各种快插结构均可,本实施例对其具体结构不做任何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三通阀1上设置温度检测机构,也可以在第二三通阀2桑树何止温度检测机构,当然,也可以在第一三通阀1和第二三通阀2上同时设置温度检测机构,以对冷却液的温度进行监测。具体实施时,该温度检测机构可以为温度传感器等。
综上,本实施例中冷却液进出口结构的布置方式,结构简单,易于装配,且易于维修,不但能大大节省电池包内部的安装空间,还能显著节省电池包外部总进出口的操纵空间,对于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提高电池包的生产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电池系统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池本体和液冷系统,其中,液冷系统设置有至少一个上述进出口结构,具体实施时,该进出口结构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其不做任何限定。其中,该进出口结构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说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的电池系统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电动汽车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设置有上述电池系统。其中,电池系统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说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电池系统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电池系统的电动汽车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三通阀;其中,
每个所述三通阀均置于电池箱体内且与电池箱体的内壁相连接,每个所述三通阀均包括内部中空的阀体(11)和设置在阀体(11)上且相互连通的第一端口(12)、第二端口(13)及第三端口(14),每个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口(12)均穿设于所述电池箱体,用于与外部冷却水系统相连通,第二端口(13)和第三端口(14)用于与电池箱体内部的循环管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三通阀的阀体(11)与电池箱体内壁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三通阀的阀体(11)与电池箱体内壁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三通阀的第二端口(13)和第三端口(14)均置于所述第一端口(12)的两侧且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12)与外部冷却水系统通过快插接头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口(13)和第三端口(14)与电池内部的循环管路通过快插接头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三通阀均设置有温度检测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机构为温度传感器。
9.一种电池系统,包括液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循环系统设置有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进出口结构。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系统。
CN201721225830.XU 2017-09-22 2017-09-22 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Active CN207320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5830.XU CN207320272U (zh) 2017-09-22 2017-09-22 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5830.XU CN207320272U (zh) 2017-09-22 2017-09-22 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20272U true CN207320272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383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25830.XU Active CN207320272U (zh) 2017-09-22 2017-09-22 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202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1225A (zh) * 2017-09-22 2018-02-09 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1225A (zh) * 2017-09-22 2018-02-09 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2411A (zh) 一种有源相控阵天线液冷管网布置结构
CN106985657A (zh) 新能源纯电动客车电池电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CN105518920B (zh) 废气装置以及具有废气装置的机动车
CN207269046U (zh) 一种液冷系统及使用该液冷系统的电池系统
CN206340589U (zh)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装置
CN103346363A (zh) 一种紧凑型电动车电池液体冷却装置
CN207320272U (zh) 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7681225A (zh) 电池包冷却系统进出口结构、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WO2019126996A1 (zh) 一种浸没式的动力电池散热装置
CN103887577B (zh) 一种电池组冷却管路模块
CN206758601U (zh) 电池组件以及车辆
CN101581657A (zh) 强迫对流多功能液态介质实验回路
CN206040904U (zh) 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
CN110416660A (zh) 电池包冷却管路和电池包冷却系统
CN209389077U (zh) 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213905454U (zh) 一种纯电动宽体矿用自卸车电池散热系统
CN206076318U (zh) 锂离子电池结构
CN213340511U (zh) 一种侧挂电池式电动矿卡电池冷却系统
CN104149677B (zh) 一种防冻运水车输水系统
CN204085253U (zh) 一种聚丙烯化工工艺用换热器
CN210200913U (zh) 电池包冷却管路和电池包冷却系统
CN103438749A (zh) 一种u形管式多股流换热器管箱结构
CN208608889U (zh) 模块冷却机构和变频器
CN207624868U (zh) 箱式电池储能液冷系统
CN202730832U (zh) 挖掘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双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26

Address after: 244002 695 north section of Taishan Avenue, Tongl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atentee after: Anhui Singularity Intelligent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704, 868 Jinqi Road,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03

Patentee before: ZHICHE YOUX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4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6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