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6318U - 锂离子电池结构 - Google Patents
锂离子电池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076318U CN206076318U CN201621029027.4U CN201621029027U CN206076318U CN 206076318 U CN206076318 U CN 206076318U CN 201621029027 U CN201621029027 U CN 201621029027U CN 206076318 U CN206076318 U CN 2060763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lithium ion
- liquid outlet
- battery container
-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电池技术领域的锂离子电池结构,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的电池壳体(1)包括外层壳体(2)和内层壳体(3),外层壳体(2)为盒体结构,内层壳体(3)为盒体结构,内层壳体(3)设置在外层壳体(2)内,外层壳体(2)和内层壳体(3)之间设置间隙部(4),间隙部(4)内设置冷却液,电池芯体(5)设置在内层壳体(3)内部,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实现电池冷却,在电池工作中不会出现电池芯体因温度升高而报警问题,确保电池性能可靠,同时直接利用电池壳体作为冷却部件,不再需要单独增加冷却部件,有效降低电池制作成本,降低结构复杂程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如圆柱型)采用外壳为钢壳及铝盒体电芯设置。采用单铝壳或钢壳壳体,从空间传输散热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能量大的电池系统由单体电芯、模组成型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如果不设置散热系统或者是只采用风冷措施,在IP等级要求等依然达不到强制要求,导致壳体内的温度报警。现有技术中的冷却系统,有采用风冷方式的。但是,采用风冷方式主要,空气流过发热电池内部或者特别设计的散热管道,需要设置风冷管道,散热效果不如液冷方式,而且结构也极为复杂。而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液冷方式的,液冷方式需要在内部设置的液冷板及SI胶导热材料,将热量带到外部,然后再通过风冷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将降温的液体再次循环至发热的电池系统单体表面进行冷却,这种方式的冷却方式散热效果好,但是增加的SI胶导热材料重量会相应增加。综上,现有的技术方案更改设计复杂,成本高,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实现电池冷却,在电池工作中不会出现电池芯体因温度升高而报警问题,确保电池工作性能可靠,同时能够直接利用电池壳体作为冷却部件,而不再需要单独增加冷却部件,有效降低电池制作成本,降低结构复杂程度的锂离子电池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电池壳体、电池芯体,电池壳体包括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外层壳体为盒体结构,内层壳体为盒体结构,内层壳体设置在外层壳体内,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之间设置间隙部,间隙部内设置冷却液,所述的电池芯体设置在内层壳体内部。
所述的电池壳体上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的进液口与冷却液供给部件的进液通道连通,出液口与冷却液供给部件的回液通道连通。
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多个电池壳体,每个电池壳体上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之间的间隙部连通,每个电池壳体的出液口与另一个电池壳体的进液口连通,多个电池壳体组成电池组件。
电池壳体的间隙部内设置内部管路,内部管路一端与进液口连通,内部管路另一端与出液口连通,内部管路内设置冷却液。
所述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设置为位于同一侧电池壳体端面上的结构或进液口和出液口设置为未位于同一侧电池壳体端面上的结构。
每个电池壳体的出液口与另一个电池壳体的进液口通过管道插接件连通,管道插接件为n字形结构,管道插接件一端插装到一个电池壳体的出液口内部,管道插接件另一端插装到另一个电池壳体的进液口内部,所述的内部管路设置为S形的结构。
管道插接件插装的一个电池壳体的出液口的部位设置密封块Ⅰ,管道插接件插装到另一个电池壳体的进液口的位置设置密封块Ⅱ。
密封块Ⅰ中部位置设置凹进的环槽Ⅰ,密封块Ⅰ设置为能够通过环槽Ⅰ卡装在出液口上的结构,密封块Ⅱ中部位置设置凹进的环槽Ⅱ,密封块Ⅱ设置为能够通过环槽Ⅱ卡装在进液口上的结构。
所述的冷却液设置为由水和乙醇混合而成的结构,冷却液的水和乙醇的配制比例为:1:1。
所述的密封块Ⅰ和密封块Ⅱ均设置为由SI胶制作而成的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通过电池壳体1设置为外层壳体2和内层壳体,在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之间设置间隙部,间隙部即作为承载冷却液的部件,通过冷却液在间隙部的循环,有效带走内层壳体内的电池芯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实现电池降温的目的,有效提高对电池的降温效率,避免电池温度过高出现报警,确保电池能够正常工作,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直接对电池壳体的结构进行改进,利用电池壳体作为冷却部件,而不再需要单独增加冷却部件,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之间的间隙部即为冷却液的承载部件,这样的结构能够节省零部件数量和材料,有效降低电池制作成本,降低结构复杂程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实现电池冷却,在电池工作中不会出现电池芯体因温度升高而报警问题,确保电池工作性能可靠,同时能够直接利用电池壳体作为冷却部件,而不再需要单独增加冷却部件,有效降低电池制作成本,降低结构复杂程度。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的管道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电池壳体;2、外层壳体;3、内层壳体;4、间隙部;5、电池芯体;6、进液口;7、出液口;8、电池组件;9、内部管路;10、管道插接件;11、密封块Ⅰ;12、密封块Ⅱ;13、环槽Ⅰ;14、环槽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电池壳体1、电池芯体5,电池壳体1包括外层壳体2和内层壳体3,外层壳体2为盒体结构,内层壳体3为盒体结构,内层壳体3设置在外层壳体2内,外层壳体2和内层壳体3之间设置间隙部4,间隙部4内设置冷却液,所述的电池芯体5设置在内层壳体3内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电池壳体1设置为外层壳体2和内层壳体3,在外层壳体2和内层壳体3之间设置间隙部,间隙部即作为承载冷却液的部件,通过冷却液在间隙部的循环,有效带走内层壳体内的电池芯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而有效实现电池降温的目的,避免电池温度过高出现报警,确保电池能够正常工作,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直接对电池壳体的结构进行改进,利用电池壳体作为冷却部件,而不再需要单独增加冷却部件,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之间的间隙部即为冷却液的承载部件,这样的结构能够节省零部件数量和材料,有效降低电池制作成本,降低结构复杂程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实现电池冷却,在电池工作中不会出现电池芯体因温度升高而报警问题,确保电池工作性能可靠,同时能够直接利用电池壳体作为冷却部件,而不再需要单独增加冷却部件,有效降低电池制作成本,降低结构复杂程度。
所述的电池壳体1上设置进液口6和出液口7,所述的进液口6与冷却液供给部件的进液通道连通,出液口7与冷却液供给部件的回液通道连通。冷却液供给部件的设置,能够实现冷却液的流动循环,从而持续带走电池的热量。
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多个电池壳体1,每个电池壳体1上设置进液口6和出液口7,进液口6和出液口7分别与外层壳体2和内层壳体3之间的间隙部4连通,每个电池壳体1的出液口7与另一个电池壳体1的进液口6连通,多个电池壳体1组成电池组件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通过多个电池壳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即为锂离子电池结构的结构,而电池壳体的数量根据需要选择。每个电池壳体与另一个电池壳体连接,不同电池壳体之间可以并联连接,也可以串联连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电池壳体内的冷却液之间相互连通,这样就能够通过冷却液进行降温冷却。
电池壳体1的间隙部4内设置内部管路9,内部管路9一端与进液口6连通,内部管路9另一端与出液口7连通,内部管路9内设置冷却液。上述结构,在通过内部管路的设置,实现冷却液在电池壳体内的输送,用于带走电池热量。
所述的进液口6和出液口7设置为位于同一侧电池壳体1端面上的结构或进液口6和出液口7设置为未位于同一侧电池壳体1端面上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当需要不同电池壳体之间并联时,进液口和出液口设置为位于同一侧电池壳体1端面上的结构,当需要不同电池壳体之间串联时,进液口6和出液口7设置为未位于同一侧电池壳体1端面上的结构,满足电池壳体的连接需要。
如附图1-附图3所示,每个电池壳体1的出液口7与另一个电池壳体1的进液口6通过管道插接件10连通,管道插接件10为n字形结构,管道插接件10一端插装到一个电池壳体1的出液口7内部,管道插接件10另一端插装到另一个电池壳体1的进液口6内部,内部管路9设置为S形的结构。管道插接件的设置,用于实现不同电池壳体之间的连接,管道插接件10能够实现不同电池壳体之间的快速连接,只需简单插接,就能实现不同电池壳体之间的连通,而管道插接件10的拆卸更换也极为方便快捷。内部管路9设置在间隙部内,内部管路9在间隙部内呈S形的结构,绕间隙部一周布置。这样,电池芯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间隙部内,并被间隙部内的内部管路9内的冷却液吸收,从而有效降低电池产生的热量,避免电池工作时因温度过高而报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电池壳体内的冷却液与外部的冷却液供给部件连通,实现冷却液的流动和循环,确保能够不断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带走。当多个电池壳体串联或并联组成电池组件时,其中一个进液口与冷却液供给部件连通,一个出液口与冷却液供给部件连通,确保整个电池组件的多个电池壳体内的冷却液与冷却液供给部件之间形成流动循环,从而实现电池冷却目的。
电池壳体的进液口与冷却液供给部件的进液通道连通,电池壳体的出液口与冷却液供给部件的回液通道连通。冷却液往复循环,实现对电池的可靠降温。
如附图3,管道插接件10插装的一个电池壳体1的出液口7的部位设置密封块Ⅰ11,管道插接件10插装到另一个电池壳体1的进液口6的位置设置密封块Ⅱ12。密封块Ⅰ11和密封块Ⅱ12的设置,能够实现管道插接件与出液口和进液口的可靠连接和可靠密封,确保管道插接件在晃动时不会松动掉落。
密封块Ⅰ11中部位置设置凹进的环槽Ⅰ13,密封块Ⅰ11设置为能够通过环槽Ⅰ13卡装在出液口7上的结构,密封块Ⅱ12中部位置设置凹进的环槽Ⅱ14,密封块Ⅱ12设置为能够通过环槽Ⅱ14卡装在进液口6上的结构。环槽Ⅰ13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块Ⅰ11与出液口7部位的卡紧,环槽Ⅱ14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块Ⅱ12与进液口6部位的卡紧,实现可靠连接。
所述的冷却液设置为由水和乙醇混合而成的结构,冷却液的水和乙醇的配制比例为:1:1。根据电池产生热量大小,可以对冷却液的流速通过冷却液供给部件进行控制,电池产生的热量越大,流速越快,从而能够确保电池工作时始终处于满足温度要求的范围之内,确保电池能够可靠进行工作,不会损坏。
所述的密封块Ⅰ11和密封块Ⅱ12均设置为由SI胶制作而成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通过电池壳体1设置为外层壳体2和内层壳体,在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之间设置间隙部,间隙部即作为承载冷却液的部件,通过冷却液在间隙部的循环,有效带走内层壳体内的电池芯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实现电池降温的目的,有效提高对电池的降温效率,避免电池温度过高出现报警,确保电池能够正常工作,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直接对电池壳体的结构进行改进,利用电池壳体作为冷却部件,而不再需要单独增加冷却部件,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之间的间隙部即为冷却液的承载部件,这样的结构能够节省零部件数量和材料,有效降低电池制作成本,降低结构复杂程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实现电池冷却,在电池工作中不会出现电池芯体因温度升高而报警问题,确保电池工作性能可靠,同时能够直接利用电池壳体作为冷却部件,而不再需要单独增加冷却部件,有效降低电池制作成本,降低结构复杂程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电池壳体(1)、电池芯体(5),电池壳体(1)包括外层壳体(2)和内层壳体(3),外层壳体(2)为盒体结构,内层壳体(3)为盒体结构,内层壳体(3)设置在外层壳体(2)内,外层壳体(2)和内层壳体(3)之间设置间隙部(4),间隙部(4)内设置冷却液,所述的电池芯体(5)设置在内层壳体(3)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壳体(1)上设置进液口(6)和出液口(7),所述的进液口(6)与冷却液供给部件的进液通道连通,出液口(7)与冷却液供给部件的回液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多个电池壳体(1),每个电池壳体(1)上各设置有进液口(6)和出液口(7),进液口(6)和出液口(7)分别与外层壳体(2)和内层壳体(3)之间的间隙部(4)连通,每个电池壳体(1)的出液口(7)与另一个电池壳体(1)的进液口(6)连通,多个电池壳体(1)组成电池组件(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池壳体(1)的间隙部(4)内设置内部管路(9),内部管路(9)一端与进液口(6)连通,内部管路(9)另一端与出液口(7)连通,内部管路(9)内设置冷却液。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口(6)和出液口(7)设置为位于同一侧电池壳体(1)端面上的结构或进液口(6)和出液口(7)设置为未位于同一侧电池壳体(1)端面上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电池壳体(1)的出液口(7)与另一个电池壳体(1)的进液口(6)通过管道插接件(10)连通,管道插接件(10)为n字形结构,管道插接件(10)一端插装到一个电池壳体(1)的出液口(7)内部,管道插接件(10)另一端插装到另一个电池壳体(1)的进液口(6)内部,所述的内部管路(9)设置为S形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管道插接件(10)插装的一个电池壳体(1)的出液口(7)的部位设置密封块Ⅰ(11),管道插接件(10)插装到另一个电池壳体(1)的进液口(6)的位置设置密封块Ⅱ(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密封块Ⅰ(11)中部位置设置凹进的环槽Ⅰ(13),密封块Ⅰ(11)设置为能够通过环槽Ⅰ(13) 卡装在出液口(7)上的结构,密封块Ⅱ(12)中部位置设置凹进的环槽Ⅱ(14),密封块Ⅱ(12)设置为能够通过环槽Ⅱ(14)卡装在进液口(6)上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块Ⅰ(11)和密封块Ⅱ(12)均设置为由SI胶制作而成的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29027.4U CN206076318U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锂离子电池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29027.4U CN206076318U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锂离子电池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076318U true CN206076318U (zh) | 2017-04-05 |
Family
ID=58436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29027.4U Active CN206076318U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锂离子电池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07631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52558A (zh) * | 2016-08-31 | 2016-12-21 | 江苏金坛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 |
CN112968229A (zh) * | 2021-02-05 | 2021-06-15 | 天津海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化散热模组锂电池 |
-
2016
- 2016-08-31 CN CN201621029027.4U patent/CN20607631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52558A (zh) * | 2016-08-31 | 2016-12-21 | 江苏金坛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 |
CN106252558B (zh) * | 2016-08-31 | 2019-02-19 | 江苏金坛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 |
CN112968229A (zh) * | 2021-02-05 | 2021-06-15 | 天津海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化散热模组锂电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09618B (zh) | 一种用于锂电池散热的微通道冷却均温系统 | |
CN207765589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渐缩型双流道液冷板 | |
CN206322821U (zh) | 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动力电池模组 | |
CN206180052U (zh) | 一种基于定形相变材料的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 | |
CN109686887A (zh) | 一种可阻止热失控扩展的圆柱动力电池液冷热管理结构 | |
CN207818836U (zh) | 电池模组、导热件以及电池包 | |
CN105990621A (zh) | 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水冷板结构 | |
CN107293822A (zh) | 电池冷却装置 | |
CN206225441U (zh) | 液冷和相变冷却结合的锂离子电池箱体 | |
CN105552273A (zh) | 一种动力电池组及其热管理系统和控制方法 | |
CN104538699B (zh) | 电动汽车水冷电池模组以及水冷电池箱 | |
CN203427605U (zh) | 一种与电动汽车车身结合的动力电池组散热系统 | |
CN204424406U (zh) | 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水冷板结构 | |
CN206076318U (zh) | 锂离子电池结构 | |
CN209786138U (zh) | 一种电池包液冷装置 | |
CN207381504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水冷装置 | |
CN206040904U (zh) | 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 | |
CN208460918U (zh) | 新型液冷电池包 | |
CN202749482U (zh) | 一种用于锂电池散热的微通道冷却均温系统 | |
CN208111526U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系统 | |
CN207517826U (zh) | 用于动力电池组散热的非等距t型流道空气冷却系统 | |
CN203895574U (zh) | 一种锂电池的蜂窝式液冷装置 | |
CN208460928U (zh) | 一种动力电池包液冷系统 | |
CN207624868U (zh) | 箱式电池储能液冷系统 | |
CN209200112U (zh) | 一种新型电池模组的散热降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