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3716U - 水温调节机构及电解式臭氧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水温调节机构及电解式臭氧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13716U
CN207313716U CN201721378681.0U CN201721378681U CN207313716U CN 207313716 U CN207313716 U CN 207313716U CN 201721378681 U CN201721378681 U CN 201721378681U CN 207313716 U CN207313716 U CN 207313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body
water
controlling mechanism
water temperatur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786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树钒
肖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Tachibanai Shu Q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Tachibanai Shu Q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Tachibanai Shu Q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Tachibanai Shu Q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786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13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13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13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温调节机构及采用该水温调节机构的电解式臭氧发生器。所述水温调节机构包括导热金属体、用于加热所述导热金属体的加热器及用于降低所述导热金属体温度的散热器,所述导热金属体包括金属本体、贯穿所述金属本体形成的多个通孔、由所述金属本体的外周缘向远离所述金属本体方向分别延伸的且相对设置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及多个毛细金属管,所述毛细金属管的形状与所述通孔的形状相适配且收容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进水端、所述毛细金属管和所述出水端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温调节机构结构简单,能保证阳极水箱的水温保持在合适温度。

Description

水温调节机构及电解式臭氧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除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温调节机构及采用该水温调节机构的电解式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现有制备臭氧的方法主要应用有电晕放电法、紫外线法制备和低压电解法制备。电晕放电法和紫外线法制备臭氧都存在衍生氮氧化物有毒物质,一氧化氮气体有毒,难溶于水;氮氧化物经过多重反应最终变化为二氧化氮(棕红色有毒气体),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形成亚硝酸盐(致癌物),而含亚硝酸盐的水对人体有可致命的伤害。低压电解法以纯水为产生源,工作时无需使用氧气源及高压臭氧主机外的其它配套仪器,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采用连续法低压电解法制备臭氧时,所述电解式臭氧发生器包括阳极水箱、阴极水箱及分别与所述阳极水箱的出水口和所述阴极水箱的出水口连接的电解器,阳极水箱内的会被电解掉。在电解过程中,阳极水箱内的水温需要控制在合适的温度,当水温太高时,臭氧会分解会降低臭氧生成效率,当水温太低时,不利于电解器工作,因此,需对阳极水箱内的水温进行监控。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不耐臭氧,不能直接放入水槽内,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检测数据不准确。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阳极水箱水温调节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调节阳极水箱水温的水温调节机构及采用该水温调节机构的臭氧发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温调节机构,所述水温调节机构应用于调节电解式臭氧发生器的阳极水箱的水温,所述水温调节机构包括导热金属体、用于加热所述导热金属体的加热器及用于降低所述导热金属体温度的散热器,所述导热金属体包括金属本体、贯穿所述金属本体形成的多个通孔、由所述金属本体的外周缘向远离所述金属本体方向分别延伸的且相对设置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及多个毛细金属管,所述毛细金属管的形状与所述通孔的形状相适配且收容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进水端、所述毛细金属管和所述出水端依次连通。
优选地,所述毛细金属管通过导热胶固定于所述通孔。
优选地,所述金属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及连接所述顶壁和底壁的侧壁,所述通孔贯穿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
优选地,所述进水端包括由所述顶壁的外周缘向远离所述底壁方向延伸的第一腔体及由所述第一腔体向外延伸的进水口,所述第一腔体的孔径和所述金属本体的内径相同,所述进水口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孔径;所述出水端包括由所述底壁的外周缘向远离所述顶壁方向延伸的第二腔体及由所述第二腔体向外延伸的出水口,所述第二腔体的孔径和所述金属本体的内径相同,所述出水口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孔径,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一腔体、所述毛细金属管、所述第二腔体及所述出水口依次连通。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散热器分设于所述金属本体两侧,所述加热器固设于所述侧壁的外壁,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片及临近所述散热片设置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片由所述金属本体向远离所述加热器的方向延伸形成。
优选地,所述金属本体和所述散热片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地,所述金属本体为铝锭。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电解式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电解器、与所述电解器连接的阳极水箱、连接所述电解器的进液口和所述阳极水箱的出水口的连接管道及设于所述连接管道的水温调节机构,所述水温调节机构为上文所述的水温调节机构。
优选地,所述电解式臭氧发生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散热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解式臭氧发生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阳极水箱内水温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温调节机构及采用该水温调节机构的电解式臭氧发生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创新性地在阳极水箱和电解器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水温调节机构,可控制阳极水箱的水温保持在合适的温度。
二、在检测到阳极水箱内的水温高于预设温度时,开启散热器,所述散热器降低导热金属体的温度,通过金属间的导热性能,毛细金属管的温度也同样降低,因而在毛细金属管内流动的水的温度也会跟着降低;在检测到阳极水箱内的水温低于预设温度时,开启加热器升高所述导热金属体的温度,通过金属间的导热性能,毛细金属管的温度也同样升高,因而在毛细金属管内流动的水的温度也会跟着升高,该水温调节机构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温调节机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图1所示水温调节机构的导热金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解式臭氧发生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述电解式臭氧发生器的温度传感器、散热器、加热器和控制器的系统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温调节机构,所述水温调节机构安装于连接阳极水箱和电解器的连接管道上,用于调节阳极水箱内的水温,以保持阳极水箱内的水在合适温度,当然该水温调节机构也同样能应用于调节其他液体温度。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水温调节机构1包括导热金属体11、用于加热所述导热金属体11温度的加热器13及用于降低所述导热金属体11温度的散热器15。当检测到所述导热金属体11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开启散热器15;当检测到所述导热金属体11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开启加热器13。
所述导热金属体11包括金属本体111、贯穿所述金属本体111形成的多个通孔113、由所述金属本体111的外周缘向远离所述金属本体111方向分别延伸的且相对设置的进水端115和出水端117、及多个毛细金属管119,所述进水端115、所述毛细金属管119和所述出水端117依次连通。
所述金属本体111为导热性通良好的实心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本体111为导热性能良好的铝锭。
所述金属本体111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1111和底壁1113及连接所述顶壁1111和底壁1113的侧壁11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本体111为方形体,所述侧壁1115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左侧壁、前侧壁、右侧壁及后侧壁。
所述通孔113贯穿所述顶壁1111和所述底壁1113或者贯穿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13贯穿所述顶壁1111和所述底壁1113。所述通孔113的数量、排列方式和孔径在,在此不做限定,其作用是用于安装毛细金属管119。
所述进水端115包括由所述顶壁1111的外周缘向远离所述底壁1113方向延伸的第一腔体1151及由所述第一腔体1151延伸向外的进水口1153。所述第一腔体1151的孔径和所述金属本体1111的内径相同,所述进水口11153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腔体1151的孔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1153由所述第一腔体1151向远离所述金属本体111的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出水端117包括由所述底壁1113的外周缘向远离所述顶壁1111方向延伸的第二腔体1171及由所述第二腔体1171向外延伸的出水口1173。所述第二腔体1171的孔径和所述金属本体111的内径相同,所述出水口1173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腔体1171的孔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1173由所述第二腔体1171向远离所述金属本体111的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进水口1153、所述第一腔体1151、所述毛细金属管119、所述第二腔体1171及所述出水口1173依次连通。
所述毛细金属管119的数量和所述通孔113的数量相同,即每个所述通孔113内均安装有一个毛细金属管119。所述毛细金属管119的形状与所述通孔113的形状相适配,指的是所述毛细金属管119的外径和所述通孔113的孔径相同,所述毛细金属管119安装于所述通孔113内两者紧密接触,即为无间隙接触,可以实现热量的传导。
所述毛细金属管119采用耐臭氧材料制备。
优选地,所述通孔113的孔壁形状和所述毛细金属管119的形状均为螺旋状,这样两者接触面积大,传递热量会更快。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13和所述毛细金属管119为直筒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毛细金属管119通过导热胶固定于所述通孔113内。
所述加热器13用于加热所述导热金属体11,所述散热器15用于降低所述导热金属体11的温度。当检测到阳极水箱内的水温高于预设温度时,开启散热器15,所述导热金属体11温度降低,通过金属间的导热性能,毛细金属管119的温度也同样降低,因而在毛细金属管119内流动的水的温度也会跟着降低;当检测到阳极水箱内的水温低于预设温度时,开启加热器15,所述导热金属体11温度升高,通过金属间的导热性能,毛细金属管119的温度也同样升高,因而在毛细金属管119内流动的水的温度也会跟着升高。所述加热器13与所述金属本体11的侧壁115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器15包括散热片151及临近所述散热片151设置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片151由所述金属本体111向远离所述加热器13的方向延伸形成。即所述加热器13和所述散热片151相对设置,具体地,加热器13设于左侧壁/右侧壁,则散热片15由所述金属本体111右侧壁/左侧壁延伸形成;或者加热器13设于前侧壁/后侧壁,则散热器15由所述金属本体111的后侧壁/前侧壁延伸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151和所述金属本体111一体成型设置。即可以认为散热片151直接在金属本体111上加工成型得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本体111和所述散热片151制备材料均为铝。
所述散热片151的导热翅片可以是横向设置的或竖向设置的,横向设置是指导热翅片与金属本体11的顶壁1111平行设置,多个导热翅片沿所述金属本体111的高度方向排列;竖向设置是指导热翅片与金属本体111的侧壁115平行设置,多个导热翅片沿所述金属本体111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排列。
优选地,所述散热片151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通过增加其表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所述散热风扇用于加强空气流动,其与所述控制器15连接,由所述控制器15控制其开启或关闭。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同时提出一种电解式臭氧发生器100。所述臭氧发生器100包括电解器3、与所述电解器3连接的阳极水箱4、阴极水箱5、连接所述电解器3的进液口和所述阳极水箱4的出水口的连接管道6、设于所述连接管道6的水温调节机构1、用于检测阳极水箱4的水温的温度传感器7及与所述温度传感器7连接的控制器9。
请再次结合参阅图1和图2,所述水温调节机构1为上文所述的水温调节机构1。所述水温调节机构1设于连接电解器3的进液口和阳极水箱4的出水口的所述连接管道6上,在阳极水箱4外调节阳极水箱4的水温,调节更方便。
所述水温调节机构1包括导热金属体11、用于加热所述导热金属体11温度的加热器13及用于降低所述导热金属体11温度的散热器15。所述加热器13和所述散热器15均与所述控制器9连接。
所述导热金属体11包括金属本体111、贯穿所述金属本体111形成的多个通孔113、由所述金属本体111的外周缘向远离所述金属本体111方向分别延伸的且相对设置的进水端115和出水端117、及多个毛细金属管119。所述进水端115、所述毛细金属管119和所述出水端117依次连通。
所述金属本体111为导热性通良好的实心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本体111为导热性能良好的铝锭。
所述金属本体111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1111和底壁1113及连接所述顶壁1111和底壁1113的侧壁11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本体111为方形体,所述侧壁1115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左侧壁、前侧壁、右侧壁及后侧壁。
所述通孔113贯穿所述顶壁1111和所述底壁1113或者贯穿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13贯穿所述顶壁1111和所述底壁1113。
所述进水端115包括由所述顶壁1111的外周缘向远离所述底壁1113方向延伸的第一腔体1151及由所述第一腔体1151向外延伸的进水口1153。所述第一腔体1151的孔径和所述金属本体111的内径相同,所述进水口11153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腔体1151的孔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1153由所述第一腔体1151向远离所述金属本体111的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出水端117包括由所述底壁1113的外周缘向远离所述顶壁1111方向延伸的第二腔体1171及由所述第二腔体1171向外延伸的出水口1173。所述第二腔体1171的孔径和所述金属本体111的内径相同,所述出水口1173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腔体1171的孔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1173由所述第一腔体1171向远离所述金属本体111的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毛细金属管119的数量和所述通孔113的数量相同,即每个所述通孔113内均安装有一个毛细金属管119。所述毛细金属管119的形状与所述通孔113的形状相适配,指的是所述毛细金属管119的外径和所述通孔113的孔径相同,所述毛细金属管119安装于所述通孔113内两者紧密接触,即两者为无间隙接触,可以实现热量的传导。
所述毛细金属管119采用耐臭氧材料制备。
优选地,所述通孔113和所述毛细金属管119为螺旋状,这样两者接触面积大,传递热量会更快。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13和所述毛细金属管119为直筒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毛细金属管119通过导热胶固定于所述通孔113内。
所述加热器13用于加热所述导热金属体11,所述散热器15用于降低所述导热金属体11的温度。当检测到阳极水箱4内的水温高于预设温度时,开启散热器15,所述导热金属体11温度降低,通过金属间的导热性能,毛细金属管119的温度也同样降低,因而在毛细金属管119内流动的水的温度也会跟着降低;当检测到阳极水箱4内的水温低于预设温度时,开启加热器15,所述导热金属体11温度升高,通过金属间的导热性能,毛细金属管119的温度也同样升高,因而在毛细金属管119内流动的水的温度也会跟着升高。
所述散热器15包括散热片151及临近所述散热片151设置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片151由所述金属本体111向远离所述加热器13的方向延伸形成。即所述加热器13和所述散热片151相对设置,具体地,加热器13设于左侧壁/右侧壁,则散热片15由所述金属本体11右侧壁/左侧壁延伸形成;或者加热器13设于前侧壁/后侧壁,则散热器15由所述金属本体111的后侧壁/前侧壁延伸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151和所述金属本体111一体成型设置。即可以认为散热片151直接在金属本体111加工成型得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本体111和所述散热片151制备材料均为铝。
所述散热片151的导热翅片可以是横向设置的或竖向设置的,横向设置是指导热翅片与金属本体11的顶壁1111平行设置,多个导热翅片沿所述金属本体111的高度方向排列;竖向设置是指导热翅片与金属本体111的侧壁1115平行设置,多个导热翅片沿所述金属本体111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排列。
所述散热风扇用于加强空气流动,其与所述控制器15连接,由所述控制器15控制其开启或关闭。
所述电解器3用于电解纯水,阳极生成臭氧和氧气,阴极生成氢气。所述电解器3的阳极进水口与所述阳极水箱4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电解器3的阳极出气口与所述阳极水箱的4的入气口连通;所述电解器3的阴极进水口与所述阴极水箱5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电解器3的阴极出气口与所述阴极水箱5的入气口连通。
所述温度传感器7用于检测阳极水箱4内的水的温度,并将检测数据发送至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控制所述加热器13开启/关闭或所述散热器15的开启/关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水温调节机构,所述水温调节机构应用于调节电解式臭氧发生器的阳极水箱的水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温调节机构包括导热金属体、用于加热所述导热金属体的加热器及用于降低所述导热金属体温度的散热器,所述导热金属体包括金属本体、贯穿所述金属本体形成的多个通孔、由所述金属本体的外周缘向远离所述金属本体方向分别延伸的且相对设置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及多个毛细金属管,所述毛细金属管的形状与所述通孔的形状相适配且收容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进水端、所述毛细金属管和所述出水端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温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金属管通过导热胶固定于所述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温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及连接所述顶壁和底壁的侧壁,所述通孔贯穿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温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包括由所述顶壁的外周缘向远离所述底壁方向延伸的第一腔体及由所述第一腔体向外延伸的进水口,所述第一腔体的孔径和所述金属本体的内径相同,所述进水口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孔径;所述出水端包括由所述底壁的外周缘向远离所述顶壁方向延伸的第二腔体及由所述第二腔体向外延伸的出水口,所述第二腔体的孔径和所述金属本体的内径相同,所述出水口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孔径,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一腔体、所述毛细金属管、所述第二腔体及所述出水口依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温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散热器分设于所述金属本体两侧,所述加热器固设于所述侧壁的外壁,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片及临近所述散热片设置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片由所述金属本体向远离所述加热器的方向延伸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温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本体和所述散热片一体成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水温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本体为铝锭。
8.一种电解式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电解器、与所述电解器连接的阳极水箱、连接所述电解器的进液口和所述阳极水箱的出水口的连接管道及设于所述连接管道的水温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温调节机构为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水温调节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解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式臭氧发生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散热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解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式臭氧发生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阳极水箱内水温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CN201721378681.0U 2017-10-24 2017-10-24 水温调节机构及电解式臭氧发生器 Active CN207313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8681.0U CN207313716U (zh) 2017-10-24 2017-10-24 水温调节机构及电解式臭氧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8681.0U CN207313716U (zh) 2017-10-24 2017-10-24 水温调节机构及电解式臭氧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13716U true CN207313716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378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78681.0U Active CN207313716U (zh) 2017-10-24 2017-10-24 水温调节机构及电解式臭氧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137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1440A (zh) * 2021-04-25 2021-06-18 爱可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臭氧发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1440A (zh) * 2021-04-25 2021-06-18 爱可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臭氧发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13716U (zh) 水温调节机构及电解式臭氧发生器
CN207379049U (zh) 一种加热装置
CN207452264U (zh) 电解式臭氧发生器
CN105992643A (zh) 用于直接电加热的流通化学反应器的方法和装置
CN204248237U (zh) 一种具有焊接电源和冷却水箱的波纹板机器人
CN208694960U (zh) 一种乙二醇加氢反应的换热装置
CN206724294U (zh) 供热设备及供暖系统
CN102869237B (zh) 服务器及通信机柜的散热系统
CN207268542U (zh) 电极式热水锅炉
CN214495736U (zh) 一种智能式全在线臭氧发生器
CN214199169U (zh) 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
CN211630717U (zh) 一种单片机控制箱散热系统
CN209032629U (zh) 一种微波热凝器系统
CN211345858U (zh) 带有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锅炉
CN211256147U (zh) 一种电镀槽的水浴循环加热系统
CN207039925U (zh) 纳米镀膜石英管模组
CN208567630U (zh) 一种用于换热系统的闭式恒压控温装置
CN206972352U (zh) 一种节温器
CN208581667U (zh) 一种保温床
CN207011195U (zh) 电子电气设备水冷散热装置
CN206648009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节能汽化装置
CN216488028U (zh) 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及饮水设备
CN205897502U (zh) 电热锅炉
CN214199172U (zh) 具备循环加热功能的储水式电热水器
CN210772811U (zh) 电汽两用式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