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88028U - 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及饮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及饮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88028U
CN216488028U CN202122826851.XU CN202122826851U CN216488028U CN 216488028 U CN216488028 U CN 216488028U CN 202122826851 U CN202122826851 U CN 202122826851U CN 216488028 U CN216488028 U CN 216488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inlet
heat
heat dissipation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268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海
张涛
龚圆杰
周栋
范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un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un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un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un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268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88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88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88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包括加热组件结构、散热管、散热器和功率调节芯片,所述散热管与所述加热组件结构连接,所述散热器套设于所述散热管,所述功率调节芯片与所述散热器抵接。当饮水设备工作取热水时候,功率调节芯片工作发热,水经散热管流进加热组件结构,从加热组件结构流出,既通过散热器散热,又通过散热管的凉水带走散热管热量,达到给功率调节芯片散热的效果,也达到热量回收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功率调节芯片因过热而造成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及饮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及饮水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饮水机,为解决加热模块的功率固定对加热温度的不能连续控制,以及加热温度较慢等技术问题,为此,会增设功率调节模块,用于控制加热模块的功率,然而,由于功率调节模块会产生很大的热量,此热量会导致功率调节IC(芯片)的表面温度会很高,很高的温度会导致IC寿命降低甚至将IC不可逆的损坏,因此,需要增设散热器对功率调节IC进行散热,目前,功率调节模块的散热多采用自然冷或者风冷两种方式,这两种传统的散热方式,都必须采用体积比较大的散热器,然而,较大的散热器对应产品的空间以及摆放具有一定的限制,而且,其散热效果始终不明显,造成功率调节模块容易因过热而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及饮水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功率调节芯片因过热而造成损坏的问题。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包括加热组件结构、散热管、散热器和功率调节芯片,所述散热管与所述加热组件结构连接,所述散热器套设于所述散热管,所述功率调节芯片与所述散热器抵接。
优选地,所述散热管设有进水段和出水段,所述出水段与所述加热组件结构连通。
优选地,所述散热管设有连接段,所述散热器套设于所述连接段。
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结构包括抽水泵、发热管和端盖,所述抽水泵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发热管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端盖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进水端连接,所述出水端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出水段连通。
优选地,所述抽水泵包括泵体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泵体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为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出水口设于所述泵体的一侧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均呈圆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水口具有第一轴线,所述第一出水口具有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相交,且相互垂直。
优选地,所述发热管的管口截面呈圆状。
优选地,所述进水端插入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进水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内侧壁抵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饮水设备,包括上述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及饮水设备之后,当饮水设备工作取热水时候,功率调节芯片工作发热,水经散热管流进加热组件结构,从加热组件结构流出,既通过散热器散热,又通过散热管的凉水带走散热管热量,达到给功率调节芯片散热的效果,也达到热量回收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功率调节芯片因过热而造成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组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组件结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2、散热管21、进水段211、出水段212、连接段213、散热器22、功率调节芯片23、加热组件结构1、抽水泵11、泵体111、进水管112、第一进水口1121、第一出水口1111、发热管12、进水端121、出水端122、端盖13、盖体131、出水管132、第二进水口1311、第二出水口13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2,包括加热组件结构1、散热管21、散热器22和功率调节芯片23,散热管21与加热组件结构1连接,散热器22套设于散热管21,功率调节芯片23与散热器22抵接。
当饮水设备工作取热水时候,功率调节芯片23工作发热,水经散热管21流进加热组件结构1,从加热组件结构1流出,既通过散热器22散热,又通过散热管21的凉水带走散热管21热量,达到给功率调节芯片23散热的效果,也达到热量回收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功率调节芯片23因过热而造成损坏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管21是由导热的金属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管21设有进水段211和出水段212,出水段212与加热组件结构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管21设有连接段213,散热器22套设于连接段213。散热管21与散热器22局部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器22套设于散热管21的整个外管壁。散热管21的外管壁与散热器22全部抵接。
如图3和图4所示,加热组件结构1包括抽水泵11、发热管12和端盖13,抽水泵11设有第一进水口1121和第一出水口1111,发热管12设有进水端121和出水端122,端盖13设有第二进水口1311和第二出水口1321,第一出水口1111与进水端121连接,出水端122与第二进水口1311连接,第一进水口1111与出水段212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水口1121的开口方向和第一出水口1111的开口方向在两个不同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水口1311的开口方向和第二出水口1321的开口方向在两个不同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抽水泵11、发热管12和端盖13形成加热水路,具体地,水通过第一进水口1121流入抽水泵11,再经第一出水口1111流出抽水泵11,且经进水端121流入发热管12,发热管12对管内的水进行加热,提高了管内水的温度,经出水端122流出发热管12,且经第二进水口1311流入端盖13,再经第二出水口1321流出。
第一出水口1111与进水端121连接,使抽水泵11与发热管12直接连接,这样省去了抽水泵11与发热管12之间的硅胶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发热管12和抽水泵11需要用硅胶管连接,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
另外,抽水泵11、发热管12和端盖13的连接,结构紧凑,成本较低,生产安装便捷。
在本实施例中,抽水泵11包括泵体111和进水管112,进水管112的一端与泵体111连通,第一进水口1121为进水管112的另一端,第一出水口1111设于泵体111的一侧壁。进水管112方便与外接水源进行安装连接。
具体地,泵体111具有径向壁和轴向壁,进水管112设于泵体111的径向壁,也就是第一进水口1121设于泵体111的径向壁。第一出水口1111设于泵体111的轴向壁。第一出水口1111和第一进水口1121在两个不相同方向,方便泵体111与其它零部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水管112设于泵体111的轴向壁,也就是第一进水口1121设于泵体111的轴向壁。
在本实施例中,泵体111为小型水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水口1121和第一出水口1111均呈圆状。由于管道的连接口一般都是呈圆状,第一进水口1121和第一出水口1111均呈圆状,是为了方便第一进水口1121和第一出水口1111与管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水口1121具有第一轴线,第一出水口1111具有第二轴线,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交,且相互垂直。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垂直相交,泵体111受到水流力均匀,避免泵体111撕裂。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管12的管口截面呈圆状。具体地,发热管12为管口呈圆状的直管。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端121插入第一出水口1111,进水端121的外侧壁与第一出水口1111的内侧壁抵接。第一出水口1111的口径大于进水端121的口径,这样能够增加发热管12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水端121与第一出水口1111螺纹连接,具体地,进水端121设有外螺丝,第一出水口1111设有内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连接,使进水端121与第一出水口1111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出水端122插入第二进水口1311,出水端122的外侧壁与第二进水口1311的内侧壁抵接。第二进水口1311的口径大于出水端122的口径,这样能够增加发热管12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水端122与第二进水口1311螺纹连接,具体地,出水端122设有外螺丝,第二进水口1311设有内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连接,使出水端122与第二进水口1311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管12为整管发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管12包括管体和发热层,发热层设于管体的内侧壁。这样发热管12只在内侧壁进行发热,避免通过发热管12的外侧壁将热量传递给抽水泵11和端盖13。进一步地,管体由隔热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管12包括第一连接部、发热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发热部的两端,第一连接部为进水端121,第二连接部为出水端122,发热管12仅在发热部发热,避免通过发热管12的两端将热量传递给抽水泵11和端盖13。进一步地,进水端121和出水端122由隔热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水口1111为隔热材料制成,避免通过发热管12将热量传递给抽水泵1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进水口1311为隔热材料制成,避免通过发热管12将热量传递给端盖13。
在本实施例中,端盖13包括盖体131和出水管132,出水管132的一端与盖体131连通,第二出水口1321为出水管132的另一端,第二进水口1311设于盖体131的一侧壁。第二出水口1321与第二进水口1311在两个不同的方同,方便盖体13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水口1311具有第三轴线,第二出水口1321具有第四轴线,第三轴线与第四轴线相交,且相互垂直。第三轴线与第四轴线垂直相交,盖体131受到水流力均匀,避免盖体131撕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水口1121的开口方向与第二出水口1321的开口方向相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饮水设备,包括上述的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2,具体地,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2包括加热组件结构1、散热管21、散热器22和功率调节芯片23,散热管21与加热组件结构1连接,散热器22套设于散热管21,功率调节芯片23与散热器22抵接。
当饮水设备工作取热水时候,功率调节芯片23工作发热,水经散热管21流进加热组件结构1,从加热组件结构1流出,既通过散热器22散热,又通过散热管21的凉水带走散热管21热量,达到给功率调节芯片23散热的效果,也达到热量回收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功率调节芯片23因过热而造成损坏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管21是由导热的金属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管21设有进水段211和出水段212,出水段212与加热组件结构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管21设有连接段213,散热器22套设于连接段213。散热管21与散热器22局部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器22套设于散热管21的整个外管壁。散热管21的外管壁与散热器22全部抵接。
如图3和图4所示,加热组件结构1包括抽水泵11、发热管12和端盖13,抽水泵11设有第一进水口1121和第一出水口1111,发热管12设有进水端121和出水端122,端盖13设有第二进水口1311和第二出水口1321,第一出水口1111与进水端121连接,出水端122与第二进水口1311连接,第一进水口1111与出水段212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水口1121的开口方向和第一出水口1111的开口方向在两个不同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水口1311的开口方向和第二出水口1321的开口方向在两个不同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抽水泵11、发热管12和端盖13形成加热水路,具体地,水通过第一进水口1121流入抽水泵11,再经第一出水口1111流出抽水泵11,且经进水端121流入发热管12,发热管12对管内的水进行加热,提高了管内水的温度,经出水端122流出发热管12,且经第二进水口1311流入端盖13,再经第二出水口1321流出。
第一出水口1111与进水端121连接,使抽水泵11与发热管12直接连接,这样省去了抽水泵11与发热管12之间的硅胶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发热管12和抽水泵11需要用硅胶管连接,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
另外,抽水泵11、发热管12和端盖13的连接,结构紧凑,成本较低,生产安装便捷。
在本实施例中,抽水泵11包括泵体111和进水管112,进水管112的一端与泵体111连通,第一进水口1121为进水管112的另一端,第一出水口1111设于泵体111的一侧壁。进水管112方便与外接水源进行安装连接。
具体地,泵体111具有径向壁和轴向壁,进水管112设于泵体111的径向壁,也就是第一进水口1121设于泵体111的径向壁。第一出水口1111设于泵体111的轴向壁。第一出水口1111和第一进水口1121在两个不相同方向,方便泵体111与其它零部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水管112设于泵体111的轴向壁,也就是第一进水口1121设于泵体111的轴向壁。
在本实施例中,泵体111为小型水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水口1121和第一出水口1111均呈圆状。由于管道的连接口一般都是呈圆状,第一进水口1121和第一出水口1111均呈圆状,是为了方便第一进水口1121和第一出水口1111与管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水口1121具有第一轴线,第一出水口1111具有第二轴线,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交,且相互垂直。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垂直相交,泵体111受到水流力均匀,避免泵体111撕裂。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管12的管口截面呈圆状。具体地,发热管12为管口呈圆状的直管。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端121插入第一出水口1111,进水端121的外侧壁与第一出水口1111的内侧壁抵接。第一出水口1111的口径大于进水端121的口径,这样能够增加发热管12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水端121与第一出水口1111螺纹连接,具体地,进水端121设有外螺丝,第一出水口1111设有内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连接,使进水端121与第一出水口1111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出水端122插入第二进水口1311,出水端122的外侧壁与第二进水口1311的内侧壁抵接。第二进水口1311的口径大于出水端122的口径,这样能够增加发热管12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水端122与第二进水口1311螺纹连接,具体地,出水端122设有外螺丝,第二进水口1311设有内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连接,使出水端122与第二进水口1311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管12为整管发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管12包括管体和发热层,发热层设于管体的内侧壁。这样发热管12只在内侧壁进行发热,避免通过发热管12的外侧壁将热量传递给抽水泵11和端盖13。进一步地,管体由隔热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管12包括第一连接部、发热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发热部的两端,第一连接部为进水端121,第二连接部为出水端122,发热管12仅在发热部发热,避免通过发热管12的两端将热量传递给抽水泵11和端盖13。进一步地,进水端121和出水端122由隔热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水口1111为隔热材料制成,避免通过发热管12将热量传递给抽水泵1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进水口1311为隔热材料制成,避免通过发热管12将热量传递给端盖13。
在本实施例中,端盖13包括盖体131和出水管132,出水管132的一端与盖体131连通,第二出水口1321为出水管132的另一端,第二进水口1311设于盖体131的一侧壁。第二出水口1321与第二进水口1311在两个不同的方同,方便盖体13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水口1311具有第三轴线,第二出水口1321具有第四轴线,第三轴线与第四轴线相交,且相互垂直。第三轴线与第四轴线垂直相交,盖体131受到水流力均匀,避免盖体131撕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水口1121的开口方向与第二出水口1321的开口方向相同。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组件结构、散热管、散热器和功率调节芯片,所述散热管与所述加热组件结构连接,所述散热器套设于所述散热管,所述功率调节芯片与所述散热器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设有进水段和出水段,所述出水段与所述加热组件结构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设有连接段,所述散热器套设于所述连接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结构包括抽水泵、发热管和端盖,所述抽水泵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发热管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端盖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进水端连接,所述出水端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出水段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包括泵体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泵体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为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出水口设于所述泵体的一侧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均呈圆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具有第一轴线,所述第一出水口具有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相交,且相互垂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的管口截面呈圆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插入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进水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内侧壁抵接。
10.一种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
CN202122826851.XU 2021-11-17 2021-11-17 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及饮水设备 Active CN216488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6851.XU CN216488028U (zh) 2021-11-17 2021-11-17 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及饮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6851.XU CN216488028U (zh) 2021-11-17 2021-11-17 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及饮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88028U true CN216488028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395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26851.XU Active CN216488028U (zh) 2021-11-17 2021-11-17 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及饮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880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5043B (zh) 电池和电池模块
WO2006026897A1 (en) One kind of improved electrical heater filled with oil
CN216488028U (zh) 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及饮水设备
CN202350317U (zh) 具有碳热器的快速热水器
KR102587588B1 (ko) 냉각수 히터
CN210797021U (zh) 一种小型挂烫机的水泵降温结构
CN216488038U (zh) 加热器芯片散热结构及饮水设备
CN108627036B (zh) 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板式换热器
CN201015252Y (zh) 用于液体散热装置中的一体式热交换器
CN211630717U (zh) 一种单片机控制箱散热系统
CN216569574U (zh) 加热组件结构及饮水设备
JP6475598B2 (ja) 液体加熱装置
CN208671339U (zh) 内胆结构和储水式电热水器
CN215637973U (zh) 一种流体加热器
CN218033429U (zh) 冷媒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9868080U (zh) 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智能床罩
CN212990688U (zh) 一种内存条用水冷散热式外壳
CN217004416U (zh) 一种电加热器
CN218544820U (zh) 加热体及热水器
CN218759055U (zh) 一种混合加热的泳池机
CN210579842U (zh) 一种涡旋型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空调变频器、电子设备
CN216712512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挂烫机
CN216619783U (zh) 新型蒸汽发生器
CN216597162U (zh) 一种水冷散热电阻器
CN216308678U (zh) 一种钛管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