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0196U - 外釉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外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10196U
CN207310196U CN201721324085.4U CN201721324085U CN207310196U CN 207310196 U CN207310196 U CN 207310196U CN 201721324085 U CN201721324085 U CN 201721324085U CN 207310196 U CN207310196 U CN 207310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ze
bottle
outer glaze
station
turn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240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书明
周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jiang Huayi Ceram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jiang Huayi Ceram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jiang Huayi Ceram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jiang Huayi Ceram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240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10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10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10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釉系统,属于上釉结构领域。外釉系统包括外釉旋转台、若干连接于外釉旋转台周向的外釉夹瓶手,外釉旋转台的外周布设有上瓶工位、上外釉工位、下瓶工位,每个外釉夹瓶手被构造成在外釉旋转台的带动下循环移动于上瓶工位、上外釉工位、下瓶工位之间。上瓶工位用于提供待上外釉的瓶件;上外釉工位设有浸釉池,外釉夹瓶手能够携带从上瓶工位夹持的瓶件并使瓶件以倾斜的方式浸入浸釉池,以使浸釉池内的釉液附着于瓶件的外表面实现上釉。本申请提供的外釉系统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占地面积小,能够高效地完成瓶件的上外釉操作及容易地配置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瓶件的高效自动化施外釉。

Description

外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釉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外釉系统。
背景技术
上釉结构是对工件(如酒瓶坯件)的内外表面进行上釉的结构。现有技术中的上釉结构存在结构占地面积大,操作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外釉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釉结构存在结构占地面积大,操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外釉系统,外釉系统包括外釉旋转台、若干连接于外釉旋转台周向的外釉夹瓶手;每个外釉夹瓶手包括公转驱动机构、自转驱动机构、安装架和夹持机构;夹持机构转动设置于安装架,自转驱动机构驱动夹持机构沿其第一转动轴线旋转;公转驱动机构驱动安装架沿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线的第二转动轴线转动;夹持机构能够夹紧或者松开瓶件瓶口;
外釉旋转台的外周布设有上瓶工位、上外釉工位、下瓶工位,上瓶工位、上外釉工位、下瓶工位以首尾相连的环形分布形式分布于外釉旋转台的外周,每个外釉夹瓶手被构造成在外釉旋转台的带动下循环移动于上瓶工位、上外釉工位、下瓶工位之间;
上瓶工位用于提供待上外釉的瓶件;
上外釉工位设有浸釉池,外釉夹瓶手能够携带从上瓶工位夹持的瓶件并使瓶件以倾斜的方式浸入浸釉池,以使浸釉池内的釉液附着于瓶件的外表面实现上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外釉系统的使用步骤可以为:
外釉夹瓶手从上瓶工位抓取待施外釉的瓶件,在外釉旋转台的带动下,外釉夹瓶手携带瓶件转动至上外釉工位,外釉夹瓶手夹持瓶件浸入浸釉池进行上外釉操作,对于施加外釉完成的外釉夹瓶手继续向外釉旋转台带动旋转至后续工位。例如直接运送至对应下瓶工位处,并将上好外釉的瓶件放置于下瓶工位。放置于下瓶工位的瓶件W可直接下线或继续进行其他操作工序。放下瓶件后的外釉内釉夹瓶手可在外釉旋转台的带动下再次回到上瓶工位,进行下一个循环的操作。
本实施例中的外釉系统通过环形设置循环的工位及由外釉旋转台带动若干外釉夹瓶手依次操作瓶件进行上瓶、施外釉、下瓶等操作,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占地面积小,能够高效地完成瓶件的上外釉操作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外釉系统还可容易地配置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瓶件的高效自动化施内釉。
可选地,外釉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外釉旋转台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每个外釉夹瓶手沿外釉旋转台的旋转中心线来回往复移动;每个外釉夹瓶手对应的第二转动轴线均垂直于外釉旋转台的旋转中心线。
可选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外釉旋转台的侧面且沿外釉旋转台的旋转中心线设置的导轨,外釉夹瓶手配合连接于导轨且能够沿着导轨进行来回往复移动。
可选地,上外釉工位和下瓶工位之间设置有滴釉工位;滴釉工位设置有接釉槽,接釉槽被构造成用于接住在上外釉工位由浸釉池进行施外釉后的瓶件滴落的釉液。
可选地,上瓶工位、上外釉工位、滴釉工位和下瓶工位以首尾相接的环形分布形式分布于外釉旋转台的外周,且各个相邻工位之间的中心角均为90°。
可选地,外釉夹瓶手的数量等于布设于外釉旋转台外周的工位的数量。
可选地,外釉系统还包括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的一端为用于定位上瓶的上瓶点,另一端位于上瓶工位处,皮带输送机被构造成能够将从上瓶点放上的瓶件输送至上瓶工位。
可选地,外釉系统还包括设置于上瓶点的上瓶定位机,上瓶定位机包括定位架和并排设置于定位架的多个定位夹,定位架能够带动定位夹置于皮带输送机以定位瓶件且能够带动定位夹远离皮带输送机。
可选地,外釉系统还包括供釉装置,供釉装置被构造成向浸釉池不断供给釉液以保持浸釉池内的釉液液面高度不变。
可选地,安装架设置有安装梁,安装梁的长度方向沿第二转动轴线设置;夹持机构设置多个,多个夹持机构沿第二转动轴线方向并排转动设置于安装梁,以实现一次夹持和操作多个瓶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外釉系统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占地面积小,能够高效地完成瓶件的上外釉操作及容易地配置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瓶件的高效自动化施外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釉系统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釉系统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釉系统中的外釉夹瓶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釉系统中的外釉夹瓶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外釉夹瓶手;20-瓶件;21-瓶口;30-外釉旋转台;40-升降机构;100-公转驱动机构;110-公转电机;200-自转驱动机构;210-传动组件;211-传送皮带;212-张紧轮;213-同步轮;220-自转电机;230-传动轮;300-安装架;310-安装梁;320-主板;330-侧板;340-固定件;400-夹持机构;410-夹持执行器;420-夹持部;500-旋转连接件;600-第一转动轴线;700-第二转动轴线;800-旋转中心线;900-外釉系统;910-上瓶工位;911-上外釉工位;912-下瓶工位;913-滴釉工位;920-浸釉池;930-接釉槽;940-皮带输送机;950-上瓶定位机;951-定位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5。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外釉系统900包括外釉旋转台30、若干连接于外釉旋转台30周向的外釉夹瓶手10;每个外釉夹瓶手10包括公转驱动机构100、自转驱动机构200、安装架300和夹持机构400;夹持机构400转动设置于安装架300,自转驱动机构200驱动夹持机构400沿其第一转动轴线600旋转;公转驱动机构100驱动安装架300沿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线600的第二转动轴线700转动;夹持机构400能够夹紧或者松开瓶件20瓶口21;
外釉旋转台30的外周布设有上瓶工位910、上外釉工位911、下瓶工位912,上瓶工位910、上外釉工位911、下瓶工位912以首尾相连的环形分布形式分布于外釉旋转台30的外周,每个外釉夹瓶手10被构造成在外釉旋转台30的带动下循环移动于上瓶工位910、上外釉工位911、下瓶工位912之间;
上瓶工位910用于提供待上外釉的瓶件20;
上外釉工位911设有浸釉池920,外釉夹瓶手10能够携带从上瓶工位910夹持的瓶件20并使瓶件20以倾斜的方式浸入浸釉池920,以使浸釉池920内的釉液附着于瓶件20的外表面实现上釉。
可选地,随着瓶件20不断的浸入浸釉池920施外釉,浸釉池920内的釉液不断减少,为了使浸釉池920内始终满足实际的施釉需求,外釉系统900还包括供釉装置,供釉装置被构造成向浸釉池920不断供给釉液以保持浸釉池920内的釉液液面高度不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外釉系统900的使用步骤可以为:
外釉夹瓶手10从上瓶工位910抓取待施外釉的瓶件20,在外釉旋转台30的带动下,外釉夹瓶手10携带瓶件20转动至上外釉工位911,外釉夹瓶手10夹持瓶件20浸入浸釉池920进行上外釉操作,对于施加外釉完成的外釉夹瓶手10继续向外釉旋转台30带动旋转至后续工位。例如直接运送至对应下瓶工位912处,并将上好外釉的瓶件20放置于下瓶工位912。放置于下瓶工位912的瓶件20W可直接下线或继续进行其他操作工序。放下瓶件20后的外釉内釉夹瓶手可在外釉旋转台30的带动下再次回到上瓶工位910,进行下一个循环的操作。
本实施例中的外釉系统900通过环形设置循环的工位及由外釉旋转台30带动若干外釉夹瓶手10依次操作瓶件20进行上瓶、施外釉、下瓶等操作,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占地面积小,能够高效地完成瓶件20的上外釉操作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外釉系统900还可容易地配置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瓶件20的高效自动化施内釉。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外釉系统900还包括皮带输送机940,皮带输送机940一端为用于定位上瓶的上瓶点,另一端位于上瓶工位910处,皮带输送机940被构造成能够将从上瓶点放上的瓶件20输送至上瓶工位910。
为准确摆放瓶件20,在上瓶点处还设有用于辅助定位上瓶的上瓶定位机950。,上瓶定位机950包括定位架和并排设置于定位架的多个定位夹951,定位架能够带动定位夹951置于皮带输送机940以定位瓶件20且能够带动定位夹951远离皮带输送机940。上瓶定位机950的定位夹951可以是V形口结构,上瓶时仅需将瓶件20放置于贴合V形的两侧,便可实现准确的上瓶。当然,在上瓶完成后,需要传输走瓶件20时,需要撤回V形口结构。本实施例中可通过一直线驱动气缸带动定位架来驱动V形口结构伸出用于定位上瓶和缩回以避免阻挡瓶件20的传输。若本实施例中一组瓶件20为多个时,对应的V形口结构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即直线驱动气缸同时驱动多个V形口结构伸出或缩回。本实施例中,可由人工定位上瓶,也可设置为自动定位上瓶。
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适应在上瓶工位910上瓶、在上外釉工位911施外釉、在下瓶工位912下瓶等操作,本实施例中的外釉夹瓶手10作了独特的结构设计。
如图3和图5所示,每个外釉夹瓶手10包括公转驱动机构100、自转驱动机构200、安装架300和夹持机构400;夹持机构400转动设置于安装架300,自转驱动机构200驱动夹持机构400沿其第一转动轴线600旋转;公转驱动机构100驱动安装架300沿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线600的第二转动轴线700转动;夹持机构400能够夹紧或者松开瓶件20瓶口21。
本申请提供了外釉旋转台30周围设置四个外釉夹瓶手10的形式,实际操作中,外釉夹瓶手10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各个外釉夹瓶手10可以将其安装架300通过支撑连接件连接于外釉旋转台30的旋转部。外釉旋转台30的外周设置多个外釉夹瓶手10,可改变各个外釉夹瓶手10的位置以在不同位置对瓶件20实施不同操作。
在自转驱动机构200和夹持机构400的作用下,瓶件20能够绕着第一转动轴线600作自转运动;在公转驱动机构100和夹持机构400的作用下,瓶件20能够绕着第二转动轴线700作公转运动。第一转动轴线600和第二转动轴线700相互垂直,夹持机构400设置两个或者多个时,两个或者多个夹持机构400的第一转动轴线600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绕着第二转动轴线700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釉夹瓶手10可以实现以下的动作:在夹持执行器410的驱动下,夹持部420能够夹紧瓶件20的瓶口21;在自转驱动机构200的驱动下,夹持机构400带动瓶件20沿着夹持机构400的转动轴心线(也就是第一转动轴线600)发生度的转动;在公转驱动机构100的驱动下,安装架300带动瓶件20绕着第二转动轴线700发生转动,转动的角度可以控制,比如度,度或者度;在夹持执行器410的驱动下,夹持部420松开瓶件20的瓶口21,将瓶件20放下。
通过夹持机构400夹住瓶件20的瓶口21,能够将瓶件20夹持紧,有利于在施外釉时带动瓶件20做各种动作,保证对瓶件20的外侧充分均匀施釉。瓶件20公转,方便将瓶件20以一个合适的倾斜角度柔和地浸入浸釉池920,减小浸入釉液的阻力以及釉液对瓶件20的冲击,保证瓶件20的质量,同时避免釉液溅出,实现充分施釉;瓶件20自转,能够将瓶件20外侧多余的釉甩掉,实现均匀施釉。
如图2所示,外釉系统900还包括设置于外釉旋转台30的升降机构40,升降机构40能够驱动每个外釉夹瓶手10沿外釉旋转台30的旋转中心线800来回往复移动;每个外釉夹瓶手10对应的第二转动轴线700均垂直于外釉旋转台30的旋转中心线800。
多个外釉夹瓶手10沿着外釉旋转台30的旋转中心线800的周向方向设置。公转驱动机构100驱动外釉夹瓶手10绕着第二转动轴线700转动的过程中,每个瓶件20的对应的第一转动轴线600与外釉旋转台30的旋转中心线800之间的角度随着变化。外釉旋转台30绕着旋转中心线800转动并将外釉夹瓶手10带动至指定位置后停下,升降机构40驱动外釉夹瓶手10沿着外釉旋转台30的旋转中心线800上下移动以移动至施工位置进行不同的操作,公转驱动机构100通过调节外釉夹瓶手10与外釉旋转台30的旋转中心线800之间的角度以使瓶件20以一个适合的角度在不同的工位进行操作。承上,外釉夹瓶手10能够沿着外釉旋转台30的旋转中心线800移动,能够绕着第二转动轴线700转动,同时固定于外釉夹瓶手10的瓶件20能够绕着第一转动轴线600转动,以实现对瓶件20不同的操作,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2所示,升降机构40包括设置于外釉旋转台30的侧面且沿外釉旋转台30的旋转中心线800设置的导轨,外釉夹瓶手10配合连接于导轨且能够沿着导轨进行来回往复移动。
外釉夹瓶手10可以在安装架300的底侧通过支撑连接件连接于导轨,在升降机构40的驱动下,沿着导轨上下移动。
如图3所示,夹持机构400包括夹持执行器410和夹持部420;夹持执行器410为设置有多个能够张开或者闭合的夹紧驱动端的夹持气缸;夹持部420为安装于夹紧驱动端的夹瓶块,每个夹紧驱动端设置一个夹瓶块。
夹持气缸驱动多个夹持驱动端同步张开或者闭合,同时带动设置于多个夹紧驱动端的夹瓶块同步张开或者闭合,多个夹瓶块同步闭合以夹紧瓶件20的瓶口21,多个夹瓶块同步张开,以松开瓶件20的瓶口21。夹持执行器410可以采用气动、电动、液压驱动等驱动方式,本实施例中采用气动方式,具体可以采用三爪气缸。
如图3所示,安装架300设置有安装梁310,安装梁310的长度方向沿第二转动轴线700设置;夹持机构400设置多个,多个夹持机构400沿第二转动轴线700方向并排转动设置于安装梁310。
夹持机构400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即夹持机构400设置至少一个。不管夹持机构400设置几个,多个夹持机构400的转动轴心线(也就是第一转动轴线600)位于同一平面内(也就是沿着第二转动轴线700并排设置),共同在公转驱动机构100的作用下同步公转。
公转驱动机构100驱动安装架300绕着第二转动轴线700转动,同时带动设置于安装架300的安装梁310绕着第二转动轴线700转动,进而带动设置于安装梁310的多个夹持机构400绕着第二转动轴线700同步转动,实现多个瓶件20绕第二转动轴线700角度的调节。
如图3所示,安装梁310的长度方向并排转动设置有多个旋转连接件500,每个旋转连接件500的转动轴心线与第一转动轴线600重合,每个旋转连接件500设置一个夹持机构400;自转驱动机构200驱动多个旋转连接件500转动。
自转驱动机构200通过带动多个旋转连接件500分别绕着各自的第一转动轴线600转动,以带动设置于旋转连接件500的夹持机构400绕着第一转动轴线600转动。
如图4所示,自转驱动机构200包括传动组件210,每个旋转连接件500分别与传动组件210传动连接,传动组件210连动多个旋转连接件500同步转动。
旋转连接件500设置多个,传动组件210能够带动多个旋转连接件500同步转动,以带动多个夹持机构400同步自转,同时对多个瓶件20进行上釉操作。
如图4所示,传动组件210包括传送皮带211、张紧轮212和至少一个同步轮213,传送皮带211绕设于张紧轮212和同步轮213之间,每个同步轮213设置一个旋转连接件500。
同步轮213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同步轮213的设置数量不受限制。多个同步轮213沿第二转动轴线700间隔设置,传送皮带211传动带动多个同步轮213同步转动,进而带动设置于同步轮213的夹持机构400同步自转。如图所示,多个同步轮213并排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同步轮213之间设置一个张紧轮212,保证传送皮带211能够有效传动同步轮213。
如图4所示,自转驱动机构200还包括自转电机220和传动轮230;传动轮230设置于自转电机220的转动输出轴,传动轮230套设于传送皮带211的内侧,传动轮230通过传送皮带211带动多个同步轮213同步转动。
驱动夹持机构400转动的方式,可以采用气动,电动或者液压驱动,本实施例中采用电动方式,即采用自转电机220。自转电机220是指用于驱动夹持机构400绕着第一转动轴线600转动的电机。本实施例中,自转电机220设置于安装梁310的一侧。
自转电机220转动,通过转动输出轴驱动传动轮230转动,传动轮230转动通过传送皮带211带动多个同步轮213同步转动,同步轮213带动旋转连接件500转动,旋转连接件500带动夹持机构400转动,夹持机构400带动夹紧的瓶件20转动,以实现对瓶件20的施外釉操作。
如图4所示,公转驱动机构100包括公转电机110,公转电机110的转动输出轴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二转动轴线700且与安装架300的一端连接。
驱动安装架300绕第二转动轴线700转动的方式,可以采用气动,电动或者液压驱动,本实施例中采用电动方式,即采用公转电机110。公转电机110是指用于驱动安装架300绕着第二转动轴线700转动的电机。本实施例中,公转电机110设置于安装架300的一侧。
公转电机110转动,通过转动输出轴驱动安装架300绕着第二转动轴线700转动,进而带动安装梁310绕着第二转动轴线700转动,从而带动设置于安装梁310的多个夹持机构400转动,以带动多个瓶件20绕着第二转动轴线700公转。
如图4所示,安装架300包括主板320和设置于主板320的两端的侧板330,安装梁310设置于两个侧板330之间。
安装梁310设置于安装架300内,能够避免夹持机构400在动作(例如在公转驱动机构100的驱动下公转时)时与其他结构发生机械干涉造成机械故障或发生安全事故。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以能够实现良好地安装夹持机构400等为主旨,安装架300还可设置成其他合适的结构,例如可以设置成五面封闭的开口盒装等。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架300还可设置方便在需要时安装连接其他结构的安装孔。
如图4所示,主板320和安装梁310之间通过固定件340连接。
设置固定件340能够加固安装架300和安装梁310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公转驱动机构100驱动安装架300转动的同时能够使安装梁310与安装架300同步绕着第二转动轴线700发生转动。
再次参照图1,为了避免施加外釉后的瓶件20的外侧的釉液随处滴落,延长瓶件20外侧的釉液滴落的时间,上外釉工位911和下瓶工位912之间设置有滴釉工位913;滴釉工位913设置有接釉槽930,接釉槽930被构造成用于接住在上外釉工位911由浸釉池920进行施外釉后的瓶件20滴落的釉液。
如图1所示,上瓶工位910、上外釉工位911、滴釉工位913和下瓶工位912以首尾相接的环形分布形式分布于外釉旋转台30的外周,且各个相邻工位之间的中心角均为90°。可选地,外釉夹瓶手10的数量等于布设于外釉旋转台30外周的工位的数量。
在这样的布置下,外釉系统900的整体实施过程是这样的:如图1所示。
1.上瓶定位机950处于定位状态,人工开始放瓶件20于定位夹951,放完后,上瓶定位机950的定位回退;同时,皮带输送机940动作,把瓶件20输送到上瓶工位910且位于外釉夹瓶手10的正下方。
2.外釉夹瓶手10下降到位,外釉夹瓶手10夹取瓶件20,外釉夹瓶手10再上升到位,外釉夹瓶手10沿着外釉旋转台30的旋转中心线800逆时旋转90°(以图示为例进行说明,实际旋转方向可以根据工位设置方向改变),外釉夹瓶手10旋转到现在的上外釉工位911,外釉夹瓶手10一边下降一边旋转45°(旋转角度可以变化),让瓶件20以45°倾角浸入浸釉池920中,同时,外釉夹瓶手10的瓶件20再旋转到垂直状态,直到瓶件20全部浸入浸釉池920中,外釉夹瓶手10再快速上升到位,同时,外釉夹瓶手10夹取瓶件20快速旋转把多余的釉甩掉;外釉夹瓶手10沿着外釉旋转台30的旋转中心线800逆时旋转90°,外釉夹瓶手10旋转到滴釉工位913,,让瓶件20底多余的釉滴落到接釉槽930上;外釉夹瓶手10沿着外釉旋转台30的旋转中心线800逆时旋转90°,外釉夹瓶手10旋转到下瓶工位912处,外釉夹瓶手10下降到位,外釉夹瓶手10瓶夹张开,瓶件20就置放到下瓶工位912;外釉夹瓶手10再快速上升到位,外釉夹瓶手10沿着外釉旋转台30的旋转中心线800再逆时旋转90°,外釉夹瓶手10旋转到上瓶工位910,再重复以上动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外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釉系统包括外釉旋转台、若干连接于所述外釉旋转台周向的外釉夹瓶手;每个所述外釉夹瓶手包括公转驱动机构、自转驱动机构、安装架和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自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持机构沿其第一转动轴线旋转;所述公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安装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的第二转动轴线转动;所述夹持机构能够夹紧或者松开瓶件瓶口;
所述外釉旋转台的外周布设有上瓶工位、上外釉工位、下瓶工位,所述上瓶工位、所述上外釉工位、所述下瓶工位以首尾相连的环形分布形式分布于所述外釉旋转台的外周,每个所述外釉夹瓶手被构造成在所述外釉旋转台的带动下循环移动于所述上瓶工位、所述上外釉工位、所述下瓶工位之间;
所述上瓶工位用于提供待上外釉的瓶件;
所述上外釉工位设有浸釉池,所述外釉夹瓶手能够携带从所述上瓶工位夹持的瓶件并使瓶件以倾斜的方式浸入所述浸釉池,以使所述浸釉池内的釉液附着于瓶件的外表面实现上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釉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釉旋转台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每个所述外釉夹瓶手沿所述外釉旋转台的旋转中心线来回往复移动;每个所述外釉夹瓶手对应的所述第二转动轴线均垂直于所述外釉旋转台的旋转中心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釉旋转台的侧面且沿所述外釉旋转台的旋转中心线设置的导轨,所述外釉夹瓶手配合连接于所述导轨且能够沿着所述导轨进行来回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外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釉工位和所述下瓶工位之间设置有滴釉工位;所述滴釉工位设置有接釉槽,所述接釉槽被构造成用于接住在所述上外釉工位由所述浸釉池进行施外釉后的瓶件滴落的釉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瓶工位、所述上外釉工位、所述滴釉工位和所述下瓶工位以首尾相接的环形分布形式分布于所述外釉旋转台的外周,且各个相邻工位之间的中心角均为9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釉夹瓶手的数量等于布设于所述外釉旋转台外周的工位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釉系统还包括皮带输送机;所述皮带输送机的一端为用于定位上瓶的上瓶点,另一端位于所述上瓶工位处,所述皮带输送机被构造成能够将从所述上瓶点放上的瓶件输送至所述上瓶工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釉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瓶点的上瓶定位机,所述上瓶定位机包括定位架和并排设置于所述定位架的多个定位夹,所述定位架能够带动所述定位夹置于所述皮带输送机以定位瓶件且能够带动所述定位夹远离所述皮带输送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釉系统还包括供釉装置,所述供釉装置被构造成向所述浸釉池不断供给釉液以保持所述浸釉池内的釉液液面高度不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设置有安装梁,所述安装梁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转动轴线设置;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夹持机构沿所述第二转动轴线方向并排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梁,以实现一次夹持和操作多个瓶件。
CN201721324085.4U 2017-10-13 2017-10-13 外釉系统 Active CN207310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24085.4U CN207310196U (zh) 2017-10-13 2017-10-13 外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24085.4U CN207310196U (zh) 2017-10-13 2017-10-13 外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10196U true CN207310196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380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24085.4U Active CN207310196U (zh) 2017-10-13 2017-10-13 外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101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1093A (zh) * 2020-04-22 2020-07-10 福州市晋安区凤儒名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绝缘子高效浸釉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1093A (zh) * 2020-04-22 2020-07-10 福州市晋安区凤儒名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绝缘子高效浸釉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33429A (zh) 点胶贴合机
CN209480683U (zh) 一种给机器人送料的并联给料装置
CN207310194U (zh) 外釉夹瓶手
CN207310196U (zh) 外釉系统
CN107671991A (zh) 上外釉方法以及上外釉流水线
CN206199563U (zh) 一种可实现工件输送旋转且旋转相位可控的喷涂系统
CN104226535A (zh) 涂敷装置及涂敷方法
CN104597663B (zh) 一种贴布机及采用该贴布机的贴布方法
CN105936949A (zh) 自动油边生产线
KR20090010183A (ko) 부품 가공 장치, 특히 차량 본체의 부품 가공 장치
CN108682781A (zh) 转盘式全自动软包锂电池注液机
CN208466341U (zh) 一种涂抹均匀的皮革喷涂装置
CN114291357A (zh) 一种真石漆灌装用袋口封装设备
CN110508425A (zh) 一种变速箱外壳加工用自动上漆机构
CN113083587A (zh) 一种箱包制作箱壳成型加工方法
CN208679986U (zh) 支持cigs玻璃基板镀膜清洗的装置
CN106695435A (zh) 一种棒料送料装置
CN205236303U (zh) 一种单轴四联动柱式绝缘子常温rtv浸涂设备
CN207310197U (zh) 外釉操作台
CN206535709U (zh) 马口铁罐焊接边内外补涂装置
CN210045452U (zh) 一种球罩曲面涂胶装置
CN107755170A (zh) 一种自动化涂覆装置
CN211914399U (zh) 一种自动对位点胶固化一体机
CN104400438B (zh) 一种卷筒制造机
CN106475254A (zh) 一种可实现工件输送旋转且旋转相位可控的喷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