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94580U - 闷头及玻璃容器初模组件 - Google Patents

闷头及玻璃容器初模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94580U
CN207294580U CN201721059060.6U CN201721059060U CN207294580U CN 207294580 U CN207294580 U CN 207294580U CN 201721059060 U CN201721059060 U CN 201721059060U CN 207294580 U CN207294580 U CN 207294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ently
bulge loop
closure portion
blank mould
glass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590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HONGKE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ZHONGKE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ZHONGKE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ZHONGKE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590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94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94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94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闷头及玻璃容器初模组件,属于模具技术领域。闷头,用于玻璃容器模具,包括本体及凸环,本体包括把持部及封盖部,把持部与封盖部分别位于本体的两端,凸环位于封盖部的远离把持部的一面,凸环朝向远离封盖部的一侧延伸,凸环与封盖部围成用于与初模配合的容纳腔。该闷头在本体上设置一凸环,增加闷头伸入初模内的长度,该凸环的内表面能够与初模的内表面线性过渡设计,利用该闷头制备得到的玻璃产品瓶底没有闷头线,提高了产品外形的美观性。应用上述闷头的玻璃容器初模组件,提高了闷头与初模的配合精度,提高利用该玻璃容器初模组件制备的玻璃容器瓶底的光滑度,利用该玻璃容器初模组件制备的玻璃容器吸引消费者。

Description

闷头及玻璃容器初模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模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闷头及玻璃容器初模组件。
背景技术
利用吹-吹法制作瓶罐类玻璃容器如啤酒瓶、红酒瓶、汽水瓶、各种调味瓶乃至日用化妆品瓶普遍需使用初模、成型模,处于熔融状态的玻璃熔体引入初模,在初模内吹制成型出玻璃空器雏形(业界习惯称初坯),再由机械手将初坯转移至成型模中吹制成型,最终得到成品玻璃容器。为了确保进入初模内的玻璃熔体成功地吹制出前述的初坯,因而还需为初模配备一闷头,在对进入到初模内的玻璃熔体吹制出初坯的过程中,闷头处于与初模的配合状态,反之则移离于初模。闷头的功用有:一是对进入到初模内的玻璃熔体扑气;二是压料,以避免位于初模下方的吹气机构在吹气时玻璃熔体从初模内向上泛出。
现有的初模吹制的玻璃瓶,瓶底有一闷头线,影响玻璃瓶的平稳性,另外,瓶底闷头线还影响玻璃瓶的外观精美,降低了玻璃瓶的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闷头,在本体上设置一凸环,增加闷头伸入初模内的长度,该凸环的内表面能够与初模的内表面线性过渡设计,利用该闷头制备得到的玻璃瓶瓶底没有闷头线,增加了玻璃瓶的平稳性,提高了产品外形的美观性,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容器初模组件,应用上述的闷头,提高闷头与初模的配合精度,提高利用该玻璃容器初模组件制备的玻璃容器瓶底的光滑度,利用该玻璃容器初模组件制备的玻璃容器吸引消费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闷头,用于玻璃容器模具,包括本体及凸环,所述本体包括把持部及封盖部,所述把持部与所述封盖部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两端,所述凸环位于所述封盖部的远离所述把持部的一面,所述凸环朝向远离所述封盖部的一侧延伸,所述凸环与所述封盖部围成用于与初模配合的容纳腔。
在该实施例中,在本体的与初模配合的端面设置凸环,凸环朝向远离本体的方向延伸,当本体与初模配合时,凸环的设置增加了本体伸入初模内的长度,从而增加了本体与初模的配合面,使得利用该闷头制备的玻璃容器的瓶底没有闷头线,提高了玻璃容器的外形美观性,吸引消费者。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环的横截面的直径由靠近所述封盖部的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封盖部为圆台结构,所述封盖部的横截面由靠近所述把持部的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环的直径小于所述封盖部的直径,所述凸环的锥度大于所述封盖部的锥度。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闷头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连接,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定位卡槽,所述定位部用于所述本体与初模连接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包括至少一个L形块,所述L形块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L形块的内表面与所述封盖部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L形块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所述L形块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侧壁与所述本体圆弧过渡,所述第二端的侧壁设置有倒角。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包括两个L形块,所述两个L形块沿所述本体的周向旋转对称。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环为异形环,所述凸环包括圆弧段和直线段,所述圆弧段为优弧段,所述直线段沿所述本体的径向延伸,所述直线段与所述两个L形块的连线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封盖部的周向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封盖部的靠近所述凸环的一端,所述多个通气孔环绕所述本体的中心线旋转对称,所述通气孔由所述封盖部的端面朝向所述把持部延伸,所述通气孔贯穿所述本体,所述多个通气孔的中心线相交。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玻璃容器初模组件,包括初模和上述的闷头,所述闷头与所述初模卡接,所述初模设置有型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型腔连通,所述凸环的内表面与所述初模的内表面平滑过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闷头在本体上设置一凸环,增加闷头伸入初模内的长度,该凸环的内表面能够与初模的内表面线性过渡设计,利用该闷头制备得到的玻璃瓶瓶底没有闷头线,增加了玻璃瓶的平稳性,提高了产品外形的美观性。
应用上述闷头的玻璃容器初模组件,提高了闷头与初模的配合精度,提高利用该玻璃容器初模组件制备的玻璃容器瓶底的光滑度,利用该玻璃容器初模组件制备的玻璃容器吸引消费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封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通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凸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闷头;11-本体;111-把持部;1111-过渡槽;112-封盖部;1121-通气孔;12-凸环;121-圆弧段;122-直线段;13-容纳腔;14-L形块;141-第一端;142-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闷头100,用于玻璃容器模具,包括本体11及凸环12。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体11的与初模配合的一端设置凸环12,凸环12朝向远离本体11的一侧延伸,凸环12与本体11形成容纳腔13,从而使得本体11在于初模配合时,增加本体11与初模的配合面,从而使得玻璃容器(这里指代玻璃瓶)的底部的闷头线消失,增加了玻璃瓶的平稳性,提高玻璃容器的外观美感。
下面对该闷头10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本体11为柱状结构,如图1所示,本体11包括把持部111和封盖部112,把持部111与封盖部112沿本体11的轴向分别位于本体11的两端;把持部111用于使用者提取本体11;封盖部112用于本体11与初模配合,封堵初模的端部。
为了防止提取本体11时打滑,把持部111设置有便于使用者提取的过渡槽1111,过渡槽1111环绕本体11的周向设置。使用者在提取本体11时,可以通过卡接于过渡槽1111实现本体11的提取。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封盖部112为圆台结构,封盖部112的横截面由靠近把持部111的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减小,需要注意的是,封盖部112的结构与初模的结构匹配。圆台结构的封盖部112,使得本体11与初模的配合更加紧凑,同时,取放本体11时,更加省力。
需要指出的是,封盖部112并不局限于圆台结构,封盖部112的结构应结合加工设备和初模来选取,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封盖部112结构。
为了给初模型腔提供压缩空气,封盖部112设置有多个通气孔1121,多个通气孔1121位于封盖部112的周向,通气孔1121位于封盖部112的远离把持部111的一端。多个通气孔1121环绕本体11的中心线旋转对称。如图1所示,通气孔1121由封盖部112的端面朝向把持部111延伸,并且通气孔1121贯穿本体11,多个通气孔1121的中心线在把持部111相交(如图3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通气孔112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通气孔1121的直径可以为多种,通气孔1121的位置也可以为多种形式,并不局限于对称设置或者中心线相交,只要通气孔1121能够为与本体11配合的初模的型腔提供压缩空气即可,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通气孔1121的数量、通气孔1121的直径以及通气孔1121的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通气孔1121的中心线与本体11的中心线相交,也就是说,通气孔1121相对于本体11的中心线倾斜设置,这里的倾斜是指,通气孔1121沿本体11的轴向封盖端的边缘逐渐向本体11的中心线靠近。
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通气孔1121的数量为六个,六个通气孔1121位于封盖部112的侧壁并环绕本体11的中心线分布。
闷头100与初模配合制造玻璃容器(这里指玻璃瓶)时,由于制造工艺,生产出的玻璃瓶的瓶底具有闷头线,这里的闷头线是指闷头100与初模接触的部位冷却形成的线条。闷头线影响了玻璃瓶的外观,降低了玻璃瓶的美观性。
针对闷头线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该闷头100包括凸环12,凸环12设置于封盖部112的远离把持部111的一面,凸环12朝向远离封盖部112的一侧延伸。相当于,凸环12与本体11连接,并且朝向远离本体11的一侧延伸,从而增加本体11与初模的配合面。
如图4所示,凸环12与封盖部112围成用于与初模配合的容纳腔13,根据不同玻璃瓶的瓶底需求,可以在封盖部112设置不同的凹槽,这里的凹槽位于凸环12内部。凸环12的设置,增加了闷头100伸入初模的型腔内的长度,避免了制备的玻璃瓶的瓶底出现闷头线,提高了闷头100与初模的配合精度。
进一步地,凸环12的横截面的直径由靠近封盖部112的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凸环12具有锥度,提高闷头100与初模的配合灵活性。
为了提高闷头100与初模的配合密封性,凸环12的直径小于封盖部112的直径,凸环12的锥度小于封盖部112的锥度。相当于,凸环12沿本体11的轴向在封盖部112上的投影位于封盖部112内部。凸环12与封盖部112的连接部形成阶梯,通气孔1121位于封盖部112的端面与侧壁的交汇处。当压缩空气通过通气孔1121传输至初模型腔时,压缩空气流经凸环12的外表面与初模之间的空隙,经凸环12与初模的连接缝隙进入初模内。
凸环12的形状可以为多种形式,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玻璃瓶的瓶底形状选取。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凸环12为异形环,如图4所示,凸环12包括圆弧段121和直线段122,圆弧段121为优弧段,直线段122沿本体11的径向延伸。优弧段的弧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只要保证直线段122与本体11的径向平行即可。
为了使得封盖部112与初模配合准确,该闷头100还包括定位部,定位部与本体11的外表面连接,定位部与本体11之间形成定位卡槽,定位部用于本体11与初模的连接定位。
进一步地,定位部包括至少一个L形块14,L形块14的一端与本体11固定连接,L形块14的内表面与封盖部112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这里的间隙可以理解为定位卡槽)。
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L形块14与本体11一体成型,L形块14包括第一端141和第二端142,第一端141的侧壁与本体11圆弧过渡,提高L形块14与本体11的连接强度;第二端142的侧壁设置有倒角,可以便于L形块14与初模配合,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定位部的导向定位能力,L形块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L形块14沿本体11的周向旋转对称,两个L形块14的连线与凸环12的直线段122平行。两个L形块14的设置,可以增加本体11与初模的定位效果,避免本体11与初模错位,影响玻璃熔体的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在本体11的与初模配合的一端设置凸环12,增加本体11与初模的配合面,提高闷头100与初模的配合精度;在本体11的周向设置对称的定位部,提高闷头100与初模的配合定位稳定性。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容器初模组件,主要应用于玻璃瓶,包括初模和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闷头100。
在本实施例中,初模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半模,两个半模配合围成型腔,闷头100与初模卡接,容纳腔13与型腔连通,凸环12的内表面与初模的内表面平滑过渡。初模的结构形状配合闷头100设置,闷头100与初模连接时,注意闷头100与初模之间的配合间隙。
由于相对于常规的闷头,具有凸环12的闷头100增加了闷头100位于初模型腔内的长度,从而提高了闷头100与初模的配合精度,提高了利用该玻璃容器初模组件制备的玻璃容器(玻璃瓶)瓶底的光滑度,取消了玻璃瓶瓶底的闷头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闷头100及玻璃容器初模组件,闷头100设置有凸环12,增加了闷头100与初模的接触面,凸环12的内表面能够与初模的内表面平滑过渡,利用该闷头100制备得到的玻璃产品瓶底没有闷头线,增加了玻璃产品的平稳性,提高了产品外形的美观性;应用上述闷头100的玻璃容器初模组件,提高了闷头100与初模的配合精度,提高利用该玻璃容器初模组件制备的玻璃容器瓶底的光滑度,利用该玻璃容器初模组件制备的玻璃容器吸引消费者。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闷头,用于玻璃容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及凸环,所述本体包括把持部及封盖部,所述把持部与所述封盖部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两端,所述凸环位于所述封盖部的远离所述把持部的一面,所述凸环朝向远离所述封盖部的一侧延伸,所述凸环与所述封盖部围成用于与初模配合的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的横截面的直径由靠近所述封盖部的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封盖部为圆台结构,所述封盖部的横截面由靠近所述把持部的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的直径小于所述封盖部的直径,所述凸环的锥度大于所述封盖部的锥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闷头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连接,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定位卡槽,所述定位部用于所述本体与初模连接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至少一个L形块,所述L形块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L形块的内表面与所述封盖部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块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所述L形块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侧壁与所述本体圆弧过渡,所述第二端的侧壁设置有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两个L形块,所述两个L形块沿所述本体的周向旋转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为异形环,所述凸环包括圆弧段和直线段,所述圆弧段为优弧段,所述直线段沿所述本体的径向延伸,所述直线段与所述两个L形块的连线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部的周向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封盖部的靠近所述凸环的一端,所述多个通气孔环绕所述本体的中心线旋转对称,所述通气孔由所述封盖部的端面朝向所述把持部延伸,所述通气孔贯穿所述本体,所述多个通气孔的中心线相交。
10.一种玻璃容器初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模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闷头,所述闷头与所述初模卡接,所述初模设置有型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型腔连通,所述凸环的内表面与所述初模的内表面平滑过渡。
CN201721059060.6U 2017-08-22 2017-08-22 闷头及玻璃容器初模组件 Active CN207294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9060.6U CN207294580U (zh) 2017-08-22 2017-08-22 闷头及玻璃容器初模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9060.6U CN207294580U (zh) 2017-08-22 2017-08-22 闷头及玻璃容器初模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94580U true CN207294580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45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59060.6U Active CN207294580U (zh) 2017-08-22 2017-08-22 闷头及玻璃容器初模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945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6909B (zh) 玻璃模具初模用的闷头结构
WO2009107815A1 (ja) ブロー成形容器と成形方法
CN105593128B (zh) 具有清晰轮廓的标记的容器
CN207294580U (zh) 闷头及玻璃容器初模组件
CN206902021U (zh) 一种小口压吹玻璃模具冲头组件
CN204058229U (zh) 玻璃模具初模用的闷头结构
CN210620589U (zh) 玻璃模具初模结构
CN207537332U (zh) 玻璃瓶口内部冷却的芯子模具
CN207294581U (zh) 一种初模及初模组件
CN107298523A (zh) 闷头及玻璃容器初模组件
CN107365056A (zh) 一种初模及初模组件
CN205270743U (zh) 一种金属型铸球模具
CN205086290U (zh) 潜顶针浇口结构
CN204022644U (zh) 改进型玻璃瓶瓶口模具
US20020058114A1 (en) Colored bottle blank and forming mold set with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CN220618741U (zh) 一种用于玻璃瓶制造的芯子
CN101104452A (zh) 多层次复合工艺瓶的制作方法
CN219076498U (zh) 一种用于注塑成型的分体式型芯
CN210999941U (zh) 一种吹塑机成型装置
CN205522437U (zh) 一种广口瓶中间体的模具结构
CN204628712U (zh) 玻璃模具初模用的阀头
CN208545298U (zh) 一种高硼硅玻璃电热水壶与咖啡壶壶身一体成型模具
CN209320193U (zh) 一种输液瓶坯注塑模具
CN111688477B (zh) V型槽燃油箱加油口和燃油箱加油口成品的加工成型方法
CN203680684U (zh) 吊环注腔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