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78342U - 汽车尾气处理组件、汽车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汽车尾气处理组件、汽车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78342U
CN207278342U CN201721185858.5U CN201721185858U CN207278342U CN 207278342 U CN207278342 U CN 207278342U CN 201721185858 U CN201721185858 U CN 201721185858U CN 207278342 U CN207278342 U CN 207278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ot particles
carbon soot
filtration apparatus
maintenance service
vehicle mainte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858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晁鑫
王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858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78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78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78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 Processes For Solid Components From Exhaust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和汽车发动机。该组件包括:碳烟颗粒过滤装置和三元催化器,所述装置固定于汽车发动机的油底壳的底部,三元催化器设置于汽车排气管的出口;所述装置的输入端与三元催化器相连通,输出端与汽车排气系统的排气端连通。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架,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油底壳上的凸台相连接。组件包括四个支架。所述组件还包括隔热罩,其设置于油底壳与所述装置之间,并与所述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极大地缩短了所述装置和三元催化器之间的距离,使得碳烟颗粒过滤装置的再生温度能够达到要求,确保碳烟颗粒有效燃烧。

Description

汽车尾气处理组件、汽车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和汽车发动机。
背景技术
汽车的尾气处理过程中都会用到碳烟颗粒过滤装置和三元催化器。其中碳烟颗粒过滤装置是一种安装在汽油发动机排放系统中的陶瓷过滤器,发动机排气流经陶瓷过滤器时,其中的碳烟颗粒被吸附在载体表面,即在碳烟颗粒进入大气之前将其捕捉。而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油发动机排放系统外的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通过上述过程能够将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以实现对外部环境的保护。
在上述处理过程中,碳烟颗粒过滤装置中碳烟颗粒的吸附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需要通过提高排气温度将吸附在上面的碳烟微粒烧掉,变成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排出,这个过程称之为碳烟颗粒过滤装置的再生。再生不充分会导致所述装置因碳颗粒的积累使背压上升,降低发动机的功率,甚至引起不正常燃烧,损坏发动机。
如图1所示,目前,碳烟颗粒过滤装置设置于排气管路中间部分,三元催化器3设置于汽车排气管的出口,其与碳烟颗粒过滤装置1之间的距离为L。受制于整车结构,在发动机本体G后侧通常为车身横梁,因此距离L大于1米。
上述设置方式中,为了保证碳烟颗粒过滤装置的再生温度足够高而使碳烟颗粒充分燃烧,不得不对其前部的排气管进行保温处理,成本高,技术难度大。而且效果不明显,再生温度不足会导致频繁亮起故障灯,引起客户抱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实际应用中急需一种能够使碳烟颗粒过滤装置达到足够高的再生温度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组件,所述组件包括:碳烟颗粒过滤装置和三元催化器,所述碳烟颗粒过滤装置固定于汽车发动机的油底壳的底部,所述三元催化器设置于汽车排气管的出口;所述碳烟颗粒过滤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三元催化器相连通,输出端与汽车排气系统的排气端连通。
优选地,所述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碳烟颗粒过滤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油底壳上的凸台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组件包括四个支架。
优选地,所述组件还包括隔热罩,其设置于所述油底壳与所述碳烟颗粒过滤装置之间,并与所述碳烟颗粒过滤装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隔热罩通过螺栓与所述碳烟颗粒过滤装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隔热罩通过焊接与所述碳烟颗粒过滤装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隔热罩包括第一镀铝板、特氟龙层、第二镀铝板,所述第一镀铝板和所述第二镀铝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翻边连接,所述特氟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镀铝板与所述第二镀铝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隔热罩由钢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所述汽车发动机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和汽车发动机,极大地缩短了碳烟颗粒过滤装置和设置于汽车排气管出口的三元催化器之间的距离,使得碳烟颗粒过滤装置的再生温度能够达到580摄氏度以上,确保碳烟颗粒有效燃烧,保障汽车发动机的安全;另一方面,所述组件安装方便,无需对原有车辆的结构进行复杂的改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碳烟颗粒过滤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中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汽车油底壳的凸台上的螺纹孔的位置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中的支架和隔热罩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其碳烟颗粒过滤装置与汽车发动机的油底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极大地缩短了三元催化器与碳烟颗粒过滤装置之间的距离。
如图2所示,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包括碳烟颗粒过滤装置1、三元催化器3。油底壳2设置于汽车发动机本体G的底部,碳烟颗粒过滤装置1与油底壳2的底部固定连接。碳烟颗粒过滤装置1的输入端与三元催化器3连通,输出端与汽车排气系统的排气端连通。三元催化器3设置于汽车排气管的出口,由于汽车排气的存在,三元催化器3的温度很高,能够满足碳烟颗粒过滤装置1所需的再生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碳烟颗粒过滤装置1与三元催化器3之间的距离L大为缩短。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极大地缩短了碳烟颗粒过滤装置与三元催化器之间的距离,减小了汽车排气管排出的气体在沿途的温度损失,使得碳烟颗粒过滤装置的再生温度能够达到580摄氏度以上,从而确保碳烟颗粒有效燃烧,保障汽车发动机的安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其中的碳烟颗粒过滤装置与汽车发动机的油底壳上的凸台通过支架固定连接。
如图3a、图3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包括:碳烟颗粒过滤装置1、三元催化器3、第一支架41、第二支架42、第三支架43、第四支架44。三元催化器3设置于汽车排气管的出口,碳烟颗粒过滤装置1的输入端与三元催化器3连通,输出端与汽车排气系统的排气端连通。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支架,在本实施例中,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共包括四个支架。以第一支架41为例,其一端焊接在碳烟颗粒过滤装置1上,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汽车发动机本体G底部的油底壳上的凸台21相连接。四个支架的结构以及与凸台21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图3c中示出了用于固定四个支架的四个螺栓在油底壳的凸台21上分别对应的四个螺纹孔:第一螺纹孔211、第二螺纹孔212、第三螺纹孔213、第四螺纹孔214。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利用支架将碳烟颗粒过滤装置和油底壳的凸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支架的个数,结构简单,安装便捷。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在汽车发动机的油底壳与碳烟颗粒过滤装置之间设置了隔热罩,以防止因碳烟颗粒过滤装置的高温对油底壳中的发动机机油加热而导致机油寿命缩短。
如图4a和图4b所示,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包括:碳烟颗粒过滤装置1、三元催化器3、第一支架41、第二支架42、第三支架43、第四支架44、隔热罩5。三元催化器3设置于汽车排气管的出口,碳烟颗粒过滤装置1的输入端与三元催化器3连通,输出端与汽车排气系统的排气端连通。以第一支架41为例,其一端焊接在碳烟颗粒过滤装置1上,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汽车发动机本体G底部的油底壳上的凸台21相连接。四个支架的结构以及与凸台21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由于碳烟颗粒过滤装置1的温度较高,会对油底壳中的发动机机油进行加热,使机油寿命缩短。为了阻止热量传递,在油底壳的凸台21与碳烟颗粒过滤装置1之间增加了隔热罩5。在本实施例中,隔热罩5包括第一镀铝板、特氟龙层、第二镀铝板,其中,第一镀铝板和第二镀铝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翻边连接,特氟龙层设置于第一镀铝板与第二镀铝板之间,隔热罩5通过螺栓与碳烟颗粒过滤装置1相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隔热罩5也可以为单层钢板,并通过焊接与碳烟颗粒过滤装置1相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在油底壳的凸台与碳烟颗粒过滤装置之间增加了隔热罩,能够阻止热量从碳烟颗粒过滤装置传递给油底壳的发动机机油,从而延长发动机机油的寿命。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所述汽车发动机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组件。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包括碳烟颗粒过滤装置、三元催化器。油底壳设置于汽车发动机本体的底部,碳烟颗粒过滤装置与油底壳的底部固定连接。三元催化器设置于汽车排气管的出口。碳烟颗粒过滤装置的输入端与三元催化器连通,输出端与汽车排气系统的排气端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发动机,极大地缩短了三元催化器与碳烟颗粒过滤装置之间的距离,减小了排气在沿途的温度损失,使得碳烟颗粒过滤装置的再生温度能够达到580摄氏度以上,确保碳烟颗粒有效燃烧,保障汽车发动机安全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来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组件,所述组件包括碳烟颗粒过滤装置和三元催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烟颗粒过滤装置固定于汽车发动机的油底壳的底部,所述三元催化器设置于汽车排气管的出口;所述碳烟颗粒过滤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三元催化器相连通,输出端与汽车排气系统的排气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碳烟颗粒过滤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油底壳上的凸台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四个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还包括隔热罩,其设置于所述油底壳与所述碳烟颗粒过滤装置之间,并与所述碳烟颗粒过滤装置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通过螺栓与所述碳烟颗粒过滤装置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通过焊接与所述碳烟颗粒过滤装置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包括第一镀铝板、特氟龙层、第二镀铝板,所述第一镀铝板和所述第二镀铝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翻边连接,所述特氟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镀铝板与所述第二镀铝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由钢板制成。
9.一种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发动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尾气处理组件。
CN201721185858.5U 2017-09-15 2017-09-15 汽车尾气处理组件、汽车发动机 Active CN207278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5858.5U CN207278342U (zh) 2017-09-15 2017-09-15 汽车尾气处理组件、汽车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5858.5U CN207278342U (zh) 2017-09-15 2017-09-15 汽车尾气处理组件、汽车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78342U true CN207278342U (zh) 2018-04-27

Family

ID=61982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85858.5U Active CN207278342U (zh) 2017-09-15 2017-09-15 汽车尾气处理组件、汽车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783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4098A (zh) * 2018-12-14 2019-03-01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横置后排增压发动机twc及gpf紧耦合热端催化器及排气系统
CN112302774A (zh) * 2019-08-01 2021-02-02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排气处理系统和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4098A (zh) * 2018-12-14 2019-03-01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横置后排增压发动机twc及gpf紧耦合热端催化器及排气系统
CN112302774A (zh) * 2019-08-01 2021-02-02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排气处理系统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43813B2 (en) Exhaust gas purifying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10487711B2 (en) Work vehicle
CN207278342U (zh) 汽车尾气处理组件、汽车发动机
US9010096B2 (en) Exhaust 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US8887495B2 (en) Ash filter, exhaust gas treatment system incorporat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EP2941552B1 (en) Silencer including a particle filter, a vaporisation pipe and a scr-catalyst
RU2011129821A (ru) Система выпуска отработавших газов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US8800265B2 (en) Exhaust gas treatment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2013160638A1 (en) Emissions cleaning module and associated electronics suppport unit
CN106285876A (zh) 柴油车箱式后处理装置
CN104136729A (zh) 排气气体净化装置
CN105402007A (zh) 柴油车箱式后处理总成
CN103861396A (zh) 内燃机颗粒物排放后处理净化装置
CN104822915B (zh) 废气构件支架结构
CN208793066U (zh) 一种基于doc和dpf的柴油机颗粒捕捉器
CN210799106U (zh) 一种汽车后处理设备
US3918945A (en) Particulate lead trap
JP2010229856A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CN215444193U (zh) 一种柴油车dpf再生的检测装置
US10947889B2 (en) Exhaust gas aftertreatment module support assembly
CN213684269U (zh) 内燃叉车尾气处理装置
CN213392322U (zh) 尾气处理净化装置
WO2019160487A1 (en) Reducing agent filter device, reducing agent dosing unit, reducing agent dosing system and a vehicle comprising the reducing agent filter device
CN217440144U (zh) 一种推土机排气后处理及空滤集成安装支架
JP6892202B2 (ja) 排気ガス浄化装置付き作業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