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74261U - 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74261U
CN207274261U CN201721218509.9U CN201721218509U CN207274261U CN 207274261 U CN207274261 U CN 207274261U CN 201721218509 U CN201721218509 U CN 201721218509U CN 207274261 U CN207274261 U CN 207274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pping
bottom plate
drawing board
transparent drawing
realistic pa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185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鹤霖
王子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2185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74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74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74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它包括透明画板和映射底板,所述映射底板为N块,所述N为2以上的整数,所述透明画板与每块映射底板均可重叠安装;在N‑1块映射底板上均设有方格,且每块映射底板上至少设有4个方格。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是基于丢勒‑鹤霖装置的原理,该写实绘画映射装置能够有效的辅助零基础的绘画学习者进行写实绘画,从而可以快速地训练出写实绘画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绘画辅助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
背景技术
16世纪德国写实画家阿尔伯科特·丢勒于1525年创作了铜版画《助手在画一个女人的透视像》,其中丢勒在创作时使用的这个装置(之后称为“丢勒装置或丢勒-鹤霖装置”又称写实类绘画辅助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1.首先在桌子中央支起一个木框,木框上用铁丝或者绒线横平竖直地编成具有很多方格的网。因为据考证:虽说玻璃制作工艺很早就有了,但都是用于小型饰品;直到1688年,一名叫纳夫的人发明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到1874 年,比利时才首先制出平板玻璃;所以可以肯定丢勒当时不可能使用任何人工透明材料,所以木框内应该是很细的材料编成的网;
2.在桌上放一张布满方格的纸,纸张与木框围出的空间大小一致,纸上的方格大小与个数也与木框内网上的方格一致;
3.使用者通过木框中的方格网观看自己要画的事物,将观看到的事物一一对应地如实记录到纸上的方格上。
丢勒装置的意义:
1)将三维立体的事物归纳到木框内一个个小方格内的图像,起到了一定的将三维物体投射到平面上的作用。
2)可以一一对应地将观察到的图像如实地复制到方格纸上,能够非常准确地绘制出目标事物。
3)对于初学者来说,只需要把握好每一个小方格内的图像,连缀起来就是一幅完整的画,可以大大提升整个画面的精确度。
但是阿尔伯科特·丢勒使用的装置对于现代绘画很难应用,对于零基础的绘画学习者则更加难以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是基于丢勒-鹤霖装置的原理,该写实绘画映射装置能够有效的辅助零基础的绘画学习者进行写实绘画,从而可以快速地训练出写实绘画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包括透明画板和映射底板,所述映射底板为N块,所述N为2以上的整数,所述透明画板与每块映射底板均可重叠安装;在N-1 块映射底板上均设有方格,且每块映射底板上至少设有4个方格。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画板和映射底板为大小一致的长方形;所述透明画板的左、右两侧及底侧均设有包边,所述包边上设有安装映射底板的安装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透明画板的可伸缩支架,所述可伸缩支架连接在透明画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可伸缩支架为可伸缩三脚架。
进一步的,所述可伸缩三脚架为两个,且在两个可伸缩三脚架间设有连接杆,所述可伸缩三脚架包括伸缩杆和螺纹连接在伸缩杆底端的三脚架,所述三脚架的三个端部均设有可自锁万向轮;所述两个可伸缩三脚架的伸缩杆的顶端分别铰接在透明画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伸缩杆包括上杆和套设在上杆外侧的下杆,所述上杆的底端设有定位珠,所述下杆在对应定位珠位置的长度方向上设有数个与定位珠相匹配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铰接在透明画板底侧安装槽外侧的角度调节条和紧固螺钉,所述角度调节条上开设有与紧固螺钉相匹配的条状的安装孔一,所述连接杆上对应安装孔一的位置开设有与紧固螺钉相匹配的安装孔二。
进一步的,还包括工具盒,所述工具盒为上端开口的长方体形,所述工具盒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两个可伸缩三脚架的上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映射底板的颜色为白色。
进一步的,所述映射底板为四块;其中三块映射底板上均设有数条交叉的竖向线条和横向线条,且映射底板的中心为竖向线条和横向线条的交叉点,所述竖向线条和横向线条交叉后形成数个正方形形状的方格。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画板为玻璃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包括透明画板和映射底板,所述映射底板至少为一块,所述透明画板与每块映射底板均可重叠安装;所述每块映射底板上均设有数个方格;还包括支撑透明画板的可伸缩支架,所述可伸缩支架连接在透明画板上。使用者在使用时,先将映射底板取下,通过可擦笔将需要画的事物通过透明画板将其描摹下来;在透明画板上描摹完之后,把绘有方格的映射底板通过安装槽安装在透明画板的背面,按照映射底板上的方格把透明画板上的作品划分成的一个个小画面的内容,将其用临摹的手法用绘图笔画到事先准备好的绘图纸上的一个个对应的小方格内。由于是平面到平面的临摹,所以其精确程度可以得到很大的保证。
与传统的丢勒-鹤霖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①本实用新型将木框内的铁丝网换成了可以直接落笔的透明画板,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更直观地在透明画板上直接描绘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见到什么就描什么,所见即所得,这是真正地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描摹,比传统丢勒装置的精确性提高了许多;并且也对使用者的要求变得更低,只需稍有耐心,即便零基础的学员也能比较准确地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忠实地反映到作为画板的透明画板上;使用本装置,可以更广泛地向大众普及二维映射表达三维透视的理念与体验。
②用可擦笔(可擦中性笔、可擦水性笔或可擦钢笔)在透明画板上描摹自己观察到的目标事物,这种可擦笔由于可以轻易地擦拭掉,因此本装置可以无限次地反复使用。
③增加了可伸缩支架,原有的垂直固定的木框变成了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节高度及角度的透明画板和映射底板。毫无疑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可以让使用者极其自由地选择自己想描摹的事物,以丰富的视角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也能随意移动,选取各种各样的景物,而不是非得把想画的事物放置到木框的另一侧才能进行。
④本实用新型中的透明画板和映射底板间为可重叠设置,采用了可自由放置及取下的绘有方格的映射底板。传统丢勒装置的铁丝网会在很大程度上干扰绘画者作画的过程,也将观察到的生动的事物强行分割成支离破碎的方格。而本实用新型却是在透明画板上自由描摹,绘画过程丝毫不会受到方格干扰。
⑤在透明画板上画完之后,就是将这幅作品拷贝到绘画纸上的步骤;把绘有方格的映射底板安装在透明画板的背面,这样既不会擦花透明画板正面的作品,也可以通过白色的底色将画面清晰地呈现出来。按照映射底板上的方格把透明画板上的作品划分成的一个个小画面的内容,将其用临摹的手法用绘图笔画到事先准备好的绘图纸上的一个个对应的小方格内。由于是平面到平面的临摹,所以其精确程度可以得到很大的保证。
⑥本实用新型中的映射底板有四块;其中三块映射底板上均设有数条交叉的竖向线条和横向线条,且映射底板的中心为竖向线条和横向线条的交叉点。使用带有不同方格数的映射底板,描摹精度是不同的,对使用者绘画能力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方格数越少,使用者所需要的绘画技能越高。写实绘画学习者可以循序渐进地使用越来越少方格的映射底板,逐渐地训练出写实绘画的能力;等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不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直接观察真实事物,直接在没有方格的画纸上进行绘画练习。毕竟,本实用新型中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只是一套写实绘画练习的辅助解决用具,最终的目的是可以摆脱这套装置,直接作画。
⑦本实用新型中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可以有效地将三维物体极为复杂的透视规律化整为零,最大程度简化到易遵循的简单操作中,使用者只需要忠实于自己的感官进行描摹,而这种过程中已经涵盖了所有透视及比例的原理和规律,不仅可以让零基础的绘画学习者快速上手,而且写实绘画能力的提升速度上也比传统练习快了很多,使用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写实类绘画的基本技能并且能比较完善地实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透明画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上杆和下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高度调节机构的安装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高度调节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映射底板上没有方格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映射底板上设有4个正方形形状方格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映射底板上设有24个正方形形状方格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映射底板上设有48个正方形形状方格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丢勒的铜版画《助手在画一个女人的透视像》。
图中:1、透明画板;11、方格;12、横向线条;13、竖向线条;14、边框;2、映射底板;3、可伸缩三脚架;31、伸缩杆;311、上杆;3111、定位珠; 312;下杆;3121、定位孔;32、三脚架;321、可自锁万向轮;;4、角度调节条;41、安装孔一;5、紧固螺钉;6、连接杆;61、安装孔二;7、工具盒;8、包边;9、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11所示:
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包括透明画板1和映射底板2,所述映射底板2 为N块,所述N为2以上的整数,所述透明画板1与每块映射底板2均可重叠安装;在N-1块映射底板2上均设有方格,且每块映射底板2上至少设有4个方格。本实用新型中的透明画板1和映射底板2间为可重叠放置的,采用了可自由放置及取下的绘有方格的映射底板2。传统丢勒装置的铁丝网会在很大程度上干扰绘画者作画的过程,也将观察到的生动的事物强行分割成支离破碎的方格。而本实用新型却是在透明画板1上自由描摹,绘画过程丝毫不会受到方格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画板1和映射底板2为大小一致的长方形。当然,透明画板1和映射底板2的形状并不限于长方形,也可以椭圆形或其他任意形状。而透明画板1和映射底板2的大小也不限于完全一致;所述透明画板2的左、右两侧及底侧均设有包边8,所述包边8上设有安装映射底板2的安装槽9;在具体的使用中,可以将映射底板2从透明画板1的上侧插入透明画板1的另外三侧的安装槽9中,或者将映射底板2从透明画板1的上侧取出。
还包括支撑透明画板1的可伸缩支架,所述可伸缩支架连接在透明画板上。可伸缩支架使用,使原有的垂直固定的木框变成了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节高度及角度的透明画板1和映射底板2。毫无疑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可以让使用者极其自由地选择自己想描摹的事物,以丰富的视角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也能随意移动,选取各种各样的景物,而不是非得把想画的事物放置到木框的另一侧才能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伸缩支架为两个可伸缩三脚架3,且在两个可伸缩三脚架3间设有连接杆6,所述可伸缩三脚架3包括伸缩杆31和螺纹连接在伸缩杆31底端的三脚架32,所述三脚架32的三个端部均设有可自锁万向轮321;所述两个可伸缩三脚架3的伸缩杆31的顶端分别铰接在透明画板1的左、右两侧;所述伸缩杆31包括上杆311和套设在上杆311外侧的下杆312,所述上杆 311的底端设有定位珠3111,所述下杆312在对应定位珠3111位置的长度方向上设有数个与定位珠3111相匹配的定位孔3121,所述定位孔3121为四个,即可以有四档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当然定位孔3121的数量也可以设置成三个、五个、六个等,根据需要设置即可。在进行高度调节时,先通过定位珠3111 和定位孔3121的配合调节大致的高度,如果放置两个可伸缩三脚架3处的地面高度不一致,可以通过伸缩杆31底端的螺纹微调,以调节透明画板1的上、下两侧与水平方向平行。
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铰接在透明画板1底侧安装槽9外侧的角度调节条4和紧固螺钉5,所述角度调节条4上开设有与紧固螺钉5相匹配的条状的安装孔一41,所述连接杆6上对应安装孔一41的位置开设有与紧固螺钉5相匹配的安装孔二61,所述安装孔二61为螺纹孔。
还包括工具盒7,所述工具盒7为上端开口的长方体形,所述工具盒7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两个可伸缩三脚架3的上杆311上。工具盒7的设置是用于放置绘画时用到的绘画用具,方便随时拿取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映射底板2的颜色为白色,其四周的边缘为为黑色的边框(边框的设计可以直接将映射底板2的四周边缘设计成黑色即可),边框的设置是起到限定画面感的作用,以符合绘画的习惯。映射底板2的颜色也可以是其他纯色系的颜色,只要能分辨方格和透明画板1上画出的画即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透明画板1上画完之后,就是将这幅作品拷贝到绘画纸上的步骤;是把绘有方格的映射底板2贴在透明画板1的背面,这样既不会擦花透明画板1正面的作品,也可以通过白色的底色将画面清晰地呈现出来。按照映射底板2上的方格把透明画板1上的作品划分成的一个个小画面的内容,将其用临摹的手法用绘图笔画到事先准备好的绘图纸上的一个个对应的小方格内。由于是平面到平面的临摹,所以其精确程度可以得到很大的保证。
在本实施例中,N=4,即所述映射底板2为四块;其中一块映射底板2上没有方格;另外三块映射底板2上均设有数条交叉的竖向线条和横向线条,且映射底板2的中心为竖向线条和横向线条的交叉点,所述竖向线条和横向线条交叉后形成数个正方形形状的方格。在本实施例中,另外三块映射底板2的正方形形状的方格数分别为:4个、24个、48个(其边缘由于纸张大小的缘故,可能会产生长方形的方格,但是由于绘画时一般也不会绘制到边缘部分,所以不会产生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画板1和映射底板2的大小均为4K纸大小;
①所述映射底板2上正方形方格为4个时,每一个正方形方格的大小为: 18.17cm×18.17cm;
②所述映射底板2上正方形方格为24个时,每一个正方形方格的大小为: 9.05cm×9.05cm;
③所述映射底板2上正方形方格为48个时,每一个正方形方格的大小为: 6.01cm×6.01cm。
当然,映射底板2的数量和其方格的规格大小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数据,其数量和其方格的规格大小都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使用带有不同方格数的映射底板2,描摹精度是不同的,对使用者绘画能力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方格数越少,使用者所需要的绘画技能越高。写实绘画学习者可以循序渐进地使用越来越少方格的映射底板2,逐渐地训练出写实绘画的能力;等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不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直接观察真实事物,直接在没有方格的画纸上进行绘画练习。毕竟,本实用新型中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只是一套写实绘画练习的辅助解决用具,最终的目的是可以摆脱这套装置,直接作画。
所述透明画板1为玻璃材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画板1为亚克力材质。当然并不限于亚克力材质,也可以是其他透明的玻璃材质或是其他的透明材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其使用步骤如下:
(1)准备好绘画纸,该绘画纸上画有与后续使用的映射底板2上方格规格一致的方格;
(2)挑选要画的事物,将映射底板2取下,通过可伸缩支架和角度调节机构调节好透明画板1的高度和角度,采用可擦笔将需要画的事物描摹下来;
采用可擦笔(可擦中性笔、可擦水性笔或可擦钢笔)在透明画板1上描摹自己观察到的目标事物,这种可擦笔由于可以轻易地擦拭掉,因此可无限次地反复使用。
(3)将映射底板2通过安装槽安装在透明画板1的背面,按照映射底板2 上的方格把透明画板1上的作品划分成的一个个小画面的内容,将其用临摹的手法用绘图笔画到事先准备好的绘图纸上的一个个对应的方格内。
本实用新型将木框内的铁丝网换成了可以直接落笔的透明画板1,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更直观地在透明画板1上直接描绘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见到什么就描什么,所见即所得,这是真正地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描摹,比传统丢勒装置的精确性提高了许多;并且也对使用者的要求变得更低,只需稍有耐心,即便零基础的学员也能比较准确地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忠实地反映到作为画板的透明画板1上;使用本装置,可以更广泛地向大众普及二维映射表达三维透视的理念与体验。
本实用新型中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可以有效地将三维物体极为复杂的透视规律化整为零,最大程度简化到易遵循的简单操作中,使用者只需要忠实于自己的感官进行描摹,而这种过程中已经涵盖了所有透视及比例的原理和规律,不仅可以让零基础的绘画学习者快速上手,而且写实绘画能力的提升速度上也比传统练习快了很多,使用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写实类绘画的基本技能并且能比较完善地实施。
实施例2:
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包括透明画板和映射底板,所述映射底板至少为一块,所述透明画板与每块映射底板均可重叠安装;所述每块映射底板上至少设有一个方格。
所述透明画板和映射底板为大小一致的长方形;所述透明画板的左、右两侧及底侧均设有包边,所述包边上设有安装映射底板的安装槽。
在本实施例中,N=4,即所述映射底板2为四块;其中一块映射底板2上没有方格;另外三块映射底板2上均设有数条交叉的竖向线条和横向线条,且映射底板2的中心为竖向线条和横向线条的交叉点,所述竖向线条和横向线条交叉后形成数个正方形形状的方格。在本实施例中,另外三块映射底板2的正方形形状的方格数分别为:4个、24个、48个。(其边缘由于纸张大小的缘故,可能会产生长方形的方格,但是由于绘画时一般也不会绘制到边缘部分,所以不会产生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画板1和映射底板2的大小均为8K纸大小;
①所述映射底板2上正方形方格为4个时,每一个正方形方格的大小为: 12.85cm×12.85cm;
②所述映射底板2上正方形方格为24个时,每一个正方形方格的大小为: 6.4cm×6.4cm;
③所述映射底板2上正方形方格为48个时,每一个正方形方格的大小为: 4.25cm×4.25cm。
本实施例中的映射底板的大小为8K,由于面积比较小,不用设计可伸缩支架,在使用时,手持、放在腿上即可作画。
当然,透明画板1和映射底板2的大小并不限于4K纸和8K纸的大小,也可以是其他规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画板和映射底板,所述映射底板为N块,所述N为2以上的整数,所述透明画板与每块映射底板均可重叠安装;在N-1块映射底板上均设有方格,且每块映射底板上至少设有4个方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画板和映射底板为大小一致的长方形;所述透明画板的左、右两侧及底侧均设有包边,所述包边上设有安装映射底板的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透明画板的可伸缩支架,所述可伸缩支架连接在透明画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支架为可伸缩三脚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三脚架为两个,且在两个可伸缩三脚架间设有连接杆,所述可伸缩三脚架包括伸缩杆和螺纹连接在伸缩杆底端的三脚架,所述三脚架的三个端部均设有可自锁万向轮;所述两个可伸缩三脚架的伸缩杆的顶端分别铰接在透明画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伸缩杆包括上杆和套设在上杆外侧的下杆,所述上杆的底端设有定位珠,所述下杆在对应定位珠位置的长度方向上设有数个与定位珠相匹配的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铰接在透明画板底侧安装槽外侧的角度调节条和紧固螺钉,所述角度调节条上开设有与紧固螺钉相匹配的条状的安装孔一,所述连接杆上对应安装孔一的位置开设有与紧固螺钉相匹配的安装孔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具盒,所述工具盒为上端开口的长方体形,所述工具盒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两个可伸缩三脚架的上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底板的颜色为白色。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底板为四块;其中三块映射底板上均设有数条交叉的竖向线条和横向线条,且映射底板的中心为竖向线条和横向线条的交叉点,所述竖向线条和横向线条交叉后形成数个正方形形状的方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画板为玻璃材质。
CN201721218509.9U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 Active CN207274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8509.9U CN207274261U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8509.9U CN207274261U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74261U true CN207274261U (zh) 2018-04-27

Family

ID=61981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18509.9U Active CN207274261U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742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9878A (zh) * 2017-09-21 2017-11-24 张鹤霖 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9878A (zh) * 2017-09-21 2017-11-24 张鹤霖 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379878B (zh) * 2017-09-21 2024-04-19 张鹤霖 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57907U (zh) 一种视觉传达教学用具
CN207274261U (zh) 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
CN104361774B (zh) 一种具有数字化地形教学演示功能的黑板
CN107379878A (zh) 一种写实绘画映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551318A (zh) 一种多功能文科教学教具
CN206729540U (zh) 多媒体书法、绘画桌
CN204117434U (zh) 一种几何体展示及造型教具
CN103310677A (zh) 汉字书写方法及习标格
CN2194021Y (zh) 模型与三维象限面磁附图片对应投影演示教具
CN207529546U (zh) 初学美术教学用几何体模型
CN206805890U (zh) 一种中学物理小孔成像实验教具
CN207690395U (zh) 一种地理双球仪
CN205943143U (zh) 一种新型交互式教学系统
CN205122005U (zh) 英语教学装置
CN204557819U (zh) 一种机械制图视图投影平台装置
CN205040947U (zh) 语文教学专用桌
US7479012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hedral nets
CN205263410U (zh) 一种立体投影装置
CN211294478U (zh) 一种多功能地理教具
CN211124732U (zh) 磁性软木地球仪
CN204946373U (zh) 一种英语教学展示板
CN204576868U (zh) 一种便于儿童绘画的绘画桌
CN209928741U (zh) 一种中学数学用教具
CN204130009U (zh) 一种几何体展示及造型教具
CN209859392U (zh) 一种学前手工作品展示教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