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59232U - 一种水解池配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解池配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59232U
CN207259232U CN201721107682.1U CN201721107682U CN207259232U CN 207259232 U CN207259232 U CN 207259232U CN 201721107682 U CN201721107682 U CN 201721107682U CN 207259232 U CN207259232 U CN 207259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ydrolytic tank
water outlet
pressure
dispens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076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朝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NLIK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NLIK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NLIK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NLIK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076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59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59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59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解池配水装置。本申请提供的水解池配水装置包括进水机构、出水机构、顶部设有开口的压力配水箱及用于密封开口的密封盖板,压力配水箱的底部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进水口与进水机构连接;出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力出水管、出水软管及出水头,压力出水管与出水口连接且压力出水管与出水口的连接处设有防堵塞网罩,使悬浮物被截留在压力配水箱内,以有效避免堵塞;出水头伸入水解池内且与水解池的底部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水解池配水装置,结构简单且采用压力设计,提高了提升泵能源的利用率,压力进水使池中底部进水流速大于重力进水底部流速,水力搅拌能力强,提高了水解池的处理效率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水解池配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解池配水装置。
背景技术
水解酸化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污水处理行业,并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处理过程为:待处理污水重力流或压力流进入水解系统,并通过配水系统同污泥床快速充分混合。污水通过污泥床,原水中的颗粒物与胶体物质被污泥床截留、吸附,然后被大量的水解发酵菌分解,部分不溶性的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难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物质。
配水的均匀性及稳定性是水解池处理效果的重要保证,配水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该工艺的效率。水解池配水系统兼有布水和水力搅拌的功能,存在多种形式,为了保证这两个功能的实现,需要满足如下原则:(1)确保各单位面积的进水量基本相同,以防止短路等现象发生;(2)尽可能满足水力搅拌的需要,保证进水有机物与污泥迅速混合;(3)较容易观察到进水管的堵塞状况;(4)当发现堵塞后,容易被清除。
目前,常用水解池的配水形式有穿孔管配水方式、脉冲式配水方式或一管一孔配水方式。其中,穿孔管配水方式易造成孔口堵塞且布水装置淹没于池底难以维护。脉冲配水系统存在带入空气进入反应区而降低反应效率的缺陷。一管一孔配水方式能有效解决布水均匀性问题,但普通配水器存在以下问题:(1)多采用重力配水,配水提升泵的压力水头在水解池配水装置中泄压,从有压进水变成重力进水,浪费了进水提升泵的能量;(2)重力配水时,出水头的喷水压力较小,起不到水力搅拌作用,处理效率较低;(3)未考虑防堵塞,且堵塞后也不易清理,长时间运行导致产生死区使反应器有效容积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在利于提高水解酸化处理效率的同时也能实现防堵塞效果的水解池配水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配水器存在采用重力配水方式造成的进水提升泵能量浪费、布水不完全均匀、水力搅拌能力差及易堵塞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解池配水装置,用于与水解池配合使用,包括进水机构、出水机构、顶部设有开口的压力配水箱及用于密封所述开口的密封盖板,所述压力配水箱的底部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机构连接;所述出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力出水管、出水软管及出水头,所述压力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接且所述压力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的连接处设有防堵塞网罩,所述出水头伸入所述水解池内且与所述水解池的底部连接。
其中,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压力配水箱的底部中央,所述出水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水口以所述进水口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压力配水箱的底部;一个所述出水口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出水机构。
其中,每个所述出水机构均还包括与所述出水头连接的底部固定板,所述水解池的底部设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与所述底部固定板连接,以实现将所述出水头固定在所述水解池的底部。
其中,多个所述底部固定板均匀设置在所述水解池的底部。
其中,所述预埋件与所述底部固定板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焊接。
其中,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
其中,所述密封盖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压力配水箱对应于所述第一安装孔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密封盖板通过法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以密封盖合在所述压力配水箱的开口上。
其中,所述密封盖板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质制成。
其中,所述压力配水箱为圆柱形罐体结构,且所述压力配水箱采用碳钢或不锈钢材质制成。
其中,所述出水头为多向出水头,所述多向出水头能顶部、底部、侧面多向出水。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解池配水装置,用于与水解池配合使用,包括进水机构、出水机构、顶部设有开口的压力配水箱及用于密封开口的密封盖板,压力配水箱的底部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进水口与进水机构连接;出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力出水管、出水软管及出水头,压力出水管与出水口连接且压力出水管与出水口的连接处设有防堵塞网罩,可以使悬浮物被截留在压力配水箱内,可有效避免堵塞,以利于维护水解池配水装置长期稳定的运行;出水头伸入水解池内且与水解池的底部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水解池配水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采用压力设计,提高了提升泵能源的利用率,同时压力进水使池中底部进水流速大于重力进水底部流速,水力搅拌能力强,从而使池底布水更加均匀,池底流速增大,污泥层被搅动托起,池底不易积泥,也有利于提高水解池的处理效率及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解池配水装置实施例的水解池配水装置与水解酸化池的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解池配水装置实施例的进水管、压力出水管与压力配水箱之间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解池配水装置实施例的压力配水箱与密封盖板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中:1:压力配水箱;2:进水管;3:压力出水管;4:防堵塞网罩;5:出水软管;6:出水头;7:密封盖板;8:活节螺栓;9:法兰盘;10:底部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解池配水装置,用于与水解池配合使用,包括进水机构、出水机构、顶部设有开口的压力配水箱1及用于密封开口的密封盖板7,由于压力配水箱1采用密封结构,所以会在压力配水箱1中形成一定的压力;压力配水箱1的底部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进水口与进水机构连接,进水机构用于向压力配水箱1内进行注水;出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力出水管3、出水软管5及出水头6,压力出水管3与出水口连接且压力出水管3与出水口的连接处设有防堵塞网罩4,可以使悬浮物被截留在压力配水箱1内,可有效避免堵塞,以利于维护水解池配水装置长期稳定的运行;出水头6伸入水解池内且与水解池的底部连接,水从出水头6中流出并对水解池内的水产生搅拌作用,水解池底部的污泥层被搅动托起,池底也不易积泥,有利于原水与池中兼氧细菌、厌氧细菌形成的污泥的混合接触,提高了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氧化和降解,因而有利于整体污水处理装置的去除效率提升和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和老化污泥的洗脱。
本申请提供的水解池配水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采用压力设计,提高了提升泵能源的利用率,同时压力进水使池中底部进水流速大于重力进水底部流速,水力搅拌能力强,从而使池底布水更加均匀,池底流速增大,污泥层被搅动托起,池底不易积泥,也有利于提高水解池的处理效率及处理效果。
特别的,防堵塞网罩4设于压力配水箱1内,如此可以使悬浮物被截留在配水箱体内,既易于观察堵塞点,清通作业也可以在液位上完成,不用进入液下维修或停产维护,降低了操作难度。
具体地,进水口设于压力配水箱1的底部中央,出水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水口以进水口为中心对称设置在压力配水箱1的底部;一个出水口对应设置一个出水机构。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口设于压力配水箱1的底部中间位置,出水口的数量为16个,16个出水口以进水口为中心对称设置在压力配水箱1的底部,以使得压力配水箱1的出水压力达到均衡,进而利于保证出水量一致,利于提高布水均匀性。其中,出水口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实施条件进行合理的设定。
进一步优选方案,多个出水口均匀分布在压力配水箱1的底部,如此,使得压力配水箱1的底部的单位面积上配水头个数相同,出水量也完全一致,有效保证了布水均匀性。
进一步地,每个出水机构均还包括与出水头6连接的底部固定板10,水解池的底部设有预埋件,预埋件与底部固定板10连接,以实现将出水头6固定在水解池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出水头6与水解池底部的连接效果,出水机构还包括与出水头6连接的底部固定板10,相应的,水解池的底部设有预埋件,底部固定板10与预埋件连接,进而将出水头6固定在水解池的底部,以将出水头6伸入水解池的污泥层内,水解池底部的污泥层被搅动托起,池底也不易积泥,利于进一步提高水解池的处理效率及处理效果。
进一步优选方案,多个底部固定板10均匀设置在水解池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出水口的数量为16个,对应有16个出水头6和16个底部固定板10,16个底部固定板10均匀设置在水解池的底部,保证在水平方向单位面积出水量完全一致,以对水解池内的水进行充分的混合均匀,提高了原水与池中水解-酸化细菌、兼氧细菌、厌氧细菌形成的污泥的混合接触,提高了水解池的处理效率及处理效果。其中,出水口、出水头6及底部固定板10的数量一致,且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实施条件进行合理的设定。
优选地,预埋件与底部固定板10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焊接。在本实施例中,底部固定板10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预埋件连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简便,固定效果好且便于装拆。除上述的连接方式之外,还可采用粘接或卡接等方式实现预埋件与底部固定板10的固定连接,具体地,可根据实际实施条件来选择合理的连接方式。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进水机构包括进水管2,进水管2与进水口连接,用于向压力配水箱1内进行注水。
具体地,密封盖板7设有第一安装孔,压力配水箱1对应于第一安装孔设有第二安装孔,密封盖板7通过法兰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以将密封盖板7盖合在压力配水箱1的开口上。其中,法兰螺栓包括活节螺栓8和法兰盘9,通过采用法兰螺栓的方式将密封盖板7盖合在压力配水箱1的开口上,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安装、维修和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盖板7采用6个活节螺栓8固定,不用工具就可以打开密封盖板7,进行清理防堵塞网罩4及疏通配水软管作业,进而有效减少了配水运行的维修工作量。
优选地,密封盖板7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质制成。如此,通过设置透明有机玻璃密封盖板7,可以随时观察到出水管是否存在堵塞情况,能方便及时疏通,进而保障水解池配水装置正常、稳定的进行。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盖板7为16mm厚的透明有机玻璃板,在对压力配水箱1的开口进行密封的同时保证能承受压力配水箱1内的压力值。
优选地,压力配水箱1为圆柱形罐体结构,且压力配水箱1采用碳钢或不锈钢材质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压力配水箱1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密封性好、耐腐蚀、强度高且价格不高,经济性较好。在本实施例中,压力配水箱1采用圆柱形罐体结构,压力均匀,便于实现多个出水口能等压力的出水,利于提高布水均匀性。
优选地,出水头6为多向出水头,多向出水头能顶部、底部、侧面多向出水。多向出水头经过严格的角度及结构设计,可顶部、底部、侧面多向出水,以有效避免堵塞,可以克服其它布水方式存在的液下出水口堵塞、不易观察及不易清理的问题,减少维护工作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解池配水装置,用于与水解池配合使用,包括进水机构、出水机构、顶部设有开口的压力配水箱及用于密封开口的密封盖板,压力配水箱的底部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进水口与进水机构连接;出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力出水管、出水软管及出水头,压力出水管与出水口连接且压力出水管与出水口的连接处设有防堵塞网罩,可以使悬浮物被截留在压力配水箱内,可有效避免堵塞,以利于维护水解池配水装置长期稳定的运行;出水头伸入水解池内且与水解池的底部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水解池配水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采用压力设计,提高了提升泵能源的利用率,同时压力进水使池中底部进水流速大于重力进水底部流速,水力搅拌能力强,从而使池底布水更加均匀,池底流速增大,污泥层被搅动托起,池底不易积泥,也有利于提高水解池的处理效率及处理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解池配水装置,用于与水解池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机构、出水机构、顶部设有开口的压力配水箱及用于密封所述开口的密封盖板,所述压力配水箱的底部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机构连接;所述出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力出水管、出水软管及出水头,所述压力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接且所述压力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的连接处设有防堵塞网罩,所述出水头伸入所述水解池内且与所述水解池的底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解池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压力配水箱的底部中央,所述出水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水口以所述进水口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压力配水箱的底部;一个所述出水口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出水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解池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出水机构均还包括与所述出水头连接的底部固定板,所述水解池的底部设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与所述底部固定板连接,以实现将所述出水头固定在所述水解池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解池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底部固定板均匀设置在所述水解池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解池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与所述底部固定板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解池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解池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压力配水箱对应于所述第一安装孔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密封盖板通过法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以密封盖合在所述压力配水箱的开口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解池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质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水解池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配水箱为圆柱形罐体结构,且所述压力配水箱采用碳钢或不锈钢材质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水解池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头为多向出水头,所述多向出水头能顶部、底部、侧面多向出水。
CN201721107682.1U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水解池配水装置 Active CN207259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07682.1U CN207259232U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水解池配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07682.1U CN207259232U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水解池配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59232U true CN207259232U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23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07682.1U Active CN207259232U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水解池配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592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9185A (zh) * 2021-05-18 2021-08-10 上海渔兮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压分流环道型孵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9185A (zh) * 2021-05-18 2021-08-10 上海渔兮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压分流环道型孵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17882U (zh) 一种水处理装置
CN207259232U (zh) 一种水解池配水装置
CN101508486B (zh) 厌氧反应器立体液流搅拌装置
CN208561843U (zh) 一种具有搅拌兼排泥渣功能的黑膜沼气池
CN210001743U (zh) 泥浆静态混合装置
CN206886706U (zh) 一种多路并联、间歇等量的出水装置
CN208250118U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技术的多级污水处理装置
CN108640234A (zh) 一种河道水环境治理用净化药剂自动添加设备
CN213824313U (zh) 一种河道污水治理材料喷洒设备
CN209155684U (zh) 一种痔疮洗液生产用反应罐
CN110270274B (zh) 一种快速制备负载微纳米氧气泡的改性材料的可移动装置
CN211521770U (zh) 一种污水净水处理装置
CN211813902U (zh) 一种曝气均匀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8980459U (zh) 一种工业污水循环利用装置
CN206777941U (zh) 一种喷淋消泡装置
CN208517165U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水体净化搅拌装置
CN206511984U (zh) 一种防沉积污水处理池
CN206762719U (zh) 废水处理用混合池加料机构
CN214514081U (zh) 一种加药搅拌器
CN21766402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水处理剂喷洒装置
CN212198695U (zh) 一种可移动式反硝化滤池
CN220334946U (zh) 一种节能型快速启动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
CN210796039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设备
CN210251889U (zh) 一种高效硫酸亚铁溶解系统
CN218909945U (zh) 一体式气浮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