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56501U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 - Google Patents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56501U
CN207256501U CN201721023361.3U CN201721023361U CN207256501U CN 207256501 U CN207256501 U CN 207256501U CN 201721023361 U CN201721023361 U CN 201721023361U CN 207256501 U CN207256501 U CN 2072565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cured
aerated concrete
soleplate
buil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233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春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0233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565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565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565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Post-Treatments, Processing, Supply, Discharge, And Other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其中,所述蒸养底板的内部形成有封闭空间,所述蒸养底板上进一步形成有蒸汽导入口和蒸汽导出口,所述蒸汽导入口和所述蒸汽导出口分别与所述封闭空间相导通,且所述蒸汽导出口设于所述蒸养底板的用于承载加气混凝土坯体的承载表面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上靠近底部的部分由于蒸养程度不够而成为废料的问题。另外,由于蒸养底板上除蒸汽导入口和蒸汽导出口以外的部分均设置为封闭形式,可以防止蒸养蒸汽向旁侧泄露,确保蒸养蒸汽全部从蒸汽导出口溢出,提高蒸养蒸汽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和加气混凝土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
背景技术
加气砖是一种轻质多孔的新型建筑材料,加气砖设备生产的加气砖具有容重轻,保温效能高,吸音好和可加工等优点,可以制作成墙砌块,保温块,压面板,楼板,墙板和保温管等制品,加气砖在我国已经开始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承重或非承重结构和管道保温中,成为新型建筑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气砖的一般生产工艺的流程是,加气砖初养和切割浇注后模具用输送链推入初养室进行发气初凝,室温为48℃~68℃,初养时间为1.5~2小时(根据地理有利条件,可免去此工艺),初养后用负压吊具将模框及坯体一同吊到预先放好釜底板的切割台上.脱去模框.切割机即对坯体进行横切、纵切、铣面包头,模框吊回到运模车上人工清理和涂油,然后吊到模车上组模进行下一次浇注,切好后的坯体连同釜底板用天车吊到釜车上码放两层,层间有四个支撑,若干个釜车编为一组。加气砖蒸压及成品坯体在釜前停车线上编组完成后,打开要出釜的蒸压釜釜门,先用卷扬机拉出釜内的成品釜车,然后再将准备蒸压的釜车用卷扬机拉入蒸压釜进行养护。釜车上的制成品用桥式起重机吊到成品库,然后用叉式装卸车运到成品堆场,空釜车及釜底板吊回至回车线上,清理后用卷扬机拉回码架处进行下一次循环。
参见图1所示,图1是现有的用于加气砖蒸养的釜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完成切割的待蒸养的加气砖坯体80装载在现有的用于加气砖蒸养的釜底板的承载表面90上,然后再一起运送至蒸压釜中进行蒸养,由于现有的用于加气砖蒸养的釜底板上用于承载待蒸养的加气砖坯体80的承载表面90为全封闭式的板体,因此,在蒸养时蒸养蒸汽无法接触到待蒸养的加气砖坯体80的底部,导致待蒸养的加气砖坯体80的底部不能得到完全蒸养,会造成待蒸养的加气砖坯体80上靠近底部的部分由于蒸养程度不够而成为废料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用于加气砖蒸养的釜底板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蒸养蒸汽的利用率、充分蒸养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所述蒸养底板的内部形成有封闭空间,所述蒸养底板上进一步形成有蒸汽导入口和蒸汽导出口,所述蒸汽导入口和所述蒸汽导出口分别与所述封闭空间相导通,且所述蒸汽导出口设于所述蒸养底板的用于承载加气混凝土坯体的承载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通过在蒸养底板上开设蒸汽导入口,在蒸养底板的承载表面上开设蒸汽导出口,以及在蒸养底板的内部设置封闭空间,并使封闭空间与蒸汽导入口以及蒸汽导出口相导通、以供蒸养蒸汽进行流通,当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在蒸压釜中进行蒸养时,蒸养蒸汽可以通过蒸汽导入口进入蒸养底板,再通过蒸汽导出口从蒸养底板的承载表面溢出,进而接触到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的底部,使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的底部得到完全蒸养,解决了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上靠近底部的部分由于蒸养程度不够而成为废料的问题。进一步的,由于蒸养底板上除蒸汽导入口和蒸汽导出口以外的部分均设置为封闭形式,因此,可以防止蒸养蒸汽向旁侧泄露,确保蒸养蒸汽全部从蒸汽导出口溢出,提高蒸养蒸汽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蒸汽导入口设于所述蒸养底板的背向所述承载表面的一侧上。
本实用新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蒸汽导入口和所述蒸汽导出口为沿所述蒸养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口。
本实用新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蒸汽导入口设有多孔板。
本实用新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蒸养底板包括位于所述封闭空间的相对两侧的二侧部构件,二所述侧部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连接端板相连并形成封闭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蒸养底板还包括位于二所述侧部构件之间的中间构件,所述中间构件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连接于所述连接端板。
本实用新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二所述侧部构件具有相向延伸并留有第一缝隙的上翼板以及相向延伸并留有第二缝隙的下翼板,所述蒸汽导出口形成于所述第一缝隙,所述蒸汽导入口形成于所述第二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上翼板齐平的支承翼板,所述支承翼板的宽度方向的侧部与所述上翼板之间形成所述蒸汽导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端板的靠近所述蒸汽导出口的侧部设有引流口。
本实用新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蒸养底板还包括加强连接件,所述加强连接件设于所述封闭空间内并连接于二所述侧部构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用于加气砖蒸养的釜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第一种实施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分解图。
图5是采用图2中所示的第一种实施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对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进行蒸养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立面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A节点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侧面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立面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1的B节点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侧面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用于蒸养放置在蒸养底板上的待蒸汽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本实用新型的蒸养底板外部封闭、内部中空,于内部形成有一封闭空间,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于蒸养底板的内部形成多个封闭空间,多个封闭空间之间可相互隔离,亦可相互连通。封闭空间的存在,将原本实心的蒸养底板改造成为空心壳体结构。进一步的,在该空心的蒸养底板上形成有蒸汽导入口和蒸汽导出口,蒸汽导入口用于供蒸养蒸汽导入蒸养底板,蒸汽导出口用于供蒸养蒸汽导出蒸养底板,蒸汽导入口和蒸汽导出口分别与封闭空间相导通,使蒸养蒸汽自蒸汽导入口导入到封闭空间,再由蒸汽导出口导出封闭空间,蒸汽导出口设于蒸养底板的用于承载加气混凝土坯体的承载表面上,从蒸汽导出口导出的蒸养蒸汽直接接触到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的底部,进行充分蒸养。
进一步的,蒸汽导入口设于蒸养底板的背向承载表面的一侧上,使蒸汽导入口与蒸汽导出口相对而设,有利于简化蒸养蒸汽的导入导出蒸养底板的路径,缩短蒸养蒸汽导入导出的时间,提高蒸养效率。更进一步的,蒸汽导入口和蒸汽导出口均为沿蒸养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口,增大蒸养蒸汽与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的接触面积,提高蒸养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通过在蒸养底板上开设蒸汽导入口,在蒸养底板的承载表面上开设蒸汽导出口,以及在蒸养底板的内部设置封闭空间,并使封闭空间与蒸汽导入口以及蒸汽导出口相导通、以供蒸养蒸汽进行流通,当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在蒸压釜中进行蒸养时,蒸养蒸汽可以通过蒸汽导入口进入蒸养底板,再通过蒸汽导出口从蒸养底板的承载表面溢出,进而接触到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的底部,使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的底部得到完全蒸养,解决了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上靠近底部的部分由于蒸养程度不够而成为废料的问题。进一步的,由于蒸养底板上除蒸汽导入口和蒸汽导出口以外的部分均设置为封闭形式,因此,可以防止蒸养蒸汽向旁侧泄露,确保蒸养蒸汽全部从蒸汽导出口溢出,提高蒸养蒸汽的利用率,具有减少蒸养时间、减小蒸养压力、节省蒸养蒸汽用量、提高成品质量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配合参看图2~4所示,图中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第一种较佳实施方式,具体的:图2为该第一种实施例中的蒸养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的蒸养底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的分解图。在该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包括:一中间构件10、二侧部构件20和二连接端板40,二侧部构件20位于蒸养底板的封闭空间的相对两侧,中间构件10位于二侧部构件20的中间,中间构件10和侧部构件20并排设置,中间构件10的两侧与外侧的侧部构件20之间分别形成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即为蒸养底板的封闭空间30,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蒸养底板中形成有两个封闭空间30,且该两个封闭空间30由中间构件10相互隔离。二连接端板40分别位于侧部构件20和中间构件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端板40分别与侧板构件20的端部和中间构件10的端部相连,并且,连接端板40完全封闭住侧部构件和中间构件的两端端部,形成封闭端部,构成封闭空间30的封闭端板,防止蒸养蒸汽从蒸养底板的两端端部溢出而损耗。
进一步的,二侧部构件20具有向中间构件10方向相向延伸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中间构件10具有向两侧的侧部构件20方向背向延伸的上支承翼板和下支承翼板,其中,中间构件10的上支承翼板与侧部构件20的上翼板齐平,中间构件10的下支承翼板与侧部构件20的下翼板齐平,中间构件10的上支承翼板与侧部构件20的上翼板的上表面形成蒸养底板的承载表面,用于承载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另外,中间构件10的上支承翼板与对应侧的侧部构件20的上翼板之间留有一段缝隙,该段缝隙与蒸养底板内部的封闭空间相导通,用于供蒸养蒸汽从该缝隙导出蒸养底板,该缝隙即构成了蒸养底板的蒸汽导出口。相似地,中间构件10的下支承翼板与对应侧的侧部构件20的下翼板之间留有一段缝隙,该段缝隙与蒸养底板内部的封闭空间相导通,用于供蒸养蒸汽从该缝隙导入蒸养底板,该缝隙即构成了蒸养底板的蒸汽导入口。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蒸养底板中的中间构件10采用H型钢,侧部构件20采用槽钢,连接端板40采用钢板。H型钢的腹板竖向设置且其上下两侧的翼板构成了中间构件10的上支承翼板和下支承翼板。槽钢的腹板竖向设置且其上下两侧的翼板构成了端部构件20的上翼板和下翼板。钢板焊接或螺栓连接于H型钢和两槽钢的两端端部并形成封闭端部。H型钢的上支承翼板与两侧的槽钢的上翼板之间隔开的缝隙形成蒸汽导出口,H型钢的下支承翼板与两侧的槽钢的下翼板之间隔开的缝隙形成蒸汽导入口。两个槽钢的开口侧相对,H型钢的两侧开口和两个槽钢的开口夹设形成的容置空间形成分别与蒸汽导入口和蒸汽导出口相导通、以供蒸养蒸汽进行流通的蒸汽通道,即蒸养底板的封闭空间30。作为连接端板40的钢板的尺寸适配于两侧部构件的最外缘尺寸,目的是封堵住封闭空间3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端部,以避免蒸养蒸汽从蒸养底板的两端端部泄露,使蒸养底板上除蒸汽导入口和蒸汽导出口以外的部分均设置为封闭状态,而蒸汽导入口由于不断导入蒸汽,在蒸汽压力下,蒸汽不会从蒸汽导入口泄露,从而可以确保蒸养蒸汽全部从蒸汽导出口溢出,提高蒸养蒸汽的利用率,使本实用新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具有减少蒸养时间、减小蒸养压力、节省蒸养蒸汽用量、提高成品质量等优点。
当然,本实用新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也可不设置中间构件,而仅由二侧部构件和二连接端板构成,其中,二侧部构件的两端通过二连接端板相连并形成封闭端部,封闭空间形成于二侧部构件和二连接端板所围设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进一步的,二侧部构件具有相向延伸并留有第一缝隙的上翼板以及相向延伸并留有第二缝隙的下翼板,并且,蒸汽导出口形成于所述第一缝隙,蒸汽导入口形成于所述第二缝隙。从而得到中间未设置中间构件的蒸养底板,同样可以解决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上靠近底部的部分由于蒸养程度不够而成为废料的问题,以及具有减少蒸养时间、减小蒸养压力、节省蒸养蒸汽用量、提高成品质量等优点。
再次参见图2~4所示,较佳地,为了加强蒸养底板的承载表面的强度,可以在二侧部构件20的外侧分别设置角支承件50,角支承件50可采用角钢,角钢的一侧与侧部构件20的背面固接,角钢的另一侧翼板与侧部构件20的上翼板顶部齐平,形成与蒸养底板的承载表面齐平的支承面,与承载平面一起用于承载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支承面起到加宽承载表面,增强承载能力的作用。其中,角钢可以根据不同的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的不同尺寸进行相应的改变,以增加用于承载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8的承载表面的宽度,而不必每次根据不同的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的不同尺寸,对本实用新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尺寸进行改动。
进一步的,为了加强中间构件10和两侧的侧部构件20之间连接强度,可在蒸养底板的封闭空间中设置加强连接件。加强连接件连接于两侧的侧部构件20和中间的中间构件10,起到加强连接的作用。其中,加强连接件的数量可为多个,多个加强连接件沿蒸养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加强连接件的种类也可为多种,下面例举两种加强连接件的形式。
加强连接件一:
在中间构件10的上支承翼板和两个侧部构件20的上翼板之间分别固接有第二钢板420,中间构件10的下支承翼板和两个侧部构件20的下翼板之间分别固接有第三钢板,通过第二钢板420和第三钢板的设置,进而加强中间构件10和两个侧部构件20之间连接强度。其中的第二钢板420和第三钢板构成了本实施例中的加强连接件。
加强连接件二:
在中间构件10的腹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两个侧部构件20的腹板上均开设有与中间构件10的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中间构件10的第一通孔和两个侧部构件20的第二通孔之间穿设有加固钢管60。通过加固钢管60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加强中间构件10和两个侧部构件20之间连接强度。其中的加固钢管即为本实施例中的加强连接件。
进一步地,中间构件10的第一通孔的数量为多个,两个侧部构件20的第二通孔的数量分别与中间构件10的第一通孔的数量相对应,那么相应地,加固钢管60的数量也与中间构件10的第一通孔的数量相对应为多个。通过多个加固钢管60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加强中间构件10和两个侧部构件20之间连接强度。优选地,多个第一通孔均匀布设,多个第二通孔对应多个第一通孔进行均匀布设,使整体结构的受力更加均匀。更优选地,中间构件10的第一通孔和两个侧部构件20的第二通孔为同轴设置,更便于将加固钢管60安装在中间构件10的第一通孔和两个侧部构件20的第二通孔内。
参见图5所示,图5是采用图2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对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进行蒸养的示意图。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本实用新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当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80在蒸压釜中进行蒸养时,蒸养蒸汽可以通过由中间构件的下支承翼板和两个侧部构件的下翼板之间隔开的缝隙共同形成的蒸汽导入口进入由中间构件的两侧开口和两个侧部构件的开口夹设形成的容置空间共同形成的蒸汽通道,再通过由中间构件的上支承翼板和两个侧部构件的上翼板之间隔开的缝隙共同形成的蒸汽导出口从用于承载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80的承载表面溢出,如图5中的箭头方向所示,进而接触到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80的底部,使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80的底部得到完全蒸养,解决了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80上靠近底部的部分由于蒸养程度不够而成为废料的问题。
特别地,可以将多个本实用新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首尾相互连接,以适配不同的待蒸养的加气混凝土坯体的不同长度。
实施例二:
配合图6~9所示,图中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第二种较佳实施方式,具体的:图6为该第二种实施例中的蒸养底板的立面视图,图7为该实施例二中的蒸养底板的俯视图;图8为图7的A节点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该实施例二中的蒸养底板的侧面放大示意图。
在该实施例二中,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仍旧由一中间构件10’、二侧部构件20’和二连接端板40’构成,其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蒸养底板的区别仅在于:
(一)蒸养底板底部的蒸汽导入口设有多孔板100’,配合图7和图8所示,多孔板100’沿着蒸汽导入口通长设置,在不影响蒸汽透过的同时,还能有效防止加气混凝土坯体在蒸养过程中,由于自身脱落或反应产生的有形杂质透过开口的蒸养底板而掉落在蒸养设备中,以造成蒸养设备内环境的污染。其中,多孔板100’可采用开设有均匀、交错的多个圆形孔、扁圆形孔或椭圆形孔的板体。本实施例中,采用扁圆形孔的多孔板,其孔口大而窄,能兼顾较佳的透气效果和阻隔杂质效果。
(二)角支承件50’设于蒸养底板的底部,而非实施例一种的设置在蒸养底板的顶部。参阅图9所示,直接采用两块钢板一一对应地焊接于两侧的二侧部构件20’的底部,并可在钢板与侧部构件之间焊接角板作为支撑,其中,两块钢板的底面均与侧部构件20’的下翼板齐平,作用为加强蒸养底板的底部支承效果。
本实施例二中的蒸养底板中形成有两个封闭空间30’,且该两个封闭空间30’由中间构件10’相互隔离。二连接端板40’分别位于侧部构件20’和中间构件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端板40’分别与侧板构件20’的端部和中间构件10’的端部相连,并且,连接端板40’完全封闭住侧部构件和中间构件的两端端部,形成封闭端部,构成封闭空间30’的封闭端板,防止蒸养蒸汽从蒸养底板的两端端部溢出而损耗,提高蒸养效率,节省蒸养成本。
实施例三:
配合图10~13所示,图中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的第三种较佳实施方式,具体的:图10为该第三种实施例中的蒸养底板的立面视图,图11为该实施例三中的蒸养底板的俯视图;图12为图11的B节点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3为该实施例三中的蒸养底板的侧面放大示意图。
在该实施例三中,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由二侧部构件20”和二连接端板40”构成,不再设置中间构件10”。并且,二侧部构件20”采用工字钢,而非实施例一中的槽钢,两槽钢的腹板相对设置并配合上下一般形成蒸养底板的封闭空间30”,二连接端板40”连接于两槽钢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两槽钢的上翼板一侧相向延伸并留有蒸汽导出口,两槽钢的下翼板一侧相向延伸并留有蒸汽导入口,其中,蒸汽导出口和蒸汽导入口仍然为沿蒸养底板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蒸汽导出口的宽度约为70mm~100mm,蒸汽导入口的宽度约为70mm~100mm,并且,在蒸汽导入口设有多孔板100”,多孔板100”的构造、设置形式及功能均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多孔板相同,在此不赘。
另外,作为本实施例三与上述实施例一和二的不同点,还在于:
连接端板40”的靠近蒸汽导出口的侧部设有引流口,该引流口400”开设在连接端板40”的顶部中央,与蒸养底板顶部的蒸汽导出口相导通,可对直接接触蒸养底板的加气混凝土坯体的两端端部进行蒸汽蒸养。而且由于两端的引流口400”开口较窄且贴靠在蒸汽导出口处的连接端板的边沿处,可视为蒸汽导出口两端的延伸,并不会影响蒸养底板内部的整体封闭性,在蒸养底板的内部仍然能形成有效的封闭空间,蒸养蒸汽仍然仅会从蒸汽导出口处导出,而不会四处扩散,从而达到提高蒸养效率,节省蒸养成本的有益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养底板的内部形成有封闭空间,所述蒸养底板上进一步形成有蒸汽导入口和蒸汽导出口,所述蒸汽导入口和所述蒸汽导出口分别与所述封闭空间相导通,且所述蒸汽导出口设于所述蒸养底板的用于承载加气混凝土坯体的承载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入口设于所述蒸养底板的背向所述承载表面的一侧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入口和所述蒸汽导出口为沿所述蒸养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口。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入口设有多孔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养底板包括位于所述封闭空间的相对两侧的二侧部构件,二所述侧部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连接端板相连并形成封闭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养底板还包括位于二所述侧部构件之间的中间构件,所述中间构件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连接于所述连接端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其特征在于:二所述侧部构件具有相向延伸并留有第一缝隙的上翼板以及相向延伸并留有第二缝隙的下翼板,所述蒸汽导出口形成于所述第一缝隙,所述蒸汽导入口形成于所述第二缝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上翼板齐平的支承翼板,所述支承翼板的宽度方向的侧部与所述上翼板之间形成所述蒸汽导出口。
9.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板的靠近所述蒸汽导出口的侧部设有引流口。
10.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养底板还包括加强连接件,所述加强连接件设于所述封闭空间内并连接于二所述侧部构件。
CN201721023361.3U 2017-08-15 2017-08-15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565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23361.3U CN207256501U (zh) 2017-08-15 2017-08-15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23361.3U CN207256501U (zh) 2017-08-15 2017-08-15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56501U true CN207256501U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25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2336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56501U (zh) 2017-08-15 2017-08-15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565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3691A (zh) * 2017-08-15 2017-10-20 蒋春生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3691A (zh) * 2017-08-15 2017-10-20 蒋春生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74347U (zh) 用于加气砖蒸养的釜底板
CN207256501U (zh)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
CN107263691A (zh)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蒸养底板
CN206189737U (zh) 一种新型预制墙板
CN106113239B (zh) 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翻转台
CN207919816U (zh) 夹芯复合围护墙体
CN105155836B (zh) 建筑用铝合金模板及其使用方法
CN105904586A (zh) 用于加气砖蒸养的釜底板
CN103286854A (zh)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超宽悬挑板的制造及搭接施工方法
CN207919812U (zh) 一种装配式墙板结构
CN103266719A (zh)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过梁及制作和施工方法
CN206581456U (zh) 带有加强管的钢结构墙体构件
CN109773946A (zh) 一种预制大型板式构件的多层组合平台模具
CN212318014U (zh) 一种开合式仰拱模板及带仰拱模板的栈桥
CN207376871U (zh) 一种用于干式连接的预制墙体结构和组合式墙体结构
CN205775302U (zh) 一种骨架布浸渍上浆机构
CN208486393U (zh) 一种建筑用夹心保温板
CN209438507U (zh) 一种实用性高的建筑模壳原料用混合装置
CN208479096U (zh) 一种可适用于叠合楼板预埋新型线盒
CN206928455U (zh) 一种3d打印建筑墙体框架结构
CN207211506U (zh) 一种多层保温承重混凝土墙板
CN206857960U (zh) 组合式的pc构件吊架
CN206903197U (zh) 钢架桁架混凝土模板
CN204850424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
CN206581455U (zh) 便于运输的钢结构拐角墙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