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41793U - 可调节后轮座 - Google Patents

可调节后轮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41793U
CN207241793U CN201721232109.3U CN201721232109U CN207241793U CN 207241793 U CN207241793 U CN 207241793U CN 201721232109 U CN201721232109 U CN 201721232109U CN 207241793 U CN207241793 U CN 207241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eat
seat
joint
adjusting
trail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3210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永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Oushi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Oushi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Oushi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Oushi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3210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41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41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41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后轮座,包括调节关节、后脚管固定座、第一锁定装置、后轮固定座和调节连接件,需调节前轮和后轮的间距时,先驱使第一驱动件拉动第一定位销退出对应的第一定位孔;接着,驱使调节关节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绕其与后脚管固定座和后轮避震座的铰接中心转摆动,而后脚管固定座则驱动调节连接件随调节关节同步摆动,以改变后轮和前轮的间距,直至前轮和后轮的间距达到所需距离且第一定位销与另一个第一定位孔相对后,通过第一驱动件驱使第一定位销插入另一个第一定位孔,并将后脚管固定座和调节关节重新锁定后,即完成前轮和后轮的间距调节,从而使前轮和后轮的间距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并提高婴儿推车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可调节后轮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后轮座。
背景技术
婴儿推车是一种针对婴儿(或者幼童)所设计的承载移动工具,方便大人携带婴儿外出游玩或者购物等,同时还可适当盛放轻便的小物品,深受广大家长喜爱。
现有的婴儿推车展开后,其前轮和后轮的间距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使用者无法通过调节前轮和后轮的间距以改变婴儿推车的重心,并适用不同的使用场合。例如,在不加大婴儿推车车架体积的情况下,如在车架上安装两个座位并乘载婴儿或物品时,容易出现因重心偏后而导致婴儿推车出现后翻的趋势,从而影响婴儿推车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调节后轮座,旨在调节婴儿推车的前轮和后轮的间距,并提高婴儿推车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调节后轮座,包括:
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调节关节,调节关节上部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过孔;
后脚管固定座,数量与调节关节对应,每个后脚管固定座的上部与相应的后脚管连接,下部与相应的调节关节的上部铰接,后脚管固定座与第一过孔对应的区域开设有至少两个绕其与调节关节的铰接中心分布的第一定位孔;
第一锁定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和活动插装于第一过孔的第一定位销,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定位销在插入第一定位孔并将后脚管固定座和调节关节锁定和退出第一定位孔并解除后脚管固定座和调节关节的锁定关系的位置之间移动;
后轮固定座,用于安装后轮;
后轮避震座,装于后轮固定座上,并与调节关节的下部铰接;以及
调节连接件,上部与后脚管固定座铰接,下部与后轮避震座铰接,调节关节相对后脚管固定座和后轮避震座摆动时,可通过后脚管固定座驱动调节连接件随调节关节同步摆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将调节关节和调节连接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后脚管固定座和后轮避震座铰接,并在调节关节的侧壁安装第一锁定装置,通过操控第一锁定装置实现调节关节和后脚管固定座的锁定以及解除锁定。需要调节婴儿推车的前轮和后轮的间距时,先驱使第一驱动件拉动第一定位销退出对应的第一定位孔并解除调节关节和后脚管固定座之间的锁定关系;接着,驱使调节关节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绕其与后脚管固定座和后轮避震座的铰接中心转摆动,而后脚管固定座则驱动调节连接件随调节关节同步摆动,以改变后轮和前轮的间距,直至前轮和后轮的间距达到所需距离且第一定位销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后,通过第一驱动件驱使第一定位销插入另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并将后脚管固定座和调节关节重新锁定后,即完成前轮和后轮的间距调节,从而使前轮和后轮的间距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并提高婴儿推车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后脚管固定座、调节关节和连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后脚管固定座、调节关节、调节连接件、第一锁定装置和连动机构的分解示意;
图5为后脚管固定座、调节关节、调节连接件、第一锁定装置、连动机构、后轮固定座和后轮避震座的分解示意;
图6为后轮固定座、刹车装置、第二连接件、第二锁定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推车的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8为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推车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调节后轮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8所示,该可调节后轮座包括调节关节1、后脚管固定座2、第一锁定装置3、后轮固定座4、后轮避震座5和调节连接件6。
其中,调节关节1至少有两个且并排布置(如图1、图2所示为两个的情况),调节关节1上部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过孔13。
后脚管固定座2的数量与调节关节1对应,每个后脚管固定座2的上部与相应的婴儿推车的后脚管100连接(一般为可拆卸固连),下部与相应的调节关节1的上部铰接,后脚管固定座2与第一过孔13对应的区域开设有至少两个绕其与调节关节1的铰接中心分布的第一定位孔21。
第一锁定装置3的数量与调节关节1对应,包括第一驱动件32和活动插装于第一过孔13的第一定位销31,第一驱动件32用于驱动第一定位销31在插入第一定位孔21并将后脚管固定座2和调节关节1锁定和退出第一定位孔21并解除后脚管固定座2和调节关节1的锁定关系的位置之间移动。
后轮固定座4的数量与调节关节1对应,用于安装后轮300。
后轮避震座5的数量与调节关节1对应,装于后轮固定座4上,并与调节关节1的下部铰接。调节连接件6的上部与后脚管固定座2铰接,下部与后轮避震座5铰接,调节关节1相对后脚管固定座2和后轮避震座5摆动时,可通过后脚管固定座2驱动调节连接件6随调节关节1同步摆动。具体地,所述调节连接件6优选与调节关节1平行,且在摆动的过程中,调节关节1与调节连接件6始终保持平行,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需要调节婴儿推车的前轮200和后轮300的间距时,先驱使第一驱动件32拉动第一定位销31退出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1并解除调节关节1和后脚管固定座2之间的锁定关系;接着,驱使调节关节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绕其与后脚管固定座2和后轮避震座5的铰接中心转摆动,而后脚管固定座2则驱动调节连接件6随调节关节1同步摆动,以改变后轮300和前轮200的间距,直至前轮200和后轮300的间距达到所需距离且第一定位销31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21相对后,通过第一驱动件32驱使第一定位销31插入另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21,并将后脚管固定座2和调节关节1重新锁定后,即完成前轮200和后轮300的间距调节,从而使前轮200和后轮300的间距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并提高婴儿推车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调节关节1上部的侧壁设有将第一过孔13包围的第一安装槽14,所述第一驱动件32的中部铰接于第一安装槽14的内侧壁,一端通过第一顶簧33与调节关节1的侧壁弹性相抵,另一端与第一定位销31的一端连接,按压第一驱动件32的所述一端时,可驱使第一驱动件32的所述另一端将第一定位销31拉出相应的第一定位孔21。而撤销对第一驱动件32的按压后,第一顶簧33复位,驱使第一驱动件32将第一定位销31推入相应的第一定位孔21。
具体地,如图1至4所示,每个调节关节1包括可拆卸固连在一起的第一槽盖11和第二槽盖12,第一过孔13开设于第一槽盖11,调节关节1的上部呈插槽状,后脚管固定座2的下部呈插榫状,后脚管固定座2的下部插入调节关节1的上部,并通过第一铰轴(未图示)铰接。调节关节1的下部呈插榫状,后轮避震座5的上部呈插槽状,调节关节1的下部插入后轮避震座5的上部,并通过第二铰轴(未图示)铰接。
进一步地,调节关节1的内部中空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有连动机构7,连动机构包括第一连动件71、第二连动件72和第三连动件73,第一连动件71的中部铰接于调节关节1,第二连动件72和第三连动件73的上部铰接于后脚管固定座2,第二连动件72的下部与第一连动件71的下部铰接,第三连动件73的下部与第一连动件71的上部铰接,此连动机构7可在调节前轮200和后轮300的过程中起连动辅助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还包括第一连接杆61,第一连接杆61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调节连接件6固连,第一连接杆61除了能提高调节连接件6的结构强度之外,还可在第一锁定装置3解除对后脚管固定座2和调节关节1的锁定关系后,通过推、拉第一连接杆61来驱动调节关节1和调节连接件6相对后脚管固定座2和后轮避震座5摆动,从而提高调节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图2以及图5至图8所示,还包括第二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0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后轮固定座4连接,所述后轮固定座4上设有刹车装置8,刹车装置8由设于婴儿推车上的刹车驱动装置(未图示)驱动,而实现对后轮300的锁定或者解除锁定,刹车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未图示)以及两端分别与驱动机构和刹车装置8连接的刹车绳400,通过控制驱动机构可以驱使刹车绳400促使刹车装置8将后轮300锁定或者解除对后轮300的锁定。
具体地,如图4至8所示,相对的两个后轮固定座4的相对一侧开设有滑槽41,相背的一侧开设有通连滑槽41的导向孔42,所述刹车装置8包括前部活动插装于导向孔42的刹车柱81、与刹车柱81的后部连接的被动件82、套装于刹车柱81上的复位顶簧83、可转动套装于第二连接杆10的助动件84、以及连接相对两个助动件84的连动管85,其中,复位顶簧83的两端分别与被动件82前端和后轮固定座4的内端壁弹性相抵,被动件82的后端与助动件84的前端面相抵,且助动件84与被动件82相抵的区域为斜面841,所述刹车绳400与助动件84连接,驱动驱动机构(未图示)以使刹车绳400拉动助动件84转动后,助动件84的斜面841可推动被动件82克服复位顶簧83的弹力,将刹车柱81的前部向前推出导向孔42并将后轮300锁定,从而实现刹车。而撤去刹车绳400对助动件84的拉力后,复位顶簧83复位,并推动被动82件将刹车柱81拉离后轮300,从而以将后轮300解锁。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刹车绳400的数量为一根,其中一个后轮固定座4设有导向块44,刹车绳400的下端穿过导向块44后与相应的助动件84连接,可使刹车操作更为顺利。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连动管8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851,相应的助动件84设有可卡入第一卡槽851的第一卡块842,其中一个助动件84转动时,可通过连动管85带动另一个所述助动件84同步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所述第二连接杆10呈管状,其两端分别伸入相应的两个后轮固定座4后与装于后轮固定座4的轮轴护套500连接,轮轴护套500的一端有凸缘501,凸缘501开设有第二卡槽502,相对的后轮固定座4相背的一侧设有与第二卡槽501相配合的第二卡块43,轮轴护套500通过第二卡槽卡接于第二卡块43,并与后轮固定座4的所述相背的一侧相抵,轮轴护套500的另一端则伸入后轮固定座4并与第二连接杆10连接,以提高后轮固定座4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轮轴护套500套于第二连接杆10,并通过第二锁定装置9与第二连接杆1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轮轴护套500和第二连接杆10的重叠区域开设有相对的第二定位孔503和第三定位孔101,每个后轮固定座4的周壁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5,第二安装槽45与第二定位孔503和第三定位孔10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连后轮固定座4内部的第二过孔(未图示),所述第二锁定装置9包括活动插装于第二过孔(未图示)的第二定位销91和中部铰接于第二安装槽45内的第二驱动件92,第二驱动件92的一端通过第二顶簧93与后轮固定座4弹性相抵,另一端与第二定位销91连接,按压第二驱动件92的所述一端时,可驱使第二驱动件92的所述另一端将第二定位销91拉出相应的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从而解除轮轴护套500和第二连接杆10的锁定关系,此时,可将轮轴护套500和第二连接杆10分离,方便拆卸。而撤销对第二驱动件92的按压后,第二顶簧93复位,驱使第二驱动件92将第二定位销91重新推入相应的第二定位孔503和第三定位孔101,并将第二连接杆10和轮轴护套500锁定。
进一步地,连动管85的两端还套设有护盖86,护盖86与助动件连接,并将助动件84部分罩住,一方面可保护助动件84,另一方面可提高外观的整体美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可调节后轮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调节关节,调节关节上部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过孔;
后脚管固定座,数量与调节关节对应,每个后脚管固定座的上部与相应的后脚管连接,下部与相应的调节关节的上部铰接,后脚管固定座与第一过孔对应的区域开设有至少两个绕其与调节关节的铰接中心分布的第一定位孔;
第一锁定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和活动插装于第一过孔的第一定位销,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定位销在插入第一定位孔并将后脚管固定座和调节关节锁定和退出第一定位孔并解除后脚管固定座和调节关节的锁定关系的位置之间移动;
后轮固定座,用于安装后轮;
后轮避震座,装于后轮固定座上,并与调节关节的下部铰接;以及
调节连接件,上部与后脚管固定座铰接,下部与后轮避震座铰接,调节关节相对后脚管固定座和后轮避震座摆动时,可通过后脚管固定座驱动调节连接件随调节关节同步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后轮座,其特征在于:调节连接件与调节关节平行,且在摆动的过程中,调节关节与调节连接件始终保持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后轮座,其特征在于:调节关节上部的侧壁设有将第一过孔包围的第一安装槽,第一驱动件的中部铰接于第一安装槽的内侧壁,一端通过第一顶簧与调节关节的侧壁弹性相抵,另一端与第一定位销的一端连接,按压第一驱动件的所述一端时,可驱使第一驱动件的所述另一端将第一定位销拉出相应的第一定位孔;而撤销对第一驱动件的按压后,第一顶簧复位,驱使第一驱动件将第一定位销推入相应的第一定位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后轮座,其特征在于:每个调节关节包括可拆卸固连在一起的第一槽盖和第二槽盖,第一过孔开设于第一槽盖,调节关节的上部呈插槽状,后脚管固定座的下部呈插榫状,后脚管固定座的下部插入调节关节的上部,并通过第一铰轴铰接;调节关节的下部呈插榫状,后轮避震座的上部呈插槽状,调节关节的下部插入后轮避震座的上部,并通过第二铰轴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后轮座,其特征在于:调节关节的内部中空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有连动机构,连动机构包括第一连动件、第二连动件和第三连动件,第一连动件的中部铰接于调节关节,第二连动件和第三连动件的上部铰接于后脚管固定座,第二连动件的下部与第一连动件的下部铰接,第三连动件的下部与第一连动件的上部铰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调节后轮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后轮固定座连接,后轮固定座上设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由设于婴儿推车上的刹车驱动装置驱动,而实现对后轮的锁定或者解除锁定,刹车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以及两端分别与驱动机构和刹车装置连接的刹车绳,通过控制驱动机构可以驱使刹车绳促使刹车装置将后轮锁定或者解除对后轮的锁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后轮座,其特征在于:相对的两个后轮固定座的相对一侧开设有滑槽,相背的一侧开设有通连滑槽的导向孔,刹车装置包括前部活动插装于导向孔的刹车柱、与刹车柱的后部连接的被动件、套装于刹车柱上的复位顶簧、可转动套装于第二连接杆的助动件、以及连接相对两个助动件的连动管,复位顶簧的两端分别与被动件前端和后轮固定座的内端壁弹性相抵,被动件的后端与助动件的前端面相抵,且助动件与被动件相抵的区域为斜面,刹车绳与助动件连接,驱动驱动机构以使刹车绳拉动助动件转动后,助动件的斜面可推动被动件克服复位顶簧的弹力,将刹车柱的前部向前推出导向孔并将后轮锁定,而撤去刹车绳对助动件的拉力后,复位顶簧复位,并推动被动件将刹车柱拉离后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后轮座,其特征在于:连动管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相应的助动件设有可卡入第一卡槽的第一卡块。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后轮座,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杆呈管状,其两端分别伸入相应的两个后轮固定座后与装于后轮固定座的轮轴护套连接,轮轴护套的一端有凸缘,凸缘开设有第二卡槽,相对的后轮固定座相背的一侧设有与第二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块,轮轴护套通过第二卡槽卡接于第二卡块,并与后轮固定座的所述相背的一侧相抵,轮轴护套的另一端则伸入后轮固定座并与第二连接杆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节后轮座,其特征在于:轮轴护套套于第二连接杆,并通过第二锁定装置与第二连接杆可拆卸连接,轮轴护套和第二连接杆的重叠区域开设有相对的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每个后轮固定座的周壁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与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连后轮固定座内部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包括活动插装于第二过孔的第二定位销和中部铰接于第二安装槽内的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的一端通过第二顶簧与后轮固定座弹性相抵,另一端与第二定位销连接,按压第二驱动件的所述一端时,可驱使第二驱动件的所述另一端将第二定位销拉出相应的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而撤销对第二驱动件的按压后,第二顶簧复位,驱使第二驱动件将第二定位销重新推入相应的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
CN201721232109.3U 2017-09-25 2017-09-25 可调节后轮座 Active CN207241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2109.3U CN207241793U (zh) 2017-09-25 2017-09-25 可调节后轮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2109.3U CN207241793U (zh) 2017-09-25 2017-09-25 可调节后轮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41793U true CN207241793U (zh) 2018-04-17

Family

ID=61886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32109.3U Active CN207241793U (zh) 2017-09-25 2017-09-25 可调节后轮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417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0159A (zh) * 2017-09-25 2018-01-19 福建欧仕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节后轮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0159A (zh) * 2017-09-25 2018-01-19 福建欧仕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节后轮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57286B2 (en) Stroller
CN103121461A (zh)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KR200474422Y1 (ko) 손을 사용하지 않고 속도제어 가능한 전동 구동장치 장착 유모차
CN207241793U (zh) 可调节后轮座
CN107600159A (zh) 可调节后轮座
CN203294163U (zh) 一种可折叠式婴儿车
CN105752144B (zh) 一种婴儿车
CN204415485U (zh) 一种婴儿车
CN105416368A (zh) 一种具有自动刹车功能的婴儿手推车
CN104057993B (zh) 易控刹车的儿童两用安全载具
CN103407482A (zh) 一种折叠式婴儿车及方法
CN108583666B (zh) 一种童车
ITMI20112138A1 (it) Telaio ripiegabile a libro particolarmante per passeggini
CN201619593U (zh) 多功能童车
CN202358152U (zh) 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
CN2905587Y (zh) 童车折叠结构
CN103213612A (zh) 推车的自动制控装置
CN203439087U (zh) 推车的自动制控装置
CN203332182U (zh) 多功能两用母婴车
CN205795128U (zh) 儿童拉杆箱
CN205044887U (zh) 一种智能箱式折叠车
CN207450001U (zh) 一种童车的刹车机构及童车
CN205971435U (zh) 可折叠婴儿推车
KR200308768Y1 (ko) 어린이용 승용완구
CN204341156U (zh) 折叠式婴儿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