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58152U - 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 - Google Patents

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58152U
CN202358152U CN2011204849828U CN201120484982U CN202358152U CN 202358152 U CN202358152 U CN 202358152U CN 2011204849828 U CN2011204849828 U CN 2011204849828U CN 201120484982 U CN201120484982 U CN 201120484982U CN 202358152 U CN202358152 U CN 202358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vehicle frame
seat
gear
slid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849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庆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4849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58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58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5815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结构改良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包括一车架主体及一设置于车架主体上的前座椅,所述车架主体包括一前车架、一对后车架、一设于所述前车架下端的前轮组及一设于所述后车架下端的后轮组,而所述后车架下方更连接有一后座装置,其是利用下方多余的空间增设另一座椅,借此使本实用新型可在同样的使用空间下乘坐二婴孩;且所述前车架设有收合控制装置及收合机构,借其将车架主体收合,以节省收纳空间;又,于后轮处设有单踩双剎结构,让使用者可单脚踩踏而令左、右后轮同步刹车,并且在所述前座椅及所述后座装置处均设有枢转机构,有利于使用者调整座椅倾斜角度,兼具方便性与安全性的实用功效。

Description

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特别涉及一种具双人座椅的幼儿手推车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家庭都可能拥有一个以上的小孩子或婴儿,更可能同时有双胞胎或一个以上的小孩子都需要婴儿车,而现今家庭大都是属于小家庭且同时是上班族,因此往往家庭主妇极可能得同时看顾两个小孩子,此时如果家庭主妇在出门时要推两台婴儿车的话,一定会造成相当大的不方便,更容易因为无法完全照顾到而产生危险,因此以往的婴儿车已无法完全符合主妇们在使用上的实用性,因此双人座婴儿车也就因应而生。
但是,一般双人座婴儿车带给家庭携带婴孩的便利性,因此双人座婴儿车已广泛被使用,而其设计是将两部单人婴儿车直接予以合并,形成坐位并排的双座婴儿车,但是,将此单座婴儿车直接并排成双座婴儿车时,通常得在结构上装设连构件,使前后车轮总共形成多对轮组,在制造上较为复杂,让折收的困难度跟着增加,更提高了婴儿车的体积和使用空间,让使用者需得挪用较大的范围才可顺利的推动或停置,在使用上造成极大的不便,实有改良的必要。
有鉴于此,申请人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更具进步性且节省空间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以克服现有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双人座婴儿车结构设计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收折便利且使用空间小的结构改良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
为达前述创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改良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包括一车架主体及一设置于车架主体上的前座椅,所述车架主体包括一前车架、一对后车架、一设于所述前车架下端的前轮组及一设于所述后车架下端的后轮组,其中所述后车架下方更连接有一后座装置,其包括两衬套、一对固定座、一连接杆、两套轴及一后座椅,其中所述衬套分别套设于所述后车架下端,而所述衬套朝内侧凸设有一第一凸轴及一第二凸轴,所述第二凸轴端面设有两凸块;所述固定座上端具有一卡固轴及一下套体,所述卡固轴与所述第一凸轴相互接合,所述下套体内更设有一插柱,所述插柱的突出部外围套设有一上套体,所述上套体下端与所述下套体上端相接合,而所述固定座朝内的侧边延设有一轴部,所述固定座设有一贯孔且贯穿所述轴部,所述第二凸轴穿入所述贯孔中,所述贯孔的内壁凹设有对应所述凸块的数个凹孔;所述连接杆两端穿入所述贯孔中且抵固于所述第二凸轴内;所述套轴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杆左右两边,所述套轴具有一容槽,所述容槽内设有一弹簧,所述轴部分别穿入所述容槽内并与所述弹簧抵顶;所述后座椅插设于所述上套体中,并通过所述卡固轴与所述第一凸轴的接合,使所述后座椅更加稳定坚固。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改良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中,所述后轮组包括两后轮,其朝内侧的轮轴处分别设有一呈齿状的第一卡掣部与第二卡掣部,所述第一卡掣部与第二卡掣部中心位置贯穿一支撑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轮固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改良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更包括一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包括一前端延设有一枢套部的刹车踏板、一具有两套设部的套固件、一对刹车件及两挠性件,其中所述枢套部设于所述套设部之间,所述套设部固接于所述连接杆上,而所述枢套部与所述连接杆相互枢设,所述枢套部前端延设有两第一定位槽,其与所述挠性件的一端形成卡固,所述刹车件各具有一套体,所述套体分别套设于所述后车架末端,所述套体侧边各延设有一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两端,所述固定壳体上端设有一穿槽且其内部各设有一卡止件,所述固定壳体利用一铆钉贯穿并与所述卡止件相互铆接,所述卡止件上端各设有一与所述穿槽对应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与所述挠性件的另一端形成卡固,所述卡止件内各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铆钉相互抵顶,所述卡止件下端分别朝所述第一卡掣部与第二卡掣部凸设有一凸柱,当使用者踩下所述刹车踏板便会带动所述挠性件牵引所述凸柱,使其与所述第一卡掣部及第二卡掣部相互卡掣,使后轮组同步产生刹车的功效。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改良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中,所述后座椅具有一第一外框架,所述第一外框架于上端设有一第一控制手把,于两侧则设有相互对应的一对第一枢转机构,所述第一控制手把包含一第一上壳体、一第一下壳体及一枢设于第一上壳体与第一下壳体间的第一握把,所述第一握把设有左、右对应的第一嵌槽,所述第一嵌槽嵌合有一挠性件;所述第一枢转机构包含一第一轴盘、一第二轴盘、一第一滑动件、一第一齿轮件及一弹簧,其利用铆钉结合成一体,所述第一轴盘分别朝前后延伸设有一第一套接臂及一第二套接臂,所述第二轴盘下端延设有一插接臂,所述插接臂插入所述上套体内并相互固接,所述第一轴盘及所述第二轴盘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环设有一第一齿轮部,所述第二凹槽环设有一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二套接臂设有一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形成连通,所述第一滑动件是插设于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动件上端设有至少一第一卡固槽,所述第一卡固槽一侧结合一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滑动件下端则设有一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中心处设有一第一长孔,所述第一齿轮件是对应啮合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齿轮部及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一齿轮件一侧设有第一弧形凸缘,另侧则设有一第一内环槽,所述第一弧形凸缘与第一所述滑动件的第一弧形槽形成公母结合,所述弹簧是套设于所述第一内环槽;所述挠性件的另端则嵌合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第一卡固槽,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块形成限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改良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中,所述前车架包括一上车架、一对收合机构及一对下车架,所述上车架是呈∩型,其中段设有一收合控制装置,而所述收合机构是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车架两端,所述收合机构通过一挠性件与所述收合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收合机构设有一收折关节,所述下车架是与所述收合机构连接,所述后车架与所述收折关节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改良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中,所述收合控制装置包含一对驱动片、一控制钮、一上盖体及一下盖体,所述驱动片是呈L型,其转角端相互对应锁固定位于所述上车架中段处,所述驱动片上端设有一上嵌槽,下端则设有一顶推孔;所述控制钮设有对应所述顶推孔的两穿孔,其以两铆钉分别穿过所述穿孔及所述顶推孔使其形成连结;所述上盖体及所述下盖体是对应盖合住所述驱动片及所述控制钮,并使所述控制钮凸出于所述上盖体及所述下盖体外。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改良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中,所述收合机构包括一上套件、一下套件及一收合组件,所述上套件前侧设有开口端朝下第丨套槽,后侧则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是供所述上车架的一端穿设;所述下套件前侧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是供所述下车架穿设,后侧则设有开口端朝上的第二套槽;所述收合组件包含一滑块、一弹性件、一限位件及一定位片,所述滑块上端设有一下嵌槽,所述下嵌槽下方设有一相贯通的槽室,所述滑块下端设有一固定孔及一横向贯通所述固定孔的插孔,所述弹性件容置于所述槽室内,所述限位件中端朝向所述滑块一面凸设有一挡块,其对应插设于所述下嵌槽及槽室之间,而所述限位件下端设有一长孔,所述长孔是对应所述固定孔,所述定位片是插设于所述滑块的插孔内,所述定位片具有一凸部及一斜孔,所述斜孔是对应所述固定孔,其利用一铆钉穿设所述固定孔、所述斜孔及所述长孔,使其锁固于所述上车架下端。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改良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中,所述前座椅具有一第二外框架,所述第二外框架于上端设有一第二控制手把,于两侧则设有相互对应的一对第二枢转机构,所述第二控制手把包含一第二上壳体、一第二下壳体及一枢设于第二上壳体与第二下壳体间的第二握把,所述第二握把设有左、右对应的第二嵌槽,所述第二嵌槽嵌合有一挠性件;所述第二枢转机构包含一第三轴盘、一第四轴盘、一第二滑动件、一第二齿轮件及一弹簧,其利用铆钉结合成一体,所述第三轴盘分别朝前后延伸设有一第三套接臂及一第四套接臂,所述第三轴盘及所述第四轴盘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一第三凹槽及一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环设有一第三齿轮部,所述第四凹槽环设有一第四齿轮部,所述第四套接臂设有一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三凹槽形成连通,所述第二滑动件是插设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动件上端设有至少一第二卡固槽,所述第二卡固槽一侧结合一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滑动件下端则设有一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中心处设有一第二长孔,所述第二齿轮件是对应啮合于所述第三凹槽的第三齿轮部及所述第四凹槽的第四齿轮部,所述第二齿轮件一侧设有第二弧形凸缘,另侧则设有一第二内环槽,所述第二弧形凸缘与第二所述滑动件的第二弧形槽形成公母结合,所述弹簧是套设于所述第二内环槽;所述挠性件的另端则嵌合于所述第二滑动件的第二卡固槽,并通过所述第二限位块形成限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改良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中,所述后轮朝内侧边各设有一挡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改良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中,所述衬套外侧设有一第三凸轴及一第四凸轴且均与所述挡板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于所述后车架下方连接有一后座装置,其利用下方多余的空间增设另一座椅,相较于现有双人座婴儿车的体积还要更加缩减,使本实用新型达到节省使用空间的功效。
2.本实用新型可以单手按压收合控制装置即可将车架主体收合,可缩小体积节省收纳空间,具有极佳的便利性。
3.使用者不需将已经乘坐在座椅内的婴幼儿抱离座椅,只要通过扭动握把以解除枢转机构,即可调整座椅的倾斜角度,此结构设计兼具方便与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只要单脚踩踏设于连接杆上的刹车踏板,即可令左、右后轮同步刹车,可有效避免只煞单边车轮造成婴儿车打转或倾倒的情形,此单踩双煞的结构设计可符合婴儿车的安全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座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衬套与固定座组立的作动示意图;
图4-2为图4-1的作动后示意图;
图5-1为本实用新型衬套与固定座组立的侧视剖面作动图;
图5-2为图5-1的作动后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后轮组与刹车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卡止件的凸柱卡掣的作动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于后座椅设置控制握把及枢转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9-1为本实用新型枢转机构锁定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9-2为图9-1解除锁定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车架主体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收合控制装置及收合机构的分解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收合控制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收合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收合机构的右剖视图;
图15-1为图14收合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2为图15-1收合机构解除锁定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于前座椅设置控制握把及枢转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配合附图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首先,请参阅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良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包括一车架主体1及一设置于车架主体1上的前座椅2,所述车架主体1包括一前车架3、一对后车架4、一设于所述前车架3下端的前轮组5及一设于所述后车架4下端的后轮组6,所述后轮组6包括两后轮61,其中:
所述后车架4下方连接有一后座装置7,其包括两衬套71、一对固定座72、一连接杆73、两套轴74及一后座椅8,其中所述衬套71分别套设于所述后车架4下端,而所述衬套71朝内侧凸设有一第一凸轴711及一第二凸轴712,所述第二凸轴712端面设有两凸块7121;所述固定座72上端具有一卡固轴721及一下套体722,所述卡固轴721与所述第一凸轴711相互接合,所述下套体722内更设有一插柱75,所述插柱75的突出部外围套设有一上套体76,所述上套体76下端与所述下套体722上端相接合,所述插柱75等同于一补强肋的效果,借此使所述上套体76与所述下套体722更加稳固不易晃动,而所述固定座72朝内的侧边延设有一轴部723,所述固定座72设有一贯孔724且贯穿所述轴部723,所述第二凸轴712穿入所述贯孔724中,所述贯孔724的内壁凹设有对应所述凸块7121的数个凹孔7241;所述连接杆73两端穿入所述贯孔724中且抵固于所述第二凸轴712内;所述套轴74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杆73左右两边,所述套轴74具有一容槽741,所述容槽741内设有一弹簧742,所述轴部723分别穿入所述容槽741内并与所述弹簧742抵顶;所述后座椅8插设于所述上套体76中,并通过所述卡固轴721与所述第一凸轴711接合,使所述后座椅8可更加稳固承载婴孩的重量;且,所述后轮61朝内侧边更可各设一挡板62,而所述衬套71外侧设有一第三凸轴713及一第四凸轴714且均与所述挡板62连接。
请同时参阅图4-1至5-2所示,当不使用所述后座椅8而由所述上套体76中拆除后,便可将所述固定座72向内侧推移一适当距离,使所述卡固轴721脱离所述第一凸轴711,而所述凸块7121也会从所述凹孔7241移出,如此一来所述下套体722与所述上套体76便可一同旋移至与所述后车架4同倾斜角度,再通过所述套轴74内的弹簧742回弹,使所述凸块7121移入另丨凹孔7241中卡固,借此可将所述下套体722与所述上套体76整齐收藏于所述后车架4内侧,避免使用者不慎碰撞造成危险。
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所述后轮61朝内侧的轮轴处分别设有一呈齿状的第一卡掣部611与第二卡掣部612,所述第一卡掣部611与第二卡掣部612中心位置贯穿一支撑杆63;且,更包括一刹车装置9,所述刹车装置9包括一刹车踏板91、一具有两套设部921的套固件92、一对刹车件93及两挠性件94,其中所述刹车踏板91前端延设有一枢套部911,所述枢套部911设于所述套设部921之间,所述套设部921固接于所述连接杆73上,而所述枢套部911与所述连接杆73相互枢设,所述枢套部911前端延设有两第一定位槽912,其与所述挠性件94的一端形成卡固,所述刹车件93各具有一套体931,所述套体931分别套设于所述后车架4末端,所述套体931侧边各延设有一固定壳体932,所述固定壳体932套设于所述支撑杆63两端,所述固定壳体932上端设有一穿槽9321且其内部各设有一卡止件933,所述固定壳体932利用一铆钉934贯穿并与所述卡止件933相互铆接,所述卡止件933上端各设有一与所述穿槽9321对应的第二定位槽9331,所述挠性件94的另一端穿入所述穿槽9321内并与所述第二定位槽9331形成卡固,所述卡止件933内部各设有一弹簧935,所述弹簧935与所述铆钉934相互抵顶,所述卡止件933下端分别朝所述第一卡掣部611与第二卡掣部612凸设有一凸柱9332,而所述支撑杆63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刹车件93并与所述后轮61固接。
当使用者以单脚踩下刹车踏板91后,所述枢套部911便会枢转以带动卡固于所述第一定位槽912内的挠性件94,则连动所述卡止件933上升,进而让所述凸柱9332分别卡掣于所述第一卡掣部611与第二卡掣部612,以达到刹车的效果,反之,松开所述刹车踏板91,抵顶所述铆钉934的弹簧935便会回弹,进而使凸柱9332移开所述第一卡掣部611与第二卡掣部612的卡掣范围,借此,所述后轮组6具有同步产生剎车的功效,有效符合婴儿车单踩双剎的安全标准。
请再参阅图2及图8至图9-2所示,所述后座椅8具有一第一外框架81,所述第一外框架81于上端设有一第一控制手把82,于两侧则设有相互对应的一对第一枢转机构83,所述第一控制手把82包含一第一上壳体821、一第一下壳体822及一枢设于第一上壳体821与第一下壳体822间的第一握把823,所述第一握把823设有左、右对应的第一嵌槽8231,所述第一嵌槽8231嵌合有一如钢索的挠性件84;所述第一枢转机构83包含一第一轴盘85、一第二轴盘86、一第一滑动件87、一第一齿轮件88及一弹簧89,其利用铆钉(简单图未示出)结合成一体,其中,所述第一轴盘85分别朝前后延伸设有一第一套接臂851及一第二套接臂852,而所述第一轴盘85及所述第二轴盘86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一第一凹槽853及一第二凹槽861,所述第一凹槽853环设有一第一齿轮部8531,所述第二凹槽861环设有一第二齿轮部8611,所述第二套接臂852设有一第一滑槽8521与所述第一凹槽853形成连通,所述第一滑动件87是插设于第一滑槽8521内,所述第一滑动件87上端设有至少一第一卡固槽871,所述第一卡固槽871一侧结合一第一限位块872,所述第一滑动件87下端则设有一第一弧形槽873,所述第一弧形槽873中心处设有一第一长孔8731,所述第一齿轮件88是对应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部8531及所述第二齿轮部8611,所述第一齿轮件88具有轴孔,其一侧设有第一弧形凸缘881,另侧则设有一第一内环槽882,所述第一弧形凸缘881与第一弧形槽873形成公母结合,所述弹簧89是套设于所述第一内环槽882;所述挠性件84的另端则嵌合于所述第一卡固槽871,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块872形成限位,而所述第二轴盘86下端更延设有一插接臂862,所述插接臂862插入所述上套体76内并相互固接,使所述后座椅8与所述固定座72结合。
借此,使用者扭转所述第一握把823,让嵌合于第一握把823的挠性件84拉动所述第一滑动件87,由于所述第一滑动件87受力移动,其第一弧形槽873会顶推所述第一齿轮件88的第一弧形凸缘881,并迫使所述第一齿轮件88位移脱离第一齿轮部8531,进而使所述第一枢转机构83解除锁定状态,达到调整后座椅8倾斜角度的功效。
请再参阅图1、图2及图10所示,所述前车架3包括一上车架31、一对收合机构32及一对下车架33,所述上车架31是呈∩型,其中段设有一收合控制装置34,而所述收合机构32是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车架3两端,所述收合机构32通过一挠性线35(如图11所示)与所述收合控制装置34连接,所述收合机构32设有一收折关节36,所述下车架33是与所述收合机构32连接,所述后车架4与所述收折关节36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1及图12所示,所述收合控制装置34包含一对驱动片341、一控制钮342、一上盖体343及一下盖体344,其中:
所述驱动片341是呈L型,其转角端相互对应锁固定位于所述上车架31中段处,所述驱动片341上端设有一上嵌槽3411,下端则设有一顶推孔3412;所述控制钮342设有对应所述顶推孔3412的两穿孔3421,其以两铆钉3422分别穿过所述穿孔3421及所述顶推孔3412使其形成连结;所述上盖体343及所述下盖体344是对应盖合住所述驱动片341及所述控制钮342,以令其限位于所述上车架31中段,并使所述控制钮342凸出于所述上盖体343及所述下盖体344外,以供使用者按压。
请再参阅图11及图13至所示,所述收合机构32包括一上套件37、一下套件38及一收合组件39,其中:
所述上套件37前侧设有开口端朝下的第一套槽371,后侧则设有第一滑孔372,所述第一滑孔372是供所述上车架31的一端穿设;所述下套件38前侧设有第二滑孔381,所述第二滑孔381是供所述下车架33穿设,后侧则设有开口端朝上的第二套槽382,所述下套件38朝内侧延设有一支撑部383,可供前座椅2插设;所述收合组件39包含一滑块391、一弹性件392、一限位件393及一定位片394,所述滑块391上端设有一下嵌槽3911,所述下嵌槽3911是供所述挠性线35下端连接固定,所述下嵌槽3911下方设有一相贯通的槽室3912,所述滑块391下端设有一固定孔3913及一横向贯通所述固定孔3913的插孔3914,所述弹性件392为一弹簧,其容置于所述槽室3912内,所述限位件393上端设有一供挟持挠性线35的导引部3931,而中端朝向所述滑块391一面凸设有一挡块3932,其对应插设于所述下嵌槽3911及槽室3912之间,而所述限位件393下端设有一长孔3933,所述长孔3933是对应所述固定孔3913,所述定位片394是插设于所述滑块391的插孔3914内,所述定位片394具有一凸部3941及一斜孔3942,所述斜孔3942是对应所述固定孔3913。
另外,所述上套件37与下套件38的同侧表面,更可分别设有一卡柱373及一锁孔384,其利用一具有弹性的卡固片385一端锁固于所述锁孔384,另端则设有一卡孔3851,其可对应套设于所述卡柱373,用以连接固定上套件37及下套件38,据以增加安全保障。
所述收合机构32的构件在组设时,首先,将前述挠性线35下端连接固定于所述滑块391的下嵌槽3911,再将弹性件392置入槽室3912内,并以所述导引部3931夹持所述挠性线35,以及利用所述挡块3932插设于所述下嵌槽3911及槽室3912之间,并抵顶于所述弹性件392上缘,而所述定位片394则插设于所述插孔3914内,并利用一铆钉395(如图15-1所示)穿设所述固定孔3913、所述斜孔3942及所述长孔3933,使其锁固于所述上车架31下端,再将上车架31穿伸所述第一滑孔372,并穿设锁固于所述第二套槽382,接着将下车架33穿伸所述第二滑孔381,并穿设锁固于所述第一套槽371。
请一并参阅图11至图15-2所示,当使用者按压所述收合控制装置34的控制钮342,顶推所述驱动片341,使上嵌槽3411朝向上车架31中段处旋移,拉动固定于上嵌槽3411的挠性线35,由于所述挠性线35下端固接于滑块391的下嵌槽3911,所以会使所述滑块391连动往上位移,且迫使所述定位片394在受力下,其斜孔3942沿着限位的铆钉395滑移,进而使定位片394的凸部3941脱离下车架33的展开孔331,此时,所述上套件37及所述下套件38解除锁定状态,即可进一步进行收合车体的步骤。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16所示,所述前座椅2具有一第二外框架21,所述第二外框架21于上端设有一第二控制手把22,于两侧则设有相互对应的一对第二枢转机构23,所述第二控制手把22包含一第二上壳体221、一第二下壳体222及一枢设于第二上壳体221与第二下壳体222间的第二握把223,所述第二握把223设有左、右对应的第二嵌槽2231,所述第二嵌槽2231嵌合有一如钢索的挠性件24;所述第二枢转机构23包含一第三轴盘25、一第四轴盘26、一第二滑动件27、一第二齿轮件28及一第二弹簧29,其利用铆钉(简单图未示出)结合成一体,其中,所述第三轴盘25分别朝前后延伸设有一第三套接臂251及一第四套接臂252,所述第三轴盘25及所述第四轴盘26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一第三凹槽253及一第四凹槽261,所述第三凹槽253环设有一第三齿轮部2531,所述第四凹槽261环设有一第四齿轮部2611,所述第四套接臂252设有一第二滑槽2521与所述第三凹槽253形成连通,所述第二滑动件27是插设于所述第二滑槽2521内,所述第二滑动件27上端设有至少一第二卡固槽271,所述第二卡固槽271一侧结合一第二限位块272,所述第二滑动件27下端则设有一第二弧形槽273,所述第二弧形槽273中心处设有一第二长孔2731,所述第二齿轮件28是可对应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部2531及所述第四齿轮部2611,所述第二齿轮件28具有轴孔,其一侧设有第二弧形凸缘281,另侧则设有一第二内环槽282,所述第二弧形凸缘281与所述第二弧形槽273形成公母结合,所述第二弹簧29是套设于所述第二内环槽282;所述第两挠性件24的另端则嵌合于所述第二卡固槽271,并通过所述第二限位块272形成限位,借此,使用者扭转所述第二握把223,亦达到调整前座椅2倾斜角度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改良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足可排除传统者的弊端。

Claims (10)

1.一种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包括一车架主体及一设置于车架主体上的前座椅,所述车架主体包括一前车架、一对后车架、一设于所述前车架下端的前轮组及一设于所述后车架下端的后轮组,所述后轮组包括两后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车架下方连接有一后座装置,其包括两衬套、一对固定座、一连接杆、两套轴及一后座椅,其中所述衬套分别套设于所述后车架下端,而所述衬套朝内侧凸设有一第一凸轴及一第二凸轴,所述第二凸轴端面设有两凸块;所述固定座上端具有一卡固轴及一下套体,所述卡固轴与所述第一凸轴相互接合,所述下套体内更设有一插柱,所述插柱的突出部外围套设有一上套体,所述上套体下端与所述下套体上端相接合,而所述固定座朝内的侧边延设有一轴部,所述固定座设有一贯孔且贯穿所述轴部,所述第二凸轴穿入所述贯孔中,所述贯孔的内壁凹设有对应所述凸块的数个凹孔;所述连接杆两端穿入所述贯孔中且抵固于所述第二凸轴内;所述套轴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杆左右两边,所述套轴具有一容槽,所述容槽内设有一弹簧,所述轴部分别穿入所述容槽内并与所述弹簧抵顶;所述后座椅插设于所述上套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朝内侧的轮轴处分别设有一呈齿状的第一卡掣部与一第二卡掣部,所述第一卡掣部与第二卡掣部中心位置贯穿一支撑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轮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包括一刹车踏板、一具有两套设部的套固件、一对刹车件及两挠性件,其中所述刹车踏板前端延设有一枢套部,所述枢套部设于所述套设部之间,而所述套设部固接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枢套部与所述连接杆相互枢设,所述枢套部前端延设有两第一定位槽,其与所述挠性件的一端形成卡固,所述刹车件各具有一套体,所述套体分别套设于所述后车架末端,所述套体侧边各延设有一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两端,所述固定壳体上端设有一穿槽且其内部各设有一卡止件,所述固定壳体利用一铆钉贯穿并与所述卡止件相互铆接,所述卡止件上端各设有一与所述穿槽对应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与所述挠性件的另一端形成卡固,所述卡止件内部各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铆钉相互抵顶,所述卡止件下端分别朝所述第一卡掣部与第二卡掣部凸设有一凸柱。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任一项所述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椅具有一第一外框架,所述第一外框架于上端设有一第一控制手把,于两侧则设有相互对应的一对第一枢转机构,所述第一控制手把包含一第一上壳体、一第一下壳体及一枢设于第一上壳体与第一下壳体间的第一握把,所述第一握把设有左、右对应的第一嵌槽,所述第一嵌槽嵌合有一挠性件;所述第一枢转机构包含一第一轴盘、一第二轴盘、一第一滑动件、一第一齿轮件及一弹簧,其利用铆钉结合成一体,所述第一轴盘分别朝前后延伸设有一第一套接臂及一第二套接臂,所述第二轴盘下端延设有一插接臂,所述插接臂插入所述上套体内并相互固接,所述第一轴盘及所述第二轴盘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环设有一第一齿轮部,所述第二凹槽环设有一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二套接臂设有一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形成连通,所述第一滑动件是插设于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动件上端设有至少一第一卡固槽,所述第一卡固槽一侧结合一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滑动件下端则设有一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中心处设有一第一长孔,所述第一齿轮件是对应啮合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齿轮部及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一齿轮件一侧设有第一弧形凸缘,另侧则设有一第一内环槽,所述第一弧形凸缘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第一弧形槽形成公母结合,所述弹簧是套设于所述第一内环槽;所述挠性件的另端则嵌合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第一卡固槽,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块形成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任一项所述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包括一上车架、一对收合机构及一对下车架,所述上车架是呈∩型,其中段设有一收合控制装置,而所述收合机构是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车架两端,所述收合机构通过一挠性线与所述收合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收合机构设有一收折关节,所述下车架是与所述收合机构连接,所述后车架与所述收折关节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合控制装置包含一对驱动片、一控制钮、一上盖体及一下盖体,所述驱动片是呈L型,其转角端相互对应锁固定位于所述上车架中段处,所述驱动片上端设有一上嵌槽,下端则设有一顶推孔;所述控制钮,设有对应所述顶推孔的两穿孔,其以两铆钉分别穿过所述穿孔及所述顶推孔使其形成连结;所述上盖体及所述下盖体是对应盖合住所述驱动片及所述控制钮,并使所述控制钮凸出于所述上盖体及所述下盖体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合机构包括一上套件、一下套件及一收合组件,所述上套件前侧设有开口端朝下第一套槽,后侧则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是供所述上车架的一端穿设;所述下套件前侧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是供所述下车架穿设,后侧则设有开口端朝上的第二套槽;所述收合组件包含一滑块、一弹性件、一限位件及一定位片,所述滑块上端设有一下嵌槽,所述下嵌槽下方设有一相贯通的槽室,所述滑块下端设有一固定孔及一横向贯通所述固定孔的插孔,所述弹性件容置于所述槽室内,所述限位件中端朝向所述滑块一面凸设有一挡块,其对应插设于所述下嵌槽及槽室之间,而所述限位件下端设有一长孔,所述长孔是对应所述固定孔,所述定位片是插设于所述滑块的插孔内,所述定位片具有一凸部及一斜孔,所述斜孔是对应所述固定孔,其利用一铆钉穿设所述固定孔、所述斜孔及所述长孔,使其锁固于所述上车架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任一项所述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椅具有一第二外框架,所述第二外框架于上端设有一第二控制手把,于两侧则设有相互对应的一对第二枢转机构,所述第二控制手把包含一第二上壳体、一第二下壳体及一枢设于第二上壳体与第二下壳体间的第二握把,所述第二握把设有左、右对应的第二嵌槽,所述第二嵌槽嵌合有一挠性件;所述第二枢转机构包含一第三轴盘、一第四轴盘、一第二滑动件、一第二齿轮件及一弹簧,其利用铆钉结合成一体,所述第三轴盘分别朝前后延伸设有一第三套接臂及一第四套接臂,所述第三轴盘及所述第四轴盘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一第三凹槽及一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环设有一第三齿轮部,所述第四凹槽环设有一第四齿轮部,所述第四套接臂设有一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三凹槽形成连通,所述第二滑动件是插设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动件上端设有至少一第二卡固槽,所述第二卡固槽一侧结合一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滑动件下端则设有一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中心处设有一第二长孔,所述第二齿轮件是对应啮合于所述第三凹槽的第三齿轮部及所述第四凹槽的第四齿轮部,所述第二齿轮件一侧设有第二弧形凸缘,另侧则设有一第二内环槽,所述第二弧形凸缘与第二所述滑动件的第二弧形槽形成公母结合,所述弹簧是套设于所述第二内环槽;所述挠性件的另端则嵌合于所述第二滑动件的第二卡固槽,并通过所述第二限位块形成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任一项所述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朝内侧边各设有一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外侧设有一第三凸轴及一第四凸轴且均与所述挡板连接。
CN2011204849828U 2011-11-25 2011-11-25 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58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849828U CN202358152U (zh) 2011-11-25 2011-11-25 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849828U CN202358152U (zh) 2011-11-25 2011-11-25 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58152U true CN202358152U (zh) 2012-08-01

Family

ID=46569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8498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58152U (zh) 2011-11-25 2011-11-25 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5815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1086A (zh) * 2016-12-12 2017-05-31 统资婴童用品(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高空间利用率的婴幼儿双人座手推车
WO2018077054A3 (zh) * 2016-10-25 2018-06-07 上海童歌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收合材积小且座椅离地高度高的婴儿车
CN110588757A (zh) * 2019-09-09 2019-12-20 宁波妈咪宝婴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婴儿推车折叠车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77054A3 (zh) * 2016-10-25 2018-06-07 上海童歌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收合材积小且座椅离地高度高的婴儿车
CN106741086A (zh) * 2016-12-12 2017-05-31 统资婴童用品(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高空间利用率的婴幼儿双人座手推车
CN106741086B (zh) * 2016-12-12 2022-12-23 统资婴童用品(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高空间利用率的婴幼儿双人座手推车
CN110588757A (zh) * 2019-09-09 2019-12-20 宁波妈咪宝婴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婴儿推车折叠车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28350B (zh) 一种折叠婴儿推车
CN202358152U (zh) 双人座婴幼儿手推车
CN205553974U (zh) 儿童安全座椅的前后调节机构
KR20100025835A (ko) 시트 분리형 유모차
CN208646947U (zh) 可切换单双座的多功能童车
CN205801209U (zh) 一种婴儿折叠车
CN109278839A (zh) 一种折叠手推车
CN212332756U (zh) 儿童推车
EP3708462A1 (en) A carriage frame folding device that can be unlocked along with the folding of the seat
CN209739129U (zh) 多功能儿童推车童车
CN210391282U (zh) 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CN211223582U (zh) 一种推车车架
CN108454687B (zh) 可切换单双座的多功能童车
CN113442990A (zh) 一种折叠车架及婴儿车
CN209600590U (zh) 便携式折叠儿童手推车
CN112441102A (zh) 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CN110001845B (zh) 折叠式三轮车
CN209176769U (zh) 一种折叠手推车
TWM425077U (en) Improved structure for baby stroller
CN111874079A (zh) 一种折叠儿童推车
CN201849513U (zh) 一种可折叠的儿童推车
CN220743126U (zh) 一种便携式儿童车
CN204978797U (zh) 一种便于收折的童车架
CN106926888B (zh) 儿童推车及锁定装置
CN218703428U (zh) 一种多功能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

Termination date: 201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