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8499U - 一种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8499U
CN207218499U CN201721272837.7U CN201721272837U CN207218499U CN 207218499 U CN207218499 U CN 207218499U CN 201721272837 U CN201721272837 U CN 201721272837U CN 207218499 U CN207218499 U CN 207218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brush
unit
end cap
sub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728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所永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ndi Automotiv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NEW DEVELOPMENT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NEW DEVELOPMENT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NEW DEVELOPMENT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728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8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8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84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包括:外端盖、内端盖分总成、转子分总成、外壳分总成和后端盖分总成;所述内端盖分总成包括内端盖、球轴承、梅花叉、电路板、两个电源插针、左电感、PTC、两个碳刷插片、两个碳刷、右电感、接地插针、两个碳刷垫、两个碳刷架和两个扭簧;其中,所述内端盖上带有内外分隔的两个腔体,在两个腔体之间的中心位置通过梅花叉安装一个球轴承;所述电路板及两个电源插针设置在外腔体上;所述左电感、PTC、两个碳刷插片、两个碳刷、右电感、接地插针、两个碳刷垫、两个碳刷架和两个扭簧设置在内腔体上。该电机体积小,输出扭矩大,安装便利,且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汽车车座椅滑轨上用来调节座椅前后位置的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
背景技术
汽车车座椅所使用的滑轨调节装置根据用户配置需求的不同一般分为电动和手动两种形式。其中手动形式由于轨道定位卡口的固定距离无法像电动一样能够调节到任意位置。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调节装置主要采用马达驱动丝杠传动机构来使驾驶员或乘客达到舒适的乘坐位置。几乎市场上的所有滑轨电机为了保证其扭矩充足都面临体积大,重量重,安装性差,噪声大,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该电机体积小,输出扭矩大,安装便利,使用寿命长,噪声小,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包括:外端盖、内端盖分总成、转子分总成、外壳分总成和后端盖分总成;所述内端盖分总成安装在转子分总成上,所述转子分总成安装在外壳分总成内,所述外端盖、后端盖分总成安装在外壳分总成的两端;其中,所述内端盖分总成包括内端盖、球轴承、梅花叉、电路板、两个电源插针、左电感、PTC、两个碳刷插片、两个碳刷、右电感、接地插针、两个碳刷垫、两个碳刷架和两个扭簧;所述内端盖上带有内外分隔的两个腔体,在两个腔体之间的中心位置通过梅花叉安装一个球轴承;所述电路板及两个电源插针设置在外腔体上;所述左电感、PTC、两个碳刷插片、两个碳刷、右电感、接地插针、两个碳刷垫、两个碳刷架和两个扭簧设置在内腔体上;电路板采用贴片电子元器件制成,电源插针的正负两极用于外接电源,其中一个电源插针与电路板连接,电路板上的印刷电路与左电感连接,所述左电感与PTC连接,所述PTC与一个碳刷插片连接,所述碳刷插片与一个碳刷连接,所述碳刷与转子分总成上的整流子一端连接,整流子与转子分总成上的漆包线一端连接,漆包线的另一端再与整流子的另一端连接,整流子再与另一侧的碳刷连接,所述碳刷与另一个碳刷插片连接,碳刷插片与右电感连接,所述右电感与另一个电源插针连接,使整个电路连通;所述接地插针与外壳分总成连接,用于保护电路;所述的两个碳刷垫分别设置在内端盖上,碳刷垫上安装有碳刷架,所述的两个碳刷分别通过扭簧被安装在碳刷架内,使碳刷与转子分总成上的整流子紧密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外壳分总成由外壳和磁筒构成,所述外壳经过加热处理膨胀后将磁筒放置于外壳内,所述磁筒采用粘结钕铁硼工艺制备的一体式结构,其既保证对磁力的要求,同时又相较传统磁瓦两级结构减少厚度,进而缩小体积;在所述外壳的两端还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用于与外端盖和后端盖分总成上的卡点进行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电路板上可以并联或串联多个贴片电阻、接地贴片电容、贴片压敏电阻等电器元件,用于保护电路并使电流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子分总成包括转子轴、缠绕有漆包线的矽钢片叠组、全牙轴套、半牙轴套、整流子、电木垫片、铁氟龙垫片;其中,所述的缠绕有漆包线的矽钢片叠组设置在转子轴上,所述转子轴一端从内向外依次安装有半牙轴套、电木垫片、铁氟龙垫片;另一端从内向外依次安装有全牙轴套、整流子、电木垫片、铁氟龙垫片,缠绕有漆包线的矽钢片叠组位于外壳分总成的磁筒内,矽钢片叠组两端分别由全牙轴套和半牙轴套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端盖分总成包括后端盖,通过梅花叉安装在后端盖内的球轴承,所述转子分总成上的转子轴安装在球轴承内;在所述后端盖上还设有卡点,所述卡点用于与外壳上的卡接槽进行卡接。
为方便司机人员通过汽车上的主控制电路对电机的运转情况进行监控,实现智能化管理,一键式完成座椅位置的调节,所述内端盖分总成还包括两个HALL插针,所述转子分总成上在与内端盖分总成的连接端通过芯套安装有两个磁珠;所述电路板上还安装有霍尔元器件;其中,一个HALL插针与电路板上的印刷电路上的贴片电阻连接,所述贴片电阻与霍尔元器件连接,所述霍尔元器件与接地贴片电容连接,所述的接地贴片电容通过电路板上的印刷电路与另一个HALL插针连接,组成循环电路;两个HALL插针外接到汽车的主控电路上,实现主控电路对电机的监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滑轨电机的内端盖上带有内外分隔的两个腔体,在两个腔体之间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球轴承,电路板设置在外腔体上,其他部件设置在内腔体中,当转子分总成插入球轴承内装配后,就将内端盖上的内外两个腔体分隔开来,保证了碳刷和整流子转动摩擦时碳粉不能飞溅粘贴到电路板上,避免了电路板短路现象的发生,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滑轨电机能将电机转动提供的扭矩直接传递到丝杠传动装置上,既能减少因为多级传动产生的能量流失,又能起到简化结构,方便安装的作用;同时,该滑轨电机在电路板上还设有霍尔元器件,通过在转子分总成上安装磁珠,使汽车上的主控电路对电机的转动情况进行监控,为智能化调整座椅提供依据。
3、本实用新型将连接电路集成在电路板上,电路板上采用贴片电子元器件,即减小了体积,又保证了线路的连通可靠,使大规模自动化生产成为可能,而且采用电路板形式使安装过程更加便利,减小电机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4、本实用新型滑轨电机的外壳分总成由外壳和磁筒构成,磁筒采用粘结钕铁硼工艺制备的一体式结构,其既保证对磁力的要求,同时又相较传统磁瓦两级结构减少厚度,进而缩小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座椅滑轨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座椅滑轨电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端盖分总成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端盖分总成与转子分总成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转子分总成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外壳分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后端盖分总成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包括:外端盖1、内端盖分总成2、转子分总成3、外壳分总成4和后端盖分总成5;所述内端盖分总成2安装在转子分总成3上,所述转子分总成3安装在外壳分总成4内,所述外端盖1、后端盖分总成5安装在外壳分总成4的两端;
参阅图3、图4,所述内端盖分总成2包括内端盖202、球轴承203、梅花叉207、电路板201、两个电源插针204、左电感206、PTC(热敏电阻)205、两个碳刷插片212、两个碳刷213、右电感210、接地插针208、两个碳刷垫211、两个碳刷架209和两个扭簧214;其中,所述内端盖202上带有内外分隔的两个腔体,在两个腔体之间的中心位置通过梅花叉207安装一个球轴承203,所述球轴承203设置在内腔体上,梅花叉207与腔体的腔壁紧密卡接,使球轴承203固定在内腔体上,转子分总成3安装在球轴承203上;所述电路板201及两个电源插针204设置在外腔体上;所述左电感206、PTC 205、两个碳刷插片212、两个碳刷213、右电感210、接地插针208、两个碳刷垫211、两个碳刷架209和两个扭簧214设置在内腔体上;电路板201采用贴片电子元器件制成,电源插针204的正负两极用于外接电源,其中一个电源插针204与电路板201连接,电路板201上的印刷电路与左电感206连接,所述左电感206与PTC 205连接,所述PTC 205与一个碳刷插片212连接,所述碳刷插片212与一个碳刷213连接(可以采用焊接),所述碳刷213与转子分总成3上的整流子303一端连接,整流子303与转子分总成3上的漆包线一端连接,漆包线的另一端再与整流子303的另一端连接,整流子303再与另一侧的碳刷213连接,所述碳刷213与另一个碳刷插片212连接,碳刷插片212与右电感210连接,所述右电感210与另一个电源插针204连接,使整个电路连通,当电源接通时,转子分总成3上的漆包线会产生磁力,与外壳分总成4上的磁筒产生作用,使转子分总成3转动,从而实现电机功能;所述接地插针208与外壳分总成4连接,用于保护电路;
参阅图4,所述的两个碳刷垫211分别设置在内端盖202上,碳刷垫211上均安装有碳刷架209,所述的两个碳刷213分别通过扭簧214被安装在碳刷架209内,使碳刷与转子分总成3上的整流子303紧密接触;
参阅图5,所述的转子分总成3包括转子轴306、缠绕有漆包线的矽钢片叠组307、全牙轴套304、半牙轴套308、整流子303、两个电木垫片305、两个铁氟龙垫片309;其中,所述的缠绕有漆包线的矽钢片叠组307设置在转子轴306上,相当于转子;所述转子轴306一端从内向外依次安装有半牙轴套308、电木垫片305、铁氟龙垫片309;另一端从内向外依次安装有全牙轴套304、整流子303、电木垫片305、铁氟龙垫片309;将转子分总成3穿过外壳400,缠绕有漆包线的矽钢片叠组307位于磁筒401内,矽钢片叠组两端分别由全牙轴套304和半牙轴套308固定,半牙轴套308一端为电机输出端;
参阅图6,所述外壳分总成4由外壳400和磁筒401构成,所述外壳400经过加热处理膨胀后将磁筒401放置于外壳内,所述磁筒401采用粘结钕铁硼工艺制备的一体式结构。在所述外壳的两端还设有卡接槽402,所述卡接槽402用于与外端盖1和后端盖分总成5上的卡点进行卡接,然后用胶粘合,使其组装成一个整体。
参阅图7,所述的后端盖分总成5包括后端盖500,通过梅花叉502安装在后端盖500内的球轴承501,所述转子分总成3上的转子轴306安装在球轴承501内;在所述后端盖500上还设有卡点503,所述卡点503用于与外壳400上的卡接槽402进行卡接。
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路板201包括PCB板20101,并联或串联在PCB板20101上的贴片电阻20102,三个接地贴片电容20104、20105、20106,贴片压敏电阻20108,并联贴片电容20107等电器元件,所述的贴片电阻、并联贴片电容、接地贴片电容、贴片压敏电阻用于保护电路并使电流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子轴采用镀镍工艺,这样能够保证转子轴端口的强度。
参阅图2、图5、图8,所述内端盖分总成2还包括两个HALL插针215,所述转子分总成3上在与内端盖分总成2的连接端通过芯套302安装有两个磁珠301;所述电路板201上还安装有霍尔元器件20103;其中,一个HALL插针215与电路板201上的印刷电路上的贴片电阻20102连接,所述贴片电阻20102与霍尔元器件20103连接,所述霍尔元器件20103与接地贴片电容20106连接,所述的接地贴片电容20106通过电路板201上的印刷电路与另一个HALL插针连接,组成循环电路;两个HALL插针215外接到汽车的主控电路上,即可实现主控电路对电机的监控;当转子分总成3进行转动时,霍尔元器件20103通过监测转子分总成3上的两个磁珠301,便可准确地记录电机的运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滑轨电机可搭载记忆功能,即当驾驶员设定好相对舒适的位置时,可以通过主控制电路对座椅的前后位置进行存档,在座位位置改变之后,可以直接按存档位置通过汽车上的主控制电路驱动电机,让座位自动调节到合适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轨电机工作原理如下:当外端盖接通电源时,电流经电源插针204流进电路板201,经过左电感206整流后传递至碳刷插片212,流经碳刷213,进入整流子303,与整流子303连接的漆包线通电后会受到磁筒401的磁场作用,使转子分总成3产生运动,这样电机就开始运动。

Claims (6)

1.一种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端盖、内端盖分总成、转子分总成、外壳分总成和后端盖分总成;所述内端盖分总成安装在转子分总成上,所述转子分总成安装在外壳分总成内,所述外端盖、后端盖分总成安装在外壳分总成的两端;所述内端盖分总成包括:内端盖、球轴承、梅花叉、电路板、两个电源插针、左电感、PTC、两个碳刷插片、两个碳刷、右电感、接地插针、两个碳刷垫、两个碳刷架和两个扭簧;其中,所述内端盖上带有内外分隔的两个腔体,在两个腔体之间的中心位置通过梅花叉安装一个球轴承;所述电路板及两个电源插针设置在外腔体上;所述左电感、PTC、两个碳刷插片、两个碳刷、右电感、接地插针、两个碳刷垫、两个碳刷架和两个扭簧设置在内腔体上;电路板采用贴片电子元器件制成,电源插针的正负两极用于外接电源,其中一个电源插针与电路板连接,电路板上的印刷电路与左电感连接,所述左电感与PTC连接,所述PTC与一个碳刷插片连接,所述碳刷插片与一个碳刷连接,所述碳刷与转子分总成上的整流子一端连接,整流子与转子分总成上的漆包线一端连接,漆包线的另一端再与整流子的另一端连接,整流子再与另一侧的碳刷连接,所述碳刷与另一个碳刷插片连接,碳刷插片与右电感连接,所述右电感与另一个电源插针连接,使整个电路连通;所述接地插针与外壳分总成连接,用于保护电路;所述的两个碳刷垫分别设置在内端盖上,碳刷垫上安装有碳刷架,所述的两个碳刷分别通过扭簧被安装在碳刷架内,使碳刷与转子分总成上的整流子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分总成由外壳和磁筒构成,所述外壳经过加热处理膨胀后将磁筒放置于外壳内,所述磁筒采用粘结钕铁硼工艺制备的一体式结构,在所述外壳的两端还设有卡接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并联或串联多个贴片电阻、接地贴片电容、贴片压敏电阻,所述的贴片电阻、接地贴片电容、贴片压敏电阻用于保护电路并使电流更加平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分总成包括转子轴、缠绕有漆包线的矽钢片叠组、全牙轴套、半牙轴套、整流子、电木垫片、铁氟龙垫片;其中,所述的缠绕有漆包线的矽钢片叠组设置在转子轴上,所述转子轴一端从内向外依次安装有半牙轴套、电木垫片、铁氟龙垫片;另一端从内向外依次安装有全牙轴套、整流子、电木垫片、铁氟龙垫片,缠绕有漆包线的矽钢片叠组位于外壳分总成的磁筒内,缠绕有漆包线的矽钢片叠组两端分别由全牙轴套和半牙轴套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端盖分总成包括后端盖,通过梅花叉安装在后端盖内的球轴承;所述转子分总成上的转子轴安装在球轴承内,在所述后端盖上还设有卡点,所述卡点与外壳上的卡接槽进行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盖分总成还包括两个HALL插针,所述转子分总成上在与内端盖分总成的连接端通过芯套安装有两个磁珠;所述电路板上还安装有霍尔元器件;其中,一个HALL插针与电路板上的印刷电路上的贴片电阻连接,所述贴片电阻与霍尔元器件连接,所述霍尔元器件与接地贴片电容连接,所述的接地贴片电容通过电路板上的印刷电路与另一个HALL插针连接,组成循环电路;两个HALL插针外接到汽车的主控电路上,实现主控电路对电机的监控。
CN201721272837.7U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 Active CN207218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2837.7U CN207218499U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2837.7U CN207218499U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8499U true CN207218499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20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72837.7U Active CN207218499U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84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9781A (zh) * 2019-08-30 2019-11-08 浙江省东阳市东磁诚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空心杯直流电机及其实现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9781A (zh) * 2019-08-30 2019-11-08 浙江省东阳市东磁诚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空心杯直流电机及其实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84693U (zh) 角工具以及电动工具
WO2012017833A1 (ja) 電動工具アダプ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工具システム
CN207218499U (zh) 一种新型轻量化座椅滑轨电机
CN207218500U (zh) 一种新的经济型座椅滑轨电机
CN111313512A (zh) 一种可自动断电充电的锂电池充电装置
CN106457551A (zh) 具有作为直接驱动器的电子整流电动机的手持式工具机
CN102710067B (zh) 一种串励电机
CN106451883B (zh) 汽车腰托电机
CN105644386B (zh) 一种电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11049326A (zh) 一种内置充电系统的轮毂电机
CN207218427U (zh) 一种新型汽车用腰托电机
CN102882321A (zh) 车用电动、发电集成机组及纯电动汽车控制系统
CN208046419U (zh) 新型轻量化座椅调角电机
CN208112395U (zh) 新型轻量化座椅升高电机
CN207719963U (zh) 新的经济型座椅调角电机
CN207719920U (zh) 新型经济型座椅升高电机
CN207719962U (zh) 新超薄型座椅调角电机
CN102416877A (zh) 一种带自发电充电装置的空气动力车
CN202872582U (zh) 纯电动汽车用电动、发电集成机组及纯电动汽车控制电路
CN211239614U (zh) 一种内置充电系统的轮毂电机
CN214380186U (zh)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N207475348U (zh) 高效互源阻力电机
CN201259913Y (zh) 发条式手机充电器
CN207875870U (zh)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车
CN207098782U (zh) 汽车尾箱支撑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377, Wuyi South Road,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endi Automotive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501, Building 1/15, Xinxing Yuxinyu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130000

Patentee before: CHANGCHUN NEW DEVELOPMENT AUTOMOBILE PART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