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8444U - 转子总成 - Google Patents

转子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8444U
CN207218444U CN201721290875.5U CN201721290875U CN207218444U CN 207218444 U CN207218444 U CN 207218444U CN 201721290875 U CN201721290875 U CN 201721290875U CN 207218444 U CN207218444 U CN 207218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axle sleeve
gap
embedded
shock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908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908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8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8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8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子总成,包括:转子,所述转子具有沿轴线延伸的内孔;轴套,所述轴套的至少一部分间隙配合地设置于所述内孔内;减震件,所述减震件的至少一部分内嵌于所述轴套与所述转子之间的间隙内,且所述减震件嵌入所述间隙的部分与所述间隙为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转子相连,所述减震件在所述压板的面向所述转子的一侧。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穿过所述压板、所述减震件和所述轴套,且所述转子轴与所述转子同轴。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总成,减震效果好。

Description

转子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子总成。
背景技术
感应电机存在噪音问题,噪音分机械噪音和电磁噪音。家用感应电机产生噪音类型主要是电磁噪音,产生电磁噪音的原因包括电磁设计不合理、定转子偏心、电网谐波含量高等,而这些会导致定、转子气隙间存在高含量谐波,谐波会在转子产生一定频率的切向、径向振动,当振动的频率接近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将产生噪音。因此,家用类感应电机噪音产生的原因主要由谐波引起的转子切向、径向振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子总成,减震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总成,包括:转子,所述转子具有沿轴线延伸的内孔;轴套,所述轴套的至少一部分间隙配合地设置于所述内孔内;减震件,所述减震件的至少一部分内嵌于所述轴套与所述转子之间的间隙内,且所述减震件嵌入所述间隙的部分与所述间隙为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转子相连,所述减震件在所述压板的面向所述转子的一侧。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穿过所述压板、所述减震件和所述轴套,且所述转子轴与所述转子同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总成,减震效果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转子总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件包括板部和设在所述板部上的嵌入部,所述嵌入部内嵌于所述轴套与所述转子之间的间隙内,且所述嵌入部与所述间隙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套为沿轴线方向的中间部分尺寸大且两个端部尺寸小的阶梯状结构,所述轴套的中间部分与所述转子的内孔间隙配合,所述嵌入部为嵌入所述轴套的所述端部与内孔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内的环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套的沿轴线方向的中间为圆形管状结构,所述轴套的两端为圆形管状结构,且所述轴套两端的内周面与所述轴套中间部分的内周面齐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入部的内周面和所述轴套的端部的外周面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一凸齿且另一个上设有第一齿槽,所述第一凸齿嵌入所述第一齿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入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内孔的内周面的端部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二凸齿且另一个上设有第二齿槽,所述第二凸齿嵌入所述第二齿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的端面均设有盲孔,所述板部的面向所述转子的表面上设有内凸台,所述内凸台嵌入所述盲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上具有通孔,所述板部的面向所述压板的表面上设有外凸台,所述外凸台嵌入与所述通孔,且所述外凸台与所述通孔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周沿设有朝背离所述减震件的方向延伸的翻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为ABS树脂板、PA66树脂板或金属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转子总成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转子总成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转子总成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转子总成的另一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5和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转子总成中减震件在不同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7和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转子总成中压板在不同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转子总成中转子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转子总成中轴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转子总成1,转子11,轴套12,减震件13,压板14,转子轴15,内孔101,板部131,嵌入部132,第一凸齿161,第一齿槽162,第二凸齿163,第二齿槽164,通孔165,外凸台166,翻边167,内凸台168,盲孔16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总成1,包括:转子11、轴套12、减震件13、压板14和转子轴15。
转子11具有沿轴线延伸的内孔101,内孔101用于穿过转子轴15。轴套12的至少一部分间隙配合地设置于内孔101内,轴套12上设有中心孔,转子轴15沿轴套12的轴线穿过轴套12的中心孔。减震件13的至少一部分内嵌于轴套12与转子11之间的间隙内,减震件13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在转轴产生振动时,减震件13将会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使转子轴15上的震动消减,起到减小震动的目的,同时将会降低传递到转子11上的震动,使转子11可以稳定旋转,且减震件13嵌入间隙的部分与间隙为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压板14与转子11相连,减震件13压板14的面向转子11的一侧。通过压板14可以起到定位减震件13的作用,从而避免减震件13脱出造成减震失效。转子轴15穿过压板14、减震件13和轴套12,且转子轴15与转子11同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总成1,设置了轴套12和减震件13,并设置压板14对减震件13进行定位,通过减震件13可以隔断转子轴15与转子11之间的转动,并消减震动,从而可以降低或避免转子11的震动,减小转子11与定子之间的偏心量,从而起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结合图3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减震件13包括板部131和设在板部131上的嵌入部132,嵌入部132内嵌于轴套12与转子11之间的间隙内,且嵌入部132与间隙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板体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可以通过压板14与转子11的配合将板部131压紧,从而定位减震件13,避免减震件13脱出,而嵌入部132嵌入到轴套12与转子11的间隙之间,可以隔断震动传递,提高具有该转子11的电机(或电动机)的性能。
同样地,也可以不设置板部131,而直接采用嵌入部132来实现减震。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10,轴套12为沿轴线方向的中间部分尺寸大且两个端部尺寸小的阶梯状结构,轴套12的中间部分与转子11的内孔101间隙配合,嵌入部132为嵌入轴套12的端部与内孔10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内的环形。增大嵌入部132嵌入到轴套12与转子11之间的体积,进一步地提高减震的效果。
有利地,如图10,轴套12的沿轴线方向的中间为圆形管状结构,轴套12的两端为圆形管状结构,且轴套12两端的内周面与轴套12中间部分的内周面齐平(用于配合转子轴15)。方便轴套12和成型以及安装。
进一步地,结合图5和图10,嵌入部132的内周面和轴套12的端部的外周面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一凸齿161且另一个上设有第一齿槽162,第一凸齿161嵌入第一齿槽162内。通过第一凸齿161和第一齿槽162的配合,可以实现嵌入部132与轴套12之间的周向定位,使得减震件13与转子11可以稳定地配合而不会发生偏移,进一步地提高转子11的稳定性。
有利地,第一齿槽162和第一凸齿161均包括沿转子1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减震件13与轴套12的配合效果。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齿槽162可以为沿转子1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形式,也就是说,每相邻的两个第一齿槽162相对于转子11的轴线间隔相同的预定角度。多个第一凸齿161也可以为沿转子1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形式,也就是说,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凸齿161相对于转子11的轴线间隔相同的预定角度。
另外,可以将第一凸齿161形成于轴套12端部的外周面上,而将第一齿槽162形成与嵌入部132的内周面上,从而方便轴套12的成型。
有利地,结合图5和图9,嵌入部132的外周面和内孔101的内周面的端部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二凸齿163且另一个上设有第二齿槽164,第二凸齿163嵌入第二齿槽164内。通过第二凸齿163和第二齿槽164的配合,可以提高减震垫与转子11的定位效果,提高减震垫与转子11之间配合的稳定性。
有利地,第二齿槽164和第二凸齿163均包括沿转子1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减震件13与轴套12的配合效果。
进一步地,多个第二齿槽164可以为沿转子1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形式,也就是说,每相邻的两个第二齿槽164相对于转子11的轴线间隔相同的预定角度。多个第二凸齿163也可以为沿转子1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形式,也就是说,每相邻的两个第二凸齿163相对于转子11的轴线间隔相同的预定角度。
另外,可以将第二凸齿163形成于嵌入部132的外周面上,而将第二齿槽164形成与内孔101的内周面上,从而方便转子11的成型。
结合图6至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板14上具有通孔165,板部131的面向压板14的表面上设有外凸台166,外凸台166嵌入与通孔165,且外凸台166与通孔165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从而提高压板14与减震件13配合的稳定性。
有利地,外凸台166和通孔165均包括沿转子1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减震件13与轴套12的配合效果。
进一步地,多个外凸台166可以为沿转子1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形式,也就是说,每相邻的两个外凸台166相对于转子11的轴线间隔相同的预定角度。多个通孔165也可以为沿转子1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形式,也就是说,每相邻的两个通孔165相对于转子11的轴线间隔相同的预定角度。
优选地,通孔165的周沿设有朝背离减震件13的方向延伸的翻边167。翻边167与外凸台166配合,可以提高凸台与通孔165的配合稳定性,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压板14与减震件13之间的稳定性。
有利地,结合图5和图9,转子11的端面均设有盲孔169,板部131的面向转子11的表面上设有内凸台168,内凸台168嵌入盲孔169。
有利地,内凸台168和盲孔169均包括沿转子1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减震件13与轴套12的配合效果。
进一步地,多个内凸台168可以为沿转子1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形式,也就是说,每相邻的两个内凸台168相对于转子11的轴线间隔相同的预定角度。多个盲孔169也可以为沿转子1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形式,也就是说,每相邻的两个盲孔169相对于转子11的轴线间隔相同的预定角度。
另外,在前面的描述中,可以仅在板体上内凸台168或外凸台166,也可以在板体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内凸台168和外凸台166。
另外,转子沿轴线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减震件和压板。进一步的,转子的两端具有容置槽,减震件的一部分容置于该容置槽内。
将转子轴15插入轴套12的中心孔中,转子轴15与轴套12过盈配合;将装配好的转子轴15与轴套12放在转子11中,轴套12与转子11属于间隙配合,然后在两头插入减振件13,减振件13内的第一齿槽162与轴套12两头圆柱上的第一凸齿161紧密配合,减振件13的第二凸齿163与转子11两端的第二齿槽164紧密配合;将两个压板14从两端穿过转子轴进行装配,压板14与转子轴15过盈配合,压板14的内侧面与减振件13装配面紧密贴合,同时减振件13上的外凸台166插入,通孔165中,有效提升减振转子径向、切向抗变形能力。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压板可以为ABS树脂板、PA66树脂板或金属板。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前述的专职总成,该电机的噪音可以得到降低。
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子总成1、电机均包括其他部件,对于现有技术中可以获得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所述转子具有沿轴线延伸的内孔;
轴套,所述轴套的至少一部分间隙配合地设置于所述内孔内;
减震件,所述减震件的至少一部分内嵌于所述轴套与所述转子之间的间隙内,且所述减震件嵌入所述间隙的部分与所述间隙为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
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转子相连,所述减震件在所述压板的面向所述转子的一侧;
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穿过所述压板、所述减震件和所述轴套,且所述转子轴与所述转子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包括板部和设在所述板部上的嵌入部,所述嵌入部内嵌于所述轴套与所述转子之间的间隙内,且所述嵌入部与所述间隙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为沿轴线方向的中间部分尺寸大且两个端部尺寸小的阶梯状结构,所述轴套的中间部分与所述转子的内孔间隙配合,所述嵌入部为嵌入所述轴套的所述端部与内孔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内的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沿轴线方向的中间为圆形管状结构,所述轴套的两端为圆形管状结构,且所述轴套两端的内周面与所述轴套中间部分的内周面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的内周面和所述轴套的端部的外周面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一凸齿且另一个上设有第一齿槽,所述第一凸齿嵌入所述第一齿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内孔的内周面的端部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二凸齿且另一个上设有第二齿槽,所述第二凸齿嵌入所述第二齿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端面均设有盲孔,所述板部的面向所述转子的表面上设有内凸台,所述内凸台嵌入所述盲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上具有通孔,所述板部的面向所述压板的表面上设有外凸台,所述外凸台嵌入与所述通孔,且所述外凸台与所述通孔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周沿设有朝背离所述减震件的方向延伸的翻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为ABS树脂板、PA66树脂板或金属板。
CN201721290875.5U 2017-09-30 2017-09-30 转子总成 Active CN207218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90875.5U CN207218444U (zh) 2017-09-30 2017-09-30 转子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90875.5U CN207218444U (zh) 2017-09-30 2017-09-30 转子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8444U true CN207218444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20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90875.5U Active CN207218444U (zh) 2017-09-30 2017-09-30 转子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84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9684A (zh) * 2018-12-28 2019-08-23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减振防护套及减振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9684A (zh) * 2018-12-28 2019-08-23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减振防护套及减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5850C (zh) 隔离减振皮带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47868B (zh) 齿轮
CN1946503B (zh) 减振的工具夹具
WO2007067762A3 (en) Rotor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including a vibration damping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05186741A (zh) 电机转子和具有其的电机
CN207459849U (zh) 转子总成
CN207218444U (zh) 转子总成
CN207218395U (zh) 转子总成
CN107000471A (zh) 在轮缘与轮盘之间具有连接的车轮以及用于制造此种车轮的方法
CN107524741A (zh) 一种用于轮毂电机的磁流变弹性体悬置元件
CN107534371A (zh) 电机转子
CN204664183U (zh) 轴承座组件和发动机
CN10665557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
CN102606275B (zh) 具有对置铁芯的电磁风扇离合器
CN207184195U (zh) 转子总成和电机
CN104975948B (zh) 增压设备的转子
CN105703532A (zh) 具有制动装置的机电机器
JP7399875B2 (ja) 電気機械のための固定子組立体
CN208471337U (zh) 一种曳引机
CN104514710B (zh) 液压泵配油盘缸体组件及其加工方法
CN105634224A (zh) 压缩机转子和压缩机
CN206727753U (zh) 减振转子和电机
CN206559152U (zh) 磁环转子和电机
CN206296838U (zh) 齿轮箱
CN105071176B (zh) 换向器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