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05835U - 直线导轨 - Google Patents

直线导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05835U
CN207205835U CN201720430352.XU CN201720430352U CN207205835U CN 207205835 U CN207205835 U CN 207205835U CN 201720430352 U CN201720430352 U CN 201720430352U CN 207205835 U CN207205835 U CN 207205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er
raceway
locating slot
sliding block
end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303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hengyang)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hengyang)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hengyang)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heng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303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05835U/zh
Priority to TW106205998U priority patent/TWM569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05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05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一种直线导轨,包括滑轨、滚动体、滑块、端盖、逆向器和保持器模组。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滑轨上。滑块上设有滑槽和第一滚道。滑槽具有顶壁、侧壁和底壁。两个端盖分别位于滑块的两侧。逆向器设置于滑块和其中一端盖之间。保持器模组包括上保持器、中保持器和下保持器。上保持器设置于顶壁上。中保持器设置于侧壁上。下保持器分别设置于底壁上。滑块、上保持器和任意一个中保持器之间形成第二滚道。滑块、任意一个中保持器和对应的下保持器之间形成第三滚道。逆向器和对应的端盖之间形成第四滚道。每个第二滚道和对应的第一滚道及第四滚道之间形成滚道回路,每个第三滚道和对应的第一滚道及第四滚道之间形成滚道回路,以供滚动体滚动。

Description

直线导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导轨,尤其涉及一种四列沟道的直线导轨。
背景技术
直线导轨,顾名思义,即传动直线运动的载体。然,现有的直线导轨,当其滑块脱离滑轨时,设置于所述滑块上的滚动体容易掉落,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再次装配,操作复杂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托住滚动体不掉落的直线导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线导轨,包括:滑轨;滚动体;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一个滑槽和四个第一滚道,所述滑槽具有顶壁、两个侧壁和两个底壁,其中,四个所述第一滚道围绕所述滑槽;两个端盖,两个所述端盖分别位于所述滑块的两侧,且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两个逆向器,每个所述逆向器设置于所述滑块和其中一所述端盖之间;和保持器模组。所述保持器模组包括上保持器、两个中保持器和两个下保持器,所述上保持器设置于所述顶壁上,两个所述中保持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侧壁上,两个所述下保持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底壁上,所述滑块、所述上保持器和任意一个所述中保持器之间形成一个第二滚道,所述滑块、任意一个所述中保持器和对应的所述下保持器之间形成一个第三滚道,每个所述逆向器和对应的所述端盖之间形成四个第四滚道,每个所述第二滚道和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滚道及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四滚道之间形成滚道回路,每个所述第三滚道和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滚道及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四滚道之间形成滚道回路,每个所述滚道回路中都设置有所述滚动体。
优选地,所述顶壁和每个所述侧壁之间形成一个第一顶角,所述滑块于每个所述第一顶角处形成一个第一滚动槽,所述上保持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滚动槽,每个所述中保持器的顶端设置一个第四滚动槽,每个所述第一滚动槽、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三滚动槽,和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四滚动槽之间围绕形成一个所述第二滚道。
优选地,每个所述侧壁和其中一个所述底壁之间形成一个第二顶角,所述滑块于每个所述第二顶角处形成一个第二滚动槽,每个所述中保持器的底壁设置一个第五滚动槽,每个所述下保持器的一侧形成一个第六滚动槽,每个所述第二滚动槽、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五滚动槽和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六滚动槽之间围绕形成一个所述第三滚道。
优选地,所述逆向器面向所述端盖的一侧设置有四个第一沟槽,每个所述端盖上设置有逆向器收容孔,所述逆向器收容于所述逆向器收容孔中,每个所述端盖还于所述逆向器收容孔的底部设置有四个第二沟槽,每个第二沟槽和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沟槽之间形成一个所述第四滚道。
优选地,所述滑块于每个所述底壁处设置有第一下保持器定位槽,所述端盖对应每个第一下保持器定位槽处设置有第二下保持器定位槽,所述第一下保持器定位槽和所述第二下保持器定位槽共同定位所述下保持器。
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沟槽一端设置有第一半定位柱,每个所述第二沟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半定位柱,每个所述第一半定位柱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半定位柱之间配合形成一个圆环柱形的定位部,每个所述定位部插接于所述滑块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滚道中。
优选地,所述上保持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每个所述端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上保持器的第一定位凸起相配设置,使得所述端盖与所述上保持器可拆卸地连接;或者
所述上保持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每个所述端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的第一定位凸起相配设置,使得所述端盖与所述上保持器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每个所述中保持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逆向器面向所述滑块的一侧对应每个所述第二定位槽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配设置,使得所述逆向器与所述中保持器可拆卸地连接;或者
每个所述中保持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逆向器面向所述滑块的一侧对应每个所述第二定位凸起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配设置,使得所述逆向器与所述中保持器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每个所述下保持器的一侧形成一个第六滚动槽,每个所述下保持器于所述第六滚动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定位凸起,所述端盖对应每个所述第三定位凸起设置有对应的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三定位槽与所述第三定位凸起相配,使得所述下保持器与所述端盖可拆卸地连接;或者
每个所述下保持器于所述第六滚动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定位槽,所述端盖对应每个所述第三定位槽设置有对应的第三定位凸起,所述第三定位槽与所述第三定位凸起相配,使得所述下保持器与所述端盖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保持器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背离所述第六滚动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第四定位槽,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第六滚动槽的顶面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持槽,所述卡持槽与所述第四定位槽相通,所述直线导轨还包括两个防尘片,每个所述防尘片收容于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四定位槽中,每个所述防尘片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持凸起,所述卡持凸起与所述卡持槽相配,每个所述防尘片背离所述下保持器的一侧设置有唇片,所述唇片与所述滑轨的斜面相配。
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导轨利用上、中、下保持器,稳定的限制了所述滚动体的滚动路径,即使所述滑块脱离所述滑轨,也不会出现滚动体掉落的情况,为生产加工带来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直线导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直线导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保持器模组和防尘片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滑块、保持器模组和防尘片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逆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逆向器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的端盖在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的端盖和逆向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图1在IX-IX方向上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直线导轨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直线导轨100包括滑轨10、滑块20、滚动体30、保持器模组40、逆向器50、端盖60、刮油片70和防尘片80。
所述滑轨10沿直线延伸,其结构和尺寸均为行业标准,此处不再赘述。为方便描述,特定义所述滑轨10的导向方向为滑动方向200。
所述滑块20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10上。具体地,所述滑块20的截面大致呈倒U形。所述滑块20沿其滑动方向200还设置有贯穿所述滑块20 的四个第一滚道23,且两两对称设置。所述滑块20沿其滑动方向200还设置有贯穿所述滑块20的滑槽25。所述滑槽25与所述滑轨10配合。所述滑槽 25具有顶壁251、两个侧壁253和两个底壁255。每个所述侧壁253和所述顶壁251之间形成第一顶角257。每个所述侧壁253和一个对应的所述底壁255 之间形成第二顶角259。所述滑块20于所述第一顶角257处形成第一滚动槽 27(如图4所示)。所述滑块20还于所述第二顶角259处形成第二滚动槽29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滚动槽27和所述第二滚动槽29沿所述滑动方向200 的垂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心角大致为90度的扇形。所述滑块20于每个底壁255处设置有第一下保持器定位槽28。
所述滚动体30包括四串滚珠(图中仅画出四颗滚珠作为示意)。每串滚珠由若干个滚珠依次相连而组成。所述四串滚珠设置于所述滑块20和所述滑轨 10之间,形成四列沟道直线导轨。相对于所述滑块20直接贴合于所述滑轨 10的滑动接触,所述滑块20和所述滑轨10间的滚动体30可以借助所述逆向器50在所述滑轨10的滚道和所述滑块20内成功实现来回循环运动。上述结构具备结构简单、响动磨擦系数小、定位精密度高、精密度维持性好等优点。
所述保持器模组40用于在所述滑块20脱离所述滑轨10时,保持所述滚动体30不从所述滑块20上脱下。所述保持器模组40包括上保持器41、两个中保持器43和两个下保持器45。所述上保持器41设置于所述顶壁上,两个所述中保持器43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侧壁253上,两个所述下保持器45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底壁255上。所述滑块20、所述上保持器41和任意一个所述中保持器43之间形成一个第二滚道91(如图9所示)。所述滑块20、任意一个所述中保持器43和对应的所述下保持器45之间形成一个第三滚道93(如图9所示)。每个所述逆向器50和对应的所述端盖60之间形成四个第四滚道 95(如图8所示)。每个所述第二滚道91和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滚道23 及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四滚道95之间形成滚道回路。每个所述第三滚道93 和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滚道23及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四滚道95之间形成滚道回路。每个所述滚道回路中都设置有所述滚动体30。
具体地,请一并参考图3和图4,所述上保持器41呈长方形状。所述上保持器41与所述顶壁251的形状相适配。所述上保持器41收容在所述滑槽 25中时,抵持于所述顶壁251上。所述上保持器41的两侧对应两个所述第一滚动槽27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三滚动槽411。所述第三滚动槽411沿所述滑动方向200的垂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心角大致为90度的扇形。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保持器4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413。可理解,为了节省材料和减轻重量,所述上保持器41除第三滚动槽411的其它部位必要时可设置为镂空状。
所述中保持器43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中保持器43设置于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侧壁253上。每个所述中保持器43呈横向双峰状。两个所述中保持器43具有峰状凸起的一侧相对设置。每个所述中保持器43的顶端设置有第四滚动槽431。每个所述中保持器43的底壁设置有第五滚动槽433。所述第四滚动槽431和所述第五滚动槽433沿所述滑动方向200的垂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心角大致为90度的扇形。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中保持器43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槽435。可理解,为了节省材料和减轻重量,所述中保持器43除所述第四滚动槽431和所述第五滚动槽433的其它部位必要时可设置为镂空状。
所述下保持器45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下保持器45通过所述第一下保持器定位槽28而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底壁255上。每个所述下保持器45的一侧形成第六滚动槽451。所述第六滚动槽451沿所述滑动方向200的垂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心角大致为90度的扇形。每个所述下保持器45的另一侧形成条状的固定部453。所述第六滚动槽451和所述固定部453的外侧连接处呈倾斜状,以与所述滑轨10的对应斜面相匹配。所述固定部453沿着所述滑动方向20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六滚动槽451沿着所述滑动方向200的长度。第六滚动槽45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定位凸起45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定位凸起455呈L形状。所述固定部453背离所述第六滚动槽451的底面上设置有第四定位槽457。所述固定部453靠近所述第六滚动槽451的顶面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持槽458。所述卡持槽458与所述第四定位槽457相通。所述固定部453背离所述第六滚动槽451的侧面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限位部459。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459呈L形状。
具体地,所述第一滚动槽27、所述第三滚动槽411和所述第四滚动槽431 之间围绕形成第二滚道91。所述第二滚道91沿着所述滑动方向200的垂直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心角大约为270的扇形。所述第二滚动槽29、所述第五滚动槽433和所述第六滚动槽451之间围绕形成第三滚道93。所述第三滚道93 沿着所述滑动方向200的垂直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心角大约为270的扇形。
请一并参考图5和图6,所述逆向器50大致呈倒U形状。所述逆向器50 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逆向器50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端盖60与所述滑块 20之间。所述逆向器50面向所述端盖60的一侧设置有四个第一沟槽51,且两两对称设置。每个第一沟槽51靠近所述逆向器50外侧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半定位柱53。所述第一半定位柱53呈半圆环形。所述逆向器50面向所述滑块20的一侧对应每个所述第二定位槽435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55。所述第二定位凸起55与所述第二定位槽435相配设置,使得所述逆向器50与所述中保持器43可拆卸地连接。
请一并参考图7和图8,所述端盖6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端盖60分别位于所述滑块20的两端,并且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10上。所述端盖 60的截面大致呈倒U形。每个所述端盖60包括外侧61和与所述外侧61相背设置的内侧63。每个所述端盖60的外侧设置有多个螺纹孔,以用于将所述端盖60、所述逆向器50和所述滑块20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而固定,可理解,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连接方式,例如焊接、铆接等,此处不再赘述。每个所述端盖60的内侧63对应所述逆向器50设置有逆向器收容孔631。所述逆向器50收容于所述逆向器收容孔631中。每个所述端盖60的内侧还于对应的所述逆向器收容孔63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第二沟槽633。每个第二沟槽633 与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沟槽51之间形成第四滚道95。每个第二沟槽633的一个末端上设置有对应第一半定位柱53的第二半定位柱635。每个所述第一半定位柱53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半定位柱635之间配合形成圆环柱形的一定位部 97。每个所述定位部97插接于所述滑块20的第一滚道23中。每个所述端盖 60的内侧63设置有邻近所述逆向器收容孔631的第一定位槽637。所述第一定位槽637与所述上保持器41的第一定位凸起413相配设置。每个第二滚道 91与对应的第一滚道23和第四滚道95之间形成一个滚道回路。每个第三滚道93与对应的第一滚道23和第四滚道95之间形成一个滚道回路。滚动体30 在对应的滚道回路内滚动,从而实现运动的传递。
所述端盖60面向所述滑块20的一侧对应每个所述第三定位凸起455设置有对应的第三定位槽638。所述第三定位槽638与所述第三定位凸起455相配,使得所述下保持器45设置于所述端盖60上。
所述端盖60对应每个第一下保持器定位槽28还设置有第二下保持器定位槽639,所述第一下保持器定位槽28和所述第二下保持器定位槽639共同定位所述下保持器45。所述端盖60还抵持在所述限位部459上,并与所述滑块 20的端面相抵持而完成装配。
请再次参考图1和图2,所述刮油片7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刮油片70呈倒U形状。所述刮油片70位于其中一所述端盖60背离所述滑块20的一侧。可以理解,所述直线导轨100还设置有油路组件(图未示出),例如油嘴,堵油螺丝、油路等,以完成润滑功能,此处不再赘述。所述油路组件与所述刮油片70配合以完成对所述直线导轨100的润滑作用。
请再次参考图2、图3和图9,所述防尘片8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防尘片 80安装于所述滑轨10的底部。每个所述防尘片80由软胶片内置不锈钢片体,整体强度更高,变形量小。每个所述防尘片80收容于一个对应的所述第四定位槽457中。每个所述防尘片80面向所述下保持器45的一侧设置有卡持凸起81。所述卡持凸起81与所述卡持槽458相配。每个所述防尘片80背离所述下保持器45的一侧设置有唇片83。所述唇片83与所述滑轨10的斜面相配,从而起到密封防尘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导轨利用上中下保持器,稳定的限制了所述滚动体的滚动路径,即使所述滑块脱离所述滑轨,也不会出现滚动体掉落的情况,为生产加工带来极大的便利。第一半定位柱和第二半定位柱各为定位部的一部分使得端盖和逆向器能够同时得到定位。
可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尘片80可省略。
可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凸起413和所述第一定位槽 637可互换设置,即所述上保持器4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槽637,每个所述端盖60的内侧63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413,所述第一定位槽637与的第一定位凸起413相配设置,使得所述端盖60与所述上保持器41可拆卸地连接。
可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定位槽435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 55可互换设置,即每个所述中保持器4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55,所述逆向器50面向所述滑块20的一侧对应每个所述第二定位凸起55设置有第二定位槽435,所述第二定位凸起55与所述第二定位槽435相配设置,使得所述逆向器50与所述中保持器43可拆卸地连接。
可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定位凸起455和所述第三定位槽 638可互换设置,即每个所述下保持器于所述第六滚动槽45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定位槽638,所述端盖60对应每个所述第三定位槽638设置有对应的第三定位凸起455,所述第三定位槽638与所述第三定位凸起455相配,使得所述下保持器45与所述端盖60可拆卸地连接。
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滚动槽27、所述第二滚动槽29、所述第三滚动槽411、所述第四滚动槽431、所述第五滚动槽433和所述第六滚动槽451沿所述滑动方向200的垂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心角不限于90 度的扇形,只要其形成的滚道能够保持滚动体30不会从中掉落即可。
可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459的形状不限于L形状。
可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定位凸起455不限于L形状。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直线导轨,包括:
滑轨;
多个滚动体;
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一个滑槽和四个第一滚道,所述滑槽具有顶壁、两个侧壁和两个底壁,其中,四个所述第一滚道围绕所述滑槽;
两个端盖,两个所述端盖分别位于所述滑块的两侧,且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
两个逆向器,每个所述逆向器设置于所述滑块和其中一所述端盖之间;和
保持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模组包括上保持器、两个中保持器和两个下保持器,所述上保持器设置于所述顶壁上,两个所述中保持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侧壁上,两个所述下保持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底壁上,所述滑块、所述上保持器和任意一个所述中保持器之间形成一个第二滚道,所述滑块、任意一个所述中保持器和对应的所述下保持器之间形成一个第三滚道,每个所述逆向器和对应的所述端盖之间形成四个第四滚道,每个所述第二滚道和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滚道及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四滚道之间形成滚道回路,每个所述第三滚道和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滚道及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四滚道之间形成滚道回路,每个所述滚道回路中都设置有所述滚动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和每个所述侧壁之间形成一个第一顶角,所述滑块于每个所述第一顶角处形成一个第一滚动槽,所述上保持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滚动槽,每个所述中保持器的顶端设置一个第四滚动槽,每个所述第一滚动槽、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三滚动槽,和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四滚动槽之间围绕形成一个所述第二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壁和其中一个所述底壁之间形成一个第二顶角,所述滑块于每个所述第二顶角处形成一个第二滚动槽,每个所述中保持器的底壁设置一个第五滚动槽,每个所述下保持器的一侧形成一个第六滚动槽,每个所述第二滚动槽、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五滚动槽和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六滚动槽之间围绕形成一个所述第三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向器面向所述端盖的一侧设置有四个第一沟槽,每个所述端盖上设置有逆向器收容孔,所述逆向器收容于所述逆向器收容孔中,每个所述端盖还于所述逆向器收容孔的底部设置有四个第二沟槽,每个第二沟槽和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沟槽之间形成一个所述第四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于每个所述底壁处设置有第一下保持器定位槽,所述端盖对应每个第一下保持器定位槽处设置有第二下保持器定位槽,所述第一下保持器定位槽和所述第二下保持器定位槽共同定位所述下保持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沟槽一端设置有第一半定位柱,每个所述第二沟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半定位柱,每个所述第一半定位柱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半定位柱之间配合形成一个圆环柱形的定位部,每个所述定位部插接于所述滑块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滚道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持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每个所述端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上保持器的第一定位凸起相配设置,使得所述端盖与所述上保持器可拆卸地连接;或者
所述上保持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每个所述端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的第一定位凸起相配设置,使得所述端盖与所述上保持器可拆卸地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中保持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逆向器面向所述滑块的一侧对应每个所述第二定位槽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配设置,使得所述逆向器与所述中保持器可拆卸地连接;或者
每个所述中保持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逆向器面向所述滑块的一侧对应每个所述第二定位凸起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配设置,使得所述逆向器与所述中保持器可拆卸地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下保持器的一侧形成一个第六滚动槽,每个所述下保持器于所述第六滚动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定位凸起,所述端盖对应每个所述第三定位凸起设置有对应的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三定位槽与所述第三定位凸起相配,使得所述下保持器与所述端盖可拆卸地连接;或者
每个所述下保持器于所述第六滚动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定位槽,所述端盖对应每个所述第三定位槽设置有对应的第三定位凸起,所述第三定位槽与所述第三定位凸起相配,使得所述下保持器与所述端盖可拆卸地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持器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背离所述第六滚动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第四定位槽,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第六滚动槽的顶面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持槽,所述卡持槽与所述第四定位槽相通,所述直线导轨还包括两个防尘片,每个所述防尘片收容于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四定位槽中,每个所述防尘片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持凸起,所述卡持凸起与所述卡持槽相配,每个所述防尘片背离所述下保持器的一侧设置有唇片,所述唇片与所述滑轨的斜面相配。
CN201720430352.XU 2017-04-21 2017-04-21 直线导轨 Active CN207205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30352.XU CN207205835U (zh) 2017-04-21 2017-04-21 直线导轨
TW106205998U TWM569265U (zh) 2017-04-21 2017-04-28 直線導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30352.XU CN207205835U (zh) 2017-04-21 2017-04-21 直线导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05835U true CN207205835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10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30352.XU Active CN207205835U (zh) 2017-04-21 2017-04-21 直线导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05835U (zh)
TW (1) TWM56926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8416A (zh) * 2018-05-07 2018-09-11 乐清市法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金属片式直线导轨滑块
CN110374993A (zh) * 2018-04-13 2019-10-25 银鼎精密元件(上海)有限公司 线性滑轨之滑块结构
CN111156250A (zh) * 2019-12-30 2020-05-15 宁波莱盟机器人有限公司 导轨顶面沉头孔边缘异物排出的直线导轨防尘结构
TWI812130B (zh) * 2022-03-30 2023-08-11 鑫鑫國際精密有限公司 線性滑軌及其滑動模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7819B (zh) * 2021-10-15 2022-09-11 銀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儲油箱的線性滑軌結構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4993A (zh) * 2018-04-13 2019-10-25 银鼎精密元件(上海)有限公司 线性滑轨之滑块结构
CN108518416A (zh) * 2018-05-07 2018-09-11 乐清市法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金属片式直线导轨滑块
CN111156250A (zh) * 2019-12-30 2020-05-15 宁波莱盟机器人有限公司 导轨顶面沉头孔边缘异物排出的直线导轨防尘结构
CN111156250B (zh) * 2019-12-30 2021-05-04 宁波莱盟机器人有限公司 导轨顶面沉头孔边缘异物排出的直线导轨防尘结构
TWI812130B (zh) * 2022-03-30 2023-08-11 鑫鑫國際精密有限公司 線性滑軌及其滑動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9265U (zh) 2018-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05835U (zh) 直线导轨
WO2018148996A1 (zh) 用于柔性显示屏的折叠机构
CN201818656U (zh) 四方等载荷型滚动直线导轨副
TWI266058B (en) Probe head, its assembly method and probe card
JP2008111458A (ja) 直動案内ユニット
CN205383182U (zh) 直线滑轨
CN207064471U (zh) 直线导轨
CN201335098Y (zh) 直线导轨
US9234544B2 (en) Lubricating structure for linear motion guide apparatus
TW201422939A (zh) 線性滑軌之循環通道構造
CN202851646U (zh) 一种滑块导轨装置
CN206437535U (zh) 一种料箱定位导轨
CN109305510A (zh) 一种可伸缩传送带引桥
CN104454988A (zh) 线性滑轨
CN207315863U (zh) 一种导轨无安装孔滚动直线导轨副
CN208519060U (zh) 高行走平行度高负荷加长直线导轨滑块
CN109488688B (zh) 一种静音型高防尘滑块
JPH02150508A (ja) 直動転がり案内ユニット
CN110439925A (zh) 运动引导装置以及在该运动引导装置中使用的盖体
JP2006329401A (ja) 直動案内ユニット
CN207981499U (zh) 一种球拍喷涂转向夹具
CN206530602U (zh) 导轨副
CN207274194U (zh) 一种激光打标机用水平移动装置
CN206111848U (zh) 一种线性滑轨装置
CN207315864U (zh) 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