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4046U - 一种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4046U
CN207194046U CN201720886672.6U CN201720886672U CN207194046U CN 207194046 U CN207194046 U CN 207194046U CN 201720886672 U CN201720886672 U CN 201720886672U CN 207194046 U CN207194046 U CN 207194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tic placode
inner sleeve
swing arm
fork plate
extrapo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866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丰
李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Aeronaut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Aeronaut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Aeronaut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Aeronaut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7208866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4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4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40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包括动臂、斗杆、油缸、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包括耳板轴、第一外套、第一内套、第一垫片、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一防转块;第二连接装置包括耳板轴、第二外套、第二内套、第二垫片、第二锁紧螺母和第二防转块。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磨损主要由第一外套和第一内套承担,起到保护动臂的作用,如需要更换,也只要更换第一外套和第一内套,维修方便,维修成本低。磨损主要由第二外套和第二内套承担,起到保护动臂的作用,如需要更换,也只要更换第二外套和第二内套,维修方便,维修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掘机的动臂斗杆总成。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包括动臂1、斗杆2、第一连接装置3、第二连接装置4和油缸5。
如图1、2和图5所示,动臂1的中部焊接有耳板11,耳板11设置有两个;在动臂1的一端焊接有前叉板12,前叉板设置有两个。在耳板11的内侧设有耳板凸台111,在前叉板12的内侧设有前叉板凸台121。在其中一前叉板12的外侧焊接有定位块122,在定位块122上设有定位槽123。
如图1、2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装置3包括耳板轴31和第三锁紧螺母32,耳板轴31的一端具有第一轴肩311,油缸5的一端位于两耳板凸台111之间,耳板轴31穿过耳板11和油缸的一端,在耳板轴31远离第一轴肩311的一端安装有第三锁紧螺母32,在第三锁紧螺母32和耳板轴穿过有螺栓312,防止第三锁紧螺母32旋出。
如图1、2和图4所示,第二连接装置4包括铰接轴41、防转块42、垫片43、螺母44和开口销45。如图6所示,防转块42固定在铰接轴41的一端,铰接轴41穿过前叉板、斗杆2,在铰接轴41的另一端设有垫片43和螺母44,利用开口销45防止螺母44松脱。
动臂斗杆总成安装好后,油缸的一端侧面与耳板凸台的刮面接触,斗杆的一端侧面与前叉板凸台的刮面接触,因此,在加工动臂1时,耳板凸台111和前叉板凸台121的内侧面需要为刮面。但在加工挖掘机的动臂以及斗杆的过程中,发现每个工件用在刮面上的时间特别多,在此工步所用到的冷却液量也较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要两个人同时进行,一个人控制机床,另一个人装卸刀具,操作起来很困难,冷却液也容易溅到人的眼睛里,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遇到某些硬度稍高的工件,高速钢刮面刀更难以切除材料,刀具磨损严重,重新刃磨又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同时两个人操作容易产生语言信号理解错误,造成严重伤害。
值得提到的是刮面的时候机床振动厉害,这样会影响机床的使用寿命,振动加工后的工件表面质量很差,不美观。
另外,挖掘机的动臂和斗杆是工作臂,需要返修的很多,这样有对机床的利用造成了二次浪费,使得每批量工件加工时间成倍增加,又由于返修的动臂、斗杆需要重新补焊,对焊接人员的焊接时间是一种严重浪费,也浪费了大量的焊丝。
针对第一连接装置,其结构简单,这种装置通过耳板轴中的第一轴肩定位,通过第三锁紧螺母和螺栓将其固定在耳板上,油缸套在轴上旋转。通过两个需要刮面的耳板凸台定位。
参见图3,第一连接装置的耳板轴因为有第三锁紧螺母和螺栓的固定,使得耳板轴不能旋转,同时耳板轴不能脱出耳板,由于耳板内侧的耳板凸台是焊接在内侧,所以都是油缸在绕着耳板轴在旋转,其他结构并没有相对运动。
由于油缸中活塞杆的伸长缩短,对耳板轴形成了沿径向方向的反作用力F1,这样使得耳板轴产生弯曲应力,同时对耳板和耳板凸台的孔的内臂造成了压迫。由于该结构是通过第三锁紧螺母和螺栓定位,所以运动时对需要刮面的表面压迫较少,这样耳板处的磨损主要是耳板和耳板凸台孔的变型,耳板凸台表面磨损不大。即使耳板凸台的刮面的磨损少,但还是会产生磨损,而且耳板和耳板凸台的孔会产生较大的磨损,使用到一定的时间,则需要更换耳板、耳板凸台,而耳板和耳板凸台是焊接在动臂上,这样就势必要将动臂全部更换,维修起来不方便,而且成本高。
针对第二连接装置,这种装置通过焊接在铰接轴末端的防转块防止铰接轴的旋转,通过垫片、螺母使得铰接轴固定在动臂中,用开口销防止螺母的旋转脱出。斗杆通过焊接在前叉板内侧的前叉板凸台与铰接轴定位,限制了其五个自由度。
如图6所示,我们发现铰接轴末端的防转块是焊接在铰接轴上面的。如果该铰接轴的加工过程是:粗加工——焊接——精加工。那么该铰接轴在精加工时就不方便。如果该铰接轴的加工过程是:粗加工——精加工——焊接。那么该铰接轴在制成成品后就容易变形。
参见图4,这种铰接轴因为有焊接的防转块,使得铰接轴不能旋转,同时铰接轴左侧有螺母拉紧,铰接轴不能脱出前叉板。由于前叉板内部的前叉板凸台是焊接在内侧,所以都是斗杆在绕着铰接轴旋转,其他结构并没有相对运动。
由于斗杆沿着铰接轴旋转,对铰接收也会形成沿径向方向的反作用力F2,这样也使得铰接轴产生了弯曲应力,同时对前叉板和前叉板凸台的孔的内臂造成了压迫。由于该结构是通过螺母压紧定位,虽然有薄垫片的作用,在运动时对需要刮面的表面还是产生了较大压迫,这样前叉板处的磨损主要是前叉板和前叉板凸台的孔的变型,前叉板凸台表面磨损也较大。如果磨损过大,则无法正常使用,就需要更换整个动臂,造成维修的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第一外套、第一内套、耳板轴是不旋转的,油缸相对于耳板轴旋转,油缸与第一外套、第一内套和耳板轴有接触,磨损主要由第一外套和第一内套承担,起到保护动臂的作用,如需要更换,也只要更换第一外套和第一内套,维修方便,维修成本低。第二外套、第二内套和铰接轴是不旋转的,斗杆相对于铰接轴旋转,斗杆与第二外套、第二内套和铰接轴有接触,磨损主要由第二外套和第二内套承担,起到保护动臂的作用,如需要更换,也只要更换第二外套和第二内套,维修方便,维修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包括动臂、斗杆和油缸;在动臂的中部焊接有耳板,耳板设置有两个,耳板设有第一安装孔,在动臂的前端焊接有前叉板,前叉板设置有两个,前叉板设有第二安装孔;
在耳板的外侧焊接有耳板凸台;在前叉板的外侧焊接有前叉板凸台;在耳板与油缸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装置,在前叉板与斗杆之间设有第二连接装置;
所述的第一连接装置包括耳板轴、第一外套、第一内套、第一垫片和第一锁紧螺母,耳板轴的一端具有第一轴肩,耳板轴穿过两耳板,其中一耳板的外侧面抵挡住第一轴肩,在位于第一轴肩一侧的耳板上固定有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块上具有第一定位槽,在第一轴肩上固定有第一防转块,第一防转块的一端卡置在第一定位槽内;所述的第一外套包括第一外插接套和第一外凸缘,第一外凸缘设在第一外插接套的外端,第一外插接套套在耳板轴上,第一外插接套穿过耳板,第一外凸缘的内侧面与耳板凸台的外侧面接触;在耳板的内侧面上固定有第一限位块;第一内套上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内套套在耳板轴上,第一内套位于耳板的内侧,第一限位块卡置在第一限位槽内,第一内套的外侧端面与第一外插接套的内侧面相接触;在远离第一轴肩且位于另一耳板的外侧设有第一垫片,第一垫片压制在第一外凸缘上,在耳板轴上设有锁紧第一垫片的第一锁紧螺母;油缸铰接在位于两第一内套的耳板轴上,第一内套与油缸的侧面接触;
所述的第二连接装置包括铰接轴、第二外套、第二内套、第二垫片和第二锁紧螺母,铰接轴的一端具有第二轴肩,铰接轴穿过两前叉板,其中一前叉板的外侧面抵挡住第二轴肩,在位于第二轴肩一侧的前叉板上固定有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上具有第二定位槽,在第二轴肩上固定有第二防转块,第二防转块的一端卡置在第二定位槽内;所述的第二外套包括第二外插接套和第二外凸缘,第二外凸缘设在第二外插接套的外端,第二外插接套套在铰接轴上,第二外插接套穿过前叉板,第二外凸缘的内侧面与前叉板凸台的外侧面接触;在前叉板的内侧面上固定有第二限位块;第二内套上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内套套在铰接轴上,第二内套位于前叉板的内侧,第二限位块卡置在第二限位槽内,第二内套的外侧端面与第二外插接套的内侧面相接触;在远离第二轴肩且位于另一前叉板的外侧设有第二垫片,第二垫片压制在第二外凸缘上,在铰接轴上设有锁紧第二垫片的第二锁紧螺母;斗杆铰接在位于两第二内套的铰接轴上,第二内套与斗杆的侧面接触。
上述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结构,由于耳板凸台被焊接在耳板的外侧,前叉板凸台被焊接在了前叉板的外侧,这样,用面铣刀很容易加工,不需要像现有的需要进行刮面处理,取消了刮面,使得单个工件工时大大降低,把刮面改为铣面,使得冷却液的用量大大减少,使其干切削由原来的50%增加到现在的80%,同时也就解决了一人装卸刀具一人控制机床带来的安全隐患,高速钢刮面刀需求同时取消,节约了成本,把刮面改为用面铣刀铣面后,表面质量得到提高,把刮面改为用面铣刀铣面后,振动效应减少,机床加工平稳,机床振动明显减少;把耳板凸台和前叉板凸台焊接在外侧,校对不再需要之前的用校针和高速钢条比划,改为了直接用校针校对凸台外表面。
针对第一连接装置,第一内套通过第一限位块使其不会随着油缸的运动而旋转,而第一外套与第一内套的接触的,因此,第一外套也不会旋转;在耳板轴上安装有第一防转块,第一防转块卡置在第一定位槽内,耳板轴通过第一垫片和第一锁紧螺母锁紧,因此,耳板轴也不会随着油缸的转动而转动。这样,耳板轴不动、第一内套不动、第一外套也不动,只有油缸绕着耳板轴在旋转。通过上述结构的分析,主要磨损位置位于第一内套的内侧,而由耳板轴引起的弯曲应力的承受位置移动至了第一外套和第一内套上,这样磨损就主要由第一外套、第一内套承担,如果需要返修,只需要更换第一外套和第一内套既可,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也保护的动臂。
针对第二连接装置,第二内套通过第二限位块使其不会随着斗杆的运动而旋转,而第二外套与第二内套的接触的,因此,第二外套也不会旋转;在铰接轴上安装有第二防转块,第二防转块卡置在第二定位槽内,铰接轴通过第二垫片和第二锁紧螺母锁紧,因此,铰接轴也不会随着斗杆的转动而转动。这样,铰接轴不动、第二内套不动、第二外套也不动,只有斗杆绕着铰接轴在旋转。通过上述结构的分析,主要磨损位置位于第二内套的内侧,而由铰接轴引起的弯曲应力的承受位置移动至了第二外套和第二内套上,这样磨损就主要由第二外套、第二内套承担,如果需要返修,只需要更换第二外套和第二内套既可,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也保护的动臂。
进一步的,在第一轴肩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卡置槽,第一防转块的一端卡置在第一卡置槽内,第一防转块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第一轴肩上;在第二轴肩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卡置槽,第二防转块的一端卡置在第二卡置槽内,第二防转块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第二轴肩上。在装配过程中,先将第一防转块卡置到第一卡置槽内,然后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先将第二防转块卡置到第二卡置槽内,然后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该结构,耳板轴与第一防转块单独加工,然后通过第一螺钉进行装配,这样,就解决了现有的不管采用哪种加工方式所带来的如最后精加工困难、后焊接造成耳板轴变形的问题。同样,铰接轴与第二防转块单独加工,然后通过第二螺钉进行装配,这样,就解决了现有的不管采用哪种加工方式所带来的如最后精加工困难、后焊接造成耳板轴变形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防转块包括第一连接板和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卡置块,第一卡置块卡置在第一定位槽内;所述的第二防转块包括第二连接板和固定在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二卡置块,第二卡置块卡置在第二定位槽内。这样,第一卡置块容易卡置到第一定位槽内,而且加工方便,同样,第二卡置块容易卡置到第二定位槽内,而且便于加工。
进一步的,第一内套与耳板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内套与前叉板之间具有间隙。这样也就弥补了耳板和前叉板焊接时带来的焊接变形而造成装配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进一步的,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限位块之间具有间隙,第二限位槽与第二限位块之间具有间隙。这样也就防止了第一、第二内套的过定位问题。
进一步的,在第一内套的外侧面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外插接套插入到第一环形槽内。通过第一环形槽能对第一外插接套进行径向限位。
进一步的,在第一内套与耳板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垫,在第二内套与耳板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垫。这样,即弥补了耳板和前叉板焊接时带来的焊接变形而造成装配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又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的立体图。
图2为现有的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图。
图4为图2中B-B剖面图。
图5为现有动臂的立体图。
图6为现有铰接轴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的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的正面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C剖面图。
图12为图10中D-D剖面图。
图13为动臂的立体图。
图14为耳板轴的立体图。
图15为第一外套的立体图。
图16为第一内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7至图10所示,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包括动臂1、斗杆2、第一连接装置3、第二连接装置4和油缸5。
如图13所示,在动臂1的中部焊接有耳板11,耳板11设置有两个,耳板设有第一安装孔110;在耳板11的外侧焊接有耳板凸台111。在耳板11的内侧焊接有第一限位块114,在其中一耳板的外侧焊接有第一定位块115,第一定位块115上具有第一定位槽1151。
如图13所示,在动臂1的前端焊接有前叉板12,前叉板12设置有两个,前叉板12设有第二安装孔120;在前叉板12的外侧焊接有前叉板凸台121,前叉板凸台121的高度较低。在前叉板12的内侧焊接有第二限位块124,在其中一前叉板的外侧焊接有第二定位块125,第二定位块125上具有第二定位槽1251。
如图7至图11所示,所述的第一连接装置3包括耳板轴31、第一外套33、第一内套34、第一垫片35、第一锁紧螺母36和第一开口销37。
如图14所示,耳板轴31的一端具有第一轴肩311,在第一轴肩311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卡置槽3111。第一防转块38包括第一连接板381和固定在第一连接板381上的第一卡置块382,第一连接板381的一端卡置在第一卡置槽3111内,通过第一卡置槽3111对第一连接板381进行定位,第一连接板381通过第一螺钉39固定在第一轴肩上,第一卡置块382卡置在第一定位槽1151内。在装配过程中,先将第一连接板381与第一卡置块382固定,然后将第一连接板卡置到第一卡置槽3111内,最后通过第一螺钉39固定。耳板轴31与第一防转块38单独加工,然后通过第一螺钉39进行装配,这样,就解决了现有的不管采用哪种加工方式所带来的如最后精加工困难、后焊接造成耳板轴变形的问题。
耳板轴31穿过两耳板11的第一安装孔110,其中一耳板11的外侧面抵挡住第一轴肩311。
如图15所示,所述的第一外套33包括第一外插接套331和第一外凸缘332,第一外凸缘332设在第一外插接套331的外端。如图12所示,第一外插接套331套在耳板轴31上,第一外插接套331穿过耳板凸台和耳板的第一安装孔110,第一外凸缘332的内侧面与耳板凸台111的外侧面接触。
如图16所示,第一内套34上设有第一限位槽341,第一内套34套在耳板轴31上,在第一内套34的外侧面设有第一环形槽342,如图11所示,第一内套34位于耳板11的内侧,第一外插接套331插入到第一环形槽342内并相互接触,通过第一环形槽能对第一外插接套进行径向限位;第一限位块114卡置在第一限位槽341内,第一内套34与耳板11之间具有间隙,这样也就弥补了耳板焊接时带来的焊接变形而造成装配不到位及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当然,也可以在第一内套34与耳板1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垫,第一弹性垫可以为橡胶垫,这样,即弥补了耳板焊接时带来的焊接变形而造成装配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又使得结构更加紧凑。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限位块之间具有间隙。这样也就防止了第一内套的过定位问题。
如图9和图11所示,在远离第一轴肩且位于另一耳板的外侧设有第一垫片35,第一垫片35压制在第一外凸缘331上,在耳板轴31上设有锁紧第一垫片的第一锁紧螺母36,在第一锁紧螺母和耳板轴上穿过有第一开口销37;油缸5铰接在位于两第一内套34的耳板轴31上,第一内套34与油缸5的侧面接触。
如图7至图10和图12所示,所述的第二连接装置4包括铰接轴41、第二外套43、第二内套44、第二垫片45、第二锁紧螺母46和第二开口销47。
如图9所示,铰接轴41的一端具有第二轴肩411,在第二轴肩411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卡置槽4111。第二防转块48包括第二连接板481和固定在第二连接板481上的第二卡置块482,第二连接板481的一端卡置在第二卡置槽4111内,通过第二卡置槽4111对第二连接板481进行定位,第二连接板481通过第二螺钉49固定在第二轴肩上,第二卡置块482卡置在第二定位槽1251内。在装配过程中,先将第二连接板481与第二卡置块482固定,然后将第二连接板卡置到第二卡置槽4111内,最后通过第二螺钉49固定。铰接轴41与第二防转块48单独加工,然后通过第二螺钉49进行装配,这样,就解决了现有的不管采用哪种加工方式所带来的如最后精加工困难、后焊接造成铰接轴变形的问题。
铰接轴41穿过两前叉板12的第二安装孔120,其中一前叉板12的外侧面抵挡住第二轴肩411。
如图9所示,所述的第二外套43包括第二外插接套431和第二外凸缘432,第二外凸缘432设在第二外插接套431的外端。第二外插接套431套在铰接轴41上,第二外插接套431穿过前叉吧凸台和第二安装孔120,第二外凸缘432的内侧面与前叉板凸台121的外侧面接触。
第二内套44上设有第二限位槽441,第二内套44套在铰接轴41上,第二内套的小端插入到第二安装孔内,如图12所示,第二内套44位于耳板11的内侧,第二外插接套43与第二内套44接触;第二限位块124卡置在第二限位槽441内,第二内套44与前叉板12之间具有间隙,这样也就弥补了前叉板焊接时带来的焊接变形而造成装配不到位及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当然,也可以在第二内套44与前叉板12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垫,第二弹性垫可以为橡胶垫,这样,即弥补了前叉板焊接时带来的焊接变形而造成装配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又使得结构更加紧凑。第二限位槽与第二限位块之间具有间隙。这样也就防止了第二内套的过定位问题。
如图9和图12所示,在远离第二轴肩且位于另一耳板的外侧设有第二垫片45,第二垫片45压制在第二外凸缘431上,在铰接轴41上设有锁紧第二垫片的第二锁紧螺母46,在第二锁紧螺母和铰接轴上穿过有第二开口销47;斗杆2铰接在位于两第二内套44的铰接轴41上,第二内套44与斗杆2的侧面接触。
所述的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的装配方法为:包括第一连接装置3和油缸5的安装方法及第二连接装置4和斗杆2的安装方法。
其中,第一连接装置3和油缸5的安装方法为:
(1)安装第一外套。
(2)安装第一内套,让第一限位块卡置到第一限位槽内,同时让第一外插接套的内侧面与第一内套的外侧面接触。
(3)将油缸的一端安装到两第一内套之间。
(4)将第一防转块安装到第一轴肩上,让耳板轴穿过第一外套和第一内套,让第一防转块卡置到第一定位槽内。
(5)安装第一垫片和第一锁紧螺母。
第二连接装置和斗杆的安装方法为:
(a)安装第二外套。
(b)安装第二内套,让第二限位块卡置到第二限位槽内,同时让第二外插接套的内侧面与第二内套的外侧面接触。
(c)将油缸的一端安装到两第二内套之间。
(d)将第二防转块安装到第二轴肩上,让耳板轴穿过第二外套和第二内套,让第二防转块卡置到第二定位槽内。
(e)安装第二垫片和第二锁紧螺母。
上述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结构,由于耳板凸台被焊接在耳板的外侧,前叉板凸台被焊接在了前叉板的外侧,这样,用面铣刀很容易加工,不需要像现有的需要进行刮面处理,取消了刮面,使得单个工件工时大大降低,把刮面改为铣面,使得冷却液的用量大大减少,使其干切削由原来的50%增加到现在的80%,同时也就解决了一人装卸刀具一人控制机床带来的安全隐患,高速钢刮面刀需求同时取消,节约了成本,把刮面改为用面铣刀铣面后,表面质量得到提高,把刮面改为用面铣刀铣面后,振动效应减少,机床加工平稳,机床振动明显减少;把耳板凸台和前叉板凸台焊接在外侧,校对不再需要之前的用校针和高速钢条比划,改为了直接用校针校对凸台外表面。
针对第一连接装置,第一内套通过第一限位块使其不会随着油缸的运动而旋转,而第一外套与第一内套的接触的,因此,第一外套也不会旋转;在耳板轴上安装有第一防转块,第一防转块卡置在第一定位槽内,耳板轴通过第一垫片和第一锁紧螺母锁紧,因此,耳板轴也不会随着油缸的转动而转动。这样,耳板轴不动、第一内套不动、第一外套也不动,只有油缸绕着耳板轴在旋转。通过上述结构的分析,主要磨损位置位于第一内套的内侧,而由耳板轴引起的弯曲应力的承受位置移动至了第一外套和第一内套上,这样磨损就主要由第一外套、第一内套承担,如果需要返修,只需要更换第一外套和第一内套既可,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也保护的动臂。
针对第二连接装置,第二内套通过第二限位块使其不会随着斗杆的运动而旋转,而第二外套与第二内套的接触的,因此,第二外套也不会旋转;在铰接轴上安装有第二防转块,第二防转块卡置在第二定位槽内,铰接轴通过第二垫片和第二锁紧螺母锁紧,因此,铰接轴也不会随着斗杆的转动而转动。这样,铰接轴不动、第二内套不动、第二外套也不动,只有斗杆绕着铰接轴在旋转。通过上述结构的分析,主要磨损位置位于第二内套的内侧,而由铰接轴引起的弯曲应力的承受位置移动至了第二外套和第二内套上,这样磨损就主要由第二外套、第二内套承担,如果需要返修,只需要更换第二外套和第二内套既可,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也保护的动臂。

Claims (7)

1.一种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包括动臂、斗杆和油缸;在动臂的中部焊接有耳板,耳板设置有两个,耳板设有第一安装孔,在动臂的前端焊接有前叉板,前叉板设置有两个,前叉板设有第二安装孔;其特征在于:
在耳板的外侧焊接有耳板凸台;在前叉板的外侧焊接有前叉板凸台;在耳板与油缸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装置,在前叉板与斗杆之间设有第二连接装置;
所述的第一连接装置包括耳板轴、第一外套、第一内套、第一垫片和第一锁紧螺母,耳板轴的一端具有第一轴肩,耳板轴穿过两耳板,其中一耳板的外侧面抵挡住第一轴肩,在位于第一轴肩一侧的耳板上固定有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块上具有第一定位槽,在第一轴肩上固定有第一防转块,第一防转块的一端卡置在第一定位槽内;所述的第一外套包括第一外插接套和第一外凸缘,第一外凸缘设在第一外插接套的外端,第一外插接套套在耳板轴上,第一外插接套穿过耳板,第一外凸缘的内侧面与耳板凸台的外侧面接触;在耳板的内侧面上固定有第一限位块;第一内套上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内套套在耳板轴上,第一内套位于耳板的内侧,第一限位块卡置在第一限位槽内,第一内套的外侧端面与第一外插接套的内侧面相接触;在远离第一轴肩且位于另一耳板的外侧设有第一垫片,第一垫片压制在第一外凸缘上,在耳板轴上设有锁紧第一垫片的第一锁紧螺母;油缸铰接在位于两第一内套的耳板轴上,第一内套与油缸的侧面接触;
所述的第二连接装置包括铰接轴、第二外套、第二内套、第二垫片和第二锁紧螺母,铰接轴的一端具有第二轴肩,铰接轴穿过两前叉板,其中一前叉板的外侧面抵挡住第二轴肩,在位于第二轴肩一侧的前叉板上固定有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上具有第二定位槽,在第二轴肩上固定有第二防转块,第二防转块的一端卡置在第二定位槽内;所述的第二外套包括第二外插接套和第二外凸缘,第二外凸缘设在第二外插接套的外端,第二外插接套套在铰接轴上,第二外插接套穿过前叉板,第二外凸缘的内侧面与前叉板凸台的外侧面接触;在前叉板的内侧面上固定有第二限位块;第二内套上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内套套在铰接轴上,第二内套位于前叉板的内侧,第二限位块卡置在第二限位槽内,第二内套的外侧端面与第二外插接套的内侧面相接触;在远离第二轴肩且位于另一前叉板的外侧设有第二垫片,第二垫片压制在第二外凸缘上,在铰接轴上设有锁紧第二垫片的第二锁紧螺母;斗杆铰接在位于两第二内套的铰接轴上,第二内套与斗杆的侧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轴肩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卡置槽,第一防转块的一端卡置在第一卡置槽内,第一防转块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第一轴肩上;在第二轴肩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卡置槽,第二防转块的一端卡置在第二卡置槽内,第二防转块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第二轴肩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防转块包括第一连接板和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卡置块,第一卡置块卡置在第一定位槽内;所述的第二防转块包括第二连接板和固定在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二卡置块,第二卡置块卡置在第二定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内套与耳板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内套与前叉板之间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限位块之间具有间隙,第二限位槽与第二限位块之间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内套的外侧面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外插接套插入到第一环形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内套与耳板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垫,在第二内套与耳板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垫。
CN201720886672.6U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94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86672.6U CN207194046U (zh)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86672.6U CN207194046U (zh)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4046U true CN207194046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98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8667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94046U (zh)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40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0794A (zh) * 2017-07-21 2017-09-22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及装配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0794A (zh) * 2017-07-21 2017-09-22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及装配方法
CN107190794B (zh) * 2017-07-21 2022-07-12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及装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55684C (en) Central datum feature on railroad coupler body and corresponding gauges
CN207194046U (zh) 一种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
CN201889661U (zh) 一种铰刀浮动接头
CN205074541U (zh) 一种车削机床
CN102699620A (zh) 柴油机气缸孔修复方法
US4180926A (en) Load absorbing means for cutting edge assembly
CN107190794A (zh) 一种挖掘机动臂斗杆总成及装配方法
CN111531370B (zh) 一种双主轴车铣复合数控车床
CN100381711C (zh) 旋转轴用精确定心装置
JP2851000B2 (ja) 剪断式破砕機用ピースカッタ及びその加工法
CA2791405C (en) Method for reconditioning the worn surface of grinding rollers of a high-compression roller mill
CN216421261U (zh) 一种飞剪机剪刃锁紧装置
US20110012318A1 (en) Hanger for a skateboard truck
JP2850999B2 (ja) 剪断式破砕機用回転刃
CN203695977U (zh) 数控不落轮车床固定顶尖定位装置
US3174402A (en) Loose jaw collet
CN107414542A (zh) 一种可调式夹紧装置
JPH01103217A (ja) 正面フライス
CN206952559U (zh) 一种盘状工件的夹紧装置
CN214922755U (zh) 便于维护的铣床外壳
CN217942764U (zh) 一种减速机用斜进式数控外圆磨车床
CN206763926U (zh) 一种新型花键滚刀
CN209050408U (zh) 一种不同角度孔位cnc加工装置
CN211760258U (zh) 一种铣刀生产用打磨设备
CN213319000U (zh) 用于发动机信号盘的加工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