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70725U - 一种侧整形斜楔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整形斜楔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70725U
CN207170725U CN201721009135.XU CN201721009135U CN207170725U CN 207170725 U CN207170725 U CN 207170725U CN 201721009135 U CN201721009135 U CN 201721009135U CN 207170725 U CN207170725 U CN 207170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ammed surface
sliding block
shaping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091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
宁莹莹
黄涛
徐肖
井芊
李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10091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70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70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707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整形斜楔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块、第一滑块、第一整形刀块、第二驱动块、第二滑块和第二整形刀块,第一滑块设有第一斜楔面,第一驱动块设有与第一斜楔面匹配的第二斜楔面,第一整形刀块设于第一滑块背离第一斜楔面的一侧,第二滑块设有第三斜楔面,第二驱动块设有与第三斜楔面匹配的第四斜楔面,第二整形刀块设于第二滑块背离第三斜楔面的一侧,第一整形刀块与第二整形刀块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独立的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分别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带动第一整形刀块和第二整形刀块,完成零件的侧整形,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也较为方便,模具制造及调试成本低,生产一致性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侧整形斜楔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整形斜楔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白车身是由多种冲压件通过焊接或是螺栓紧固连接而成,其中很多冲压件由于造型及功能限制需要零件的侧面存在一定造型。冲压件的侧面造型,不能通过正常成型或拉伸成型实现,只能在后工序通过整形实现。但是对于某些特定冲压件,例如翼子板安装面的侧整形,由于其在开模方向上存在负角度,不能够直接开模,所以整形较为困难。
如图1所示,为常见的翼子板100的结构,图2中所示的翼子板100的局部结构用于翼子板100的安装,冲压件对该位置的平面平整度及孔位的要求较高,且该位置属于半自由边结构,零件容易发生回弹。由于翼子板100的安装面在冲压方向上存在负角翻边,不能通过正常成型或拉伸实现,只能通过如图3所示的旋转斜楔200完成。
现有技术中采用旋转斜楔对翼子板进行侧整形主要存在如下缺点:一、旋转斜楔的旋转块为大型圆形或椭圆形机构,对同轴度要求较高;二、在零件安装面发生回弹或是安装面平整度不够需要对旋转斜楔进行调整时,旋转块只能绕其轴芯旋转,且其设计行程一定,可调整量微小,也不能够实现水平位置的调整;三、由于旋转斜楔结构复杂,模具稳定性差,冲压件的生产一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整形斜楔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采用旋转斜楔对翼子板进行侧整形存在的加工和调试成本高、回弹调整量微小和无法进行水平位置调整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侧整形斜楔组件,模具结构较为简单,加工和调试较低,同时可满足模具调试过程中的回弹调整和水平位置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侧整形斜楔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块、第一滑块、第一整形刀块、第二驱动块、第二滑块和第二整形刀块;所述第一滑块设有第一斜楔面,所述第一驱动块设有与所述第一斜楔面匹配的第二斜楔面,所述第一整形刀块设于所述第一滑块背离所述第一斜楔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块设有第三斜楔面,所述第二驱动块设有与所述第三斜楔面匹配的第四斜楔面,所述第二整形刀块设于所述第二滑块背离所述第三斜楔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整形刀块与所述第二整形刀块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斜楔面上设有第一导滑板,所述第二斜楔面上设有第二导滑板,所述第一导滑板背离所述第一斜楔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导滑板背离所述第二斜楔面的一侧匹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滑板和所述第二导滑板均为3块,3块所述第一导滑板沿所述第一滑块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3块所述第二导滑板沿所述第一驱动块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背部导板,所述第一背部导板设于所述第一驱动块背离所述第二斜楔面的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回程弹簧,所述第一回程弹簧设于所述第一滑块背离所述第一斜楔面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一斜导板,所述第三斜楔面设于所述第一斜导板上,所述第二驱动块上设有第二斜导板,所述第四斜楔面设于所述第二斜导板上。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背部导板,所述第二背部导板设于所述第二驱动块背离所述第四斜楔面的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上部滑动导板和底部滑动导板,所述上部滑动导板设于所述第二滑块的上侧,所述底部滑动导板设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回程弹簧,所述第二回程弹簧设于所述第二滑块的下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均为2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整形斜楔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块、第一滑块、第一整形刀块、第二驱动块、第二滑块和第二整形刀块,第一滑块设有第一斜楔面,第一驱动块设有与第一斜楔面匹配的第二斜楔面,第一整形刀块设于第一滑块背离第一斜楔面的一侧,第二滑块设有第三斜楔面,第二驱动块设有与第三斜楔面匹配的第四斜楔面,第二整形刀块设于第二滑块背离第三斜楔面的一侧,第一整形刀块与第二整形刀块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的侧整形斜楔组件通过相互独立的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分别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带动第一整形刀块和第二整形刀块,完成零件的侧整形,而且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也较为方便,模具制造及调试成本低,模具的稳定性较好,生产一致性较好,同时可满足模具调试过程中的回弹调整和水平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翼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翼子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旋转斜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整形斜楔组件的第一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整形斜楔组件的第二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驱动块、第一滑块和第一整形刀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驱动块、第一滑块和第一整形刀块的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驱动块、第二滑块和第二整形刀块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图3:100-翼子板,200-旋转斜楔;
图4-图8:1-第一驱动块,2-第一滑块,3-第一整形刀块,4-第二驱动块,5-第二滑块,6-第二整形刀块,7-第一导滑板,8-第二导滑板,9-第一背部导板,10-第一回程弹簧,11-第一斜导板,12-第二斜导板,13-第二背部导板,14-上部滑动导板,15-底部滑动导板,16-第二回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侧整形斜楔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块1、第一滑块2、第一整形刀块3、第二驱动块4、第二滑块5和第二整形刀块6;所述第一滑块2设有第一斜楔面,所述第一驱动块1设有与所述第一斜楔面匹配的第二斜楔面,所述第一整形刀块3设于所述第一滑块2背离所述第一斜楔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块5设有第三斜楔面,所述第二驱动块4设有与所述第三斜楔面匹配的第四斜楔面,所述第二整形刀块6设于所述第二滑块5背离所述第三斜楔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整形刀块3与所述第二整形刀块6相互配合。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整形斜楔组件中,第一驱动块1和第二驱动块4优选通过螺钉或者销钉固定在上模座上,随着上模座一起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整形斜楔组件的使用方法为:在进行侧整形时,第一驱动块1和第二驱动块4随着上模座的运动,对应带动第一滑块2和第二滑块5从两侧向中间移动,继而带动第一整形刀块3与第二整形刀块6靠近,随后第一整形刀块3与第二整形刀块6从两侧同时对冲压件进行侧整形加工,当侧整形加工完成后,第一滑块2和第二滑块5回退,避开冲压件的负角翻边,随后可以顺利取出冲压件;由上述操作过程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整形斜楔组件在模具调试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第一驱动块1和第二驱动块4的位置来调整整形量,以实现模具的灵活调节和类似翼子板侧面安装位置的冲压件的顺利成型,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模具的加工制造成本和调试成本较低,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可以通过调整螺钉或销钉实现现场调整,在高度方向上可以通过垫片实现,结构的稳定性也较高,可以保证冲压件的生产保持良好的一致性。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斜楔面上优选设有第一导滑板7,所述第二斜楔面上优选设有第二导滑板8,所述第一导滑板7背离所述第一斜楔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导滑板8背离所述第二斜楔面的一侧匹配。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导滑板8驱动第一导滑板7,以此实现第一驱动块1驱动第一滑块2。第一导滑板7与第一滑块2优选为固定连接,第二导滑板8优选与第二滑块5固定连接,第一导滑板7与第一滑块2以及第二导滑板8与第二滑块5可以通过相互匹配的卡接结构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导滑板7和第二导滑板8的设置,可以在不改变第一驱动块1和第一滑块2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第一导滑板7和第二导滑板8的表面角度,调节第一驱动块1和第一滑块2的配合角度以调整整形量,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整形斜楔组件更为通用。
更为具体地,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导滑板7和所述第二导滑板8均为3块,3块所述第一导滑板7沿所述第一滑块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3块所述第二导滑板8沿所述第一驱动块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3块第一导滑板7和第二导滑板8均优选设置为矩形结构,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梯形结构,第一导滑板7和第二导滑板8的个数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数目。
在第一驱动块1的运动过程中,为了增加第一驱动块1的稳定性,保证第一驱动块1与上模座的接触面积和导滑效果,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优选包括第一背部导板9,所述第一背部导板9设于所述第一驱动块1背离所述第二斜楔面的一侧。第一背部导板9同时还可以预防第一驱动块1在驱动第一滑块2时可能存在的侧向力,保证第一驱动块1对第一滑块2的导向稳定性。
更为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优选包括第一回程弹簧10,所述第一回程弹簧10设于所述第一滑块2背离所述第一斜楔面的一侧。其中,第一回程弹簧10的一端优选通过螺钉或者销钉固定在第一滑块2上,另一端在工作时与压料芯接触。此外,在下模座上还优选设置有第三回程弹簧,第三回程弹簧通过螺钉或销钉固定在下模座上,第三回程弹簧另一端在工作时与第一滑块2相互抵接。第三回程弹簧和第一回程弹簧10优选设置为轴线平行,通过第三回程弹簧和第一回程弹簧10这两组回程弹簧,在第一滑块2被第一驱动块1驱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平衡压力,保证第一滑动块2的稳定。
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滑块5上优选设有第一斜导板11,所述第三斜楔面设于所述第一斜导板11上,所述第二驱动块4上优选设有第二斜导板12,所述第四斜楔面设于所述第二斜导板12上。将第三斜楔面和第四斜楔面对应设置在第一斜导板11和第二斜导板12上,可以使第二驱动块4和第二滑块5无需设置斜楔面,使第二驱动块4和第二滑块5的结构更为简单,稳定性大大提高,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整形斜楔组件的一致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第二背部导板13,所述第二背部导板13设于所述第二驱动块4背离所述第四斜楔面的一侧。第二背部导板13可以有效地保证第二驱动块4和第二滑块5在导向过程中的稳定,同时可以有效地防止侧向力的产生。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上部滑动导板14和底部滑动导板15,所述上部滑动导板14设于所述第二滑块5的上侧,所述底部滑动导板15设于所述第二滑块5的底部。其中,上部滑动导板14与上模座配合,底部滑动导板15与下模座配合,有利于保证第二滑块5的运动的平稳,降低第二滑块5的运动的阻力。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回程弹簧16,所述第二回程弹簧16设于所述第二滑块5的下侧。第二回程弹簧16在此起到将侧整形加工完成后,对第二滑块5进行复位的作用。
更为具体地,所述第二驱动块4和所述第二滑块5均为2个,可以增大第二驱动块4和第二滑块5的接触面积,进一步保证第二驱动块4和第二滑块5的相互作用力的平衡。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侧整形斜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块(1)、第一滑块(2)、第一整形刀块(3)、第二驱动块(4)、第二滑块(5)和第二整形刀块(6);
所述第一滑块(2)设有第一斜楔面,所述第一驱动块(1)设有与所述第一斜楔面匹配的第二斜楔面,所述第一整形刀块(3)设于所述第一滑块(2)背离所述第一斜楔面的一侧;
所述第二滑块(5)设有第三斜楔面,所述第二驱动块(4)设有与所述第三斜楔面匹配的第四斜楔面,所述第二整形刀块(6)设于所述第二滑块(5)背离所述第三斜楔面的一侧;
所述第一整形刀块(3)与所述第二整形刀块(6)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整形斜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楔面上设有第一导滑板(7),所述第二斜楔面上设有第二导滑板(8),所述第一导滑板(7)背离所述第一斜楔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导滑板(8)背离所述第二斜楔面的一侧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整形斜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滑板(7)和所述第二导滑板(8)均为3块,3块所述第一导滑板(7)沿所述第一滑块(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3块所述第二导滑板(8)沿所述第一驱动块(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整形斜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背部导板(9),所述第一背部导板(9)设于所述第一驱动块(1)背离所述第二斜楔面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整形斜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回程弹簧(10),所述第一回程弹簧(10)设于所述第一滑块(2)背离所述第一斜楔面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整形斜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5)上设有第一斜导板(11),所述第三斜楔面设于所述第一斜导板(11)上,所述第二驱动块(4)上设有第二斜导板(12),所述第四斜楔面设于所述第二斜导板(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整形斜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背部导板(13),所述第二背部导板(13)设于所述第二驱动块(4)背离所述第四斜楔面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整形斜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部滑动导板(14)和底部滑动导板(15),所述上部滑动导板(14)设于所述第二滑块(5)的上侧,所述底部滑动导板(15)设于所述第二滑块(5)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整形斜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回程弹簧(16),所述第二回程弹簧(16)设于所述第二滑块(5)的下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整形斜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块(4)和所述第二滑块(5)均为2个。
CN201721009135.XU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侧整形斜楔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70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09135.XU CN207170725U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侧整形斜楔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09135.XU CN207170725U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侧整形斜楔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70725U true CN207170725U (zh) 2018-04-03

Family

ID=61740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0913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70725U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侧整形斜楔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707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2678A (zh) * 2021-12-29 2022-05-13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成型机构及冲压成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2678A (zh) * 2021-12-29 2022-05-13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成型机构及冲压成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70725U (zh) 一种侧整形斜楔组件
CN205416452U (zh) 一种生物制药用压片机
CN205147072U (zh) 一种t型冲压件的z型和双u型弯曲复合模具
CN207770566U (zh) 凸轮冲子裁切机构
CN207170710U (zh) 一种传递模上模脱料板滑块结构
CN206492860U (zh) 一种具有模内旋转定位成型装置的冲压模具
CN205223561U (zh) 双工位裁缝一体机
CN207872875U (zh) 一种成型和矫形一体化的模具结构
CN206501358U (zh) 弹性滑块铝塑复合成型模具
CN208668010U (zh) 一种缝纫用贴袋模板
CN105268860B (zh) 一种高效冲压模具
CN206873051U (zh)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新型双生克三角装置
CN207952379U (zh) 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冲压模
CN207227748U (zh) 一种丝绸加工用压平装置
CN208275984U (zh) 一种折弯机
CN208960268U (zh) 一种皮带式点胶嘴间距调节机构
CN207308922U (zh) 一种太阳能灯上盖及其压铸模具
CN111728319A (zh) 一种可对不同规格进行压底且保证时间保持一致的压底机
CN218196667U (zh) 一次性餐具专用注塑机模具
CN209156828U (zh) 一种五金模具新型料带压料方式结构
CN213794031U (zh) 一种螺钉生产用的成型模具
CN202291137U (zh) 一种金属拉链成型机的加压成型机构
CN216100036U (zh) 一种双密封鞋底的一体式成型设备
CN204710935U (zh) 一种具有定位缓冲功能的冲切模具
CN219233669U (zh) 一种多功能稳定性定位冲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3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