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66262U - 电机端盖和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端盖和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66262U
CN207166262U CN201721266188.XU CN201721266188U CN207166262U CN 207166262 U CN207166262 U CN 207166262U CN 201721266188 U CN201721266188 U CN 201721266188U CN 207166262 U CN207166262 U CN 207166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ap
electric motor
reinforced rib
cap body
out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661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亚军
耿文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661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66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66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66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端盖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和电机,其中,所述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形成在该端盖本体的中部的轴承室(15)、以及设置在该端盖本体的外沿处的数个安装耳;所述端盖本体包括彼此邻接的内圈(14)和外圈(13),其中,所述外圈(13)垂直于所述轴承室(15)的轴线,所述内圈(14)相对于所述外圈(13)向内倾斜,所述端盖本体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径向加强筋(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保证电机端盖的强度和刚度的同时,减轻电机端盖的重量,降低电机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电机端盖和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端盖和具有该端盖的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端盖一般设置在定子外壳的两端,用于固定和支撑电机转轴,使得转轴上的转子与定子保持同轴。
为了将电机安装在产品内部,通常会在两端电机端盖中的一端电机端盖的外沿处设置安装耳,在安装电机时,通过安装耳与产品中的其他支撑部件相连,以将电机定位于产品内。
电机中设置有安装耳的电机端盖相对于另一端的电机端盖在电机使用时,受力强度更大,为了保证该设置有安装耳的电机端盖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电机定子和转子的同轴度,往往通过增加端盖板材厚度和/或增加加强筋的方式来设计该电机端盖,造成电机端盖重量增加,浪费材料,增大了电机的制造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在能够保证电机端盖的强度和刚度的同时,减轻电机端盖的重量,降低电机制造成本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端盖,所述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形成在该端盖本体的中部的轴承室、以及设置在该端盖本体的外沿处的数个安装耳;所述端盖本体包括彼此邻接的内圈和外圈,其中,所述外圈垂直于所述轴承室的轴线,所述内圈相对于所述外圈向内倾斜。
优选地,所述内圈相对于所述外圈的倾斜角度为5度~20度;和/或,所述内圈的内沿与外沿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外圈的内沿与外沿之间的距离的1.5~3倍。
优选地,述端盖本体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径向加强筋,所述径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轴承室和所述安装耳;和/或,所述端盖本体的内端面上未设置加强筋。
优选地,数个所述安装耳沿着所述端盖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端盖本体的外沿处;和/或,
所述安装耳的端部形成有沿着平行于所述轴承室轴线的方向向外伸出的圆柱状凸起,该圆柱状凸起的中部开设有轴向贯穿的通孔;和/或,
所述径向加强筋具有位于所述内圈上的内圈径向加强筋和位于所述外圈上的外圈径向加强筋,所述外圈径向加强筋垂直于所述轴承室的轴线,所述内圈径向加强筋相对于所述外圈径向加强筋向内倾斜。
优选地,所述径向加强筋的一端连接所述轴承室的外侧壁且与所述轴承室的外端面平齐,另一端连接所述圆柱状凸起的外侧壁且与所述圆柱状凸起的端面平齐;和/或,
所述内圈径向加强筋与所述外圈径向加强筋之间的倾斜角度等于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的倾斜角度。
优选地,所述端盖本体的外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圆柱状凸起分别对应连接的多组所述径向加强筋,每组所述径向加强筋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根筋条,该两根筋条分别连接在同一圆柱状凸起(的两侧。
优选地,相邻两组所述径向加强筋之间设有圆弧中心位于所述轴承室的轴线上的圆弧加强筋,且该圆弧加强筋位于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的连接部位。
优选地,所述端盖本体的内端面上形成有与所述轴承室同轴的定位圈,该定位圈靠近所述端盖本体的外边缘。
优选地,所述外圈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端盖本体的内端面上对应所述安装孔形成有加强凸起。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机端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端盖具有安装耳,该安装耳用于与应用产品中的其他支撑部件相连,以将对应的电机安装在应用产品中,针对该电机端盖,其受力较大,在使用时容易产生弯曲变形,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端盖的端盖本体包括彼此邻接的内圈和外圈,其中,内圈相对于外圈向内倾斜,研究表明,端盖本体的这种设计方式,提高了电机端盖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即,在达到相同的刚度和强度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端盖可以具有更薄的厚度或更少的加强筋,从而减轻了电机端盖的重量,降低了电机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端盖的外侧视图;
图3是图2中电机端盖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电机端盖的内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电机端盖; 2-后电机端盖;
3-定子外壳; 4-定子;
5-转子; 6-螺钉
11-通孔; 12-安装孔;
13-外圈; 14-内圈;
15-轴承室; 16-径向加强筋;
17-圆弧加强筋; 18-圆柱状凸起;
19-端盖本体的内端面; 20-加强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端盖,所述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形成在该端盖本体的中部的轴承室15,以及设置在该端盖本体的外沿处的数个安装耳,所述端盖本体包括彼此邻接的内圈14和外圈13,其中,所述外圈13垂直于所述轴承室15的轴线,所述内圈14相对于所述外圈13向内倾斜。
参阅图1,所述电机端盖设置在定子外壳3的一端,用于固定和支撑电机转轴,所述“所述内圈14相对于所述外圈13向内倾斜”指的是电机端盖安装在定子外壳3的一端时,所述内圈14相对于所述外圈13朝向定子外壳3的内侧倾斜。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电机端盖指的是端盖本体的外沿处设置有安装耳的电机端盖,对于设置有安装耳的电机端盖,由于其需要将电机支撑在电机应用产品上,因此,受到的外力较大,容易产生弯曲变形。针对该电机端盖,本实施例设置其端盖本体的内圈14相对于外圈13内向倾斜一定角度,研究表明,端盖本体的这种设计方式,提高了电机端盖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即,在达到相同的刚度和强度的条件下,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端盖可以具有更薄的厚度或更少的加强筋,从而减轻了电机端盖的重量,降低了电机的制作成本。
而针对定子外壳3另一端的未设有安装耳的电机端盖,由于在电机使用过程中,该电机端盖受力较小,因此,无需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如图1所示,该电机端盖的端盖本体的内圈14和外圈13均垂直于定子外壳3的轴线方向。
本申请文件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当所述内圈14现对于所述外圈13的倾斜角度为5度~20度之间或所述内圈14的内沿与外沿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外圈13的内沿与外沿之间的距离的1.5~3倍时,能够更为有效地提升电机端盖的结构刚度。
进一步地,当所述内圈14相对于所述外圈13的倾角角度为5度~20度且所述内圈14的内沿与外沿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外圈13的内沿与外沿之间的距离的1.5~3倍时,能够相对于上述技术方案更为显著地提升所述电机端盖的结构刚度,有效地节省电机端盖铸造材料的用量。
参阅图2,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轴承室15和电机端盖具有足够的刚度,以将转子5同轴支撑在定子4内,所述端盖本体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径向加强筋16,所述径向加强筋16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轴承室15和所述安装耳。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耳具有四个,所述径向加强筋16分为四组,该四组径向加强筋16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四个安装耳,四组加强筋的另一端连接在中心的轴承室15的外周面上,呈辐射状地分布在电机端盖的外端面上。其中,所述电机端盖的外端面指的是电机端盖安装在定子外壳3上时,电机端盖的背向定子外壳3的端面。通过在所述电机端盖的外端面上设置连接轴承室15的加强筋可以加强轴承室15和电机端盖的结构刚度,以使得端盖能够更加稳固地支撑转子轴。
参阅图3和图4,另外,优选地,所述端盖本体的内端面19上无加强筋,可以保证端盖本体的内端面19的光滑性,可同时达到节省材料和降低气流噪声的双重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端盖本体的内端面19指的是电机端盖安装在定子外壳3上时,端盖本体的朝向定子外壳3的端面。
参阅图2,为了使得电机端盖受力均匀,数个所述安装耳沿着所述端盖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端盖本体的外沿处。
进一步,安装耳通过与其他支撑结构连接而将电机支撑在应用产品上,为了加强安装耳的结构强度,防止安装耳受力过大导致变形,所述安装耳的端部形成有沿着平行于所述轴承室15轴线的方向向外伸出的圆柱状凸起18,所述“向外伸出”指的是电机端盖安装在定子外壳3上时,向远离所述定子外壳3的方向伸出,通过设置所述圆柱状凸起18可以加强所述安装耳的结构强度。另外,为了将所述安装耳与其他支撑构件固定,所述圆柱状凸起18的中部开设有轴向贯穿的通孔11。在安装电机时,通过贯穿该通孔11和支撑构件的连接件例如螺栓可将所述电机固定在支撑构件上。
参阅图2和图3,由于所述端盖本体具有内圈14和外圈13,因此,所述径向加强筋16具有位于所述内圈14上的内圈径向加强筋和位于所述外圈13上的外圈径向加强筋。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圈径向加强筋垂直于所述轴承室15的轴线,所述内圈径向加强筋相对于所述外圈径向加强筋向内倾斜,且优选为倾斜角度等于所述内圈14与所述外圈13之间的倾斜角度。该设计结构可以在保证轴承室15和电机端盖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节省电机端盖铸造材料的用量。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室15相对于内圈14向外伸出的高度等于所述圆柱状凸起18的高度,所述内圈径向加强筋和所述外圈径向加强筋在端盖本体的径向延伸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高度,从而使得内圈径向加强筋与外圈径向加强筋以倾斜角度过渡。
参阅图1,所述轴承室15的外端位于所述内圈14的外侧,所述轴承室15的内端位于所述内圈14的内侧,其中,所述内圈14的外侧指的是内圈14的背向定子外壳3的一侧,所述内圈14的内侧指的是内圈14的朝向定子外壳3的一侧。
参阅图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径向加强筋16的一端连接所述轴承室15的外侧壁且与所述轴承室15的外端面平齐,另一端连接所述圆柱状凸起18的外侧壁且与所述圆柱状凸起18的端面平齐,如此,可以提高电机端盖的结构一致性,保证电机端盖良好的外观效果。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为了均匀地提高电机端盖的结构刚度,所述端盖本体的外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圆柱状凸起18分别对应连接的多组径向加强筋16,每组所述径向加强筋16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根筋条,该两根筋条分别连接在同一圆柱状凸起18的两侧,即两根筋条之间的距离等于圆柱状凸起18的横截面直径。如图2所示,端盖本体的外端面上一共设置有8根筋条。
参阅图2和图4,为了将电机端盖安装在定子外壳3上,所述电机端盖的端盖本体的外圈13上开设有安装孔12,定子外壳3的端部对应该安装孔12形成有定子通孔,在安装电机端盖时,可通过贯穿所述安装孔12和所述定子通孔的连接件例如螺钉6将所述电机端盖固定在所述定子外壳3的端部。优选地,所述端盖本体的内端面19上对应所述安装孔12形成有加强凸起20,可以提高电机端盖在定子外壳3上的安装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机端盖在所述定子外壳3上的安装稳定性,所述端盖本体的内端面19上形成有与所述轴承室15同轴的定位圈,该定位圈靠近所述端盖本体的外边缘,在安装电机端盖时,该定位圈的外周面与定子外壳3的内周面相贴合。
进一步,为了减小电机端盖在螺钉6的预紧作用下的变形量,保证轴承室15与电机端盖的同轴度,相邻两组所述径向加强筋16之间设有圆弧中心位于所述轴承室15的轴线上的圆弧加强筋17,且该圆弧加强筋17位于所述内圈14与所述外圈13的连接部位。参阅图2,所述端盖本体的外端面上一共有4条圆弧加强筋17,每条圆弧加强筋17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组径向加强筋16的筋条连接。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机端盖。具体地,该电机包括定子外壳3,安装在定子外壳3内的定子4、安装在定子外壳3两端的电机端盖(前电机端盖1和后电机端盖2)、以及通过两端电机端盖同轴支撑在定子4内的转子总成,其中转子总成包括转子轴、同轴固定在转子轴外的转子5和容纳于电机端盖的轴承室15内的轴承,其中,轴承的内圈14与转子轴固定。
为了实现将电机安装在应用产品中,定子外壳3一端的电机端盖的外沿处设置有数个安装耳。该外沿处设置有安装耳的电机端盖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机端盖。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端盖具有如上所述的有益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具有更优的运行性能和更低的生产成本,进而,具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形成在该端盖本体的中部的轴承室(15)、以及设置在该端盖本体的外沿处的数个安装耳;所述端盖本体包括彼此邻接的内圈(14)和外圈(13),其中,所述外圈(13)垂直于所述轴承室(15)的轴线,所述内圈(14)相对于所述外圈(13)向内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14)相对于所述外圈(13)的倾斜角度为5度~20度;和/或,所述内圈(14)的内沿与外沿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外圈(13)的内沿与外沿之间的距离的1.5~3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径向加强筋(16),所述径向加强筋(16)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轴承室(15)和所述安装耳;和/或,所述端盖本体的内端面(19)上未设置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数个所述安装耳沿着所述端盖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端盖本体的外沿处;和/或,
所述安装耳的端部形成有沿着平行于所述轴承室(15)轴线的方向向外伸出的圆柱状凸起(18),该圆柱状凸起(18)的中部开设有轴向贯穿的通孔(11);和/或,
所述径向加强筋(16)具有位于所述内圈(14)上的内圈径向加强筋和位于所述外圈(13)上的外圈径向加强筋,所述外圈径向加强筋垂直于所述轴承室(15)的轴线,所述内圈径向加强筋相对于所述外圈径向加强筋向内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加强筋(16)的一端连接所述轴承室(15)的外侧壁且与所述轴承室(15)的外端面平齐,另一端连接所述圆柱状凸起(18)的外侧壁且与所述圆柱状凸起(18)的端面平齐;和/或,
所述内圈径向加强筋与所述外圈径向加强筋之间的倾斜角度等于所述内圈(14)与所述外圈(12)之间的倾斜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的外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圆柱状凸起(18)分别对应连接的多组所述径向加强筋(16),每组所述径向加强筋(16)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根筋条,该两根筋条分别连接在同一圆柱状凸起(18)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径向加强筋(16)之间设有圆弧中心位于所述轴承室(15)的轴线上的圆弧加强筋(17),且该圆弧加强筋(17)位于所述内圈(14)和所述外圈(13)的连接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的内端面上形成有与所述轴承室(15)同轴的定位圈,该定位圈靠近所述端盖本体的外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3)上开设有安装孔(12),所述端盖本体的内端面上对应所述安装孔(12)形成有加强凸起(20)。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端盖。
CN201721266188.XU 2017-09-29 2017-09-29 电机端盖和电机 Active CN207166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6188.XU CN207166262U (zh) 2017-09-29 2017-09-29 电机端盖和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6188.XU CN207166262U (zh) 2017-09-29 2017-09-29 电机端盖和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66262U true CN207166262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24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66188.XU Active CN207166262U (zh) 2017-09-29 2017-09-29 电机端盖和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662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2828A (zh) * 2017-09-29 2017-12-15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端盖和电机
CN108365691A (zh) * 2018-05-15 2018-08-03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端盖及其应用的电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2828A (zh) * 2017-09-29 2017-12-15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端盖和电机
CN108365691A (zh) * 2018-05-15 2018-08-03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端盖及其应用的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5356B (zh) 风力涡轮机
CN207166262U (zh) 电机端盖和电机
JP6577824B2 (ja) エアレスタイヤ
CN101402301B (zh) 铝合金车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674314U (zh) 一种电机连接支架结构
CN107482828A (zh) 电机端盖和电机
CN101399469B (zh) 洗衣机的驱动用马达
CN210760051U (zh) 一种电动轮毂结构
CN107359717A (zh) 洗衣机、电机、转子及转子框架
CN208142948U (zh) 转子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08336839B (zh) 转子、电机、加强环工装及其安装方法
CN106438230A (zh) 风力涡轮机的加强主轴承
CN204967444U (zh) 电机
CN208835885U (zh) 一种电机壳、轮毂电机及机动车
CN207353924U (zh) 一种电机定子的单支架结构
CN201846210U (zh) 一种分体式电机定子假轴
CN205986416U (zh) 一种防轴电流的电机盖
CN206164254U (zh) 谐波电机焊接式机座
CN105604947A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15474227U (zh) 一种强量化高强度电动车轮毂
CN207382109U (zh) 一种电机用散热端盖
CN214698382U (zh) 一种风叶及包含其的空调
CN212499710U (zh) 一种轮毂及车轮
JP2011125193A (ja) 立軸形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CN205304469U (zh) 适用于任意方向高加速度值加速度环境的力矩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