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62531U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62531U
CN207162531U CN201720744371.XU CN201720744371U CN207162531U CN 207162531 U CN207162531 U CN 207162531U CN 201720744371 U CN201720744371 U CN 201720744371U CN 207162531 U CN207162531 U CN 207162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cover
ring
ring wall
burn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443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慧玲
郑军妹
徐强
茅忠群
诸永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443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62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62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6253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基座、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所述火盖本体底部与基座顶部之间留有间隙,且该间隙中沿周向至少间隔均设有两个连接弯管,各连接弯管的一端与开设在基座顶面上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开设在环形底盘上的输气口连通,并且各连接弯管向内形成圆弧过渡的弯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内外环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用于气体交换的空间,有助于内部高温气体的流动、换热,从而提高燃烧效率,且各连接弯管向内形成圆弧过渡的弯折,从而减少外部空气进入内环的阻力,有利于补充二次空气,从而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另外,向内的弯曲结构有一定的聚能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烧器包括基座、混气腔、外环火盖以及内环火盖,其中混气室设置在基座的上方,而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设置在混气室的上方,外环火盖与内环火盖之间的空间有限,且水平方向上相对封闭,从而导致内部高温气体的流动、换热不够,阻碍了燃烧器燃烧效率的提高。
此外,目前燃烧器的火盖一般由铜浇铸而成,这种火盖具有加工工艺要求不高、易于运输与存放等优点,但是浇铸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而引起质量问题,从而降低成品率,此外其还存在以下问题:铜是热的良导体,导热系数大,热传导快,当一次空气量大时,或火焰在火孔附近燃烧时,容易出现回火现象,并且燃烧时一部分热量会通过火盖传导至燃烧器的基座上,不仅会降低燃烧效率,而且会使基座的温度升高,而制成基座的铸铁在高温下极易被氧化腐蚀并在表面产生松散的氧化层,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热效率高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基座、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所述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分别设置在基座的上方,所述基座内部形成有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该火盖本体的环形底盘及自该环形底盘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上延伸的内环壁、外环壁之间形成有混气腔,该内环壁与外环壁的上端沿之间形成环形的出火口;所述火盖本体底部与基座顶部之间留有间隙,且该间隔中沿周向至少均设有两个连接弯管,各连接弯管的一端与开设在基座顶面上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开设在环形底盘上的输气口连通,并且各连接弯管向内形成圆弧过渡的弯折。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的燃烧器还包括设置在外环火盖上方的锅支架,该锅支架包括环状竖壁、上环壁和下环壁,其中,该上环壁由环状竖壁的上侧边缘径向向外并倾斜向上延伸而成,所述下环壁由环状竖壁的下侧边缘径向向内并倾斜向上延伸而成,所述上环壁的外侧缘沿周向突出于外环火盖外侧,这样上环壁相对于连接弯管向外延展,更有利于通过相邻连接弯管之间的间隙抽吸二次空气,从而增强该燃烧器的二次空气抽吸能力,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上环壁的倾斜角度为0~90°,且其宽度为5~200mm,一定的倾斜角度,进一步促进二次空气通过抽吸进入内环,而足够的宽度可使高温气体充分接触锅底,促进高温气体与锅底的热交换,提高燃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下环壁与火盖本体的外环壁平行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而形成二次空气通道,二次空气通道的设置能为出火部的燃烧补充二次空气,且该二次空气通道呈倾斜状,这样二次空气通道内部的斜面空间的抽吸作用能使二次空气的吸收率大大增加。
进一步,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为0~90°,高度为1~30mm,从而能进一步增加二次空气通道对二次空气的补充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环状竖壁与下环壁的交界处形成圆弧过渡且其弧度为R2~R30。这样锅支架能较好地发挥将热能内聚的作用,并且上述交界处能形成深凹空间,使得高温气体在此处的停留时间大大增加,能有效促进其与锅底的热交换,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火盖本体的内环壁与外环壁的上端沿之间形成环形的安装口,上述安装口中嵌装有出火部,该出火部由至少两块环形的金属板上下叠设而成,且相邻金属板之间留有缝隙而形成与上述混气腔连通的出气通道,该出气通道内端口构成进气口,外端口构成上述出火口。上述金属板通过钣金工艺制成,与传统的浇铸工艺相比,能更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成品率,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出火部传火快、火焰颜色亮、离焰少、无回火,此外,该出气通道不容易堵塞,同时该出火部可将溢液瞬间高温气化。
作为优选,所述火盖本体的外环壁上沿周向均设有至少两个竖向穿设的安装套管,而火盖本体的内环壁的内侧边缘的相应处形成有径向延伸的安装凸耳,紧固件依次穿过安装套管和安装凸耳上的安装孔而使内环壁和外环壁固定;所述锅支架的下环壁的内侧边缘与上述安装套管对应处设置有固定孔,各固定孔限位套设于对应的安装套管的上端,而下环壁的底部沿周向均设有支撑凸块,该支撑凸块支撑在下环壁与外环壁之间而形成上述二次空气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底盘与连接弯管为一体件。这样可使燃烧器的内部结构简单,方便组装和日常清洁维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弯管使得外环火盖的混气腔与基座的型腔连通,以使内外环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用于气体交换的空间,有助于内部高温气体的流动、换热,从而提高燃烧效率,且各连接弯管向内形成圆弧过渡的弯折,从而减少外部空气进入内环的阻力,有利于补充二次空气,从而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另外,向内的弯曲结构有一定的聚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燃烧器的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Ⅰ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8为图7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环火盖的结构分解图;
图10为图9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灶具,其包括面板1和燃烧器,该燃烧器嵌装在面板1 中。如图3~10所示,上述燃烧器包括基座5、内环火盖11、外环火盖以及锅支架6,其中内环火盖11和外环火盖分别设置在基座5的上方,基座5内部形成有型腔50,锅支架6设置在外环火盖的上方。
上述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2,该火盖本体2的环形底盘21及自该环形底盘21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上延伸的内环壁23、外环壁22之间形成有混气腔20,该内环壁23与外环壁22的上端沿之间形成环形的出火口72。具体地,火盖本体2的内环壁23与外环壁22的上端沿之间形成环形的安装口26,该安装口26中嵌装有出火部 7,该出火部7由至少两块环形的金属板70上下叠设而成,且相邻金属板70之间留有缝隙而形成与上述混气腔20连通的出气通道,该出气通道内端口构成进气口73,外端口构成上述出火口72。本实施例中,出火部7由三个环形的金属板70组成,相邻的金属板70之间设置有间隔凸块71,从而使得金属板70之间形成上述出气通道。本实用新型中,金属板70通过钣金工艺制成,与传统的浇铸工艺相比,能更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成品率,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出火部7传火快、火焰颜色亮、离焰少、无回火,此外,该出气通道不容易堵塞,同时该出火部7可将溢液瞬间高温气化。
火盖本体2底部与基座5顶部之间留有间隙,且该间隙中沿周向至少间隔均设有两个连接弯管4,各连接弯管4的一端与开设在基座5顶面上的出气口51连通,另一端与开设在环形底盘21上的输气口211连通,并且各连接弯管4向内形成圆弧过渡的弯折。本实施例中,连接弯管4为四个,对应地,出气口51和输气口211各为四个。为使燃烧器的内部结构简单,本实施例中,环形底盘21与连接弯管4为一体件,即环形底盘 21与连接弯管4通过输气口211连接为一体。连接弯管4的设置,使得内外环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用于气体交换的空间,有助于内部高温气体的流动、换热,从而提高燃烧效率,且各连接弯管4向内形成圆弧过渡的弯折,从而减少外部空气进入内环的阻力,有利于补充二次空气,从而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此外,向内的弯曲结构有一定的聚能效果。
锅支架6包括环状竖壁61、上环壁62和下环壁63,其中该上环壁62由环状竖壁 61的上侧边缘径向向外并倾斜向上延伸而成,下环壁63由环状竖壁61的下侧边缘径向向内并倾斜向上延伸而成,且上述上环壁62的外侧缘沿周向突出于外环火盖外侧。这样上环壁62相对于连接弯管4向外延展,有利于通过相邻连接弯管4之间的间隙抽吸二次空气,从而增强该燃烧器的二次空气抽吸能力,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
进一步,上述上环壁62的倾斜角度为0~90°(本实施例中优选为9°),上环壁 62的宽度为5~200m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43mm)。一定的倾斜角度,进一步促进二次空气通过抽吸进入内环,而足够宽度的上环壁62可使高温气体充分接触锅底,促进其与锅底的热交换,提高燃烧效率。此外,下环壁63与火盖本体2的外环壁22平行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而形成二次空气通道8,该二次空气通道8的倾斜角度为0~90°(本实施例中优选为30°),二次空气通道的高度为1~30m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0mm)。
具体地,火盖本体2的外环壁22上沿周向均设有至少两个竖向穿设的安装套管24,而火盖本体2的内环壁23的内侧边缘的相应处形成有径向延伸的安装凸耳25,紧固件 10依次穿过安装套管24和安装凸耳25上的安装孔251而使内环壁23和外环壁22固定;所述锅支架6的下环壁63的内侧边缘与上述安装套管24对应处设置有固定孔65,各固定孔65限位套设于对应的安装套管24的上端,而下环壁63的底部沿周向均设有支撑凸块64,该支撑凸块64支撑在下环壁63与外环壁22之间而形成上述二次空气通道8。
进一步,上述环状竖壁61与下环壁63的交界处60形成圆弧过渡且其弧度为 R2~R30(本实施例中优选为R15)。这样锅支架6能较好地发挥将热能内聚的作用,并且上述交界处60能形成深凹空间,使得高温气体在此处的停留时间大大增加,能有效促进其与锅底的热交换,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Claims (8)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基座(5)、内环火盖(11)和外环火盖,所述内环火盖(11)和外环火盖分别设置在基座(5)的上方,所述基座(5)内部形成有型腔(5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2),该火盖本体(2)的环形底盘(21)及自该环形底盘(21)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上延伸的内环壁(23)、外环壁(22)之间形成有混气腔(20),该内环壁(23)与外环壁(22)的上端之间形成环形的出火口(72);
所述火盖本体(2)与基座(5)之间沿周向竖向均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弯管(4),且相邻连接弯管(4)之间留有间隙,各连接弯管(4)的一端与开设在基座(5)顶面上的出气口(51)连通,另一端与开设在环形底盘(21)上的输气口(211)连通,并且各连接弯管(4)向内形成圆弧过渡的弯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外环火盖上方的锅支架(6),该锅支架(6)包括环状竖壁(61)、上环壁(62)和下环壁(63),其中该上环壁(62)由环状竖壁(61)的上侧边缘径向向外并倾斜向上延伸而成,所述下环壁(63)由环状竖壁(61)的下侧边缘径向向内并倾斜向上延伸而成,且上述上环壁(62)的外侧缘沿周向突出于外环火盖的外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壁(62)的倾斜角度为0~90°,宽度为5~200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壁(63)与火盖本体(2)的外环壁(22)平行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而形成二次空气通道(8),该二次空气通道(8)的倾斜角度为0~90°,高度为1~30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竖壁(61)与下环壁(63)的交界处(60)形成圆弧过渡且其弧度为R2~R3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本体(2)的内环壁(23)与外环壁(22)的上端沿之间形成环形的安装口(26),上述安装口(26)中嵌装有出火部(7),该出火部(7)由至少两块环形的金属板(70)上下叠设而成,且相邻金属板(70)之间留有缝隙而形成与上述混气腔(20)连通的出气通道,该出气通道内端口构成进气口(73),外端口构成上述出火口(72)。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本体(2)的外环壁(22)上沿周向均设有至少两个竖向穿设的安装套管(24),而火盖本体(2)的内环壁(23)的内侧边缘的相应处形成有径向延伸的安装凸耳(25),紧固件(10)依次穿过安装套管(24)和安装凸耳(25)上的安装孔(251)而使内环壁(23)和外环壁(22)固定;
所述锅支架(6)的下环壁(63)的内侧边缘与上述安装套管(24)对应处设置有固定孔(65),各固定孔(65)限位套设于对应的安装套管(24)的上端,而下环壁(63)的底部沿周向均设有支撑凸块(64),该支撑凸块(64)支撑在下环壁(63)与外环壁(22)之间而形成上述二次空气通道(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底盘(21)与连接弯管(4)为一体件。
CN201720744371.XU 2017-06-24 2017-06-24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162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4371.XU CN207162531U (zh) 2017-06-24 2017-06-24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4371.XU CN207162531U (zh) 2017-06-24 2017-06-24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62531U true CN207162531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10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44371.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162531U (zh) 2017-06-24 2017-06-24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625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6621A (zh) * 2017-06-24 2018-05-0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0440248A (zh) * 2018-05-04 2019-11-1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燃烧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6621A (zh) * 2017-06-24 2018-05-0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08006621B (zh) * 2017-06-24 2024-01-1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0440248A (zh) * 2018-05-04 2019-11-1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燃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58908U (zh) 一种高效燃烧器
CN207162531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8794405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00996603Y (zh) 完全上进风的燃气灶具燃烧器
CN201858642U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式灶具燃烧器
CN108006644A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1372503U (zh) 一种具有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CN206846826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聚能组件及燃气灶
CN108006619B (zh) 一种高效燃烧器
CN101556058B (zh) 通风塔式下进风燃气灶
CN110410785A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08735631U (zh) 一种高效燃气燃烧器
CN206958917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5316323U (zh) 一种高效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8312370U (zh) 一种燃烧器
CN207648796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08006621A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7907235U (zh) 一种燃烧器
CN208794407U (zh) 一种自清洁防堵燃气燃烧器
CN109869768B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108006620A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6222399U (zh) 一种燃气灶的聚能组件
CN211822619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108006622A (zh) 一种高效燃烧器
CN106705150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