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51681U - 鱼竿固定座 - Google Patents

鱼竿固定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51681U
CN207151681U CN201720989937.5U CN201720989937U CN207151681U CN 207151681 U CN207151681 U CN 207151681U CN 201720989937 U CN201720989937 U CN 201720989937U CN 207151681 U CN207151681 U CN 207151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ing rod
rotating shaft
fixed seat
support column
rod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899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水勇
邱万宾
盛亚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stway Inflatables and Materi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09899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51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51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51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鱼竿固定座,包括:鱼竿套,适于容纳钓鱼竿;支撑柱,所述鱼竿套设置于所述支撑柱;所述鱼竿套适于在所述鱼竿套和所述支撑柱所形成的第一平面内旋转,以调整所述鱼竿套与所述支撑柱之间的角度。通过使鱼竿套能够在鱼竿套和支撑柱所形成的平面内旋转,从而能够调整鱼竿套相对支撑柱的角度,即能够调整鱼竿套中钓鱼竿和水面之间的角度,方便垂钓者根据不同的地形,调整钓鱼竿的具体位置,提升客户体验。

Description

鱼竿固定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钓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竿固定座。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垂钓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垂钓过程中,为了保持钓鱼竿的固定,通常需要垂钓者抓握钓鱼竿,导致垂钓者无法离开固定区域,也无法从事其他性质的娱乐活动,给垂钓者带来了诸多不便。现有技术中,为了固定钓鱼竿,发明了一种鱼竿固定座,鱼竿固定座用于固定钓鱼竿,使得垂钓者不用一直抓握钓鱼竿,给垂钓者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鱼竿固定座无法调整钓鱼竿的角度和方向,依然会给垂钓者带来不便,降低客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鱼竿固定座无法调整钓鱼竿的角度和方向,给客户带来不便,降低客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竿固定座,包括:鱼竿套,适于容纳钓鱼竿;支撑柱,所述鱼竿套设置于所述支撑柱;所述鱼竿套适于在所述鱼竿套和所述支撑柱所形成的第一平面内旋转,以调整所述鱼竿套与所述支撑柱之间的角度。
可选的,所述鱼竿套、支撑柱中的其中之一设有第一转轴,另一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且适于围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
可选的,所述鱼竿固定座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适于将所述轴套压紧至所述鱼竿套或支撑柱,以使所述轴套和所述第一转轴保持在相对固定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轴套固定设置于所述鱼竿套,所述轴套套设于第一转轴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之间。
可选的,所述轴套的至少一个端面为第一适配面,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朝向所述轴套的至少一个端面为第二适配面;所述第一适配面适于与所述第二适配面相配合,以使所述轴套和所述第一转轴保持在相对固定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适配面上设有凹槽或凸起,所述第二适配面上设有凹槽或凸起。
可选的,所述紧固件包括凸轮部,所述凸轮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一端,且适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平面上旋转以压紧所述轴套。
可选的,所述紧固件为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的旋钮,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螺纹配合。
可选的,所述鱼竿固定座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柱上,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并位于所述轴套和支撑柱之间,适于在所述轴套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移动时发生弹性形变。
可选的,所述鱼竿套包括鱼竿套本体和套盖,所述套盖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鱼竿套本体。
可选的,所述鱼竿套本体、套盖中的其中之一具有沿所述鱼竿套轴向方向延伸的导向杆,另一具有第一卡块;所述鱼竿套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与所述导向杆配合的滑槽和与所述第一卡块相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固定件适于沿所述导向杆滑移,以使所述第一卡块卡设于或脱离所述第一卡槽。
可选的,所述鱼竿套还包括用于阻挡钓鱼竿沿所述鱼竿套轴向滑动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包括挡片,所述挡片设置于所述鱼竿套的轴向一端。
可选的,所述阻挡部还包括挡片转轴,所述挡片转轴设置于所述鱼竿套;所述挡片具有适配于所述挡片转轴的第一轴孔,所述挡片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限位于鱼竿套,另一端限位于挡片。
可选的,所述鱼竿套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鱼竿套的内部和外部。
可选的,所述鱼竿固定座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具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柱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孔。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外壁设有第二卡块,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方设有具有第二卡槽的卡扣凸起,所述第二卡槽适于卡设所述第二卡块。
可选的,所述基座包括:隔离片,设置于基座安装孔内,适于在基座安装孔内做轴向运动;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设置于安装孔的底部,另一端相抵于所述隔离片,适于在所述隔离片沿所述轴向移动时发生弹性形变。
可选的,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还设有引导槽,适于引导所述第二卡块进入所述第二卡槽。
可选的,所述第二卡块为多个,沿所述支撑柱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卡槽为多个,与所述第二卡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引导槽为多个,与所述第二卡槽间隔设置,且与所述第二卡槽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的,周向相邻的两个引导槽之间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以阻隔相邻两个引导槽,适于所述第二卡块落入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中。
可选的,所述安装孔内固定设有轴向延伸的第二转轴,所述支撑柱具有适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轴孔,所述支撑柱可旋转的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包括固定设置的鱼竿套和支撑柱,通过使鱼竿套能够在鱼竿套和支撑柱所形成的平面内旋转,从而能够调整鱼竿套相对支撑柱的角度,即能够调整鱼竿套中钓鱼竿和水面之间的角度,方便垂钓者根据不同的地形,调整钓鱼竿的具体位置,提升客户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的鱼竿固定座还包括基座,基座用于固定支撑柱,通过使支撑柱可旋转的设置于基座,从而能够调整鱼竿套的朝向,即能够使鱼竿套中的钓鱼竿具有不同的方向,方便垂钓者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垂钓,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鱼竿固定座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鱼竿固定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3、图4是图1所示的在不同角度下鱼竿套和支撑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鱼竿套和支撑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6(a)、图6(b)分别是图1所示鱼竿套与支撑柱在锁紧状态下、解锁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a)、图7(b)、图7(c)是图1所示鱼竿套相对支撑柱处于不同角度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鱼竿套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9(a)、图9(b)分别是图1所示挡片在关闭状态下、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支撑柱和基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11是图1所示支撑柱安装至基座时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A-A方向剖视图;
图13、图14、图15分别是图1所示基座本体的立体结构图、从顶部观察基座本体时的结构示意图、从底部观察基座本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3所示B-B方向剖视图;
图17(a)、图17(b)、图17(c)是图1所示鱼竿套朝向不同方向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2,一种鱼竿固定座100,包括鱼竿套10、支撑柱20和基座30。其中,鱼竿套10适于容纳钓鱼竿,支撑柱20用于固定鱼竿套10,基座30用于固定支撑柱20。
本实施例中,鱼竿套10适于在所述鱼竿套10和所述支撑柱20所形成的第一平面内旋转,以调整鱼竿套10与支撑柱20之间的角度。
具体的,参照图3、图4,在鱼竿套10、支撑柱20中的其中一个上设置第一转轴21,另一个上设置轴套11,使所述轴套11套设于第一转轴21,且适于围绕所述第一转轴21旋转。因此,当轴套11围绕第一转轴21旋转时,即能够实现鱼竿套10与支撑柱20之间的角度的调节。也就是说,能够调整鱼竿套10中钓鱼竿和垂钓水面之间的角度。
另外,鱼竿固定座100还包括紧固件40,当轴套11围绕第一转轴21旋转至特定位置,使鱼竿套10与支撑柱20之间具有设定角度时,所述紧固件40适于将轴套11压紧至支撑柱20或鱼竿套10,使轴套11和第一转轴21保持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从而使鱼竿套10与支撑柱20之间角度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21固定设置于支撑柱20,所述轴套11固定设置于鱼竿套10。当轴套11围绕第一转轴21旋转时,即所述鱼竿套10围绕第一转轴21旋转;当将所述轴套11和第一转轴21相对固定时,所述紧固件40将轴套11压紧至所述支撑柱20。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20包括第一支撑部20a和第二支撑部20b,所述第一转轴21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撑部20a。第二支撑部20b上端设有小孔,第一转轴21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撑部20b的小孔。所述轴套1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0a、第二支撑部20b之间。
所述紧固件40固定设置于第一转轴21的另一端,即轴套11位于所述紧固件40和第一支撑部20a之间,所述紧固件40适于将所述轴套11压紧至第一支撑部20a,以实现所述轴套11和第一转轴21的相对固定。
继续参照图3、图4,所述轴套11朝向第一支撑部20a的端面为第一适配面11a(图4所示),所述第一支撑部20a朝向轴套11的端面为第二适配面21a(图3所示)。其中,第一适配面11a能够与第二适配面21a相配合,以使所述轴套11和第一转轴21保持在相对固定的位置。
具体的,在所述第一适配面11a上设有沿周向分布的多个凸起aa,在所述第二适配面21a上设有沿周向分布的多个凹槽bb,凸起aa与凹槽bb对应设置。当紧固件40将轴套11压紧至第一支撑部20a时,第一适配面11a与第二适配面21a相配合,凸起aa落入凹槽bb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变形例中,也可以在第一适配面11a上设置凹槽,在第二适配面21a上设置与凹槽对应的凸起;或者,使第一适配面11a、第二适配面21a均为粗糙表面,以防止第一适配面11a、第二适配面21a之间发生相对滑动。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40包括凸轮部41和手柄42,所述凸轮部41通过第一销轴43设置于第一转轴21的轴向另一端,直接接触轴套11,并适于围绕第一销轴43旋转,即适于在垂直于鱼竿套10和支撑柱20所形成的第一平面的平面上旋转以将所述轴套11压紧至第一支撑部20a。所述手柄42适于控制凸轮部41围绕第一销轴43旋转。
如图6(a)、图6(b)所示,具体的,凸轮部41包括平部41a和凸部41b,凸轮部41还具有旋转中心(即第一销轴43所在位置),所述平部41a的端部离所述第一销轴43相对较近,所述凸部41b的端部离所述第一销轴43相对较远。
若所述凸轮部41旋转至使所述平部41a接触轴套11,此时,第一适配面11a、第二适配面21a之间具有间隙,凸起aa离开凹槽bb,轴套11可围绕第一转轴21旋转,调整鱼竿套10与支撑柱20之间的角度。
若所述凸轮部41旋转至使所述凸部41b接触轴套11,此时,第一适配面11a、第二适配面21a之间相配合,凸起aa落入凹槽bb中,使所述轴套11和第一转轴21相对固定,鱼竿套10与支撑柱20具有固定的角度。
参照图5,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40为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21的旋钮。其中,紧固件40能够接触轴套11,且与第一转轴21之间螺纹配合。
因此,通过旋拧紧固件40,能够改变紧固件40在所述第一转轴21上的位置。当旋拧紧固件40远离第一支撑部20a时,能够使第一适配面11a、第二适配面21a之间具有间隙,此时的轴套11能够围绕第一转轴21旋转,调整鱼竿套10与支撑柱20之间的角度。
当旋拧紧固件40靠近第一支撑部20a时,能够推动轴套11运动,使第一适配面11a、第二适配面21a相配合,所述轴套11和第一转轴21相对固定,鱼竿套10与支撑柱20具有固定的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的紧固件40并不限于以上凸轮部和旋钮两种形式,在其他变形例中,在能够实现使第一适配面11a、第二适配面21a相配合或分离的前提下,紧固件40还可以采用其他具体的形式。
继续参照图3、图4,鱼竿固定座100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44,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4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21。其中,第一弹性元件44的一端相抵于第一适配面11a,另一端相抵于第二适配面21a,适于在所述轴套11沿第一转轴21的轴向移动时发生弹性形变。
因此,当控制紧固件40,使第一适配面11a、第二适配面21a之间具有间隙时,第一弹性元件44能够将所述轴套11推向第二支撑部20b,使轴套11不会在第一转轴21上发生晃动,保证鱼竿套10平稳的使用。
具体的,第一弹性元件44为螺旋弹簧。
参照图6(a)、图6(b),分别为鱼竿套10与支撑柱20在锁紧状态下、解锁状态下的剖视图。
在锁紧状态下,凸轮部的凸部41b接触轴套11,轴套11被压向第一支撑部20a,第一弹性元件44被压缩,第一适配面11a、第二适配面21a相配合,实现鱼竿套10与支撑柱20的相对固定。
在解锁状态下,凸轮部的平部41a接触轴套11,第一弹性元件44将轴套11压向第二支撑部20b,第一适配面11a、第二适配面21a之间具有间隙,鱼竿套10与支撑柱20之间能够相对旋转。
参照图7(a)、图7(b)、图7(c),分别为鱼竿套10相对支撑柱20处于不同角度下的状态示意图。钓鱼竿适于放置在鱼竿套10中,钓鱼竿的方向即为鱼竿套10的延伸方向,通过调整鱼竿套10与支撑柱20之间的角度,即能够实现钓鱼竿与支撑柱20之间角度的调节,也就是说,能够调整鱼竿套10中钓鱼竿和垂钓水面之间的角度。方便垂钓者根据不同的地形,调整钓鱼竿的具体位置,提升客户体验。
参照图8,鱼竿套10包括鱼竿套本体12和套盖13,所述轴套11固定设置于鱼竿套本体12的下部,套盖13可旋转的设置于鱼竿套本体12。
具体的,所述鱼竿套本体12具有第一连接端12a、第二连接端12b,所述套盖13具有第三连接端13a、第四连接端13b,第一连接端12a、第三连接端13a通过第二销轴14连接,使套盖13能够围绕第二销轴14旋转,即使得所述套盖13能够可旋转的设置于鱼竿套本体12上。
所述第二连接端12b上设有沿鱼竿套10轴向方向延伸的导向杆cc,所述第四连接端13b上设有第一卡块dd;所述鱼竿套10还包括固定件15,所述固定件15具有与导向杆cc相配合的滑槽15c,和与第一卡块dd相配合的第一卡槽15d。
通过使固定件15沿导向杆cc滑移,从而使第一卡块dd卡设于或脱离第一卡槽15d。当第一卡块dd脱离第一卡槽15d时,所述第二连接端12b、第四连接端13b分离,套盖13能够相对鱼竿套本体12旋转,此时的鱼竿套10处于打开状态,适于将钓鱼竿放入至鱼竿套10中。
当第一卡块dd卡设于第一卡槽15d时,所述固定件15将第二连接端12b、第四连接端13b固定,鱼竿套本体12、套盖13围成圆柱形状,此时的鱼竿套10处于关闭状态,适于将钓鱼竿固定在鱼竿套10中。
继续参照图8,所述鱼竿套10还包括阻挡部16,所述阻挡部16设置于鱼竿套10的轴向一端,适于阻挡处于鱼竿套10中钓鱼竿沿鱼竿套10轴向滑动,避免钓鱼竿滑出至鱼竿套10。
具体的,阻挡部16包括挡片16a、挡片转轴16b和扭簧16c,鱼竿套本体12上设有挡片槽16d,挡片16a设置于挡片槽16d上,适于阻挡钓鱼竿沿鱼竿套10轴向移动。挡片16a上设有第一轴孔,挡片转轴16b穿过所述第一轴孔,并将挡片设置在鱼竿套本体12上;扭簧16c套设在挡片转轴16b上,且所述扭簧16c的一端限位于所述挡片16a、另一端限位于所述鱼竿套本体12。
参照图9(a)、图9(b),分别是挡片16a在关闭状态下、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若挡片16a处于关闭状态下,则此时的扭簧16c处于自然状态,适于阻止钓鱼竿滑出至鱼竿套10。挡片16a受到外力作用时,挡片16a旋转,使挡片16a处于打开状态,此时,扭簧16c发生弹性形变,积累弹性势能,使得钓鱼竿能够伸出至鱼竿套10的一端;当所述挡片16a失去外部作用力时,扭簧16c恢复弹性形变,使挡片16a重新恢复至关闭状态。
本实施例中,鱼竿套10的侧壁上还设有开口17(图1所示),所述开口17连通所述鱼竿套10的内部和外部。在鱼竿套10上设置开口17,使得该鱼竿套10能够适用于带鱼线轮的钓鱼竿,此时,当将钓鱼竿放置于鱼竿套10内时,开口17适于放置钓鱼竿的鱼线轮。
参照图10、图11和图12,支撑柱20固定设置于基座30的方式为:基座30包括基座本体30a,所述基座本体30a具有安装孔31,支撑柱20可旋转的设置于安装孔31内。
具体的,支撑柱20(本实施例中即为第一支撑部20a)的外壁下方设有径向向外的第二卡块22,安装孔31的内壁上方设有具有第二卡槽32a(如图15所示)的卡扣凸起32,所述第二卡块22卡设于第二卡槽32a中,以将支撑柱20固定设置于基座30。
其中,基座30还包括隔离片33和第二弹性元件34,所述隔离片33设置于基座安装孔31内,适于在基座安装孔31内作轴向运动。第二弹性元件3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座30的底部,另一端相抵于所述隔离片33,适于在所述隔离片33沿基座30的轴向方向移动时发生弹性形变。
具体的,第二弹性元件34为螺旋弹簧。
参照图13、图14和图15,所述安装孔31的内壁还设有引导槽31a,所述引导槽31a适于引导所述第二卡块22进入所述第二卡槽32a。
当需要将支撑柱20安装至基座30上时,使第二卡块22对准引导槽31a,并将支撑柱20插入至安装孔31。在此过程中,支撑柱20向下运动对隔离片33施加作用力,第二弹性元件34被压缩,第二卡块22沿引导槽31a向下运动,此时支撑柱20受到外力进行旋转,所述第二卡块22被引导至第二卡槽32a中。
当第二卡块22落入第二卡槽32a时,第二弹性元件34推动隔离片33向上运动,直到将第二卡块22被卡设在隔离片33和第二卡槽32a之间,完成支撑柱20和基座30的固定安装。
另外,当需要将支撑柱20从基座30上拆卸时,对所述支撑柱20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支撑柱20向下运动对隔离片33施加作用力,第二卡块22沿第二卡槽32a向下运动,第二弹性元件34被压缩,直到隔离片33运动至将第二卡槽32a与引导槽31a相连通。此时,施加作用力使支撑柱20旋转,使第二卡块22与引导槽31a沿支撑柱的轴向方向相对应。
当第二卡块22落入引导槽31a时,第二弹性元件34推动隔离片33向上运动。此时,能够使第二卡块22脱离引导槽31a,完成将支撑柱20从所述基座30上的拆卸。
本实施例中,第二卡块22为多个,多个第二卡块22沿周向均匀的设置于支撑柱20的外壁;相应的,卡扣凸起32为多个,即第二卡槽32a为多个,第二卡槽32a与多个所述第二卡块22一一对应设置。通过将同一第二卡块22设置在不同的第二卡槽32a中,从而能够实现支撑柱20相对基座的旋转,使鱼竿套10具有不同的朝向。
相应的,引导槽31a也为多个,与所述第二卡槽32a一一对应设置,且多个引导槽31a与多个第二卡槽32a间隔设置,适于将对应的第二卡块22引导至对应的第二卡槽32a中。
参照图16,周向相邻的两个引导槽31a之间还设有限位部31b,所述限位部31b设置于第二卡槽32a一侧的下方,当对支撑柱施加旋转的作用力时,限位部31b将第二卡块22限位于第二卡槽32a的下方,最后使得第二卡块22落入第二卡槽32a中。
继续参照图10、图11,基座30还包括基底35,所述基底35通过螺钉固定设置于基座30的底部。所述基底35上固定设有第二转轴35a,第二弹性元件34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35a,且所述第二弹性元件34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底35。所述隔离片33具有适于第二转轴35a穿过的通孔35b,所述支撑柱20具有适配于第二转轴35a的盲孔35c,所述第二转轴35a穿过所述通孔35b,并插入至所述盲孔35c中。
因此,在所述引导槽31a引导第二卡块22进入第二卡槽32a的过程中,或所述引导槽31a引导第二卡块22脱离基座30的过程中,所述支撑柱20能够围绕所述第二转轴35a旋转,使所述支撑柱20的旋转相对较为稳定。
参照图17(a)、图17(b)、图17(c),分别为鱼竿套10朝向不同方向时的状态示意图,即所述支撑柱20相对所述基座30旋转至不同角度时的状态示意图。钓鱼竿适于放置在鱼竿套10中,钓鱼竿的方向即为鱼竿套10的延伸方向,通过调整支撑柱20相对所述基座30的旋转角度,从而使鱼竿套10具有不同的朝向,也就是说,能够使鱼竿套10中钓鱼竿具有不同的方向,方便垂钓者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垂钓,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鱼竿套,适于容纳钓鱼竿;
支撑柱,所述鱼竿套设置于所述支撑柱;
所述鱼竿套适于在所述鱼竿套和所述支撑柱所形成的第一平面内旋转,以调整所述鱼竿套与所述支撑柱之间的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竿套、支撑柱中的其中之一设有第一转轴,另一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且适于围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适于将所述轴套压紧至所述鱼竿套或支撑柱,以使所述轴套和所述第一转轴保持在相对固定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支撑部;
所述轴套固定设置于所述鱼竿套,所述轴套套设于第一转轴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至少一个端面为第一适配面,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朝向所述轴套的至少一个端面为第二适配面;
所述第一适配面适于与所述第二适配面相配合,以使所述轴套和所述第一转轴保持在相对固定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适配面上设有凹槽或凸起,所述第二适配面上设有凹槽或凸起。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凸轮部,所述凸轮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一端,且适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平面上旋转以压紧所述轴套。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的旋钮,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螺纹配合。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柱上,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并位于所述轴套和支撑柱之间,适于在所述轴套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移动时发生弹性形变。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竿套包括鱼竿套本体和套盖,所述套盖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鱼竿套本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竿套本体、套盖中的其中之一具有沿所述鱼竿套轴向方向延伸的导向杆,另一具有第一卡块;
所述鱼竿套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与所述导向杆配合的滑槽和与所述第一卡块相配合的第一卡槽;
所述固定件适于沿所述导向杆滑移,以使所述第一卡块卡设于或脱离所述第一卡槽。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竿套还包括用于阻挡钓鱼竿沿所述鱼竿套轴向滑动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包括挡片,所述挡片设置于所述鱼竿套的轴向一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还包括挡片转轴,所述挡片转轴设置于所述鱼竿套;
所述挡片具有适配于所述挡片转轴的第一轴孔,所述挡片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限位于鱼竿套,另一端限位于挡片。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竿套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鱼竿套的内部和外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具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柱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孔。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外壁设有第二卡块,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方设有具有第二卡槽的卡扣凸起,所述第二卡槽适于卡设所述第二卡块。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
隔离片,设置于基座安装孔内,适于在基座安装孔内做轴向运动;
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设置于安装孔的底部,另一端相抵于所述隔离片,适于在所述隔离片沿所述轴向移动时发生弹性形变。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还设有引导槽,适于引导所述第二卡块进入所述第二卡槽。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块为多个,沿所述支撑柱的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第二卡槽为多个,与所述第二卡块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引导槽为多个,与所述第二卡槽间隔设置,且与所述第二卡槽一一对应设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周向相邻的两个引导槽之间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以阻隔相邻两个引导槽,适于所述第二卡块落入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中。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鱼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内固定设有轴向延伸的第二转轴,所述支撑柱具有适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轴孔,所述支撑柱可旋转的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
CN201720989937.5U 2017-08-09 2017-08-09 鱼竿固定座 Active CN207151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9937.5U CN207151681U (zh) 2017-08-09 2017-08-09 鱼竿固定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9937.5U CN207151681U (zh) 2017-08-09 2017-08-09 鱼竿固定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51681U true CN207151681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16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89937.5U Active CN207151681U (zh) 2017-08-09 2017-08-09 鱼竿固定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5168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6567A (zh) * 2019-01-30 2019-04-05 葛明军 一种船用鱼竿固定装置
CN110612958A (zh) * 2019-10-28 2019-12-27 东营昶辉精密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调节鱼竿座
CN113475469A (zh) * 2021-07-26 2021-10-08 安徽博佳钓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鱼竿座的多功能鱼竿
IT202100015461A1 (it) * 2021-06-14 2022-12-14 Off Mecar S N C Di Carangelo Giuliano & C Dispositivo portacann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6567A (zh) * 2019-01-30 2019-04-05 葛明军 一种船用鱼竿固定装置
CN110612958A (zh) * 2019-10-28 2019-12-27 东营昶辉精密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调节鱼竿座
CN110612958B (zh) * 2019-10-28 2024-02-27 东营昶辉精密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调节鱼竿座
IT202100015461A1 (it) * 2021-06-14 2022-12-14 Off Mecar S N C Di Carangelo Giuliano & C Dispositivo portacanne
CN113475469A (zh) * 2021-07-26 2021-10-08 安徽博佳钓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鱼竿座的多功能鱼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51681U (zh) 鱼竿固定座
CN101495707B (zh) 具摩擦调整的自平衡式可调安装系统
US8021060B2 (en) Adjustable support head for optical or video/photographic equipment
CN100551629C (zh) 深度限制器装置
JPH04136387A (ja) 蝶番ピン取り付け用の横方向調整装置
US9708803B1 (en) Pop-up drain stopper linkage assembly
CN106287598B (zh) 灯具底座
KR101579906B1 (ko) 마네킹 헤드 지지장치
CN109259523A (zh) 一种多功能视觉传达平台
US10299548B1 (en) Advanced adjustable finger 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DE2643780A1 (de) Kippbare standleuchte
CN208997590U (zh) 一种云台锁紧调节结构
CN107960387A (zh) 一种能快速打开侧盖的鼓轮
CN208047802U (zh) 一种快接万向支架及快接组件
CN201555000U (zh) 三脚架
CN202765202U (zh) 薄型双面碟刹
CN205716352U (zh) 背夹和拍摄设备
CN109084135A (zh) 一种云台锁紧调节结构
CN207583757U (zh) 一种自解锁锁紧装置
JP3020457B2 (ja) 蝶 番
JP3119349U (ja) 眼鏡フレーム
KR200486471Y1 (ko) 볼링용 손목보호대
WO2016011272A2 (en) Selectively orientable static bearing assembly
CN214907524U (zh) 一种肠道闭合器
CN207444433U (zh) 一种可转动的智能手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