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46644U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146644U CN207146644U CN201721174562.3U CN201721174562U CN207146644U CN 207146644 U CN207146644 U CN 207146644U CN 201721174562 U CN201721174562 U CN 201721174562U CN 207146644 U CN207146644 U CN 2071466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ep bead
- air
- air conditioner
- room unit
- conditioner roo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外壳、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出风风道。所述第一挡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风道内,且所述第一挡风板上贯设有多个第一散风孔。所述第二挡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风道内,且所述第二挡风板上贯设有多个第二散风孔。其中,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第二挡风板于内向外的方向上间隔排布,且所述第一散风孔的贯设方向与所述第二散风孔的贯设方向相异。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提高空调器室内机出风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在常规运行的过程中,制冷模式中吹出的冷风或制热模式中吹出的热风的风速及风流量较大。当冷风或热风以较大的速度和较强的湍流度直吹人体时,会引起人体的不舒服感,以有可能导致用户患上空调病,进而影响用户对产品的舒适度体验。所以,提供一种具有无风感出风模式的空调器是丞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旨在解决空调器出风舒适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出风风道;
第一挡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风道内,且所述第一挡风板上贯设有多个第一散风孔;
第二挡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风道内,且所述第二挡风板上贯设有多个第二散风孔;
其中,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第二挡风板于内向外的方向上间隔排布,且所述第一散风孔的贯设方向与所述第二散风孔的贯设方向相异。
优选的,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挡风板进行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以控制所述第二挡风板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风孔的贯设方向与所述第二散风孔的贯设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135°。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散风孔与多个所述第二散风孔于内向外的方向上呈相互错位排布。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散风孔的面积和与所述第一挡风板的面积比为:1/3~2/3;并且,多个所述第二散风孔的面积和与所述第二挡风板的面积比为:1/3~2/3。
优选地,所述第二散风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散风孔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风孔及所述第二散风孔的孔径为2mm~5mm。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单独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以独立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风板中部的孔密度,较所述第一挡风板两端部的孔密度小;和/或
所述第二挡风板中部的孔密度,较所述第二挡风板两端部的孔密度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出风风道;
第一挡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风道内,且所述第一挡风板上贯设有多个第一散风孔;
第二挡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风道内,且所述第二挡风板上贯设有多个第二散风孔;
其中,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第二挡风板于内向外的方向上间隔排布,且所述第一散风孔的贯设方向与所述第二散风孔的贯设方向相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外壳内设置有出风风道,以供空调器室内机进行出风。并且,出风风道内转动安装有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上分别贯设有第一散风孔和第二散风孔。也就是说,当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转动至遮挡于出风风道内时,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会被第一散风孔和第二散分孔进行打散后,形成多股细流排出。进而,降低了出风的流速及流量,以达到空调器室内机的无风感出风效果。并且,第一散风孔的贯设和第二散风孔的贯设方向相异,以增大空调器室内机出风的流动阻力,以进一步提高无风感出风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中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于宽度方向上的截面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中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中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中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中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中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中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包含有该空调器室内机的空调器,该空调器室内机具可以是壁挂式空调器、柜式空调器或天花机等。关于空调器,下述内容以壁挂式空调器为具体实施例进行介绍。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100,包括外壳200、第一挡风板400和第二挡风板600。所述外壳200内设置有出风风道220。所述第一挡风板400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风道220内,且所述第一挡风板400上贯设有多个第一散风孔410。所述第二挡风板600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风道220内,且所述第二挡风板600上贯设有多个第二散风孔610。其中,所述第一挡风板400与所述第二挡风板600于内向外的方向上间隔排布,且所述第一散风孔410的贯设方向与所述第二散风孔610的贯设方向相异。
具体的,外壳200内设置有出风风道220,且外壳200的前面板上设置有与出风风道220相连通的出风口210,供空调器室内机100进行出风。
第一挡风板400转动安装于出风风道220内,转动安装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挡风板400的两端部设置转轴,然后与空调器室内机100两端安装有的轴承的配合。或者是,第一挡风板400的端部设置转轴,转轴上还设置有齿轮,然后与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100两端的齿轮或齿条进行配合。更或者,第一挡风板400通过摇杆机构而转动安装于出风风道220内等。可以理解的:第一挡风板400可以进行转动,以使第一挡风板400的内板面与出风方向垂直或大致垂直,以对出风进行遮挡;或使第一挡风板400由遮挡状态转动至板面平行或大致平行出风方向,以对出风进行让位。同理,第二挡风板600转动安装于出风风道220内,其安装方式可以参照第一挡风板400;并且,第二挡风板600的作用与第一挡风板400的相同,再此不一一赘述。但是,应该说明的,当第一挡风板400和/或第二挡风板600处于遮挡出风风道220时,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出风会通过第一散风孔410和/或第二散风孔610进行散流,以降低出风的速度和流量,进而达到空调器室内机100的无风感出风(此时空调器处于无风感出风模式)。当第一挡风板400和第二挡风板600皆处于让位状态时,此时,空调器室内机100处于正常出风状态(此时空调器处于正常出风模式)。其中,第一挡风板400的具体形状可根据不同的空调器型号确定,例如长板状、弧面板或多板拼装而成等。第一散风孔410及第二散风孔61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三角形、矩形或多边形等;优选的,采用圆形孔进行解释说明,且第一散风孔410及所述第二散风孔610的孔径为2mm~5mm。
此外,第一挡风板400与第二挡风板600于内向外的方向上间隔排布,可以理解的,“内”即为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内部,“外”即为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外部。并且,第一散风孔410的贯设方向与第二散风孔610的贯设方向相异,可以理解,第一散风孔410的贯设方向与第二散风孔610的贯设方向不平行即可。例如:第一散风孔410的贯设方向朝向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前上方,第二散风孔610的贯设方向朝向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前下方(参照图3和图4)、前左方(参照图5和图6)或前右方(参照图7和图8)等。或者,第一散风孔410的贯设方向朝向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前下方,第二散风孔610的贯设方向朝向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前上方、前左方或前右方等。当然,本实施例中只列举出第一散风孔410及第二散风孔610的部分贯设方向,但不能代表本实施例就只保护上所述举例的方向。应该指明,只要第一散风孔410的贯设方向与第二散风孔610的贯设方向不平行,不管第一散风孔410和第二散风孔610相互间朝向哪个方向贯设,皆属于本实施例所保护的范围。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散风孔410的贯设方向与第二散风孔610的贯设方向相异,旨在增大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出风阻力,以达到更佳的无风感出风。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外壳200内设置有出风风道220,以供空调器室内机100进行出风。并且,出风风道220内转动安装有第一挡风板400和第二挡风板600,第一挡风板400和第二挡风板600上分别贯设有第一散风孔410和第二散风孔610。也就是说,当第一挡风板400和第二挡风板600转动至遮挡于出风风道220内时,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出风会被第一散风孔410和第二散风孔610进行打散后,形成多股细流排出。进而,降低了出风的流速及流量,以达到空调器室内机100的无风感出风效果。其次,第一散风孔410的贯设方向和第二散风孔610的贯设方向相异,以增大空调器室内机100出风的流动阻力,以进一步提高无风感出风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图中未标示)和第二驱动装置(图中未标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挡风板400进行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以控制所述第二挡风板600进行转动。可以理解的,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分别对应控制第一挡风板400和第二挡风板600进行转动,以方便用户对第一挡风板400和第二挡风板600进行自动控制。并且,更进一步的,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包括一控制器(图中未标示),控制器单独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以独立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进而,用户可根据的实际的出风量需求而控制第一挡风板400转动以遮挡出风风道220,或控制第二挡风板600转动以遮挡出风风道220,或者控制第一挡风板400和第二挡风板600转动以一起遮挡于出风风道220。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风孔410的贯设方向与所述第二散风孔610的贯设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135°。
应该解释说明,第一挡风板400和第二挡风板600转动至遮挡出风风道220时(两者呈相对状态),第一散风孔410于内向外的贯设于第一挡风板400上,第二散风孔610于内向外贯设在第二挡风板600上;并且第一散风孔410的贯设与第二散风孔610的贯设方向在同一投影面上具有一夹角,夹角的范围设置在30°~135°之间。可以理解,若夹角设置得较小,则对空调器室内机100出风的阻挡能力较小,取不到较好的无风感效果。若夹角设置得较大,则对空调器室内机100出风的阻挡能力较大,影响空调器室内机100的换热效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9,多个所述第一散风孔410与多个所述第二散风孔610于内向外的方向上呈相互错位排布。具体的,由内向外指的是由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内部朝向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外部。也就是说,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出风穿过第一散风孔410后,会吹向第二挡风板600的板面,然后再通过第二散风孔610流出。由此,当出风在吹向第二挡风板600板面的时候会大大降低流速后,再从第二散风孔610流出,以进一步提高出风的无风感。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散风孔410的面积和与所述第一挡风板400的面积比为:1/3~2/;并且,多个所述第二散风孔610的面积和与所述第二挡风板600的面积比为:1/3~2/3。可以理解的,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出风先经过第一挡风板400后再经过第二挡风板600,所以,若多个第一散风孔410及多个第二散风孔610的面积和设置得较大,则空调器室内机100最后的出风量会相对较大,进而影响出风的无风感效果;若多个第一散风孔410及多个第二散风孔610的面积和设置得较小,则空调器室内机100最后的出风量会相对较小,进而影响空调器室内机100的换热效果。优选的,第一挡风板400的孔占比为40%~55%;第二挡风板600的孔占比为40%~55%。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10,所述第二散风孔610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散风孔410的孔径。可以理解的,设置第二散风孔610的孔径更小,以当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出风经过第二挡风板600后,经过进一步的小区域分散,以加强无风感出风的效果。
在另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11,所述第一挡风板400中部的孔密度,较所述第一挡风板400两端部的孔密度小;和/或所述第二挡风板600中部的孔密度,较所述第二挡风板600两端部的孔密度小。可以理解的,空调器室内机100中部的出风量大于两端部的出风量;所以,本实施例对应出风量较大的区域(空调器室内机100的中部),孔密度设置的较小,以阻碍更大的风流进行流动,进而加强空调器室内机100出风的无风感。优选的,设置第一挡风板400中部的孔密度,较第一挡风板400两端部的孔密度小,且第二挡风板600中部的孔密度,较第二挡风板600两端部的孔密度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出风风道;
第一挡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风道内,且所述第一挡风板上贯设有多个第一散风孔;
第二挡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风道内,且所述第二挡风板上贯设有多个第二散风孔;
其中,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第二挡风板于内向外的方向上间隔排布,且所述第一散风孔的贯设方向与所述第二散风孔的贯设方向相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挡风板进行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以控制所述第二挡风板进行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风孔的贯设方向与所述第二散风孔的贯设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13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散风孔与多个所述第二散风孔于内向外的方向上呈相互错位排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散风孔的面积和与所述第一挡风板的面积比为:1/3~2/3;并且,多个所述第二散风孔的面积和与所述第二挡风板的面积比为:1/3~2/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风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散风孔的孔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风孔及所述第二散风孔的孔径为2mm~5mm。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单独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以独立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中部的孔密度,较所述第一挡风板两端部的孔密度小;和/或
所述第二挡风板中部的孔密度,较所述第二挡风板两端部的孔密度小。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74562.3U CN207146644U (zh) | 2017-09-12 | 2017-09-12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74562.3U CN207146644U (zh) | 2017-09-12 | 2017-09-12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146644U true CN207146644U (zh) | 2018-03-27 |
Family
ID=61667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174562.3U Active CN207146644U (zh) | 2017-09-12 | 2017-09-12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146644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00353A (zh) * | 2018-09-11 | 2018-12-14 |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出风结构、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出风控制方法 |
CN109084457A (zh) * | 2018-07-20 | 2018-12-25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空调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
CN110319547A (zh) * | 2019-08-09 | 2019-10-1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2161330A (zh) * | 2020-09-22 | 2021-01-0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CN113124495A (zh) * | 2021-05-14 | 2021-07-16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风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
-
2017
- 2017-09-12 CN CN201721174562.3U patent/CN20714664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84457A (zh) * | 2018-07-20 | 2018-12-25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空调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
WO2020015307A1 (zh) * | 2018-07-20 | 2020-01-23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空调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
CN109000353A (zh) * | 2018-09-11 | 2018-12-14 |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出风结构、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出风控制方法 |
CN109000353B (zh) * | 2018-09-11 | 2024-01-30 |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出风结构、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出风控制方法 |
CN110319547A (zh) * | 2019-08-09 | 2019-10-1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0319547B (zh) * | 2019-08-09 | 2023-05-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2161330A (zh) * | 2020-09-22 | 2021-01-0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CN113124495A (zh) * | 2021-05-14 | 2021-07-16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风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146644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
WO2021088470A1 (zh) |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 |
CN207365359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7327931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7146853U (zh) | 导风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6482230A (zh) | 一种混流空调 | |
CN110285490B (zh) | 空调器 | |
CN106716024A (zh) |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 |
CN110056951A (zh) | 一种出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 |
CN219160470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WO2023179024A1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筒 | |
CN207196689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6287975B (zh) |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 |
CN208108309U (zh) | 空调壁挂机和空调器 | |
CN208936310U (zh) | 空调器 | |
CN207438743U (zh) | 一种天花机和空调器 | |
CN20841896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WO2017049445A1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207196666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WO2024159765A1 (zh) | 一种导风板以及空调器 | |
CN212108932U (zh) | 导风板和嵌入式空调机 | |
CN208443021U (zh) |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 |
CN219177831U (zh) | 一种空调器 | |
WO2023197569A1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8566884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