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28624U -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28624U
CN207128624U CN201720889210.XU CN201720889210U CN207128624U CN 207128624 U CN207128624 U CN 207128624U CN 201720889210 U CN201720889210 U CN 201720889210U CN 207128624 U CN207128624 U CN 207128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elage
pump impeller
interference fit
flexibly connected
cond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892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赠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hu Oulu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hu Oulu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hu Oulu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hu Oulu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892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28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28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286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其结构包括机身、泵轮、减震器、导管、泵轮外壳、涡轮叶片、导轮轴栓槽、散热孔、内环,所述机身为圆柱体结构,高为40cm,半径为15cm,所述机身与泵轮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泵轮为圆形,所述导管贯穿连接机身,且导管为圆柱体结构,半径为4c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减震器,在行驶电动汽车进行换挡时,换挡的震动力过大,则通过减震器中的弹簧进行减压,降低换挡时的震动力,阻尼套可以防止弹簧受损,最大化提高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属于电动汽车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电机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电动汽车电机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电动汽车电机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0910061979.2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属于电动汽车电机和变速箱技术领域。主要是解决现有电动汽车因电机与变速箱不是整体化而存在轴向占用空间大、重量大、成本高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车用电机与变速箱共用端盖;车用电机输出轴为变速箱输入轴;变速箱采用凹型壳体,并直接固定在车用电机输出端的电机壳体上;凹型壳体上设有三个定位传感器;变速箱第三轴及输出轴上安装有编码器;变速箱上装有两个气缸,第三轴上装有两组双联内花键齿轮;车用电机后端盖侧设有由轴套、分离叉、拨杆、分离臂、分离轴承座构成的驱动离合装置。本发明具有占用轴向空间小、重量轻、多档变速的特点,主要用于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电动汽车换挡时,由于震动力过大容易造成零件松动,严重威胁到行驶人员的身体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电动汽车换挡时,由于震动力过大容易造成零件松动,严重威胁到行驶人员的身体安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其结构包括机身、泵轮、减震器、导管、泵轮外壳、涡轮叶片、导轮轴栓槽、散热孔、内环,所述机身为圆柱体结构,高为40cm,半径为15cm,所述机身与泵轮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泵轮为圆形,所述导管贯穿连接机身,且导管为圆柱体结构,半径为4cm,所述导管外部与减震器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减震器为长方体结构,高为8cm,长为3cm,宽为2cm,所述机身与泵轮外壳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泵轮外壳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机身与涡轮叶片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涡轮叶片为扇形,共设有10以上,所述机身与导轮轴栓槽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导轮轴栓槽为网格状结构,所述机身上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为长方体结构,高为1cm,长为3cm,宽为1cm,共设有九个且等边大小一致,所述机身与内环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内环为扇形,所述减震器由拉杆、壳体、阻尼套、弹簧、定位板、螺母组成,所述壳体为长方体结构,高为8cm,长为3cm,宽为2cm,所述壳体焊接拉杆,且拉杆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弹簧与壳体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弹簧为圆柱体结构,半径为cm,所述弹簧与阻尼套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阻尼套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弹簧顶端与定位板底部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定位板为等边梯形,所述定位板顶端焊接螺母,且螺母为圆柱体结构,半径为2cm。
进一步地,所述泵轮2通过机身连接导管。
进一步地,所述内环上方设有涡轮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与泵轮外壳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与机身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轮轴栓槽通过机身连接涡轮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减震器,在行驶电动汽车进行换挡时,换挡的震动力过大,则通过减震器中的弹簧进行减压,降低换挡时的震动力,阻尼套可以防止弹簧受损,最大化提高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示意图。
图中:机身-1-、泵轮-2-、减震器-3-、拉杆-301-、壳体-302-、阻尼套-303-、弹簧-304-、定位板-305-、螺母-306-、导管-4-、泵轮外壳-5-、涡轮叶片-6-、导轮轴栓槽-7-、散热孔-8-、内环-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其结构包括机身1、泵轮2、减震器3、导管4、泵轮外壳5、涡轮叶片6、导轮轴栓槽7、散热孔8、内环9,所述机身1为圆柱体结构,高为40cm,半径为15cm,所述机身1与泵轮2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泵轮2为圆形,所述导管4贯穿连接机身1,且导管4为圆柱体结构,半径为4cm,所述导管4外部与减震器3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减震器3为长方体结构,高为8cm,长为3cm,宽为2cm,所述机身 1与泵轮外壳5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泵轮外壳5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机身1与涡轮叶片6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涡轮叶片6 为扇形,共设有10以上,所述机身1与导轮轴栓槽7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导轮轴栓槽7为网格状结构,所述机身1上设有散热孔8,散热孔8为长方体结构,高为1cm,长为3cm,宽为1cm,共设有九个且等边大小一致,所述机身1与内环9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内环9为扇形。所述减震器3由拉杆301、壳体302、阻尼套303、弹簧304、定位板 305、螺母306组成,所述壳体302为长方体结构,高为8cm,长为3cm,宽为2cm,所述壳体302焊接拉杆301,且拉杆30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弹簧304与壳体302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弹簧304为圆柱体结构,半径为1cm,所述弹簧304与阻尼套303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阻尼套303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弹簧304顶端与定位板305底部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定位板305为等边梯形,所述定位板305顶端焊接螺母306,且螺母306为圆柱体结构,半径为2cm。
本专利所说的定位板305固定弹簧,防止弹簧限位,所述壳体302抗压性强。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首先采用导管4连接减震器3,定位板 305固定弹簧,防止弹簧限位,壳体302抗压性强,在行驶电动汽车进行换挡时,换挡的震动力过大,则通过减震器3中的弹簧304进行减压,降低换挡时的震动力,阻尼套303可以防止弹簧304受损,最大化提高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机身1、泵轮2、减震器3、导管4、泵轮外壳5、涡轮叶片6、导轮轴栓槽7、散热孔8、内环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电动汽车换挡时,由于震动力过大容易造成零件松动,严重威胁到行驶人员的身体安全,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够在行驶电动汽车进行换挡时,换挡的震动力过大,则通过减震器中的弹簧进行减压,降低换挡时的震动力,阻尼套可以防止弹簧受损,最大化提高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减震器3由拉杆301、壳体302、阻尼套303、弹簧304、定位板 305、螺母306组成,所述壳体302为3为长方体结构,高为8cm,长为3cm,宽为2cm,所述壳体302焊接拉杆301,且拉杆30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弹簧304与壳体302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弹簧304为圆柱体结构,半径为1cm,所述弹簧304与阻尼套303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阻尼套303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弹簧304顶端与定位板305底部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定位板305为等边梯形,所述定位板305顶端焊接螺母306,且螺母306为圆柱体结构,半径为2c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其结构包括机身(1)、泵轮(2)、减震器(3)、导管(4)、泵轮外壳(5)、涡轮叶片(6)、导轮轴栓槽(7)、散热孔(8)、内环(9),所述机身(1)为圆柱体结构,高为40cm,半径为15cm,所述机身(1)与泵轮(2)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泵轮(2)为圆形,所述导管(4)贯穿连接机身(1),且导管(4)为圆柱体结构,半径为4cm,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管(4)外部与减震器(3)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减震器(3)为长方体结构,高为8cm,长为3cm,宽为2cm,所述机身(1)与泵轮外壳(5)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泵轮外壳(5)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机身(1)与涡轮叶片(6)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涡轮叶片(6)为扇形,共设有10以上,所述机身(1)与导轮轴栓槽(7)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导轮轴栓槽(7)为网格状结构,所述机身(1)上设有散热孔(8),散热孔(8)为长方体结构,高为1cm,长为3cm,宽为1cm,共设有九个且等边大小一致,所述机身(1)与内环(9)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内环(9)为扇形;
所述减震器(3)由拉杆(301)、壳体(302)、阻尼套(303)、弹簧(304)、定位板(305)、螺母(306)组成,所述壳体(302)为长方体结构,高为8cm,长为3cm,宽为2cm,所述壳体(302)焊接拉杆(301),且拉杆(30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弹簧(304)与壳体(302)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弹簧(304)为圆柱体结构,半径为1cm,所述弹簧(304)与阻尼套(303)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阻尼套(303)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弹簧(304)顶端与定位板(305)底部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定位板(305)为等边梯形,所述定位板(305)顶端焊接螺母(306),且螺母(306)为圆柱体结构,半径为2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轮(2)通过机身(1)连接导管(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9)上方设有涡轮叶片(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4)与泵轮外壳(5)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3)与机身(1)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轴栓槽(7)通过机身(1)连接涡轮叶片(6)。
CN201720889210.XU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28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89210.XU CN207128624U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89210.XU CN207128624U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28624U true CN207128624U (zh) 2018-03-23

Family

ID=61639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8921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28624U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28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6967B (zh) 具有单个致动器的自调节干式双离合器
JP5207925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CN101776142B (zh) 混合动力系和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8790777A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
CN103029558A (zh)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车辆
JP5891926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103423441B (zh) 离合器装置和双速变速箱
CN105358856A (zh) 用于商用车的多离合器装置以及转矩传递装置或离合器
CN109790880A (zh) 三重离合器及其致动器
CN102401105A (zh) 具有离合器的扭矩传递组件
US20160201762A1 (en) Coaxial output motor
CN207128624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驱动装置
CN102918290A (zh) 在用于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箱上的驱动装置
CN202283871U (zh)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车辆
CN102844211A (zh) 混合动力单元及鞍乘型车辆
CN103879285A (zh) 三轮摩托车的双输出变速器
KR102487159B1 (ko) 변속기용 더블 클러치 장치
CN208290943U (zh) 一种电动汽车集成动力装置
CN103032288B (zh) 泵驱动起动装置致动器
CN103591166A (zh) 离合器及车辆变速总成
CN207333681U (zh) 一种汽车换挡助力器
CN102588551B (zh) 矿车用液力传动系统
CN105429366B (zh) 自动变速器电机冷却装置
CN203962774U (zh) 一种干式双离合器
CN104989816B (zh) 一种双输入单输出恒定转速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