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8817U - 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和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和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18817U
CN207118817U CN201720261341.3U CN201720261341U CN207118817U CN 207118817 U CN207118817 U CN 207118817U CN 201720261341 U CN201720261341 U CN 201720261341U CN 207118817 U CN207118817 U CN 207118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cooker
pressure
exhaust
exhaust outlet
po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613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见虎
伍世润
何新华
梅长云
区达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6134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18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18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18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和压力锅,其中,压力锅包括锅体以及锅盖,锅盖盖扣在锅体上并与锅体围成密闭的烹饪腔,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排气口,设置在锅盖上;叶轮,位于烹饪腔内且与锅盖枢转配合;以及,用于带动叶轮转动的驱动组件;调节装置,设置在锅盖上,连接至少一个排气口;检测装置,设置在锅盖上,连接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排气组件,压力锅开始泄压时,调节一个排气口的排气孔径和/或开启一个排气口,气体由一个排气口泄出,有效的减少了溢锅发生的频率,在泄压后期,压力锅内的压力较小时,液体不易溢出,调节装置调节排气口的孔径和/或开启多个排气口同时泄出,缩短了泄压的时间。

Description

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和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和压力锅。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压力锅完成烹调后仍会有一定压力需要完全泄压后才能打开上盖取出食物,通常采用的一种办法是让锅内食物冷却后压力恢复到大气压时再开盖,但这需要用户等待很长时间,以煮粥为例,等待开盖的时间可能长达40min至60min;而另外一种办法是打开排气口进行排气降压,这种方法的降压时间只需2min至3min,但并不是每种食物都适用,对于粥这类粘度较高的食物,在打开排气口进行快速泄压时,由于粘度过高,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出现较为严重的溢锅现象,溢出量可达到原食物的三分之一,且在快速排气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在烹调粘性食物时能够速开盖且泄压噪音较小的压力锅,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锅。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压力锅包括锅体以及锅盖,锅盖盖扣在锅体上并与锅体围成密闭的烹饪腔,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排气口,设置在锅盖上;叶轮,位于烹饪腔内且与锅盖枢转配合;以及,用于带动叶轮转动的驱动组件;调节装置,设置在锅盖上,连接至少一个排气口;检测装置,设置在锅盖上,连接调节装置;其中,调节装置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锅内部的工作参数来调节至少一个排气口的排气孔径和/或开启至少一个排气口中的一个或几个排气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排气口、叶轮、驱动组件、调节装置和检测装置。通过在烹饪腔内设置与锅盖相枢转配合的叶轮,利用液体与气体的比重不同,使得驱动组件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时,旋转的叶轮产生离心力,液体受到的离心力将远大于气体,使得液体无法通过叶轮,进而由叶轮分离出,而气体能够通过叶轮由至少一个排气口泄出,从而实现了气、液分离,进而实现了压力锅的防溢与快速泄压;进一步地,检测装置检测的工作参数包括压力值或温度值,当检测装置检测到压力锅内部的工作参数达到限定值时,调节装置动作,由于压力锅开始泄压时压力锅内的压力较大,调节一个排气口的排气孔径和/或开启一个排气口,使气体由一个排气口泄出,有效的减少了溢锅发生的频率,在泄压后期,压力锅内的压力较小时,液体不易溢出,为了加快泄压速度,调节装置调节排气口的孔径和/或开启多个排气口同时泄出,缩短了泄压的时间,提高了压力锅的工作效率,减小了能耗;进一步地,叶轮设置在烹饪腔内,使得叶轮旋转时,通过叶轮的液体气泡被搅破,使得气体能够顺畅的经由至少一个排气口排出,从而减小了泄压的噪音,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用户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压力锅,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个排气口的数量为两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排气口,使得压力锅开始泄压时,压力锅内的压力较大,为了保证气、液分离的效果,减少溢锅发生的频率,气体由一个排气口泄出,实现了小孔泄气,有效的实现了压力锅的防溢;在泄压后期,压力锅内的压力较小时,液体不易溢出,为了加快泄压速度,气体可由两个排气口同时泄出,缩短了泄压的时间,提高了压力锅的工作效率,减小了能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个排气口包括: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第一排气口的直径≤第二排气口的直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锅盖上设置排气口直径大小不同的两个排气口,使得压力锅开始泄压时,压力锅内的压力较大,为了保证气、液分离的效果,减少溢锅发生的频率,气体由直径相对较小的第一排气口泄出,实现了小孔泄气,有效的实现了压力锅的防溢;进一步地,当压力锅内的压力下降到第一限定值时,压力锅内的气体压力减小,液体上溢的频率相对较小,气体改由直径相对较大的第二排气口泄出,直至泄气完成,有效的实现了压力锅的防溢的同时缩短了泄气的时间;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缩短泄压时间可以再设定压力的第二限定值,当压力锅内的压力下降到第二限定值时,气体由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同时泄出,直至泄气完成,进而大大缩短了压力锅整体的泄压时间。通过在锅盖上设置排气口直径大小相同的两个排气口,使得压力锅开始泄压时,压力锅内的压力较大,为了保证气、液分离的效果,减少溢锅发生的频率,气体由第一排气口或第二排气口中的任一个泄出,实现了小孔泄气,有效的实现了压力锅的防溢;进一步地,当压力锅内的压力下降到第三限定值时,压力锅内的气体压力减小,液体上溢的频率相对较小,气体改由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同时泄出,有效的实现了压力锅的防溢的同时缩短了泄气的时间,实现了压力锅的快速开启,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装置为压力检测装置或温度检测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测装置为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烹饪腔内的压力,当压力达到限定值时,至少一个排气口动作,进而实现泄压;进一步地,检测装置为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烹饪腔内的温度,并将温度转化为压力值来检测测量,当烹饪腔内的压力达到限定值时,至少一个排气口动作,进而实现泄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叶轮的转动轴线与锅体的中心轴线平行或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叶轮的转动轴线设置为与锅体的中心轴线相平行或重合,使得叶轮能够垂直于排气口排气方向旋转,进而使得叶轮旋转方向能够垂直于气流流动方向,能够更好地实现气、液分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轴,设置在锅盖上;叶轮同步联接在转动轴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叶轮通过转动轴连接在锅盖上,使得叶轮能够顺畅的旋转,并且该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所需材料少,装配效率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机,设置在锅盖上,位于密闭的烹饪腔外侧,电机设置有输出轴;锅盖上设置有通孔,转动轴穿设于通孔与输出轴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电机驱动叶轮旋转,保证了叶轮的旋转速度,能够有效地保证叶轮分离气、液以及固体的混合物的分离效果,并将电机设置在锅盖上方,对电机进行保护,避免电机与液体接触,造成损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孔与转动轴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通孔与转动轴之间设置密封件,以保证烹饪腔的密闭性,保证压力锅能够正常使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还包括:导流罩,设置在锅盖内,导流罩呈环形;其中,叶轮的上表面、导流罩的内壁以及锅盖的内表面共同围成一腔体,至少一个排气口由腔体导通至外部环境。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叶轮的上表面、环形导流罩的内壁以及锅盖的内表面形成腔体,叶轮在该腔体的进气口处旋转,在打开至少一个排气口进行排气时,烹饪产生的水蒸汽以及气泡只能先经过叶轮进入腔体、而后再经由至少一个排气口排出,在水蒸汽以及气泡经过叶轮时,叶轮的高速转动使气泡破碎,破泡后产生的水附着在叶轮上,并在叶轮转动产生的较大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向着周缘甩出重新回到烹饪腔内烹饪食物的液面上,水蒸气则可从叶轮的叶片间隙进入到上述腔体,继而从排气口排出,同时,使得叶轮能够远离锅盖内表面,进而能够使得叶轮顺畅的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压力锅,包括:及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力锅,因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因此具有上述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压力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快速排气组件的气、液分离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快速排气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调节块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调节块和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压力锅,10快速排气组件,12锅体,14锅盖,16排气口,162第一排气口,164第二排气口,18导流罩,20叶轮,22转动轴,24电机,242 输出轴,26密封件,28调节块,30电磁阀,32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力锅1的快速排气组件10和压力锅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压力锅1的快速排气组件10,压力锅1包括锅体12以及锅盖14,锅盖14盖扣在锅体12上并与锅体12围成密闭的烹饪腔,压力锅1的快速排气组件10包括:至少一个排气口16,设置在锅盖14上;叶轮20,位于烹饪腔内且与锅盖14枢转配合;以及,用于带动叶轮20转动的驱动组件;调节装置,设置在锅盖14上,连接至少一个排气口16;检测装置,设置在锅盖14上,连接调节装置;其中,调节装置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锅1内部的工作参数来调节至少一个排气口16的排气孔径和/或开启至少一个排气口16 中的一个或几个排气口1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力锅1的快速排气组件10包括:至少一个排气口16、叶轮20和驱动组件、调节装置和检测装置。通过在烹饪腔内设置与锅盖14相枢转配合的叶轮20,利用液体与气体的比重不同,使得驱动组件带动叶轮20高速旋转时,旋转的叶轮20产生离心力,液体受到的离心力将远大于气体,使得液体无法通过叶轮20,进而由叶轮20分离出,而气体能够通过叶轮20由至少一个排气口16泄出,从而实现了气、液分离,进而实现了压力锅1的防溢与快速泄压;进一步地,检测装置检测的工作参数包括压力值或温度值,当检测装置检测到压力锅1内部的工作参数达到限定值时,调节装置动作,由于压力锅1开始泄压时压力锅1内的压力较大,调节一个排气口16的排气孔径和/或开启一个排气口16,使气体由一个排气口16泄出,有效的减少了溢锅发生的频率,在泄压后期,压力锅1内的压力较小时,液体不易溢出,为了加快泄压速度,调节装置调节排气口的孔径和/或开启多个排气口16同时泄出,缩短了泄压的时间,提高了压力锅1的工作效率,减小了能耗;进一步地,叶轮20设置在烹饪腔内,使得叶轮20旋转时,通过叶轮20的液体气泡被搅破,使得气体能够顺畅的经由至少一个排气口16排出,从而减小了泄压的噪音,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用户体验。
在具体实施例中,叶轮20可以设置在锅盖14中心位置,也可以设置在锅盖14的周边位置。
在采用压力锅1煮粥等粘稠类食物时,用排气方式降压会出现溢锅现象的原因是在压力条件下烹调,粥的温度会超过100℃,使得食物处于过热状态,此时打开排气口16,粥内的极小气泡就会迅速膨胀变大,形成爆沸状态,而在爆沸的状态下,气泡会携液体以及食物微粒往排气口16方向流动,最终在排气口16处向外喷射,导致溢锅的发生。
如图2所示,箭头方向为气体和液体的循环轨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力锅1的快速排气组件10,其原理为根据离心力公式F=mω^2r,其中, m为质量,ω为角速度,r为半径,在相同的半径和角速度的情况下,质量越大离心力越大,因此,按照这一规律,本实用新型根据高速旋转的方式对比重不同的物质进行分离,在1.5倍大气压(电压力锅1煮粥的压力限值)的条件下,水蒸气的密度为0.84kg/m^3,而水的密度为1000kg/m^3,两者相差超过1000倍,因此,通过高速旋转的方式能够将气体与液体进行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至少一个排气口16的数量为两个。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至少一个排气口16,使得压力锅1开始泄压时,压力锅1内的压力较大,为了保证气、液分离的效果,减少溢锅发生的频率,气体由一个排气口16泄出,实现了小孔泄气,有效的实现了压力锅1的防溢;在泄压后期,压力锅1内的压力较小时,液体不易溢出,为了加快泄压速度,气体可由两个排气口16同时泄出,缩短了泄压的时间,提高了压力锅1的工作效率,减小了能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至少一个排气口16包括:第一排气口162和第二排气口164;第一排气口162的直径≤第二排气口164的直径。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锅盖14上设置排气口16直径大小不同的两个排气口16,使得压力锅1开始泄压时,压力锅1内的压力较大,为了保证气、液分离的效果,减少溢锅发生的频率,气体由直径相对较小的第一排气口162泄出,实现了小孔泄气,有效的实现了压力锅1的防溢;进一步地,当压力锅1内的压力下降到第一限定值时,压力锅1内的气体压力减小,液体上溢的频率相对较小,气体改由直径相对较大的第二排气口164 泄出,直至泄气完成,有效的实现了压力锅1的防溢的同时缩短了泄气的时间;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缩短泄压时间可以再设定压力的第二限定值,当压力锅1内的压力下降到第二限定值时,气体由第一排气口162和第二排气口164同时泄出,直至泄气完成,进而大大缩短了压力锅1整体的泄压时间。通过在锅盖14上设置排气口16直径大小相同的两个排气口16,使得压力锅1开始泄压时,压力锅1内的压力较大,为了保证气、液分离的效果,减少溢锅发生的频率,气体由第一排气口162或第二排气口164 中的任一个泄出,实现了小孔泄气,有效的实现了压力锅1的防溢;进一步地,当压力锅1内的压力下降到第三限定值时,压力锅1内的气体压力减小,液体上溢的频率相对较小,气体改由第一排气口162和第二排气口 164同时泄出,有效的实现了压力锅1的防溢的同时缩短了泄气的时间,实现了压力锅1的快速开启,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检测装置为压力检测装置或温度检测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装置为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烹饪腔内的压力,当压力达到限定值时,至少一个排气口16动作,进而实现泄压;进一步地,检测装置为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烹饪腔内的温度,并将温度转化为压力值来检测测量,当烹饪腔内的压力达到限定值时,至少一个排气口16动作,进而实现泄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叶轮20的转动轴22线与锅体12的中心轴线平行或重合。
在该实施例中,将叶轮20的转动轴22线设置为与锅体12的中心轴线相平行或重合,使得叶轮20能够垂直于排气口16排气方向旋转,进而使得叶轮20旋转方向能够垂直于气流流动方向,能够更好地实现气、液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轴22,设置在锅盖14上;叶轮20同步联接在转动轴22上。
在该实施例中,叶轮20通过转动轴22连接在锅盖14上,使得叶轮 20能够顺畅的旋转,并且该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所需材料少,装配效率高。
在具体实施例中,转动轴22与锅盖14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机24,设置在锅盖14上,位于密闭的烹饪腔外侧,电机24 设置有输出轴242;锅盖14上设置有通孔,转动轴22穿设于通孔与输出轴242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电机24驱动叶轮20旋转,保证了叶轮20的旋转速度,能够有效地保证叶轮20分离气、液以及固体的混合物的分离效果,并将电机24设置在锅盖14上方,对电机24进行保护,避免电机24与液体接触,造成损坏。
进一步地,叶轮20的旋转动力也可以由烹饪腔内部与外界之间的压力差提供。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也可以是设置在锅盖14和/或烹饪腔内的气路或通道,在内外存在压力差的情况下,通过蒸汽的流动来驱动叶轮20转动,总之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只要能够使叶轮20转动以产生离心力即可。
在具体实施例中,转动轴22与输出轴242也可以设置为分体式结构,转动轴22与输出轴242直接也可以采用万向节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通孔与转动轴 22之间设置有密封件26。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通孔与转动轴22之间设置密封件26,以保证烹饪腔的密闭性,保证压力锅1能够正常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压力锅 1的快速排气组件10还包括:导流罩18,设置在锅盖14内,导流罩18呈环形;其中,叶轮20的上表面、导流罩18的内壁以及锅盖14的内表面共同围成一腔体,至少一个排气口16由腔体导通至外部环境。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叶轮20的上表面、环形导流罩18的内壁以及锅盖14的内表面形成腔体,叶轮20在该腔体的进气口处旋转,在打开至少一个排气口16进行排气时,烹饪产生的水蒸汽以及气泡只能先经过叶轮 20进入腔体、而后再经由至少一个排气口16排出,在水蒸汽以及气泡经过叶轮20时,叶轮20的高速转动使气泡破碎,破泡后产生的水附着在叶轮20上,并在叶轮20转动产生的较大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向着周缘甩出重新回到烹饪腔内烹饪食物的液面上,水蒸气则可从叶轮20的叶片间隙进入到上述腔体,继而从排气口16排出,同时,使得叶轮20能够远离锅盖14 内表面,进而能够使得叶轮20顺畅的旋转。
在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组件来防止气、液混合物不经过叶轮20直接流到排气口16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导流罩 18的垂直于锅盖14方向的纵向截面形状为矩形。
其中,优选地,将导流罩18的形状设置为圆柱形,该种导流罩18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提升了生产效率。
其中,优选地,将导流罩18的形状设置为圆台形,该种导流罩18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提升了生产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将导流罩 18设置为上大下小的结构,使导流罩18、锅盖14以及叶轮20共同围成的腔体呈由下至上空间逐渐增大的腔体,在利用叶轮20对汽泡进行汽液分离处理后,蒸汽在上升的过程中,空间逐渐增大,使蒸汽更易于向上运动,避免了叶轮20高速转动与蒸汽作用而产生较大的噪音。
在具体实施例中,导流罩18可以采用任一几何形状。
具体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排气口16的数量为1个,通过设置一个排气口16,使得压力锅1开始泄压时,压力锅1内的压力较大,为了保证气、液分离的效果,减少溢锅发生的频率,调节装置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锅1内部的工作参数来调小排气口16的排气孔径,气体由该排气口 16泄出,实现了小孔泄气,有效的实现了压力锅1的防溢;在泄压后期,压力锅1内的压力较小时,液体不易溢出,为了加快泄压速度,调节装置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锅1内部的工作参数来调大排气口16的排气孔径,气体由该排气口16泄出,缩短了泄压的时间,提高了压力锅1的工作效率,减小了能耗。
具体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排气口16的数量为多个,通过设置多个排气口16,使得压力锅1开始泄压时,压力锅1内的压力较大,为了保证气、液分离的效果,减少溢锅发生的频率,调节装置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锅1内部的工作参数开启其中一个排气口16并相应的调小该排气口16的排气孔径,气体由该排气口16泄出,实现了小孔泄气,有效的实现了压力锅1的防溢;在泄压后期,压力锅1内的压力较小时,液体不易溢出,为了加快泄压速度,调节装置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锅1内部的工作参数来开启其余多个排气口16并将所有排气口16的排气孔径调整到最大,气体由多个排气口16同时泄出,缩短了泄压的时间,提高了压力锅 1的工作效率,减小了能耗。
具体实施例中,调节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挡板,挡板与驱动组件相连接,挡板盖设在一个排气口16上,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盖板相对于排气口 16的运动。压力锅1开始工作时,为了保证气密性,盖板完全盖设在排气口16上,压力锅1开始泄压时,压力锅1内的压力较大,为了保证气、液分离的效果,减少溢锅发生的频率,调节装置动作,驱动组件驱动盖板运动,打开排气口16,使得打开的排气口16面积≤0.6排气口16面积,气体由该排气口16泄出,实现了小孔泄气,有效的实现了压力锅1的防溢;在泄压后期,压力锅1内的压力较小时,液体不易溢出,为了加快泄压速度,调节装置动作,驱动组件驱动盖板运动,排气口16被全部打开,气体由该排气口16泄出,缩短了泄压的时间,提高了压力锅1的工作效率,减小了能耗。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箭头方向为调节块28的运动方向,至少一个排气口16的数量是两个,分别为第一排气口162和第二排气口 164,第二排气口164的直径大于第一排气口162的直径,调节装置包括电磁阀30和调节块28。电磁阀30用于驱动调节块28相对于排气口16的运动。压力锅1开始工作时,为了保证气密性,电磁阀30驱动调节块28分别进入到第一排气口162和第二排气口164内,使得第一排气口162和第二排气口164同时处于密闭状态,压力锅1开始泄压时,压力锅1内的压力较大,为了保证气、液分离的效果,减少溢锅发生的频率,电磁阀30 动作进而驱动第一排气口162或第二排气口164内的调节块28向上运动,打开第一排气口162或第二排气口164,使得打开的排气口16面积≤0.6排气口16面积,气体由该排气口16泄出,实现了小孔泄气,有效的实现了压力锅1的防溢;在泄压后期,压力锅1内的压力较小时,液体不易溢出,为了加快泄压速度,电磁阀30驱动调节块28向上运动,第一排气口162 和第二排气口164全部被打开,气体由第一排气口162和第二排气口164 同时泄出,缩短了泄压的时间,提高了压力锅1的工作效率,减小了能耗。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调节块28朝向排气口16的一端呈锥状,便于调节块28相对于排气口16的运动,通过驱动调节块28相对于排气口 16的离开或插入,进而实现打开或密封排气口16的目的。调节块28的形状并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可密封和打开排气口16的形状。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垂直方向的箭头指示调节块28的运动方向,水平方向的箭头指示定位块32的运动方向。调节装置包括驱动组件、调节块28和定位块32。定位块32是阶梯定位块32,调节块28穿过定位块32使得调节块28抵设在定位块32的阶梯面上,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定位块32在水平方向运动以此驱动调节块28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进而实现调节块28相对于排气口16的打开或密封。定位块32的形状并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可以驱动调节块28相对于排气口16运动的形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压力锅1,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力锅1的快速排气组件1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力锅1,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力锅1 的快速排气组件10,因此具有上述压力锅1的快速排气组件1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电机24带动叶轮20转动,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可实现方案中,也可以利用其他能够带动叶轮20转动的机构,例如旋转气缸或者是风力驱动机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驱动组件所实现的功能在现有技术中选择带动叶轮20转动的机构,在这里不做过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所述压力锅包括锅体以及锅盖,所述锅盖盖扣在所述锅体上并与所述锅体围成密闭的烹饪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排气口,设置在所述锅盖上;
叶轮,位于所述烹饪腔内且与所述锅盖枢转配合;以及,
用于带动所述叶轮转动的驱动组件;
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锅盖上,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口;
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锅盖上,连接所述调节装置;
其中,所述调节装置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压力锅内部的工作参数来调节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口的排气孔径和/或开启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口中的一个或几个排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口的数量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口包括: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
所述第一排气口的直径≤所述第二排气口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装置为压力检测装置或温度检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锅体的中心轴线平行或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转动轴,设置在所述锅盖上;
所述叶轮同步联接在所述转动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电机,设置在所述锅盖上,位于所述密闭的烹饪腔外侧,所述电机设置有输出轴;
所述锅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通孔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与所述转动轴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流罩,设置在所述锅盖内,所述导流罩呈环形;
其中,所述叶轮的上表面、所述导流罩的内壁以及所述锅盖的内表面共同围成一腔体,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口由所述腔体导通至外部环境。
10.一种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
CN201720261341.3U 2017-03-17 2017-03-17 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和压力锅 Active CN207118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61341.3U CN207118817U (zh) 2017-03-17 2017-03-17 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和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61341.3U CN207118817U (zh) 2017-03-17 2017-03-17 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和压力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18817U true CN207118817U (zh) 2018-03-20

Family

ID=61614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61341.3U Active CN207118817U (zh) 2017-03-17 2017-03-17 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和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18817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5215A (zh) * 2019-05-07 2019-07-19 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压力锅快速泄压机构及控制方法
CN110859490A (zh) * 2018-08-27 2020-03-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真空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97502A (zh) * 2019-12-31 2020-03-24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具有三重保护安全系统的压力锅
CN112075852A (zh) * 2020-08-28 2020-12-1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排气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烤箱
CN115363420A (zh) * 2022-08-23 2022-11-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泄压功能故障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烹饪器具
CN115778170A (zh) * 2022-11-14 2023-03-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控制方法、电压力煲、设备和介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9490A (zh) * 2018-08-27 2020-03-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真空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25215A (zh) * 2019-05-07 2019-07-19 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压力锅快速泄压机构及控制方法
CN110897502A (zh) * 2019-12-31 2020-03-24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具有三重保护安全系统的压力锅
CN112075852A (zh) * 2020-08-28 2020-12-1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排气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烤箱
CN112075852B (zh) * 2020-08-28 2021-12-1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排气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烤箱
CN115363420A (zh) * 2022-08-23 2022-11-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泄压功能故障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烹饪器具
CN115363420B (zh) * 2022-08-23 2023-04-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泄压功能故障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烹饪器具
CN115778170A (zh) * 2022-11-14 2023-03-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控制方法、电压力煲、设备和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18817U (zh) 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和压力锅
CN108324096A (zh) 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及压力锅
CN103349500B (zh) 电压力锅用压力控制阀门
JP3211968U (ja) 改良された蒸気経路構造を持つフードプロセッサ
CN104783651B (zh) 蒸汽加热式食物料理机
CN104235060A (zh) 一种开放式水泵的叶轮
CN206723092U (zh) 风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06822507U (zh) 压力锅的快速排气组件及压力锅
CN106195278B (zh) 一种高速冷风机用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CN107242817A (zh) 一种多功能加热搅拌料理机
CN208791592U (zh) 一种用于芝麻的炒制装置
KR20120006445U (ko) 반죽용 스팀 펀칭기
CN205361150U (zh) 液体搅拌装置
CN210815273U (zh) 一种硫化反应罐
CN207212674U (zh) 一种高出水率耐空转离心水泵
CN205994365U (zh) 一种豆浆搅拌机
CN209083689U (zh) 安装螺旋注水槽进行降温的船舶压缩机转子轴
CN106983350B (zh) 一种食品加工设备与方法
CN208590938U (zh) 食物料理机
CN104521870B (zh) 空心柱式曝气装置
CN207475352U (zh) 一种沙冰机的马达过热保护装置
CN203407886U (zh) 电压力锅用压力控制阀门
CN207721724U (zh) 多功能加热搅拌料理机
CN208598217U (zh) 一种真空保鲜的搅拌机
CN220069511U (zh) 一种具有防水蒸汽外溢壶盖结构的电热水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