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02910U - 一种电除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除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02910U
CN207102910U CN201721440315.3U CN201721440315U CN207102910U CN 207102910 U CN207102910 U CN 207102910U CN 201721440315 U CN201721440315 U CN 201721440315U CN 207102910 U CN207102910 U CN 207102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 barrel
flue gas
hinged joint
acupuncture
electric precipi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403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耀亮
陈旭荣
赖毅强
张原�
林春源
王建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Drag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ujian Longking Desulphurization & Denitrific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Drag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ujian Longking Desulphurization & Denitrific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Drag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ujian Longking Desulphurization & Denitrific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Drag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403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02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02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02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除尘器,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直筒体,第一直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供烟气进入的烟气进口;设置在第一直筒体内的一级电除尘机构;与第一直筒体平行设置的第二直筒体,第二直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供烟气流出的烟气出口,第一直筒体和第二直筒体内均设置有电场区;设置在第二直筒体内的二级电除尘机构;连接第一直筒体底端与第二直筒体底端的连接弯头,连接弯头具有使第一直筒体输出的烟气流入第二直筒体的烟气通道;设置在连接弯头底部的储灰槽。本实用新型对烟气实现了两级电除尘,并在两级电除尘之间实现气固分离,避免了一级电除尘除下的粉尘随烟气夹带进入二级电除尘,所以能够避免造成二次扬尘,进而提高了除尘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除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除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在浮法玻璃工业、有色冶炼工业等领域,窑炉出口烟气温度高达400℃以上,粉尘粒径超细(亚微米级)且容易吸潮,造成粉尘极易粘结、设备容易堵塞,影响窑炉后余热锅炉及脱硫脱硝装置的正常运行。目前的处理方法是在窑炉出口烟气中喷入定量的调质剂,使超细粉尘团聚成较大颗粒,从而降低粉尘的表面能和黏附性,再经电除尘器清除。对于一些高硫的烟气,选用合适的调质剂还可以达到一定的脱硫效果,但由此带来的是粉尘浓度的增加,对电除尘器的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板卧式电除尘器的阴极采用线体式极线,阳极采用极板,极板一般制成长条状,通过多块板搭扣拼接形成一个板排,板排下部设置有振打杆,除尘器的壳体底梁处设置有振打轴,振打轴与振打锤固定连接,振打锤与振打杆相对设置;工作时,通过振打轴带动振打锤敲击在振打杆上,进而将板排上的粉尘振打下来。
但是,烟气通过上述板卧式静电除尘器时呈水平进出,从极线和极板上振打下来的粉尘在自重作用下垂直下落的过程中容易被水平气流夹带,造成二次扬尘,影响了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除尘器,以提高除尘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除尘器,包括:
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直筒体,所述第一直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供烟气进入的烟气进口;
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筒体内的一级电除尘机构;
与所述第一直筒体平行设置的第二直筒体,所述第二直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供烟气流出的烟气出口,所述第一直筒体和所述第二直筒体内均设置有电场区;
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筒体内的二级电除尘机构;
连接所述第一直筒体底端与所述第二直筒体底端的连接弯头,所述连接弯头具有使所述第一直筒体输出的烟气流入所述第二直筒体的烟气通道;
设置在所述连接弯头底部的储灰槽。
优选的,上述电除尘器中,所述一级电除尘机构与所述二级除尘机构的结构相同;
所述一级电除尘机构包括:
供烟气穿过的多个管状阳极,所述管状阳极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电场区;
设置在所述管状阳极的轴线处的多个星型针刺线,所述星型针刺线与所述管状阳极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星型针刺线与高压电源电连接;
用于清除所述管状阳极上和所述星型针刺线上的粉尘的振打装置,所述振打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筒体的外部。
优选的,上述电除尘器中,所述星型针刺线包括圆钢线体和沿所述圆钢线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在所述圆钢线体上的多个针刺层,所述针刺层均包括沿所述圆钢线体径向设置的多个针刺,所述针刺沿所述圆钢线体的周向等角度均匀布置。
优选的,上述电除尘器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弯头内的迷宫型粉尘拦截装置。
优选的,上述电除尘器中,所述迷宫型粉尘拦截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层折叶和第二层折叶,两者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并包括多个阻挡折叶,相邻的两个所述阻挡折叶之间均具有供烟气通过的间隙;
其中,所述第一层折叶的阻挡折叶与所述第二层折叶的阻挡折叶交错设置。
优选的,上述电除尘器中,所述阻挡折叶为直角折叶,所述直角折叶的开口朝向迎烟气侧且角平分线沿水平方向设置。
优选的,上述电除尘器中,所述连接弯头包括:
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直筒体段,所述迷宫型粉尘拦截装置设置在所述水平筒体段;
连接所述水平直筒体段与所述第一直筒体的第一弧形筒体段;
连接所述水平直筒体段与所述第二直筒体的第二弧形筒体段。
优选的,上述电除尘器中,所述储灰槽下方连接有排灰装置。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除尘器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直筒体,第一直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供烟气进入的烟气进口;设置在第一直筒体内的一级电除尘机构;与第一直筒体平行设置的第二直筒体,第二直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供烟气流出的烟气出口,第一直筒体和第二直筒体内均设置有电场区;设置在第二直筒体内的二级电除尘机构;连接第一直筒体底端与第二直筒体底端的连接弯头,连接弯头具有使第一直筒体输出的烟气流入第二直筒体的烟气通道;设置在连接弯头底部的储灰槽。
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器应用时,烟气由第一直筒体顶部的烟气进口引入,首先经过第一直筒体内部的电场区,利用一级电除尘机构对烟气形成一级电除尘,烟气由上而下,有利于高浓度粉尘的自沉降,提高了电除尘的收尘效果;接着经由一级电除尘处理后的烟气在连接弯头的烟气通道内实现气固分离,形成机械式收尘,分离出来的灰尘进入储灰槽;最后烟气经过第二直筒体内部的电场区,利用二级电除尘机构对烟气形成二级电除尘,烟气由下而上从第二直筒体顶部的烟气出口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烟气实现了两级电除尘,并在两级电除尘之间实现气固分离,避免了一级电除尘除下的粉尘随烟气夹带进入二级电除尘,所以能够避免造成二次扬尘,进而提高了除尘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除尘器的主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星型针刺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1中B-B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迷宫型粉尘拦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除尘器,提高了除尘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除尘器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直筒体1,第一直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供烟气进入的烟气进口11;设置在第一直筒体1内的一级电除尘机构;与第一直筒体1平行设置的第二直筒体2,第二直筒体2的顶部设置有供烟气流出的烟气出口21,第一直筒体1和第二直筒体2内均设置有电场区;设置在第二直筒体2内的二级电除尘机构;连接第一直筒体1底端与第二直筒体2底端的连接弯头3,连接弯头3具有使第一直筒体1输出的烟气流入第二直筒体2的烟气通道;设置在连接弯头3底部的储灰槽5。
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器由两个直筒体和连接弯头3形成U型结构,符合工业窑炉及其烟道布置的流线形设计特点,流场分布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器应用时,烟气由第一直筒体1顶部的烟气进口11引入,首先经过第一直筒体1内部的电场区,利用一级电除尘机构对烟气形成一级电除尘,烟气由上而下,有利于高浓度粉尘的自沉降,提高了电除尘的收尘效果;接着经由一级电除尘处理后的烟气在连接弯头3的烟气通道内实现气固分离,形成机械式收尘,分离出来的灰尘进入储灰槽5;最后烟气经过第二直筒体2内部的电场区,利用二级电除尘机构对烟气形成二级电除尘,烟气由下而上从第二直筒体2顶部的烟气出口21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烟气实现了两级电除尘,并在两级电除尘之间实现气固分离,避免了一级电除尘除下的粉尘随烟气夹带进入二级电除尘,所以能够避免造成二次扬尘,进而提高了除尘效率。
优选的,一级电除尘机构与二级除尘机构的结构相同,简化了结构,便于加工;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一级电除尘机构与二级除尘机构的结构也可以不同,只要能实现电除尘的结构均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仅对其中的一级电除尘机构进行描述。
一级电除尘机构包括供烟气穿过的多个管状阳极6,管状阳极6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电场区;设置在管状阳极6的轴线处的多个星型针刺线7,星型针刺线7与管状阳极6一一对应设置,星型针刺线7与高压电源电连接;用于清除管状阳极6上和星型针刺线7上的粉尘的振打装置,振打装置设置在第一直筒体1的外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星型针刺线7与管状阳极6形成的同心圆极配形式,具有电晕强度高、电流密度分布均匀的优点。
通电后,星型针刺线7的针刺72会产生负高压的电晕,使其附近空气电离,产生负离子吸附在粉尘上,在电场力作用下,粉尘向阳极移动并沉积在管状阳极6上,由于阳极接地,所以粉尘沉积在阳极后失去电荷,在振打装置的振打作用下掉落,实现电除尘。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阳极为管状,高温抗变形能力较强,极管因高温膨胀引起的变形量较小,可防止因高温膨胀引起的极距变化等问题,从而提高了电除尘器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了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如图3-4所示,星型针刺线7包括圆钢线体71和沿圆钢线体7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在圆钢线体71上的多个针刺层,针刺层均包括沿圆钢线体71径向设置的多个针刺72,针刺72沿圆钢线体71的周向等角度均匀布置。针刺72在圆钢线体71上均匀设置,保证了除尘的均匀性。针刺72的层数及每层针刺72的个数根据管状阳极6的直径和长度确定,针刺72的长度根据不同运行工况确定,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当然,上述针刺72也可以不均匀设置。
而且上述圆钢线体71的表面光滑,高温工况下抗变形能力强,极距变化小,容易清灰,电场运行可靠性高,且耐腐蚀性能较好,内部构件使用寿命较长。上述圆钢线体71还可以替换为其他金属线体,如铁质线体。
优选的,电除尘器还包括设置在连接弯头3内的迷宫型粉尘拦截装置4。本实用新型通过迷宫型粉尘拦截装置4对从第一直筒体1的电场区振打下来或逃逸出来的粉尘进行捕集,进一步提高了气固分离的效率,有效提高了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包括上述迷宫型粉尘拦截装置4,仅通过振打和重力作用起到收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迷宫型粉尘拦截装置4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层折叶和第二层折叶,两者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并包括多个阻挡折叶41,相邻的两个阻挡折叶41之间均具有供烟气通过的间隙;其中,第一层折叶的阻挡折叶41与第二层折叶的阻挡折叶41交错设置,如图5所示。上述两层折叶之间形成相等的流通面积,能够保证烟气均匀穿过折叶。含尘烟气流至两层错层布置的折叶时,需拐弯绕过折叶,此时,粉尘就被折叶阻挡,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折叶滑落至储灰槽5内。而烟气则从两层折叶之间的间隙绕过。当然,该迷宫型粉尘拦截装置4还可以包括一层或三层折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的,阻挡折叶41为直角折叶,直角折叶的开口朝向迎烟气侧且角平分线沿水平方向设置,该结构的阻挡折叶41的收尘效果较好。上述阻挡折叶41也可以呈波纹状或锯齿状等。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弯头3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直筒体段,迷宫型粉尘拦截装置4设置在水平筒体段;连接水平直筒体段与第一直筒体1的第一弧形筒体段;连接水平直筒体段与第二直筒体2的第二弧形筒体段。该连接弯头3为U形弯头,利用水平筒体段使烟气沿水平方向流动,迷宫型粉尘拦截装置4垂直于烟气流动方向,能够实现较好的收尘效果。当然,上述连接弯头3也可以仅包括水平筒体段,或者与水平方向具有夹角。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储灰槽5下方连接有排灰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储灰槽5收集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粉尘,通过排灰装置将粉尘排出,节省了人力。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不设置排灰装置,在储灰槽5底端设置排灰孔,通过人工清除粉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直筒体(1),所述第一直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供烟气进入的烟气进口(11);
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筒体(1)内的一级电除尘机构;
与所述第一直筒体(1)平行设置的第二直筒体(2),所述第二直筒体(2)的顶部设置有供烟气流出的烟气出口(21),所述第一直筒体(1)和所述第二直筒体(2)内均设置有电场区;
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筒体(2)内的二级电除尘机构;
连接所述第一直筒体(1)底端与所述第二直筒体(2)底端的连接弯头(3),所述连接弯头(3)具有使所述第一直筒体(1)输出的烟气流入所述第二直筒体(2)的烟气通道;
设置在所述连接弯头(3)底部的储灰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电除尘机构与所述二级除尘机构的结构相同;
所述一级电除尘机构包括:
供烟气穿过的多个管状阳极(6),所述管状阳极(6)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电场区;
设置在所述管状阳极(6)的轴线处的多个星型针刺线(7),所述星型针刺线(7)与所述管状阳极(6)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星型针刺线(7)与高压电源电连接;
用于清除所述管状阳极(6)上和所述星型针刺线(7)上的粉尘的振打装置,所述振打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筒体(1)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型针刺线(7)包括圆钢线体(71)和沿所述圆钢线体(7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在所述圆钢线体(71)上的多个针刺层,所述针刺层均包括沿所述圆钢线体(71)径向设置的多个针刺(72),所述针刺(72)沿所述圆钢线体(71)的周向等角度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弯头(3)内的迷宫型粉尘拦截装置(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型粉尘拦截装置(4)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层折叶和第二层折叶,两者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并包括多个阻挡折叶(41),相邻的两个所述阻挡折叶(41)之间均具有供烟气通过的间隙;
其中,所述第一层折叶的阻挡折叶(41)与所述第二层折叶的阻挡折叶(41)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折叶(41)为直角折叶,所述直角折叶的开口朝向迎烟气侧且角平分线沿水平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弯头(3)包括:
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直筒体段,所述迷宫型粉尘拦截装置(4)设置在所述水平筒体段;
连接所述水平直筒体段与所述第一直筒体(1)的第一弧形筒体段;
连接所述水平直筒体段与所述第二直筒体(2)的第二弧形筒体段。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灰槽(5)下方连接有排灰装置。
CN201721440315.3U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电除尘器 Active CN207102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0315.3U CN207102910U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电除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0315.3U CN207102910U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电除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02910U true CN207102910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87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40315.3U Active CN207102910U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电除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029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2241A (zh) * 2017-11-01 2018-01-09 福建龙净脱硫脱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除尘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2241A (zh) * 2017-11-01 2018-01-09 福建龙净脱硫脱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除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7634B (zh) 一种旋流静电耦合高效除尘除雾装置及应用
CN101274305B (zh) 一种袋式集尘极电除尘装置
CN101804383B (zh) 一种微分电除尘器
CN108905485B (zh) 一种绕流与电凝并协同细颗粒物与重金属捕集装置及方法
CN103447153A (zh) 电除尘器
CA2882898C (en) Method for collecting fine particles from flue gases, and a corresponding device and arrangement
WO2016074266A1 (zh) 一种横向极板绕流式湿式电除尘装置及湿式电除尘方法
CN111408478A (zh) 一种电滤耦合实现高温气体中细颗粒物高效脱除的系统及方法
CN108405184B (zh) 一种工业废气细颗粒物脱除装置
CN105413871B (zh) 一种高温电除尘器分区喷淋耦合水膜冲洗清灰工艺与装置
CN107243410B (zh) 一种新型极板电除尘装置
CN207102910U (zh) 一种电除尘器
CN106311468B (zh) 一种降温电凝并装置及方法
CN108380385B (zh) 一种静电与惯性耦合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104190544A (zh) 一种可拆卸式烟气湿式静电除尘除雾装置及应用
CN206631378U (zh) 湿式静电废气处理系统
CN207385713U (zh) 一种高风速耐高温高效静电除尘器
CN206868433U (zh) 一种具有分选功能的电除尘装置
CN203737398U (zh) 一种玻璃窑炉烟气除尘设备
CN111068451B (zh) 一种温湿调控细颗粒物高效脱除的装置及方法
CN107552241A (zh) 一种电除尘器
CN212237746U (zh) 一种电滤耦合实现高温气体中细颗粒物高效脱除的系统
CN105498965B (zh) 一种电除尘器
CN108246507A (zh) 一种新型湿式电除尘装置
CN209512491U (zh) 循环式固体废弃物烘干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