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8133U - 电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98133U CN207098133U CN201720662615.XU CN201720662615U CN207098133U CN 207098133 U CN207098133 U CN 207098133U CN 201720662615 U CN201720662615 U CN 201720662615U CN 207098133 U CN207098133 U CN 2070981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lets
- weld part
- terminal
- ground terminal
- coupler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上端子模块具有上绝缘块及设于上绝缘块的多个上端子,上绝缘块的左右两侧分别凸伸形成一上侧块,多个上端子包括二上接地端子对应两个上侧块,且每一上接地端子部分设于对应的上侧块;下端子模块具有下绝缘块及设于下绝缘块的多个下端子,下绝缘块的左右两侧分别凸伸形成一下侧块,多个下端子包括二下接地端子对应两个下侧块,且每一下接地端子部分设于对应的下侧块;中间屏蔽片设于上端子与下端子之间,上下对应的上侧块与下侧块夹持中间屏蔽片且一起设于绝缘本体。增加了上、下侧块分别对应连接于上、下绝缘块的强度,如此在成型或组装过程中,上、下侧块不易从上、下绝缘块上断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增加端子模块强度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绝缘本体、一上端子模块、一下端子模块及一中间屏蔽片,上端子模块具有一上绝缘块及设于上绝缘块的多个上端子,上绝缘块的左右两侧分别凸伸形成一上侧块,多个上端子包括位于相对最外侧的二上接地端子,且两个上接地端子在对应上侧块的位置处设于两个上侧块之间,每一上端子具有一上焊接部位于上侧块的后方且显露于上绝缘块的后端;下端子模块具有一下绝缘块及设于下绝缘块的多个下端子,下绝缘块的左右两侧分别凸伸形成一下侧块,多个下端子包括位于相对最外侧的二下接地端子,且两个下接地端子在对应下侧块的位置处设于两个下侧块之间,每一下端子具有一下焊接部位于下侧块的后方且显露于下绝缘块的后端;中间屏蔽片设于上端子与下端子之间,上下对应设置的上侧块之间与下侧块夹持中间屏蔽片且一起设于绝缘本体。
在上述结构中,不管上端子模块、下端子模块与中间屏蔽片是组装或者镶埋成型于绝缘本体,上侧块与下侧块均用于固持定位,由于电连接器组件的小型化发展,使得各结构均较小,如此上侧块与下侧块对应也设计较小,因此上侧块与下侧块的结构强度也不大,易在组装过程或者镶埋成型过程中,从上绝缘块断裂开或从下绝缘块断裂开。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组件,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增加端子模块强度的电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一上端子模块,具有一上绝缘块及设于所述上绝缘块的多个上端子,所述上绝缘块的左右两侧分别凸伸形成一上侧块,多个所述上端子包括二上接地端子对应两个所述上侧块,且每一所述上接地端子部分设于对应的所述上侧块;一下端子模块,具有一下绝缘块及设于所述下绝缘块的多个下端子,所述下绝缘块的左右两侧分别凸伸形成一下侧块,多个所述下端子包括二下接地端子对应两个所述下侧块,且每一所述下接地端子部分设于对应的所述下侧块;一中间屏蔽片,设于所述上端子与所述下端子之间,上下对应的所述上侧块与所述下侧块夹持所述中间屏蔽片且一起设于所述绝缘本体。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向前凹设形成一装设空间,所述上绝缘块与所述下绝缘块对应安装于所述装设空间,所述装设空间包括一中间槽及位于所述中间槽左右两侧的二固持槽,所述固持槽与所述中间槽连通设置,所述上侧块与所述下侧块分别至少部分固持于对应的所述固持槽。
进一步,所述中间屏蔽片延伸入所述固持槽。
进一步,所述固持槽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中间槽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
进一步,多个所述上端子包括与每一所述上接地端子相邻设置的一上信号端子,所述上信号端子部分设于对应的所述上侧块,多个所述下端子包括与每一所述下接地端子相邻设置的一下信号端子,所述下信号端子部分设于对应的所述下侧块。
进一步,所述上接地端子具有固定于所述上绝缘块的一上连接部、向前凸伸出所述上绝缘块前端的一上接触部及显露于所述上绝缘块后端的一上焊接部,两个所述上接触部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上焊接部之间,所述上接地端子在所述上连接部与所述上焊接部之间设于所述上侧块,所述下接地端子具有固定于所述下绝缘块的一下连接部、向前凸伸出所述下绝缘块前端的一下接触部及显露于所述下绝缘块后端的一下焊接部,两个所述下接触部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下焊接部之间,所述下接地端子在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下焊接部之间设于所述下侧块。
进一步,所述上焊接部在左右方向上露出所述上绝缘块,所述下焊接部在左右方向上露出所述下绝缘块。
进一步,所述上焊接部与所述下焊接部分别在左右方向上凸出所述中间屏蔽片设置。
进一步,所述上接地端子具有位于所述上连接部与所述上焊接部之间的一上弯折部,所述上弯折部使所述上焊接部相对所述上连接部向所述中间屏蔽片偏移,所述下接地端子具有位于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下焊接部之间的一下弯折部,所述下弯折部使所述下焊接部相对所述下连接部向所述中间屏蔽片偏移。
进一步,所述上接地端子具有位于所述上弯折部与所述上焊接部之间的一上抵接部,所述下接地端子具有位于所述下弯折部与所述下焊接部之间的一下抵接部,所述上抵接部与所述下抵接部分别接触所述中间屏蔽片。
进一步,所述上接地端子具有位于所述上抵接部与所述上焊接部之间的一上转折部,所述上转折部使所述上焊接部与所述上连接部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上抵接部的相对两侧,所述下接地端子具有位于所述下抵接部与所述下焊接部之间的一下转折部,所述下转折部使所述下焊接部与所述下连接部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下抵接部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所述上弯折部与所述上抵接部设于对应的所述上侧块,所述下抵接部设于对应的所述下侧块。
进一步,进一步包括一线缆,所述线缆具有二接地线,上下对应的所述上焊接部与所述下焊接部之间各设有所述接地线,且三者焊接。
进一步,所述上绝缘块后端设有多个上线槽,其中一部分所述上端子的后端对应设于多个所述上线槽,所述下绝缘块后端设有多个下线槽,其中一部分所述下端子的后端对应设于多个所述下线槽。
进一步,所述上绝缘块凸伸形成一上凸缘,所述下绝缘块凸伸形成一下凸缘,所述上端子具有显露于所述上绝缘块后端的一上焊接部,所述下端子具有显露于所述下绝缘块后端的一下焊接部,所述中间屏蔽片向后延伸入所述上焊接部与所述下焊接部之间,所述上凸缘与所述下凸缘彼此相互贴合且分别位于所述中间屏蔽片的后方。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位于其前端的一对接槽,每一所述上端子具有向前凸伸出所述上绝缘块的一上接触部及显露于所述上绝缘块后端的一上焊接部,所述上接触部凸伸入所述对接槽且位于所述对接槽的上侧,每一所述下端子具有向前凸伸出所述下绝缘块的一下接触部及显露于所述下绝缘块后端的一下焊接部,所述下接触部凸伸入所述对接槽且位于所述对接槽的下侧,多个所述上接触部与多个所述下接触部以所述对接槽的中心点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中间屏蔽片的左右两侧向前延伸形成二锁扣臂,所述二锁扣臂位于所述对接槽的左右两侧,每一所述锁扣臂具有凸伸入所述对接槽的一锁扣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上绝缘块的左右两侧分别凸伸形成所述上侧块,所述上接地端子部分设于所述上侧块,所述下绝缘块的左右两侧分别凸伸形成所述下侧块,所述下接地端子部分设于所述下侧块,上下对应设置的所述上侧块与所述下侧块夹持所述中间屏蔽片,且一起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增加了所述上侧块连接于所述上绝缘块的强度,以及所述下侧块连接于所述下绝缘块的强度,如此在所述上绝缘块与下绝缘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时,所述上侧块不易从所述上绝缘块上断裂,所述下侧块不易从所述下绝缘块上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中上端子与下端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中上端子模块与下端子模块夹持中间屏蔽片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上端子、下端子与中间屏蔽片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添加上绝缘块与下绝缘块后沿B-B线只对上绝缘块剖切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立体组合图;
图8为图7以中间屏蔽片上下中点水平剖切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组件100 | 绝缘本体1 | 基部11 | 舌部12 |
装设空间13 | 中间槽131 | 固持槽132 | 固定孔14 |
对接槽15 | 端子槽16 | 限位挡块17 | |
上端子模块2 | 上绝缘块20 | 上基体201 | 上侧块202 |
上线槽203 | 上凸缘204 | 上端子21 | 上接地端子G1 |
上信号端子S1 | 上电源端子P1 | 上连接部211 | 上接触部212 |
上焊接部213 | 上偏折部214 | 上弯折部215 | 上抵接部216 |
上转折部217 | 第一焊接部a1 | 第二焊接部b1 | |
下端子模块3 | 下绝缘块30 | 下基体301 | 下侧块302 |
下线槽303 | 下凸缘304 | 下端子31 | 下接地端子G2 |
下信号端子S2 | 下电源端子P2 | 下连接部311 | 下接触部312 |
下焊接部313 | 下偏折部314 | 下弯折部315 | 下抵接部316 |
下转折部317 | 第三焊接部a2 | 第四焊接部b2 | 第一顶面T1 |
第一底面L1 | 第二底面L2 | ||
中间屏蔽片4 | 本体部41 | 锁扣臂42 | 锁扣部43 |
接地片5 | 接地触点51 | ||
金属壳体6 | 收容腔60 | 插片61 | |
线缆7 | 接地线71 | 电源线72 | 信号线73 |
前后方向X | 左右方向Y | 上下方向Z |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一上端子模块2与一下端子模块3、夹设于所述上端子模块2与所述下端子模块3之间的一中间屏蔽片4、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下两侧的二接地片5、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的一金属壳体6及一线缆7。所述电连接器组件100定义前后方向X、左右方向Y及上下方向Z,前后方向X、左右方向Y及上下方向Z两两相互垂直。
参见图3和图9,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一基部11及自所述基部11向前延伸形成的一舌部12,所述基部11的左右两侧与所述舌部12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圆弧形。所述基部11的后端向前凹设形成一装设空间13,所述装设空间13包括一中间槽131及位于所述中间槽131两侧的二固持槽132,所述固持槽132与所述中间槽131侧向连通设置,换句话说,所述固持槽132与所述中间槽131在左右方向上连通设置,且所述固持槽132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中间槽131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如此可避免因开设所述固持槽132而使所述基部11左右两侧强度不够易受力损坏的问题出现。所述基部11于其上侧与下侧分别设有一固定孔14,所述固定孔14与所述中间槽131上下连通设置。所述舌部12的前端向后凹设形成一对接槽15,所述舌部12还设有分别与所述对接槽15、所述装设空间13连通设置的多个端子槽16,多个所述端子槽16成两排位于所述对接槽15的上下两侧。所述绝缘本体1还具有自所述基部11向后延伸形成的二限位挡块17,所述二限位挡块17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左右两侧。
参见图1、图3和图9,所述上端子模块2具有一上绝缘块20及镶埋于所述上绝缘块20的多个上端子21,多个所述上端子21在左右方向上呈一排设置。所述上绝缘块20具有一上基体201及自所述上基体201的左右两侧分别凸伸形成的一上侧块202,所述上绝缘块20于其后端的上表面凹设形成多个上线槽203,所述上绝缘块20还于其下表面凸伸形成一上凸缘204。所述下端子模块3具有一下绝缘块30及镶埋于所述下绝缘块30的多个下端子31,多个所述下端子31在左右方向上呈一排设置。所述下绝缘块30具有一下基体301及自所述下基体301的左右两侧分别侧向凸伸形成的一下侧块302,且两个所述上侧块202与两个所述下侧块302分别上下对齐设置,所述下绝缘块30于其后端的下表面凹设形成多个下线槽303,所述下绝缘块30还于其上表面凸伸形成一下凸缘304。所述中间屏蔽片4具有位于多个所述上端子21与多个所述下端子31之间的一本体部41及自所述本体部41的左右两侧向前延伸形成的二锁扣臂42,所述二锁扣臂42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左右两侧,每一所述锁扣臂42具有凸伸入所述对接槽15的一锁扣部43。所述中间屏蔽片4夹设于所述上绝缘块20与所述下绝缘块30之间且一起组装于所述装设空间13,其中,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同一侧的所述上侧块202与所述下侧块302上下对齐并夹持所述本体部41,上下对应的所述上侧块202与所述下侧块302分别至少部分固持于所述固持槽132,且所述本体部41延伸入所述固持槽132。所述上凸缘204与所述下凸缘304彼此相互贴合且均位于所述中间屏蔽片4的后方。
参见图2、图3和图8,每一所述上端子21具有固定于所述上绝缘块20的一上连接部211、位于所述上连接部211前端的一上接触部212及位于所述上连接部211后端的一上焊接部213,多个所述上接触部212向前凸伸出所述上绝缘块20且收容于位于所述对接槽15上侧的多个所述端子槽16,多个所述上焊接部213其中一部分对应设于多个所述上线槽203,即所述上焊接部213的数量多于所述上线槽203的数量。每一所述下端子31具有固定于所述下绝缘块30的一下连接部311、位于所述下连接部311前端的一下接触部312及位于所述下连接部311后端的一下焊接部313,多个所述下接触部312向前凸伸出所述上下绝缘块30且收容于位于所述对接槽15下侧的多个所述端子槽16,多个所述下焊接部313其中一部分对应设于多个所述下线槽303,即所述下焊接部313的数量多于所述下线槽303的数量。所述本体部41向后延伸入所述上焊接部213与所述下焊接部313之间。多个所述上接触部212与多个所述下接触部312以所述对接槽15的中心点呈中心对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端子21与所述下端子31分别具有十二根且排布顺序相同,所述上端子21与所述下端子31符合USBType-C的端子排布,排布顺序依次为:接地端子(GND)、高速差分信号端子对(SSTXp1、SSTXn1)、电源端子(Vbus)、侦测端子(CC)、USB2.0低速差分信号端子对(D+、D-)、预留端子(Vconn)、电源端子(Vbus)、高速差分信号端子对(SSTXn1、SSTXp1)、接地端子(GND)。多个所述上端子21与多个所述下端子31上下对齐设置。
参见图2、图3和图6,多个所述上端子21包括二上接地端子G1与位于所述二上接地端子G1之间的二上电源端子P1,多个所述上端子21还包括位于每一相邻所述上接地端子G1与所述上电源端子P1之间的一对上信号端子S1,每一对所述上信号端子S1为传输差分信号的高速端子对,所述二上接地端子G1位于多个所述上端子21的相对最外侧,两个所述上接地端子G1对应两个所述上侧块202的位置,所述上接地端子G1部分设于对应的所述上侧块202,且所述上接地端子G1于其所述上连接部211与所述上焊接部213之间设于所述上侧块202,另外与所述上接地端子G1相邻的所述上信号端子S1也部分设于对应的所述上侧块202。多个所述下端子31包括二下接地端子G2与位于所述二下接地端子G2之间的二下电源端子P2,多个所述下端子31还包括位于每一相邻所述下接地端子G2与所述下电源端子P2之间的一对下信号端子S2,每一对所述下信号端子S2为传输差分信号的高速端子对,所述二下接地端子G2位于多个所述下端子31的相对最外侧,两个所述下接地端子G2对应两个所述下侧块302的位置,所述下接地端子G2部分设于对应的所述下侧块302,且所述下接地端子G2于其所述下连接部311与所述下焊接部313之间设于所述下侧块302,另外与所述下接地端子G2相邻的所述下信号端子S2也部分设于对应的所述下侧块302。
参见图2至图5,所述上接地端子G1与每一所述上信号端子S1分别具有一上偏折部214,所述上偏折部214位于所述上连接部211与所述上焊接部213之间,所述上偏折部214使位于所述上绝缘块20同一侧的所述上接地端子G1、一对所述上信号端子S1三者的所述上焊接部213在左右方向上朝同一方向远离所述上接触部212。所述上接地端子G1与所述上信号端子S1还分别具有位于所述上偏折部214与所述上焊接部213之间的一上弯折部215,所述上弯折部215自所述上偏折部214朝向所述中间屏蔽片4弯折形成,定义所述上接地端子G1的所述上焊接部213为一第一焊接部a1,所述上信号端子S1的所述上焊接部213为一第二焊接部b1,其中,所述上接地端子G1的所述上弯折部215使所述第一焊接部a1相对所述上连接部211朝向所述中间屏蔽片4偏移,所述上信号端子S1的所述上弯折部215使所述第二焊接部b1相对所述上连接部211朝向所述中间屏蔽片4偏移,其中所述第一焊接部a1较所述第二焊接部b1靠近所述中间屏蔽片4设置,通过将所述上信号端子S1的所述第二焊接部b1向所述中间屏蔽片4偏移,使所述上信号端子S1接近所述上接地端子G1,如此可增加所述上接地端子G1对所述上信号端子S1的屏蔽作用。另外,所述上偏折部214与所述上弯折部215均设于对应的所述上侧块202,所述上接地端子G1的所述上弯折部215 与所述上信号端子S1的所述上弯折部215在前后方向上错位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接地端子G1的所述上弯折部215 位于所述上信号端子S1的所述上弯折部215的前方。所述上接地端子G1还具有位于所述上弯折部215与所述第一焊接部a1之间的一上抵接部216及连接于所述上抵接部216与所述第一焊接部a1之间的一上转折部217,所述上抵接部216抵接接触所述本体部41,所述上转折部217使所述第一焊接部a1在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上抵接部216设置,同时所述上转折部217使所述第一焊接部a1与所述上连接部211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上抵接部216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焊接部a1在左右方向上分别凸出所述中间屏蔽片4与所述上绝缘块20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焊接部a1在左右方向上分别完全凸出于所述中间屏蔽片4及所述上绝缘块20,即除了所述第一焊接部a1外的其他所述上焊接部213均设于所述上线槽203。
参见图2至图5,所述下接地端子G2与每一所述下信号端子S2分别具有一下偏折部314,所述下偏折部314位于所述下连接部311与所述下焊接部313之间,所述下偏折部314使位于所述下绝缘块30同一侧的所述下接地端子G2、一对所述下信号端子S2三者的所述下焊接部313在左右方向上朝同一方向远离所述下接触部312。所述下接地端子G2与所述下信号端子S2还分别具有位于所述下偏折部314与所述下焊接部313之间的一下弯折部315,所述下弯折部315自所述下偏折部314朝向所述中间屏蔽片4弯折形成,定义所述下接地端子G2的所述下焊接部313为一第三焊接部a2,所述下信号端子S2的所述下焊接部313为一第四焊接部b2,其中,所述下接地端子G2的所述下弯折部315使所述第三焊接部a2相对所述下连接部311朝向所述中间屏蔽片4偏移,所述下信号端子S2的所述下弯折部315使所述第四焊接部b2相对所述下连接部311朝向所述中间屏蔽片4偏移,其中所述第三焊接部a2较所述第四焊接部b2靠近所述中间屏蔽片4设置,通过将所述下信号端子S2的所述第四焊接部b2向所述中间屏蔽片4偏移,使所述下信号端子S2接近所述下接地端子G2,如此可增加所述下接地端子G2对所述下信号端子S2的屏蔽作用。另外,所述下偏折部314与所述下弯折部315均设于对应的所述下侧块302,所述下接地端子G2的所述下弯折部315 与所述下信号端子S2的所述下弯折部315在前后方向上错位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接地端子G2的所述下弯折部315 位于所述下信号端子S2的所述下弯折部315的前方。所述下接地端子G2还具有位于所述下弯折部315与所述第三焊接部a2之间的一下抵接部316及连接于所述下抵接部316与所述第三焊接部a2之间的一下转折部317,所述下抵接部316抵接接触所述本体部41,所述下转折部217使对应的所述第三焊接部a2在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下抵接部316设置,同时所述下转折部217使所述第三焊接部a2与所述下连接部311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下抵接部316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三焊接部a2在左右方向上分别凸出所述中间屏蔽片4与所述下绝缘块30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焊接部a2在左右方向上分别完全凸出于所述中间屏蔽片4及所述下绝缘块30,即除了所述第三焊接部a2外的其他所述下焊接部313均设于所述下线槽303。
参见图1、图4和图5,所述第一焊接部a1与所述第三焊接部a2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顶面T1与一第一底面L1,其中所述第一底面L1较所述第一顶面T1在上下方向上靠近所述中间屏蔽片4设置,所述第二焊接部b1与所述第四焊接部b2分别具有靠近所述中间屏蔽片4设置的一第二底面L2,不管是在所述中间屏蔽片4上方还是在所述中间屏蔽片4的下方,所述第二底面L2所在平面位于所述第一顶面T1与所述第一底面L1之间,如此可使所述第二焊接部b1与所述第一焊接部a1在上下方向上部分重叠以及使所述第四焊接部b2与所述第三焊接部a2在上下方向上部分重叠,增加所述上接地端子G1对所述上信号端子S1的屏蔽作用,以及增加所述下接地端子G2对所述下信号端子S2的屏蔽作用。另外,上下对齐的所述第一焊接部a1与所述第三焊接部a2位于对应所述限位挡块17的正后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端子模块2和所述下端子模块3两者结构完全相同,如此只需一套模具即可成型所述上端子模块2和所述下端子模块3。
参见图1和图8,所述二接地片5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上下两侧,所述接地片5夹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与所述金属壳体6之间,所述接地片5与所述金属壳体6接触形成接地,每一所述接地片5具有凸伸入所述对接槽15的多个接地触点51,所述接地触点51位于所述上接触部212、所述下接触部312的前方。
参见图1、图3和图7,所述金属壳体6通过抽引工艺形为筒状结构,所述金属壳体6具有一收容腔60用以收容所述绝缘本体1,且所述金属壳体6向后抵接所述限位挡块17,所述锁扣臂42与所述金属壳体6接触形成接地。所述金属壳体6的上下两侧分别朝向所述收容腔60延伸形成二插片61,所述二插片61对应卡持于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侧或下侧的所述固定孔14,使所述金属壳体6不易脱离所述绝缘本体1。
参见图1、图7和图9,所述线缆7具有多个芯线,多个芯线包括二接地线71、二电源线72与多个信号线73。所述接地线71夹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对应侧的所述第一焊接部a1与所述第三焊接部a2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焊接部a1、所述第三焊接部a2及所述中间屏蔽片4一起焊接,使所述上接地端子G1、所述下接地端子G2、所述中间屏蔽片4、所述接地片5、所述金属壳体6及所述接地线71一起形成接地路径。所述电源线72夹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对应侧所述上电源端子P1的所述上焊接部213与所述下电源端子P2的所述下焊接部313之间,且三者焊接在一起。多个所述信号线73于多个所述上线槽203处与多个所述第二焊接部b1焊接,多个所述信号线73于多个所述下线槽303处与多个所述第四焊接部b2焊接。多个所述芯线还具有与剩余其他所述上端子21的所述上焊接部213焊接,以及与剩余其他所述下端子31的所述下焊接部313焊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有下列有益效果:
(1)所述上绝缘块20的左右两侧分别凸伸形成所述上侧块202,所述上接地端子G1部分设于所述上侧块202,所述下绝缘块30的左右两侧分别凸伸形成所述下侧块302,所述下接地端子G2部分设于所述下侧块302,上下对应设置的所述上侧块202与所述下侧块302夹持所述中间屏蔽片4,且一起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增加了所述上侧块202连接于所述上绝缘块20的强度以及所述下侧块302连接于所述下绝缘块30的强度,如此在所述上绝缘块20与下绝缘块30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时,所述上侧块202不易从所述上绝缘块20上断裂,所述下侧块302不易从所述下绝缘块30上断裂。
(2)上下对应设置的所述上侧块202与所述下侧块302分别至少部分固持于对应的所述固持槽132,而所述上接地端子G1部分设于所述上侧块202,所述下接地端子G2部分设于所述下侧块302,所述中间屏蔽片4延伸入所述固持槽132,如此不仅增加了所述上侧块202与所述下侧块302各自的强度,还增加了上下对应设置的所述上侧块202与所述下侧块302以及所述中间屏蔽片4三者构成的整体强度,可使所述上侧块202与所述下侧块302在卡持于所述固持槽132的过程中不易发生断裂。
(3)所述上凸缘204与所述下凸缘304彼此相互贴合,且所述上凸缘204与所述下凸缘304位于所述中间屏蔽片4的后方,可避免所述芯线与除了所述第一焊接部a1、所述第三焊接部a2的其他所述上焊接部213、所述下焊接部313焊接时焊接处的焊料熔融流动至所述中间屏蔽片4而形成短路。
(4)所述上接地端子G1的所述上弯折部215位于所述上信号端子S1的所述上弯折部215的前方,所述下接地端子G2的所述下弯折部315位于所述上信号端子S1的所述下弯折部315的前方,使所述上接地端子G1具有足够位置设置所述上抵接部216与所述中间屏蔽片4接触,所述下接地端子G2具有足够位置设置所述下抵接部316与所述中间屏蔽片4接触。
(5)所述上接地端子G1与所述上信号端子S1分别具有所述上偏折部214,所述上偏折部214使所述上绝缘块20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焊接部a1与所述第二焊接部b1朝同一方向远离所述上信号端子S1的所述上连接部211设置,且两个所述上接地端子G1的所述上接触部212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第一焊接部a1之间的距离;所述下接地端子G2与所述下信号端子S2分别具有所述下偏折部314,所述下偏折部314使所述下绝缘块30同一侧的所述第三焊接部a2与所述第四焊接部b2朝同一方向远离所述下信号端子S2的所述下连接部311设置,且两个所述下接地端子G2的所述下触部312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第三焊接部a2之间的距离,如此可拉大所述上端子21后端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与所述下端子31后端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方便所述芯线与所述上端子21后端、所述下端子31后端的焊接,防止各端子之间形成短路。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
一上端子模块,具有一上绝缘块及设于所述上绝缘块的多个上端子,所述上绝缘块的左右两侧分别凸伸形成一上侧块,多个所述上端子包括二上接地端子对应两个所述上侧块,且每一所述上接地端子部分设于对应的所述上侧块;
一下端子模块,具有一下绝缘块及设于所述下绝缘块的多个下端子,所述下绝缘块的左右两侧分别凸伸形成一下侧块,多个所述下端子包括二下接地端子对应两个所述下侧块,且每一所述下接地端子部分设于对应的所述下侧块;
一中间屏蔽片,设于所述上端子与所述下端子之间,上下对应的所述上侧块与所述下侧块夹持所述中间屏蔽片且一起设于所述绝缘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向前凹设形成一装设空间,所述上绝缘块与所述下绝缘块对应安装于所述装设空间,所述装设空间包括一中间槽及位于所述中间槽左右两侧的二固持槽,所述固持槽与所述中间槽连通设置,所述上侧块与所述下侧块分别至少部分固持于对应的所述固持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屏蔽片延伸入所述固持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槽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中间槽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上端子包括与每一所述上接地端子相邻设置的一上信号端子,所述上信号端子部分设于对应的所述上侧块,多个所述下端子包括与每一所述下接地端子相邻设置的一下信号端子,所述下信号端子部分设于对应的所述下侧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地端子具有固定于所述上绝缘块的一上连接部、向前凸伸出所述上绝缘块前端的一上接触部及显露于所述上绝缘块后端的一上焊接部,两个所述上接触部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上焊接部之间,所述上接地端子在所述上连接部与所述上焊接部之间设于所述上侧块,所述下接地端子具有固定于所述下绝缘块的一下连接部、向前凸伸出所述下绝缘块前端的一下接触部及显露于所述下绝缘块后端的一下焊接部,两个所述下接触部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下焊接部之间,所述下接地端子在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下焊接部之间设于所述下侧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焊接部在左右方向上露出所述上绝缘块,所述下焊接部在左右方向上露出所述下绝缘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焊接部与所述下焊接部分别在左右方向上凸出所述中间屏蔽片设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地端子具有位于所述上连接部与所述上焊接部之间的一上弯折部,所述上弯折部使所述上焊接部相对所述上连接部向所述中间屏蔽片偏移,所述下接地端子具有位于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下焊接部之间的一下弯折部,所述下弯折部使所述下焊接部相对所述下连接部向所述中间屏蔽片偏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地端子具有位于所述上弯折部与所述上焊接部之间的一上抵接部,所述下接地端子具有位于所述下弯折部与所述下焊接部之间的一下抵接部,所述上抵接部与所述下抵接部分别接触所述中间屏蔽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地端子具有位于所述上抵接部与所述上焊接部之间的一上转折部,所述上转折部使所述上焊接部与所述上连接部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上抵接部的相对两侧,所述下接地端子具有位于所述下抵接部与所述下焊接部之间的一下转折部,所述下转折部使所述下焊接部与所述下连接部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下抵接部的相对两侧。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弯折部与所述上抵接部设于对应的所述上侧块,所述下弯折部与所述下抵接部设于对应的所述下侧块。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线缆,所述线缆具有二接地线,上下对应的所述上焊接部与所述下焊接部之间各设有所述接地线,且三者焊接。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块后端设有多个上线槽,其中一部分所述上端子的后端对应设于多个所述上线槽,所述下绝缘块后端设有多个下线槽,其中一部分所述下端子的后端对应设于多个所述下线槽。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块凸伸形成一上凸缘,所述下绝缘块凸伸形成一下凸缘,所述上端子具有显露于所述上绝缘块后端的一上焊接部,所述下端子具有显露于所述下绝缘块后端的一下焊接部,所述中间屏蔽片向后延伸入所述上焊接部与所述下焊接部之间,所述上凸缘与所述下凸缘彼此相互贴合且分别位于所述中间屏蔽片的后方。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位于其前端的一对接槽,每一所述上端子具有向前凸伸出所述上绝缘块的一上接触部及显露于所述上绝缘块后端的一上焊接部,所述上接触部凸伸入所述对接槽且位于所述对接槽的上侧,每一所述下端子具有向前凸伸出所述下绝缘块的一下接触部及显露于所述下绝缘块后端的一下焊接部,所述下接触部凸伸入所述对接槽且位于所述对接槽的下侧,多个所述上接触部与多个所述下接触部以所述对接槽的中心点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中间屏蔽片的左右两侧向前延伸形成二锁扣臂,所述二锁扣臂位于所述对接槽的左右两侧,每一所述锁扣臂具有凸伸入所述对接槽的一锁扣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376544 | 2016-12-08 | ||
CN201621337654 | 2016-12-08 | ||
CN201720094000 | 2017-01-24 | ||
CN2017200940001 | 2017-01-24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98133U true CN207098133U (zh) | 2018-03-13 |
Family
ID=6143710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662615.XU Active CN207098133U (zh) | 2016-12-08 | 2017-06-08 | 电连接器组件 |
CN201720661642.5U Active CN207082660U (zh) | 2016-12-08 | 2017-06-08 | 电连接器组件 |
CN201720662617.9U Active CN207098183U (zh) | 2016-12-08 | 2017-06-08 | 电连接器组件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661642.5U Active CN207082660U (zh) | 2016-12-08 | 2017-06-08 | 电连接器组件 |
CN201720662617.9U Active CN207098183U (zh) | 2016-12-08 | 2017-06-08 | 电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3) | CN20709813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64868A (zh) * | 2019-08-12 | 2019-10-22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12134057A (zh) * | 2019-06-24 | 2020-12-25 | 泰连公司 | 电连接器的电线整合盖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67574B (zh) * | 2018-08-17 | 2024-09-03 | 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高速连接器 |
CN109390803B (zh) * | 2018-10-09 | 2020-10-30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9301544B (zh) * | 2018-10-09 | 2020-09-25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11029852A (zh) * | 2019-12-25 | 2020-04-17 | 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直连连接器组件 |
CN111769396B (zh) * | 2020-07-24 | 2021-10-26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端子结构和电连接器 |
CN113328296B (zh) * | 2021-04-27 | 2022-12-27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 |
-
2017
- 2017-06-08 CN CN201720662615.XU patent/CN207098133U/zh active Active
- 2017-06-08 CN CN201720661642.5U patent/CN207082660U/zh active Active
- 2017-06-08 CN CN201720662617.9U patent/CN20709818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34057A (zh) * | 2019-06-24 | 2020-12-25 | 泰连公司 | 电连接器的电线整合盖 |
CN112134057B (zh) * | 2019-06-24 | 2024-05-14 | 泰连公司 | 电连接器的电线整合盖 |
CN110364868A (zh) * | 2019-08-12 | 2019-10-22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98183U (zh) | 2018-03-13 |
CN207082660U (zh) | 2018-03-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098133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6532912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009338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8923156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2570187B (zh) | 电气连接器及其组装体 | |
CN101728663B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2356520B (zh) | 具有带肋的接地板的电连接器 | |
CN101453088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626121B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7098100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2088152B (zh) | 电气连接器 | |
CN203026652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6410517A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
CN105633729B (zh) | 插头连接器 | |
CN105261892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3094736A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6299844A (zh) | 插头连接器 | |
CN103579795B (zh) |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 |
CN106852180A (zh) | 通信用连接器 | |
CN102623825B (zh) | 音频连接器 | |
CN105098514A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2737152U (zh) |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 |
CN204885643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3094781B (zh) |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 |
CN205944533U (zh) | 插头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