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2702U - 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 - Google Patents

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92702U
CN207092702U CN201720871022.4U CN201720871022U CN207092702U CN 207092702 U CN207092702 U CN 207092702U CN 201720871022 U CN201720871022 U CN 201720871022U CN 207092702 U CN207092702 U CN 207092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plate
base
sleeve
chut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710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8710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92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92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927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n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包括若干重复排列单元,每个单元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第一立柱和底座,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底端插入底座上容置槽中,第一护板的一侧板面上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槽口的盖板上设置有缝隙,第一滑槽中的滑板上连接有沿缝隙伸出的对接杆;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立柱设置在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之间,第一立柱外套设有第一套管,连杆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可沿第一套管滑动的套环,连杆的一端和对接杆相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有中空管,中空管中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和中空管封底板的内侧面相连,另一端和第二护板侧面相连。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墙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能够抗风抗震。

Description

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
背景技术
通常在城市中进行各种建筑工程时,为确保城市美观并保护行人安全,避免建筑过程中所产生的碎石、残渣等飞出外部而伤到附近人员,会用临时性或半临时性防护墙将建筑施工区域围起来,现有的防护墙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使用传统工艺建成的粘土砖,属于重型墙体,施工速度极慢且围墙到最后只能拆掉,这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和人力浪费,并增加了建筑垃圾;一种是彩钢板防护墙,但是彩钢板围墙使用性差,遇大风较易倾倒,抗风抗震能力差,若是和人行道相邻,容易砸到行人;还有一种是整张结构的保护网,铺装时十分麻烦,同样存在抗风抗震能力差的问题,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保护网老化或施工过程中的损坏,需要中期进行缝补,缝补后的保护网的整体结构强度更低,同时后续可重复利用的可能性较低,也会增加建筑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抗风抗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包括若干重复排列单元,每个单元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第一立柱和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槽底呈弧状的容置槽,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的底面呈弧状,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底端插入容置槽中,所述第一立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第一护板的一侧板面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中设置有滑板,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口上设置有将滑板封在第一滑槽中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缝隙,所述滑板上连接有沿缝隙伸出的对接杆;
所述第一立柱设置在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之间,所述第一立柱外套设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底端通过扭簧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套管外壁套设有两个限位环,两个限位环之间的第一套管外壁对称位置上设置有两个竖向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套管上连接有整体呈“S”状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套设在第一套管外的套环,所述套环内沿设置有位于第二滑槽中的滑块,所述连杆的一端和对接杆相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有一端封口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开口端设置有和第二护板侧面相抵的外凸缘,所述中空管中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和中空管封底板的内侧面相连,另一端和第二护板侧面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板面上设置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的上下槽壁之间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外套设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底端通过扭簧和镂空槽槽壁相连,所述第二套管两侧对称连接有将镂空槽堵上的扇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朝容置槽所处方向倾斜,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两个挡块和两个挡板,所述挡块呈外沿固定在槽壁上的环状结构,两个挡板分别位于两个挡块的外侧将两个挡块夹在它们之间,两个挡板之间通过穿过两个挡块的弹簧连接,靠近安装槽槽口的挡板上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插栓;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的两侧板面上分别设置有插销,所述连接杆上插栓插入插销中,将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分别与底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包括转杆、支撑杆和两根安装杆,两根安装杆端部垂直连接在支撑杆的两端,两根安装杆相互平行,所述转杆两端可转动连接在两根安装杆上,其中一个对接件的支撑杆与连杆相连,其转杆与另一个对接件的支撑杆相连,另一个对接件的转杆和中空管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底端边沿设置有外凸缘,所述外凸缘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通过螺钉穿过安装孔锲入地面将底座固定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抗风抗震防护墙,包括若干重复排列单元,各个单元之间可进行拆装,能够方便运输,且可重复利用,通过设置立柱使同一个单元中的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来抵抗外界风力,具有较强的抗风抗震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两个重复排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单元的局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套管和连杆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护板或第二护板和底座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包括若干重复排列单元,每个单元包括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2、第一立柱3和底座4,底座4上设置有槽底呈弧状的容置槽41,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的底面呈弧状,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底端插入容置槽41中,第一立柱3固定在底座4上,底座4固定在地面上;因为底座4的作用主要是用于使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2和立柱3立在地面上,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主要起到防护作用,同时也是主要承风面,所以为了避免防护墙在受到较强的风力时,从地面脱离而倾倒,我们将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安装在底座4上时,不采用过紧配合的方式,这样当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受到较强的风力时,能够相对底座4发生倾斜,从而避免底座4受到较大的外力而从地面上脱离。
第一护板1的一侧板面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1,第一滑槽11中设置有滑板12,第一滑槽11的槽口上设置有将滑板12封在第一滑槽11中的盖板14,盖板14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缝隙13,滑板12上连接有沿缝隙13伸出的对接杆15;第一立柱3设置在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之间,第一立柱3外套设有第一套管31,第一套管31底端通过扭簧连接在底座4上,第一套管31外壁套设有两个限位环34,两个限位环34之间的第一套管31外壁对称位置上设置有两个竖向的第二滑槽35,第一套管31上连接有整体呈“S”状的连杆33,连杆3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套设在第一套管31外的套环36,套环36内沿设置有位于第二滑槽35中的滑块37,连杆33的一端和对接杆15相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5连接有一端封口的中空管6,中空管6开口端设置有和第二护板2侧面相抵的外凸缘61,中空管6中设置有弹簧9,弹簧9一端和中空管6封底板的内侧面相连,另一端和第二护板2侧面相连。
第一立柱3位于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之间,第一套管31两侧要尽量与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相靠近,避免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之间空隙过大,影响防护效果,两个相邻单元的底座4要紧邻,两个相邻单元的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之间要紧邻,尽可能减小相邻处间隙,影响防护效果。
能够使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立在底座4上不倾倒的力来自两方面,一是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底端和容置槽41槽壁之间的摩擦力;一是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间接受到的来自连杆33的外力;在无风或者风力较小的情况下,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向一侧倾斜时,会受到连杆33的推力或者拉力,从而阻挡他们倾斜。
当防护墙一侧受到较强的风吹时,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相对底座4向一侧倾斜,滑板12带动连杆33随第一护板1移动,同时滑板12沿滑槽11滑动,滑块37沿第二滑槽35向下移动,套环36沿第一套管31向下移动,带动连杆33向下移动,连杆33同时带动第一套管31相对第一立柱3转动,使第一套管31底端扭簧变形,连接件5和中空管6跟随连杆33向风的反方向移动,中空管6上的外凸缘61始终和第二护板2的侧面相抵,使第二护板2受到和风力相反的作用力,从而减小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整体承受的风力,起到抗风作用。
当防护墙另一侧受到较强的风吹时,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相对底座4向另一侧倾斜,滑板12带动连杆33随第一护板1向另一侧移动,同时滑板12沿滑槽11滑动,滑块37沿第二滑槽35向下移动,套环36沿第一套管31向下移动,带动连杆33向下移动,连杆33同时带动第一套管31相对第一立柱3转动,使第一套管31底端扭簧变形,连接件5和中空管6跟随连杆33向风的反方向移动,与第二护板2相连的弹簧9拉伸,使第二护板2受到和风力相反的作用力,从而减小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整体承受的风力,起到抗风作用。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板面上设置有镂空槽7,镂空槽7的上下槽壁之间设置有第二立柱71,第二立柱71外套设有第二套管72,第二套管72底端通过扭簧和镂空槽7槽壁相连,第二套管72两侧对称连接有将镂空槽7堵上的扇叶73。当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承受较大的风力时,同样承受着风力的扇叶73带动第二套管72围绕第二立柱71旋转,使第二套管72底端的扭簧变形,随着扇叶73的转动,原先被其堵起的镂空槽7逐渐又重新打开,从而有助于空气的流通,减少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的承风面,从而起到辅助抗风作用,当风力变小,在扭簧在复位的过程中,带动第二套管72围绕第二立柱71旋转,从而带动扇叶73复位重新将镂空槽7堵起以起到防护作用。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底座4上设置有四个安装槽42,安装槽42朝容置槽41所处方向倾斜,安装槽42中设置有两个挡块43和两个挡板44,挡块43呈外沿固定在槽壁上的环状结构,两个挡板44分别位于两个挡块43的外侧将两个挡块43夹在它们之间,两个挡板44之间通过穿过两个挡块43的弹簧9连接,靠近安装槽42槽口的挡板44上连接有连接杆46,连接杆46的另一端连接有插栓47;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的两侧板面上分别设置有插销48,连接杆46上插栓47插入插销48中,将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分别与底座4连接。
当防护墙受到较强的风吹时,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相对底座4向一侧倾斜,插栓47在插销48中转动,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与倾斜侧的连接杆46之间的夹角增大,便于连接杆46对其进行更好的支撑,与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倾斜侧相反的连接杆46带动和其相连的挡板44沿安装槽44向外移动,使弹簧45逐渐处于拉伸状态,对外界风力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当风向改变或者消失,在弹簧45逐渐复位的过程中,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逐渐复位。且以上结构设计使得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能够更稳固地立在底座4上,受到强烈震动时,相互之间连接也不会发生松动。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件5包括两个对接件,对接件包括转杆51、支撑杆52和两根安装杆53,两根安装杆53端部垂直连接在支撑杆52的两端,两根安装杆53相互平行,转杆51两端可转动连接在两根安装杆53上,端部用堵头封端,其中一个对接件的支撑杆52与连杆33相连,其转杆51与另一个对接件的支撑杆52相连,使中空管6具有竖直方向的自由度,另一个对接件的转杆51和中空管6相连,使中空管6具有水平方向的自由度,当有较强的风力时,因为中空管6随连杆33而转动,且第二护板2也会发生倾斜,中空管6和第二护板2的相接触的面积会发生变化,影响着力,以上结构连接件5的设置是为了使中空管6的外凸缘61能够和第二护板2的板面之间更好的贴合,从而更好的着力。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底座4的底端边沿设置有凸缘49,凸缘49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通过螺钉穿过安装孔锲入地面将底座4固定在地面上。
在建筑工地会有各种重型机械经常过往,会引起地面的振动,所以将底座4和地面进行牢固的固定,能够起到抗震作用,以上固定方式方便,且便于底座4的回收,外凸缘49又可以增加底座4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使整个防护墙更稳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重复排列单元,每个单元包括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2)、第一立柱(3)和底座(4),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槽底呈弧状的容置槽(41),所述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的底面呈弧状,所述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底端插入容置槽(41)中,所述第一立柱(3)固定在底座(4)上,所述底座(4)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第一护板(1)的一侧板面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中设置有滑板(12),所述第一滑槽(11)的槽口上设置有将滑板(12)封在第一滑槽(11)中的盖板(14),所述盖板(14)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缝隙(13),所述滑板(12)上连接有沿缝隙(13)伸出的对接杆(15);
所述第一立柱(3)设置在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之间,所述第一立柱(3)外套设有第一套管(31),所述第一套管(31)底端通过扭簧连接在底座(4)上,所述第一套管(31)外壁套设有两个限位环(34),两个限位环(34)之间的第一套管(31)外壁对称位置上设置有两个竖向的第二滑槽(35),所述第一套管(31)上连接有整体呈“S”状的连杆(33),所述连杆(3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套设在第一套管(31)外的套环(36),所述套环(36)内沿设置有位于第二滑槽(35)中的滑块(37),所述连杆(33)的一端和对接杆(15)相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5)连接有一端封口的中空管(6),所述中空管(6)开口端设置有和第二护板(2)侧面相抵的外凸缘(61),所述中空管(6)中设置有弹簧(9),所述弹簧(9)一端和中空管(6)封底板的内侧面相连,另一端和第二护板(2)侧面相连。
CN201720871022.4U 2017-07-18 2017-07-18 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92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71022.4U CN207092702U (zh) 2017-07-18 2017-07-18 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71022.4U CN207092702U (zh) 2017-07-18 2017-07-18 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92702U true CN207092702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45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7102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92702U (zh) 2017-07-18 2017-07-18 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927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7887B (zh) 建筑施工用的抗风临时围墙
CN207812459U (zh) 基坑支护结构
CN107165480A (zh) 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
CN107574766B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防护墙
CN212224890U (zh) 一种建筑道路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CN207092702U (zh) 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
CN206360395U (zh) 组合式防护栏杆
CN206581516U (zh) 一种旋转式阳台护栏
CN217204154U (zh) 一种道路公路路基边坡防护装置
CN207567841U (zh) 一种公路桥梁基桩加固装置
CN207846433U (zh) 一种基坑临边定型化防护系统
CN203320439U (zh) 便携式道路安全锥
CN214532321U (zh) 一种基坑临时防护栏
CN212177179U (zh) 一种煤矿井下安全防护支架
CN204511032U (zh) 临时围挡固定用支架基座
CN208815510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桩基固定结构
CN207622627U (zh) 一种煤矿爆破用防止碎石冲击的防护掩体
CN207498947U (zh) 一种工地施工用省力打桩装置
CN219315817U (zh)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管道井盖
CN208309601U (zh) 一种用于隧道边坡防护的防护网
CN204972923U (zh) 一种可折叠的足球门
CN204273630U (zh) 壁式放物桌
CN208145377U (zh) 一种体育教学用的便携羽毛球网架
CN219825307U (zh) 一种公路设计用边坡防护装置
CN219659622U (zh) 一种可用于梯田地形的柔性太阳能支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