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1357U - 火炬气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火炬气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91357U
CN207091357U CN201720766353.1U CN201720766353U CN207091357U CN 207091357 U CN207091357 U CN 207091357U CN 201720766353 U CN201720766353 U CN 201720766353U CN 207091357 U CN207091357 U CN 207091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ecovery system
liquid level
gas recovery
hydroec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663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卫军
姜磊
赵金海
黄涛
陈攀峰
莫裕宁
李烨
崔勇
杨社明
黄金刚
闫炯
杨树林
王广河
龚燕
李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663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91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91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91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包括:与气柜连接的压缩机、三相分离装置,所述三相分离装置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三相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隔板,且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底部紧密贴合,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壳体分隔为油气水室和油室,所述油气水室顶部设置有进液口所述油气水室底部设置有循环液出口,所述油室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油室底部设置有排油口;所述循环液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液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炬气回收系统,通过在三相分离装置内设置挡板,可有效分离火炬气回收系统中产生的凝缩油,进而实现了凝缩油的回收利用,避免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火炬气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厂平时生产过程中和紧急事故时排放的可燃气体可称为火炬气。为了降低成本及减轻环境污染,炼油化工企业设置有火炬气回收系统对火炬气进行回收利用。
图1为现有技术中火炬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火炬气回收系统包括压缩机100和分离罐200,压缩机100与火炬气的气柜连接,气柜中的火炬气与补充液混合之后通入压缩机100内进行压缩,经压缩后的火炬气再进入分液罐200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产生的气体进入燃料气系统,分离后产生的液体则排送至污水处理系统。
然而,现有的火炬气回收系统中,火炬气经压缩机压缩会产生凝缩油,凝缩油排至污水处理系统会造成能源浪费以及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可分离和回收火炬气回收系统中产生的凝缩油,避免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包括:与气柜连接的压缩机、三相分离装置,所述三相分离装置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三相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隔板,且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底部紧密贴合,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壳体分隔为油气水室和油室,所述油气水室顶部设置有进液口,所述油气水室底部设置有和循环液出口,所述油室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油室底部设置有排油口;
所述循环液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液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火炬气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一液位计和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液位计设置于所述油室内,所述油室的排油口与排油管连接,所述排油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火炬气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一液位变送器以及远程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与所述第一液位计连接,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与所述远程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远程控制系统还与所述第一阀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火炬气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二液位计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液位计设置于所述油气水室内,所述压缩机通过进气管线与所述气柜连接,所述进气管线还与补充液管线连接,所述补充液管线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火炬气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二液位变送器,所述第二液位计与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连接,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与所述远程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远程控制系统还与所述第二阀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为玻璃板液位计。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导向弯头,所述导向弯头与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导向弯头向远离所述隔板的方向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液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冷却器。
进一步的,所述油气水室底部还设置有排污口。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口与排污管连接,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包括:与气柜连接的压缩机、三相分离装置,所述三相分离装置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三相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隔板,且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底部紧密贴合,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壳体分隔为油气水室和油室,所述油气水室顶部设置有进液口,所述油气水室底部设置有和循环液出口,所述油室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油室底部设置有排油口;所述循环液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液口连通。该火炬气回收系统,通过在三相分离装置内设置挡板,可有效分离火炬气回收系统中产生的凝缩油,进而实现了凝缩油的回收,避免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火炬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还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更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压缩机;
2-三相分离装置;
3-壳体;
4-隔板;
5-油气水室;
6-油室;
7-第一液位计;
8-第一阀门;
9-第一液位变送器;
10-远程控制系统;
11-第二液位计;
12-第二阀门;
13-第二液位变送器;
14-导向弯头;
15-冷却器;
16-第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与气柜连接的压缩机1、三相分离装置2,三相分离装置2与压缩机1连接,三相分离装置2包括:壳体3,壳体3内部设置有隔板4,且隔板4与壳体3底部紧密贴合,隔板4用于将壳体3分隔为油气水室5和油室6,油气水室5顶部设置有进液口,油气水室5底部设置有和循环液出口,油室6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油室6底部设置有排油口;该循环液出口与压缩机1的进液口连通。
具体的,石油化工厂内的炼油装置、罐区正常排放,以及安全阀泄漏、开停工、紧急事故等产生的火炬气压力较低,通常为3kPa左右,须通过压缩机1压缩后才能够进入燃料气管网进行回收利用。
压缩机1例如可以是液环式压缩机,液环式压缩机的叶轮偏心地配置在气缸内,并在气缸内引进一定量的循环液。当叶轮旋转且达到一定转速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被甩出,形成一个贴在气缸内表面的液环。叶轮表面与液环之间形成一个月牙腔,该月牙腔是若干容积不等的小室。每个小室的容积随叶轮的转动周期性地扩大和缩小。在气缸两侧的端盖上相应地开设有吸、排气口。
液环式压缩机工作时,叶轮旋转一周,就能在每一小室内实现吸气、压缩、排气和可能存在的膨胀过程。气体排出会带出一部分循环液,所以必须在吸气口补充一定量的新循环液。
石油化工厂炼油产生的火炬气内含有液化气等重组分,经压缩机1压缩后会产生凝缩油。其中,凝缩油与循环液互不相溶,且凝缩油密度小于该循环液密度,因此,可设置三相分离装置2,对该凝缩油、循环液和火炬气进行分离。
如图2所示,三相分离装置内可设置一隔板4,隔板4位于三相分离装置2的壳体3内部,并与壳体3底部紧密贴合,将壳体3内的空间分隔为左、右两个区域,左边为油气水室5,右边为油室6,经压缩机压缩后的火炬气首先进入油气水室5内进行分离,当凝缩油高度高于隔板4的高度时,凝缩油可自动流入隔板4右侧的油室6内,从而实现了凝缩油的分离,避免了凝缩油进入压缩机1内降低压缩机回收气体能力。
油室6的底部还可设置一排油口,当凝缩油液面高度达到预设值时,可打开该排油口,收集该凝缩油并回收利用。
油气水室5底部还设置一循环液出口,该循环液出口与该压缩机1的进液口连通,使得循环液重新进入压缩机1内循环使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火炬气回收系统,包括:与气柜连接的压缩机、三相分离装置,该三相分离装置与该压缩机连接,该三相分离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内部设置有隔板,且该隔板与该壳体底部紧密贴合,该隔板用于将该壳体分隔为油气水室和油室,该油气水室顶部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设置有远离排气口的导向弯头,该油气水室底部设置有和循环液出口,该油室顶部设置有排气口,该油室底部设置有排油口;该循环液出口与该压缩机的进液口连通。该火炬气回收系统,通过在三相分离装置内设置挡板,可有效分离火炬气回收系统中产生的凝缩油,进而实现了凝缩油的回收利用,避免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该循环液出口与该压缩机的进液口连通,可使得该循环液重新进入压缩机内循环使用,提高了循环液的利用效率,避免了能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如上图2的基础上,该火炬气回收系统还可包括:第一液位计7和第一阀门8,第一液位计7设置于油室6内,油室6的排油口与排油管连接,该排油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8。
具体的,第一液位计7可用于测量油室6内的液面高度。
第一液位计7例如可以是玻璃板液位计。玻璃板液位计可用来直接指示油室内的液位高度,具有结构简单,直观可靠,经久耐用等优点。
第一阀门8设置在排油管上,当第一阀门8打开时,可排出油室6内的凝缩油。因此,第一阀门8可用于控制油室6内的液面高度。
通过在油室6内设置第一液位计7,可现场读取该油室6内的液面高度,现场操作人员可根据第一液位计7显示的液位高度决定是否开启第一阀门8,从而实现了对油室6内凝缩油液位的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火炬气回收系统,通过第一液位计7和第一阀门8的配合使用,可调整油室6内的液位高度,避免了凝缩油液面过高造成的气液挟带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如上图3的基础上,该火炬气回收系统还可包括:第一液位变送器9及远程控制系统10,第一液位变送器9与第一液位计7连接,第一液位变送器9与远程控制系统10连接,远程控制系统10还与第一阀门8连接。
具体的,第一液位变送器9例如可以是投入式静压液位变送器。该投入式静压液位变送器是基于所测液体静压与该液体高度成正比的原理,采用扩散硅或陶瓷敏感元件的压阻效应,将静压转成电信号。经过温度补偿和线性校正,转换成标准电流信号输出。该投入式静压液位变送器的传感器部分可直接投入到液体中,变送器部分可用法兰或支架固定,安装使用极为方便。
第一液位变送器9可用于采集油室6内的凝缩油液体的液位高度,并将采集到的液位高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发送给远程控制系统9,远程控制系统9可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控制第一阀门8的开关。通过设置第一液位变送器9、第一阀门8和远程控制系统10,可实现对油室6内凝缩油液位的远程控制,当油室6内的液位高于预设值时,可开启第一阀门10,使得凝缩油通过排油口排出,使得油室内凝缩油液面始终与隔板4的高度保持预设的高度差值,以使得油气水室5内的凝缩油能在压差的作用下自动流入油室6内,避免了凝缩油液面过高造成的回流。
本实施例提供的火炬气回收系统,通过第一液位变送器、第一阀门和远程控制系统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油室6内的液位高度的远程自动控制,避免了凝缩油液面过高造成的气液挟带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还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如上图4的基础上,该火炬气回收系统还可包括:第二液位计11和第二阀门12,第二液位计11设置于油气水室5内,压缩机1通过进气管线与该气柜连接,该进气管线还与补充液管线连接,该补充液管线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2。
具体的,第二液位计11可用于测量油气水室5内的界面高度。
第二液位计11例如可以是玻璃板液位计。第二液位计11的上限口与隔板的高度一致,第二液位计11的下限口在水油界面之下,该下限口例如可位于油气水室5的底部,并与油气水室5连通。第二液位计11可用于检测油气水室5内的水油界面高度。
第二阀门12设置在补充液管线上,当第二阀门12开启时,补充液可通过该补充液管线进入压缩机1内,最终进入油气水室5中。因此,第二阀门12可用于控制油气水室5内的液面高度及水油界面高度。
通过在油气水室5内设置第二液位计11,可现场读取该油气水室5内的液面高度,现场操作人员可根据第二液位计11显示的液面高度决定是否开启第二阀门12,从而实现了对油气水室5内液面及水油界面的现场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火炬气回收系统,通过第二液位计11和第二阀门12的配合使用,可现场调整油气水室5内的液面及水油界面高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更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如上图5的基础上,该火炬气回收系统还可包括:第二液位变送器13,第二液位计11与第二液位变送器13连接,第二液位变送器13与远程控制系统10连接,远程控制系统10还与第二阀门12连接。
具体的,第二液位变送器13例如可以是投入式静压液位变送器。第二液位变送器13可用于采集油气水室5内的液面及水油界面高度,并将采集到的液位和界面高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发送给远程控制系统10,远程控制系统10可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控制第二阀门12的开关。通过设置第二液位变送器13、第二阀门12和远程控制系统10,可实现对油气水室5内液位和界面的远程控制,当油气水室5内的液位或水油界面高度低于预设值时,可开启第二阀门10,使得补充液通过压缩机1进入油气水室5内,使得油气水室5内凝缩油液面始终与隔板4的高度保持预设的高度差值,以使得油气水室5内的凝缩油能在压差的作用下自动流入油室6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火炬气回收系统,通过设置第二液位变送器13、第二阀门12和远程控制系统10,可实现对油气水室5内液位和界面的远程控制。
如图2到图6任一附图所示,壳体3内部还可设置有导向弯头14,导向弯头14与该进液口连接,导向弯头14向远离隔板4的方向弯曲。
具体的,可在油气水室的进液口处设置一导向弯头14,导向弯头14向远离隔板4,也即远离气体出口的方向弯曲,使得进入油气水室5内的压缩气体和液体无法直接由出口排出,使得气、液两相可更好的分离。
本实施例提供的火炬气回收系统,通过设置导向弯头,提高了三相分离装置2的分离效率。
如图2到图6任一附图所示,该循环液出口与压缩机1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该管道上设置有冷却器15。
具体的,可在循环液管道上设置一冷却器15,使得经该管道的循环液被冷却,使得被冷却后的循环液可直接用于压缩机2。
本实施例提供的火炬气回收系统,通过设置冷却器15,提高了循环液的循环利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的火炬气回收系统,油气水室5底部还设置有排污口。
该排污口与排污管连接,该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6。
具体的,火炬气中含有大量杂质和有毒物质,其中大量杂质可溶于水,因此,油气水室5内的产生的循环液中可能含有大量杂质,可每隔预设时间排出含有杂质的污水,从而除去该火炬气中的杂质。
可在油气水室5底部设置一排污口,该排污口可用于排出油气水室5中产生的污水,该排污口与排污管连接,通过在排污管上设置第三阀门16,可有效控制排出污水的频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火炬气回收系统,通过设置排污口,可有效排出火炬气分离回收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使得经过该火炬气回收系统的火炬气更加清洁、环保。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火炬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气柜连接的压缩机、三相分离装置,所述三相分离装置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三相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隔板,且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底部紧密贴合,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壳体分隔为油气水室和油室,所述油气水室顶部设置有进液口,所述油气水室底部设置有循环液出口,所述油室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油室底部设置有排油口;
所述循环液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液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炬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液位计和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液位计设置于所述油室内,所述油室的排油口与排油管连接,所述排油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阀门;
所述第一液位计用于测量所述油室内的液面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炬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液位变送器和远程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与所述第一液位计连接,所述第一液位变送器与所述远程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远程控制系统还与所述第一阀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炬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液位计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液位计设置于所述油气水室内,所述压缩机通过进气管线与所述气柜连接,所述进气管线还与补充液管线连接,所述补充液管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阀门;
所述第二液位计的顶部设置有上限口,所述上限口与所述隔板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液位计用于测量所述油气水室内的水油界面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炬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液位变送器,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与所述第二液位计连接,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与所述远程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远程控制系统还与所述第二阀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炬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位计和所述第二液位计为玻璃板液位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炬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导向弯头,所述导向弯头与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导向弯头向远离所述隔板的方向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炬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液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冷却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炬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水室底部还设置有排污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火炬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与排污管连接,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CN201720766353.1U 2017-06-28 2017-06-28 火炬气回收系统 Active CN207091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6353.1U CN207091357U (zh) 2017-06-28 2017-06-28 火炬气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6353.1U CN207091357U (zh) 2017-06-28 2017-06-28 火炬气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91357U true CN207091357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52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66353.1U Active CN207091357U (zh) 2017-06-28 2017-06-28 火炬气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913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4256A (zh) * 2020-06-11 2021-08-31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上采油平台的火炬气回收系统
US11717784B1 (en) 2020-11-10 2023-08-08 Solid State Separation Holdings, LLC Natural gas adsorptive s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4256A (zh) * 2020-06-11 2021-08-31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上采油平台的火炬气回收系统
US11717784B1 (en) 2020-11-10 2023-08-08 Solid State Separation Holdings, LLC Natural gas adsorptive s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91357U (zh) 火炬气回收系统
CN208685753U (zh) 一种市政箱涵污水合流系统
CN107675787A (zh) 一种水力自动翻转斗初期雨水弃流井装置
CN110093968B (zh) 一种初期雨水智能分流系统
CN208733690U (zh) 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控制垃圾堆体水位的排水结构
CN107268737A (zh) 粪便搅碎装置
CN116495916A (zh) 一种油田含油污水处理设备
CN21421851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环保型污泥处理设备
CN213143304U (zh) 一种沿河村庄生活污水负压分离收集系统
CN209306993U (zh) 一种用于处理含挥发性油脂污水的分离装置
CN208883600U (zh) 智能油水分离器
CN207511940U (zh) 一种可更换油脂储存器的全自动生活污水油脂杂质分离装置
CN206872450U (zh) 一种脱硫区域冷却水回收系统
CN206735930U (zh) 一种雨水过滤一体机
CN207581513U (zh)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
CN207501722U (zh) 尿素楼蒸汽凝结回收系统
CN104071912A (zh) 集成式餐饮专用型油水分离设备及其分离工艺
CN215162077U (zh) 污水固废物提取装置
CN203999183U (zh) 集成式餐饮专用型油水分离设备
CN216788382U (zh) 一种收集自动排污装置
CN209613770U (zh) 填埋气收集系统的冷凝液双阀手动排放装置
CN220334878U (zh) 一种油水分离设备
CN108086442A (zh) 一种可收集沉淀物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6607039U (zh) 垃圾处理站用过滤池
CN218204866U (zh) 一种雨水泵站用的整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