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1081U - 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91081U
CN207091081U CN201720946829.XU CN201720946829U CN207091081U CN 207091081 U CN207091081 U CN 207091081U CN 201720946829 U CN201720946829 U CN 201720946829U CN 207091081 U CN207091081 U CN 207091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in
inclined tube
catch
sedimentation basin
mud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468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伯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9468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91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91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910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包括:反应区,其包括混凝池、投沙池、絮凝池;沉淀区,其包括沉淀池、斜管沉淀装置、清水池、连通槽,连通槽用于连通絮凝池与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装置设置在沉淀池与清水池之间并连通下部的沉淀池与上部的清水池,该斜管沉淀装置由多根紧邻且相互平行的斜管构成,所述斜管内部上侧面设置有沿斜管轴向阵列设置的多块挡片,所述每块挡片均向下倾斜布置,挡片与斜管内部的下侧面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斜管内部设置向下倾斜的挡片且在挡片与斜管内部的下侧面之间留有间隙使得斜管内的絮凝体随水流向上流动时会因碰撞挡片而减速,从而使得絮凝体更容易沉入沉淀池底部。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管沉淀池,具体是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沉淀池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其中,斜管沉淀池因在沉淀池中加设斜管沉淀装置,可以大大提高沉淀效率,缩短沉淀时间,减小沉淀池体积。但是,现有的斜管沉淀池,水流速度过快时,絮凝体容易被冲到斜管上部的清水池中,达不到沉淀效果,沉淀在清水池的絮凝体甚至会压塌斜管沉淀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解决现有技术中斜管沉淀装置中的斜管无法较好的阻挡高流速水流中的絮凝体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包括:
反应区,其包括混凝池、投沙池、絮凝池,所述混凝池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投沙池与混凝池相邻的侧壁下部设置有第一连通口,所述絮凝池与投沙池相邻的侧壁上部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的位置高度低于进水口的位置高度;
沉淀区,其包括沉淀池、斜管沉淀装置、清水池、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竖直设置在沉淀池与絮凝池之间,连通槽上部设置有与沉淀池相连通的第二溢流口,第二溢流口的位置高度低于第一溢流口的位置高度,连通槽下部设置有与絮凝池相连通的第二连通口;所述斜管沉淀装置设置在沉淀池与清水池之间并连通下部的沉淀池与上部的清水池,该斜管沉淀装置由多根紧邻且相互平行的斜管构成,所述斜管内部上侧面设置有沿斜管轴向阵列设置的多块挡片,所述每块挡片均向下倾斜布置,挡片与斜管内部的下侧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沉淀池底部中心设置有沉淀物排放口;所述清水池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位置高度低于第二溢流口的位置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改进型污泥沉淀池,采用在斜管沉淀装置的斜管内部设置向下倾斜的挡片且在挡片与斜管内部的下侧面之间留有间隙,斜管内的絮凝体随水流向上流动时会因碰撞挡片而减速,从而阻挡絮凝体向上流动,絮凝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斜管的下侧面滑落到沉淀池中,使得絮凝体更容易沉入沉淀池底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斜管沉淀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斜管沉淀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单根斜管正面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单根斜管侧面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包括反应区1和沉淀区2。
反应区1,其包括混凝池11、投沙池12、絮凝池13,所述混凝池11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口113,所述进水口113处设置有流速监测装置114,混凝池11顶部设置有第一投料仓112和第一快速搅拌器111,所述第一投料仓112的下部投料口处设置有第一电动阀体1121,第一投料仓112用于向混凝池11中投放混凝剂,所述第一快速搅拌器111包括第一电机1111、第一主轴1112和第一搅拌叶轮1113,所述第一电机1111安装在混凝池11顶部,第一主轴1112的上端与第一电机1111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一主轴1112的下端伸入混凝池11中并与第一搅拌叶轮1113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1111的带动下,第一搅拌叶轮1113把从进水口113流进混凝池11的污水与混凝剂进行搅拌混合;所述投沙池12与混凝池11相邻的侧壁下部设置有第一连通口123,投沙池12顶部设置有第二投料仓122和第二快速搅拌器121,所述第二投料仓122的下部投料口处设置有第二电动阀体1221,第二投料仓122用于向投沙池12中投放细沙,所述第二快速搅拌器121包括第二电机1211、第二主轴1212和第二搅拌叶轮1213,所述第二电机1211安装在投沙池12顶部,第二主轴1212的上端与第二电机1211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二主轴1212的下端伸入投沙池12中并与第二搅拌叶轮1213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1211的带动下,第二搅拌叶轮1213把从混凝池11流进投沙池12的污水与细沙进行搅拌混合,生成含砂的絮凝体,比重大,进入沉淀区2后容易下沉;所述絮凝池13与投沙池12相邻的侧壁上部设置有第一溢流口133,第一溢流口133的位置高度低于进水口113位置高度,当混凝池11和投沙池12中的水装满后会溢流到絮凝池13,中间无需添加抽水泵,从而节省能源,所述絮凝池13顶部设置有第三投料仓132和慢速搅拌器131,所述第三投料仓132的下部投料口处设置有第三电动阀体1321,第三投料仓132用于向絮凝池13中投放絮凝剂,所述慢速搅拌器131包括第三电机1311、第三主轴1312和第三搅拌叶轮1313,所述第三电机1311安装在絮凝池13顶部,第三主轴1312的上端与第三电机1311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三主轴1312的下端伸入絮凝池13中并与第三搅拌叶轮1313固定连接,第三电机1311的转速较慢,在第三电机1311的带动下,第三搅拌叶轮1313把从投沙池12流进絮凝池13的污水与絮凝剂进行搅拌混合,慢速搅拌器131使投加的药剂和污水能够充分混合又不会破坏已形成的絮凝体;
沉淀区2,其包括沉淀池21、斜管沉淀装置22、清水池23、刮泥机24、循环泵25、水力旋流器26、连通槽27,所述连通槽27设置在沉淀池21与絮凝池13之间,连通槽27为竖直方向布置的水槽,连通槽27上部设置有与沉淀池21相连通的第二溢流口272,第二溢流口272的位置高度低于第一溢流口133位置高度,当絮凝池12中的水装满后会溢流到沉淀池21,中间无需添加抽水泵,从而节省能源,连通槽27下部设置有与絮凝池13相连通的第二连通口271;所述斜管沉淀装置22设置在沉淀池21与清水池23之间并连通下部的沉淀池与21上部的清水池23,使得沉淀池21中的水只能从斜管沉淀装置22向上流入到清水池23中,该斜管沉淀装置由多根紧邻且相互平行的斜管221构成,该斜管221为倾斜放置的矩形管,每根斜管221内部上侧面均设置有沿斜管221轴向阵列设置的多块挡片222,所述挡片222为方形片状体且固定连接于斜管221上侧面和左右两侧面,每块挡片222均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布置,挡片222与斜管221内部的下侧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挡片222上设置有至少一通孔,通孔上覆盖有过滤网2221,从而减小挡片222对水流的阻力,斜管221内的絮凝体随水流向上流动时会因碰撞挡片222而减速,絮凝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到斜管221内部的下侧面并沿着下侧面滑落到沉淀池21中;所述清水池23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231,所述出水口231的位置高度低于第二溢流口272的位置高度,故清水池23中的水面位置高度能够达到出水口231的位置高度,进而从出水口231溢流出去,中间无需添加抽水泵,从而节省能源,所述沉淀池21底部中心设置有沉淀物排放口211;所述刮泥机24包括第四电机241、第四主轴242和刮泥板243,所述第四电机241安装在清水池23的顶部,所述第四主轴242的上端与第四电机241的转轴固定连接,第四主轴242的下端从清水池23穿过斜管沉淀装置22垂直向下伸入到沉淀池21底部与沉淀池21底部的刮泥板243固定连接,第四电机241转速较慢,第四电机241带动刮泥板243旋转,从而把沉淀池21底部的污泥刮入沉淀池21底部中心的沉淀物排放口211;所述循环泵25的进水口与沉淀物排放口211由水管连通,循环泵25的出水口与水力旋流器26由水管连通,循环泵25把沉淀物从沉淀物排放口211抽入到水力旋流器26;所述水力旋流器26为分离细沙与污泥的常用设备,该水力旋流器26上部设有污泥排放管261,下部设有出沙管262,所述出沙管262与第二投料仓122相连通,从而循环利用分离出的细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污水先从进水口113依次流入混凝池11、投沙池12、絮凝池13,进水口113处设置的流速监测装置114会测出进水口113的污水流速,流速监测装置114把测得的流速信号传递给第一电动阀体1121、第二电动阀体1221和第三电动阀体1321,从而根据污水的流速来控制混凝剂、细沙和絮凝剂的投放量,经过混凝、混砂和絮凝后的污水从第二溢流口272流入沉淀池21,沉淀池21中的污水从斜管沉淀装置22底部向上流入到清水池23中,污水在沿着斜管221向上流动的过程中,污水中的絮凝体会与挡片222发生碰撞,从而沿着挡片222垂直向下落到斜管221的下侧面,絮凝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斜管221的下侧面滑落到沉淀池21中,避免了水流速度过快时,絮凝体容易被冲到斜管221上部的清水池23中的问题。因为进水口113、第一溢流口133、第二溢流口272、出水口231的设置的位置高度依次降低,所以流进进水口113的水最终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会从出水口231溢流出,节省能源。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包括:
反应区,其包括混凝池、投沙池、絮凝池,所述混凝池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投沙池与混凝池相邻的侧壁下部设置有第一连通口,所述絮凝池与投沙池相邻的侧壁上部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的位置高度低于进水口的位置高度;
沉淀区,其包括沉淀池、斜管沉淀装置、清水池、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竖直设置在沉淀池与絮凝池之间,连通槽上部设置有与沉淀池相连通的第二溢流口,第二溢流口的位置高度低于第一溢流口的位置高度,连通槽下部设置有与絮凝池相连通的第二连通口;所述斜管沉淀装置设置在沉淀池与清水池之间并连通下部的沉淀池与上部的清水池,该斜管沉淀装置由多根紧邻且相互平行的斜管构成,所述斜管内部上侧面设置有沿斜管轴向阵列设置的多块挡片,所述每块挡片均向下倾斜布置,挡片与斜管内部的下侧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沉淀池底部中心设置有沉淀物排放口;所述清水池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位置高度低于第二溢流口的位置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上设置有至少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上覆盖有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为矩形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为方形片状体且固定连接于斜管上侧面和左右两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垂直于水平面布置。
CN201720946829.XU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91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46829.XU CN207091081U (zh)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46829.XU CN207091081U (zh)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91081U true CN207091081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43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4682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91081U (zh) 2017-08-01 2017-08-01 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910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5734A (zh) * 2018-04-16 2018-07-27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废料分离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5734A (zh) * 2018-04-16 2018-07-27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废料分离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6123A (zh) 一种絮凝药剂定量溶解及均匀混合添加系统
CN109019791A (zh) 水处理系统
CN103041624B (zh) 水力固液两相分离器
CN106914336A (zh) 细砂回收一体机及细砂回收处理工艺
CN110025988A (zh) 一种三段底流排料的煤泥水浓缩处理系统
CN207708588U (zh) 一种高效加砂沉淀池
CN205730485U (zh) 一种高效的固液分离装置
CN207575864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浓度的高效浓密机
CN102755768A (zh) 用于压力式抽排水出口处的泥渣处理装置
CN203899218U (zh) 一种无中心搅拌斜板深锥浓缩机
CN207091081U (zh) 一种改进型污泥沉淀池
CN104772231B (zh) 一种预脱泥浮选成套设备
CN102358646B (zh) 矿用高效沉淀装置
CN102874910B (zh) 一种混凝-沉淀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CN202193677U (zh) 矿用高效沉淀装置
CN202729923U (zh) 一种倒流式高效溶气气浮装置
CN202237569U (zh) 水力固液两相分离器
CN204699460U (zh) 新型旋流泵提式除砂机
CN216986421U (zh) 带有反冲洗的斜板沉淀池
CN110025989A (zh) 一种具有三段排料口的无耙浓缩机
CN207943965U (zh) 污水处理设备
CN206763115U (zh) 细砂回收一体机
CN101658737A (zh) 一种旋流重力沉降分离方法及装置
CN203017818U (zh) 水处理循环反应沉淀池
CN205933460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