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59220U - 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59220U
CN207059220U CN201720174279.4U CN201720174279U CN207059220U CN 207059220 U CN207059220 U CN 207059220U CN 201720174279 U CN201720174279 U CN 201720174279U CN 207059220 U CN207059220 U CN 207059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feed
nozzle
wire
ring
pr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742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雷
史子木
蔡承宇
康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7201742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59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59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592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包括送丝机构、加热喷头及衔接送丝机构和加热喷头的送丝软管,送丝机构包括送丝座、送丝通道及送丝组件,送丝通道贯穿设置于送丝座,送丝通道两端分别为进丝端及出丝端,加热喷头包括有进料喉管及设置于进料喉管外端部的加热块,进料喉管上设置有加热进料口,进料喉管位于加热进料口设置有环状插接管,送丝座位于出丝端设置有与环状插接管插配并与环状插接管联通的送丝安装管,环状插接管内周沿周向设置有密封组件。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将丝状打印材料的传输方式进行切换、适用范围广的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

Description

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机,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又被称作“快速成型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无需机械加工或磨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设计出的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物体,从而极大地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艺术界和工业界。3D打印技术,根据其成型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立体光刻(SLA)、叠层实体制造(LOM)、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熔融沉积制造(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等。其中FDM快速成型系统与其他系统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其没有使用激光系统,因此成本最低,也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3D打印技术。FDM工艺一般是将固态的低熔点丝状打印材料加热到半熔融状态,如PLA或ABS等。然后,将其挤出,按照物体每层所预定的轨迹,逐层制造,每制造一层工作台下降一个层厚或打印喷头上升一个层厚,如此反复最终构建出整个实体。
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包括送丝机构及加热喷头,送丝机构将丝状的打印材料逐渐传递至加热喷头,由加热喷头加热后喷出,传统的送丝机构根据输送方式的不同分为远程送丝机构和近程送丝机构两种,近程送丝机构与加热喷头两者直接组装,相对远程送丝机构,挤出更精准,换料方便,对挤出电机的力矩要求较低,而远程送丝机构与加热喷头两者通过管道衔接,送丝机构与加热喷头呈分离状态,相对近程送丝机构,加热喷头惯性小,移动定位更加精准,打印速度快,方便维护,故两者具有各自的优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然而两者传输方式的送丝机构不能相互切换,造成单一结构的送丝机构的适用范围有限。
此外,加热喷头主要包括有进料喉管、设置于进料喉管外端部的铝合金加热块、以及固定于铝合金加热块上并与进料喉管输料连通的喷嘴,其中,铝合金加热块上设置有用于加热的加热单元。打印时,丝材从由送丝机构送至铝合金加热块中受热融化,然后从喷嘴流出。喷嘴的直径决定了出丝的直径,这就决定了打印的层片的最大厚度不可能大于喷嘴直径。众所周知,3D打印技术是通过分层的思想实现的,通常,层片厚度越厚,模型表面精度越差,但打印时间越短。层片厚度越薄,模型打印表面精度越高,但打印时间越长,同时,3D打印机喷头运动的速度受材料溶解速度和喷嘴直径的限制。目前,3D打印机的喷嘴直径在0.1到0.5 mm之间,为避免喷嘴直径太小堵头,大多数打印机使用0.4 mm直径的喷嘴。如果想打印更精细的模型,通常会选择喷嘴直径较小的,但这样同时会增加打印时间和堵头的风险。
在3D打印加工过程中,通常某些模型不需要完全使用统一的层厚,比如哑铃型,为兼顾加工时间和加工进度,在轮廓变化比较明显的地方可以使用小尺寸喷嘴打印。而变化不明显的,可以使用大尺寸喷嘴打印。这样既可以提高模型质量又可以降低打印时间和成本。但是,传统的3D打印机的喷嘴的更换需要将固定到合金加热块底部的喷嘴整体拧下来,在一个模型没有打印完前,是无法更换另一个喷嘴的,而且更换过喷嘴还需要重新校正喷嘴和打印平台间的距离。因此非常麻烦,效率非常低。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
通过检索:
(1)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109041A公开了一种可换喷头打印的3D 打印机,该技术方案完全改变了传统的FDM工艺的3D打印机的喷头结构,而且需要额外设置导轨进行传动,这种结构无法适用于目前市场上非常普及的3D打印机改造。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965898A公开了一种可旋转切换的3D打印机喷头,该技术方案的打印机喷头的旋转需要借助外力,如手动进行切换,其本质上与传统的手工更换打印机喷嘴没有太大不同,最为重要的,该技术方案无法实现实时喷嘴自动实时切换的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将丝状打印材料的传输方式进行切换、适用范围广的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送丝机构、加热喷头及衔接送丝机构和加热喷头的送丝软管,所述的送丝机构包括送丝座、送丝通道及送丝组件,所述的送丝通道贯穿设置于送丝座,所述的送丝通道两端分别为进丝端及出丝端,所述的送丝组件包括送丝轮及驱动送丝轮转动的送丝电机,所述的送丝轮分别设置于送丝通道两侧并将丝状打印材料向出丝端挤压,其中一个的所述的送丝轮外周排布有与丝状打印材料相摩擦的送丝齿,所述的加热喷头包括有进料喉管及设置于进料喉管外端部的加热块,所述的进料喉管上设置有加热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喉管位于加热进料口设置有环状插接管,所述的送丝座位于出丝端设置有与环状插接管插配并与环状插接管联通的送丝安装管,所述的环状插接管内周沿周向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密封环及安装密封环的密封安装槽,所述的送丝软管由弹性材质制成,所述的送丝软管一端套设于送丝安装管,另一端插设于环状插接管,且均呈过盈配合,所述的送丝软管两端分别安装于环状插接管及送丝安装管,即为远程输送方式;所述的送丝软管被拆卸后,将环状插接管及送丝安装管进行组装,即为近程输送方式。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加热块的下端面上设置喷嘴对接位,喷嘴对接位上设置有内端与进料喉管的进料内管相连通的加热块出料口,还包括有多个喷嘴,喷嘴上设置有依次进料连通的喷嘴进料口、喷嘴内孔和喷料出料口,且多个喷嘴的喷料出料口直径不等设置,所述的加热块的下端面上开设行走轨槽,所述的多个喷嘴滑移设置于行走轨槽内,喷嘴对接位设置于行走轨槽的底壁上,多个喷嘴之间相互固定设置有驱动架,所述的加热块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与驱动架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多个喷嘴在行走轨槽中滑移并使得多个喷嘴在喷嘴对接位进行切换,且每个喷嘴在滑移切换至喷嘴对接位时喷嘴进料口与加热块出料口对接连通。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行走轨槽为圆环形轨槽,所述的驱动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与圆环形轨槽的中心轴线同轴,所述的驱动架包括有多个分别用于将每个喷嘴与电机输出轴相固定联动的传动连杆。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行走轨槽内侧壁上对应喷嘴对接位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锁定喷嘴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有定位球,以及位于行走轨槽内侧壁内的定位球转动腔,以及连接于定位球转动腔内端的弹簧孔,弹簧孔内设置有伸缩弹簧,定位球转动位于定位球转动腔内且其内端与伸缩弹簧弹性支撑连接,所述的行走轨槽内侧壁上相对于定位球转动腔的外开口处可拆卸固定盖设有盖板,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直径小于定位球直径的盖板中心孔,所述的定位球的外端部外露凸起于盖板中心孔的外端,每一个喷嘴的与所述定位球相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定位球的外端部嵌配定位的定位凹孔。通过本设置,使得喷嘴在切换到喷嘴对接位时能够得到限位固定,如此,保障喷嘴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定位球的外端部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喷嘴是否到位的位置感应开关,且该位置感应开关输出与喷嘴到位与否相对应的开关信号。通过本设置,该开关信号可以结合执行器去控制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运动,在喷嘴还没切换到位时,停止送丝动作。
进一步设置是行走轨槽的开槽深度一致,每个喷嘴的纵向高度相等设置。通过本设置,在每次喷头切换完毕后,无需重新进行无喷嘴位置校准,提高了加工效率。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喷嘴设置有4个,其喷料出料口的直径分别为0.1mm、0.2mm、0.3mm和0.4mm。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将丝状打印材料的输送方式可进行切换,当需要远程输送方式时,将送丝软管两端分别安装于环状插接管及送丝安装管,由送丝软管传输丝状打印材料,当需要近程输送方式时,拆卸送丝软管,将环状插接管及送丝安装管进行组装,将送丝机构和加热喷头组合为一体,同时具有两种输送方式的优点,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切换,提高设备的适用范围;此外,可以实现打印过程中喷嘴直径的实时可变切换,如此,一些对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产品,在打印外轮廓时可以使用小尺寸喷嘴,填充时使用大尺寸喷嘴,这样即可以保证加工精度,又可以节省加工时间,而传统3D打印机打印的最大层厚受喷嘴直径限制,不能大幅度的提高打印时间。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介绍。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远程传输方式的立体图;
图2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近程传输方式的立体图;
图3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加热喷头的立体图;
图4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加热喷头的仰视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近程传输方式时环状插接管和送丝安装管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为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远程传输方式时送丝软管、环状插接管和送丝安装管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该领域的技术工程师可根据上述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如图1-7所示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送丝机构7、加热喷头8及衔接送丝机构7和加热喷头8的送丝软管9,所述的送丝机构7包括送丝座71、送丝通道72及送丝组件,所述的送丝通道72贯穿设置于送丝座71,所述的送丝通道72两端分别为进丝端721及出丝端722,所述的送丝组件包括送丝轮73及驱动送丝轮73转动的送丝电机,所述的送丝轮73分别设置于送丝通道72两侧并将丝状打印材料向出丝端722挤压,其中一个的所述的送丝轮73外周排布有与丝状打印材料相摩擦的送丝齿731,所述的加热喷头8包括有进料喉管1及设置于进料喉管外端部的加热块2,该加热块一般为铝合金加热块,其内设置有加热电阻元件,为本领域常规配件,所述的进料喉管1上设置有加热进料口12,所述的进料喉管1位于加热进料口12设置有环状插接管13,所述的送丝座71位于出丝端722设置有与环状插接管13插配并与环状插接管13联通的送丝安装管74,所述的环状插接管13内周沿周向设置有密封组件及限位组件,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密封环131及安装密封环131的密封安装槽132,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钢珠133、钢珠腔134、钢珠弹簧135及限位槽741,所述的限位槽741沿周向等距设置于送丝安装管74外周,所述的钢珠腔134沿周向设置于环状插接管13内周,所述的钢珠133活动设置于钢珠腔134且可部分伸出钢珠腔134,所述的钢珠弹簧135将钢珠133向限位槽741复位构成与限位槽741的卡配,所述的送丝软管9由弹性材质制成,所述的送丝软管9一端套设于送丝安装管74,另一端插设于环状插接管13且均呈过盈配合,所述的送丝软管两端分别安装于环状插接管及送丝安装管,即为远程输送方式;所述的送丝软管被拆卸后,将环状插接管及送丝安装管进行组装,即为近程输送方式。
具体地,加热块2的下端面上设置喷嘴对接位21,喷嘴对接位21上设置有内端与进料喉管1的进料内管11相连通的加热块出料口22,还包括有多个喷嘴3,喷嘴3上设置有依次进料连通的喷嘴进料口31、喷嘴内孔32和喷料出料口33,且多个喷嘴3的喷料出料口33直径不等设置,所述的加热块2的下端面上开设行走轨槽23,所述的多个喷嘴3滑移设置于行走轨槽23内,喷嘴对接位21设置于行走轨槽23的底壁上,多个喷嘴3之间相互固定设置有驱动架4,所述的加热块2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5,所述的驱动电机5与驱动架4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多个喷嘴3在行走轨槽中滑移并使得多个喷嘴3在喷嘴对接位21进行切换,且每个喷嘴3在滑移切换至喷嘴对接位21时喷嘴进料口31与加热块出料口22对接连通。
此外,作为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行走轨槽23为圆环形轨槽,所述的驱动电机5的电机输出轴与圆环形轨槽的中心轴线同轴,所述的驱动架4包括有多个分别用于将每个喷嘴与电机输出轴相固定联动的传动连杆41,另外,所述的行走轨槽23内侧壁上对应喷嘴对接位21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锁定喷嘴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有定位球61,以及位于行走轨槽内侧壁内的定位球转动腔62,以及连接于定位球转动腔内端的弹簧孔63,弹簧孔63内设置有伸缩弹簧64,定位球61转动位于定位球转动腔62内且其内端与伸缩弹簧64弹性支撑连接,所述的行走轨槽内侧壁上相对于定位球转动腔的外开口处可拆卸固定盖设有盖板65,所述的盖板65上设置有直径小于定位球直径的盖板中心孔651,所述的定位球61的外端部外露凸起于盖板中心孔651的外端,每一个喷嘴3的与所述定位球61相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定位球的外端部嵌配定位的定位凹孔34。
此外,作为优选地,本实施例所述的定位球61的外端部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喷嘴是否到位的位置感应开关,且该位置感应开关输出与喷嘴到位与否相对应的开关信号。该位置感应开关一般选择为电容式触摸感应开关。
此外,本实施例行走轨槽23的开槽深度一致,每个喷嘴3的纵向高度相等设置,所述的喷嘴3设置有4个,其喷料出料口的直径分别为0.1mm、0.2mm、0.3mm和0.4mm。

Claims (7)

1.一种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丝机构、加热喷头及衔接送丝机构和加热喷头的送丝软管,所述的送丝机构包括送丝座、送丝通道及送丝组件,所述的送丝通道贯穿设置于送丝座,所述的送丝通道两端分别为进丝端及出丝端,所述的送丝组件包括送丝轮及驱动送丝轮转动的送丝电机,所述的送丝轮分别设置于送丝通道两侧并将丝状打印材料向出丝端挤压,其中一个的所述的送丝轮外周排布有与丝状打印材料相摩擦的送丝齿,所述的加热喷头包括有进料喉管及设置于进料喉管外端部的加热块,所述的进料喉管上设置有加热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喉管位于加热进料口设置有环状插接管,所述的送丝座位于出丝端设置有与环状插接管插配并与环状插接管联通的送丝安装管,所述的环状插接管内周沿周向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密封环及安装密封环的密封安装槽,所述的送丝软管由弹性材质制成,所述的送丝软管一端套设于送丝安装管,另一端插设于环状插接管,且均呈过盈配合,所述的送丝软管两端分别安装于环状插接管及送丝安装管,即为远程输送方式;所述的送丝软管被拆卸后,将环状插接管及送丝安装管进行组装,即为近程输送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块的下端面上设置喷嘴对接位,喷嘴对接位上设置有内端与进料喉管的进料内管相连通的加热块出料口,还包括有多个喷嘴,喷嘴上设置有依次进料连通的喷嘴进料口、喷嘴内孔和喷料出料口,且多个喷嘴的喷料出料口直径不等设置,所述的加热块的下端面上开设行走轨槽,所述的多个喷嘴滑移设置于行走轨槽内,喷嘴对接位设置于行走轨槽的底壁上,多个喷嘴之间相互固定设置有驱动架,所述的加热块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与驱动架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多个喷嘴在行走轨槽中滑移并使得多个喷嘴在喷嘴对接位进行切换,且每个喷嘴在滑移切换至喷嘴对接位时喷嘴进料口与加热块出料口对接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轨槽为圆环形轨槽,所述的驱动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与圆环形轨槽的中心轴线同轴,所述的驱动架包括有多个分别用于将每个喷嘴与电机输出轴相固定联动的传动连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轨槽内侧壁上对应喷嘴对接位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锁定喷嘴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有定位球,以及位于行走轨槽内侧壁内的定位球转动腔,以及连接于定位球转动腔内端的弹簧孔,弹簧孔内设置有伸缩弹簧,定位球转动位于定位球转动腔内且其内端与伸缩弹簧弹性支撑连接,所述的行走轨槽内侧壁上相对于定位球转动腔的外开口处可拆卸固定盖设有盖板,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直径小于定位球直径的盖板中心孔,所述的定位球的外端部外露凸起于盖板中心孔的外端,每一个喷嘴的与所述定位球相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定位球的外端部嵌配定位的定位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球的外端部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喷嘴是否到位的位置感应开关,且该位置感应开关输出与喷嘴到位与否相对应的开关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行走轨槽的开槽深度一致,每个喷嘴的纵向高度相等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设置有4个,其喷料出料口的直径分别为0.1mm、0.2mm、0.3mm和0.4mm。
CN201720174279.4U 2017-02-24 2017-02-24 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59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74279.4U CN207059220U (zh) 2017-02-24 2017-02-24 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74279.4U CN207059220U (zh) 2017-02-24 2017-02-24 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59220U true CN207059220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01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7427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59220U (zh) 2017-02-24 2017-02-24 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592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8335A (zh) * 2018-09-30 2019-01-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3d打印机的旋转切换双喷头装置及其打印方法
CN110435150A (zh) * 2019-08-10 2019-11-12 杭州若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熔融沉积快速成型多程挤出送料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8335A (zh) * 2018-09-30 2019-01-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3d打印机的旋转切换双喷头装置及其打印方法
CN110435150A (zh) * 2019-08-10 2019-11-12 杭州若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熔融沉积快速成型多程挤出送料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93940B (zh) 喷嘴直径实时可变的3d打印机喷头
US10864674B2 (en) Material processing unit controlled by rotation
CN204749271U (zh) 3d打印头
CN105459397B (zh) 一种用于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机的防滴漏喷头
CN204736441U (zh) 3d打印机
CN106853686B (zh) 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
CN207059220U (zh) 可调远近程传输方式的3d打印机的送丝加热装置
CN104085111A (zh) 一种多喷嘴3d打印机及其速度和精度控制方法
CN104802408B (zh) 一种自适应送丝3d打印机及其打印方法
CN203496288U (zh) 一种糖基快速成型机喷头装置
CN104385592B (zh) 3d打印机机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15189661A1 (en) Extruder for 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 3d printer
CN106738673A (zh) 非同轴安装的电动致动器和传动装置
CN113665110B (zh) 一种3d打印机机头、3d打印机及3d打印机的调平方法
CN110744815A (zh) 一种可精确控温的气动螺杆联动式3d打印机
CN105666888B (zh) 一种基于fdm技术的数控成型设备
CN110126267B (zh) 一种基于电涡流场补偿加热的三维打印装置及三维打印头
CN104175553B (zh) 一种义齿蜡型三维打印成形试验机
CN212666704U (zh) 一种三维打印机专用逆止式挤出机
CN111070614A (zh) 一种3d打印耗材加工用挤压出丝装置
CN107571494A (zh) 一种新型可旋转式3d打印喷头阵列
CN206856013U (zh) 喷嘴直径实时可变的3d打印机喷头
CN109435241A (zh) 一种3d打印装置
CN116587575A (zh) 内衬管成型装置
CN113210568B (zh) 一种混合进料的双喷头3d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