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50473U - 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50473U
CN207050473U CN201720279108.8U CN201720279108U CN207050473U CN 207050473 U CN207050473 U CN 207050473U CN 201720279108 U CN201720279108 U CN 201720279108U CN 207050473 U CN207050473 U CN 207050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valve
kiln
cooling chamber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791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长应
严育仓
赵仙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shi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shi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shi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shi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791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50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50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50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包括窑炉,所述排放装置包括冷却室、余热锅炉、废气处理装置和排放烟囱;所述冷却室的入口通过第一烟道与窑炉的排烟口连通,若干个所述冷却室的出口分别通过第二烟道在第三烟道处汇合;所述第三烟道通过第四烟道与余热锅炉的进气口连通,余热锅炉的出气口与废气处理装置的进口连通,废气处理装置的出口通过引风机与排放烟囱连通;第五烟道的进口端与第四烟道连通,第五烟道的出口端与废气处理装置的进口连通;应急排放烟囱通过第六烟道与第四烟道连通;所述的第五烟道的开口端设有第一阀门、第六烟道的开口端设有第二阀门、余热锅炉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

Description

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窑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价格的增长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不管是玻璃纤维窑炉还是浮法平板玻璃窑,还是瓶罐玻璃窑,甚至一些金属冶炼行业的窑炉,逐步的在用纯氧燃烧代替传统的空气混合燃烧方式;由于纯氧与天然气燃烧是一种高效率的清洁能源燃烧,故纯氧燃烧产生的废气量非常少,约为传统的空气燃烧方式的废气量的三分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燃烧产热越来越被利用率更高的电所取代,因此在玻璃窑里,电助熔能耗占比越来越高,这就造成燃烧废气量越来越少,如果采用传统的金属换热器进行空气热交换,经济性较差,而且还有后期的大量维护成本,如果直接降温进入废气处理系统,则会造成能量浪费。
由于单元纯氧窑废气量较少,如果通过传统的金属换热器设备进行热交换,主要有以下几个缺点:a、金属换热器投资大,寿命短;b、金属换热器交换后的热风,需要有专门需要热风的地方才能使用;c、金属换热器内壁容易粘结挥发物,并且难以清理,从而降低热交换效率;d、一套金属换热器的寿命目前难以达到同高龄窑炉的寿命,中途需要大量维修等,而且维修费用和难度均较高;e、空气与废气热交换效率低,交换之后的废气温度仍然达到600℃以上。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包括窑炉,所述排放装置包括冷却室、余热锅炉、废气处理装置和排放烟囱;
所述冷却室的入口通过第一烟道与窑炉的排烟口连通,若干个所述冷却室的出口分别通过第二烟道在第三烟道处汇合;所述第三烟道通过第四烟道与余热锅炉的进气口连通,余热锅炉的出气口与废气处理装置的进口连通,废气处理装置的出口通过引风机与排放烟囱连通;第五烟道的进口端与第四烟道连通,第五烟道的出口端与废气处理装置的进口连通;应急排放烟囱通过第六烟道与第四烟道连通;
所述的第五烟道的开口端设有第一阀门、第六烟道的开口端设有第二阀门、余热锅炉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
进一步,冷却室开设有掏灰孔洞。
进一步,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分别为插板阀或电动阀,即: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可均为插板阀也可均为电动阀,或者,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部分为插板阀,部分为电动阀。
进一步,所述冷却室分布在窑炉的两侧。
或者,所述冷却室分布在窑炉远离窑炉产品出口的一端。
所述冷却室数量可根据窑炉实际进行设置,一个或多个均可。
进一步,所述余热锅炉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均设有热电偶。
进一步,所述冷却室、第一烟道、第二烟道、第三烟道、第四烟道均由耐火材料砌筑而成,第五烟道和第六烟道均为钢管,且钢管的外壁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保温层为陶瓷纤维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a、采用冷却室和烟道替代金属换热器,寿命可达到两届窑龄甚至更长,而金属换热器寿命一般只有一届窑龄,且中途需要维护;减少了投资,减少了传统金属换热器的维护和维修,减少了废气带入的粉尘对金属换热气和各联接管道的粘结,提高了使用寿命。
b、通过余热锅炉产生水蒸气,用途广,易输送,使用方便;
c、废气中的粉尘挥发物基本能在冷却室形成固态沉积,清理容易,方便;
d、烟道基本不用维护,使用方便;
e、余热锅炉是废气与水进行热交换,热交换效率高,热交换之后的废气温度在100-200℃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b表示窑炉1用于制取某种产品(如玻璃纤维)时,产品(如玻璃液)的流向,a表示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废气的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
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包括窑炉1,所述排放装置包括冷却室2、余热锅炉3、废气处理装置4和排放烟囱7;
所述冷却室2的入口通过第一烟道8与窑炉1的排烟口连通,若干个所述冷却室2的出口分别通过第二烟道9在第三烟道10处汇合;所述第三烟道10通过第四烟道11与余热锅炉3的进气口连通,余热锅炉3的出气口与废气处理装置4的进口连通,废气处理装置4的出口通过引风机5与排放烟囱7连通;第五烟道12的进口端与第四烟道11连通,第五烟道12的出口端与废气处理装置4的进口连通;应急排放烟囱6通过第六烟道13与第四烟道11连通;
所述的第五烟道12的开口端设有第一阀门14、第六烟道13的开口端设有第二阀门15、余热锅炉3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有第三阀门16和第四阀门17。
冷却室2开设有掏灰孔洞,沉积在冷却室2内的固态挥发物通过掏灰孔洞扒出来。
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15、第三阀门16和第四阀门17均为插板阀。
本实施例包括2个冷却室2,所述冷却室2对称设置在窑炉1的两侧。
所述余热锅炉3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均设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分别采集进入余热锅炉3内和从余热锅炉3处排出的废气的温度。
所述冷却室2、第一烟道8、第二烟道9、第三烟道10、第四烟道11均由耐火材料砌筑而成,第五烟道12和第六烟道13均为钢管,并且管外壁采用耐温的陶瓷纤维毯保温。
窑炉1内产生的废气经第一烟道8流至冷却室2内,耐火材料制作的冷却室2起到冷却并调节废气温度和沉积废气粉尘的作用。废气出了冷却室2再经过第二烟道9输送,并在第三烟道10处汇总,然后经第四烟道11到达余热锅炉3内。废气在进入余热锅炉3之前有热电偶监控进口温度,进口温度控制在500-700℃之间。废气在余热锅炉3处与常温水进行热交换,将70-80%的热量传递给常温水产生水蒸汽,且水蒸气通过管道输送出去。废气从余热锅炉3出气口流出时的温度约为200℃,并设有热电偶监控出口温度。废气从余热锅炉3流出后再通过管道流至废气处理装置4。在废气处理装置4内将一些对环境有影响的有害物质清除掉后,经引风机5抽入排放烟囱7内,并通过排放烟囱7排放出去。
余热锅炉3设计有由第五烟道12构成的旁通管路,第五烟道12作为余热锅炉检修和清渣使用;在余热锅炉3前设计有应急排放烟囱6,应急排放烟囱6作为废气处理装置4检修和窑炉1出现异常时的应急使用。
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15、第三阀门16和第四阀门17均作为切换管路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15关闭,第三阀门16和第四阀门17打开,废气从冷却室2流出后经过余热锅炉3然后流至废气处理装置4内;当余热锅炉3需要清理时,第一阀门14打开第二阀门15、第三阀门16和第四阀门17均关闭,废气从第五烟道12流至废气处理装置4内;当废气处理装置4需要检修或者窑炉1出现燃烧异常时,第二阀门15打开,第一阀门14、第三阀门16关闭,废气从应急排放烟囱6中排出。
实施例2
参照图2及图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冷却室2与窑炉1的相对位置不同,冷却室2的个数不同;且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15、第三阀门16和第四阀门17均为电动蝶阀。
本实施例包括一个冷却室2,且所述冷却室2分布在窑炉1远离窑炉产品出口的一端。
本实施例其他实施方式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参照附图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阀门14和第二阀门15均为插板阀,第三阀门16和第四阀门17均为电动蝶阀。
本实施例其他实施方式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参照附图1、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第一阀门14为电动蝶阀,第二阀门15、第三阀门16和第四阀门17均为插板阀。
本实施例其他实施方式均与实施例2相同。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Claims (8)

1.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包括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装置包括冷却室、余热锅炉、废气处理装置和排放烟囱;
所述冷却室的入口通过第一烟道与窑炉的排烟口连通,若干个所述冷却室的出口分别通过第二烟道在第三烟道处汇合;所述第三烟道通过第四烟道与余热锅炉的进气口连通,余热锅炉的出气口与废气处理装置的进口连通,废气处理装置的出口通过引风机与排放烟囱连通;第五烟道的进口端与第四烟道连通,第五烟道的出口端与废气处理装置的进口连通;应急排放烟囱通过第六烟道与第四烟道连通;
所述的第五烟道的开口端设有第一阀门、第六烟道的开口端设有第二阀门、余热锅炉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室开设有掏灰孔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分别为插板阀或电动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分布在窑炉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分布在窑炉远离窑炉产品出口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均设有热电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第一烟道、第二烟道、第三烟道、第四烟道均由耐火材料砌筑而成,第五烟道和第六烟道均为钢管,且钢管的外壁设有保温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温层为陶瓷纤维毯。
CN201720279108.8U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 Active CN207050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79108.8U CN207050473U (zh)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79108.8U CN207050473U (zh)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50473U true CN207050473U (zh) 2018-02-27

Family

ID=61489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79108.8U Active CN207050473U (zh)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504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2033A (zh) * 2021-06-10 2021-09-24 江苏匡集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集中式智能供气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2033A (zh) * 2021-06-10 2021-09-24 江苏匡集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集中式智能供气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90598U (zh) 一种立式水火管结构的燃煤粉热水锅炉
CN207050473U (zh) 一种窑炉废气排放装置
CN201866788U (zh) 直接交换式换热器
CN109028035A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燃烧侧耦合燃煤锅炉
CN214745784U (zh) 一种含盐废水焚烧处理系统
CN201819239U (zh) 复合管空气预热器
CN208794393U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燃烧侧耦合燃煤锅炉
CN209386313U (zh) 分段式水换热器
CN204345922U (zh) 一种高效烟气冷凝余热回收装置及具有该回收装置的燃气模块炉
CN209541168U (zh) 散装煤粉有机热载体炉
CN102425805A (zh) 锅炉房换气及新风加热系统
CN206247625U (zh) 一种热风炉
CN201973735U (zh) 容克式空气预热器单循环疏导式漏风控制系统
CN202063885U (zh) 一种生物质气传输管道防止焦油凝聚的结构
CN206771741U (zh) 一种生物质高效热风换热器
CN110107911A (zh) 一种用于对冲燃烧锅炉的新型二次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6113007U (zh) 高效低排采暖炉
CN211854079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空气预热装置
CN110260285A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9022048A (zh) 正压燃煤耦合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及进行转化电能的方法
CN220552291U (zh) 一种石灰窑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110173889A (zh) 一种沥青生产线加热导热油的换热装置
CN204923440U (zh) 一种多回程换热式生物质燃料锅炉
CN108413417A (zh) 一种旋转式rto蓄热焚烧炉
CN201935383U (zh) 高效热风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