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45565U - 折叠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折叠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45565U
CN207045565U CN201720650582.7U CN201720650582U CN207045565U CN 207045565 U CN207045565 U CN 207045565U CN 201720650582 U CN201720650582 U CN 201720650582U CN 207045565 U CN207045565 U CN 207045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jib
group
frame
chair cushion
folding bi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505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硕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kuma Energy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kuma Energy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kuma Energy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kuma Energy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505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45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45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45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一车架组、一转向组及一后轮组,该车架组设有一第一主杆及一第二主杆,该转向组具有一前轮部,该后轮组具有一后轮部,该第一主杆相对该第二主杆枢转,该第一主杆与该第二主杆形成一小于90度夹角,使该前轮部及该后轮部形成上下堆叠状。

Description

折叠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两轮车折叠的技术,具有方便携带以及收纳效果,特别关于二轮车折叠后的轮子堆叠、把手收折及折叠后的角度,以达最小空间占用。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普及提供人们能够更迅速的抵达目的地,同时节省时间,另一方面在休闲意识抬头的情况下,也有不少人选择自行车做为休闲活动,然而一般自行车,在寸土寸金的区域中,除非有特别规划出停放区,否则停放自行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另外一方面,一般折叠自行车的设计,解决自行车停放问题,一般来说,在一般折叠自行车的车体骨架上装设转折点,使一般折叠自行车能够折叠减少其占用空间,一般折叠车会将两不同侧的车体骨架相互的靠合折叠,使得前后车轮可以相互靠在一起,形成折收状态,然而前后轮靠在一起的折叠方式,会造成一般折叠车辆的体积还是太大,造成不容易携带状况;另外,一般折叠车在折收把手的时候,会让把手和大盘叠合在一起,若遇到碰撞,容易造成齿盘损坏。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借由折弯结构的改进能够达到较良好的体积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其能够在自行车折叠后,更有效的减少占用空间,该折叠车的前管以及后管折叠角度能够小于九十度,且自行车的手把能够折收在自行车大盘相反的位置,避免碰撞到大盘,另外,该折叠自行车的前轮以及后轮是以堆叠状排列;该折叠自行车能够更容易的随身携带,减轻使用者负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自行车,其包括:一车架组,该车架组设有一快拆件、一第一主杆及一第二主杆,该快拆件一端装接该第一主杆,其另一端装接该第二主杆,该第一主杆的自由端设有一头管,该第二主杆下侧设置一载体,该载体一侧装挂一大盘组,其中,该快拆件具有一固定座设置在该第二主杆一侧、一第一结合座组置该第二主杆一端、一扣紧片枢接该第一结合座、一第二结合座组置该第一主杆一端及一枢接件装设该第一、二主杆之间,该扣紧片拆装该固定座使该第二结合座靠近或远离该第一结合座;一转向组,该转向组装设于该头管,该转向组具有一前轮部及一手把部,该前轮部设于该头管下侧,该手把部设于该头管上侧,该手把部设有一折弯件、一握把及一把手杆,该把手杆两端分别组接该折弯件与该握把;一椅座组,该椅座组具有一轴接架、一椅垫杆及一椅垫,该轴接架枢接该第二主杆,该轴接架设有一杆孔装载该椅垫杆,另以一快拆束固该椅垫杆于轴接架,该椅垫杆组合该椅垫;一后轮组,该后轮组具有一螺接架及一后轮部,该螺接架组装该第二主杆下侧,该后轮部组设该螺接架相对其组装该第二主杆下侧位置;该第一主杆以该快拆件为中心向该第二主杆弯折,该第一主杆与该第二主杆形成一小于90度夹角且大于0度夹角,该前轮部及该后轮部形成堆叠状,该轴接架以载体为轴心朝向该第一主杆枢转,该椅垫杆与该椅垫向该第一主杆弯折,该椅垫接近该第一主杆,该椅垫杆相近该第二主杆,该握把及该把手杆以该折弯件朝该载体装挂该大盘组的相反位置侧向折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折叠自行车进一步的包括一辅助轮装设该第二主杆,该辅助轮位于该第二主杆组接第一主杆的相反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螺接架组装该第二主杆形成一角度,该角度范围在30度至40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椅垫杆设有一延伸线,该延伸线相交该第二主杆形成一角度,该角度范围在5度至10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第二主杆下设有一组固定片,其位于该螺接架与该载体之间,该固定片接近该螺接架位置。
根据上所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提供折叠自行车,与一般的折叠自行车比较,其能够前轮与后轮堆叠的折收,该第一主杆以及第二主杆折弯后小于90度,更佳的减小该折叠自行车的体积,且更容易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够在自行车折叠后,更有效的减少占用空间,该折叠车的前管以及后管折叠角度能够小于九十度,且自行车的手把能够折收在自行车大盘相反的位置,避免碰撞到大盘,另外,该折叠自行车的前轮以及后轮是以堆叠状排列;该折叠自行车能够更容易的随身携带,减轻使用者负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的第一主杆折弯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第一主杆折弯后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的椅座组折收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折叠后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折叠自行车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折叠自行车折叠后平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车架组 11第一主杆
12第二主杆 13快拆件
131固定座 132第一结合座
133扣紧片 134第二结合座
135枢接件 14头管
15载体 151滑动孔
16固定片 17大盘组
20转向组 21前轮部
22手把部 23折弯件
24握把 25把手杆
30椅座组 31轴接架
311轴杆 312连接件
32椅垫杆 33椅垫
35快拆 40后轮组
41螺接架 42后轮部
401凸接板 50辅助轮
60货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要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能够达成目的及功效,兹,搭配示意图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详加说明其功效及特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更有效的减少占用空间,该折叠车的前管以及后管折叠角度能够小于九十度,且自行车的手把能够折收在自行车大盘相反的位置,避免碰撞到大盘,另外,该折叠自行车的前轮以及后轮是以堆叠状排列。
请参考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其包括:一车架组10,该车架组10设有一快拆件13、一第一主杆11及一第二主杆12,该快拆件13一端装接该第一主杆11,其另一端装接该第二主杆12,该第一主杆11的自由端设有一头管14,该第二主杆12下侧设置一载体15,该载体15一侧装挂一大盘组17,其中,该快拆件13具有一固定座131设置在该第二主杆12一侧、一第一结合座132组置该第二主杆12一端、一扣紧片133枢接该第一结合座132、一第二结合座134组置该第一主杆11一端及一枢接件135装设该第一、二主杆11、12之间,该扣紧片133拆装该固定座131使该第二结合座134靠近或远离该第一结合座132;一转向组20,该转向组20装设于该头管14,该转向组20具有一前轮部21及一手把部22,该前轮部21设于该头管14下侧,该手把部22设于该头管14上侧,该手把部22设有一折弯件23、一握把24及一把手杆25,该把手杆25两端分别组接该折弯件23与该握把24;一椅座组30,该椅座组30具有一轴接架31、一椅垫杆32及一椅垫33,该轴接架31枢接该第二主杆12,该轴接架31设有一杆孔装载该椅垫杆32,另以一快拆35束固该椅垫杆32于轴接架31,该椅垫杆32组合该椅垫33;一后轮组40,该后轮组40具有一螺接架41及一后轮部42,该螺接架41组装该第二主杆12下侧,该后轮部42组设该螺接架41相对该螺接架41组装该第二主杆12下侧位置;该第一主杆11以该快拆件13为中心向该第二主杆12弯折,该第一主杆11与该第二主杆12形成一小于90度夹角且大于0度夹角,该前轮部21及该后轮部42形成堆叠状,该轴接架31以载体15为轴心朝向该第一主杆11枢转,该椅垫杆32与该椅垫33向该第一主杆11弯折,该椅垫33接近该第一主杆11,该椅垫杆32相近该第二主杆12,该握把24及该把手杆25以该折弯件23朝该载体15装挂该大盘组17的相反位置侧向折弯。
前述为本实用新型主要实施例的主要技术特征。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折叠自行车,进一步的包括一辅助轮50装设该第二主杆12,该辅助轮50位于该第二主杆12组接第一主杆11的相反侧,请参考图5以及图6所示,设有一水平线垂直该第二主杆12,该辅助轮50立在该水平线,该前轮部21及该后轮部42成上下堆叠状,方便拖曳该折叠自行车,且该第一、二主杆11、12整体折叠自行车的主要支撑,其是以刚硬材质制成。
请参考图2与图3所示,该快拆件13的该固定座131设置在该第二主杆12一侧,该第一结合座132组置该第二主杆12一端,该扣紧片133枢接该第一结合座132,该第二结合座134组置该第一主杆11一端及一枢接件135装设该第一、二主杆11、12之间,该第一主杆11与该第二主杆12以该扣紧片133套扣该固定座131或拆离该固定座131。
根据前段所述,该第一结合座132相交该第二结合座134,使该扣紧片133套扣该固定座131,固定该第一主杆11与该第二主杆12呈现水平状;该扣紧片133解除套扣该固定座131,该第一主杆11以该枢接件135为轴心枢转,带动该前轮部21及该手把部22往箭头向移动。
请参考图3与图4所示,该第二主杆下设有一组固定片16,其位于该螺接架41与该载体15之间,该固定片16接近该螺接架41位置,该前轮部21朝箭头方向往该固定片16移动,该固定片16设有二固定翼对称设置,该二固定翼之间具有一空间容纳前轮部21,该前轮部21及该后轮部42成堆叠状。
请参考图3以及图4所示,该螺接架41组装该第二主杆12形成一角度X,该角度X范围在30度至40度之间,借此限定该角度范围。
根据图4及图5所示,该载体15设有一滑动孔151,该轴接架31具有一轴杆311及一连接件312,该轴杆311相对杆孔的位置设有一孔洞以对准该滑动孔151,该连接件312穿设该孔洞及该滑动孔151,该连接件312在该滑动孔151沿孔形位移,带动该轴杆311以该滑动孔151为轴心转动。
根据上段所述,该轴接架31以该载体15为轴心朝向该第一主杆11枢转(图5中靠近该轴接架31的箭头方向),该椅垫杆32与该椅垫33向该第一主杆11弯折,该椅垫33接近该第一主杆11,该椅垫杆32相近该第二主杆12,解除该快拆35束固该椅垫杆32及该椅垫33,该椅垫杆32以及该椅垫33向箭头方向移动(图5中在椅垫33附近的箭头方向)。
请参考图5与图6所示,该握把24组接该把手杆25一端用以控制该折叠自行车方向,该把手杆25另一端组接该折弯件23,该折弯件23枢接该头管14,该折弯件23朝该载体15装挂该大盘组的相反位置折,该握把24及该把手杆25以该折弯件23为折点朝前轮部21与该第二主杆12折弯。
请参考图5以及图6所示,该折叠型车载折叠状态,该椅垫杆32设有一延伸线,该延伸线相交该第二主杆12形成一角度Y,该角度Y范围在5度至10度之间。
请参考图7与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另一实施例,与上所述实施例相比,其进一步的包括:一货架60组设螺接架41,该螺接架41组装该第二主杆12下侧,且该第二主杆12长度与上所述实施例的该第二主杆12想比长度略短,以预留空间组设该货架60,该螺接架41组设该后轮部42相对该螺接架41组装该第二主杆12下侧位置,其中,该螺接架具有二凸接板401近该螺接架组装该第二主杆12下侧位置,该货架60具有一第一接件61与一第二接件62,该凸接板401螺组该第一接件61,该第二接件62螺接该螺接架41一侧位置接近螺接架41组设该后轮部42,另外,该辅助轮50装设该货架60一端相反该二凸接板401。
该货架60提供使用者能够装放物品在该货架60上面,借此更方便的实现托运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车架组,该车架组设有一快拆件、一第一主杆及一第二主杆,该快拆件一端装接该第一主杆,其另一端装接该第二主杆,该第一主杆的自由端设有一头管,该第二主杆下侧设置一载体,该载体一侧装挂一大盘组,其中,该快拆件具有一固定座设置在该第二主杆一侧、一第一结合座组置该第二主杆一端、一扣紧片枢接该第一结合座、一第二结合座组置该第一主杆一端及一枢接件装设该第一、二主杆之间,该扣紧片拆装该固定座使该第二结合座靠近或远离该第一结合座;
一转向组,该转向组装设于该头管,该转向组具有一前轮部及一手把部,该前轮部设于该头管下侧,该手把部设于该头管上侧,该手把部设有一折弯件、一握把及一把手杆,该把手杆两端分别组接该折弯件与该握把;
一椅座组,该椅座组具有一轴接架、一椅垫杆及一椅垫,该轴接架枢接该第二主杆,该轴接架设有一杆孔装载该椅垫杆,另以一快拆束固该椅垫杆于轴接架,该椅垫杆组合该椅垫;
一后轮组,该后轮组具有一螺接架及一后轮部,该螺接架组装该第二主杆下侧,该后轮部组设该螺接架相对其组装该第二主杆下侧位置;
该第一主杆以该快拆件为中心向该第二主杆弯折,该第一主杆与该第二主杆形成一小于90度夹角且大于0度夹角,该前轮部及该后轮部形成堆叠状,该轴接架以载体为轴心朝向该第一主杆枢转,该椅垫杆与该椅垫向该第一主杆弯折,该椅垫接近该第一主杆,该椅垫杆相近该第二主杆,该握把及该把手杆以该折弯件朝该载体装挂该大盘组的相反位置侧向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辅助轮装设该第二主杆,该辅助轮位于该第二主杆组接第一主杆的相反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接架组装该第二主杆形成一角度,该角度范围在30度至40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垫杆设有一延伸线,该延伸线相交该第二主杆形成一角度,该角度范围在5度至10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杆下设有一组固定片,其位于该螺接架与该载体之间,该固定片接近该螺接架位置。
CN201720650582.7U 2017-06-06 2017-06-06 折叠自行车 Active CN207045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50582.7U CN207045565U (zh) 2017-06-06 2017-06-06 折叠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50582.7U CN207045565U (zh) 2017-06-06 2017-06-06 折叠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45565U true CN207045565U (zh) 2018-02-27

Family

ID=61492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50582.7U Active CN207045565U (zh) 2017-06-06 2017-06-06 折叠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455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5754A (zh) * 2017-06-06 2018-12-14 乐酷马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折叠自行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5754A (zh) * 2017-06-06 2018-12-14 乐酷马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折叠自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93155U (zh) 折叠式滑板车箱包
CN1709754A (zh) 儿童推车
CN102019982A (zh) 机动二轮车用挂物钩
CN207374581U (zh) 电动自行车
CN207045565U (zh) 折叠自行车
CN203094124U (zh) 一种沙滩推车
CN201201690Y (zh) 多折叠联动自行车车架
CN103523136A (zh) 一种折叠电动三轮车
CN102673617B (zh) 折叠自立式宠物手推车
CN201545035U (zh) 折叠式婴儿车
CN102406297B (zh) 折叠滑板式箱包
CN108995754A (zh) 折叠自行车
CN201291955Y (zh) 自行车电动车遮阳防雨棚
CN201842123U (zh) 婴儿推车
CN100581894C (zh) 一种前后座双人儿童推车
CN208585369U (zh) 折叠自行车
CN104670289B (zh) 儿童推车
CN203806075U (zh) 折收式儿童三轮车
CN108143183A (zh) 辅助直立学步车
CN208181164U (zh) 一种折叠式儿童车
CN103587562A (zh) 一种捆式行李车
CN208198546U (zh) 儿童推车
CN105923091A (zh) 一种折叠车
CN201105748Y (zh) 折叠式童车
CN201872777U (zh) 儿童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