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21248U - 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21248U CN207021248U CN201720946423.1U CN201720946423U CN207021248U CN 207021248 U CN207021248 U CN 207021248U CN 201720946423 U CN201720946423 U CN 201720946423U CN 207021248 U CN207021248 U CN 2070212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ing belt
- pole piece
- battery core
- core pole
- contact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rim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涉及电池内电芯极片制作领域;包括多个结构相同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均包括上方传动装置、下方传动装置、可调手柄以及固定座;上方传动装置包括上方电机、第一同步带轮以及第一同步带;所述下方传动装置包括下方电机、第二同步带轮以及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位于第二同步带上方,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之间的间隙用于传送电芯极片;所述可调手柄安装于固定座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皮带压夹式的传送方式,使得电芯极片牢固的随着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前进,可以极大的增加电芯极片与同步带之间的摩擦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内电芯极片制作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制作电芯极片的自动传送装置种类繁多,针对极片的自动传送装置主要驱动辊送的方式夹住极片来传送,由于极片与辊之间摩擦力不够,容易打滑,导致传送过程中极片易脱落而且精度不好把握。并且,传统的自动传送装置受制于精度上的要求,不能够高速的运行,因此极片的传送速度较慢,传送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该装置极大的增大了电芯极片与同步带之间的摩擦力,电芯极片不会出现脱落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多个结构相同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均包括上方传动装置、下方传动装置、可调手柄以及固定座;
所述上方传动装置包括上方电机、第一同步带轮以及第一同步带,所述的上方电机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同步带套在第一同步带轮上,并通过上方电机的带动而转动;
所述下方传动装置包括下方电机、第二同步带轮以及第二同步带,所述下方电机固定在固定座上,且位于上方电机的下方位置,所述第二同步带套在第二同步带轮上,并通过下方电机的带动而转动;
所述第一同步带位于第二同步带上方,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之间的间隙用于传送电芯极片;所述可调手柄安装于固定座上,该可调手柄用于调节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之间的间距。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上方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所述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固定于固定座上,且分别位于第一同步带轮的两侧,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用于压紧在所述的第一同步带上。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下方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三压紧轮和第四压紧轮,所述第三压紧轮和第四压紧轮固定于固定座上,且分别位于第二同步带轮的两侧,第三压紧轮和第四压紧轮用于压紧在所述的第二同步带上。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上方传动装置和下方转动装置均包括一减速机,其中一个减速机设置于上方电机和第一同步带轮之间,另一个减速机设置于下方电机和第二同步带轮之间,且减速机均固定在所述的固定座上。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上方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转动轮,所述的第一同步带套在第一转动轮上。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下方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转动轮,所述的第二同步带套在第二转动轮上。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第二固定架下方设置有张紧轮,所述第二同步带绕过所述的张紧轮。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均为高扭矩同步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皮带压夹式的传送方式,使得电芯极片牢固的随着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前进,可以极大的增加电芯极片与同步带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采用双皮带压夹式的传动方式可以达到高精度的效果;电芯极片的传输速度较快,提高了传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通过该装置对电芯极片进行传送,具体的,该传送装置包括多个结构相同传送机构10,多个传送机构10依次并排设置,通过传送机构10的依次传送,实现对电芯极片的传送。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包括有三个传送机构10,传送机构10包括上方传动装置、下方传动装置、可调手柄20以及固定座30;所述上方传动装置包括上方电机401、第一同步带轮402以及第一同步带403,所述的上方电机401固定于固定座30上,所述第一同步带403套在第一同步带轮402上,并通过上方电机401的带动而转动;所述下方传动装置包括下方电机501、第二同步带轮502以及第二同步带503,所述下方电机501固定在固定座30上,且位于上方电机401的下方位置,所述第二同步带503套在第二同步带轮502上,并通过下方电机501的带动而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方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架404,第一固定架40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转动轮,所述的第一同步带403套在第一转动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同步带403位于第二同步带503上方,第一同步带403和第二同步带503之间的间隙用于传送电芯极片,通过第一同步带403和第二同步带503夹住电芯极片,通过同步带的带动将极片向前推送;所述可调手柄20安装于固定座30上,该可调手柄20用于调节第一同步带403和第二同步带503之间的间距,当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停止运行时,通过掰动手柄,可使上方传动装置远离下方传动装置,增大第一同步带403与第二同步带503之间的距离;另外,所述的上方传动装置和下方转动装置均包括一减速机60,其中一个减速机60设置于上方电机401和第一同步带轮402之间,另一个减速机60设置于下方电机501和第二同步带轮502之间,且减速机60均固定在所述的固定座30上;另外,所述下方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架504,第二固定架50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转动轮,所述的第二同步带503套在第二转动轮上。
如图2所示,所述上方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压紧轮405和第二压紧轮406,所述第一压紧轮405和第二压紧轮406固定于固定座30上,且分别位于第一同步带轮的两侧,第一压紧轮405和第二压紧轮406用于压紧在所述的第一同步带403上;所述下方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三压紧轮505和第四压紧轮506,所述第三压紧轮505和第四压紧轮506固定于固定座30上,且分别位于第二同步带轮502的两侧,第三压紧轮505和第四压紧轮506用于压紧在所述的第二同步带503上。为了避免第二同步带503在转动过程中出现“打滑”的现象,所述第二固定架504下方还设置有张紧轮5041,所述第二同步带503绕过所述的张紧轮5041,通过张紧轮5041对第二同步带503进一步的实现张紧。
通过上述的结构,其最右端为电芯极片的入料口,当电芯极片进入装置中时,固定座两侧重载拉伸弹簧拉动上方传动装置,电芯极片则压紧在第一同步带403和第二同步带503之间;此后同时启动上方电机401和下方电机501,当上方电机401的转动带动第一同步带403向前运动,下方电机501的转动带动第二同步带503向前运动,使第一同步带403和第二同步带503朝相同的方向转动,使电芯极片在收到压力的同时向前运行,从上一个传送机构10传递至下一个传送机构10,以完成电芯极片的传送;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采用双皮带压夹式的传送方式,使得电芯极片牢固的随着第一同步带403和第二同步带503前进,可以极大的增加电芯极片与同步带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采用双皮带压夹式的传动方式可以达到高精度的效果,因此第一同步带403和第二同步带503可以高速的运行,提高了电芯极片的传送效果,提高了传送效率;所采用的第一同步带403和第二同步带503为高扭矩同步带,在耐用性和稳定性上提高了一个等级,高扭矩同步带的材质为黑色橡胶,在减少极片掉粉的同时也增大了与极片的摩擦力。另外,本装置在传输电芯极片时,只夹持电芯极片的一端,可以在电芯极片传送的过程中对电芯极片进行模切,在模切过程中,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则停止运行,电芯极片的传送则停止,当模切完成后,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则再次运行,对模切完成的电芯极片进行传送。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结构相同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均包括上方传动装置、下方传动装置、可调手柄以及固定座;
所述上方传动装置包括上方电机、第一同步带轮以及第一同步带,所述的上方电机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同步带套在第一同步带轮上,并通过上方电机的带动而转动;
所述下方传动装置包括下方电机、第二同步带轮以及第二同步带,所述下方电机固定在固定座上,且位于上方电机的下方位置,所述第二同步带套在第二同步带轮上,并通过下方电机的带动而转动;
所述第一同步带位于第二同步带上方,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之间的间隙用于传送电芯极片;所述可调手柄安装于固定座上,该可调手柄用于调节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所述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固定于固定座上,且分别位于第一同步带轮的两侧,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用于压紧在所述的第一同步带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方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三压紧轮和第四压紧轮,所述第三压紧轮和第四压紧轮固定于固定座上,且分别位于第二同步带轮的两侧,第三压紧轮和第四压紧轮用于压紧在所述的第二同步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方传动装置和下方转动装置均包括一减速机,其中一个减速机设置于上方电机和第一同步带轮之间,另一个减速机设置于下方电机和第二同步带轮之间,且减速机均固定在所述的固定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转动轮,所述的第一同步带套在第一转动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方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转动轮,所述的第二同步带套在第二转动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下方设置有张紧轮,所述第二同步带绕过所述的张紧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均为高扭矩同步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46423.1U CN207021248U (zh) | 2017-07-31 | 2017-07-31 | 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46423.1U CN207021248U (zh) | 2017-07-31 | 2017-07-31 | 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21248U true CN207021248U (zh) | 2018-02-16 |
Family
ID=61482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946423.1U Active CN207021248U (zh) | 2017-07-31 | 2017-07-31 | 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02124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40541A (zh) * | 2019-04-27 | 2019-07-23 | 东莞市佳的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真空皮带传输机构及锂电池极片冲切机 |
-
2017
- 2017-07-31 CN CN201720946423.1U patent/CN20702124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40541A (zh) * | 2019-04-27 | 2019-07-23 | 东莞市佳的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真空皮带传输机构及锂电池极片冲切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855132U (zh) | 一种木条自动循环送料装置 | |
CN207021248U (zh) | 一种新型的电芯极片的传送装置 | |
CN106078948B (zh) | 一种具有单向推进机构的木条拼板装置 | |
CN111215873A (zh) | 一种泵阀快速接头快速装配方法与装置 | |
CN105459442A (zh) | 纸板v槽机 | |
CN203112103U (zh) | 一种用于轮胎自动化生产线的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 | |
CN206013095U (zh) | 一种条烟印刷包装提升装置 | |
CN102408014B (zh) | 高速规整辊道机 | |
CN208276999U (zh) | 一种卷筒纸切纸机 | |
CN205969364U (zh) | 一种具有单向推进机构的木条拼板装置 | |
CN202175439U (zh) | 高速规整辊道机 | |
CN204844964U (zh) | 一种全自动折盒机 | |
CN105923225B (zh) | 贴标机的滚轮环抱整形装置 | |
CN209922178U (zh) | 轮胎分道设备 | |
CN203997774U (zh) | 一种用于胶体生产过程中的胶瓶专用传输装置 | |
CN206374239U (zh) | 一种全自动粘箱机压纸输送机构 | |
CN203582107U (zh) | 瓦楞纸板生产线上用于堆码机的纸板错位堆码机构 | |
CN205614446U (zh) | 带有传送功能的玻璃磨边机 | |
CN201275716Y (zh) | 玻璃磨边机的中转台 | |
CN207030184U (zh) | 一种纸管分切机的传输机构 | |
CN205240611U (zh) | 一种金属类针型上料机构 | |
CN215710101U (zh) | 一种单板生产加工用转运码垛装置 | |
CN209337801U (zh) | 聚酯薄膜防滑传动机构 | |
CN204957948U (zh) | 自动分片机 | |
CN205151164U (zh) | 大输液软袋的自动下袋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101, building 1013, building 2, No. 5, Aowei Road, Zhangge community, Fuche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Greensh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2/F, Building E, New Ocean Industrial Park, Dafu Industrial Zone, Guanlan Street, Longhua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REENSUN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