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6516U - 一种细格栅除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细格栅除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6516U
CN207016516U CN201720964113.2U CN201720964113U CN207016516U CN 207016516 U CN207016516 U CN 207016516U CN 201720964113 U CN201720964113 U CN 201720964113U CN 207016516 U CN207016516 U CN 207016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filtration plate
liquid level
pond
influent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641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卓
郑香凤
韩艳
鲁志
易耀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i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i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i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i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641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6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6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6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细格栅除污装置,涉及污水处理领域。该除污装置包括格栅槽、设置在格栅槽内的格栅过滤板、控制系统及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曝气清污系统、排渣系统和液位差检测系统;曝气清污系统用于在格栅槽内格栅过滤板的进水侧以空气搅拌为动力清除堵塞格栅过滤板的污物;排渣系统用于排出格栅过滤板进水侧的栅渣;液位差检测系统用于获得格栅槽内格栅过滤板的进水侧液位和出水侧液位,或获得进水侧与出水侧的液位差值;控制系统根据进水侧与出水侧的液位差值控制曝气清污系统和排渣系统的启动或关闭;格栅池内设置有位于格栅过滤板进水侧的填料。本申请的装置适用于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工程,结构简单,成本低,能耗低,自控清污,清污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细格栅除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格栅除污装置。
背景技术
格栅是污水进入污水厂后经过的第一道处理工序。通常,格栅按栅条净间距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6-40mm)、细格栅(3-10mm)三类。细格栅的功能是要控制最终进入后续处理单元的水中悬浮污染物的尺寸,以免其在后续处理单元中积累,进而对相关设备造成损害或影响出水水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一种由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自MBR工艺进入工程化应用阶段以来,由于膜组件对大型漂浮物特殊的敏感性,使细格栅预处理的重要性更加突显。缺乏有效的细格栅处理,不仅严重影响出水水质,而且可能导致膜组件损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污水处理标准的不断提高,MBR工艺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细格栅的作用也变得愈加不可或缺。
目前,细格栅设备主要存在机械细格栅和人工细格栅两类,现有的机械细格栅往往结构复杂,造价较高且不易小型化,进而导致中小规模工程中缺乏合适的细格栅设备,造成设备利用效率的降低、能量和投资的浪费。人工细格栅虽然比机械细格栅价格便宜、结构简单,但人工清渣工作量巨大,劳动强度高且较麻烦,维护管理困难。因此,如何简化细格栅设备,降低投资和清渣维护工作量,使之适应中小规模污水处理的需要,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细格栅除污设备存在的各种问题,亟需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耗低,自控清污,清污方便,适用于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工程的细格栅除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耗低,自控清污,清污方便,适用于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工程的细格栅除污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格栅除污装置,包括格栅池以及设置在格栅池内的格栅过滤板,还包括控制系统,以及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曝气清污系统、排渣系统和液位差检测系统;
所述曝气清污系统用于在格栅池内格栅过滤板的进水侧产生冲刷气体,以空气搅拌为动力清除堵塞格栅过滤板的污物;
所述排渣系统用于排出格栅过滤板进水侧的栅渣;
所述液位差检测系统用于获得格栅池内格栅过滤板的进水侧的液位和出水侧的液位,或获得格栅池内格栅过滤板的进水侧与出水侧的液位差值;
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格栅过滤板进水侧与出水侧的液位差值控制曝气清污系统和排渣系统的启动或关闭;
所述格栅池内设置有位于格栅过滤板进水侧的填料。
优选的,所述曝气清污系统包括鼓风机和与之相连接的曝气穿孔管,所述曝气穿孔管设置在格栅池内格栅过滤板进水侧的底部,并沿格栅过滤板的板面走向布置,在鼓风机和曝气穿孔管的曝气搅动作用下,填料与空气联合冲刷擦洗格栅过滤板表面,去除堵塞格栅过滤板滤孔的污物。
优选的,所述格栅过滤板上设置有多个滤孔,所述滤孔的孔径小于填料的粒径和栅渣的粒径;
所述格栅过滤板在格栅池内的平面布置形式呈U形、S形、迷宫型和圆形中的一种,所述格栅过滤板的板面垂直于格栅池的底壁设置。
优选的,所述液位差检测系统包括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的进水侧液位传感器和出水侧液位传感器,所述进水侧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格栅池内格栅过滤板的进水侧,用于检测进水侧的液位;
所述出水侧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格栅池内格栅过滤板的出水侧,用于检测出水侧的液位。
优选的,所述排渣系统包括排渣篦、排渣管和设置在排渣管上的排渣控制阀,所述排渣篦设置在格栅池的进水侧的底部,用于拦截格栅池内的填料;
所述排渣篦的过水尺寸小于填料的粒径但大于栅渣的粒径,所述控制系统与排渣控制阀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排渣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排渣系统还包括排渣槽,用于收集和临时存储格栅池的进水侧捕获的栅渣,所述排渣槽的顶端与格栅池的底部相连通,底端与排渣管相连通,所述格栅池的进水侧与排渣槽的连通处设置有排渣篦,所述排渣篦覆盖格栅池进水侧底部的整个横截面。
进一步的,所述排渣槽为从上到下横截面尺寸逐渐减小的筒体,纵截面形状呈漏斗形。
进一步的,所述排渣槽的侧壁与水平面之间形成6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排渣槽的高度与其上下端开口的横截面尺寸之差成正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实用新型中,液位差检测系统可获得格栅池内格栅过滤板的进水侧的液位和出水侧的液位,或获得格栅池内格栅过滤板的进水侧与出水侧的液位差值。
2、曝气清污系统在格栅池内格栅过滤板的进水侧产生冲刷气体,通过填料和空气的联合作用自动冲刷去除格栅过滤板表面堵塞滤孔的污物。
3、排渣系统能够排出格栅池进水侧的栅渣,避免了栅渣在进水区的累积和堵塞。
4、控制系统根据进水侧与出水侧的液位差值控制上述的曝气清污系统和排渣系统启动或关闭从而实现细格栅的自动清污排渣,提高了除污效率,除污效果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细格栅除污装置适用于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工程,结构简单,成本低,能耗低,自控清污,清污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细格栅除污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面图。
图3是细格栅除污装置的平面布置形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细格栅除污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B-B向的剖面图;
图中:
1、格栅池;2、池本体;3、进水口;4、出水口;5、格栅过滤板;6、鼓风机;7、曝气穿孔管;8、填料;9、排渣口;10、排渣篦;11、排渣控制阀;12、排渣管;13、进水侧液位传感器;14、出水侧液位传感器;15、排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优选的细格栅除污装置,该细格栅除污装置包括格栅池1、设置在格栅池1内的格栅过滤板5、控制系统、与控制系统分别连接的曝气清污系统、排渣系统和液位差检测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格栅池1包括池本体2、进水口3和出水口4。进水口3和出水口4分别设置在池本体2的侧面。污水经进水口3进入格栅池1内,再经过格栅过滤板5进行过滤,去除污水中大颗粒固体污染物质,消除和减轻污水中固体物质对后续处理设备(如水泵等)的损伤。格栅过滤板5上均匀布满多个滤孔,滤孔的形状不限,可以为圆形或方形等形状,滤孔的孔径为1-5mm。根据工艺要求,格栅过滤板5的滤孔孔径应小于填料8的粒径和被拦截物质(栅渣)的粒径,从而使大于格栅过滤板5滤孔孔径的物质被拦截,而小于格栅过滤板5滤孔孔径的物质可以通过格栅过滤板5并随污水排至后续处理工序。
液位差检测系统包括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的进水侧液位传感器13和出水侧液位传感器14。进水侧液位传感器13设置在格栅池1内格栅过滤板5的进水侧,用来检测进水侧的液位。出水侧液位传感器14设置在格栅池1内格栅过滤板5的出水侧,用来检测出水侧的液位。
曝气清污系统包括鼓风机6、曝气穿孔管7和填料8。鼓风机6与曝气穿孔管7相连接,可用来在格栅池1内格栅过滤板5的进水侧产生冲刷气体。曝气穿孔管7设置在格栅池1内格栅过滤板5的进水侧的底部,整体与板面走向平行地布置。
填料8设置在格栅池1内格栅过滤板5的进水侧。在鼓风机6的曝气搅动作用下,填料8与空气联合冲刷擦洗格栅过滤板5表面,去除堵塞格栅过滤板5滤孔的污物。
排渣系统包括排渣口9、排渣篦10、排渣管12和排渣控制阀11。排渣口9设置在格栅过滤板5进水侧的底部,排渣篦10设置在排渣口9的上方,排渣篦10的过水尺寸小于填料的粒径但大于被拦截的栅渣的粒径,从而使栅渣能够排出而填料仍能留在格栅池1内继续发挥清污作用。优选的,排渣篦10的孔径为5-20mm,填料粒径为10-25mm。排渣管12与排渣口9相连接,排渣管12上设置排渣控制阀11,控制系统与排渣控制阀11连接,可控制排渣控制阀11的开启或关闭。
当污水中大于格栅过滤板5滤孔孔径的固体污染物质不断累积堵塞格栅过滤板5滤孔时,格栅过滤板5进水侧液位逐渐上升高于出水侧液位,当控制系统接收到进水侧液位传感器13与出水侧液位传感器14反馈的液位差值达到设定值A的信号时,鼓风机6自动启动,曝气清污系统以空气作为搅拌动力,促使填料8和空气联合作用不断冲刷擦洗格栅过滤板5的表面,去除堵塞格栅过滤板5表面的固体污染物质,实现自动清污;当控制系统接收到格栅过滤板5进水侧与出水侧的液位差值降低至设定值B(B<A)的信号时,鼓风机6自动停止运行,此时曝气清污系统停运。
随着曝气清污系统的停运,格栅过滤板5进水侧的栅渣又开始不断累积并堵塞格栅过滤板5,导致进水侧的液位又不断上升高于出水侧液位,当控制系统接收到进水侧液位传感器13与出水侧液位传感器14反馈的液位差值达到设定值A,且在曝气清污系统启动后的设定时间T1内,进、出水侧液位差值仍未降至设定值B的信号时,则排渣管12上的排渣控制阀11自动打开,被格栅过滤板5拦截的栅渣通过排渣口9排出,并进入后续栅渣处理系统进一步脱水处理。此时,格栅池1内的填料8通过排渣口9表面上方的排渣篦10得以拦截,从而使栅渣能够排出而填料8仍能留在格栅池1内继续发挥清污作用。排渣控制阀11开启时,鼓风机6自动关闭,曝气清污系统自动停运。当排渣控制阀11开启后的时间达到设定时间T2时,排渣控制阀11自动关闭,排渣系统停止排渣。随着进水侧栅渣的再次累积,以及进水侧液位的不断升高,再次进入下一次自动清污和排渣循环。
在本实施例中,格栅过滤板5的板面垂直于格栅池1的底壁设置。如图3所示,格栅过滤板5在格栅池1内的平面布置形式呈U形、S型、“凹”型(或迷宫型)和圆形中的一种,其原理为通过改变细格栅过滤板5的过流面积来改变细格栅除污装置的处理能力,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规模和现场条件选择适合的格栅平面布置形式。相应地,靠近格栅过滤板5设置的曝气排气管7也可以沿着格栅过滤板5的平面布置形式的走向呈现U形、S型、“凹”型(或迷宫型)或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细格栅除污装置可根据污水处理规模大小和污水的污染程度,灵活设计格栅过滤板5的平面布置形式,有效解决了中小规模条件下现有细格栅设备处理能力与处理规模不协调的矛盾问题,具有自控清污,清污方便的特点。
采用实施例1的细格栅除污装置可以对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工程的污水进行处理,处理污水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从进水口3进入格栅池1内,然后经过格栅过滤板5过滤,污水中大于格栅过滤板5滤孔孔径的物质被拦截在格栅过滤板5的进水侧,小于格栅过滤板5滤孔孔径的物质则通过格栅过滤板5,格栅过滤出水经出水口4排至后续处理工序;
(2)随着格栅过滤板5进水侧的栅渣不断积累导致进水侧液位不断升高,当控制系统接收到格栅过滤板5进水侧与出水侧的液位差值达到设定值A的信号时,自动启动鼓风机6,通过曝气穿孔管7向格栅池1内曝气,以空气搅拌作为动力,促使填料8和被格栅过滤板5拦截的大颗粒固体物质在格栅过滤板5表面反复冲刷擦洗,以清除堵塞格栅过滤板5滤孔的污染物质,恢复过水通量;
(3)随着曝气清污系统的运行,格栅过滤板5的过水通量逐渐恢复,格栅过滤板5进水侧与出水侧的液位差值不断降低,当控制系统接收到进、出水侧的液位差值降低至设定值B的信号时,鼓风机6自动关闭。
(4)当控制系统接收到格栅过滤板5进水侧与出水侧的液位差值升高至设定值A,但在曝气清污系统的填料8与空气联合冲刷作用下,在设定时间T1内仍未降至设定值B(B<A)时,则自动开启排渣控制阀11,同时鼓风机6自动关闭,此时被格栅过滤板5拦截的栅渣通过排渣口9排出,填料8被排渣篦10拦截继续留在格栅池1内。通过排渣口9排出的栅渣进入后续栅渣处理单元予以脱水减容,脱出的污水回到格栅前进水中。
(5)排渣控制阀5开启时间达到设定时间T2后,进水侧累积的大部分栅渣被排出格栅池1,排渣控制阀11自动关闭。
上述曝气穿孔管7的数量不局限于一根,还可以为两根或两根以上。以曝气穿孔管7具有三根为例,三根曝气穿孔管7均与鼓风机6连接,三根曝气穿孔管7沿格栅过滤板5的板面走向平行间隔布置,在充足的曝气搅拌动力下,填料8与充足的空气联合冲刷擦洗格栅过滤板5表面,更充分地清除堵塞格栅过滤板5表面的固体污染物质,自动清污效果更好。
与常规细格栅除污技术相比,实施例1的细格栅除污装置和方法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能耗低,可自控清污,清污方便,适用于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工程;
(2)细格栅除污方法可使污水中的固体污染物质在低能耗、低成本和可自控的条件下得以有效去除。
由于上述实施例1的细格栅除污装置的排渣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因实施例1的细格栅排渣系统的设计中没有设计独立的排渣槽结构,因此导致格栅池进水侧的栅渣短时间内大量累积和拥堵,排渣时间间隔短,所需排渣频率高,耗能高,同时自控清污系统和排渣系统短时间内频繁启停,设备故障率高;2、格栅池底部的排渣篦和排渣口所能覆盖区域较小,大量栅渣在排渣篦和排渣口未能覆盖的死角区域沉积而无法排出,造成栅渣在死角区的累积。因此,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有效避免栅渣在格栅池进水侧(排渣篦和排渣口)的累积而产生的堵塞现象,排渣方便,能耗低,故障率低的细格栅排渣系统,该细格栅排渣系统的结构详见以下所述的实施例2。
实施例2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优选的细格栅排渣系统,该细格栅排渣系统包括排渣篦10、排渣槽15、排渣管12和排渣控制阀11。
在本实施例中,排渣篦10设在格栅池1的整个进水侧底部。排渣槽15设在整个格栅池1的底部,排渣槽15的顶端与格栅池1的底部相连通,排渣槽15的底端与排渣管12相连通,排渣管12上设有排渣控制阀11,排渣控制阀11可用来控制排渣槽15内栅渣的排出。排渣槽15可用来及时收集和临时存储格栅池1的进水侧捕获的栅渣。位于排渣篦10下方的排渣槽15可以及时收集和临时存储来自进水侧被格栅过滤板5拦截的栅渣,避免了栅渣在格栅池1的进水侧内的累积和拥堵,从而延长系统排渣的时间间隔,减少排渣次数,避免频繁启停排渣系统对设备造成损坏,降低设备能耗和故障率。
由于污水经进水口3进入格栅池1内的进水侧,再经过格栅过滤板5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出水经出水口4排至后续污水处理单元。污水中大颗粒固体污染物质(即栅渣)被格栅过滤板5拦截在进水侧内,格栅池1的进水侧内还设有填料8。由于被格栅过滤版5拦截的栅渣粒径小于排渣篦10的过水尺寸,而填料8的粒径大于排渣篦10的过水尺寸,因此,进水侧内捕获的栅渣可以通过排渣篦10进入排渣槽15内,而填料则被排渣篦10截留在进水侧内。
在本实施例中,排渣篦10覆盖格栅池1的进水侧底部的整个横截面,即,排渣篦10水平铺满整个格栅池进水侧的底部,能够拦截格栅池1的进水侧的填料8不随栅渣一起从格栅池1排出,同时保证格栅池1的进水侧拦截的栅渣能够全部排至排渣槽15而不在死角区域累积。
在本实施例中,排渣槽15的上端开口的横截面形状呈正方形,与格栅池1的底部的形状相同。排渣槽15的纵截面形状呈锥形(侧面呈漏斗形)。优选的,排渣槽15的侧壁与水平面之间形成60°夹角,以利于栅渣由格栅池1的进水侧顺利排至排渣槽15的底部,进而利于后续栅渣从排渣槽15沿排渣管12向外的排出。当然,排渣槽15的侧壁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还可以为45°-75°中的任一夹角,能够实现方便栅渣从进水侧经排渣槽15沿排渣管12向外排出即可。
排渣槽15的高度与其上下端开口的横截面尺寸之差成正比,即,排渣槽15的上端开口的横截面尺寸与下端开口的横截面尺寸相差越大,则排渣槽15的高度越大,如此,既能保证栅渣快速彻底地被排除,还能够有效防止栅渣沿排渣槽15侧壁产生堆积。
在本实施例中,排渣系统的栅渣排出采用排渣控制阀11控制重力排渣方式,排渣控制阀11可以为电动排渣阀,也可以为手动排渣阀,利用排渣控制阀11瞬间打开时的水力作用将栅渣迅速排出系统,排渣简单快捷,不易堵塞。
综上所述,实施例2的细格栅排渣系统增加了与整个格栅池底部相连接的排渣槽结构,使被拦截在格栅池进水侧的栅渣能及时排到排渣槽内储存,以免栅渣在格栅池进水侧累积造成堵塞,从而延长排渣的时间间隔,减少排渣次数,避免频繁启停排渣系统对设备造成损坏,降低设备能耗和故障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新的细格栅排渣系统结构简单,有效避免栅渣在格栅池进水侧的累积而产生的堵塞现象,排渣方便,能耗低,故障率低。
需要理解的是,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路线和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的各种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细格栅除污装置,包括格栅池(1)以及设置在格栅池(1)内的格栅过滤板(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以及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曝气清污系统、排渣系统和液位差检测系统;
所述曝气清污系统用于在格栅池(1)内格栅过滤板(5)的进水侧产生冲刷气体,以空气搅拌为动力清除堵塞格栅过滤板(5)的污物;
所述排渣系统用于排出格栅过滤板(5)进水侧的栅渣;
所述液位差检测系统用于获得格栅池(1)内格栅过滤板(5)的进水侧的液位和出水侧的液位,或获得格栅池(1)内格栅过滤板(5)的进水侧与出水侧的液位差值;
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格栅过滤板(5)进水侧与出水侧的液位差值控制曝气清污系统和排渣系统的启动或关闭;
所述格栅池(1)内设置有位于格栅过滤板(5)进水侧的填料(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格栅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清污系统包括鼓风机(6)和与之相连接的曝气穿孔管(7),所述曝气穿孔管(7)设置在格栅池(1)内格栅过滤板(5)进水侧的底部,并沿格栅过滤板(5)的板面走向布置,在鼓风机(6)和曝气穿孔管(7)的曝气搅动作用下,填料(8)与空气联合冲刷擦洗格栅过滤板(5)表面,去除堵塞格栅过滤板(5)滤孔的污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格栅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过滤板(5)上设置有多个滤孔,所述滤孔的孔径小于填料(8)的粒径和栅渣的粒径;
所述格栅过滤板(5)在格栅池(1)内的平面布置形式呈U形、S形、迷宫型和圆形中的一种,所述格栅过滤板(5)的板面垂直于格栅池(1)的底壁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格栅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差检测系统包括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的进水侧液位传感器(13)和出水侧液位传感器(14),所述进水侧液位传感器(13)设置在格栅池(1)内格栅过滤板(5)的进水侧,用于检测进水侧的液位;
所述出水侧液位传感器(14)设置在格栅池(1)内格栅过滤板(5)的出水侧,用于检测出水侧的液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格栅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系统包括排渣篦(10)、排渣管(12)和设置在排渣管(12)上的排渣控制阀(11),所述排渣篦(10)设置在格栅池(1)的进水侧的底部,用于拦截格栅池(1)内的填料;
所述排渣篦(10)的过水尺寸小于填料(8)的粒径但大于栅渣的粒径,所述控制系统与排渣控制阀(11)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排渣控制阀(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格栅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系统还包括排渣槽(15),用于收集和临时存储格栅池(1)的进水侧捕获的栅渣,所述排渣槽(15)的顶端与格栅池(1)的底部相连通,底端与排渣管(12)相连通,所述格栅池(1)的进水侧与排渣槽(15)的连通处设置有排渣篦(10),所述排渣篦(10)覆盖格栅池(1)进水侧底部的整个横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格栅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槽(15)为从上到下横截面尺寸逐渐减小的筒体,纵截面形状呈漏斗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细格栅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槽(15)的侧壁与水平面之间形成60°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细格栅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槽(15)的高度与其上下端开口的横截面尺寸之差成正比。
CN201720964113.2U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细格栅除污装置 Active CN207016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4113.2U CN207016516U (zh)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细格栅除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4113.2U CN207016516U (zh)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细格栅除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6516U true CN207016516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78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64113.2U Active CN207016516U (zh)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细格栅除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651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4598A (zh) * 2018-10-30 2019-01-18 深圳市安思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回收领域的环保城市污水预处理设备
CN113198233A (zh) * 2021-05-07 2021-08-03 中节能兆盛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管网板格栅
CN116216969A (zh) * 2022-12-09 2023-06-06 舟山市生态环境应急与监控监测中心 一种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4598A (zh) * 2018-10-30 2019-01-18 深圳市安思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回收领域的环保城市污水预处理设备
CN113198233A (zh) * 2021-05-07 2021-08-03 中节能兆盛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管网板格栅
CN116216969A (zh) * 2022-12-09 2023-06-06 舟山市生态环境应急与监控监测中心 一种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
CN116216969B (zh) * 2022-12-09 2023-08-15 舟山市生态环境应急与监控监测中心 一种生态环境湿地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16516U (zh) 一种细格栅除污装置
CN108316453B (zh) 雨水收集系统
CN104803513A (zh) 一种生物反应污水处理装置
CN205635187U (zh) 一种养殖业污水预处理设备
CN107902782A (zh) 一种涡轮增压式自清洁高效过滤器
CN103951002A (zh) 固液分离装置
CN107364903A (zh) 一种细格栅除污设备及方法
CN104973711B (zh) 一种污水杂质分离方法
CN211562064U (zh) 一种自清洁水处理装置
CN110450759B (zh) 一种自动洗车机的安装方法
CN206715426U (zh) 新型集成化沼液施肥装置
CN208454636U (zh) 一种涡轮增压式自清洁高效过滤器
CN213192722U (zh) 一种化工生产中明沟杂物沉淀清理装置
CN21421851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环保型污泥处理设备
CN107569908A (zh) 一种快速粗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4224331U (zh) 一种印染污水污料的处理系统
CN209270988U (zh) 一种浆液自流式前端在线过滤除渣装置
CN207436238U (zh) 一种模块化雨水过滤系统
CN209314831U (zh) 一种节水型蒸煮装置
CN208626760U (zh) 一种内进流式网板格栅
CN207944546U (zh) 无动力雨水径流污染物截污设施
CN207228301U (zh) 雨水截污设施
CN207957954U (zh) 一种环保的矿石清洗污水过滤处理设备
CN207266792U (zh) 一种石膏排出泵入口过滤装置
CN219186002U (zh) 一种废水治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