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5119U - 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5119U
CN207015119U CN201720953529.4U CN201720953529U CN207015119U CN 207015119 U CN207015119 U CN 207015119U CN 201720953529 U CN201720953529 U CN 201720953529U CN 207015119 U CN207015119 U CN 207015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ydroecium
connector
water
pip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535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晓娜
张卫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dian China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andia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andia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andia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535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5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5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51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包括正对设置的上水室和下水室,以及均呈圆柱状结构的管接头和水管,所述上水室和下水室合围形成中空的水室腔,该水室腔的一端具有用于安装管接头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呈中空圆柱状结构,管接头可拆卸地安装在该连接口的位置,水管与管接头可拆卸地连接,并通过管接头与水室腔内部连通。采用以上结构,可实现圆形管接头和水管与暖风芯体的快速安装,而不需要额外增加其他转换接头,同时减少了安装工序,进而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总装生产成本,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暖风芯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的暖风芯体主要用于车内加热供暖作用,通常是将发动机的冷却水引入暖风芯体内,风机的风吹过暖风芯体管网,通过后的风则被加热成暖风,实现供暖作用。那么对应的需要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暖风芯体相连通,而进水管和出水管在于暖风芯体连接时通常需要有相应的管接头进行配合,目前使用的暖风芯体水室与管接头连接部位多为D型结构形式,即暖风芯体的上水室和下水室铆接后与管接头连接部位截面呈D型,这就导致Ο型管接头不能直接与水室连接,需要增加D型堵盖来进行接头、水室的连接,这种结构增加了装配零件数量,工序较多,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减少零件数量,同时提高安装效率,降低经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包括正对设置的上水室和下水室,以及均呈圆柱状结构的管接头和水管,其关键在于:所述上水室和下水室合围形成中空的水室腔,该水室腔的一端具有用于安装管接头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呈中空圆柱状结构,管接头可拆卸地安装在该连接口的位置,水管与管接头可拆卸地连接,并通过管接头与水室腔内部连通。
采用以上方案,连接口的横截面呈圆形,圆形的管接头可以直接安装在连接口处,满足圆形水管的安装,而不需要其他的转换接头,不会增加零件数量,同时也减少了水管安装的工序量,提高安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上水室和下水室在对应连接口的位置分别具有均呈半圆形结构的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同心设置,所述连接口由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合围而成。圆形的连接口由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合围形成,而不需要额外的工序,简化结构,提高了整体装配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上水室和下水室均呈直槽状结构,二者靠近连接口的一端分别具有均呈光滑弧形结构的过渡部A和过渡部B,过渡部A由上水室靠近上连接部一端向上连接部光滑过渡形成,过渡部B由下水室靠近下连接部一端向下连接部光滑过渡形成。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过渡部A和过渡部B,可相对增加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的稳定性,同时分别与上水室和下水室一体成型,降低工艺难度。
作为优选所述管接头呈双台阶的中空圆柱状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嵌入部、支撑部和侧挡部,三者的外径依次增大,所述嵌入部与支撑部之间形成第一台阶,支撑部与侧挡部之间形成第二台阶;
所述嵌入部的外径与连接口的内径相适应,嵌入部嵌入连接口后,第一台阶的台阶面与连接口的端面抵接。采用以上台阶结构的管接头,可对管接头的安装位置快速限位,从而提高安装效率,同时通过台阶面抵接,也提高了管接头的牢固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水管靠近连接口一端套设有支撑环,所述水管外径与侧挡部的内径相适应,水管伸入管接头后,支撑环与第二台阶的内侧台阶面抵接。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支撑环与第二台阶配合,可对水管的固定位置起到限位作用,同时侧挡部可对处于管接头内的水管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碰撞,影响其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水管外径与嵌入部的内径相适应,水管伸入嵌入部内,所述水管伸入嵌入部的一端端部与嵌入部下端端部之间留有间隙。采用以上结构,水管有部分轴向长度与嵌入部重合,而嵌入部是伸入连接口的,这样可三者在轴向上均有重叠部分,进一步提高了管接头和水管安装的稳定性。
为进一步提高上水室和下水室的安装效率,所述上水室的侧壁具有水平向外延伸的上翻边,下水室对应的设有的下翻边,上水室和下水室通过上翻边和下翻边铆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可实现圆形管接头和水管与暖风芯体的快速安装,而不需要额外增加其他转换接头,同时减少了安装工序,进而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总装生产成本,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连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正视图;
图5为图4中A-A处剖面图;
图6为上水室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下水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7所示的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主要包括正对连接且大小基本一致的上水室1和下水室2,呈中空圆柱状的管接头3和水管5。
参考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上水室1和下水室2均呈直槽状结构,即两者正对的一侧具有向外凹陷的凹槽,由底壁和两侧的侧壁组成,且形成的凹槽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这样当二者连接后则内部形成一个一端敞口呈中空结构的水室腔。
上水室1的凹槽底壁上沿其轴向竖直分布有条形通孔13,暖风芯体的管网可从条形通孔13处插入,进而与二者合围形成的水室腔内部连通。
上水室1的侧壁具有自其表面向外延伸的翻边12,翻边12的与对应的侧壁垂直,下水室2上对应翻边12的位置设有下翻边22,安装时,上翻边12与下翻边22对正紧贴后再通过铆接固定(未示出铆接结构),可增加上水室1和下水室2的固定面积,增加整体的牢固可靠性。
上水室1凹槽敞口一端的底壁中部向外让位,底壁两端以及两侧壁均向内弯曲,形成一个呈光滑圆弧结构的过渡部A11,过渡部A11的端面轮廓沿其上水室1的轴向向外延伸形成上连接部10,即过渡部A11为上水室1的端部发生形变成上连接部10的结构,使上水室1的端部尽量平滑过渡形成截面呈半圆形的上连接部10,同理下水室2同一端具有端面呈半圆形的过渡部B21,过渡部B21的端面轮廓沿下水室2的轴向向外延伸形成下连接部20。
如图2至图5所示,过渡部A11与过渡部B21大小一致,且同心设置,这样当上水室1和下水室2连接后,过渡部A11与过渡部B21对正连接,形成结构的端面为圆形,上连接部10和下连接部20的轴向长度一致,则上连接部10 和下连接部20固定后。二者合围形成一个呈中空圆柱状结构的连接口4。
本实施例中上水室1上的过渡部A11和上连接部10均与上水室1一起通过模具一体成型,下水室2上的过渡部B21和下连接部20均与下水室2一体成型,这样可相对降低其端部圆弧话工艺的复杂度。
参考图2至图5,管接头3大体呈双台阶的中空圆柱状结构,主要包括依次连接的嵌入部30、支撑部31和侧挡部32,三者一体成型,且横截面均呈圆形,且三者的外径依次增大,如图5所示,嵌入部30与支撑部31的端部之间过渡形成第一台阶33,支撑部31与侧挡部32之间过渡连接形成第二台阶34。
如图所示,嵌入部30的轴向长度小于连接口4的轴向长度,嵌入部30的内径与连接口4的内径相适应,且支撑部31的外径大于连接口4的外径,这样当嵌入部30插入连接口4后,第一台阶33的台阶面刚好与连接口4处的端面抵接,即第一台阶33与上连接部10和下连接部20的端面抵接,从而对管接头 3实现轴向限位,且因为嵌入部30的轴向长度小于连接口4的轴向长度,确保嵌入部30伸入连接口4的一端段部不会与过渡部A11或过渡部B21发生抵触,造成形变等。
参考图3至图5,水管5与管接头3连接一端套设有呈圆形的支撑环50,如图所示,支撑环50的外径与侧挡部32的内径相适应,但大于支撑部31的直径,这样当水管5插入管接头3内与其连接时,支撑环50可刚好与第二台阶33 的内侧台阶面抵接,则对水管5实现轴向限位,且可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如图5所示,水管5的外径与嵌入部30的内径相适应,水管5伸入管接头 3的一端端面到支撑环50距离大于支撑部31的轴向长度,而又小于支撑部31 与嵌入部30的轴向长度之和,这样设置,水管5伸入管接头3之后,水管5有部分可以伸入嵌入部30内,使水管5伸入一端的端面与嵌入部30伸入连接口4 的一端端面之间存在间隙,使水管5不会超出嵌入部30的范围,防止水管5有部分穿过嵌入部30直接进入连接口4内,可能对上连接部10或下连接部20造成干扰。同时这样设置,使得水管5、嵌入部30和处于连接口4位置的上连接部10,以及下连接部20存在周向上的长度重合,两两相互固定,从而可确保三者的连接位置更加牢固可靠,进一步降低偏移误差影响。
参考图1至图7,暖风芯体管网主要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呈扁平结构的通道6 组成,且通道6两端的大小与上水室1上所设置的呈条形的通孔13相适应,通道6插入对应的通孔13中,在暖风芯体管网的两端均安装有上水室1,即使通道6的两端插入对应一端的上水室1上的通孔13中,然后分别将两个下水室2 与上水室1铆接固定,形成圆形的连接口4,然后在连接口4处固定安装管接头 3,最后将两根水管5分别安装到管接头3内,即完成了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5 的连接固定,因为不需要增加多余零部件,从而提高了安装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包括正对设置的上水室(1)和下水室(2),以及均呈圆柱状结构的管接头(3)和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室(1)和下水室(2)合围形成中空的水室腔,该水室腔的一端具有用于安装管接头(3)的连接口(4),所述连接口(4)呈中空圆柱状结构,管接头(3)可拆卸地安装在该连接口(4)的位置,水管(5)与管接头(3)可拆卸地连接,并通过管接头(3)与水室腔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室(1)和下水室(2)在对应连接口(4)的位置分别具有均呈半圆形结构的上连接部(10)和下连接部(20),上连接部(10)和下连接部(20)同心设置,所述连接口(4)由上连接部(10)和下连接部(20)合围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室(1)和下水室(2)均呈直槽状结构,二者靠近连接口(4)的一端分别具有均呈光滑弧形结构的过渡部A(11)和过渡部B(21),过渡部A(11)由上水室(1)靠近上连接部(10)一端向上连接部(10)光滑过渡形成,过渡部B(21)由下水室(2)靠近下连接部(20)一端向下连接部(20)光滑过渡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3)呈双台阶的中空圆柱状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嵌入部(30)、支撑部(31)和侧挡部(32),三者的外径依次增大,所述嵌入部(30)与支撑部(31)之间形成第一台阶(33),支撑部(31)与侧挡部(32)之间形成第二台阶(34);
所述嵌入部(30)的外径与连接口(4)的内径相适应,嵌入部(30)嵌入连接口(4)后,第一台阶(33)的台阶面与连接口(4)的端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5)靠近连接口(4)一端套设有支撑环(50),所述水管(5)外径与侧挡部(32)的内径相适应,水管(5)伸入管接头(3)后,支撑环(50)与第二台阶(34)的内侧台阶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5)外径与嵌入部(30)的内径相适应,水管(5)伸入嵌入部(30)内,所述水管(5)伸入嵌入部(30)的一端端部与嵌入部(30)下端端部之间留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室(1)的侧壁具有水平向外延伸的上翻边(12),下水室(2)对应的设有的下翻边(22),上水室(1)和下水室(2)通过上翻边(12)和下翻边(22)铆接固定。
CN201720953529.4U 2017-08-01 2017-08-01 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 Active CN207015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3529.4U CN207015119U (zh) 2017-08-01 2017-08-01 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3529.4U CN207015119U (zh) 2017-08-01 2017-08-01 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5119U true CN207015119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77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53529.4U Active CN207015119U (zh) 2017-08-01 2017-08-01 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51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0867A (zh) * 2019-07-11 2019-10-22 豫新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暖风散热器水管和管接头的咬合连接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0867A (zh) * 2019-07-11 2019-10-22 豫新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暖风散热器水管和管接头的咬合连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21425U (zh) 换热装置
CN206222462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6222463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5641211U (zh)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015119U (zh) 暖风芯体水室与水管连接结构
CN205921886U (zh) 车辆控制器散热装置
CN203964456U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105222253B (zh) 一种带排风和冷量回收的蒸发冷却方法和设备
CN205316619U (zh) 空气整流装置及空调器
CN201096249Y (zh) 内置过桥组合三通管件
CN102589051B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6050288A (zh) 隧道侧向集中排烟转换成顶部集中排烟装置
CN206771536U (zh) 天花机
CN205316482U (zh) 轴流柜机
CN207406425U (zh) 一种多缸柴油机进气道
CN107013986A (zh) 天花机
CN205641197U (zh) 空调柜机
CN205690527U (zh) 空调柜机
CN205853227U (zh) 一种负压真空箱的匀风结构
CN207039385U (zh) 一种消防用风机中的电机散热结构
CN202253952U (zh) 水暖散热器
CN206247710U (zh) 管壳式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CN205481330U (zh) 轴流柜机的静叶、导流组件和轴流柜机
CN207088911U (zh) 一种车厢底板的加热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纯电动自卸车
CN205531209U (zh) 一种房屋上的排气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01122 No. 4, 2nd Road, Export Processing Zone, North New Area,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Sandian (China)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122 No. 4, 2nd Road, Export Processing Zone, North New Area,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SANDE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