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41211U -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41211U
CN205641211U CN201620422349.9U CN201620422349U CN205641211U CN 205641211 U CN205641211 U CN 205641211U CN 201620422349 U CN201620422349 U CN 201620422349U CN 205641211 U CN205641211 U CN 205641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onditioner
conditioner indoor
indoor unit
wall h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223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强
伍敏超
周何杰
孙康杰
张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223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41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41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41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包括设有一进风口和两出风口的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换热器和两贯流风轮;壳体内设有两风道,其中一风道位于壳体的背板与另一风道之间,两风道的入口均与进风口连通,两贯流风轮分别对应设置在两风道的入口处,换热器设置在两风道的入口与进风口之间,两风道的出口分别对应连接两出风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简化了换热器的管路布置,从而就方便了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生产安装。

Description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用户对空调运行噪声的更高要求,各空调厂商推出了双贯流式的分体挂壁式空调,即挂壁式空调室内机中有两个贯流风轮;通过两个贯流风轮同时运行,从而使得在相同制冷效率下,每个贯流风轮的转速更低,进而达到降低运行噪声的效果。现有的双贯流式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两个贯流风轮20分别设置在壳体10的上、下侧,上、下侧分别设置进风口11,每个进风口11处对应设置换热器30,两贯流风轮20的风道40也是呈上下排布设置。由于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上、下侧均设置了换热器30,且两个换热器30相距较远,这样壳体10内的冷媒管路布置非常复杂,不利于生产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旨在简化壳体内的冷媒管路布置,方便生产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包括设有一进风口和两出风口的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和两贯流风轮;所述壳体内设有两风道,其中一所述风道位于所述壳体的背板与另一所述风道之间,两所述风道的入口均与所述进风口连通,两所述贯流风轮分别对应设置在两所述风道的入口端,所述换热器设置在两所述风道的入口与所述进风口之间,两所述风道的出口分别对应连接两所述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一侧与夹在两所述风道之间的一风道侧壁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连接,所述分隔板的另一侧抵接在所述换热器的表面,以将两所述风道的入口分隔开。
优选地,夹在两所述风道之间的两风道侧壁在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相交。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包围两所述风道的入口布置。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顶侧。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面板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设有辅助风口。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对应所述辅助风口设置、用于控制所述辅助风口开闭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面板枢接。
优选地,所述挡风板枢接于所述辅助风口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风道的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段朝所述壳体的底侧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挂壁式空调室内机,所述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包括设有一进风口和两出风口的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和两贯流风轮;所述壳体内设有两风道,其中一所述风道位于所述壳体的背板与另一所述风道之间,两所述贯流风轮分别对应设置在两所述风道的入口端,所述换热器设置在两所述风道的入口均与所述进风口之间,两所述风道的出口分别对应连接两所述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壳体上仅设一个进风口,且壳体内的两风道并排设置,从而使两贯流风轮设置在对应进风口的一侧,如此,就只需要使用一个换热器对进风口进入的风换热并供入两个风道中,换热器与冷媒系统的连接更加简单,简化了换热器的管路布置,从而就方便了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生产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双贯流式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挂壁式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挂壁式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壳体 20 贯流风轮
30 换热器 40 风道
11 进风口 12 出风口
13 背板 14 面板
15 辅助风口 16 挡风板
A 入口 50 分隔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居民家庭使用的空调器通常为挂壁式空调器,挂壁式空调器包括安装设在室内墙面上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设于室外阳台、地面或安装于外墙面上的室外机。而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单贯流或双贯流两大类型,单贯流即只具有一个贯流风轮送风,双贯流则为两个贯流风轮同时送风;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双贯流方式相较于单贯流方式而言,在设定相同出风风速的情况下,由于双贯流的方式具有两个贯流风轮同时送风,其贯流风轮的转速大概是单贯流方式中的贯流风轮的转速的一半,因此,双贯流方式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大幅降低了其运行噪音。如图1所示,现有的双贯流式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其两个贯流风轮20分别设置在壳体10的上、下侧(此处的上下方位是基于挂壁式空调室内机正常安装使用时的状态,也即图1所示状态),上、下侧分别设置进风口11,每个进风口11处对应设置换热器30,由于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上、下侧均设置了换热器30,且两个换热器30相距较远,这样导致换热器30之间与冷媒系统的连接管路布置变得非常复杂,导致在生产安装中变得非常不便。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参照图2和图3,在实施例中,该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包括设有一进风口11和两出风口12的壳体10,以及设于壳体10内的换热器30和两贯流风轮20;该壳体10内设有两个风道40,其中一风道40位于壳体10的背板13与另一风道40之间,也就是两个风道40与壳体10的背板13是呈并排设置的;两风道40的入口A均与进风口11连通,两贯流风轮20分别对应设置在两风道40的入口A端,换热器30(即图2和图3中的3段阴影块部分)设置在两风道40的入口A与进风口11之间,两风道40的出口分别对应连接两出风口12。该挂壁式空调室内机运行时,两贯流风轮20转动,壳体10内产生负压,风从进风口11进入,经过换热器30换热后分别进入两个风道40中,然后分别从两个出风口12吹出。本实施例中的进风口11可以设在壳体10的顶侧或底侧(图中以顶侧为例)。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壳体10上仅设一个进风口11,且壳体10内的两风道40并排设置,从而使两贯流风轮20设置在对应进风口11的一侧,如此,就只需要使用一个换热器30对进风口11进入的风换热并供入两个风道40中,换热器30与冷媒系统的连接更加简单,简化了换热器30的管路布置,从而就方便了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生产安装。
由于现有的双贯流式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参照图1)的两风道40呈上、下分布设置,因此两风道40的出风方向只能维持在水平方向上,以保持两个风道40的出风性能均衡;而挂壁式空调室内机通常是安装于墙面上较高的位置,在挂壁式空调室内机使用时,需要向空调斜下方导风才能吹向用户,因此,出风口上的导风板需要将对风道40吹出的风向下导向偏转很大的角度,这样造成导风板对风道40吹出的风的风阻很大,进而导致导风板产生的噪声较大。针对以上问题,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通过将进风口11设于壳体10的顶侧,则两个风道40的入口A端均靠近壳体10的顶侧,这样两个出风口12可方便靠近壳体10的底侧设置,两风道40的出风方向均方便朝壳体10的底侧倾斜设计,参照图2和图3,两风道40的出风方向可以相差一定锐角角度或者相同。优选地,本实施例采用了风道40的靠近出风口12的一段朝壳体10的底侧倾斜设置,即两风道40的出风方向为朝壳体10的底侧倾斜出风,因此,可降低出风口12上的导风板的导向角度,减小导风板对风产生的阻力,从而降低了导风板上产生的噪声。
为了防止在运行时,两贯流风轮20之间的相互干扰,产生窜风,而影响效率及增加壳体10内部的运行噪音,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进一步在壳体10内还设有分隔板50,分隔板50的一侧与夹在两风道40之间的一风道40侧壁靠近进风口11的一端连接,分隔板50的另一侧抵接在换热器30的表面,以将两风道40的入口A分隔开,即通过分隔板50使得两个风道40分别冲对应区域的换热器30部分进风,两风道40入口A端之间的进风互不影响,从而有效防止了两风道40之间窜风,避免了壳体10内部运行噪音的增加。
参照图2和图3,为了防止进风口11的进风吹到两风道40之间的间隔空隙中,产生涡流而导致内部噪音的产生,本实施例进一步采用夹在两风道40之间的两风道40侧壁在靠近进风口11的一端相交设置,如此,消除两风道40之间的间隔空隙,并且可保证风道40中的风向稳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采用换热器30包围两风道40的入口A布置,如此,使得从进风进入的风必定经过换热器30换热后才到达风道40的入口A,提升了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率。
参照图4,本实施例可包括一实施例中所有技术方案。由于壳体10的两个风道40均从一个进风口11进风,为了保证有足够大的进风通量,本实施例在壳体10的面板14靠近进风口11的一侧设有辅助风口15,从而风可以从进风口11可辅助风口15进入到风道40中,增大壳体10的进风通量大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壳体10还包括对应辅助风口15设置、用于控制辅助风口15开闭的挡风板16,挡风板16与面板14枢接。通过设置与面板14枢接的挡风板16,从而可根据具体运行需求,调节控制壳体10进风通量的大小(通过调节挡风板16的打开角度),满足用户更多的功能需求。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挡风板16枢接于辅助风口15远离出风口12的一侧,挡风板16打开时,不会挡到壳体10顶侧的进风口11的进风。需要说明的是,挡风板16也可以为其它方式与面板14或壳体10连接,例如,可拆卸的卡扣方式,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0除了可以为图4所示的壳体10,以及图2和图3所示的半圆形壳体10以外,还可以为其它形状的壳体10。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挂壁式空调室内机,该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一进风口和两出风口的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和两贯流风轮;所述壳体内设有两风道,其中一所述风道位于所述壳体的背板与另一所述风道之间,两所述风道的入口均与所述进风口连通,两所述贯流风轮分别对应设置在两所述风道的入口端,所述换热器设置在两所述风道的入口与所述进风口之间,两所述风道的出口分别对应连接两所述出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一侧与夹在两所述风道之间的一风道侧壁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连接,所述分隔板的另一侧抵接在所述换热器的表面,以将两所述风道的入口分隔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夹在两所述风道之间的两风道侧壁在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相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围两所述风道的入口布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顶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面板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设有辅助风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对应所述辅助风口设置、用于控制所述辅助风口开闭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面板枢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枢接于所述辅助风口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段朝所述壳体的底侧倾斜设置。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CN201620422349.9U 2016-05-10 2016-05-10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05641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22349.9U CN205641211U (zh) 2016-05-10 2016-05-10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22349.9U CN205641211U (zh) 2016-05-10 2016-05-10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41211U true CN205641211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59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22349.9U Active CN205641211U (zh) 2016-05-10 2016-05-10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41211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356A (zh) * 2017-02-06 2017-05-10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出风口的壁挂式空调器
CN107940586A (zh) * 2017-12-28 2018-04-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设备
CN108426315A (zh) * 2018-05-18 2018-08-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壁挂机和空调器以及壁挂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9340916A (zh) * 2018-09-21 2019-02-15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9724158A (zh) * 2018-12-13 2019-05-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0425637A (zh) * 2019-08-05 2019-11-0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356A (zh) * 2017-02-06 2017-05-10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出风口的壁挂式空调器
CN106642356B (zh) * 2017-02-06 2022-07-19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出风口的壁挂式空调器
CN107940586A (zh) * 2017-12-28 2018-04-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设备
CN108426315A (zh) * 2018-05-18 2018-08-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壁挂机和空调器以及壁挂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8426315B (zh) * 2018-05-18 2023-07-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壁挂机和空调器以及壁挂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9340916A (zh) * 2018-09-21 2019-02-15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9340916B (zh) * 2018-09-21 2024-04-19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9724158A (zh) * 2018-12-13 2019-05-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0425637A (zh) * 2019-08-05 2019-11-0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41211U (zh)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582523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247460A (zh) 壁挂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6222463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64287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05079365U (zh) 双贯流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7366973A (zh) 导风板和空调柜机
CN205579754U (zh) 正出风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907795A (zh)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CN206234913U (zh) 贯流空调器
CN206410216U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6222480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094858U (zh) 空调一体机
CN106225090A (zh) 风管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6626700U (zh)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CN208475458U (zh) 空调壁挂机
CN206626698U (zh)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CN205641436U (zh)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CN206222646U (zh) 壁挂式球形室内机
CN205641200U (zh) 空调柜机
CN205878359U (zh) 半球形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5002230U (zh) 圆形挂机及空调
CN206247482U (zh) 风管式空调器
CN209042559U (zh) 风管机及空调器
CN206222599U (zh) 天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