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4858U - 空调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一体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94858U CN207094858U CN201721048717.9U CN201721048717U CN207094858U CN 207094858 U CN207094858 U CN 207094858U CN 201721048717 U CN201721048717 U CN 201721048717U CN 207094858 U CN207094858 U CN 2070948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oor
- air conditioner
- heat exchanger
- integrated machine
- air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一体机,包括室外机和安装在室外机上的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室内换热器、进风管、送风管和风机组件,所述室内换热器设在室内机壳内,并将室内机壳的内腔隔离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进风管的一端连通第一腔,另一端连通室内空间;所述风机组件与室内机壳在水平方向上呈并排设置,且风机组件的风道进口与第二腔连通;所述送风管的一端与风机组件的风道出口连通,另一端连通室内空间。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通过将室内机安装在室外机上,并将风机组件与室内机壳在水平方向上呈并排设置,可以降低室内机的高度,从而降低空调一体机的高度,进而大大降低空调一体机安装时在竖直方向上的安装空间、降低安装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分体式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安装在室内,室外机安装在室外。现有室内机体积较大,室内机安装在室内不仅会占用室内空间,而且还会产生噪音;此外,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分别安装给分体式空调器的安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一体机,旨在解决现有室内机安装在室内占用室内空间、产生噪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一体机,包括室外机和安装在所述室外机上的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室内换热器、进风管、送风管和风机组件,所述室内换热器设在所述室内机壳内,并将所述室内机壳的内腔隔离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进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腔,另一端连通室内空间;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室内机壳在水平方向上呈并排设置,且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具有风道进口和风道出口的风道壳、及设在所述风道壳内的风机,所述风道进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送风管的一端与所述风道出口连通,另一端连通室内空间。
优选地,所述室内换热器倾斜设置在所述内腔内。
优选地,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30度。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壳包括安装在所述室外机上的换热器座、及具有朝下的敞口的壳主体,所述换热器座封盖所述壳主体的敞口,所述室内换热器固设于所述换热器座;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壳主体在水平方向上呈并排设置。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座上并行设有两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的上板边均倾斜于所述换热器座,以供所述室内换热器贴合连接;且其中一所述支撑板设有正对所述进风管的连通口。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座上还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两所述支撑板之间并连接两所述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壳主体具有正对所述风道进口设置的风道安装口,所述风道安装口处设有与所述风道进口相连通的导风筒,且所述导风筒的远离所述风道进口的一端呈扩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室外机包括具有朝上的敞口的室外机壳,所述室内机壳的底部适配盖设所述室外机壳的敞口。
优选地,位于所述风道出口端的风道壳向风道出口方向扩张延伸。
优选地,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风道壳为离心蜗壳。
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通过将室内机安装到室外机上,并在实际使用中全部放置在室外,室内机通过进风管和送风管与室内连通,从而能够避免传统空调器室内机安装在室内占用的室内空间,同时也能够避免传统空调器室内机设置在室内产生噪音的问题,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其次,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通过室内机安装在室外机上,集成一体式结构,更加节省空间;安装空调一体机时更加方便,同时便于对空调一体机进行维护检修。此外,通过将风机组件设置在室内机壳的外侧,可以简化室内机的结构,从而可以简化室内机的装配过程。
更为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通过将室内机设置于室外机的上方,并将风机组件与室内机壳在水平方向上呈并排设置,以降低室内机的高度,相较于将风机组件、室内机壳以及室外机在竖直方向上堆叠设置的摆放方式,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的整体高度可以设计的更矮,从而可大大降低空调一体机安装时在竖直方向上的安装空间,从而大大降低空调一体机的安装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一实施例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调一体机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的室内机沿图3中Ⅳ-Ⅳ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空调一体机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沿图5中Ⅵ-Ⅵ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1中蒸发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壳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风机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空调一体机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空调一体机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一体机。
请参阅图1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一体机1包括室外机200和安装在室外机200上的室内机100,所述室内机100位于室外机200的上方。所述室内机100包括室内机壳10、室内换热器20、进风管30、送风管40以及风机组件50,所述室内机壳10安装在室外机200上,并位于室外机200的上方;所述室内换热器20设在室内机壳10内,并将室内机壳10的内腔11隔离出第一腔111和第二腔112;所述进风管30的一端连通第一腔111,另一端连通室内空间;所述风机组件50与室内机壳10在水平方向上呈并排设置,且所述风机组件50包括具有风道进口511和风道出口512的风道壳51、及设在风道壳51内的风机52,所述风道进口511与第二腔112连通;所述送风管40的一端与风道出口512连通,另一端连通室内空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室内机100并不是指安装在室内,而是指其是与室内空间连通。所述风机52包括风轮521及驱动风轮521的电机522。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1的工作原理是:电机522带动风轮521转动,室内气体通过进风管30进入第一腔111内,进入第一腔111内的气体通过室内换热器20换热后进入第二腔112,进入第二腔112内的换热后的气体通过风道进口511进入风道壳51内的风道,并依次通过风道出口512、送风管40回到室内,从而使得室内气温降低或者升高,从而实现空调一体机1制冷或制热的功能。当空调一体机1制冷时,所述室内换热器20为蒸发器;当空调一体机1制热时,所述室内换热器20为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1,通过将室内机100安装到室外机200上,并在实际使用中全部放置在室外,室内机100通过进风管30和送风管40与室内连通,从而能够避免传统空调器室内机安装在室内占用的室内空间,同时也能够避免传统空调器室内机设置在室内产生噪音的问题,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其次,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1,通过室内机100安装在室外机200上,集成一体式结构,更加节省空间;安装空调一体机1时更加方便,同时便于对空调一体机1进行维护检修。此外,通过将风机组件50设置在室内机壳10的外侧,可以简化室内机100的结构,从而可以简化室内机100的装配过程。
更为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1,通过将室内机100设置于室外机200的上方,并将风机组件50与室内机壳10在水平方向上呈并排设置,以降低室内机100的高度,相较于将风机组件50、室内机壳10以及室外机200在竖直方向上堆叠设置的摆放方式,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1的整体高度可以设计的更矮,从而可大大降低空调一体机1安装时在竖直方向上的安装空间,从而大大降低空调一体机1的安装难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所述室内换热器20倾斜设置在所述内腔11内。
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1通过将室内换热器20倾斜设置在所述内腔11内,不仅可以在内腔11的有限空间内有效增大室内换热器20的换热面积,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地降低室内机壳10的高度,从而降低室内机100、空调一体机1的高度,从而减小安装难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为了进一步降低室内机壳10的高度,所述室内换热器20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30度。
在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11,所述室内机壳10包括安装在所述室外机200上的换热器座12、及具有朝下的敞口的壳主体13,所述换热器座12封盖壳主体13的敞口,所述室内换热器20固设于换热器座12;所述风机组件50与壳主体13在水平方向上呈并排设置。
所述风道壳51的底部既可以与室内机100连接,也可以与室外机20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座12的长度大于壳主体13的长度,所述风道壳51与所述壳主体13在水平方向上呈并排设置,而且所述风道壳51的底部与换热器座12连接。
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1,通过换热器座12封盖设有朝下的敞口的壳主体13的敞口而构成室内机壳10,并将室内换热器20固设于换热器座12,使得室内机100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在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7,所述换热器座12上并行设有两支撑板14,两所述支撑板14的上板边均倾斜于所述换热器座12,以供所述室内换热器10贴合连接;且其中一所述支撑板14设有正对进风管30的连通口141,以使进风管30与第一腔111无阻碍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室内换热器20与支撑板14间的牢固度,在两所述支撑板14的上板边均设置有倾斜的安装沿142,所述安装沿142为片状,所述室内换热器10的一侧面贴合安装在安装沿142上。
所述连通口141为通孔,其形状可以为正方形、菱形、正六边形或者圆形,优选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1,通过在换热器座12上并行设置两支撑板14,并使两所述支撑板14的上板边均倾斜于所述换热器座12,从而使得室内换热器10能够倾斜的设置在内腔111内;通过在其中一所述支撑板14设有正对进风管30的连通口141,使得进风管30与第一腔111无阻碍连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7,为了增强室内换热器10的连接强度,所述换热器座12上还设有加强板15,所述加强板15位于两支撑板14之间并连接两支撑板14。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6、图8以及图11,所述壳主体13具有正对风道进口511设置的风道安装口131,所述风道安装口131处设有与风道进口511相连通的导风筒60,且所述导风筒60的远离风道进口511的一端呈扩口设置。
在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筒60与壳主体13或风道壳51至少具有以下连接方式:
1)所述导风筒60的较粗端在风道安装口131处与壳主体13一体设置,所述导风筒60的较细端通过风道进口511伸进风道壳51内。
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筒60呈喇叭状,所述导风筒60的较粗端在风道进口511处与风道壳51一体设置,所述导风筒60较细端内陷进风道壳51内,所述导风筒60的内侧面通过风道安装口131伸进第二腔112内。
3)所述导风筒60夹设于所述壳主体13和风道壳51之间。
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1,通过在风道安装口131处设置导风筒60,使得第二腔112内的气体在通过风道安装口131流进风道壳51内时,可以较为平缓、流畅的改变运动方向,从而降低噪音。
在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进风管30和送风管40在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并朝向室内,所述进风管30与壳主体13密封焊接,所述送风管40与风道壳51的风道出口端密封焊接或一体成型或密封套接。
在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进风管30和送风管40可以为方管,也可以为圆管,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管,在此不做限定,可以实现室内与室外连通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30和送风管40优选为圆管。
在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10,为了便于室内机100的搬运,所述壳主体13为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11,所述室外机200包括具有朝上的敞口的室外机壳210,所述室内机壳10的底部适配盖设室外机壳210的敞口。具体的,所述蒸发器座12适配盖设室外机壳210的敞口。
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1,通过将室外机壳210设置为向上敞口,并将室内机壳10的底部适配封盖室外机壳210的敞口,从而可以节约材料,并可以简化空调一体机1的安装过程。进一步地,蒸发器座12既可以封盖壳主体13的敞口,又可以封盖室外机壳210的敞口。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和图6,位于所述风道出口端的风道壳51向风道出口512方向扩张延伸。
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1,通过将风道壳51的风道出口端呈扩口设置,使得换热后的气体在经过风道壳51的风道出口端时,气体流速变慢,气流噪声变小,从而使得换热后的气体可以较为柔和的送人室内,同时也可降低噪音。
请参阅图6和图9,因为所述风机组件50安装在室外,且其出风口送出的风需要通过送风管40才能进入室内,所以就对风机组件50的送风距离要求比较高。所以,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52为离心风机,所述风道壳51为离心蜗壳。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1的风机52采用离心风机、风道壳51采用离心蜗壳,使得室内机100送风较远、同时产生的噪音较低。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所述离心蜗壳51包括第一蜗壳513和第二蜗壳514,所述第一蜗壳513和第二蜗壳514拼接成离心蜗壳51。所述离心蜗壳51通过第一蜗壳513和第二蜗壳514直接拼接而成,使得离心蜗壳51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所述第一蜗壳513和第二蜗壳514沿离心风机52的转轴长度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1,通过将第一蜗壳513与第二蜗壳514沿离心风机52的转轴长度方向直接拼接成离心蜗壳51,使得离心蜗壳51与安装在离心蜗壳51内的离心风机52之间的装配变得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和安装在所述室外机上的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室内换热器、进风管、送风管和风机组件,所述室内换热器设在所述室内机壳内,并将所述室内机壳的内腔隔离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进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腔,另一端连通室内空间;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室内机壳在水平方向上呈并排设置,且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具有风道进口和风道出口的风道壳、及设在所述风道壳内的风机,所述风道进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送风管的一端与所述风道出口连通,另一端连通室内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倾斜设置在所述内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30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壳包括安装在所述室外机上的换热器座、及具有朝下的敞口的壳主体,所述换热器座封盖所述壳主体的敞口,所述室内换热器固设于所述换热器座;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壳主体在水平方向上呈并排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座上并行设有两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的上板边均倾斜于所述换热器座,以供所述室内换热器贴合连接;且其中一所述支撑板设有正对所述进风管的连通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座上还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两所述支撑板之间并连接两所述支撑板。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主体具有正对所述风道进口设置的风道安装口,所述风道安装口处设有与所述风道进口相连通的导风筒,且所述导风筒的远离所述风道进口的一端呈扩口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包括具有朝上的敞口的室外机壳,所述室内机壳的底部适配盖设所述室外机壳的敞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风道出口端的风道壳向风道出口方向扩张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风道壳为离心蜗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48717.9U CN207094858U (zh) | 2017-08-18 | 2017-08-18 | 空调一体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48717.9U CN207094858U (zh) | 2017-08-18 | 2017-08-18 | 空调一体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94858U true CN207094858U (zh) | 2018-03-13 |
Family
ID=61542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048717.9U Active CN207094858U (zh) | 2017-08-18 | 2017-08-18 | 空调一体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09485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25022A (zh) * | 2017-08-18 | 2019-03-0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一体机 |
CN110748975A (zh) * | 2018-07-18 | 2020-0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一体式空调 |
-
2017
- 2017-08-18 CN CN201721048717.9U patent/CN20709485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25022A (zh) * | 2017-08-18 | 2019-03-0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一体机 |
CN110748975A (zh) * | 2018-07-18 | 2020-0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一体式空调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28070A (zh) | 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6222462U (zh) |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6247521A (zh) |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6222600U (zh) |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8059069U (zh) | 空调器 | |
CN206222478U (zh) |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7094858U (zh) | 空调一体机 | |
CN106907795A (zh) |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 |
CN206439915U (zh) |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 |
CN206222479U (zh) |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7146704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106123129A (zh) | 壁挂式空调内机和空调系统 | |
CN206222480U (zh) |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5841229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6626700U (zh) |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 |
CN207094809U (zh) |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 |
CN208475458U (zh) | 空调壁挂机 | |
CN208011924U (zh) |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气机 | |
CN207094855U (zh) | 空调一体机 | |
CN206771553U (zh) |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 |
CN205641436U (zh) |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6310611U (zh)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
CN207146553U (zh) |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 |
CN206222601U (zh) |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7146584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