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06417U - 一种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06417U
CN207006417U CN201720404362.6U CN201720404362U CN207006417U CN 207006417 U CN207006417 U CN 207006417U CN 201720404362 U CN201720404362 U CN 201720404362U CN 207006417 U CN207006417 U CN 207006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ld
storage tank
pipe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043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春苓
杨拥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P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P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Pe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P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043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06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06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0641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空调供冷端和空调制冷主机;蓄冷系统包括有蓄冷罐、蓄冷制冷主机、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蓄冷罐包括蓄水罐体、罐顶和罐底,蓄水罐体内设置有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其中,蓄冷制冷主机安装在罐顶上,蓄冷制冷主机通过第一循环水管与蓄水罐体连通,第一水泵设置在第一循环水管上;在蓄水罐体上还设置有蓄冷罐供冷管,第二水泵设置在蓄冷罐供冷管上;空调供冷端上还设置有第二循环水管;在第二循环水管与蓄冷罐供冷管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器。通过热交换器向空调供冷端供冷,保证了系统安全运行,并且节约了横向占地面积,同时还可以通过放冷的方式节约电费。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节能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现有技术中一般会采用蓄冷罐在用电低谷时对水进行蓄冷,然后在用电高峰、平峰时,将冷水释放,空调末端或供冷端获得冷量。
水蓄冷是以水为蓄能介质,利用循环水温变化时所吸收和释放的显热进行冷量储存。蓄冷设备即为用于储存水的蓄冷罐或蓄冷槽或蓄冷筒,由于在整个过程中空调水是循环进行的,因此蓄冷设备中的液位基本上是保持恒定不变的。
现有技术中,制冷装置(例如制冷主机等)都是独立于蓄冷罐安装,其单独安装在楼顶或其它工作面上,造成制冷装置与蓄冷罐的占地面积大,不利于空间利用。
现有技术中,空调系统仅能简单的制冷或蓄冷,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节约占地面积,并能够实现多样化供冷的空调设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空调设备,包括空调供冷端和用于向所述空调供冷端供冷的空调制冷主机;该空调设备还包括有蓄冷系统,所述蓄冷系统包括有蓄冷罐、蓄冷制冷主机、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蓄冷罐包括蓄水罐体、罐顶和罐底,所述蓄水罐体内设置有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其中,所述蓄冷制冷主机安装在所述罐顶上,所述蓄冷制冷主机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第一循环水管与所述蓄水罐体连通,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循环水管上;在所述蓄水罐体上还设置有蓄冷罐供冷管,所述第二水泵设置在所述蓄冷罐供冷管上,所述蓄冷罐供冷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蓄水罐体连通;所述空调供冷端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循环水管;在所述第二循环水管与所述蓄冷罐供冷管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循环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上布水器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下布水器连通,所述蓄冷罐供冷管的出水口与所述上布水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罐供冷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下布水器的下方。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循环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蓄冷罐供冷管的出水口与连接在所述蓄冷制冷主机的进水口侧的所述第一循环水管连通;在所述蓄冷制冷主机的出水口与所述蓄冷罐供冷管之间还设置有制冷主机供冷管。
进一步地,在所述蓄冷罐供冷管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地,在所述蓄水罐体内还设置有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的上端与所述罐顶连接,所述支撑元件的下端与所述罐底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元件包括至少一条与所述下布水器连通的第一支撑管,连接在所述蓄冷制冷主机的出水口侧的所述第一循环水管与所述第一支撑管连通,制冷主机供冷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支撑管连通,所述制冷主机供冷管的出水口与所述蓄冷罐供冷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元件还包括至少一条与所述上布水器连通的第二支撑管,连接在所述蓄冷制冷主机的进水口侧的所述第一循环水管与所述第二支撑管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蓄水罐体上设置有支撑台,所述第一水泵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泵安装在所述罐顶上,在所述罐顶上设置有沉台,所述第一水泵安装在所述沉台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蓄冷制冷主机安装在罐顶上,从而使得制冷主机等不再专门占用工作面或楼顶面积,大大缩减了蓄冷系统的横向占地面积,提高了蓄水罐体的纵向空间的利用率。
通过设置支撑元件,可以对罐顶进行有效支撑,以将蓄冷制冷主机牢固地支撑安装在罐顶上。
通过将支撑元件设置为由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组成,第一支撑管与下布水器连通,第二支撑管与上布水器连通,从而实现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既能对罐顶进行支撑,也能实现内部走水,进而实现单独蓄冷、单独放冷,单独供冷、同时供冷放冷和同时供冷蓄冷作业。
通过热交换器向空调供冷端供冷,保证了系统安全运行,并且节约了横向占地面积,同时还可以通过放冷的方式节约电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蓄冷系统进行单独蓄冷时的示意图;
图3为蓄冷系统进行单独放冷时的示意图;
图4为蓄冷系统进行单独供冷时的示意图;
图5为蓄冷系统进行同时蓄冷供冷时的示意图;
图6为蓄冷系统进行同时放冷供冷时的示意图;
图7为在蓄水罐体内设置有支撑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水泵安装在支撑台上的示意图;
图9为第一水泵安装在沉台上的示意图;
图10为空调制冷主机直接向空调供冷端供冷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空调供冷端;11-进水口;12-出水口;
13-第二循环水管; 2-空调制冷主机;21-空调供冷管路;
3-蓄冷罐;31-蓄水罐体;311-支撑台;
32-罐底;33-罐顶;331-沉台;
34-上布水器;35-下布水器;36-支撑元件;
361-第一支撑管; 362-第二支撑管;4-蓄冷制冷主机;
41-进水口;42-出水口;5-第一循环水管;
51-进水口;52-出水口;53-第一流量调节阀;
54-阀门;6-第一水泵;7-蓄冷罐供冷管;
71-进水口;72-出水口;73-第二流量调节阀;
74-阀门;8-第二水泵;9-制冷主机供冷管;
91-阀门;92-进水口;10-热交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设备,包括空调供冷端1和用于向空调供冷端1供冷的空调制冷主机2。
该空调设备还包括有蓄冷系统,蓄冷系统包括有蓄冷罐3、蓄冷制冷主机4、第一水泵6和第二水泵8。
蓄冷罐3包括蓄水罐体31、罐顶33和罐底32,蓄水罐体31内设置有上布水器34和下布水器35。
其中,蓄冷制冷主机4安装在罐顶33上,蓄冷制冷主机4的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分别通过第一循环水管5与蓄水罐体31连通,第一水泵6设置在第一循环水管5上。
在蓄水罐体31上还设置有蓄冷罐供冷管7,第二水泵8设置在蓄冷罐供冷管7上,蓄冷罐供冷管7的进水口71和出水口72分别与蓄水罐体31连通。
空调供冷端1的进水口11与出水口1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循环水管13,在第二循环水管13与蓄冷罐供冷管7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器10。
该蓄冷罐3的蓄水罐体31用于蓄水。蓄水罐体31的顶部具有罐顶33,底部具有罐底32。
为了实现向蓄水罐体31内均匀布水,在蓄水罐体31内设置有上布水器34和下布水器35,两个布水器可分别与外部注水管道连接用于向蓄水罐体31内注水,在蓄水罐体31内的水达到预定水位后,将两个布水器与外部注水管道断开。制冷装置、水泵等进行循环作业,实现制冷、蓄冷、放冷利用,并保持蓄水罐体31内的水位不变。
上布水器34保持位于蓄水罐体31内水位或液面的下方。
为了实现节约横向占地面积,将蓄冷制冷主机4安装在罐顶33上,并将蓄冷制冷主机4的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分别通过第一循环水管5与蓄水罐体31连通,使得蓄水罐体31中的热水(例如12℃的水)能够经第一循环水管5进入蓄水罐体31内进行蓄冷,实现蓄冷循环作业。
本实用新型中冷水与热水仅为相对概念,并不代表实际温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供冷端1为空调末端或向用户供冷的单元。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蓄冷制冷主机是指可以在蓄冷或/和制冷时作业的制冷主机。
本实用新型中的蓄冷罐供冷管7通过热交换器10向空调供冷端1供冷,具体地,蓄冷罐供冷管7中冷水与第二循环水管13中热水通过热交换器10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将第二循环水管13中的热水转变为冷水供给至空调供冷端1进行供冷。
在用电低谷时,可以进行单独蓄冷。如图2所示,开启第一水泵6、阀门54、第一流量调节阀53和蓄冷制冷主机4。蓄水罐体31内的热水经进水口51、第一循环水管5、进水口41进入蓄冷制冷主机4内进行制冷,经蓄冷制冷主机4制冷形成的冷水经出水口42、第一循环水管5、出水口52回到蓄水罐体31内进行蓄冷。
在用电高峰时,蓄冷罐3将所存储的冷水放出,进行单独放冷作业,可以节省电费。如图3所示,开启阀门54、第二流量调节阀73、阀门74和第二水泵8,蓄水罐体31内的冷水进入蓄冷罐供冷管7中,并通过热交换器10与第二循环水管13中的热水进行热量交换。
经过热量交换之后,蓄冷罐供冷管7中的冷水变为热水,并经蓄冷罐供冷管7的出水口72回到蓄水罐体31内。
经过热量交换之后,第二循环水管13中的热水变为冷水,并进入空调供冷端1进行供冷。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热交换器10,实现空调供冷端1与蓄水罐体31完全隔离,避免空调供冷端1的水泄入蓄水罐体31内,保证了空调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设备,通过热交换器向空调供冷端供冷,保证了系统安全运行,并且节约了横向占地面积,同时还可以通过放冷的方式节约电费。
较佳地,如图1所示,第一循环水管5的进水口51与上布水器34连通,第一循环水管5的出水口52与下布水器35连通,蓄冷罐供冷管7的出水口72与上布水器34连通。
在蓄冷时,蓄水罐体31内顶部的热水,经上布水器34、进水口51、第一循环水管5进入蓄冷制冷主机4内,经蓄冷制冷主机4制得的冷水,经第一循环水管5、出水口52、下布水器35进入蓄水罐体31的底部。
一般来讲,水的温度越低,密度越大,将冷水(例如4℃的水)输送到蓄水罐体31的底部后,会推动热水(例如12°的水)上浮,利于进行蓄冷、制冷循环作业。
在单独放冷时,蓄水罐体31内底部的冷水,直接经蓄冷罐供冷管7输出,经过热交换器10之后回流的热水经蓄冷罐供冷管7、出水口72、上布水器34回到蓄水罐体31的顶部,从而避免其从底部上浮造成底部冷水的冷量流失。
较佳地,如图1所示,蓄冷罐供冷管7的进水口71位于下布水器35的下方。冷水密度大,一般位于蓄水罐体31的底部,将进水口71设置在下布水器35的下方,放冷时冷水可以直接流动进入蓄冷罐供冷管7内进行放冷,可以实现将蓄水罐体31内的冷水最大可能的释放。
较佳地,如图1所示,在第一循环水管5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53,蓄冷罐供冷管7的出水口72与连接在蓄冷制冷主机4的进水口41侧的第一循环水管5连通。
在蓄冷制冷主机4的出水口42与蓄冷罐供冷管7之间还设置有制冷主机供冷管9。
在制冷主机供冷管9上设置有阀门91。
如此设置,可以实现单独供冷、同时放冷供冷作业:
如图4所示,在单独供冷作业时,开启阀门91、阀门74、第一流量调节阀53和蓄冷制冷主机4,蓄冷制冷主机4制得的冷水经制冷主机供冷管9输送至蓄冷罐供冷管7内,然后通过热交换器10与第二循环水管13中的热水进行热量交换。
经过热量交换之后,蓄冷罐供冷管7中的冷水变为热水,并经蓄冷罐供冷管7、出水口72、第一循环水管5进入蓄冷制冷主机4内循环制冷。
经过热量交换之后,第二循环水管13中的热水变为冷水,并进入空调供冷端1进行供冷。
如图6所示,在进行同时放冷供冷作业时,开启阀门54、阀门91、阀门74、第一流量调节阀53、第二流量调节阀73、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8和蓄冷制冷主机4。
蓄水罐体31内的冷水经蓄冷罐供冷管7输出,并通过热交换器10与第二循环水管13中的热水进行热量交换,蓄冷制冷主机4制得的冷水经制冷主机供冷管9输出至蓄冷罐供冷管7内,并通过热交换器10与第二循环水管13中的热水进行热量交换。
经过热量交换之后,蓄冷罐供冷管7中的冷水变为热水。
调节第一流量调节阀53,使其中一部分热水经第一循环水管5进入蓄冷制冷主机4内进行循环制冷,使另一部分热水经第一循环水管5回到蓄水罐体31内,保持蓄水罐体31内的液位平衡。
在该过程中,通过调节第一流量调节阀53控制经第一循环水管5回到蓄水罐体31内的热水流量与从蓄水罐体31内经蓄冷罐供冷管7释放的冷水流量一致,或者通过调节第一流量调节阀53控制经第一循环水管5回到蓄冷制冷主机4内的热水流量与经制冷主机供冷管9输出的冷水流量一致,以保证蓄水罐体31内的水位平衡。
较佳地,如图1所示,在蓄冷罐供冷管7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73,通过调节第二流量调节阀73可以实现同时蓄冷供冷作业。
如图5所示,在进行同时蓄冷供冷作业时,开启第二流量调节阀73、阀门74、第一流量调节阀53、阀门54、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8和蓄冷制冷主机4。
通过调节第二流量调节阀73,使得蓄水罐体31中的一部分冷水保留在蓄水罐体31内进行蓄冷,使得另一部分冷水经蓄冷罐供冷管7输出,并通过热交换器10与第二循环水管13中的热水进行热量交换。
经过热量交换之后,蓄冷罐供冷管7中的冷水变为热水。
蓄冷罐供冷管7中的热水经第一循环水管5进入蓄冷制冷主机4内进行循环制冷,同时蓄水罐体31内顶部的热水经上布水器34、第一循环水管5进入蓄冷制冷主机4内进行循环制冷。
制得的冷水经第一循环水管5和下布水器35进入蓄水罐体31的底部,往复循环。
在该过程中,通过调节第二流量调节阀73控制经上布水器34、第一循环水管5输出的热水流量与经下布水器35保留在蓄水罐体31内的冷水流量一致,以保证蓄水罐体31内的水位平衡。
较佳地,如图7所示,在蓄水罐体31内还设置有支撑元件36,支撑元件36的上端与罐顶33连接,支撑元件36的下端与罐底32连接,可以对罐顶33进行有效支撑,提高罐顶33的结构强度,利于将制冷装置等设备牢固地支撑安装在罐顶33上。
该处所指的支撑元件36可以为实心立柱,也可以为空心管柱,只要能起到支撑罐顶33的作用即可。如果支撑元件36为实心立柱,可以在其中间布设管道,用于连通下布水器35和第一循环水管5的出水口52。
较佳地,如图1所示,支撑元件36包括至少一条与下布水器35连通的第一支撑管361,连接在蓄冷制冷主机4的出水口42侧的第一循环水管5与第一支撑管361连通,制冷主机供冷管9的进水口92与第一支撑管361连通,制冷主机供冷管9的出水口与蓄冷罐供冷管7连接,提高了走水的方便性。
第一循环水管5的出水口52与第一支撑管361连通,制冷主机供冷管9的进水口92与第一支撑管361连通,可以使得由蓄冷制冷主机4制得冷水经第一循环水管5进入第一支撑管361内,然后可以根据需要将冷水输送至下布水器35、蓄水罐体31内进行蓄冷,或者将冷水输送至制冷主机供冷管9,通过制冷主机供冷管9将冷水输送至蓄冷罐供冷管7,然后通过热交换器10实现直接供冷。
较佳地,如图1所示,支撑元件36还包括至少一条与上布水器34连通的第二支撑管362,连接在蓄冷制冷主机4的进水口41侧的第一循环水管5与第二支撑管362连通,提高了走水的方便性。
也即是,第一循环水管5的进水口51与第二支撑管362连通。
在单独蓄冷时,热水可以经过上布水器34、第二支撑管362、第一循环水管5进入蓄冷制冷主机4内进行制冷,冷水经第一循环水管5、第一支撑管361、下布水器35进入蓄水罐体31的底部进行蓄冷。
在放冷时,从蓄冷罐供冷管7输出的热水,可经第一循环水管5、进水口51、第二支撑管362、上布水器34回到蓄水罐体31的顶部。
如此设置,热水与冷水在蓄水罐体31内通过不同的支撑管走水,避免在蓄水罐体31内直接混合,提高了蓄冷效果。
优选地,该第一支撑管361和第二支撑管362都为金属管或塑料管。
较佳地,如图8所示,在蓄水罐体31上设置有支撑台311,第一水泵6安装在支撑台311上,节约了占地面积,只要保证第一水泵6的进水口或循环水管的进水口处于蓄水罐体31内的液面以下即可。
较佳地,如图9所示,第一水泵6安装在罐顶33上,可以缩短第一水泵6与蓄冷制冷主机2之间的距离,并节约了占地面积,只要保证第一水泵6的进水口或循环水管的进水口处于蓄水罐体31内的液面以下即可。
较佳地,如图9所示,在罐顶33上设置有沉台331,第一水泵6安装在沉台331上,利于对第一水泵6的安装和固定。
结合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进行单独蓄冷作业:开启第一水泵6和蓄冷制冷主机4,蓄水罐体31内的热水经第一循环水管5进入蓄冷制冷主机4内进行制冷,经蓄冷制冷主机4制冷形成的冷水经第一循环水管5进入蓄水罐体31内进行蓄冷。
进行单独放冷作业:开启第二水泵8,蓄水罐体31内的冷水经蓄冷罐供冷管7进入热交换器10内,并通过热交换器10与第二循环水管13中的热水进行热量交换。
经过热量交换之后,蓄冷罐供冷管7中的冷水变为热水,并回到蓄水罐体31内。
经过热量交换之后,第二循环水管13中的热水变为冷水,并进入空调供冷端1进行供冷。
也即是,进行单独蓄冷时,如图2所示,开启第一水泵6和蓄冷制冷主机4,蓄水罐体31内顶部的热水经上布水器34、第二支撑管362、第一循环水管5进入蓄冷制冷主机4内进行制冷,经蓄冷制冷主机4制冷形成的冷水经第一循环水管5、第一支撑管361、下布水器35进入蓄水罐体31的底部,起到蓄冷作用。
进行单独放冷时,如图3所示,开启第二水泵8,蓄水罐体31底部的冷水进入蓄冷罐供冷管7内,并通过热交换器10与第二循环水管13中的热水进行热量交换。经过热交换器10之后回流的热水经蓄冷罐供冷管7、出水口72、第一循环水管5、第二支撑管362和上布水器34回到蓄水罐体31的顶部,保持蓄水罐体31内的水位平衡。
进行单独供冷作业:
如图4所示,开启蓄冷制冷主机4和第一水泵6,蓄冷制冷主机4制得的冷水经制冷主机供冷管9进入蓄冷罐供冷管7内,并通过热交换器10与第二循环水管13中的热水进行热量交换。
经过热量交换之后,蓄冷罐供冷管7中的冷水变为热水,并经第一循环水管5进入蓄冷制冷主机4内进行循环制冷。
经过热量交换之后,第二循环水管13中的热水变为冷水,并进入空调供冷端1进行供冷。
进行同时蓄冷供冷作业:
如图5所示,开启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8和蓄冷制冷主机4。
通过调节第二流量调节阀73,使得蓄水罐体31中的一部分冷水保留在蓄水罐体31内进行蓄冷,使得另一部分冷水经蓄冷罐供冷管7输出,并通过热交换器10与第二循环水管13中的热水进行热量交换。
经过热量交换之后,蓄冷罐供冷管7中的冷水变为热水。
蓄冷罐供冷管7中的热水经第一循环水管5进入蓄冷制冷主机4内进行循环制冷,同时蓄水罐体31内顶部的热水经上布水器34、第二支撑管362、第一循环水管5进入蓄冷制冷主机4内进行循环制冷,制得的冷水经第一循环水管5、第一支撑管361和下布水器4进入蓄水罐体31的底部,循环作业。
在该过程中,通过调节第二流量调节阀73控制经上布水器34、第一循环水管5输出的热水流量与经下布水器35保留在蓄水罐体31内的冷水流量一致,以保证蓄水罐体31内的水位平衡。
进行同时放冷供冷作业:
如图6所示,开启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8和蓄冷制冷主机4。
蓄水罐体31内的冷水经蓄冷罐供冷管7输出,并通过热交换器10与第二循环水管13中的热水进行热量交换。
第一支撑管361内的冷水经制冷主机供冷管9输出至蓄冷罐供冷管7内,并通过热交换器10与第二循环水管13中的热水进行热量交换。
经过热量交换之后,蓄冷罐供冷管7中的冷水变为热水。
通过调节第一流量调节阀53,使得其中一部分热水经第一循环水管5进入蓄冷制冷主机4内进行循环制冷,使得另一部分热水经第一循环水管5、第二支撑管362和上布水器34回到蓄水罐体31的顶部。
在该过程中,通过调节第一流量调节阀53控制经第一循环水管5回到蓄水罐体31内的热水流量与从蓄水罐体31内经蓄冷罐供冷管7释放的冷水流量一致,或者通过调节第一流量调节阀53控制经第一循环水管5回到蓄冷制冷主机4内的热水流量与经制冷主机供冷管9输出的冷水流量一致,以保证蓄水罐体31内的水位平衡。
空调制冷主机2供冷作业:开启空调制冷主机2,通过空调供冷管21直接向空调供冷端1供冷。该处为空调制冷主机2直接向空调供冷端1供冷。当然,在开启空调制冷主机2的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开启蓄冷制冷主机4进行配合供冷,提高供冷量。
空调制冷主机2一般仅在用电平段时开启。
在用电高峰时,因电价较贵,优先采用单独放冷作业的方式进行放冷。
如单独放冷不能满足冷量要求,则可以采用同时放冷供冷方式进行供冷,增加放冷量。
如蓄冷量完全放完,而同时蓄冷供冷方式又能满足冷量要求时,则可采用同时蓄冷供冷的方式进行供冷,一边放冷一边蓄冷,节约能源。
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空调制冷主机2或蓄冷制冷主机4单独直接供冷,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空调制冷主机2和蓄冷制冷主机4共同供冷,满足不同的冷量要求。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设备,包括空调供冷端和用于向所述空调供冷端供冷的空调制冷主机;
其特征在于,该空调设备还包括有蓄冷系统,所述蓄冷系统包括有蓄冷罐、蓄冷制冷主机、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蓄冷罐包括蓄水罐体、罐顶和罐底,所述蓄水罐体内设置有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
其中,所述蓄冷制冷主机安装在所述罐顶上,所述蓄冷制冷主机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第一循环水管与所述蓄水罐体连通,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循环水管上;
在所述蓄水罐体上还设置有蓄冷罐供冷管,所述第二水泵设置在所述蓄冷罐供冷管上,所述蓄冷罐供冷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蓄水罐体连通;
所述空调供冷端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循环水管;
在所述第二循环水管与所述蓄冷罐供冷管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上布水器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下布水器连通;
所述蓄冷罐供冷管的出水口与所述上布水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罐供冷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下布水器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循环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
所述蓄冷罐供冷管的出水口与连接在所述蓄冷制冷主机的进水口侧的所述第一循环水管连通;
在所述蓄冷制冷主机的出水口与所述蓄冷罐供冷管之间还设置有制冷主机供冷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冷罐供冷管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蓄水罐体内还设置有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的上端与所述罐顶连接,所述支撑元件的下端与所述罐底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包括至少一条与所述下布水器连通的第一支撑管,连接在所述蓄冷制冷主机的出水口侧的所述第一循环水管与所述第一支撑管连通;制冷主机供冷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支撑管连通,所述制冷主机供冷管的出水口与所述蓄冷罐供冷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还包括至少一条与所述上布水器连通的第二支撑管,连接在所述蓄冷制冷主机的进水口侧的所述第一循环水管与所述第二支撑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水罐体上设置有支撑台,所述第一水泵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安装在所述罐顶上,在所述罐顶上设置有沉台,所述第一水泵安装在所述沉台上。
CN201720404362.6U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空调设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006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04362.6U CN207006417U (zh)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空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04362.6U CN207006417U (zh)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空调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06417U true CN207006417U (zh) 2018-02-13

Family

ID=61441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04362.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006417U (zh)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空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064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2480A (zh) * 2017-04-18 2017-08-18 海南佩尔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2129005A (zh) * 2020-10-19 2020-12-25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循环电厂多能互补能源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2480A (zh) * 2017-04-18 2017-08-18 海南佩尔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2129005A (zh) * 2020-10-19 2020-12-25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循环电厂多能互补能源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8000B (zh) 一种l-ch2型加氢站热管理系统
US9194594B2 (en) Multiple tanks water thermal storage system and its using method
CN206235051U (zh) 一种双水箱的间歇供冷液冷设备
CN207006417U (zh) 一种空调设备
CN106958977A (zh) 一种冷库供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066544A (zh) 一种小温变组合式冷却循环水系统
CN207006419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03715777U (zh) 一种电镀槽的水温调节系统
CN107062480A (zh) 一种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44309B (zh) 一种lng船用空调及冻库系统
CN107062481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4841288U (zh) 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水蓄冷/热及流态蓄冰的中央空调系统
CN2301451Y (zh) 改进的淬火冷却装置
CN207094888U (zh) 蓄冷设备
CN209165841U (zh) 一种双效冷水机组冷热联供系统
CN210740535U (zh) 一种冷暖两用水箱及空调机组
CN208704265U (zh) 一种间接制冷新型节能冷库融霜系统
CN207094889U (zh) 一种水蓄能设备
CN206094719U (zh) 低温供液变温自控节能制冷系统
CN207006423U (zh) 蓄能空调系统
CN205279323U (zh) 一种lng船用空调及冻库系统
CN207006426U (zh) 一种蓄能系统
CN216694163U (zh) 一种魔芋包装机集中供冰水系统
CN108731354A (zh) 一种间接制冷新型节能冷库融霜系统
CN217952844U (zh) 换能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16